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尋源 中集

清 呂震名


中集

發熱

凡發熱必察其表裡有無兼証。而後可窮其致熱之因。其但發熱而表裡別無兼証者。此內傷發熱。不在此例。所謂兼証者。以外兼頭痛惡寒身疼腰痛等証。此邪在表者也。內兼煩渴胸腹痛不大便或下利等証。此邪在裡者也。發熱特其見端耳。必互勘明確。辨証方的。凡發熱必責重太陽者。以太陽屬表。統司營衛。而為諸陽之主氣。經云: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外邪之傷人。多由於衛之不固。故論外感病。必自太陽起。然太陽雖主表。而其根起於至陰。此實表裡上下。互相呼應。故由太陽而陽明而少陽。以及三陰。皆互見發熱証詳列於後。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不即發熱也。其惡寒正發熱之機也。論中所稱為太陽病者。即指此脈此証而言。他經皆仿此。

太陽中風。發熱有汗。其脈浮緩。風則傷衛。宜桂枝以解肌。太陽傷寒。發熱無汗。其脈浮緊。寒則傷營。宜麻黃以發汗。然桂枝証全在 熱稀粥以助藥力。取其 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至麻黃証始取大發其汗。此麻黃桂枝分治風寒。截然二法。不能混同施治。其或風寒兩傷。營衛同病。經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又云: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大青龍湯發之。蓋中風脈宜浮緩。而反見浮緊之脈。傷寒脈宜浮緊。而反見浮緩之脈。即易桂枝麻黃之成法。而主用大青龍湯大發其汗。此仲景治風寒之法。成方具在。而或謂仲景之法。詳於風寒。略于溫熱。此大不然。仲景於風寒之外。特揭明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此其辨証最要之訣。所以與風寒異者。全在渴不惡寒四字。風寒發熱。必兼惡寒。今不惡寒。此宜辨者也。風寒發熱。口全不渴。必待傳變之後。口始作渴。今病初起即渴。此又宜辨者也。又有所謂濕溫者。經云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又云: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痺。此仲景但言濕不言溫也。而以論中所列種種濕証。加以發熱而渴不惡寒。則濕溫之情狀。自可比類而得。至於熱病。仲景明雲太陽中熱者 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此與溫病同一口渴。而 病惡寒。溫病不惡寒。又自有別。仲景處以人參白虎湯。則不惟有其法而並有其方矣。此太陽病初起發熱辨証之大法。乃傷寒切實下手工夫。有謂翕翕發熱者。但表不裡也。有謂蒸蒸發熱者。自裡而表也。太陽主表。其發熱必兼頭項強痛身疼痛等証。此皆太陽之部署。純乎表者也。至陽明發熱。則兼有煩滿口渴等証。少陽發熱。則兼有胸脅滿痛口苦喜嘔等証。而其脈皆主浮。太陽之脈。或浮緩。或浮緊。陽明之脈浮大。少陽之脈浮弦。若脈沉而不浮。三陰証中。亦互見發熱証。其發熱同而所以致熱之因不同。不得以發熱為邪在表。概從太陽發表例施治。

陽明發熱。與太陽異者。經云:陽明病外証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蓋始則惡寒發熱。今惡寒自罷。雖汗出而熱仍不解者。即轉屬陽明之候。當此時。無論風寒暑濕。所感不同。而同歸火化。陽明病。仲景有發汗之禁。而治法宜分經府。其熱雖甚而尚在於經者。宜以甘寒直撤其熱。如經云: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是也。其邪已入腑而猶汗出發熱者。如經云: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又云: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是也。

少陽發熱。仲景亦申發汗之禁。少陽病本主往來寒熱。而亦有發熱屬少陽者。必兼脅下滿心煩喜嘔諸証。且其脈必弦。故經云: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云: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蓋脅痛嘔渴。已明見少陽之半裡証。雖發熱表証未除。不得從太陽發表之例。而當以大小柴胡湯。半表半裡治之也。又曰: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蓋弦為少陽之定脈。細則邪不在表。仲景恐人以頭痛發熱。誤為太陽証。故明指之曰此屬少陽。而又申言之曰。少陽不可發汗。其所以辨其發熱之屬少陽者。前二條以証辨。此一條以脈辨也。

太陰發熱者。其脈不浮而沉。而更兼吐利腹痛諸証。經云:病發熱惡寒頭痛身疼吐下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複更發熱也。吐利本太陰病。利止複熱者。陰病轉陽也。既已轉陽。其脈當浮。故又曰: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吐下之後。津液已傷。複又往往口渴發熱。故又曰: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此與陽經之發熱。治各不同也。

少陰病發熱。最易與太陽牽混。故仲景於大青龍証。必辨其無少陰証者。方取大發其汗。而又申言之曰。少陰病。脈沉細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又曰: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則少陰之不可發汗明矣。陰病必當轉陽。故曰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蓋太陽寒水之氣。與少陰君火。相濟為用。此之吐利。少陰為寒所抑。茲得陽熱之氣。而其氣還返于太陽。故反發熱不死也。然何以辨其為少陰之發熱也。經云:少陰之為病。脈沉細。但欲寐也。沉細為少陰之定脈。但欲寐為少陰之定証。且太陰病吐利。手足自溫。此則手足逆冷。更加之以惡寒身蜷。其甚者厥冷無脈。又或咽痛煩躁便膿血種種危証。死生呼吸。蓋因少陰腎藏。分發水火。為先天根本。故其病情寒熱錯雜。變幻不測有如此。至發熱則陰寒之中。猶寓陽熱之氣。而強責少陰汗者。將其人之根本先拔。至於下厥上竭則難治矣。其有寒邪直犯少陰。而即發熱者。如經云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又曰: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裡証。故微發汗也。蓋必以附子鎮攝腎中真陽。俾根本先固。而後可以引邪外出。此于微發汗之中。而仍寓不發汗之義也。厥陰發熱者。以其人厥與熱之多少。辨病之進退。厥陰者。兩陰交盡之名。然陰盡之中。實寓陽生之義。故其時陰陽不相順接便為厥。厥熱相等。其病可愈。厥多熱少。此為病進。熱多厥少。此為病退。所謂厥者。手足逆冷是也。逆甚而至於冷過肘膝。則不名曰逆冷而直名曰厥。此時正藉發熱為一線生陽可續。故發熱為病欲愈之機也。故曰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又傷寒熱少厥微。欲得食者。其病為愈。若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又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亦死。要知發熱之後。其脈必不沉而浮。乃為陰病轉陽之真候。故曰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此又與少陰發熱同一義也。

