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博議

清 羅美


卷之一 人道部

五臟苦欲論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欲 。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而苦瀉之。甘補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五臟苦欲藥味補瀉。前人王好古有論。然鑿住藥味。膠柱鼓瑟。其於五臟之性情。五味之即瀉即補未之知也。夫肝為少陽木。其性疏達而不能屈抑。故常過中而苦急。急則以剛乘剛。其發暴怒。故不耐鬱而欲散。苦急欲散者。肝之性情也。甘味性和而緩。肝急得之。可以平其中。而製其有餘。故當甘以緩之。辛味發散。與肝同性。為肝之所欲。故當辛以散之。然肝既欲散。而辛適投其所欲。是不唯散之。正以補之矣。故曰以辛補之也。酸為木之本味。而雲瀉之者。蓋以酸先入肝。故即借其先入之勢。以巽入而漸以斂焉。則木不急而肝可和。故謂之瀉也。甘緩酸瀉者。皆以製其有餘。甘以緩其前。酸以瀉其後。辛散辛補者。皆以益其不足。散以充其力。而去其鬱。補以順其性。而養其神。此調肝之法也。心為太陽火。其用則明。其官則思。而每苦離照之不充。是以病常苦緩。治之者。以酸味飲之。使安於內而不外馳也欲者。思慮之極。猝難安妥。每喜和靖以鎮之。鹹。水味也。能濟火之有餘。故當鹹以 之。心 。而後心不虛。是即鹹能補之也。甘瀉者。以其神用不休。乃以甘性之和緩。即用其神而休之。故曰甘能瀉之也。蓋神明之用。常見不足。

苦緩欲 者。皆不足之為也。酸收鹹 者。皆補心之法也。故即甘之為瀉。亦不過少為緩之。以使神明之克安。而要非實有事於瀉也。脾為土德喜燥。而主乎健運。故常苦濕。苦能下滯。滯去則濕去也。土性乎奠而和緩故欲緩。維稼穡作甘。是其本性。故甘可用以緩。亦可用以補也。甘以益其元。苦以散其滯。是之謂苦瀉甘補也。肺主治節。得職則其氣下行。失職則其氣上行。故苦氣上逆為火。苦性清寒而能下。故瀉之以苦。肺金居上。其性常散而不能聚。故欲收。惟酸味能收。以此收之。自使清肅之令。底於容平。此以酸收。即以酸補也。蓋苦氣上逆。為肺氣上不足。苦瀉其火。所以製外來之侮。酸收且補。所以益不斂之金。若本家自壅。則直以本金之辛味而瀉之可也。腎主藏真水。而行客水。燥則真水自病。故苦燥。辛以潤之者。辛為金味。金能生水而兼溢。又能活水也。然腎雖得潤。而或腎氣不堅。則與客水相汨。勢必使相火煽。而精不守。此蟄藏之本。所以必欲其堅也。苦之性味寒而且清。寒能靜龍火之出入。清能別淄澠之本源。故苦之味可以堅可以補也。王氏謂無瀉法。則本經以鹹瀉之之謂。何不知腎司行水。客水不行。則真水不藏。古方補腎填精。必兼行水之品。有補必有瀉也。唯不護其精而瀉之。乃為不可耳。但腎家有水火二守。水減則火炎。火衰則水泛。燥與不堅。兩病俱甚。則壯水之主。與益火之源。乃治腎之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