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考 卷一

明 吳昆


卷一 傷寒門第二

敘曰︰仲景傷寒方,群方之祖也,自晉唐而降,歷朝醫哲,罔不宗之,初學之士,能究其方,識其証,雖施之雜療,不可勝用,豈徒曰傷寒云爾哉﹗今取其方七十五首,考之如下,有

桂枝湯

桂枝(三兩,洗淨) 芍藥(三兩,炒) 甘草(二兩,生) 生薑(三兩) 生棗(十二枚,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太陽中風也,此湯主之。

風之傷人也,頭先受之,故令頭痛;風在表則表實,故令發熱;風為陽,氣亦為陽,同類相從,則傷衛外之氣,衛傷則無以固衛津液,故令汗出;其惡風者,衛氣不能衛也;其脈緩者,衛氣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陽証,故曰太陽中風。桂枝味辛甘,辛則能解肌,甘則能實表,經曰︰辛甘發散為陽,故用之以治風;然恐其走泄陰氣,故用芍藥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薑、大棗,此發表而兼和裡之意。是方也,惟表邪可以用之;若陽邪去表入裡,裡作燥渴,二便秘結,此宜承氣之時也,而誤用之則反矣。論曰︰桂枝下咽,陽盛則斃。蓋謂陽邪去表入裡故也,又曰︰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蓋以與之則表益實,而汗益難出耳。故申之以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麻黃湯

麻黃(去節,三兩) 桂枝(洗淨,二兩) 杏仁(去皮尖,七十枚) 甘草(一兩,生)
太陽傷寒,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不利,惡寒無汗而喘,脈來尺寸俱緊者,麻黃湯主之。

足太陽經,起目內 ,循頭背腰 ,故所過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陽不得宣越,故令發熱;寒邪在表,不複任寒,故令惡寒;寒主閉藏,故令無汗;人身之陽,既不得宣越於外,則必壅塞於內,故令作喘;寒氣剛勁,故令脈緊。麻黃之形,中空而虛;麻黃之味,辛溫而薄,空則能通腠理,辛則能散寒邪,故令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氣;入甘草者,亦辛甘發散之謂。抑太陽無汗,麻黃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虛實,時令之寒暄,則又有汗多亡陽之戒。汗多者宜撲粉,亡陽者宜附子湯。

葛根湯

葛根(四兩) 麻黃(去節,三兩) 桂枝(洗淨,二兩) 芍藥(二兩,炒) 甘草(二兩,太陽病,項背強,無汗惡風者,名曰剛 ,此方主之。
風寒傷經絡之經,則所過但痛而已,未至於強;風寒傷筋骨之筋,則所過筋急強直而成。

,痙字之誤也。曰剛痙者,無汗之名也。本草云︰輕可去實。葛根、麻黃,形氣之輕者也;此以風寒表實,故加二物于桂枝湯中。又,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下利,裡証也,今之庸醫皆曰漏底傷寒,不治,仲景則以此方主之。蓋以邪氣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陰虛故下利也;與此湯以散經中表邪,則陽不實而陰氣平,利不治而自止也。斯妙也,惟明者

小青龍湯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三兩,洗淨) 芍藥(三兩,炒) 五味子(半斤,炒) 半夏(半升,泡) 北細辛(去土) 甘草(生) 乾薑(各三兩)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咳,或噎,或喘,小青龍湯主之。

表不解者,頭痛、發熱、身疼尚在也。傷寒曾渴。飲水過多,故心下有水氣。有聲無物,謂之乾嘔,名曰水氣,則有形之水已散,但無形之氣仍在耳,故無物可吐而但有聲。或咳,或麻黃、桂枝、甘草,發表邪也;半夏、細辛、乾薑,散水氣也;芍藥所以和陰血,五味所以收肺氣。

大青龍湯

麻黃(六兩,去節)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桂枝(淨洗) 甘草(生,各二兩) 生薑(傷寒太陽証,見風脈者,此方主之。

仲景法︰太陽傷寒,治以麻黃湯;太陽中風,治以桂枝湯。今傷寒太陽証見風脈,是有頭痛、身熱、無汗、惡寒,但脈來不緊而緩,為傷寒且中風矣,故二方並而用之。風寒外盛,則人身之陽郁為內熱,此石膏之所加也。名曰大青龍,其發表之尤者乎﹗而亡陽之戒,筋惕肉之弊,則用青龍之過者也。有此者,急以大溫大補

升麻葛根湯

升麻 葛根 芍藥(炒) 甘草等分
傷寒,目痛鼻乾,不眠,無汗,惡寒發熱者,陽明經証也,此方主之。

足陽明之脈,抵目挾鼻,故目痛鼻乾。其不能眠者,陽明之經屬於胃,胃受邪則不能安臥,此其受邪之初,猶未及乎狂也。無汗、惡寒、發熱者,表有寒邪也。藥之為性,辛者可使達表,輕者可使去實。升麻、葛根,辛輕者也,故用之達表而去實。寒邪之傷人也,氣血為之壅滯,佐以芍藥,用和血也。佐以甘草,用調氣也。

白虎湯

石膏(一斤,捶,不見鐵) 知母(去浮皮,六兩) 甘草(二兩) 粳米(六合)
傷寒,傳入於胃,不惡寒,反惡熱,有汗作渴,脈大而長者,此方主之。

傳入於胃,邪入裡矣。表無其邪,故不惡寒;裡有實熱,故反惡熱;熱越故有汗;裡燥故作渴;邪盛故脈大;邪在陽明故脈長。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將來者進,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則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肅之令而除熱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濃,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傷胃氣,故用甘草、粳米以養胃。是方也,惟傷寒內有實熱者可用之。若血虛身熱,証象白虎,誤服白虎者死無救,又東垣之所以垂戒矣。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去蘆)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去蘆) 甘草(三兩) 半夏(半斤,製)
傷寒,寒熱往來,脅痛,口苦,脈弦者,此邪在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証也,本方主之。

