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點雪

明 龔居中


卷三

六味丸方論

六味丸,古人製以統治痰火諸証,又謂已病未病,並宜服之,此蓋深得病之奧者也。何火之作,始於水虧火熾金傷,絕其生化之源乃爾。觀方中君地黃,佐山藥、山茱,使以茯苓、牡丹皮、澤瀉者,則主益水清金敦土之意可知矣。蓋地黃一味,為補腎之專品,益水之主味,孰勝此乎?夫所謂益水者,即所以清金也,惟水足則火自平而金自清,有子令母實之義也。所謂清金者,即所以敦土也,惟金氣清肅,則木有所畏,而土自實,有子受母蔭之義也。而山藥者,則補脾之要品,以脾氣實則能運化水穀之精微,輸轉腎臟而充精氣,故有補土益水之功也。而其山茱、茯苓、丹皮,皆腎經之藥力,助地黃之能。其澤瀉一味,雖曰接引諸品歸腎,然方意實非此也。蓋茯苓、澤瀉,皆取其瀉膀胱之邪,古人補藥,則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辟一闔,此乃玄妙。後世不知此理,專一于補,所以久服必致偏勝之害。六味之設,何其神哉﹗經有亢則害承乃製之論,正此謂也。謹按諸品性能,贅之分兩之下,以備學人之參考焉。

六味丸 治男子五勞七傷,精血虧損,夢遺盜汗,咳嗽失血,骨蒸潮熱,虛羸瘦悴等証,又治女人傷中胞漏,下血瘀血諸候。一切痰火,已病未病,並皆治之。

懷乾地黃(製,八兩,即生地黃之乾者,其法取懷慶者一斤,擇肥者半斤,洗淨,晒令微皺,聽用。其性氣味甘寒,無毒。主治男子五勞七傷,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益氣力,助心脾氣,強筋骨,長志,安魂定魄,治心肺損,吐血衄血,涼血生血,補腎水真陰,填骨髓,長肌肉,生精。元素曰︰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須用之。熟則微溫而補腎,血衰者須用之。又臍下痛屬腎,非熟地黃不能除,乃通腎經之藥也。又曰︰益腎水涼心血,其脈洪實者,宜之,裡脈虛者則宜熟地黃,假火力蒸九數故能補腎元氣。仲景六味丸,用之為諸藥之首,天一生水之源也。湯液四物湯,治藏血之臟以之為君者,癸乙同歸一治也。又曰︰男子多陰虛,宜用熟地黃,女子多血熱,宜用生地黃。又云︰生地黃能生精血,天門冬引入所生之處,熟地黃能補精血,用麥門冬引入所補之處。虞氏云︰生地黃生血,而胃氣弱者服,恐妨食熟地黃補血,而痰火多,服之多者恐泥膈也。或云︰生地黃酒炒則不妨胃,熟地黃薑汁炒則不泥膈,此皆善用地黃之精微者也。)山茱萸肉(酒潤,去核,只取肉,四兩,氣味鹹平無毒。補腎氣,壯元氣,秘精氣,助水臟,暖腰膝,興陽道堅陰莖,添精髓,止老人尿多不節,益精安五臟,通九竅,久服明目,強力輕身,延年。王氏曰︰滑則氣脫,澀則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取其味酸澀以收滑也。仲景八味丸用之為君,其性可知矣。)

乾淮山藥(四兩,另末,氣味甘溫平無毒。主治傷中,補虛羸,去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熱健忘,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凡人體虛而羸者,加而用之。又曰︰利丈夫助陰力,熟煮和蜜,或為湯煎,或為粉,並佳,乾之入藥更妙,惟不宜同面食。東垣曰︰山藥入於太陰,仲景八味丸用乾山藥以其涼血能補也。亦治皮膚乾燥,以此潤之。吳氏曰︰山藥入手太陰二經,補其不足,清其虛熱,肚肺為腎之上源,源既有滋流,豈無益?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強陰也。又云︰食之可以避霧露。)

香牡丹皮(用真者,去骨令淨,三兩,微焙,忌鐵,或晒乾以銅刀切,加酒拌蒸,從已至未血、補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女子經脈不通,血瀝腰痛,通關腠血脈。元素曰︰牡丹乃天地之精,為群花之首,葉為陽發生也,花為陰成實也。丹者赤也,火也。故能瀉陰胞中之火,四物湯加之,治婦人骨蒸。又曰︰牡丹皮入手厥陰、足少陰,治無汗骨蒸,神不足者,手少陰,志不足者,足少陰,故八味丸中用之,治神志不足也。又能治腸胃積血,吐血、衄血,必用之藥,故犀角地黃湯用之。李氏曰︰牡丹皮治手足少陰厥陰四經血分伏火,蓋伏火即陰火也,陰火即相火也。古方惟以治相火,故腎氣丸用之。後人乃專以黃柏治相亦罕悟,宜分別之。)

雲白茯苓(去皮,三兩,氣味甘平無毒,調臟氣,伐腎邪,長陰力,保神氣,開胃止嘔逆,和中益氣,瀉膀胱益脾骨,治腎積奔豚,丹溪曰︰陰虛者,不宜用。)

新澤瀉(去根,一兩五錢,原三兩,今減之。氣味甘寒無毒。主腎虛精自瀉,治五淋,宣通久服耳目聰明,不飢,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補虛損,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泄精,消渴,淋澀,逐膀胱三焦,停水。元素曰︰澤瀉乃除濕之聖,入腎經治小便淋澀,去陰間汗,無此疾服之,令人目盲。宗氏曰︰澤瀉功長於利水。扁鵲曰︰多服病患眼誠為行去水也。

丸服澤瀉教人未有不小便多者,小便既多,腎氣安得複實?今人止泄精多不敢用之,八味丸用之,不過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別無他意。《本經》曰︰久服明目。扁鵲曰︰久服昏目,何也?易老曰︰去脬中留垢,以其味鹹能瀉伏水,故也。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腎,經虛,故昏目。王履曰︰宗氏之說,王氏韙之,竊謂八味丸以地黃為君,餘藥佐之,非止補血兼補氣也。所以陽旺則能生陰血也。又按︰《本草正誤》謂弘景曰︰仙經服食,斷谷皆用之。亦云︰輕身能步行水上。頌曰︰仙方只單服澤瀉一味,搗爛篩末水調,日服六兩,百日體堅,而健行。李氏曰︰《神農》書列澤瀉於上品,複云︰久服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典術云︰澤瀉久服能令人輕身,日行五百里,走水上,一名澤芝,陶蘇皆以為是然,愚竊疑之抵六味丸用之,無乃伐腎邪而已,若以之配茯苓、丹皮各三兩,恐走瀉太甚,余故減半俟。後之明哲以為何如?)
上六味,各為法製,另末,用白蜜四兩,煉熟,以前山藥末攪成乾糊,為丸如梧子大,每百一兩。若相火熾盛,咽乾口燥,余加黃柏、知母,各蜜炒二兩。

