瘍科心得集 方匯

清 高秉鈞


方匯 卷上

(仲景)黃連瀉心湯 治一切火熱癰腫瘡瘍。

黃連 黃芩 甘草

《三因》溫膽湯 治氣鬱生涎,濕熱壅滯,舌苔膩白,瘍毒內攻,心煩噦惡。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實 竹茹

《濟生》犀角地黃湯 清營解熱。能治一切肺胃之火。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加柴胡、黃芩,治肝火。

(新方)羚羊角散 治風熱挾肝陽上逆,耳癰項腫,痰毒托腮等証。

羚羊角 夏枯草 丹皮 鉤藤鉤 連翹 桑葉 山梔 玄參 象貝母

真人活命飲 治一切癰疽,未成膿者即消,已成膿即潰。此止痛消毒之聖藥也。或陰夾陽,陽夾陰之証,皆可服。

金銀花 防風 白芷 當歸 天花粉 乳香 沒藥 角針 穿山甲 陳皮 象貝母 甘草節

(新方)疏肝流氣飲 治肝郁不舒,乳癰、乳痰諸証。

柴胡 薄荷 鬱金 當歸 丹皮 黃芩 白芍 山梔 夏枯草

(陳氏)萬靈丹 治癰疽、疔毒、對口、濕痰流注、附骨陰疽、鶴膝等証。

茅朮(八兩) 全蠍 石斛 明天麻 當歸 炙甘草 川芎 羌活 荊芥 防風 麻黃 北細辛 川烏(泡,去皮) 草烏(泡,去皮) 何首烏(各一兩) 明雄黃(六錢)蜜丸,如彈子大,每藥一兩,分作四丸,又六丸,又九丸。觀年之老弱壯取用;外用朱砂六錢,研細為衣。

《活人》荊防敗毒散 亦名消風敗毒散。發散時氣、風毒邪熱,亦治腸風下血、風濕、癰腫、瘡瘍。

柴胡 荊芥 防風 羌活 獨活 前胡 川芎 枳殼 人參 甘草 桔梗 茯苓內熱,加酒炒黃芩;熱甚,加酒炒川連;口渴,加花粉。

(景岳)犀角升麻湯 治時毒,或風熱頭面腫痛,或咽喉不利,或鬢疽、 腮等証。 犀角 升麻 防風 羌活 白芷 白附子 黃芩 甘草

(景岳)五福消毒丹 治咽喉、牙口瘡毒腫痛,並小兒一切熱毒瘡癤,驚惕煩躁,口舌生瘡,夜臥不寧等証。

玄參 桔梗 茯苓 人參 牙硝 青黛 甘草 麝香 金箔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景岳)五利大黃湯 治時毒, 腫赤痛,煩渴便秘,脈實而數。

大黃 黃芩 升麻 芒硝 梔子

(景岳)五香連翹湯 治腦疽、癰疽、時毒,邪氣鬱滯不行者。

乳香 木香 沉香 丁香 香附 黃耆 射干 連翹 升麻 木通 獨活 桑寄生 甘草

(景岳)通氣散 治時毒腫甚,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牙皂 川芎 北細辛
上為末。用紙捻蘸少許,入鼻內,取嚏為效。

