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

清 馮楚瞻


雜症大小合參卷九

寒門(兒科)

夫嚴冬凜冽,萬象收藏,犯之者反少,以其能知避也。若夫早晚寒熱,風雨非時,形寒飲冷,皆人自致之寒也。肺為臟首,受寒則喘嗽,氣逆發熱毛焦。胃為腑首,受寒則嘔逆惡心,渴煩發熱,質薄者受即陡成,質濃者積久病發,如《經》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此積久而發者也。如中寒之症,手足厥冷,寒顫口噤,口吐涎沫,不能啼哭者,此受即陡成者也。更有胎中受寒,生下面色青白,四肢厥逆,盤腸氣釣,噤口不開,臟寒腹痛,而為胎寒者,此又積之最深者也。然寒症最類於熱,因逼陽在外在上,但知其顯而不知其微,切宜深察。如脈數者,或飲水者,或煩渴動搖者,皆為熱病。

若新咳嗽者,水液清澈,而尿不澀者,手足厥冷者,大便完穀不化,身涼不渴,脈遲者,皆屬寒症。但手足厥冷,固多屬寒,間亦有陰陽偏傾,不能宣行,是以陽氣蓄聚於內,不能營運四肢,所謂熱深厥亦深者,又宜細辨。故曰︰寒熱如水火,誤治即殺人。

丹溪曰︰寒症須投熱藥,然熱藥須加涼劑以向導之,或熱藥冷凍飲料,使同聲易於相應,《經》所謂從而逆之也。

理中湯(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治臟腑中寒,四肢強直。

人參 乾薑(炮) 甘草(炙) 白朮(各等分) 水煎服。

一方

乾薑 橘紅 半夏 白朮(麩炒) 濃朴(薑汁炒) 茯苓 桂心 甘草 水煎服。

一方

用食鹽,同吳茱萸炒,絹包,熨兒臍腹。

方脈寒門合參

夫天氣下降則清明,地氣上升則晦塞,故陰邪為害,不發則已,其發必暴,是以中寒一症,乃倉卒感受天地大寒肅殺之氣,其病即發,非若陽寒之邪,由表循經,以漸而深也。有卒中天地之寒者,有口得寒物者,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治法主乎溫散,多從補中益氣湯,用參 以托住正氣,加入溫散藥以治之。氣虛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之勢,是症多因中氣大虛,膚腠疏豁,故外寒內冷,得以感中,不分經絡,惟當溫補,其脈沉細,手足厥冷,息微身倦而懶言動,雖身熱而不渴者是也,宜急溫之,遲則不救,必藉薑桂附子之猛,方能勝病,即四君元老之劑,不可以理繁治劇也。與熱症相似,而大不同,蓋逼陽在外,易相類耳。凡陰邪上沖,孤陽擾亂,急進純陽之劑,以驅陰氣,辟乾坤而揭日月,光明之用,豈不彰哉﹗若脈數有力者,或壯熱飲水者,煩燥動搖者,方為熱病。寒熱如水火,誤治則殺人。可不細辨歟﹗夫寒症或外受或內傷,皆當時受病之名。若稍久則郁而成熱,故傷寒經名病熱也。然有終不能成熱者,由其人陽氣素虛,向已陰盛陽微,今一感外寒,微陽益損,焉能有力變熱也?然陰症俗論必歸房勞,又必歸傷寒,而不及雜病,且專責男子,而不及婦人小兒,殊為可怪。夫陰症即虛寒症,亦即亡陽症也。男女老幼雜病傷寒皆有之。如產婦亡血及崩漏過多;又如卒然大吐血不止,與霍亂吐瀉無度,或因汗吐下太過,及為寒涼藥所傷,或暑月咨意追涼,冬月忍飢勞倦,為寒所中,凡此之類,皆能令人元氣暴脫,忽變為手足厥冷,體疲無氣,脈微欲絕,與房欲脫陽之症,無絲毫異,而治法總不外人參、附子、肉桂、乾薑救之。急則生,緩則死,同歸一轍,胡可歧為二也?能明乎此,則陰症未嘗必犯於有欲之人,及傷寒一症也。總之,陰陽調和,則百病不生,及其既病,則陰陽不調可知矣。偏之輕者,其病亦輕,用平和之藥以調之,偏之甚者,其病必篤,苟非峻用偏寒偏熱之藥,以救其偏,何能有濟?今人見病危篤,藥益輕平,勿任怨尤,重惜名節,真心救世者,萬勿如此,當寒即寒,當熱即熱,當攻即攻,當補即補,倘逡巡退縮,不寒不熱,不補不攻,諺所謂︰不治病,不損命。嗟嗟﹗既不治病,複不損命,有是理乎? 夫病有虛而熱,虛而寒,從未有寒而不虛者,蓋虛而熱,則非真熱矣,虛而寒,則為真虛矣。況至純以沉寒病見,則為亡陽氣脫之勢,豈特虛而已也?故凡一切寒症,皆為虛論,縱有外寒直中,亦由元陽內虛,試思古人中寒,必用參朮薑附,而曰“宜急溫之,遲則不救”之語可知矣。且書曰︰陽氣一分不盡,則不死,中寒者,陽氣依希之也,故治宜溫補,不待言矣。然更須審明臟腑,蓋臟為陰,必用純陽之藥方效;腑為陽,必加陰藥一二味,製其僭熱始安,然寒者陰也。夫臟亦陰也,物聚以類,故寒多中臟,寒必傷榮也。