大造丸方論

吳球云︰紫河車即胞衣也。兒孕胎中,臍系於胞,胞系於母命門,受母之蔭,父精母血,相應每每用此得效,用之女人尤妙。蓋本其自出,各從其類也。若無子及多生女,並月水不?小產難產人服之,必主多子。危疾將絕者,一二服可更活一二日,其補陰之功極重,百發百中,久服耳聰目明,鬚髮烏黑,延年益壽,有奪造化之功,故名大造丸。用紫河車一具,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生者,米泔洗淨,新瓦焙乾研末,或以淡酒蒸熱搗晒研末,氣力尤央AA且無火毒。敗龜板年久者,童便浸三日,酥炙黃二兩,或以童便浸過,石上磨淨,蒸熟晒研尤妙。黃柏去皮,鹽酒浸炒一兩半,杜仲去皮酥炙一兩半,牛膝去苗酒浸晒一兩二錢,肥生地黃二兩半,入砂仁六錢,白茯苓二兩,絹袋盛,入瓦罐,酒煮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杵地黃為膏聽用,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人參去蘆,各一兩二錢,夏月加五味子七錢,各不犯鐵器為末,同地黃膏入酒米糊丸如小大豆,每服八九十丸,空心鹽湯下,冬月酒下。女人去龜板,加當歸二兩,以乳煮糊為丸。男子遺精,女人帶下,並加牡蠣粉一兩。

世醫用陽藥滋補,非徒無益,為害非小。蓋邪火只能動欲,不能生物。龜板、黃柏補陽補陰地黃涼血滋陰,得茯苓、砂仁同黃柏,則入少陰。白飛霞以此四味,為天一生水丸也。天門冬,能保肺氣,不令火炎,使肺氣下行生水,然其性有降無升,得人參則鼓動元氣,有升有降,故同地黃為固本丸也。又麥門冬、人參、五味子三味,名生脈散,皆為肺經藥,此方配合之意,大抵以金水二臟,為生化之源,加河車以成大造之功故也。一人病弱,陽事敗痿,服此二料,身體頓異,連生四子。

一婦年六十,已衰憊,服此壽至九十,猶強健。一人病後不能作聲,服此氣壯聲出,一人病痿足不任者半年,服此後能遠行。

痰火雜症補遺

頭痛眩暈

夫頭為諸陽之首,左腦痛屬風與血虛風,薄荷、荊芥。血虛,川芎、當歸。右腦痛屬痰朮、半夏。屬熱,酒芩為主。痛甚者屬火,黃芩、玄參。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如苦頭痛,必加細辛。頂顛痛,須用 本,減川芎。如血氣兩虛頭痛,調中益氣湯,內加川芎三分,蔓荊子三分,細辛三分,其效如神。大抵痰火,頭痛眩暈,因火與痰者,多宜加玄參、酒芩以清熱,勿輕用川芎、蔓荊子,陳茶為引,更穩。

肩背及腰節痛

肩背痛,不可回顧者,此太陽氣鬱而不行也,以風藥散之,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此是太陽經不通也。肢節痛,須用羌活。如瘦人肢節痛,是血虛,宜四物湯內加羌活、防風、酒炒黃芩、黃柏,如倦怠無力,肢節痛,加

耳鳴及耳聾

耳聾皆屬於熱,須用四物湯降火。

耳鳴必用龍薈丸,食後服。大抵此症,因平昔飲酒濃味,上焦素有痰火,只作清痰降火治之為當,余治耳鳴耳聾,每服還少丹一料最效。方見虛損。

方古庵曰︰左耳聾,婦人多有之,以其多忿怒故也;右耳聾者,男人多有之,以其多色欲故也;左右俱聾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其多肥甘故也。

腰痛

經曰︰腰以下皆屬腎,主濕熱腎虛。瘀血,積痰,挫閃,脈大者腎虛。杜仲、龜板(酥柏、知母、枸杞、北五味之類為末,豬脊髓和丸服。脈澀者,瘀血。用補陰丸加桃仁、紅花。脈緩者濕熱,蒼朮、杜仲、黃柏、川芎之類。痰積者,二陳加南星、半夏。凡諸症屬火,不可峻用寒涼藥,腰痛必用鹿角膠。

痞脹

如稟受素弱,轉運不調,飲食不化,而心下痞者,宜用白朮、山楂、神曲、陳皮。心下須用枳實、黃連。如肥人心下痞,乃是濕痰,宜蒼朮、半夏、砂仁、茯苓、滑石。如瘦人心下痞,乃是濕熱,宜枳實、黃連、葛根、升麻。挾血成窩囊而痞者,用桃仁、紅花、香附、山梔子、大黃之類。

吞酸

乃濕熱積於脾而出,伏於肺胃之間,必以吳茱萸炒黃連為君,用二陳加此二味,冬月倍吳茱萸,夏月倍黃連為丸,薑湯下。

嘈雜惡心嘔吐

嘈雜者,火動其痰也,宜二陳加黃芩、青黛。惡心者,無物無聲,心中欲吐不吐者是,心經之病,皆在胃口上。宜用生薑佐諸藥,能開豁胃痰也。嘔吐者,胃中有熱,膈上有痰,二陳東加炒山梔、黃連、生薑。

喘及短氣

氣虛短氣而喘甚者,不可用苦寒藥,火氣盛故也。宜導痰湯、千緡湯。(見《局方》。)

汗,小腹火起,沖於上喘者。宜降心火,補陰。有火痰者,宜降心火,清肺金。諸喘不止者,用椒目研末,生薑湯調下一二錢。劫止之後,因痰治痰,因火治火。又法,以蘿白子蒸熟為君,皂角燒灰等分,共為末,生薑汁煉蜜丸,每五七丸,噙化止之。氣虛氣短者,用人參、(蜜炙)黃柏、麥冬、地骨皮之類,治喘症,必用阿膠。