(景岳)犀角散 治痘瘡、癰毒、時毒,熱盛煩躁多渴,小便赤澀,或赤斑。

犀角 甘草 防風 黃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煎五分溫服。

(景岳)芩連消毒飲 治天行時疫、大頭瘟,發熱惡寒,頸項腫痛,脈洪,痰痺等証。

柴胡 桔梗 羌活 防風 黃連 連翹 枳殼 荊芥 白芷 川芎 射干 黃芩 甘草加薑煎服。

(景岳)連翹湯 治癰疽時毒, 赤腫痛。

連翹 升麻 朴硝 玄參 芍藥 白蘞 防風 射干 大黃 甘草 杏仁

(景岳)定痛托裡散 治瘡瘍血虛疼痛之聖藥也。

粟殼 當歸 白芍 川芎 乳香 沒藥 肉桂

(景岳)托裡黃耆湯 治癰疽氣虛作瀉,甚效。 黃耆 甘草 天花粉加人參亦可。

(東垣)普濟消毒飲 治疫癘憎寒壯熱,頭面腫盛,目不能開,氣逆上喘,咽喉不利,口舌乾燥。

黃連 黃芩 人參 生甘草 桔梗 柴胡 薄荷葉 連翹 鼠粘子 板藍根 馬屁勃白僵蠶 升麻 玄參 大黃

(節庵)通聖消毒飲 凡頭面腫盛,兩目不開,鼻塞,口乾舌燥,內外有熱;或咽腫痛不利;或內實大便秘結,脈洪數,煩渴者,宜服之。

荊芥 防風 白芍 連翹 甘草 川芎 當歸 薄荷 黃芩 山梔 滑石 桔梗 石膏芒硝 大黃 麻黃 牛蒡子腫不消,加元參。一方用犀角。

(仲景)小柴胡湯 治肝膽風熱,瘰癧結核;或腫痛色赤;或寒熱往來;或怒火,口苦,耳聾,耳癰,乳癰,乳疽等証。

柴胡 人參 黃芩 生薑 半夏 甘草 大棗

(節庵)清涼救苦散 治大頭瘟腫甚者,以此敷之。

芙蓉葉 霜桑葉 白蘞 白芨 大黃 黃連 黃柏 紫車前 白芷 雄黃 赤小豆 芒硝
上各等分為末。用蜜水調敷腫處,頻掃之。

(崔氏)黃連解毒湯 治一切火毒熱毒,狂躁心煩,濕熱壅滯諸証,脈洪而數。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

(陳氏)如意金黃散 治癰疽,發背,諸般疔毒,漆瘡,火丹,濕痰流毒,風熱天泡,肌膚赤腫,婦人乳疽,小兒丹毒。

天花粉 黃柏 大黃 白芷 濃朴 陳皮 甘草 蒼朮 南星
為末。或蜜水,或蔥湯,或蔥酒,又或大藍根葉汁調敷,要在臨証審用。

(景岳)清肝益營湯 治肝膽小腸經風熱血燥,筋攣結核,或耳項、胸乳、脅肋作痛,並一切肝火之証。

熟地 當歸 山梔 龍膽草 茯苓 白芍 柴胡 白朮 木瓜 川芎 炙甘草

(景岳)托裡消毒散 治癰疽已成,不得內消者,宜服此以托之。

人參 川芎 黃耆 當歸 白芍 白朮 茯苓 金銀花 白芷 甘草 桔梗 皂角刺

(景岳)梔子清肝湯 治少陽經虛,肝火風熱上攻,遂成鬢疽,痛連頸項、太陽等處,或耳內作癢生瘡,或出水疼痛,或胸乳間作痛,或寒熱晡甚,胸滿口苦,舌乾。

柴胡 川芎 當歸 牛蒡子 白芍 牡丹皮 石膏 山梔 黃芩 黃連 甘草

《大全》鼠粘子湯 治鬢疽初起,寒少熱多,頭眩作痛,口燥咽乾,渴欲飲冷,二便秘澀,六脈沉實有力,煩悶疼痛者。

桔梗 鼠粘子 赤芍 地骨皮 當歸 天花粉 元參 甘草梢 木通 防風 連翹 大黃

(景岳)神效黃耆湯 治癰毒內虛,毒不起化,及潰後諸虛,不能收口。

黃耆 麥冬 人參 熟地 茯苓 甘草 白芍 當歸 川芎 遠志 官桂 薑 棗

(陳無擇)蒼耳散 治鼻淵。

薄荷 辛夷 白芷 蒼耳子蔥、茶調服。

(錢仲陽)六味地黃湯 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舌燥喉痛,虛火牙痛、牙漏、牙宣等証生地 山萸 茯苓 山藥 澤瀉 丹皮

(東垣)補中益氣湯 治瘡瘍元氣虧損,惡寒發熱;或因克伐,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不能起發消散,生肌收斂;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微細軟弱,及脫肛、痔漏等証。

人參 黃耆 于朮 陳皮 柴胡 升麻 甘草 當歸

《大全》加味逍遙散 治肝郁氣滯,或口舌生瘡,或耳內作痛,乃乳癰、乳痰等証。

柴胡 白芍 當歸 茯苓 白朮 甘草 黃芩 半夏 白芷 陳皮 桔梗

(嚴氏)辛夷散 治鼻生 肉。

本 防風 辛夷 白芷 升麻 木通 川芎 細辛 甘草

辛夷清肺飲 治鼻痔。

辛夷 黃芩 山梔 麥冬 百合 石膏 知母 甘草 升麻 枇杷葉

《局方》涼膈散 治心火上盛,中焦燥實,煩躁口渴,目赤頭眩,口瘡唇裂,吐血衄血,大小便秘,胃熱發斑,及小兒驚急,痘瘡黑陷,外瘍實火內攻,神識昏蒙,舌黑噦惡等証芒硝 大黃 山梔 連翹 薄荷 黃芩 甘草 竹葉