邪在表則惡寒,邪在裡則發熱,邪在半表半裡則惡寒且熱,故令寒熱往來。少陽之脈行於兩脅,故令脅痛;其經屬於膽,膽汁上溢故口苦。膽者,肝之腑,在五行為木,有垂枝之象,故脈弦。柴胡性辛溫,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溫者春之氣,故就之以入少陽;黃芩質枯而味苦,枯則能浮,苦則能降,君以柴胡,則入少陽矣。然邪之傷人,常乘其虛,用人參、甘草者,欲中氣不虛,邪不得複傳入裡耳。是以中氣不虛之人,雖有柴胡証俱,而人參在可去也。邪初入裡,裡氣逆而煩嘔,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嘔逆,邪半在表,則榮衛爭,故用薑、棗之辛甘以和榮衛。

仲景云︰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更加人參一兩五錢、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斤、乾薑二兩。以上加減法,皆

大柴胡湯

柴胡(半斤,去節) 黃芩(三兩,炒) 芍藥(三兩,炒) 半夏(半升,泡七次) 生薑(五兩) 枳實(四兩,面煨) 大黃(二兩,酒浸) 大棗(十二枚)
傷寒,陽邪入裡,表証未除,裡証又急者,此方主之。

表証未除者,寒熱往來、脅痛、口苦尚在也;裡証又急者,大便難而燥實也。表証未除,故用柴胡、黃芩以解表;裡証燥實,故用大黃、枳實以攻裡。芍藥能和少陽,半夏能治嘔逆,大棗、生薑,又所以調中而和榮衛也。

調胃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浸) 芒硝(半升) 甘草(二兩)
傷寒,陽明証俱,大便秘,譫語,脈實者,此方主之。

陽明証俱者,不惡寒,反惡熱、作渴是也。傳至陽明,則熱經數日矣。熱久則五液乾涸,故大便秘;液亡則無水以製火,故譫語。譫語者,呢喃而語,妄見妄言也。邪入於裡,故脈實。大黃苦寒,可以蕩實,芒硝鹹寒,可以潤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藥行,則胃中調而裡氣承順,故曰調胃承氣。然猶有戒焉,表証未去而早下之,則有結胸、痞氣之患,此大、小陷胸湯之所以作

小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浸) 濃朴(二兩,炒) 枳實(三枚,麩炒)
傷寒,腹脹滿,潮熱,狂言而喘者,此方主之。

邪在上焦則作滿,邪在中焦則作脹,胃中實則作潮熱。曰潮熱者,猶潮水之潮,其來不失時也﹗陽乘於心則狂,熱鹹胃口則喘。枳、朴去上焦之痞滿,大黃蕩胃中之實熱。此其裡証雖成,病未危急,痞、滿、燥、實、堅猶未全俱,以是方主之,則氣亦順矣;故曰小承氣。

大承氣湯

大黃(四兩,酒浸) 濃朴(半升,薑湯炒) 枳實(五枚,麩炒) 芒硝(三合)
傷寒,陽邪入裡,痞、滿、燥、實、堅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

調胃承氣湯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滿,用之恐傷上焦虛無氤氳之元氣也。小承氣湯不用芒硝者,以其實而未堅,用之恐傷下焦血分之真陰,謂不伐其根也,此則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滿、燥、實、堅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濃朴苦溫以去痞,枳實苦寒以泄滿,芒硝鹹寒以潤燥軟堅,大黃苦寒以泄實去熱。雖然,仲景言急下之証,亦有數條。如少陰屬腎水,病則口燥舌乾而渴,乃熱邪內炎,腎水將絕,宜急下之,以救將絕之水。又如腹脹不大便,土勝水也,宜急下之;陽明屬土,汗出熱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滿痛者,為土實,急當下之;熱病,目不明,熱不已者死。此腎水將竭,不能照物,則已危矣,須急下之,此皆大承氣証也。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或雖危急而下藥過之,則又有寒中之患。寒中者,急溫之,宜與理中湯。

桃仁承氣湯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兩,洗淨,妊娠用炒) 大黃(四兩,酒浸) 芒硝(二
傷寒,外証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

無頭痛、發熱惡寒者,為外証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漬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上焦主陽,下焦主陰。陽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陽,重陽則狂。今瘀熱客於下焦,下焦不行,則鹹上部清陽之分,而天君弗寧矣,故其証如狂。桃仁,潤物也,能澤腸而滑血;大黃,行藥也,能推陳而致新;芒硝,鹹物也,能軟堅而潤燥;甘草,平劑也,能調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滯。又曰︰血寒則止,血熱則行。桂枝之辛熱,君以桃仁、硝、黃,則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製方之意乎﹗

小陷胸湯

黃連(一兩,去毛) 半夏(泡七次,半升) 栝蔞實(一枚,去皮)
傷寒,下之早,熱結胸中,按之則痛者,小結胸也,此方主之。

三陽經表証未去而早下之,則表邪乘虛而入,故結胸。結胸者,陽邪固結於胸中,不能解散,為硬為痛也;按之則痛者,不按猶未痛也,故用小陷胸湯。黃連能瀉胸中之熱,半夏能散胸中之結,栝蔞能下胸中之氣。然必下後方有是証,若未經下後,則不曰結胸。

大陷胸湯

大黃(六兩,酒浸)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
傷寒,下之早,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結胸也,此方主之。

三陽經表証未解,而用承氣湯以攻裡者,此下之早也;下之早則裡虛,裡虛則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實,故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也。此其為証危急,尋常藥餌不能平矣,故用大黃以蕩實,硝石以軟堅,甘遂以直達。噫﹗人稱三物之峻矣,抑孰稱其有起死之功乎?用人之勇去其怒,惟善將將者能之。

半夏瀉心湯(即甘草瀉心湯)