戴云︰痰喘者,喘便有痰聲。氣急喘者,呼吸急促,而無痰聲;有胃氣虛喘者,抬肩擷項,喘而不休;火炎上喘者,乍進乍退,得食則減,食已則喘。大抵有實火,膈上有稠痰。

凡喘症,上喘下必脹,要識標本。先喘而後脹者,主於肺,則喘為本,而腫為標。治當清肺不得降而生喘,此則腫為本,而喘為標。治當實脾行水為主,而清肺次之。

煩躁

起臥不安,睡不穩,謂之煩。法宜清肺去痰,宜梔豉湯、竹葉石膏湯。(二方見傷寒門。)躁者,顛狂恍惚之狀,宜朱砂安神丸。(見《局方》。)

諸虛百損

頭目昏花,四肢疲軟無力,羸瘦,不長肌肉,少年氣血兩虛,色欲過度,耳鳴者,宜服補陰補心丹。老年血氣虛損者,宜古庵心腎丹,還少丹。

上諸方,俱見古方括內。

諸症補遺,大都痰火症中所必有者,采擇數款,亦須以主治方中,隨所見症,依經絡量加一二味,以治其標可也。其間有闕略者,以俟後之君子參補焉。

痰火死症

一痰火嘔血成盆而過多者,不思飲食,肌肉漸削者,此心氣已絕,死不治。

一痰火左脅痛,不能轉身者,此乃肝葉已乾,名為乾血痛,肝經已絕,死不治。右脅痛,服清肺化痰藥不止,夜不能臥者,此肺絕之候,不治。

一痰火喉痛,此膽火上炎,用治喉藥不效,至生瘡破皮,乃蟲攻咽,此瘵疾之不可救者,死不治。

一痰火聲啞,乃肺經已絕,死不治。

一痰火臀尖無肉,此脾經已絕,死不治。

一痰火咳逆吐食者,此胃火熾甚,脾氣受傷,多致不救。

一痰火泄瀉,飲食不化,此胃氣已絕,死不治。

痰火脈

按︰痰火之脈,以浮而芤濡虛緩,遲大無力,沉而遲澀,結代無力,皆虛而不足,外証短氣喘促,或肢厥者,皆屬脾肺腎三臟俱虛,脈合其証,此受補者也。若脈來弦長緊實,外証痰實氣壅喘咳,或煩或熱,或咽痛,或複見諸血,此為陰虛火動,脈不合証,此不受補者也。又按︰《脈經》曰︰骨蒸發熱,脈數而虛,熱而澀小,必殞其軀。又曰︰勞極諸虛,浮濡微弱,土敗雙弦,火炎急數。又曰︰諸病失血,脈必見芤,緩小可喜,數大可憂。又曰︰病熱有火,洪數可醫,沉微無火,無根難醫,此皆言脈証之宜忌也。凡有乾于痰火癆瘵之脈,悉詳附之於後,惟不切於此証者,乃摘之。

浮脈法天,有輕清在上之象,在卦為乾,在時為秋,在人為肺。又曰毛,太過則中堅旁如循雞羽,病在外也,不及則氣來毛微,病在中也,《脈訣》言尋之如太過,乃浮兼洪緊之象,非浮脈也。

主病 浮脈為陽主表,有力表實,無力表虛,浮遲中風,浮數風熱,浮緊風寒,浮緩風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熱,浮散勞極,寸浮主頭痛眩暈,或風痰在胃,關主土衰木旺,尺主後便不通。

沉脈法地,有淵泉在下之象,在卦為坎,在時為冬,在人為腎。又為石亦曰營,太過則石,按之益堅,病在外也。不及則氣來虛微,去如數者,病在中也。《脈訣》言緩度三關,狀如爛綿者,非也。沉有緩數各部之沉,爛綿乃弱主病 沉脈主裡,有力裡實,無力裡虛,沉則為氣,沉澀氣鬱,沉弱寒熱,沉緩寒濕,沉緊

遲為陽不勝陰,故陰至不及。《脈訣》言重手乃得,是有沉無浮,一息三至,甚為易見曰隱隱狀且難,是澀脈矣,其謬可知。然二至為遲,有力為緩,無力為澀,有止為結,遲甚為敗,浮而軟為虛。黎氏曰︰遲小而實,緩大而慢,遲為陰盛陽虛,緩為衛盛營弱,宜別之主病 遲脈主臟,有力冷痛,無力虛寒,浮遲表寒,沉遲裡寒,且主多痰,沉痼 漶A 寸遲則上焦有寒,關遲則中寒腹痛,尺遲則後便不禁,腎虛腰痛。

數為陰不勝陽,故脈太過,一息六至是也。浮沉遲數,脈之綱領也。數而弦為緊,流利為滑,數而有止為促,數甚為極,數見關中為動脈。

主病 數脈主腑,有力為實為熱,宜瀉。無力為虛火,為相火,宜補。浮數表熱,沉數,氣口數實,病肺癰,數虛為肺痿,寸數咽腫,口舌生瘡,吐血咳嗽,或肺生癰,關數胃火肝火,尺數則腎虛,宜滋陰降火。

滑為陰氣有餘,故脈來流利如水。脈者,血之腑也,血盛則脈滑,故腎脈宜之。氣盛則,故肺脈宜之。《脈訣》云︰按之即伏,三關如珠,不近不退,是不分浮滑沉滑尺寸之滑也,今正之。

主病 滑脈為陽,主元氣虛衰,痰飲宿食,吐逆蓄血,女子經調有孕。寸滑主膈痰嘔吐酸舌強,或咳嗽。關滑主宿食,肝脾積熱,尺滑則瀉痢 淋。又曰︰滑主痰飲,浮滑風痰,沉滑食痰,滑數痰火,滑短宿食。《脈訣》言關滑胃寒,尺滑臍冷,與《脈經》言關滑胃熱,尺滑血蓄,婦人經病之旨相反,其謬如此。

澀為陽氣有餘,氣盛則血少,故脈蹇滯,而肺脈宜之。《脈訣》言指下尋之似有,舉之,《脈經》所云,絕不相干。又曰︰細而遲短往來難,短且散,一止複來,參互不調,如輕刀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蠶食葉。又曰︰細遲短散,時一止曰澀,極細而軟,重按若絕曰微,浮而柔細曰濡,沉而柔細曰弱。