薑附湯

治中寒,昏不知人,身體強直逆冷,口噤不語,及臍腹疼痛,霍亂轉筋,一切虛寒。

乾薑(一兩) 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 每服三錢,水煎食前溫服。如挾濕氣虛,加參朮。

朮附湯 見濕門。

理中湯 見前兒科寒門。

參附湯 見中風門。

生料五積散

治感冒寒邪,頭疼身痛,項強拘急,傷寒發熱,頭疼惡風。

桔梗 蒼朮(米泔水浸去粗皮) 陳皮 麻黃(去根節) 枳殼(麩炒) 濃朴乾薑 白芷 川芎 甘草(炙) 茯苓 肉桂 芍藥 當歸 半夏(湯泡七次) 生薑蔥白水煎,熱服。胃寒用煨薑。

夫寒濕屬陰,燥熱屬陽,善用藥者,以苦寒而瀉其陽,以辛溫而散其陰,未有病之不愈,故防風通聖散,為瀉熱燥之聖藥,生料五積散,為散寒濕之聖藥。

四逆湯

治陰症脈沉身痛,自利不渴。

附子(三錢) 甘草 乾薑(各一錢五分)水煎服。

脾為太陰,而四肢厥冷,出於真火無光無氣以布也。此方直達中州,追複陽氣,但寒症必虛,此方溫而不補,何若理中?更為神聖。

白通湯

治少陰下利,脈微者,如服而不應,乃陰盛格拒陽藥不能達於少陰,加人尿、豬膽汁為引,取其與陰相類。服後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如脈不出加人參二兩以助之,蓋寒未有不極虛者。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泡) 水煎一鐘服,服後更有蔥熨臍上法,或艾炙關元、氣海,內外協攻,務令一時之內,陰散陽回,或用釅醋拌炒麩皮,袋盛,熱熨臍間亦妙。

六味附子湯

治寒厥。

附子 肉桂 防己(各四錢) 炙甘草(二錢) 白朮 茯苓(各三錢)。

蔥熨法

治陰症用蔥白一大握,如茶盞大,用紙卷緊,快刀切齊,一指濃片,安於臍中,以熱熨斗熨之,待汗出為度。一片未效,再一片熨之。內服附子理中湯。

寒門要藥

辛散表寒,如防風、羌活、紫蘇、川芎、細辛、全胡、麻黃、桂枝、生薑、蔥白之類,隨候採用。

溫散中寒,如泡薑、濃朴、草豆蔻、白豆蔻、丁香、益智仁、砂仁、草果、香附子、炙甘草、煨木香、吳茱萸、藿香、紫蘇、艾葉、煨薑、煨肉果之類,隨候採用。

溫補下寒,輕則如破故紙、巴戟天、吳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鹿茸、鹿角膠之類;重則如肉桂、附子、人參、炮薑之類。人參性本溫平,今列於桂附之內者,蓋病有虛而寒,有虛而熱,未有寒而不虛者,未有虛寒而不溫補相兼者也。

暑門(兒科)

嬰兒之患,夏秋為甚、蓋火土旺於長夏,正當金水受傷,稚陽陰微,已失天和,加之暑熱陽氣浮於外,生冷戕於中,夏失長養,則不能生金而病於秋,故《素問》有夏傷於暑,秋必 瘧。亦有即發為病,入心則身熱頭疼,心煩口渴,或喘或滿,而不知人;入肝則眩暈;入脾則嗜臥;入肺則喘滿;入腎則消渴。更有面垢昏倦,毛聳惡寒,吐利煩渴,狀如傷寒,頭疼身熱,四肢厥冷,但身體不痛為異,兼暑能耗氣,氣耗則脈虛散無力。然靜而得之者為中暑,動而得之者為中熱。更有冒暑以致五心煩熱,頭額亦溫,小便赤少,面合地臥,暑喜傷心,蒙蔽心竅則昏悶不醒,手足搐掣,角弓反張,身熱如冷,狀似驚候,名為暑風者;或有吐瀉不已,火性疾速,元陽驟亡,而變慢驚者;有傷暑暴注洞瀉;有傷暑作嘔吐酸者,《經》曰︰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故雖時當長夏之令,實伏陰在內之時,調攝可不慎歟﹗