傷寒之脈。始終一以靜為主。故經云:傷寒二三日。脈若靜者為不傳。若脈數急者為欲傳也。 內經云: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是始熱以脈靜為易愈。而傳變之後。又必以脈靜為真愈之候。凡病之自表而裡者。以太陽為始。病之由裡而表者。以厥陰為始。太陽雖主表。而其脈連於風府。其根起於至陰。又與少陰為表裡。仲景慎重不敢妄發其汗者以此。三陰病固不宜發汗。即三陽經發熱。其致熱之因。又不全屬太陽。如病起發熱。即兼口渴汗出大便閉等証。

此由陽明而太陽者也。又如病起發熱。即兼喜嘔胸脅滿痛等証。此由少陽而太陽者也。皆不得藉口於傷寒一日。太陽受之。概與發表也。大約溫熱病起於陽明者居多。至濕溫病。其邪伏於募原。募原屬半表半裡。故其發熱每兼胸痞腹滿煩渴不大便等証。加以骨節煩疼。舌苔如積粉。其病先犯少陽與太陰。而內連於胃府。外溢於太陽。濕家本自易汗出。尤不可重發其汗也。至所謂異氣者。非于六氣之外。別具一氣。蓋六氣本天地自然之令氣。因其氣之偏勝。而釀為厲氣。故其病沿門傳染。長幼相似。乃稱曰疫。而治法仍不離乎六氣之中也。有病已愈而複又發熱者。此名遺熱。由於起居飲食之不慎。凡病後飲食。最宜清淡。使胃中津液漸複。邪氣全盡。自然健啖。而世俗每飫肥鮮。兼之喜投補益。皆所不宜。故內經曰:病熱少愈。食肉則複。多食則遺。此其禁也。然其熱之複發。亦有虛有實。故內經云: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可使必已矣。至仲景食後勞複。以及大病瘥後。種種各法。載明論中。更不待他求矣。

惡寒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是惡寒乃太陽病一定之証。始而惡寒。繼且發熱矣。 其惡寒與發熱相兼。非如寒熱往來之熱時自熱。寒時自寒也。所謂身大熱而不欲去衣者此也。凡風寒客於營衛之中。而洒淅惡寒者。其脈必浮。浮為在表。故曰惡寒者表未解也。雖裡証悉具。而表未解。不可攻裡。必俟外解已。乃可攻也。若太陽病傳入陽明者。則惡寒將自罷。即 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矣。此太陽病初起發熱惡寒之大概也。惡寒屬表者脈必浮。其有不浮而沉者陰病也。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病在表。宜解表為主。發於陰者病在裡。宜溫裡為主。若陰病而誤發其汗。則陽亡之變。頃刻即至矣。陰病惡寒。以手足溫者易治。手足逆冷者難治。故經云: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又曰: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又曰少陰病下利。若利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此其義也。

惡寒屬表者。在未汗以前。是謂表實。若既發汗之後。當不惡寒矣。而反惡寒者。則又不屬實而屬虛。故經云: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蓋以芍藥甘草兩和營衛。而必藉附子以溫經。則同一惡寒。而未汗以前。與既汗以後。又各不同如此。

更有裡熱鬱盛。致陽氣不得宣泄。而外惡寒者。此即內經所謂諸病惡寒。皆屬於火者是也。辛溫發表。大屬非宜。而表陽被遏。其脈又多沉。與陰病相似。而又不可誤于溫裡。其外顯假寒。內實真熱。一經誤用。反掌生殺。其辨之之法。則不以脈辨而以証辨。蓋風寒之邪。未經入裡。口中必和。此則口中先干。其舌上燥白如積粉。甚或兼黃黑色。胸膈痞滿。不大便。或下利如深醬色。其兼厲氣者。口中必有穢氣。此即熱甚陽郁之候。治宜宣發伏邪。使裡氣通而郁陽發。則惡寒自罷。反大熱而煩渴矣。然熱作之後。人皆信為熱。而當惡寒時。鮮有識其為熱者,不可不細心體認也。

又有背惡寒者。夫惡寒則一身皆惡。何以止稱背惡寒。內經云:人身之陰陽。腹為陰。背為陽。背者胸中之府。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陰寒之氣盛。陽虛不足御之。則背為之惡寒。經云:少陰病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論中口中和三字。最宜著眼。惟其口中和。故可放膽用附子。又或乘陰氣不足陽氣內陷入陰中。而不轉行於背,則背亦為之微惡寒。經云: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二者治法天淵。于何辨之。亦辨之於口之渴與不渴而已矣。

惡風

惡風與惡寒異。惡寒者。不待風而自寒。雖置之密室之中。幃帳之內。甚至覆被向火。而猶不能禁其寒也。惡風者。風至斯惡。一居密室之中。幃帳之內。而即坦然自若矣。故惡寒者未有不惡風。而惡風者不必皆惡寒。惡風屬表者。風邪客於衛也。經云: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又云:太陽中風。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此有風者必惡風也。而寒邪亦有惡風。以有汗無汗為辨。經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此太陽病初起風寒異治不易之定法。其有太陽病循經下入。其勢未趨入陽明。而猶戀于太陽之表。致頭痛已瘥。惡風仍在者。如經云: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又云: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則仍以有汗無汗為辨也。亦有太陽病其勢徑趨入少陽。而惡風証仍未罷者。經云: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頭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是其裡証已具。而惡風為表未解。故以半表半裡治之也。蓋惡寒有屬於陽者。有屬於陰者。惡風則主表而專屬於陽。此皆治表之大略也。其有發汗太過。致漏不止而惡風者。經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蓋汗出既多。即召亡陽之變。故於桂枝湯中加附子以扶陽固衛。同一惡風。而前宜和衛以解肌。此宜固衛以實表。其治法又各不同矣。