主病 澀主血少傷精,反胃,亡陽多汗,營中寒濕,入營血痺,婦人非孕即無經。寸澀傷胸痛,關則胃虛脅脹,尺為精血俱傷,腸結溲淋,或為下血。又曰︰澀主血少傷精之病,女人有孕為胎病,無孕為敗血。杜氏曰︰澀脈獨見尺中,形同代,為死脈。

脈形寬大有力為洪,大而無力為虛。

主病 大則病進,為元氣之賊,浮大表病,沉大裡病,惟緩而大,則為正脈也。

緩脈小 于遲,一息四至,如絲在經,不卷其軸。應指和緩,往來甚勻,如初春楊柳舞象,如風輕沾柳梢,緩脈在卦為坤,在時為四季,在人為脾,陽主陰尺上下同等。浮大而軟,無有偏勝者,平脈也。若非其時,則為有病,緩而和平,不浮不沉,不徐不疾者,即有胃氣。故杜氏云︰欲知死期何以取,先賢推定五般土,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過陰當細數。

主病 緩脈主營氣衰,衛氣有餘,或風或濕或脾虛,上主項強,下主痿痺,寸緩主項背,關主風暈,胃家虛弱,尺主濡泄,或風秘,腳弱無力。又曰︰浮緩為風,沉緩為濕,緩大風虛,緩細濕痺,緩澀脾虛,緩弱風氣,《脈訣》言緩主脾熱,口臭,反胃齒痛,夢鬼之病,出自杜撰,與緩無關。

浮大而軟,按之中空兩邊實。又曰︰中空外實,狀若慈蔥。劉氏云︰芤脈何似,絕類慈指下成窟,有邊無中。戴氏云︰營行脈中,脈以血為形,芤脈中空,脫血之象也。又曰︰芤形浮大軟如蔥,按之旁有中央空,火犯陽經血上溢,熱侵陰絡下流紅。《脈經》云︰三部芤脈,長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脈訣》云︰兩頭有,中間無,是脈斷絕矣。又言︰主淋澀,氣入小腸,與失血之候相反,誤世不小。

主病 寸主胸中積熱,關主腸內生癰,尺主下血赤淋,紅痢崩中。

濡脈極軟而浮細,如帛在水中,輕手相得,按之無力,如水上浮漚,謂如帛浮水中,重之,隨手沒之象,《脈訣》按之似有,舉之還無,是微脈,非濡也。又曰︰濡形浮細按須輕,水面浮綿力不禁,病後產中猶有藥,平人若見是無根。浮細而如綿曰濡,沉細如綿曰弱,浮而極細曰微,沉而極細不斷曰細。

主病 濡主亡血陰虛,丹田髓已虧,盜汗血崩,濕氣侵脾,寸濡主陽微自汗,關主氣虛,尺主傷精脫血寒甚,法宜溫補,大都濡主血虛之病,又為傷濕。

極軟而沉,按之乃得,舉手全無。又曰︰弱乃濡之沉者。《脈訣》言黎氏譬如浮漚,皆,非弱也。《素問》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病後老弱見之順,平人少年見之逆。又曰︰弱來無力按之柔,柔細而沉不見浮,陽陷入陰精血弱,白頭猶可少年主病 弱脈主陰氣虛,陽氣衰,惡寒發熱,筋骨痿軟,多驚多汗,精神減少,法當益氣。寸主陽虛,關主胃弱脾衰,尺主陽陷陰虛。又曰︰弱主氣虛之病,仲景曰︰陽陷入陰,故惡寒發熱。又曰︰弱主筋,沉主骨,陽浮陰弱,血虛筋急。柳氏曰︰氣虛則脈弱,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氣虛。

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崔氏曰︰形大力薄,其虛可知。《脈決》言尋之,舉之有餘,止言浮脈,不見虛狀。楊氏曰︰狀似柳絮,散慢而遲。滑氏言︰散大而濡皆散脈,非虛也。又曰︰舉之遲大按之松,脈狀無涯類谷空,莫把芤虛為一例,芤遲浮大似慈蔥。又曰︰虛脈浮大而遲,按之無力,芤脈浮大,按之中空,芤主脫血,虛主血虛。

主病 脈虛身熱,主傷暑自汗,怔忡驚悸,陰虛發熱,法當養營益衛。寸主血不營心,關主腹脹少食,尺主骨蒸痺痿,傷精脫血。經曰︰血虛脈虛,氣來虛微為不及,病在內,曰︰久病脈虛者死。

細脈小人于微,而常有,細直而軟,若絲線之應指,《素問》謂之小,王氏言如莠蓬,柔也。《脈訣》言往來極微,是微反大於細矣,與經相背又曰︰細來累累細如絲,應指沉沉無絕期,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卻相宜。

主病 細主血弱氣衰,諸虛百損,七情六極,非濕侵腰腎,則傷精汗血。寸主嘔吐,關脹,胃虛,尺主丹田冷。泄痢遺精,陰血耗奪。《脈經》言細為血少氣衰,有此証則順,否則逆,故吐衄脈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者,脈亦細。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複來。《脈訣》言︰或來或去,聚而卻還,與結無關。仲景有累累長竿曰陰結,藹藹如車蓋曰陽結。《脈經》又有如麻子動搖,旋引旋收,聚散不常者曰結,主死。此三脈名同實異也。又曰︰結脈緩而時一止,獨陰偏勝欲亡陽,浮為氣滯沉為積,汗下分明在主張。

主病 結脈主血凝氣滯,老痰結滯內積,外癰腫疝。又曰︰結主陰盛之病,越人曰︰結甚則積甚,結微則積微,浮結外有痛積,伏結內有積聚。

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困而複動,脈至還入尺,良久方來,脈一息五至,肺心脾肝臟之氣,皆是五十動而一息,合大衍之數,謂之平脈,反此則止,代乃見焉,腎氣不能至,則四十動一止。肝氣不能止,則三十動一止。蓋一臟之氣衰,而他臟之氣代至也。經曰︰代則氣衰。滑氏曰︰若無他病,羸瘦脈代者,危脈也。有病而氣血乍損,氣不能續者,只為病脈,傷寒心悸脈代者,複脈湯主之,妊娠脈代者,其胎百日,代之生死,不可不辨。李氏括曰︰數時一止名為促,緩止須將結脈看,止不能回方是代,結生代死自殊塗。又曰︰促結之無常數,或二動三動一止即來,代脈之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還入天中,良久方來也。