(陳氏)涼膈清脾飲 治癰瘍熱甚。

防風 荊芥 黃芩 石膏 山梔 薄荷 赤芍 連翹 生地 甘草

《局方》紫雪丹 治外內煩熱不解,發斑、發黃、瘴毒、疫毒、熱毒,及小兒驚癇,外瘍疔毒走黃、神識昏迷。

黃金 寒水石 石膏 滑石 磁石 升麻 玄參 甘草 犀角 羚羊角 沉香 丁香朴硝 硝石 辰砂 木香 麝香製法詳《醫方集解》。

《葉案》至寶丹

犀角 朱砂 雄黃 琥珀 玳瑁 西牛黃 麝香 龍腦 金銀箔 水安息香
為極細末,將安息香膏重湯煮,入諸藥搜和,丸如彈子大,外用蠟護。臨服剖開,用人參湯下。

(景岳)奪命丹 治疔瘡、發背等証,或麻木,或嘔吐,重者昏憒。此藥服之,不起者即起,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昏憒者即蘇,嘔吐者即解,未成即消,已成即潰,有奪命之功,乃惡証中之至寶也。

蟾酥(酒化) 輕粉 麝香 枯礬 銅綠 乳香 沒藥 寒水石( ) 朱砂 蝸牛
上為末,用蝸牛或酒糊搗,丸綠豆大。每服二、三丸,蔥酒下;外用一丸入瘡孔內,以膏蓋之。

蟾酥丸 治疔瘡、發背、腦疽、乳癰、附骨臀腿等疽,一切惡証。

蟾酥(酒化) 輕粉 枯礬 寒水石 銅綠 乳香 沒藥 麝香 膽礬 雄黃 蝸牛 朱
共為末,端午日于淨室中,先將蝸牛研爛,再用蟾酥研勻,方入各藥搗勻,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用蔥白嚼爛,包藥在內,將熱酒一杯送下,被蓋臥出汗。