更有裡熱熾甚。而外反惡風者。經云: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裡。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必直撤其熱。則表裡俱和。而惡風自止。又非解表所能愈也。又有風濕相搏而外惡風者。經云: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其所謂濕。蓋寒濕。非濕熱也。寒濕之內鬱者。自裡而搏乎表。風邪之外入者。自表而搏乎裡。其相搏在骨節之間。則陽氣被遏。遂惡風不欲去衣。必以甘草附子湯宣達陽氣。則風與濕俱去。痛止而惡風自罷矣。

潮熱

潮熱者。不惡寒。但惡熱。其來如潮之至。不失其時。謂之潮熱。其証屬裡而不屬表。

凡惡寒發熱屬太陽。至少陽則往來寒熱。此之潮熱則屬陽明。往往發於日晡。日晡未申之時。陽明居中土。王于未申。邪入中土。無所複傳。故郁為實熱。隨王而潮。經云:日晡所發潮熱者。屬陽明也。惟其屬陽明。則胃實為可下之証。故曰潮熱者實也。

潮熱固可下而下法要有次第。經云: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此因胃已實而熱未潮。故但用調胃承氣。微利之而已。又云: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按三承氣俱用大黃。大承氣重用枳朴。兼以芒硝。上承邪熱而下。用以攻堅破結。蕩滌腸胃。乃峻下之劑。小承氣去芒硝而輕用枳朴。止取通利腸胃。其下較輕。調胃承氣。佐以甘草。又於下中兼和。三承氣各有所主。仲景下法。不敢妄施。其慎細如此。又云:太陽病。重發汗而複下之。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夫病至心下及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則勢已劇甚。此又非大承氣所能勝任。宜兼破胸膈之結。以下通於腸胃。則必主以大陷胸湯而無疑矣。其有陽明病潮熱未去。而已趨入少陽者。經云: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小柴胡湯主之。此非小柴胡湯之能治潮熱也。胸脅滿不去。已具少陽証。且大便已溏。雖潮熱未罷。未可再攻也。

更有癉瘧者。但熱不寒。發作有時。此亦陽明經熱。其熱止在於經。未入於府。且病不從傷寒來。故名之曰癉瘧。仲景不立方。而但曰以飲食消息之。 要之甘寒徹熱。與治陽明經熱同法也。

寒熱

寒熱往來者。主半表半裡。其病屬少陽。蓋少陽當陰陽出入之樞。邪至其地。與正氣相爭。相爭則寒。爭勝則熱矣。此與惡寒發熱有別。惡寒發熱者。寒熱互見。此則寒時自寒而不見熱。熱時自熱而不見寒也。又與寒熱如瘧者有別。寒熱如瘧者。作止有時。此則寒已而熱。熱已而寒。一日三五發。甚者十數套。與瘧狀有以異也。小柴胡湯專治往來寒熱。蓋以柴胡治半表。半夏治半裡。黃芩生薑交除寒熱。而加以人參甘棗扶正逐邪。蓋病至少陽。發汗攻裡。皆所不宜。故以是為和解之劑。乃少陽病之定法也。

小柴胡湯主治往來寒熱。人皆知之。此特半表証。而半裡証。人多忽焉不講。所謂半裡者。如口苦心煩喜嘔胸脅滿痛之類是也。凡邪從太陽而來。其人仍發熱。而少陽半裡証已見。雖未往來寒熱。即當從少陽和解。如經云: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又云:傷寒後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是也。至少陽病。來路自太陽。而其去則入陽明之府。其來自太陽者。如經云: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是也。其欲入府而猶未入者。如經云: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複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是也。

寒熱往來。屬半表半裡証。然有由表而裡者。又有由裡而表者。不可不辨也。大凡風寒之邪。多自表而裡。濕熱之邪。多自裡而表。風寒法。仲景論中詳矣。至濕熱之邪。伏於募原。其起病即見嘔渴。胸腹滿。不大便諸裡証。及其發熱。往往熱已而寒。寒已而熱。此其裡証重於表証。宜察其裡証之輕重。使裡先和。則表自解。蓋病自裡而表。少陽正當往來出入之界。故其始往來寒熱。繼則熱多寒少。再則但熱不寒。至晝夜壯熱。而譫妄煩渴畢見。此病之由輕入重也。至於由重出輕。則必使譫妄煩渴諸裡証先罷。身熱漸和。其時邪氣已退。正氣未複。又複相爭而為往來寒熱。此乃病出入之大機。而前之寒熱往來為病進。後之寒熱往來為病退。總視其裡証之輕重有無為據也。其有邪氣全退。表裡俱和。而仍寒熱未去。往來如瘧者。此因正氣未複。宜調其飲食。和其營衛。自然漸愈。切不可驟與峻補。恐餘邪為戀。反增其害矣。

又傷寒往來寒熱。與瘧相似而實非。凡瘧當未作之時。飲啖如平人。至瘧作而始作。此則默默不欲飲食。兼有口苦心煩喜嘔胸脅痛諸裡証。以此為辨。

煩熱

煩熱者。因熱而煩。與發熱異。發熱者但身熱而不煩。此則為熱所煩。故謂之煩熱。經云:病患煩熱。汗出則解。此証得之於陽熱者居多。欲作汗而未能遽汗。往往先有此候。故經又云。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浮為在表。在表者宜汗。故汗出則解也。

