兒科要略 第八章‧瘧痢論治

 


第三節‧痢疾述要

甲、概況

痢疾亦稱滯下,以大便下粘液之物,裡急後重,滯而不暢也。下赤色者,謂之赤痢,下白色者,謂之白痢,赤白兼下者,謂之赤白痢。通常下痢,大都赤白兼有,下純白或純赤者則較少也。痢疾之輕者,糞中雜痢,次數不多,滯急之狀,亦不甚劇;痢疾之重者,純痢無糞,日夜臨圊常數十百次,欲下則滯痛甚劇而終於所下無幾。又痢疾之輕者,常發於秋初,痢疾之重者,多發於秋深,然痢疾之重輕,猶未可全恃乎此以為斷也。痢疾之出入,恆在發熱之甚否,其有初起發熱而入後漸減漸無者。縱腹痛滯下,次數極多,証狀雖劇,必有可愈之道。若身熱漸發漸高,旋退而又增,縱腹痛尚緩,次數尚少,証狀雖差,必有危險之虞,此昔人所以有熱不休死不治之說也。又痢疾之不能飲食者謂之噤口痢,亦屬重証,偏實者為腸胃灼熱所致,偏虛者為津液枯涸所致。久痢不止而不食者,常為不治。痢之時止時作者謂之休息痢,雖非危証,然常經年累月而不愈,多由初起失於通利,致濕熱之邪留舍不去所致,若不謹慎調攝,恐其永成痼疾,皆不可以不慎也。痢疾之起源,雖由時令之偏,口腹感染所致,然必腸中傳化失職,濕熱內伏先為其因,以致時邪乘之,津液受傷,遂變化為痢,成此奔迫下注之狀。所以腹痛滯下者,以濕邪膠結,氣不足以引之外達,氣欲行而難行故痛,濕欲去而又留故滯也。大抵濕熱之邪傷其氣分者,則腐化而為白痢,濕熱之邪傷其血分者,則下潰而為赤痢,氣血俱傷者,赤白皆齊下。然腸中迂回細小之地,病則氣血未有不並傷者,故患痢者亦以赤白兼下為多。休息痢疾,則以瘀熱留伏於膜油隱匿之地,蒸腐日久,不複能分赤白,故多見似凍之濁物,泄下後則外結灰色之衣而已。此外有腸中發赤發腫,以致潰爛膿血者,謂之膿血痢,亦有僅見純血者,謂之純血痢。然膿與血不必僅見於痢疾,如腸癰、腸風及泄瀉等証中,亦多有之,固不可混統指為痢疾,以致臨証貽誤也。

乙、治法

痢疾初起,概忌止澀而宜通利。蓋痢為腸腑之病,濕熱之邪,非通利不能引之外出也。惟通利之法,約有數端,熱重者通之以苦降,濕重者通之以分利,滯甚者通之以攻下,而初起尚有糞便未盡化痢者,則宜以消食行滯之法為之治,更不必先用苦降也。至於痢疾經久,確為滑脫不禁,無滯下急痛之實象而有腸腹 痛之虛象者,乃可以言止澀。故通因通用之法,治痢之新病而實者也,塞因塞用之法,治痢之久病而虛者也。治赤痢宜和血,治白痢宜調氣,赤白痢下,和血調氣。通治方有芍藥湯,赤白皆治,氣血並顧,為痢疾初起之主方。惟痢疾初起,尚在似痢非痢之間者,可用神曲、焦楂肉、焦麥芽、檳榔、陳皮、枳殼之類以消食行滯,不必作痢治,而胃氣一醒,腑氣一通,痢疾竟有消滅于無形者。若滯下甚急,身熱亦壯,來勢頗盛者,則不能不專作痢治矣。凡痢之熱重積多,滯下不暢者宜木香檳榔丸;痢之濕與熱俱重,須祛濕行滯並行者,宜枳朮導滯丸;痢之熱甚渴甚後重滯下者,宜白頭翁湯;白痢之偏於熱者,宜芍藥東加杏仁、桔梗;偏於濕者宜胃苓東加木香、砂仁;偏於虛寒者宜二陳東加炮薑、焦朮、濃朴、木香、砂仁;日久下痢清白,手足厥冷,腹痛不已者,宜附子理中湯;氣虛滑脫不禁炕A 宜用人參、黃耆以補氣,御米殼以固腸;由白痢而變赤白者宜戊已丸;赤痢之偏於熱者,宜白頭翁東加黃芩炭、槐花炭;偏於濕者,宜蒼朮地榆湯;偏於虛寒,服涼藥而下愈甚者,宜四君子東加木香、肉豆蔻、炮薑炭、地榆炭;赤痢久而不止,虛而欲脫者,宜八珍湯加黃耆、升麻之類;手足厥冷,脈漸微細者,宜附子理中湯;休息痢疾,通治方宜駐車丸;氣虛者加補中益氣湯;單方用龍眼肉一枚包苦參子七粒,日日吞之,頗為有效。凡休息痢之積滯未清者,宜香連丸加白朮、枳實等以消其滯,積滯已清者,宜人參黃耆加椿根白皮、御米殼之類以塞其脫。由下痢而轉下膿血者,宜阿膠梅連丸、黃連阿膠湯;虛者宜純陽真人養臟湯;純血痢之稠濃鮮紅而多者屬熱,宜用黃連、槐角、淡芩、白芍、生地、犀角之類;稀淡色瘀而少者屬寒,宜黃土湯。至時時便血,隨感隨發,血清而色鮮,下則四射如濺者,是為腸風便血;下膿血而腹皮腫脹,按之則痛轉側不便者,是為腸癰。此均非痢疾而有似于痢,臨証時不可不細辨之。總之治痢之大要︰一曰初起忌溫補而宜通利,蓋通利則腸中膠結之邪熱可去,而溫補則使熱愈盛使氣愈滯,必至變壞;二曰宜通利而不宜急下,蓋邪熱膠結,類乎溝渠之壅塞,惟宜磨鑿疏通,庶可逐漸開啟,若急下則徒損胃氣,無濟于事也;三曰不可妄用發表,蓋痢疾邪在於腸,非發表所能開泄,即有身寒發熱者,乃內毒熏蒸,自內達外,固非表邪使然也;四曰不可過於分利,蓋分利乃止瀉之法而非治痢之道,過於分利,濕邪雖去而津液受傷,必致纏綿不已也。至於小兒患痢,尤多過貪口腹,及恣食瓜果生冷,積滯不行而致,若用止澀之法,最足貽誤大事。此皆不可不知者也。