半夏(半升,製) 黃芩(炒) 乾薑 人參(去蘆) 甘草(各三兩) 黃連(一兩,去毛)
傷寒下之早,胸滿而不痛者為痞,此方主之。

傷寒自表入裡,傳至三陰,三陰亦有在經表証。如太陰有桂枝加芍藥湯,少陰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有當歸四逆湯之類。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氣湯下之,則傷中氣,而陰經之邪乘之矣﹗以既傷之中氣而邪乘之,則不能升清降濁,痞塞於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瀉心者,瀉心下之邪也。薑、夏之辛,所以散痞氣;芩、連之苦,所以瀉痞熱;以下之後,脾氣必虛,人參、甘草、大棗,所以補脾之虛。

附子瀉心湯

附子(去皮臍,一枚) 大黃(酒浸) 黃連(去毛,炒) 黃芩(炒,各一兩)
傷寒心下痞,汗出惡寒者,此方主之。

心下痞,故用三黃以瀉痞;惡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陽。無三黃,則不能以去痞熱;無附子,恐三黃益損其陽。熱有附子,寒有三黃,寒熱並用,斯為有製之兵矣,張機氏謂醫家之善將將者也。俗醫用寒則不用熱,用熱則不用寒,何以異於膠柱而鼓瑟乎?

生薑瀉心湯

生薑四兩 甘草(炙) 人參(去蘆) 黃芩(炒,各三兩) 半夏(半升,製) 黃連(去毛)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者,此方主之。

病在表而反下之,則逆矣。下面虛其中氣,則表邪乘之而入,虛不任邪,故不利日數十行,今人謂之挾熱利也。火性急速,谷雖入而未及化,故谷不化;虛陽奔迫,故令腹中雷鳴;中胃虛之聖藥也。生薑、半夏、乾薑,嘔逆之聖藥也;黃連、黃芩,痞熱之聖藥也。

十棗湯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五分) 大棗(十枚)
傷寒表証已去,其人 汗出,心下痞硬,脅痛,乾嘔,短氣者,此邪熱內蓄而有伏飲也,本方主之。

芫花之辛能散飲,戟、遂之苦能泄水。又曰︰甘遂能直達水飲所結之處。三物皆峻利,故用大棗以益土,此戎衣之後而發巨橋之意也。是方也,惟壯實者能用之,虛羸之人,未可輕與也。

三物白散

桔梗 貝母(各三分) 巴豆(一錢,炒黑)
傷寒寒實結胸,無熱証者,此方主之。

此証或由表解裡熱之時過食冷物,故令寒實結胸,然必無熱証者為是。桔梗、貝母之苦,用之以下氣;巴豆之辛,用之以去實。又曰︰病在膈上則吐,病在膈下則利,此桔、貝主上,巴豆主下之意。服後不行者,益以溫湯;行之過多者,止以涼粥。

大陷胸丸

大黃(酒浸,半斤) 葶藶(炒) 杏仁(去皮尖) 芒硝(各半升) 甘遂(一錢) 白蜜(二
頓服之,一宿乃下。不下者,更服之。
傷寒結胸項強,如柔痙狀,此方下之則和。

結胸項強者,胸滿硬痛,能仰而不能俯也。有汗項強為柔痙。此雖有汗,其項強乃胸中滿實而不能俯,非是中風痙急,故曰如柔痙。不用湯液而用丸劑,何也?湯主蕩滌,前用大陷胸湯者,以其從心下至少腹皆硬痛,三焦皆實,故用湯以蕩之。此惟上焦滿實,用湯液恐傷中、下二焦之陰,故用丸劑以攻之。大黃、芒硝之苦寒,所以下熱;葶藶、杏仁之苦甘,所以泄滿;甘遂取其直達;白蜜取其潤利。

抵當湯丸

水蛭(三十枚,炒褐色) 虻蟲(去翅足,炒,三十枚) 桃仁(三十枚,去皮尖) 大黃(傷寒不結胸,發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脈沉結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而有瘀血也,此方主之。

宜結胸而不結胸,故曰不結胸;瘀熱內實,故令發狂,發狂則重於桃仁承氣如狂矣。少腹硬滿者,下焦實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氣不病也;病深入裡,故脈沉;內有積瘀,故脈結。脈行肌下謂之沉,遲時一止謂之結。自經而言,則曰太陽;自腑而言,則曰膀胱。陽邪由經而入,結於膀胱,故曰隨經。瘀熱在裡,熱結而燥,是瘀血也。經曰︰苦走血,鹹勝血。虻蟲、水蛭之鹹苦,所以除蓄血;滑能利腸,苦能瀉熱,桃仁、大黃之苦滑,所以利血熱

梔子豉湯

梔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
傷寒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憹者,此方主之。

汗吐下之後,正氣不足,邪氣乘虛而結於胸中,故煩熱懊憹;煩熱者,煩擾而熱;懊憹 者,懊惱 悶也。梔子味苦,能湧吐熱邪;香豉氣腐,能克製熱勢,所謂苦勝熱,腐勝焦也。是方也,惟吐無形之虛煩則可,若用之以去實,則非梔子所能宣矣。宣實者,以後方瓜蒂散主之。

瓜蒂散

苦瓜蒂(略炒) 赤小豆(各五分)
傷寒,胸中多痰,頭痛者,此方吐之。

胸中多痰,便是實証,與虛煩不同;痰熱交淫,故令頭痛。經曰︰苦能湧泄。瓜蒂,苦物也,故用之在上則湧胸中實痰。陶隱君曰︰燥可去濕,赤小豆之屬是也。此用之為佐,亦是燥其濕痰之意。是方也,吐痰誠為快利,諸亡血虛象,則又在所禁矣﹗蓋血亡而複用吐,則氣亦去;虛象而複用吐,則損其陰。

文蛤散

文蛤(為末,方寸匕)