凡風寒之邪,由太陽而入者,不即發煩也。至煩而熱,為汗解之佳兆。發其汗則熱解而煩亦除矣。故經云: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証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熱。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又云:傷寒發汗已半日許。複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此皆邪之在太陽者也。太陽病。當汗不汗。或誤與以冷水。或誤下者。仲景又施種種救逆諸法。如經云:傷寒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又云: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被卻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與五苓散。蓋一因誤下而陽氣陷入胸中。則必解去其胸中之邪。一因誤與冷水。而其邪由太陽之經。轉入太陽之府。故不從經解而從府解也。更有太陽証未罷。已轉屬陽明者。如經云:傷寒表裡俱熱。舌上乾燥而煩。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由表裡俱熱。則必以甘寒徹熱。使表裡俱和。自然得汗而解。又法之變也。

凡稱煩熱者。因熱而煩。煩在外者也。若煩在內者。另立虛煩一門詳後。

虛煩

虛煩者。其人無大熱。心中溫溫欲吐。而又不能吐。致內擾而煩。然名為虛煩。而其証有因于虛者。亦有因於實者。皆邪熱傳裡之候。宜分別施治。有邪熱傳入少陽而發煩者。經云: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小柴胡湯主之。蓋少陽既不可發汗。而裡未實又不可下。故以小柴胡湯兩和其表裡。表裡俱和。則煩自除矣。

又有陽熱之氣。下陷入胸中。而作虛煩。宜用吐法以宣其熱。如經云: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複顛倒。心中懊& 25017;。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又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此皆取吐之劑。宜按其兼証。分別加減。其吐中有發散之義。足以升舉下陷之陽邪。此乃吐虛煩之大法。至於煩之實者。非大吐不能除。如經云:病患手足厥冷。脈下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中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則同一取吐。而輕重又不同矣。

病在胸中者當吐。其胃實者。又非吐法所能除。經云: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調胃承氣湯主之。所謂陽明病者。胃家實是也。與調胃承氣以滌其煩。是於微利之中。仍寓和解之義也。

煩熱者。因熱而煩。其所患皆陽熱之証。無陰証也。至虛煩。則有陽病。又有陰病。經云。少陰病二三日。心中煩不得臥者。黃連阿膠湯主之。少陰病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又云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蓋少陽為陽中之樞。少陰為陰中之樞。熱傷少陰。津液被耗。邪熱內擾。故各以其兼証。施種種存陰滌煩之法。亦和解之義也。至陰寒証。則反以煩為可轉陽之機。故又云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為可治也。

少陽病有煩而悸者。此屬胃。胃不和則煩而悸。和胃為主。又有悸而煩者。如經云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是也。大凡先煩而後悸者。屬實。先悸而後煩者。屬虛。補虛泄實。治各不同矣。

別有所謂懊& 25017;者。比煩而甚者也。宜因証而分別吐下。如經云:陽明病。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 25017;。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宜梔子豉湯。此宜吐者也。又經云:陽明病。心中懊而煩。胃有燥矢者。可攻。此宜下者也。更有因蛔厥而時自煩者。經云:傷寒蛔厥者,其人當吐蛔。病者靜而複時煩者。此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煩。須臾複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蛔聞食臭出。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此得之於時煩時止。得食複煩。與熱鬱者不同。臨証時當細辨也。

有病已愈而猶煩者。經云: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又云: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脾胃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即愈。此可勿藥。即藥亦不過平調脾胃。慎勿再與泄熱。重傷胃氣也。

煩躁

煩熱者病在外。虛煩者病在內。至所稱煩躁者。謂心中鬱鬱而煩。又加以手足躁擾。則謂之煩躁。有屬於陽者。有屬於陰者。其中表裡殊因。溫涼異用。宜細辨之。有邪熱在表。欲汗不汗。因作煩躁者。經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大青龍湯主之。此乃發汗之峻劑。必辨其無少陰証相雜。方可大發其汗。蓋少陰病之煩躁。由於陽氣微,故忌發汗。太陽病之煩躁。由於陽氣盛。故宜發汗。何以辨之。則以太陽之脈或浮緩或浮緊。而少陰之脈必沉細也。

經云當汗不汗。其人躁煩。病在太陽。宜以汗解矣。然有發汗之後而煩躁者。則以津液被奪。胃中水竭。如經云: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躁。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者也。至於胃已實者。如經云:陽明病若發汗則躁。又云:病患不大便五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此有燥屎。是又不宜汗而宜下矣。

煩躁屬熱者。為邪熱傳裡之候。然有自表而傳裡者。又有自裡而傳表者。大約濕熱之邪。往往先裡後表。其病起即胸膈痞滿。口渴譫語。種種裡証悉具。其裡邪欲出於表。而又不能出。因煩躁發熱者。此等証便不可發汗。發汗則津液被奪。裡邪愈錮。宜先與疏裡。佐以透表。使裡氣先和。自然得汗而解。蓋其病傳之先後有不同。第就仲景汗下諸法。隨其証之先後而錯綜之。其治法可微會矣。

若風寒之邪。其病初起不煩躁。其後漸煩躁而身熱反去者。如經云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此為陽去入陰故也。病至此增劇矣。

凡邪入三陰而煩躁者。雖所傳漸深。始終總歸於熱。其有陰盛陽微而作煩躁者。經云陽微發汗。躁不得眠。則深以發汗為戒矣。蓋其人陽氣本微而陰盛又迫陽於外。則外顯假熱。內實真寒。其脈必沉細。口雖渴。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其候也。然其中有病本陰寒而致陽微者。又誤施汗下而致陽微者。如經云: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是此病本陰寒而陽微者也。又如經云:下之後。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証。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又云: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是誤施汗下而陽微者也。然陽氣微者。尚可施回陽之力。其陰盛逼陽於外。而陽已外脫者。如經云: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灸不還者死。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如此之煩躁。是陽已垂脫。救亦無及矣。