六和湯

治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

縮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參 甘草(炙) 赤茯苓 藿香葉 白扁豆(薑汁炒) 木瓜 香薷 濃朴(薑汁製) 薑棗水煎服。

清膈飲子

治小兒伏熱,嘔吐煩渴,五心熱,小便赤少。

香薷(三錢) 淡竹葉 人參 半夏曲 檀香(各二錢) 甘草(一錢) 茯苓(三錢) 粳米(五錢) 薑棗同煎,食遠冷服。

六一散

(一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 治傷暑。一方加辰砂名辰砂益元散;一方加青黛名青黛益元散。

滑石(六兩,研細,水飛) 甘草(一兩,晒燥) 為末,新汲水或冷燈心湯下。

天生白虎湯

治中暑。搗西瓜汁,濾去渣,灌即醒。

去桂五苓散

治小兒伏暑作渴。

豬苓 白朮 赤茯苓(各五錢) 澤瀉(七錢五分) 為末,用車前子、燈心同煎湯調服。如吐不止加生薑自然汁。

方脈暑門合參

暑為陽邪,心屬離火,故暑先入心,從其類也。六月暑氣盡出於地上,此氣之砟]。C《經》曰︰夏氣在經絡,長夏氣在肌肉,表實裡必虛,氣熱則走泄,故《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然盛熱之氣著人,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虛實之辨。若腹痛水泄者,胃與大腸受之,惡心者,胃口有痰飲也,此所謂冒暑也,可用黃連香薷飲為主,隨症加減。蓋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若身熱頭疼,躁亂不寧,或身如針刺者,此熱傷在肉分,為傷暑也,當以白虎東加柴胡。如氣虛者加人參。若咳嗽寒熱,盜汗不止脈數者,熱在肺經,為中暑也。此乃盛火乘金,急治則可,遲則不救,宜用天水散之類,卻暑清肺,或生脈飲加減主之。東垣論暑症,同冬月傷寒,傳變為症不一,彼為寒邪傷形,此則暑熱傷氣。若元氣虛甚,有一時不救者,與傷寒陰毒,頃刻害人實同也。

脈盛身熱,謂之中熱,乃有餘之症,其候頭疼壯熱,大渴引飲,宜清涼之劑。脈虛身熱謂之中暑,乃不足之症,其候頭痛惡寒,形面拘垢,宜用溫散之劑。甚有陰寒之極者,法當補陽氣為主,先哲大用薑附,此《內經》舍時從症之法也。若香薷飲者,乃散陽氣導真陰之劑,時珍曰︰香薷乃是夏月解表之藥,猶冬月之用麻黃。若氣虛房勞用之,反成大害。

長夏炎蒸,濕土司令,故暑必兼濕。凡兒便秘煩渴,或吐或利者,以濕盛則氣不得施化也。故治惟宜扶脾和胃,以助施化,濕自散矣。

暑風者,夏月卒倒,不省人事者是也。有因火者,有因痰者。夫火,君相二火也; 暑,天地二火也,內外合而炎爍,所以卒倒也。痰乃人身之津液,因暑氣鼓激而為痰,礙塞心之發道,手足不知動躡而卒倒也。如人實者,二症皆可用吐。《經》曰︰火鬱則發之。吐即發散也,吐醒後,可用清劑調治,切不可飲以冷水及臥濕地,閉絕三焦流通之氣,為害不小。

注夏者屬陰,而元氣不足。凡夏初春末頭疼腳軟,食少體熱者是也,宜補中湯,去升柴加炒柏白芍主之。

天時至於夏,天道南行,屬火而熱,在人則心應之。然寒則傷形,熱則傷氣,人與天地同一橐龠。夏月天之陽氣,浮於地表,人之陽氣,浮於肌表,況被盛暑所傷,膚腠疏豁,氣液為汗,發泄於外,是表裡之氣俱虛矣。不善攝生者,暑熱傷於外,生冷戕於中,若之何而能運化也。是以水穀停積而為濕熱,發為嘔吐,為泄瀉,甚則吐瀉俱作,而揮霍亂也。若不即病,則濕熱怫郁於內,他日為瘧為痢之所由也。人謂伏陰在內者,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其誤甚矣。