附方

  1. 芍藥湯 治痢下膿血,及後重窘痛。

    白芍(炒,二兩) 當歸尾 黃連(炒) 黃芩(炒。各五錢) 檳榔 木香 甘草(炙。各三錢) 每服五錢,清水煎服。

  2. 木香檳榔丸 治一切滯氣,心胸腹脅痞滿,二便澀滯。

    木香 檳殼 枳殼(麩炒) 青皮 陳皮 蓬莪朮(煨切) 黃連(同吳茱萸炒。各一兩) 黃柏(酒炒) 香附(醋炒) 大黃(酒蒸。各三兩) 牽牛頭末(四兩)
    研為細末,朴硝泡水和丸,如豌豆大。

  3. 枳朮導滯丸 治脾胃困於濕熱,不得運化,胸悶腹痛,積滯泄瀉。

    枳實(五錢) 白朮(土炒) 黃芩(酒炒) 茯苓 黃連(薑汁炒。各三錢) 澤瀉(二錢) 神曲(五錢) 大黃(一兩)
    共研細末為丸。

  4. 白頭翁湯 治厥陰熱利,下重及下利,脈沉弦,渴欲飲水者。

    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

  5. 胃苓湯 見第七章第三節。

  6. 二陳湯 見第六章第三節。

  7. 附子理中湯 見第五章第四節。

  8. 戊己丸 治脾胃受濕,下痢赤白,腹痛,米谷不化。

    川黃連 吳茱萸 白芍藥(各等分)
    研末和丸。

  9. 蒼朮地榆湯 治脾經受濕下血。

    蒼朮 地榆

  10. 四君子湯 見第三章第五節。

  11. 八珍湯 見本章第二節。

  12. 駐車丸 治陰虛發熱,下利膿血,及休息痢。

    阿膠(搗碎,蛤粉炒成珠為末,以醋熬成膏,十五兩) 黃連(一斤十四兩) 當歸(十五兩) 乾薑(十兩)
    研為末,搗篩,醋煮阿膠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餘丸。

  13. 補中益氣湯 見第四章第四節。

  14. 香連丸 見第四章第一節。

  15. 阿膠梅連丸 治陰虛下痢,至夜發熱。

    阿膠 黃連(各三兩) 烏梅肉 黃柏(炒黑) 赤芍 當歸(炒) 赤苓(各一兩五錢) 乾薑(一兩)
    研為細末,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餘丸。

  16. 黃連阿膠湯 治久痢不止。

    黃連(炒) 阿膠(炒) 黨參 白朮 茯苓(各一錢) 乾薑(炒) 甘草(灸。各五分) 木香(七分) 烏梅(三個)
    加生薑、大棗,清水煎,食前服。

  17. 純陽真人養臟湯 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或便膿血,或如魚腦,裡急後重,臍腹 痛,及脫肛墜下,酒毒濕毒便血。

    人參 白朮 當歸 白芍 木香(各一兩六錢) 甘草 肉桂(各八錢) 肉豆蔻(五錢) 御米殼(三兩六錢) 訶子肉(一兩二錢)
    每服四錢,清水煎服。

  18. 黃土湯 治吐血衄血,先便後血,及婦人血崩,產後下痢。

    灶中黃土 甘草(炙) 乾地黃 白朮 附子 阿膠 黃芩

  19. 痢疾初起方(自製) 治腸胃積滯,濕熱熏蒸,身熱,赤白痢下,腹痛滯急。

    川朴 黃芩(炒) 白芍 鬱金 檳榔 青皮 神曲 銀花
    加左金丸。清水煎服,咳嗽不爽,兼須開肺者加桔梗、前胡赤多於白者加當歸炭、槐花炭、淡芩、銀花俱炒炭用;口渴甚者去川朴、加蘆根、藕汁;小便少者,加赤苓、澤瀉。

  20. 痢疾熱重方(自製) 治痢疾身熱不退,腹痛滯急,惡心拒食。

    黃連 竹瀝製半夏 白芍 石蓮肉 粉菖蒲 羚羊角 枳實 淡芩炭 銀花炭 花檳榔 鮮佩蘭
    服藥後動惡心者,細呷玫瑰花露一杯以定之。

  21. 陳萊菔菜 萊菔菜經風霜雨雪後,晒乾收藏,小兒患痢疾,可取用數錢,加生薑一二片煎湯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