主病 代脈先因臟氣衰,腹痛泄痢下元虧,或為吐瀉中焦病,女子懷胎三月分。《脈經》曰︰代散者死,主泄及膿血。

促脈定息,數時一止複來,如蹶之趣,徐疾不常。《脈經》但言數而止為促,《脈訣》乃云並居寸口,不言時止者,謬矣。數止為促,緩止為結,何獨寸口哉?李氏曰︰促脈數時來一主病 促脈惟將火病醫,其因有五細推之,時時喘咳皆痰積,或發狂斑與毒疽。又曰︰促主陽盛之病,促結之因,皆有氣血痰食飲,五者之別,一有留滯,則脈見止也。

弦脈端直以長,如張弓弦,按之不移,綽綽如按琴瑟弦,狀若箏弦,從中直過,挺然指下。者死。池氏曰︰弦緊而數勁為太過,弦緊而細為不及。戴氏曰︰弦而軟,其病輕,弦而硬,其多怒欲叫,睛翳淚出。李氏曰︰弦來端直似絲弦,緊則如繩左右彈,緊言其力弦言象,牢緊弦長沉伏間。

主病 弦為肝膽之脈,主痰飲,寒熱瘧疾,又主血弱勞傷,胃虛停飲,骨脅疼痛,肢體拘急,多驚,單弦病輕,雙弦病急,寸弦頭痛多痰,左關弦主寒熱 瘕,右弦主胃寒,心腹痛,尺主陰 。腳疾拘攣。又曰︰弦為木盛之病,浮弦痰飲外溢,沉弦懸飲內痛,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大主虛,弦細拘急,陽弦頭痛,陰弦腹痛,單弦飲癖,雙弦寒痼,若不食者,木來克土,病必難治。

緊脈來往有力,左右彈人指,如轉索無常數,如切繩,如紉單線。又曰︰緊乃熱,如為寒束非緊狀,或以浮緊為弦,沉緊為牢,亦近似耳。又曰︰舉如轉索如切繩,脈象因之得緊名,總是寒邪來作寇,內為腹痛外身疼。

主病 緊主諸痛,為寒,喘咳,風癇冷痰,浮緊表寒,沉緊裡寒,人迎緊盛傷寒,氣口緊盛傷食,關主心腹疼痛,尺主陰冷奔豚疝病。又曰︰浮緊中惡,沉緊咳嗽。

實脈浮沉皆得脈大而長,微弦,應指 然, ,緊實貌。《脈訣》言︰如繩應指來,乃能康。又曰︰實脈浮沉有力強,緊如彈索轉無常,須知牢脈掣筋骨,實大微弦更帶長。

主病 實脈為陽火鬱盛,發狂譫語,吐頻頻,為陽毒,或傷食大便不通,或氣痛。寸實主面實,曰脈實者,水穀為病。曰氣來實強,是為大過。《脈訣》言尺實,小便不禁,與脈尺實,小腹痛,小便難之証相反。潔古不知其謬,以為虛寒用薑、附,愈誤矣。

長脈不大不小,迢迢若如循長竿末梢為平,如引繩,如循長竿,曰病。又曰︰長有三部之長治量,實牢弦緊,皆兼長脈。

主病 長脈迢迢大小勻,反常為病似牽繩,若非陽毒癲癇病,即是陽明熱勢深,大都長主有餘之病。

洪脈指下極大,來盛去衰。洪脈在卦為離,在時為夏,在人為心。《素問》謂之大,亦。滑氏曰︰來盛去衰,如鉤之曲,上複而下,應血脈來去之象,象萬物敷布下垂之狀。詹氏如環珠者非也。《脈訣》云︰季夏宜之,秋季冬季發汗通陽,俱非洪脈所宜,蓋謬也。李氏曰︰脈來洪盛去還衰,滿指湧湧應夏時,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陽散火莫狐疑。又曰︰洪脈來時拍拍然,去衰來盛似波瀾,欲知實脈參差處,舉按弦長 堅。

主病 脈洪陽盛血應虛,相火炎炎熱病居,脹滿胃翻須早治,陰虛泄痢可愁如,寸洪心焦炎,肺脈洪時金不堪,肝火內虛關內察,腎虛陰火尺中看。又曰︰洪主陽盛陰虛之病,泄痢失血久嗽者,忌之。經曰︰形瘦脈大,多氣者死。又曰︰大則病進。

微脈極細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細而稍長。《素問》謂之小,氣血微則脈微。︰輕診可見,按之欲絕者,微也。往來如線而常有者,細也。仲景曰︰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縈縈如蛛絲細者,陰氣衰,長病得之死,卒病得之生。

主病 氣血微兮脈亦微,惡寒發熱汗淋漓,胃為勞極諸虛候,女作崩中帶下醫。寸微氣促或心驚,關脈微時脹滿形,尺部見之精血弱,惡寒消痺痛呻吟。又曰︰微主久虛血弱之病,陽微惡寒,陰微發熱。《脈訣》云︰崩中日久成白帶,漏下多時骨木枯。

動乃數脈,見於上下,無頭無尾如豆,厥厥動搖。仲景曰︰陰陽相摶,名曰動。陽動則,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成無己曰︰陰陽相摶則虛者動,故陽虛則陽動,陰虛則陰動。龐氏曰︰關前三分為陽,關後三分為陰,當關之位,半陰半陽,故動由虛見。又曰︰動脈搖搖數在關,無頭無尾豆形圓,其源本是陰陽戰,虛者補之勝者安。《脈訣》言尋之似有,舉之還無,不離其處,不往不來,兩關數見,含糊謬妄,殊非動脈。詹氏言其形數動,如鉤如毛者尤謬。

主病 動脈專司痛與驚,汗因陽動熱因陰,或為泄痢拘攣病,男子亡精女子崩。

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扁鵲曰︰牢而長者,肝木也。仲景曰︰寒則牢堅,有之象。沈氏曰︰似沉似伏,牢之位也,實大弦長,牢之體也。《脈訣》不言形狀,但言尋之則無,按之則有,云脈入皮膚辨息難,又以牢為死脈,皆孟浪謬誤。李氏曰︰弦長實大脈牢堅,牢位長居沉伏間,革脈芤弦自牢起,革虛牢實要詳看。