又有因水氣而煩躁者。金匱云。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蓋心下有水。上射及肺。肺為之脹。故煩躁而喘。乃立此泄肺行水之法。然此病不獨風寒之從外入者。足以與內飲相合。即濕熱之在裡者。或因熱甚而恣啖生冷。或濕邪未解。誤投寒涼。皆能停飲於胸膈之間。寒飲怫郁其邪。外不能達表。內不能傳胃。故煩躁轉甚。必先消其水氣。則邪得有出路。而煩躁自能漸除。又治法之變也。

無汗

汗者心之液。心主營。寒傷營。則血凝泣而無汗。無汗則宜發汗矣。然同一無汗而受病之因有不同。宜審其邪之所在而善調之。使陰陽氣和。營衛流通。自然汗出而解。而非純用辛溫發散之劑。可以迫之使汗也。

太陽病宜以汗解。以太陽主表故也。然風寒暑濕熱之邪。起自太陽者。往往多自汗出。惟寒傷營則無汗。必大發其汗而始解。如經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又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又云: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此皆邪在表而宜發汗者是也。其有不從汗解而從衄解者。經云: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蓋寒傷營。營主血。得衄而解。與汗同義。即俗所稱為紅汗者是也。其有病在陽明而無汗者。如經云: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又云: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25017;者。身必發黃。蓋邪在於表。熏發腠理。則使汗自出。故經云:病患 然汗出者。是轉屬陽明也。此則邪向內傳。不外熏發。故無汗也。

有陽虛而無汗者。經云: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又云: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是陽虛而無汗者也。有因陽熱熾盛。陰液被奪。而無汗者。經云: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証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有表証者,還宜治表,此則表証除而熱渴熾盛,故宜以人參白虎急救其陰。俾陰氣和則陽熱外越,自然汗出而解也。三陰為病。不得有汗。以邪行於裡故也。同一無汗而陰與陽又何以別之。蓋陽脈主浮,而陰脈必沉也。

又有水飲內蓄而無汗者。經云: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蓋汗者津液所布。今水飲內蓄。則津液內滲。故外不得有汗也。

凡當汗之証。服湯一劑。病勢仍在。至於服三劑而仍不得汗。又加以脈躁盛者主死。

自汗

太陽病惟寒傷營者無汗。此外若風濕暑熱之邪。初起即令汗自出。至一入陽明。即寒傷營者。其始發熱無汗。至此亦 然汗出。而不惡寒反惡熱矣。此之自汗。皆不得以表虛論治也。有邪在於表。汗出不徹。應須再汗而愈者。經云: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又曰:病患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蓋麻黃乃發汗之峻劑。惟無汗者宜之。桂枝則於發汗之中。仍寓固衛之氣。故汗出而複發其汗者。不取麻黃而取桂枝也。

經云: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以酒客不喜甘故也。蓋酒氣與穀氣相並。其中必熱。故不可與桂枝。以其人濕熱重故也。酒客如此。則凡病之因暑濕而起者。其不宜桂枝更明矣。其有因裡實而汗自出者。經云: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又云: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蓋裡氣既通。則邪熱下行而汗自止矣。

又有汗多亡津液。而邪猶在於經。未入於府者經云: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蓋必急救其陰。則煩渴除而汗亦止矣。更有汗多亡陽者。經云: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支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又云: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蓋必以附子合芍藥以溫經固衛。則陽回而汗自 。則同一汗出。而虛實寒熱。治又不同矣。

陰病不得有汗。其有汗出如油。喘而不休。以及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皆死病也。其間有可治者。如經云: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又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支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湯主之。此皆急溫之証。不可須臾緩也。

頭汗

(附手足汗 盜汗)凡陽明病一身自汗出者。謂之熱越。此熱從外達也。若熱不得越而從上達。則有頭汗証。從傍達則有手足汗証。而其証皆屬陽而不屬陰。仲景云。陰不得有汗。故以是列陽明証也。頭為諸陽之會。邪鬱於裡。不得外越。熱蒸於陽。則頭汗自出。凡見此証者。多發黃。經云: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身必發黃。又云: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此以熱鬱在裡。不得外越故也。然其間有郁之淺者。如經云: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 25017;。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此可用吐法以宣其熱也。有郁之深者。如經云:傷寒熱結在裡。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此可用下法以泄其熱也。此皆陽明病。其邪不能外出於陽明之表。而郁在陽明之裡也。其有不屬陽明而屬少陽者。經云: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証。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又云: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複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小柴胡本少陽之劑。所以兩和表裡。今裡証已具。而猶持于半表。故尚見頭汗証也。

更有邪熱陷裡而成頭汗証者。經曰: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實而泄之。 然汗出而愈。蓋熱入血室而肝藏實。故當刺肝之期門以泄其實。血液為汗。熱邪並汗而出。則血自止矣。然此猶入裡之淺者也。更有太陽中風。以火劫發汗。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此則津液垂涸之証。惟小便利者。則一線真陰未涸。可以亟救其真陰。故雖種種危証悉具。而仲景曰。小便利者。其人可治也。

又有真陽上脫而頭汗者。經云: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生。有汗者死。又云:濕家下之其人額上汗出。微喘者死。此絕証不可治也。

手足汗乃專屬陽明証。經云: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手足 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蓋陽明屬胃。胃主四肢。此由熱聚於胃也。然又有不屬熱而屬寒者。經云:陽明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熱聚於胃者。可下。寒聚於胃者。不可下。此又不可不辨也。

更有盜汗者。乃半表半裡証。邪氣侵行於裡。外連於表。睡則衛氣行於裡。乘表中陽氣不致。津液得泄。故但睡而汗出。覺則氣散於表而汗止矣。故經云:微盜汗出反惡寒者。表未解也。又陽明病當作裡實而脈浮者。云必盜汗。又三陽合病。目合則汗。凡若此者。皆當清裡和表為治。蓋傷寒盜汗。與雜病之盜汗不同。雜病盜汗可用補法。傷寒盜汗則惟有和表而已。無補法也。