《濟生》歸脾養營湯 治思慮太過,勞傷心脾,驚悸盜汗,發熱體倦,食少不眠;或脾虛不能 血,致血妄行;及婦人經帶,瘍後氣血不複,盜汗不眠等証。

人參 白朮 茯苓 棗仁 遠志 歸身 木香 黃耆 炙甘草 龍眼肉

(陳氏)清涼甘露飲 治繭唇,膏粱所釀,暴怒所結,遂成斯疾,高突堅硬,或損破流血,或虛熱生痰,或渴証久作,並治。

犀角 銀柴胡 茵陳 石斛 枳殼 麥冬 甘草 生地 黃芩 知母 枇杷葉 竹葉

知柏四物湯 治血虛煩熱。

生地 歸身 白芍 川芎 知母 黃柏

四物逍遙散

柴胡 當歸 白芍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川芎 生地 生薑 薄荷

(仲景)理中湯 臟腑中寒,四肢強直。

人參 白朮 泡薑 甘草

八珍湯 治氣血俱虛,惡寒發熱,煩躁作渴,大便不實,飲食不進,小腹脹痛,眩暈昏憒;瘍科氣血俱傷,膿水清稀,久不收斂等証。

人參 生地 茯苓 當歸 白朮 川芎 白芍 炙甘草

十全大補湯 治癰瘍氣血虛弱,患久不愈,或潰瘍膿清,寒熱,自汗盜汗,食少體倦,發熱作渴。

人參 生地 黃耆 肉桂 白朮 當歸 白芍 茯苓 川芎 炙甘草

(東垣)升陽散火湯 治陽經火鬱,瘍毒壅滯。

葛根 升麻 柴胡 羌活 獨活 防風 人參 芍藥 炙甘草 生甘草 生薑 大棗

《千金》甘露飲 治胃經火熱,口臭,喉瘡,齒齦宣露,吐血、衄血、齒血,陽証骨槽生地 熟地 茵陳 黃芩 枳殼 枇杷葉 石斛 甘草 天冬 麥冬

知柏八味丸 治陰虛火動。壯水之主,以製陽光。

即六味地黃東加知母、黃柏。

(丹溪)大補陰丸 降陰火,補腎水。

熟地 龜板 黃柏 知母
上為末,將豬脊髓蒸熟,煉蜜同搗和為丸。

(景岳)玉女煎 治水虧火盛,少陰不足,陽明有餘,口疳碎腐。

石膏 熟地 麥冬 知母 牛膝

(東垣)清胃散 治胃經火熱,唇口腫痛,齒齦潰爛 痛,上連頭面,或惡寒發熱。

生地 升麻 黃連 當歸 牡丹皮 石膏

歸芍地黃湯 治瘍後營虧胃弱,飲食少思。

當歸 白芍 生地 人參 茯苓 于朮 炙甘草 陳皮

(新方)牛蒡解肌湯 治頭面風熱,或頸項痰毒,風熱牙癰等証。

牛蒡子 薄荷 荊芥 連翹 山梔 丹皮 石斛 玄參 夏枯草

(河間)地黃飲子 治舌喑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少陰氣厥不至,急當溫之,名曰痱証。凡陰虛有二︰有陰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此治火虛之劑。

熟地 山茱萸 石斛 麥冬 五味子 遠志 茯苓 石菖蒲 肉蓯蓉 肉桂 附子 巴戟肉

《局方》四物湯 治瘡瘍血虛發熱,或因潰後致晡熱內熱,煩躁不安者,皆宜服之。

生地 白芍 當歸 川芎

(錢乙)導赤散 治心火及小腸熱証,便赤淋痛,口糜生瘡。

生地 木通 竹葉 甘草梢

歸芍異功散 治癰瘍脾胃虛弱,飲食少,血虛作痛。

人參 茯苓 白朮 炙甘草 陳皮 當歸 白芍

(崔氏)桂附八味丸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虛寒,而患流注、鶴膝等証,不能消潰收斂;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即六味地黃東加肉桂、附子。

《局方》龍膽瀉肝湯 治肝膽經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小便赤澀,白濁便血,魚口,下疳,囊癰等証。

龍膽草 柴胡 黃芩 山梔 生地 車前子 澤瀉 木通 當歸 甘草

(仲景)麻杏甘膏湯 治風溫外感,痰鳴氣逆;或小兒慢痺風,驚痰發痙。

麻黃 杏仁 甘草 石膏此肺金藥。麻黃發肺邪,杏仁下肺氣,甘草緩肺急,石膏清肺熱。

(新方)銀花解毒湯 治風火濕熱,癰疽疔毒。

金銀花 地丁 犀角 赤苓 連翹 丹皮 川連 夏枯草

清燥救肺湯 治肺胃火盛,咽乾喉痺,咳痰吐血。

霜桑葉 杏仁 麥冬 石膏 人參 阿膠 胡麻仁 甘草 枇杷葉

《金匱》半夏濃朴湯 治婦人七情之氣鬱滯不散,結成痰涎;或如梅核在咽;或中脘痞滿,氣不舒暢;或痰飲中滯,嘔逆惡心,並可取效。

半夏 茯苓 濃朴 紫蘇 生薑

《局方》蘇子降氣湯 治心腹脹滿,喘促氣急,消痰進食。

蘇子 半夏 當歸 前胡 桂枝 濃朴 橘紅 甘草 生薑

(仲景)升麻葛根湯 升散陽明,牙痛、牙咬、托腮等瘍。

升麻 葛根 芍藥 甘草

(仲景)葛根芩連湯 太陽陽明解表清裡,外瘍火毒內逼,協熱便泄。

葛根 黃芩 黃連 甘草

(仲景)升麻鱉甲湯

升麻 當歸 蜀椒 甘草 鱉甲 雄黃
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少再服取汗。

《金匱》腎氣丸 治脾腎陽虛不能行水,小便不利,腰重腳腫;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喘急痰盛,口成蠱証,其效如神。

即六味丸加牛膝 車前 肉桂 附子

(節庵)連翹敗毒散 治發頤硬腫。

連翹 山梔 羌活 玄參 薄荷 防風 柴胡 桔梗 升麻 川芎 當歸 黃芩 芍藥牛蒡子加紅花同煎。渴,加花粉;面腫,加白芷;項腫,加威靈仙;大便實,加大黃、穿山甲;虛,加人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