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清 羅美


卷之二 病能部

奇恆病論

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恆所指不同。岐伯對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恆者。言奇病也。夫恆之為道。謂胃氣五臟。各得其所。上順天時。內調營衛。故神轉不回。轉、流動也。回、逆曲也。回則不轉。乃失其機。於是臟腑曲逆。克製凌犯。神機之運用失矣。失則不循恆道。有非恆道所可得而揆度也。於是岐伯又設奇恆一門。以度奇病。其文本六十首。書闕簡脫。今可論者十之二耳。如五臟別論。奇病論。大奇論。脈解篇。氣厥論。腹中論。逆調論。病能論諸篇。俱從運氣臟腑經絡而外。拈其病之厥逆錯雜。所謂回則不轉。乃失其機者也。此開後世內傷雜証之大經大法也。乃為綱領。其說曰行奇恆之法。以太陰始。夫手太陰為元氣之主。足太陰為六經之主。奇病之作。必變於元氣神機之失。不失必占於元氣。故雖奇病之千變萬化。而一以太陰為準。此又治奇恆之大宗也。乃內經又有拈臟腑本來之奇恆者。此原其所以奇之故也。經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又曰魄門。為五臟使。與前為七。而唯膽屬少陽。特曰中精之府。此七者之有病。其受病不與臟腑之主時者同。是臟腑之一異也。有出於臟腑體要之奇恆者。如腹中論。諸病外不涉於形身。內不關於臟腑。病在宮城空廓之中。或氣或血。或風或熱。以至女子妊娠。皆在空腹之中。雖膽中三焦督任五臟之散絡悉在。而其病止屬肝脾。以肝脾為腹中之主故也。此體要之一異也。有臟腑交加之奇恆者。如氣厥論。寒熱之相移。不論順傳逆傳。而以氣之所之相並為病。逆調論。寒熱陰陽之所相勝而為病。調經論。表裡上下陰陽氣血之相並。互相勝負而為病。夫陰陽氣血寒熱之相並相勝。不系四時。不緣感召。要皆積漸之所致。迨病至而相勝相並。此實內傷不足之所由。所以異於恆者也。是病源之一異也。又有臟腑頗僻之奇恆者。如大奇論。臟腑脈各見頗僻以成病。有腫滿偏枯癇螈。風水腸 之証。而皆非臟腑主時之恆病。則厥逆之由來既久。必須揆度脈氣病由。而治之有別。是又疾病之一異也。又有六氣錯出。互為體用之奇恆者。如脈解篇。太陽主寅。少陽主戌。厥陰主辰。太陰主子。又云四月五月。人氣在頭。八月九月。人氣在心。原其然者。人身恆常之氣。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故正月人氣在肝。而三陽初出於寅。故太陽主寅。厥陰木火主氣。故厥陰為辰。九月人氣在心者。以氣由肺而下始。次至心少陽。為心表為相火。故亦次心而主九月戌。太陰為陰中之至陰。十一月陰盡而純坤見。故太陰主子。此又與本經三月四月人氣在脾者不同。凡陰陽乘除。每各一道。並行不悖。俱非恆道。而要不可背之為道。是又陰陽之一異也。又有八奇經見病之奇恆者。如刺腰篇。十二經皆有腰。蓋以帶脈之為諸經鈐束故也。若陰陽兩蹺。出陽入陰。出陰入陽。而機關於目。陰陽二維。別為部於陰陽之會。而主指之內外。沖督任脈一源而三歧。而各統陰陽之海。所得之病。既非十二經之恆常。而十二經每與之俱病。又奇道之一異也。是故人之一身。其為陰陽臟腑五行恆轉。而神機攸序。乃既有前七者。臟腑之孤陰。不倫於恆等。有部位之關要。不涉於眾流。又有病源之乘。痼疾之積。陰陽錯出之異。奇經為病之別。苟非揆度執之恆理。而不求其所由然。安能使神機之轉而不回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