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清 羅美


卷之三 述病部下

瘧痿咳病第六

瘧 瘧疾皆生於風。得之夏。傷於暑。暑氣舍於營。令人汗孔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淒滄水。寒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行陽。夜行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入。是以日作。作則陰陽上下交爭。虛實相傾。故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勝則骨寒而痛。此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陰氣逆極。則後出之陽。並於陽則陽勝。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凍飲料也。有間日而作者。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其日晏日早者。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其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邪則日下一節故作晏。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下。其氣複上行。九日出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早也。其間日作者。邪氣內薄。五臟橫連募原。道遠氣深。故其行遲而不得與衛皆出。唯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不論日與間日。唯瘧氣隨經絡以內薄。必俟衛氣應乃作。是以早晏隨之也。其先寒後熱者。遇夏氣淒愴之水寒。寒者陰氣也。秋傷於風。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後熱。名曰寒瘧。其先熱後寒者。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後寒。名曰溫瘧。有但熱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其病之發。如火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毋刺 之熱。毋刺渾渾之脈。毋刺漉漉之汗。以其病逆不可治也。唯當其未發陰陽未並。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已。然瘧亦有不必應暑者。其病異形反四時也。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惡風。以夏病者多汗。以四時之氣。寒熱各有相反。皆能為瘧也。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氣藏骨髓之中。至春而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腠理發泄。兼有用力。邪乃與汗皆出。斯時陰虛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複反。人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溫瘧先熱後寒也。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沖。因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入舍之。陽氣盛而不衰。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不寒。氣內藏於心而外合分肉之間。令人銷鑠肌肉。故為癉瘧也。瘧之所發。六經皆有見症。足太陽之瘧。腰痛頭重。寒從背起。先寒後熱。 焰然。熱止汗出難已。邪在三陽。盛於表。汗不易收。故曰難也。

足少陽之瘧。身體解 。寒不甚。熱不甚。惡見人。見人心惕惕然。熱多汗出甚。解 。謂倦甚。不耐煩勞。不甚寒熱者。病在半表裡也。惕惕邪在膽而怯也。少陽主木火。故並多於寒。且汗出甚。

足陽明之瘧。先寒洒淅。寒甚久乃熱。熱去汗出。喜見日月光火氣乃快然。陽明熱盛之腑。而寒反勝之。故先寒久乃熱。熱去則邪衰。故汗出。喜見日月火者。陽明而受陰邪。故喜暖也。

足太陰之瘧。不樂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已乃衰。脾喜樂。病則否。上焦痞塞。故好太息而不嗜食。太陰主裡。邪不易解。故多寒熱而汗出。脾病及胃。故病至善嘔。嘔已乃衰。

足少陰之瘧。嘔吐甚。多寒熱。熱多寒少。欲閉戶牖而處。其病難已。少陰主裡。病則陰邪上沖。故嘔吐甚。腎病見陰虛。陰虛則熱多寒少。在陰則欲閉戶牖而處。腎為至陰之臟。而邪居之。故病難已。

足厥陰之瘧。腹痛。少腹滿。小便不利如癃狀。意恐懼。氣不足。腹中悒悒。厥陰環陰器。抵少腹。布脅肋。故為腰腹小便之病。凡小水不利。為癃如癃狀者。病不在水而在邪氣之陷。急欲數便也。肝氣不足則恐懼。悒悒者。不暢之貌。

瘧邪之深。亦能為五臟瘧。肺瘧者令人心寒。寒甚熱。熱間善驚。如有所見。肺為心之蓋。邪寒乘所不勝。故令人心寒。寒甚複熱。心氣受傷。故善驚而有所見。

心瘧者。煩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瘧邪在心。故煩心欲得水以解也。心本陽臟。為邪所居。則陽虛陰盛。故反寒多不甚熱。

肝瘧者。色蒼蒼然。善太息。其狀若死。蒼肝色也。肝鬱則氣逆。故太息。木病則強。故狀若死。

脾瘧者。令人寒。腹中痛。熱則腸中鳴鳴也。汗出。脾至陰。而瘧邪居之。故令人寒而腹痛。寒已而熱。則脾氣行。故腹中鳴鳴也。熱則陽氣外達。故汗出而解也。

腎瘧者。洒洒然。腰脊痛。宛轉大便難。目 然。手足寒。洒洒。寒栗貌。腎脈背脊開竅於二陰。故腰脊痛而大便難也。眩眩。視不明貌。水虧也。手足寒。陰之厥也。

胃瘧者。善飢而不能食。食而支滿腹大。胃為六腑之長。故獨言之邪。在陽明則胃痛及脾。故善飢而不能食。支滿腹大也。

凡治瘧先發如食頃。過之則失時也。

痿 痿為五臟皆有之症。熱傷血脈。則皆能發為皮毛血脈肌肉骨髓之痿。然其証必以肺為主。肺為一身元氣之主。而職行治節。苟金清而氣行。則一身之皮血筋肉骨皆得其宜。何痿之有。唯邪熱乘金。肺先受克。則肺熱葉焦。征之於外則為皮毛虛弱急痺而著。是則熱邪傷肺。必及於筋脈肉骨而痛生痿 也。而其所以得之者。以肺為臟之長。為心之蓋。