病在陽,反 以水,熱攻於內,寒更益堅,欲飲水而不當與水而與飲之,故曰反 以水。熱雖攻於內,因水寒不散,故欲飲而不渴,此其有停水可知矣,故用文蛤之鹹以潤下而破水。

五苓散

茯苓 豬苓 白朮(各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桂(半兩)
傷寒小便不利而渴者,此方主之。

水道為熱所秘,故令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則不能運化津液,故令渴;水無當於五味,故用淡以治水。茯苓、豬苓、澤瀉、白朮,雖有或潤或燥之殊,然其為淡則一也,故均足以利水。桂枝辛熱,辛熱則能化氣。經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此用桂之意也。桂有化氣之功,故並稱曰五苓。濁陰既出下竅,則清陽自出上竅,又熱隨溺而泄,則渴不治可以自除。雖然,小便不利亦有因汗下之後內亡津液而致者,不可強以五苓散利之,強利之則重亡津液,益虧其陰,故曰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師又曰︰太陽隨經之邪,直達膀胱,小便不利,其人如狂者,此太陽之邪不傳他經,自入其腑也。五苓散主之,亦是使陽邪由溺而泄耳。互考見霍亂門。

豬苓湯

豬苓 茯苓 澤瀉 滑石(各三錢) 阿膠(蚌粉炒,一錢)
傷寒少陰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傷寒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導其陽邪由溺而泄,則津液運化,而渴自愈也。又曰︰豬苓質枯,輕清之象也,能滲上焦之濕;茯苓味甘,中宮之性也,能滲中焦之濕,澤瀉味鹹,潤下之性也,能滲下焦之濕;滑以存津液于決瀆爾。

茵陳蒿湯

茵陳蒿(半兩) 梔子(四枚,炒) 大黃(三錢,酒浸)
傷寒,頭汗出,渴飲水漿,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此方主之。

頭汗出者,只是頭有汗,躋頸而還皆無汗也。內有實熱,故渴飲水漿,升降不交,故小便不利;濕熱鬱於中而不得越,故必發黃。經曰︰大熱之氣,寒以取之,故用茵陳;苦入心而寒勝熱,故用梔子;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故用大黃。又曰︰茵陳、梔子能導濕熱由小便而出,故用之。

甘桔湯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少陰病,咽痛者,此方主之。

口燥舌乾而渴,脈來沉者,少陰病也。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病故咽痛。甘草緩邪熱而兼發散,桔梗下膈熱而治咽喉。

小建中湯

桂 甘草 生薑(各三兩) 芍藥(六兩,炒) 膠飴(一升) 大棗(十二枚)
傷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則陰陽乖於中,而脾氣不建矣,故立建中湯。桂肉與桂枝不同,枝則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則味濃,故用之以建裡。芍藥之酸,收陰氣而健脾;生薑之辛,散寒邪而輔正。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故用甘草、大棗、膠飴以緩急痛。又曰︰嘔家不可用建中,為其甘也。則夫腹痛而兼嘔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黃耆建中湯

黃耆 桂(各一錢半) 白芍藥(三錢) 甘草(一錢)
傷寒汗後身痛,脈遲弱者,此方主之。

汗後身痛者,此由汗多耗損陰氣,不能榮養筋骨,故令身痛。陽虛,故令脈遲;汗後,故令脈弱。黃耆、甘草之甘,補中氣也,然桂中有辛,同用之足以益衛氣而實表;芍藥之酸,收陰氣也,桂中有熱,同用之足以利榮血而補虛,此方以建中名者,建立中氣,使其生育榮衛,通行津液,則表不虛而身痛自愈矣。

黃芩湯

黃芩(三兩,炒) 甘草(二兩) 芍藥(二兩,炒) 大棗(十二枚)
太陽與少陽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太陽與少陽合病者,有太陽証頭痛、身熱、脊強,而又有少陽証耳聾、脅痛、寒熱往來、嘔而口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實裡虛,邪熱漸攻於裡故也。若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為在表,當與葛根湯發汗;陽明、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裡,可與承氣湯下之;此太陽、少陽合病自下利,為在半表半裡,非汗下所宜,故與黃芩湯。師曰︰虛而不實者,苦以堅之,酸以收之;故用黃芩、芍藥以堅斂腸胃;弱而不實者,甘以補之,故用甘草、大棗以補益腸胃。其

黃連湯

黃連(去毛,炒) 乾薑(炒) 桂枝(炒) 甘草(各三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大
傷寒胸中有熱而欲嘔,胃中有寒而作痛者,與此湯以升降陰陽。

黃連之苦,以泄上熱而降陽;薑、桂、半夏之辛,以散中寒而升陰;人參、甘草、大棗之甘,可緩中急而益胃。是方也;以黃連之寒,佐以薑、桂之辛,則寒者不滯;以薑、桂之熱,君以黃連之苦,則熱者不燥。寒熱之相用,猶奇正之相倚耳。況夫人參、甘草之益胃,又所以宰中而建招搖矣乎﹗

炙甘草湯

甘草(四兩,炙) 桂枝(炒) 生薑(各三兩) 生地黃(一斤) 人參 阿膠(各二兩) 麥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此方主之。

結與代,皆止脈也,此由氣血虛衰,真氣不能相續,故有此脈。心動悸者,動而不自安也,亦由真氣內虛所致,補虛可以去弱,故用人參、甘草、大棗;溫可以生陽,故用生薑、桂枝;潤可以滋陰,故用阿膠、麻仁;而生地、麥冬者,又所以清心而寧悸也。

茯苓甘草湯

茯苓(去皮) 桂枝(炒,各一兩) 生薑(三兩) 甘草(一兩)
傷寒水氣乘心,心動悸者,此方主之。

水氣乘心而悸者,以水者心火之所畏也,故乘之則為動悸,此飲水過多之所致也。淡可以滲水,故用茯苓;辛可以散飲,故用薑、桂;益土可以製水,故用甘草。又曰︰飲之為悸,甚於他邪,雖有餘邪,必先治悸。蓋以水停心下,不早治之,浸於肺則為喘為咳,傳於胃則為噦為噎,溢於皮膚則為腫,漬於腸間則為利下故也。經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後治其厥。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則夫病淺于厥者可知矣。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半斤,去皮) 桂枝(四兩,炒)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五枚)甘瀾水煎。
傷寒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者,此方主之。