主病 寒則牢堅裡有餘,腹心寒痛木乘脾,疝氣 瘕何愁也,失血陰虛卻忌之。又曰︰寒實之病,木實則為痛。扁鵲云︰軟為虛,牢為實,失血者,脈宜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

虛病見實脈死。《脈訣》言骨間疼痛,氣居於表。池氏以為腎傳於脾,皆謬妄不經之說。

散脈大而散,有表無裡,渙漫不收,無統紀無拘束,至數不齊,或多來少去,或去多來渙漫不收,如楊花散漫之象。又曰︰散似楊花散漫飛,去來無定至難齊,產為生兆胎為墮,久病逢之不必醫。戴氏曰︰心脈浮大而散,肺脈短澀而散,平脈也。心脈軟散怔忡,肺脈軟散汗出,肝脈軟散溢飲,脾脈軟散 腫,病脈也。若腎脈軟散,諸病脈代散,死脈也。《難經》曰︰散脈獨見則危。柳氏曰︰散為氣血俱虛,根本脫離之脈,產婦得之生,孕婦得之墮。李氏曰︰散脈無拘散漫然,濡來浮細水中綿,浮而遲大為虛脈,芤脈中空有兩邊。

主病 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飲左關應散漫,右關軟散 腫,散居兩尺魂應斷。

診壽數

戴氏曰︰脈必滿十動,出自《難經》。而《脈訣》五臟歌,皆以四十五動為準,乖於經柳氏曰︰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須候五十動,乃知至數缺失,今人指到脘臂,即云見了,夫曰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故學人,當診脈、問証、聽聲、觀色,斯備四診而無失。

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臟絕,四年之後多亡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十動一止一年殂,更觀氣色兼形証。

兩動一止三四日,三四動止應六七,五六一止七八朝,次第推之自無失。

五臟六腑用藥氣味補瀉

肝膽(溫補涼瀉,辛補酸瀉。) 心小腸(熱補寒瀉,酸補甘瀉。) 肺大腸(涼補溫瀉,辛瀉。) 腎膀胱(寒補熱瀉,苦補鹹瀉。) 脾胃(溫熱補寒涼,瀉各從其宜,甘補苦瀉。) 三焦命門同心。

張元素曰︰五臟更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故云安穀則昌,絕穀則亡。水去則營散,

五臟五味補瀉

肝 苦急,急食甘緩之。(甘草) 以酸瀉之,(赤芍藥) 實則瀉其子。(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補之,(細辛) 虛則補其母。(地黃、黃柏)
心 苦緩,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以甘瀉之,(甘草、黃 ) 實則瀉其子。(甘草)欲軟,急食鹹以軟,(芒硝) 以鹹補之,(澤瀉) 虛則補其母。(生薑)
脾 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 以苦瀉之,(黃連) 實則瀉其子。(桑白皮) 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炙甘草) 以甘補之,(人參) 虛則補其母。(炒鹽)
肺 苦氣逆,急食苦以泄之,(訶子) 以辛瀉之(桑白皮) 實則瀉其子。(澤瀉) 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 以酸補之,(五味子) 虛則補其母。(五味子)
腎 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黃柏、知母) 以鹹瀉之,(澤瀉) 實瀉其子。(芍藥) 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 以苦補之,(黃柏) 虛則補其母。(五味子)

張元素曰︰凡藥之五味,隨五臟所入而為補瀉,亦不過因其性而調之。酸入肝,苦入心入脾,辛入肺,鹹入腎。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緩,苦主堅,鹹主軟。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軟,鹹能軟堅,淡能利竅。李氏曰︰甘緩鹹收,苦燥辛散,鹹軟淡滲,五味之本性,一定而不變者也。其或補或瀉,則因五臟四時而迭相施用者也,溫涼寒熱四時之本性也,其于五臟補瀉亦迭相用也。此特潔古張氏因《素問》飲食補瀉之義,舉數藥以為例耳,學人宜因意而充之。

臟腑虛實標本用藥式

肝藏血屬木,膽火寄於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

本病︰諸風眩運僵仆,強直瘋癇,兩脅腫痛,胸脅滿痛,嘔血,小腹疝痛, 瘕,女人經病。

標病︰寒熱瘧,頭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閉,頰腫筋攣卵縮,丈夫 疝,女人少腹腫痛,陰病。

有餘瀉之

瀉子 甘草
行氣 香附 芎 瞿麥 牽牛 橘皮
行血 紅花 鱉甲 桃仁 莪朮 京三棱 穿山甲 大黃 水蛭 虻蟲 蘇木 牡丹皮
鎮驚 雄黃 金箔 朱砂 真珠 代赭石 夜明砂 胡粉 銀箔 鉛丹 龍骨 石決明
搜風 羌活 荊芥 薄荷 槐子 蔓荊 白花蛇 蟬蛻 防風 皂角 烏頭 白附子 僵蠶 獨活

不足補之

補母 枸杞 杜仲 狗脊 熟地黃 苦參 萆薢阿膠 菟絲子
補血 當歸 牛膝 續斷 白芍 血竭 沒藥 芎
補氣 天麻 柏子仁 白朮 菊花 細辛 蜜蒙花 決明 穀精草 生薑

本熱寒之

瀉木 芍藥 烏梅 澤瀉
瀉火 黃連 黃芩 龍膽草 苦茶 豬膽
攻裡 大黃

標熱發之

和解 柴胡 半夏
解肌 桂枝 麻黃
心藏神為君火,包絡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諸熱瞀 驚,或譫語煩亂,啼笑罵詈,怔忡健忘,自汗,諸痛癢瘡瘍。