凡一應煩勞房室傷精。必至傷氣。傷氣則唯肺受之。且心火上乘。肺氣虛而受乘於火。則金病而發為喘鳴。金失整肅。火留不去。故肺熱葉焦。五臟因肺熱自病。而氣不得行。故發為痿 也。然痿以肺為主。而經論治痿獨取陽明者何也?蓋陽明為肺之母。而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又衝脈為十二經之海。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唯其陽明虛。則宗筋弛。故致足痿不用。是以欲除肺熱。必先除陽明之熱。而養其陰。調其虛實。和其逆從。則病自已矣。

五臟痿症。自肺熱葉焦皮薄著而下。有脈痿肉痿筋痿骨痿之不一。脈痿者。心氣熱則脈下厥而上。樞折挈脛縱不任地。又得之悲哀太甚。陽氣內動。則心下崩。數血溲。肉痿者。胃乾而渴。肌肉不仁。又漸於濕而有所留。亦痺而不仁。

筋痿者。筋膜乾。筋急而攣。又入房太甚。宗筋弛縱。亦發筋痿。及為白淫。骨痿者。腎氣熱骨枯而髓減。腰脊不舉。及遠行勞倦。陽氣內伐。則足不任身。此五痿者。必外征之於色。肺熱色白而毛敗。心熱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色蒼而爪枯。脾熱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色黑而齒願。

咳 咳之一症。內經以皮毛為肺之合。皮毛受邪。入而從其合。又內則寒飲食。入胃從肺。上至於肺則肺寒。肺寒則內外合邪。因而客之則為咳。然肺為五臟之華蓋。五臟各以時受病。雖非肺之所受。而皆能各傳以與之。故五臟時盛於寒。邪氣雖微。必傳於肺而為咳。咳之則六腑所受之。是以五臟六腑皆有咳。而肺咳乃兼有五臟六腑之証也。

肺咳者。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吐血。肺主氣而司呼吸。故病則喘息有音。吐血者。隨咳而出。其病在肺。嘔與血不同。

心咳者。咳則心痛。喉仲介介然如梗狀。甚則嗌腫喉痺。本經既病。上挾於咽。故喉中妨礙而梗介。甚則為腫痺也。

肝咳者。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 下滿。咳在肺而肝部本經之病仍見。故名肝咳。肝脈布脅肋。故脅下痛不可轉。轉則氣逆而 下滿也。

脾咳者。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痛引肩背者。脈從胃別上鬲也。陰土之氣應坤而出於西南。故右脅下痛也。動則咳劇者。脾喜靜而不欲動也。

腎咳者。咳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腰背相引。腎脈貫脊也。腎主涎而脈循喉嚨。故甚則咳涎。

五臟之咳。更能移於六腑。脾咳不已。則胃受之。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胃受脾邪而不能客。必氣逆作嘔。長蟲。也。嘔甚則蟲隨氣上也。肝咳不已。則膽受之。咳嘔若汁。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咳而遺矢。心咳不已。則小腸受之。咳而失氣。與咳俱失。腎咳不已。則膀胱受之。咳而遺溺。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咳而腹滿不欲飲食。咳而不已。則上中下三焦俱病。出納升降。皆失其宜。故腹滿不能飲食。此皆聚於胃。關於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腫氣逆也。聚胃關肺者。胃為五臟六腑之本。肺為皮毛之合。自外自內。皆不能去此二臟也。陽明脈起於鼻。會於面。肺亦開竅於鼻而主氣。故使人多涕吐。而面浮腫。又氣逆也。然內經之咳。皆謂風寒傷皮毛。寒飲食傷胃。傳肺使肺寒而內外合邪。又五臟非時受邪。亦能傳以與之諸條。皆以外邪傷肺。傳肺而咳。則凡五臟內傷。非待之熱而火上炎。亦必傳於肺無疑矣。

又腎水與肺金為子母。則病每相關為本末。於是有寒熱水火兩症。如腎火虛。水泛則侮肺溢肺。而為寒痰上壅之咳。腎水虛。火沸則挾肝刑金。而為肺痿喉 之咳。他若龍火起肝挾心火上逆而咳。脾氣不運上焦不通而咳。胃受飲食之火上通於咽而咳。以火移肺而咳。此又五臟非時之熱。能移於肺之咳。其發亦兼五臟之見症。與風邪不殊。不可不察也。治之之法。自表入者。宜辛溫發散。自內傳者。其陰已傷。陰虛於下。則陽浮於上。水涸金枯。治宜甘以養陰。潤以養肺。而兼治根本之真陰。則肺自寧矣。然形氣病氣俱虛者。又當培補其中氣。而命門陽虛不能納氣者。則亦當溫氣以化水。不然無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