汗後則心液虛,腎者水臟,欲乘心火之虛而克之,故臍下悸,俗作奔豚而上凌於心也。茯苓甘淡,可以益土而伐腎邪;桂枝辛熱,可以益火而平腎氣;甘草、大棗之甘,可以益脾,益脾所以製腎也。煎以甘潤水者,揚之無力,取其不助腎氣爾﹗

真武湯

茯苓(去皮) 芍藥(炒) 生薑(各三兩) 白朮(二兩,炒) 附子(一枚,製)
傷寒發汗過多,其人心下悸,頭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腎氣欲上而凌心也;頭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汗多亡陽,虛邪內動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腎氣凌心,虛邪內動,有水火奔騰之象,故名此湯以主之。茯苓、白朮,補土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腎而療心悸;生薑、附子,益衛回陽之物也,可以壯火而祛虛邪;芍藥之酸,收陰氣也,可以和榮而生津液。

理中湯

人參(去蘆) 白朮(炒) 乾薑(炮) 甘草(炮)
太陰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鴨溏,霍亂,此太陰有真寒也,本方主之。

太陰者,脾也。自利渴者為熱,不渴者為寒。脾喜溫而惡寒,寒多故令嘔;寒者,肅殺之氣,故令腹痛;鴨溏者,後便如鴨之溏,亦是虛寒所致;霍亂者,邪在中焦,令人上吐下瀉,手足揮霍而目了亂也。霍亂有陰陽二証,此則由寒而致故耳。病因於寒,故用乾薑之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人參、白朮、甘草之補。

吳茱萸湯

吳茱萸(一升,泡過) 人參(三兩,去蘆) 生薑(六兩) 大棗(十二枚)
傷寒食穀欲嘔者,屬陽明也,此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此非所宜也。少陰犯真寒,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此湯主之。厥陰乾嘔吐沫,頭痛者,亦此湯主之。

陽明,胃也。為倉廩之官,主納水穀,有寒,故令食穀欲嘔,吳茱萸湯溫之宜矣。若得湯反劇,便非胃中寒,乃是上焦火,宜用涼劑,而吳茱萸非宜矣。少陰犯真寒者,足少陰腎臟中寒,與傳來陽証不同也。腎間陰寒盛,則上格乎陽而為吐。經曰︰腎主二便。故腎寒則大便不禁而為利,手足得陽而溫,受氣於內者也;內有陰寒,故令手足厥逆而冷。煩躁者,陰盛格陽,陽氣內爭,故令陽煩而陰躁,斯其為証亦危矣,故欲死。厥陰者,肝也,寒氣內格,故乾嘔吐沫;厥陰與督脈會於巔,故頭痛。吳茱萸辛熱而味濃,經曰味為陰,味濃為陰中之陰,故走下焦而溫少陰、厥陰;佐以生薑,散其寒也;佐以人參、大棗,補中虛也。雖然,張機氏立是方,以治少陰、厥陰之寒也固矣,不又曰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乎?厥冷之與四逆,無相違也。臨病之工,烏可不慎﹗

白通湯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炮) 附子(一枚,炮)
少陰下利者,此方主之。

少陰屬腎,水臟也,得天地閉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則病而失其體矣,故下利。蔥白,所以通陽氣也;薑、附,所以散陰寒也。是方也,能散陰而通陽,故即蔥白而名曰白通。

白通加人尿豬膽汁湯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炮) 附子(一枚,炮) 人尿(五合) 豬膽汁(一合)
少陰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此方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少陰下利脈微,此少陰有真寒也,故與白通湯散陰複陽。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乃寒盛格拒乎陽,藥不能達於少陰,而陽逆亂於上故也。加人尿、豬膽者,取其苦寒與陰同類,可以引薑、附入拒格之寒而調其逆。《內經》曰︰必同其氣,可使平也。正此之謂。入之兵也,惟明者知之。其服湯脈暴出者,正氣因發泄而脫也,故死;脈微續者,陽氣漸複也,故生。

附子湯

附子(二枚,炮) 茯苓(去皮) 芍藥(炒,各三兩) 人參(二兩) 白朮(四兩,炒)
少陰病口中和,背惡寒者,此方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亦此方主之。

傷寒以陽為主,上件病皆陰勝,幾于無陽矣。辛甘皆陽也,故用附、朮、參、苓以養陽;辛溫之藥過多,則恐有偏陽之弊,故又用芍藥以扶陰。經曰︰火欲實,水當平之。此用芍藥之意也。

四逆湯

甘草(二兩) 乾薑(兩半) 附子(一枚)
煎成涼服。

太陰自利不渴,陰証脈沉身痛,與夫厥逆下利,脈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論曰︰自利不渴屬太陰。太陰主水穀,病故自利;內有真寒,故不渴。陰証者,舉三陰而言,則又非獨太陰矣。病在裡,故脈沉。寒則血脈凝澀,故身痛。四肢受氣於裡,裡寒則陽寒淫於內,治以甘熱。故用甘草、薑、附大熱之劑;申發陽氣,祛散陰寒,能溫經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湯焉。然必涼服者,經曰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是也。否則戴陽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皆血者有矣。藥之難用也有如此。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乾薑(炮) 黃連(炮) 黃芩(炮) 人參(去蘆,各三兩)
傷寒誤吐下,寒氣內格,食入口即吐者,此方主之。

不當吐下而吐下之,故曰誤吐下。如用梔子、瓜蒂之類以吐,又用承氣之類以下,其性皆寒,誤用之,則損中氣。中氣既虛且寒,便惡穀氣,故食入口即吐。入口即吐者,猶未下咽之謂也。用乾薑之辛熱,所以散寒;用人參之甘溫,所以補虛;複用芩、連之寒苦者,所以假之從寒而通格也。經曰︰有假其氣,則無禁也,正此之謂。自非深得經旨,故能通其變耶?