戰汗

戰汗者。邪正相爭也。經云: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故當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觀此則知戰乃邪氣向外之征。而當欲出未出之界。因本虛必先發戰。而正猶足以拒邪。故戰而汗出。為病解之佳兆也。戰邪向外者也。若邪向內者。則不名之曰戰。而名之曰栗。戰者身戰也。栗者心戰也。

經云:陰中于邪。必內栗也。又云:胃無穀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其人則戰而栗。戰與栗有陰陽之分。不可不知。又有名為振者。與戰相近。但戰則身為之戰搖。振但森然聳動而已。其人素虛。至欲汗之時。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是振較之戰為輕也。如經所云。亡血家發汗則寒栗而振。與夫下後複發汗其人振寒者。皆虛象也。然此猶淺焉者也。若經云: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又云太陽病發汗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此之振也。亟與回陽。猶恐不及。又非戰汗所可同日語矣。

戰汗之脈。以浮緩為主。浮則邪出於表。緩則胃氣自和。可以托邪外出。而又必察其氣。氣細而長者吉。氣粗而短者危。戰汗之時。不可服藥。補則汗不透而留邪為患。泄則正氣不支而成虛脫。只宜多與熱湯。養津液以助其作汗。須靜候其脈靜氣長。便屬無害。不必驚慌。俟戰止之後。再察其有無留邪。按法施治。若當戰時而驚駭叫喚。則神氣先亂。邪反勝正。轉為危候。不可治矣。

大凡風寒之邪。自表而裡。戰汗者少。濕熱之邪。自裡而表。戰汗者多。戰汗之後。脈靜身涼。舌苔已淨。胸腹無阻。漸思飲食。斯為全解。否則餘邪未淨而複熱。則有再作戰汗而解者。有戰汗至三四次而解者。總視裡証以為據。又或戰定之後。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須察其脈仍和緩有根者勿訝。俟其氣複即醒矣。亦間有脈停者。又必察其呼吸。如呼吸尚長。此屬脈厥。久之自複。亦勿訝也。

戰解固為佳兆。又或其人脈促氣粗。形體不仁。水漿不下。目直視。舌痿不能言。此則欲脫之象。而非戰解之象矣。戰汗非由發汗而得。若病之可發汗者。邪在於表也。發汗則汗自出。奚俟于戰。戰汗者。由裡出表也。故往往有清涼攻下之劑。絕不參一毫表藥。自得戰汗而解者。此由表裡通達。陰陽交和。自然而然。而非可逼之使汗也。

頭痛

(附項強)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是頭項強痛專屬太陽証。然他經亦互見。特太陽其專主耳。凡邪之自外而入者。必主頭痛。如經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此與發熱同機。風寒之邪。自外而入。其脈主浮。故可發之使從汗解也。其有不從太陽而從少陽者。經云: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

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則煩而悸。蓋弦為少陽定脈。其頭痛特邪之外溢於太陽。而非太陽之自病。故仲景特申發汗之禁。又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慎不可汗。而亦不可下。汗下俱不可。而從少陽和解之法。仲景雖不言。在人因証善會矣。

陽明病尤忌發汗。經云:傷寒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此言風寒之邪。由表而入。熱未入裡。仍宜汗解。既入於裡。則宜以承氣湯下之矣。由此推之。濕熱之邪。本在於裡。而外溢於表。其初起每見頭痛証。當以清裡為主。微兼透表。裡和則表自解。若徒與攻表。非但頭痛不減。恐裡証增劇矣。

太陰病亦有頭痛者。經云: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湯主之。霍亂。太陰証也。頭痛發熱。是陰病有轉陽之機。惟亟去其裡寒。則病出於陽而可治矣。

少陰一經。與太陽相表裡。太陽之脈浮。少陰之脈沉。經云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宜四逆湯。蓋沉非太陽之脈。即不得同太陽發表之例。而與以大發其汗矣。

太陰少陰。其脈上至頸胸中而還。不循於頭。應無頭痛証。然陰陽出入。互相輸應。其機正妙于轉。不能呆執而論。至厥陰之脈。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 。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病亦有頭痛者。如經云: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是也。厥陰頭痛。往往直升巔頂。其有痛甚入連於腦。而手足寒者不治。

太陽經病不解。轉傳入府者。其人頭痛而小便不利。治當不從經解。而從府解。如經云: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蓋所以運胸中之陽。以化寒水之氣。使從小便則解。故曰:小便利則愈也。由是推之。其有熱結於府。頭痛小便不利。而又加以口渴。則宜以甘寒瀉其府熱。而頭痛自愈。其法又可會矣。

太陽之邪並於上。則頭項強痛。並於下則項背強痛。經云: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太陽病項背強KT KT 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此以有汗無汗分別風寒與發熱同義。又經云: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另詳痙門。又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蓋氣結於胸。則項牽連而強。故下之則和。此雖見項強証。而其邪又不關太陽也。

身痛

身痛亦太陽表証。欲發其表。宜以汗解。然陰陽表裡。互有出入。在權其輕重而善治之。不能執一也。 其宜汗解者。如經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又云: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以大青龍湯發之。

此發汗之正法也。至於太陽之邪。連及少陽。則如經云: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証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此專用少陽和解之法。而兼桂枝以和太陽之表。則又不純用汗法矣。而脈必以浮為斷。若脈沉者即不得治表。如經云: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裡。宜四逆湯。又云: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又云: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其間治法天淵。在相其緩急。以分別先後。如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仲景論中本身昭晰。不得以身痛屬表証。概與發表。致召亡陽之變也。身痛同為表証。然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此邪著於裡。外舍於肌肉之間。要當溫經。使自作汗而解。無徑行發表之理。如經云: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又曰: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二者。當溫經則其汗自透。若大發其汗。病反不除。不嘔不渴。方可溫經。由此推之。則嘔而且渴。又屬濕熱壅滯。汗法尤忌矣。故仲景又曰:太陽中 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要之濕淫與熱淫。皆能使身疼痛。雖宜得汗而解。而汗法不可一例施也。

