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釋謎

清 沈金鼇


卷三 腹痛腹脹

腹痛腹脹。病屬中宮。臟氣相擊。邪正交攻。挾寒挾熱。症見不同。曰食曰積。壅滯於胸。有虛有實。其故難窮。二病之因。各以類從。先詳腹痛。勢若攻中。脾虛氣冷。胃虛嘔●。虛熱面黃。實熱面紅。食積便臭。蠱積沫 。肝木乘脾。兩脅恫恫。寒水侮土。瀉利重重。脾氣下陷。重墜如鐘。脾來克腎。少腹如舂。盤腸內吊。腰曲猶弓。啼干唇黑。由於肝風。亦有鎖肚。硬如石●。撮口面青。初生屯蒙。此二症者。患之實凶。以上種種。務通其中。次詳腹脹。痞氣填衷。悶亂喘滿。下則倥侗。不喘虛痞。誤下疲癃。土虛及肺。金氣銷熔。目胞腮腫。內及喉嚨。或緣病後。脈細朦朧。或緣痰食。膈滿肚壅。(葉平聲)或緣熱結。壯熱若烘。或緣寒積。肢冷涎之。丁奚哺露。無辜病叢。頭小腹大。黃瘦其躬。乃脹之重。病氣日充。審其根原。毋俾病隆。為補為瀉。當可病松。莫作等閑。用拯幼童。

腹痛原由症治

錢乙曰:小兒積痛、食痛、虛痛、蟲痛。大同小異。惟蟲痛當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隨其症用藥。蟲與癇相似。小兒本怯。故胃虛冷。則蟲動而心痛。與癇略相似。但目不斜。手不搐也。宜安蟲散。又有胃受極寒極熱。亦令蟲病。或微痛。或不痛。遽然吐蟲。法當安蟲為主。若因治蟲。反傷胃氣。固不可。因寒而動者。理中東加烏梅、川椒。因熱而動者。五苓散加烏梅。

曾氏曰:蟲痛。小兒多有之。其症心腹痛。叫哭。倒身撲手。嘔吐清水涎沫。面青黃。時作時止。口唇紫黑色者。是蛔厥也。宜安蟲散、安蟲丸。

譚殊聖曰:小兒腹痛。多因邪正交攻。與臟氣相擊而作。桔梗枳殼東加青皮、陳皮、木香、當歸為妙。挾熱而痛。必面赤壯熱。四肢煩。手足心熱。四順清涼飲加青皮、枳殼。挾冷而痛者。必面色或白或青。手足冷。七氣東加桂。調蘇合丸。冷甚變症。則面黯。唇口俱黑。爪甲皆青矣。若內吊痛。則鉤藤散。其餘則芍藥甘草湯。皆要藥也。

盤腸內吊痛

婁全善曰:曲腰干哭無淚者。為盤腸內吊痛。面 白。不思食。為胃冷痛。面赤唇焦便黃。為熱痛。面黃白。大便酸臭。為積痛。口痰而沫自出。為蟲痛。然皆不如內吊之甚也。

吳綬曰:小兒腹痛。曲腰干啼。面青白。唇黑肢冷。大便色青不實。名盤腸內吊痛。急煎蔥湯淋洗其腹。揉蔥白熨臍腹間。良久。尿自出。其痛立止。續用乳香散。

鎖肚痛

曾氏曰:有鎖肚痛者。嬰兒一月後。忽乳不下咽。肚硬如石。赤如朱。撮口而哭。面青唇黑。手足口氣俱冷是也。始因斷臍帶不緊。為冷風所乘。症甚危急。以白芍藥湯、烏梅散投之。久則難治。更參考臍風症。

腹脹原由症治

錢乙曰:腹脹由脾胃氣虛攻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用紫霜丸。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誤下則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之類。脾主四肢。母氣虛甚。即目胞腮腫。四肢黃色。宜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不可以丁香、木香、橘皮、豆蔻大溫散藥治之。何以然。脾虛氣未出。故雖腹脹而不喘。可以溫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則愈。若氣已出。附肺而行。即脾胃內弱。每生虛氣。入於四肢面目矣。小兒易為虛實。脾虛則不受寒溫。服寒則生冷。服溫則生熱。當識此勿誤也。胃久虛熱。多生疸病。或引飲不止。脾虛不能勝腎。隨肺氣上行於四肢面目。腫若水狀。腎氣漫淫於肺。即大喘也。宜塌氣丸。病愈。面未紅者。虛衰未複故也。治小兒虛腹脹。先服塌氣丸。不愈。腹中有食積結糞。小便黃。時微喘。脈伏而實。時飲水。能食者下之。蓋脾初虛而後有積。所治宜先補脾。然後下之。後又補脾。即愈也。不可補肺。恐生虛喘。

張雲岐曰:小兒熱結於內。腹脹壯熱。大便赤黃。躁悶煩亂者。宜用瀉青丸。

腹脹有虛實

張元素曰:凡久病吐瀉後。虛則脈微細。若色淡黃。目胞腮虛腫。手足冷。先塌氣丸。後異功散、和中丸、益黃散、四君之類。用諸溫藥養其氣。實則脈洪實。不因吐瀉痢下後。腹脹而喘急悶亂。更有熱有痰有食而腹脹者。白餅子、大黃丸、解毒丸下之。兼須認二便。如都不通。先利小便。

李杲曰:大約寒脹多。熱脹少。皆主於脾。

龐安常曰:東垣治脹。不犯上下二焦。用素問中滿者瀉之於內之法。實者分氣消積。虛者升陽滋血。治者當師其意而活用之。不可排擊。宜中滿分消丸、消痞丸、丹腹脹方、升陽滋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