當歸四逆湯

當歸(去土) 桂枝 芍藥(炒,各三兩) 細辛(去土) 甘草(炙) 通草(各二兩) 大棗(廿五枚)

論曰︰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也,白虎湯主之;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滑,陽脈也。故其厥為陽厥,乃火極盛,如乾之上九,亢龍有悔之象也,故用白虎。白虎考見前。若手足厥寒,脈細欲絕,則非白虎所宜矣。手足厥寒,則陽氣外虛,不溫四末;脈細欲絕,則陰血內弱,脈行不利。陽氣外虛,故用桂枝、細辛以溫其表;陰血內弱,故用當歸、芍藥以調其裡;通草通其陰陽;大棗、甘草和其營衛。是証也,自表入裡,雖曰傳至厥陰,始終只是陽証,與寒邪直中三陰不同,故不用吳萸、薑、附輩,而用桂枝東加當歸、細辛、通草爾。明者自得之。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去土) 芍藥(炒) 桂枝(各三兩) 細辛(去土) 甘草(炙) 通草(各二兩) 大棗(廿五枚) 吳茱萸(三錢,泡) 生薑(六錢)

論曰︰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此承上文言,雖有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証候,若其人內有久寒,則加吳茱萸、生薑以散久寒而行陽氣。曰久寒者,陳久之寒,非時下直中之寒也明矣。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三兩,淨洗) 芍藥(六兩,炒) 甘草(二兩)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表証未罷,而醫下之,邪乘裡虛,當作結胸,今不作結胸,而作腹滿時痛,是屬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耳。時痛者,有時而痛,非大實之痛也,故但與桂枝湯以解表,加芍藥以和裡。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三兩) 甘草(二兩) 大棗(十二枚) 大黃(一兩)
表証未罷,因誤下而大實痛者,此方主之。

大凡表証未罷,仍當解表,若誤下以虛其裡,則餘邪乘虛而入,內作大實痛。曰大實痛,則非有時而痛者可例矣;故前方但倍芍藥,而此則加大黃。加大黃者,取其苦寒能蕩實也。

論又曰︰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則夫俗醫不辨虛實,而執方治病者,皆仲景之罪人矣﹗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 芍藥 生薑(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甘草(二兩) 附子(三枚)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此方主之。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轉側者,亦此方主之。

發汗遂漏不止,則虛其表而亡陽,陽虛則無以衛外,故其人惡風;小便難者,經虛腑亦虛,而膀胱之氣不化,不化則不出,故小便難。汗多,表亡津液,則無以養筋,故四肢微急,難以屈伸。用桂枝湯,所以和在表之營衛;加附子,所以壯在表之元陽。風濕相搏者,風邪與濕邪相搏激也。然何以知之?若風邪為患,必分六經,今身體盡是疼煩,不能轉側,則無六經可辨之証,故知其風濕相搏也。與桂枝湯解在表之風,加附子以溫寒濕。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去節) 細辛(去土,各二兩) 附子(一枚)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此方主之。

病發於陰者,當無熱。今少陰病始得之,何以反發熱也?此乃太陽經表裡相傳之証故耳﹗蓋太陽膀胱經與少陰腎經相為表裡,腎經虛,則太陽之邪由絡直入腎臟。餘邪未盡入裡,故表有發熱,真寒入腎,故裡有脈沉。有太陽之表熱,故用麻黃以發汗;有少陰之裡寒,故用辛、附以溫中。

黃連阿膠湯

黃連(去毛,炒,四兩) 黃芩(一兩,炒) 雞子黃(二枚,生用) 芍藥(二兩,炒) 阿膠蚌粉(炒,三兩)
少陰病,心煩不得臥者,此方主之。

寒邪徑中三陰者,名曰陰証,始終只是一經,不複再傳。今自三陽經傳來,雖至三陰,猶曰陽証。所以有傳、有不傳者,以陰靜陽動也。少陰病者,有舌乾口燥、欲寐諸証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煩不得臥也。少陰者,水臟,水為熱灼,不足以濟火,故心煩。陽有餘者,瀉之以苦,故用黃芩、黃連之苦;陰不足者,補之以甘,故用雞黃、阿膠之甘;陰氣耗者斂之以酸,故複佐以芍藥之酸。

桃花湯

赤石脂(一斤)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此方主之。

此証自三陽傳來者,純是熱証。成無己因其下利而曰協熱,因其用乾薑而曰裡寒。昆謂不然。蓋少陰腎水也,主禁固二便,腎水為火所灼,不能濟火,火熱克伐大腸金,故下利且便膿血;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澀,寒可以濟熱,澀可以固脫;用乾薑者,假其熱以從治,猶之白通東加人尿、豬膽,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用芩、連,彼假其寒,此假其熱,均之假以從治爾。《內經》曰︰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正此之謂。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損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陰有寒,則乾薑一兩之寡,豈足以溫?而石脂一斤之多,適足以濟寒而殺人矣﹗豈仲景之方乎?噫﹗以聊攝之明,猶且昧此,則下聊攝者可知矣。

白頭翁湯

白頭翁 黃柏 黃連 秦皮

傷寒熱利下重者,此方主之。

熱利者,協熱而利;下重者,下利頻數而重也。藥之為性,寒者能除熱,苦者能濃腸。四件皆苦寒,故治熱利而療下重也。

四逆散

甘草(炙) 枳實(麩炒) 柴胡(去蘆) 芍藥(炒)

少陰病,四逆者,此方主之。

此陽邪傳至少陰,裡有結熱,則陽氣不能交接於四末,故四逆而不溫。用枳實,所以破結氣而除裡熱;用柴胡,所以升發真陽而回四逆;甘草和其不調之氣;芍藥收其失位之陰。是証也,雖曰陽邪在裡,甚不可下。蓋傷寒以陽為主,四逆有陰進之象,若複用苦寒之藥下之,則陽益虧矣,是在所忌。論曰︰諸四逆者,不可下之。蓋謂此也﹗