霍亂下利。本屬陰病。陰病轉陽。往往見身疼痛之証。治宜先溫其裡。乃攻其表。如理中四逆輩是也。至吐利止而身痛不休。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此在仲景論中。有法有方。可以遵循。其有寒盡化熱。轉成陽明燥渴証者。則又當別論矣。

凡用汗法。宜相其人之津液。經云: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又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凡用汗法者其慎諸。有身疼痛而兼體重者。有但體重而身不疼者。有身疼痛而體不重者。如傷寒脈浮緊。一身盡疼痛。必惡寒體重嘔逆。又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証者。此均當大發其汗也。至少陰病。四肢沉重。其脈則沉而不浮矣。他如風溫為病。自汗出。身重多眠。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與夫太陽中 者身重而疼痛。皆申發汗之禁。總之體重亦有宜汗不宜汗之辨。可與身痛參看。

腰痛一証。其由頭疼身痛而牽連及之者。同屬太陽表証。表解則痛自已矣。兼濕者當察其兼証。分別寒濕與濕熱。依法施治。但太陽病與少陰相為表裡。腰痛又須防腎虛之候。不可不察。

四肢痙痛者。同屬太陽經脈之郁。與身痛參看。痛在周身者。邪之分布也。痛在一處者。邪之專注也。專注之邪。其血脈必別有凝泣之處。須于解表藥加一二引經藥。方驗其風寒暑濕之辨。尤必察其兼証。分別施治。庶無差忒。

頭眩

(附目眩 搖頭)頭痛屬太陽証。其有頭不痛而但苦眩旋者。則得之陽明者居多。凡病初起即苦頭眩者。有風有熱有痰。如經云: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陽明病以能食為中風。是因風而頭眩者也。又云: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瘀熱在裡。乃發癉黃。是因熱而頭眩者也。由是而推之於痰。則挾風為風痰。挾熱為熱痰。凡痰必有其致痰之因。審其所因以治生痰之本。則痰自去。此皆實証立治之大法。至於少陽之為病則為目眩。目眩與頭眩有別。而總為陽熱上升之所致也。其有太陽病誤施汗下。因虛致冒而頭眩者。經云: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 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又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是虛寒之候。亟與溫裡補虛。猶虞不及。

總之汗下不可誤施。經云: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頭眩。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猝起頭眩。仲景早垂深戒矣。

又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諸逆發汗劇者。言亂目眩者死。此陰竭而虛陽上脫。不可複救。有搖頭者。與頭眩又有別。經云: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另詳痙門。更有搖頭言者。裡痛也。亦尚非逆候。至於陽反獨留。形體如煙熏。直視搖頭者。此為心絕。必不可救。

咳之一証。在尋常感冒。由風邪襲於皮毛。內合於肺。其証但鼻塞聲重而不發熱。人多目為傷風輕症。而忽視之。不以為意。然致咳之因。已有寒熱內外之不同矣。若發熱而咳。其病亦有傳變。正不以咳為肺疾。概從肺經論治也。

太陽病表証不解與寒飲相合。因而致咳者。經云: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者。小青龍湯主之。蓋內外合寒。非溫不解。方用麻黃桂枝。所以去外寒也。半夏乾薑。所以去內寒也。而佐以芍藥五味以收肺氣之逆。此純溫之劑也。至於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即用本方加石膏。蓋其肺氣已熱。而中挾寒飲。上凌及肺。故不廢麻桂之辛溫。而加石膏以降肺金清肅之氣。使水從下趨。此熱因寒用。又非純溫所宜矣。若陽明熱甚。火來乘金。因熱致咳者。不但誤與麻桂。變証不小。即半夏之辛溫亦所不宜。當遵仲景法以栝蔞根易半夏。而欲折陽明之熱。舍石膏又誰與歸。其有自表入裡。轉屬少陽者。經云:傷寒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咳者。小柴胡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乾薑五味子主之。蓋小柴胡湯之用半夏。乃逐飲之聖藥。又有柴胡黃芩以和在表之邪。複用乾薑五味以收肺氣之逆。且有黃芩而乾薑不嫌于過溫。有半夏而五味亦不嫌于過斂也。少陰為水臟。全賴君火以化氣。故與太陽相表裡。其有陽邪陷入陰中而咳者。如經云: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者。四逆散加乾薑五味子湯主之。蓋陽陷入陰。其人四逆。用柴胡以啟其生陽。乾薑五味化飲平逆。此乃和劑而非溫劑也。若少陰君火自病者。如經云: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主之。此已從陽熱化氣。其下利乃陽熱下利。以豬苓湯分調水道。則煩渴平而咳利均止矣。凡此皆不宜純溫之証。其宜急溫者。則如經云: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者。真武東加五味子細辛乾薑主之。此則少陽本藏虛寒之病。陽衰陰盛。當急溫而無疑矣。

衄血

衄血者。邪熱在表也。邪在於表。宜以汗解。不得汗因致衄。經云: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此非麻黃湯之治衄也。謂宜麻黃而不依法以麻黃湯發汗。乃作衄也。

又曰: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此又非桂枝湯之治衄也。謂宜桂枝而不依法以桂枝湯發汗。乃成衄也。衄與汗同義。而衄家不可發汗。發汗則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 不得眠。是衄解之後。無再發汗之理。蓋風寒在表。先犯太陽。從陽化熱。逼血妄行。故經曰:陽盛則欲衄。又曰: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自衄者愈。是在經之邪。隨衄而解。則知衄正邪解之候也。至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陽明熱甚則口燥。而熱尚在於經。未入於裡。故但欲漱水不咽以此為欲衄之兆。亦以熱在表故也。太陽病當汗不汗。轉從衄解。其不當汗而妄汗者。莫如誤發少陰汗。擾動陰血。為變滋烈。