標病︰肌熱惡寒戰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黃,心煩熱,胸脅滿,痛引腰背肘臂。

火實瀉之

瀉子 黃連 大黃
氣 甘草 人參 赤茯苓 木通 黃柏
血 丹參 丹皮 玄參 生地黃
鎮驚 朱砂 牛黃 紫石英

神虛補之

補母 細辛 烏梅 酸棗仁 陳皮 生薑
氣 桂心 澤瀉 白茯苓 伏神 遠志 石菖蒲
血 當歸 乳香 沒藥 熟地黃

本熱寒之

瀉火 黃芩 竹葉 麥冬 朱砂 炒鹽
涼血 地黃 梔子 天竹黃

標熱發之

散火 甘草 獨活 麻黃 柴胡 龍腦
脾藏智屬土,為萬物之母,主營衛,主五味,主肌肉,主四肢。

本病︰諸濕腫脹,痞滿噯氣,大小便閉,黃膽痰飲,吐瀉霍亂,心腹痛,飲食不化。

標病︰身體 腫,重困嗜臥,四肢不舉,舌本強痛,九竅不通。

土實瀉之

瀉子 訶子 防風 葶藶 桑白皮
吐 豆豉 梔子 蘿卜子 常山 瓜蒂 鬱金 韭汁 藜蘆 苦參 赤小豆 鹽湯 苦
下 大黃 芒硝 青蒙石 大戟 甘遂 續隨子 芫花

土虛補之

氣 人參 黃耆 升麻 葛根 甘草 陳皮 藿香 葳蕤 縮砂 木香 扁豆
血 白朮 蒼朮 白芍 膠飴 大棗 乾薑 木瓜 烏梅 蜂蜜

本濕除之

燥中宮 白朮 蒼朮 桔皮 半夏 吳茱萸 南星 黃豆蔻 白芥子
燥淨府 木通 赤茯苓 豬苓 藿香

標濕滲之

開鬼門 葛根 蒼朮 麻黃 獨活
肺藏魄屬金,總攝一身元氣,主聞、主哭、主皮毛。

本病︰諸氣憤郁,諸痿,喘嘔氣促,咳嗽上逆,咳唾膿血,下利清水,便數而久,遺失不禁。

標病︰洒淅寒熱,傷風自汗,肩背痛冷, 前廉痛。

氣實瀉之

瀉子 澤瀉 葶藶 桑白皮 地骨皮
除濕 半夏 白礬 白茯苓 薏苡仁 木瓜 橘皮
瀉火 粳米 石膏 寒水石 知母 訶子
通滯 枳殼 薄荷 乾薑 木香 濃朴 杏仁 皂莢 桔梗 蘇梗

氣虛補之

補母 甘草人參 黃耆 升麻 山藥
潤燥 蛤蚧 阿膠 麥門冬 貝母 天門冬 百合 天花粉
斂肺 烏梅 粟殼 五味子 芍藥 五倍子

本熱清之

清金 黃芩 知母 麥冬 梔子 紫菀 天冬 沙參

本寒溫之

溫肺 丁香 藿香 款冬花 檀香 白豆蔻 益智 縮砂 糯米 百合

標寒散之

解表 麻黃 蔥白 紫蘇
腎藏智屬水,為天一之源,主聽、主骨、主二陰。

本病︰諸寒厥逆,骨痿腰痛,腰冷如冰,足 腫寒,小腹滿急,疝瘕,大便閉泄,吐利腥穢,水液澄徹,清冷不禁,消渴引飲。

標病︰發熱不惡熱,頭眩頭痛,咽痛舌燥,脊股後廉痛。

水強瀉之

瀉子 大戟 牽牛
瀉腑 澤瀉 豬苓 車前子 防己 茯苓

水弱補之

補母 人參 山藥
氣 知母 玄參 補骨脂 砂仁 苦參
血 黃柏 枸杞 鎖陽 熟地黃 肉蓯蓉 山茱萸 阿膠 五味子

本熱攻之

下 傷寒少陰証,口燥咽乾,大承氣湯。

本寒溫之

溫裡 附子 乾薑 官桂 蜀椒 白朮
解表 麻黃 細辛 獨活 桂枝

標熱涼之

清熱 玄參 連翹 甘草 豬膚
命門為相火之源,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則為漏,升則為逆,主三焦元氣。

本病︰前後癃閉氣逆,裡急疝痛,奔豚消渴,膏淋精漏,精寒,赤白濁,溺血,崩中,帶漏。

火強瀉之

瀉相火 黃柏 知母 牡丹皮 地骨皮 生地黃 茯苓 玄參 寒水石

火弱補之

益陽 附子 肉桂 益智 破故紙 沉香 角回香 川烏 硫黃 天雄 烏藥 陽起石 胡桃 巴戟天 丹砂 當歸 蛤蚧 覆盆子

精脫固之

澀滑 牡蠣 芡實 金櫻子 五味子 遠志 蛤粉 山茱萸肉
三焦為相火之用,分布命門元氣,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間,總馭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號中清之府,上主納,中主化,下主出。

本病︰諸瞀 ,暴病、暴死、暴喑、躁擾、狂越、譫妄、驚駭,諸血溢、血泄,諸氣逆沖上,諸瘡、瘍、痘、疹、瘤、核。

上熱則喘滿,諸嘔吐酸,胸痞脅痛,飲食不消,頭上出汗。

中熱則善飢而瘦,解 中滿,諸脹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上下關格不通,霍亂吐下熱則暴注下迫,水液混濁,下部腫滿,小便淋瀝或不通,大便閉結或下利。

上寒則吐飲食痰水,胸痺前後引痛,食已還出。

中寒則飲食不化,寒脹反胃吐水,濕瀉不渴。

下寒則二便不禁,臍腹冷,疝痛。
標病︰惡寒戰栗,如喪神守,耳鳴耳聾,嗌腫喉痺諸病, 腫疼酸,驚駭,手小指次指

實火瀉之

汗 麻黃 柴胡 葛根 荊芥 升麻 薄荷 羌活 石膏
上 瓜蒂 滄鹽 韭汁
下 大黃 芒硝

虛火補之

上 人參 天雄 桂心
中 人參 黃耆 丁香 木香 草果
下 附子 桂心 硫黃 人參 沉香 烏梅 破故紙

本熱寒之

上 黃芩 連翹 梔子 知母 玄參 石膏
中 黃連 連翹 石膏 生地黃
下 黃柏 知母 生薑 當歸 地黃

本熱平之

降火 黃連 黃芩 芍藥 連翹 甘草

鎮驚 黑鉛 水銀

標熱和之

和解 柴胡 芍藥 黃芩 半夏 甘草

胃屬土,主容受,為水穀之海。主同脾
本病︰噎膈反胃,中滿腫脹,嘔吐瀉痢,霍亂腹痛,消中善飢,不消食,傷飲食,胃管 當心痛,走兩脅。
標病︰發熱蒸蒸,身前熱,寒熱發狂譫語,咽痺上齒痛,口眼喎斜,鼻痛鼽衄赤 。