赤石脂禹余糧湯

赤石脂 禹余糧(各一斤)
傷寒下之利不止,病在下焦者,此方主之。

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虛其裡,邪熱乘其虛,故利;虛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無中焦之証,故曰病在下焦。澀可以固脫,故用赤石脂;重可以鎮固,故用禹余糧。然惟病在下焦者可以用之。若病在中焦而誤與焉﹗虛者則二物之寒,益壞中氣;實者固而澀之,則邪無自而泄,必增腹脹且痛矣。慎之﹗

旋複代赭石湯

旋複花 甘草(各三兩) 代赭石(一兩) 人參(二兩) 半夏(半升) 生薑(五兩) 大棗(十二枚)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此方主之。

汗、吐、下而解,則中氣必虛,虛則濁氣不降而上逆,故作痞硬;逆氣上鹹於心,心不受邪,故噫氣不除,《內經‧宣明五氣篇》曰︰五氣所病,心為噫是也。旋複之鹹,能軟痞硬而下氣;代赭之重,能鎮心君而止噫;薑、夏之辛,所以散逆;參、草、大棗之甘,所以補虛。或曰︰汗、吐中虛,肺金失令,肝氣乘脾而作上逆,逆氣於心,心病為噫。此方用代赭石,固所以鎮心,而亦所以平肝也。亦是究理之論。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半斤) 黃芩(炒) 甘草(各二兩) 黃連(三兩)
太陽表証,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表証尚在,喘而汗出者,此方主之。

病在表而下之,則虛其裡,陽邪乘虛而入,故協熱而利不止;表有頭疼,發熱惡寒,故曰表証尚在;裡有熱邪,故喘而汗出。表証尚在,故用葛根、甘草之辛甘以解表;裡有邪熱,故

脾約丸

麻仁(二升,去殼) 芍藥(炒) 枳實(麩炒,各半斤) 濃朴(薑湯炒) 大黃(酒浸) 杏仁(去皮尖,各一斤)
傷寒瘥後,胃強脾弱,約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輸膀胱,致小便數而大難者,主此方以通腸潤燥。枳實、大黃、濃朴、承氣物也;麻仁、杏仁,潤腸物也;芍藥之酸,斂津液也。然必胃強者能用之,若非胃強,則承氣之物在所禁矣。

竹葉石膏湯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製) 粳米(各半升) 人參(三兩,去蘆) 甘草(一兩,炙)
傷寒瘥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此方主之。

傷寒由汗、吐、下而瘥,必虛羸少氣,虛則氣熱而浮,故逆而欲吐。竹葉、石膏、門冬之寒,所以清餘熱;人參、甘草之甘,所以補不足;半夏之辛,所以散逆氣;用粳米者,恐石膏過寒損胃,用之以和中氣也。

烏梅丸

烏梅(三十枚,去核) 人參(去蘆) 細辛(去土) 黃柏(去皮) 附子(炮) 桂枝(淨洗,炮,各六錢) 黃連(一兩六錢,炒) 乾薑(一兩,炮) 當歸(洗淨) 蜀椒(去目及閉目者,各四錢)
胃虛臟寒,得食而嘔,蛔從上出者,此方主之。

烏梅味酸,蛔得之而軟;連、柏味苦,蛔得之而伏;椒、細味辛,蛔得之而死;乾薑、附、桂,溫臟寒也;人參、當歸,補胃虛也。

燒散

襠(取隱處者燒灰,方寸匕, 水和服。男取女者,女取男者)。
傷寒陰陽易者,此方主之。

傷寒男子新瘥,未及平複,婦人與之交,得病,名曰陽易;婦人傷寒新瘥,未及平複,男子與之交,得病,名曰陰易。以無病患染著餘毒而病,如換易也。取此物者,亦以病因於陰陽感召而得,故亦以陰陽之理治之。又曰︰五味入口,鹹入腎,腐入腎,穢入腎,乃濁陰歸地之意也。 襠味鹹而腐穢,故能入少陰;燒之則溫,故足以化氣;灰之則濁,故足以溺膀胱。經曰︰濁陰歸六腑,是也。藥物雖陋,而用意至微,不因其陋而忽之,則升仲景之階矣﹗

枳實梔子豆豉大黃湯

枳實(三枚) 梔子(十四枚) 豆豉(一升) 大黃(一兩)
傷寒新瘥後,食複者,此方主之。

傷寒新瘥,胃氣未複,內傷飲食,其熱複至,名曰食複。枳實、大黃,能奪胃中之食;梔子、香豉,能祛胸中之熱。

蜜煎導法

白蜜二合,煎之作挺,長如指許,內便道中,病患以手急抱,欲大便時去之。
自汗,大便秘者,此法治之。

胃家實則自汗,自汗亡其胃液,則便秘。若以下藥與之,則益亡其液矣,故用導法。導法者,迎而奪之之兵也。

豬膽導法

大豬膽一枚,入醋少許,取竹管五寸許,以一頭入膽,一頭內入穀道中, 汁灌入肛內。頃當大便出。
陽明自汗,反小便利,屎雖硬不可攻者,宜行此法。

自汗,則胃亡津液,當小便不利,今小便反利,則熱猶未實,屎雖硬,不可攻也,故以此法導之。豬膽能澤大腸,入醋能斂腸液,故便難者得之則易。經曰燥者濡之。此法之謂也。

搐鼻法

苦瓜蒂不拘多少為末,令病患噙水一口,將此藥搐一字入鼻中,出黃水愈。
濕家,鼻塞頭疼,宜行此法。

濕家頭疼,是濁邪鹹清陽之分也。鼻者氣竅,上通於腦,下屬於肺,濁邪鹹之,故清竅不利。瓜蒂苦而善湧瀉,鼻竅受之,則能出濁邪而瀉濕熱。經曰客者除之,此之謂也。

陰毒熏法

大豆二升。炒令極熱,先以淨桶內置熱醋三升,旋扶病患坐桶上蒸少時,卻以熱豆傾桶中,又蒸之,有傾囊下,卻與陰証藥服。
陰毒逆冷囊縮者,此方主之。

陰毒者,徑中三陰之寒毒也。寒主收引,故陰盛則囊縮;熱主施張,故熏蒸則囊縱。豆味甘而醋味酸,甘酸合,則能感召厥陰肝木之氣,而行宣發之令矣。經曰開之發之,適事為故,此之謂也。