經云: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則又不得責其為表熱矣。二者。一則誤于當汗不汗。其變小。一則誤于不當汗而汗。其變大。用藥者可不慎歟。

鼻鳴

(附鼻如煙煤 鼻如扇張)太陽中風。鼻鳴乾嘔。鼻鳴者。風邪干肺也。肺主皮毛。風邪襲於皮毛之間。未經深入。故但取輕揚之劑。解散其皮毛之邪。則鼻鳴自已矣。若挾熱者。則鼻鳴而干。宜兼清肺胃之熱。然此猶淺焉者也。至邪熱爍肺。則鼻如煙煤。是肺氣將絕。亟與大劑甘寒。生津瀉熱。猶恐不及矣。更有鼻孔扇張者。或由痰郁。或由熱鬱。其病亦尚淺而可治。倘因虛竭。鼻中之氣出入皆微。或出多入少。亦屬敗証。百難救一。

耳聾

耳聾屬少陽証。少陽當半裡半表。邪入少陽。挾痰上升。清竅為蒙。治當清解少陽。則耳聾自罷。又有發汗太過。因虛而致耳聾者。經云:未持脈時。病患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又曰:病患兩耳無所聞者。以虛故也。既責其為虛。不但不宜再發其汗。而且不宜妄下。惟有以輕清之劑。通調表裡。使邪氣漸退。粥食漸加。正氣漸複。自然而愈。不能強治。

咽痛

咽痛一証。陰陽寒熱所因不同。最難辨認。大凡陽熱之証。多起於太陽。而陽明與少陽亦互見之。陰寒之病。多中於少陰。而太陰與厥陰亦牽及之。其間溫涼異治。倘辨証先錯。率意投劑。召變甚捷。可不慎諸。風邪從皮毛而入。首犯太陽。肺先受邪。與痰涎互結。則咽痛而梗。與以驅風利咽。其邪尚淺而易療。其結之甚者。則加以紅腫。則當參用破結消腫之品。又甚者。熱浮之氣彌滿三陽。與毒涎惡血兩相膠結。頃刻之間。脹塞咽喉。致氣不得通而死。或用吐法以宣其痰涎。或用刺法。以去其惡血。救之不容須臾緩矣。

凡陽熱之証。雖至險極惡。人猶易識。至少陰咽痛。人多不識。即識之而溫裡之劑。又多畏而不敢輕投。殊不知陰寒之甚。格陽於上。乃致咽痛。真寒假熱。非溫不辦。而溫法又各有別。不容概施。如經云: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又云: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又云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此雖少陰病。以尚無下利逆冷諸變。而証有輕重。方亦有緩急。其不取寒涼直折。一也。若咽痛而複下利。則如經云: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咽痛者。通脈四逆加桔梗湯主之。此因陰寒氣盛。元陽將脫。故宜亟使陽氣歸根。是非峻溫不可矣。

凡咽痛之宜用溫藥者。仲景原為真寒假熱者之立法。若辨証不的。為禍甚速。倘非陰盛陽衰之候。即不得施回陽勝陰之法。故仲景又曰: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蓋彼因下利而陽亡此因下利而陰涸。治又不同也。更有陽熱熾甚。痰涎湧結。其脈反遲。而協熱下利者。此又屬陽証似陰之候。此惟吐法為最善。經云: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鬱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餘行。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則利止。蓋胸中閉塞者不可汗。又胸中閉塞者不可下。仲景已有深戒。而病當胸中當吐之。且吐中自寓發散之義。則可使結開而利止也。

(附口苦 口甘)口渴一証。乃傷寒一大關鍵。不可不細心體察。凡風寒在表。邪在太陽。不言渴也。一入陽明。則不惡寒反惡熱。口漸知渴矣。其有太陽病初起而即口渴者。溫熱之邪。自裡出表。雖見表証。邪不在表。故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又太陽中 者。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是不宜發汗。與風寒異治。至於濕溫初起。濕未化熱。口雖渴。卻不能飲。化熱之後。始大渴引飲矣。故就口之渴與不渴。可以辨邪之表裡。中之寒熱。而即可以渴之微甚。辨熱之輕重。臨証時首宜辨此。

凡陽熱之証。一見口渴。即當泄熱為主。至三陰証。如系本藏虛寒自病者。本無所為渴也。然陰病轉陽。亦有發熱而渴者。當與和調津液。不宜直折其熱。緣陰盛陽微。口渴正陽回之候。泄熱則轉瀉其陽矣其或陰液乾涸燥渴轉甚。則量與泄熱之中。尤當佐以養陰生津。此為大渴引飲者立法。若口中雖渴而不欲飲。見水輒避者。即屬真寒假熱之候。其脈或沉細。或空大。當以溫劑引陽歸根。則虛寒之狀反著。倘誤與寒涼。禍不旋踵矣。

霍亂後多見口渴之証。經云: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蓋吐下之後。津液已傷。且陰病轉陽。宜以理脾為主。使脾氣散精。表裡並解。津液流通。而渴自止矣。切不可見渴投涼。反增其逆。且五苓散上升脾津。下通水道。若太陽病不解。犯入膀胱之府。其人有表裡証。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亦主此方。以白飲和服方寸七。多服暖水汗出愈。若無太陽表証。而但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五苓之溫化。又所不宜。則宜豬苓湯化熱通津。凡若此者。皆與治陽熱之渴用甘寒者不同也。

凡口渴多屬裡証。若熱在經而不在裡者。口雖渴。但欲漱水不欲咽。此欲作衄血及斑疹之先兆。不可遽用寒涼壅遏邪氣。當審其病因而施解表之法。又凡諸渴証欲飲水者。但當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飲水過多。恐增喘噦悸滿諸變。不可不慎。

別有口苦者。乃邪熱入於少陽。故仲景以口苦咽乾為少陽病之提綱。至於口甘。內經稱為脾癉。由濕熱鬱蒸而成。宜掃除胸中陳腐之氣。此二者口雖不渴。總屬熱証。辛溫忌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