胃實瀉之

濕熱 大黃 芒硝

飲食 巴豆 神曲 山楂 阿魏 砂 鬱金 輕粉 三棱

胃虛補之

濕熱 蒼朮 白朮 半夏 茯苓 橘皮 生薑

寒濕 乾薑 附子 草果 官桂 丁香 白豆蔻

本熱寒之

降火 石膏 地黃 犀角 黃連

標熱解之

解肌 升麻 葛根 豆豉

大腸屬金,主變化,為傳送之官。

本病︰大便閉結,泄痢下血,裡急後重,疽痔脫肛,腸鳴而痛。
標病︰齒痛喉痺,頸腫口乾,咽中如核,鼽衄目黃,手大指次指痛,宿食,發熱寒栗。

腸實瀉之

熱 大黃 芒硝 槐花 牽牛 巴豆 郁李仁

氣 枳殼 木香 橘皮 檳榔

腸虛補之

氣 皂莢

燥 桃仁 麻仁 杏仁 地黃 乳香 松子 當歸 肉蓯蓉

濕 白朮 蒼朮 半夏 硫黃

陷 升麻 葛根

本熱寒之

清熱 秦艽 槐角 地黃 黃芩

本寒溫之

溫裡 附子 乾薑 肉豆蔻

標熱散之

解肌 石膏 白芷 升麻 葛根

小腸,主分泌水穀,為受盛之官。

本病︰大便水穀利,小便短,小便閉,小便血,小便自利,大便後血,小腸氣痛,宿食,夜熱旦止。
標病︰身熱惡寒,嗌痛頷腫,口糜耳聾。

實熱瀉之

氣 木通 豬苓 滑石 瞿麥 澤瀉 燈草
血 地黃 蒲黃 赤茯苓 梔子 牡丹皮

虛寒補之

氣 白朮 楝實 茴香 砂仁 神曲 扁豆
血 桂心 玄胡索

本熱寒之

降火 黃柏 黃芩 黃連 連翹 梔子

標熱散之

解肌 本 羌活 防風 蔓荊

膀胱主精液,為胞之府,氣化乃能出,號州都之官,諸病皆干之。

本病︰小便淋瀝,或短數,或黃赤,或白,或遺矢,或氣痛。
標病︰發熱惡寒,頭痛腰脊強,鼻窒,足小趾不用。

實熱瀉之

瀉火 滑石 豬苓 澤瀉 茯苓

下虛補之

熱 黃柏 知母
寒 桔梗 升麻 益智 烏藥 山茱萸

本熱利之

降火 地黃 梔之 茵陳 黃柏 牡丹皮 地骨皮

標寒發之

發表 麻黃 桂枝 羌活 蒼朮 防己 黃 木賊

引經報使

手少陰心經(黃連、細辛) 手太陽小腸( 本、黃柏)
足少陰腎(獨活、知母、桂枝、細辛) 足太陽膀胱(羌活) 手太陰肺(桔梗、白芷、升麻、蔥白)
手陽明大腸(白芷、石膏、升麻) 足太陰脾(升麻、葛根、蒼朮、白芍)
足陽明胃(白芷、石膏、升麻、葛根) 手厥陰心胞絡(柴胡、牡丹皮、石膏)
足少陽膽(柴胡、青皮) 足厥陰肝(青皮、川芎、吳茱萸、柴胡)
手少陽三焦(連翹、柴胡、上地骨皮、中青皮、下附子)

五味宜忌

岐伯曰︰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鹹。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而味各有所利,四時五臟,病隨所宜也。又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氣以清,長有天命。又曰︰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崇其根,二氣常存。春食涼,夏食寒,以養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陰。

五欲 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腎欲鹹,此五味合五臟之氣也。青色宜酸,肝病棗

五禁 肝病禁辛,宜食甘、粳、牛、棗、葵。心病禁鹹,宜食酸,麻、犬、李、韭。脾酸,宜食苦,大豆、豕、栗、藿。肺病禁苦,宜甘、麥、羊、杏、薤。腎病禁甘,宜食辛、黃黍、雞、桃、蔥。思邈曰︰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夏宜省苦增辛以養肺,秋宜省辛增酸以養肝,冬宜省鹹增苦以養心,四季宜省甘增鹹以養腎。時珍曰︰五欲者,五味入胃,喜歸本臟,有餘之,病宜本味通之。五禁者,五臟不足之,病畏其所勝而宜其所不勝也。

五走 酸走筋,筋病毋多食酸,多食令人癃,酸氣澀,收胞得酸而縮卷,故水道不通也走骨,骨病毋多食苦,多食令人變嘔,苦入下脘三焦皆閉,故變嘔也。甘走肉,肉病毋多食甘,多食令人 心,甘氣柔潤胃柔則緩,緩則蟲動,故 心也。辛走氣,氣病毋多食辛,多食令人恫心,辛動上焦與氣俱行,久留心下故恫心也。鹹走血,血病毋多食鹹,多食令人渴,血與鹹相得則凝,凝則胃汁注之,故咽路焦而舌本強。

五傷 酸傷筋,辛勝酸;苦傷氣,鹹勝苦;甘傷肉,酸勝甘;辛傷皮毛,苦勝辛;鹹傷血,甘勝鹹。

五過 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肉胝傷 而唇揭。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願而毛拔。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平,骨痛而髮落。味過於辛,筋脈沮絕,精神乃,筋急而爪枯。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脈凝澀,而變色。時珍曰︰五走五傷者,本臟之味自傷也。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也。五過者本臟之味,伐其所勝也。即臟氣偏勝也。

五味偏勝

岐伯曰︰五味入胃,各歸所喜。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

王冰曰︰入肝為溫,入心為熱,入肺為清,入腎為寒,入脾為至陰,而四氣兼之,皆為味,而益其氣。故各從其臟之氣久則從化,故久服黃連、苦參,反熱從苦化也。余味仿此氣不已,則臟氣偏勝必有偏絕,臟有偏絕必有暴夭,是以藥不具五味不備四氣而久服之。雖暫獲勝,久必致夭,故絕粒服餌者,不暴亡,無五味資助也。《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陽劑剛勝積若燎原為消狂癰疽之屬,則天癸竭而營涸,陰劑柔勝積若凝水為洞泄寒中之病,則真火微而衛散,故大寒大熱之藥,當從權用之,氣平而止有所偏助,令臟氣不平,夭之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