蔥熨法

以索纏蔥白如臂大,切去根及青,留白二寸許。先以火炙熱一面,以著病患臍下,上用熨斗貯火熨之,令蔥並熱氣入腹內;更作三四餅,壞則易之;若病患醒,手足溫,有汗則瘥,否陰毒四肢逆冷,腹痛暴絕者,此法主之。

凡人氣之呼出者,心肺主之;氣之吸入者,肝腎主之。陰寒中於肝腎,則不能主吸入之氣。故氣有出而無入,令人逆冷腹痛,暴絕而死。宜外行蔥熨法,內服四逆湯。蔥有通中之妙,火有回陽之功,經曰熱因寒用,此之謂也。

陰毒著艾法

用鹹艾葉揉熟,去灰作艾炷。取臍下一寸五分名氣海,二寸丹田,三寸關元,灸五十壯至二、三百壯。以手足漸溫,人事稍蘇為可治。
陰毒手足厥冷,不省人事者,此法行之。

手足不自溫也,受氣於中而後溫;裡有陰寒,故手足厥冷;陽氣明,陰氣昏,不省人事者,乃陰盛而失神明之官也。《甲乙經》曰︰氣海、丹田,任脈所發;關元,足三陰、任脈之會,是任脈實貫三陰,而三陰之脈皆會於任脈也。故陰毒中於三陰者,取而灸之,有寒谷回春之妙﹗

水漬法

疊青布數重,新水漬之,稍捩去水,搭于患人胸上,須臾蒸熱,又以別浸冷布易之,頻換新水;熱稍退,可進陽毒藥。
陽毒漸深,脈洪大,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者,此法行之。

陽毒者,三陽熱証之毒也。由表入裡,故曰漸深;洪大皆陽脈,表邪未去,裡熱又甚,故曰內外皆熱,此由失汗之所致也;舌卷者,熱燥華池而筋縮急也;舌焦而黑,鼻如煙煤,此火極而兼水化,亢龍有悔之象也。行此法者,水可以滅火,寒可以卻熱,外可以安內。經曰︰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此之謂也。

灸少陰法

少陰,即太溪穴也,在兩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灸七壯。
少陰吐利,手足不冷,反發熱,脈不至者,此法行之。

少陰,腎也。寒中少陰,陰寒格陽上逆,故吐;少陰主二便,病寒故利;陰在內,拒陽於外,故手足不冷而反發熱;脈不至者,陰盛於內而脈沉陷也。太溪,腎之俞也,鹹焉而灸之,所以引外格之陽,使之歸原,如《易》所謂不遠之複也。

接汗法

薑、蔥各半斤,煎湯一斛,傾大盆中,用小板一塊,橫加盆上,令患人坐臥其上蒸之,外以席被圍定,露其口鼻,外可進發汗藥。
朔方嚴寒之地,腠理閉密,汗不易泄,故行此法。

蓋薑、蔥能通腠理,作湯以蒸之,則表疏而汗易泄,乃外合之兵也。

撲粉

龍骨 牡蠣 糯米(各等分,為末)
服發汗藥,出汗過多者,以此粉撲之。

汗多有亡陽之戒,故用龍骨、牡蠣之澀以固脫;入粳米者,取其粘膩云爾,乃衛外之兵也﹗

刺期門

期門,穴名,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是穴。乳小者,以一指為率。陷中有動脈,刺之令病人吸五吸,停針良久出針。
婦人熱入血室,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刺主之。

婦人傷寒發熱,月事適來,血室空虛,邪熱乘虛而入,名曰熱入血室。血室,衝脈也。脅下滿如結胸狀者,衝脈貫肝膈,至胸中而散,故所過皆病也;譫語者,邪熱內盛而神明亂也。期門,肝之募穴,刺之出血,乃隨其實而瀉之,兵之迎

大羌活湯

羌活 獨活 防己 防風 蒼朮 白朮 黃連 黃芩 細辛 川芎 甘草(各三錢) 生地黃(一兩) 知母(三錢)
傷寒兩感者,此方主之。

兩感者,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謂有太陽証之頭疼、身熱、脊強,而又有少陰証之口乾、煩滿而渴也;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謂有陽明証之身熱、譫語,而又有太陰証之腹滿、不欲食也;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謂有少陽証之耳聾、脅痛,而又有厥陰証之囊縮、厥逆也。凡此兩感之証,欲汗之則有裡,欲下之則有表,表裡不能一治,故《內經》、仲景皆稱必死而無活法。易老意曰︰証雖有表裡之殊,而無陰陽之異,傳經者皆為陽邪,一于升陽散熱、滋養陰臟,則感之淺者尚或可平矣。經曰︰氣薄則發泄,故用羌活、獨活、防風、蒼朮、細辛、川芎之氣薄者,以升發其傳經之邪;又曰︰寒勝熱,故用黃連、黃芩、防己、生地、知母之寒苦者,以培養其受傷之陰。以升散諸藥而臣以寒涼,則升者不峻;以寒涼諸藥而君以升散,則寒者不滯。白朮、甘草,脾家藥也,用之者,所以益其脾胃而建中營之幟爾。嗚呼﹗于不可治之中,而求為可治之策,大羌活者,其萬死一生之兵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