暑為陽邪,故蒸熱;暑必兼濕,故自汗;暑濕於心則煩,於脈則渴,於脾則吐利,上蒸於頭,則重而痛。暑能傷氣,故倦怠。夏至日後病熱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人感之,自口齒而入,傷心包絡之經,暑喜傷心故也。其脈虛或浮大而散,或弦細芤遲,蓋熱傷氣,則氣消而脈虛弱,治法大略宜清心,利小便,補真氣為要。熱渴者,並宜滋水,蓋渴則陽氣內伐,熱含於腎,令人骨乏無力,總由火盛則金病,水衰腎與膀胱俱竭之狀,當急救之,滋肺氣以補水之上源,所以有生脈散,既扶元氣,複保肺生津耳。

一凡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為中 ,是動而得之,陽症也。其病必苦頭痛,發燥熱而惡熱,捫之肌膚則火熱,而汗大泄,無氣以動,大渴引飲,乃天熱外傷元氣也,宜清暑益氣,用香薷、黃連、扁豆、人參、黃耆、五味、知母、石膏之類。若吐瀉脈沉微者,不可用涼藥。

一凡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涼台冷館,大扇風車得之者,是靜而得之,陰症也。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心煩,肌膚大熱而無汗,此為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宜辛溫之劑以解表解寒,發起陽氣,散水和脾則愈,用濃朴、紫蘇、乾葛、藿香、羌活、蒼朮之類,此名為中暑,實亦傷寒之類耳。若外既受寒,內複傷冷,則於前藥再加乾薑、縮砂、神曲之類,此非治暑也,治因暑而致病者也。

一既傷暑熱,複傷生冷,當此陽外陰內之時,複犯外熱內寒之症,尤宜先治其內,溫中消食,次治其外,清暑補氣,仍以理脾為主,而於前陰陽二條內,相兼取用,蓋夏月陽氣浮外,陰氣伏內。若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常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佐以解暑。若陰寒之症,宜用大順散,桂附大辛熱之藥,此《內經》舍時從症之良法,令人患暑症歿,而手足指甲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其內,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夫香薷飲乃散陽氣導泄真陰之劑也,有是症而服之,斯為對症。若未患暑病先服預防,適所以招暑也。加人元氣素虛,或房勞過度,而飲之者為禍尤甚。

若欲預防,惟生脈散為夏令最宜。

風寒濕皆地之氣,系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暑乃天之氣,系清邪而且屬火,所以多中手少陰心經,其症多與傷寒相似,但傷寒初病,未至煩渴,暑初病即渴,傷寒脈必浮盛,暑脈虛弱,為不同耳。

暑乃六氣之一,即天上火,惟此火可寒水折之,非比爐中火、龍雷火也。然暑傷心,心屬南方火,從其類也。小腸為心之腑,利心經暑毒,使由小腸出,故青蒿、香薷為要藥。暑病不得發汗者,蓋暑熱傷氣,汗為心液,汗多亡陽耳。

有因傷暑,極飲冷水,或醫者過投冷劑,致吐利不止,外熱內寒,煩躁多渴,甚欲裸形,狀如傷寒,此陰盛格陽,宜用溫藥香薷飲,加附子,或五苓湯佳,妙在肉桂,並宜冷服。蓋三伏之中,傷寒發熱,與傷暑發熱,症候相似,而治天淵,辨認不真,禍如反掌。《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夫寒傷形,不傷氣,所以脈盛。熱傷氣不傷形,所以脈虛。且心主脈,肺朝百脈,肺旺則四臟之氣皆旺,肺虛則脈絕短氣也。傷寒發熱,寒邪傷衛,邪客於表,故無汗,屬有餘症,主治在外。傷暑發熱,熱邪傷榮,元氣有傷,故多汗,為不足症,主治在內。總暑熱之邪,易傷元氣,況腹中陽虛,陰伏在內,故聖人立法,未有罔顧天元之真氣為主。

有因冒暑,吐極胃虛,百藥不入,粒米不受,病甚危篤,急用人參一錢,黃連五分,薑汁炒焦,糯米一撮。水煎一小鐘,候冷,茶匙徐徐潤下,少頃再入一匙,得數匙不吐,盡一小杯,便可投藥食矣。若脈沉遲微細,手足厥冷者,又宜溫補,以熱藥冷凍飲料之法,則黃連又所禁用矣。

四月屬已,五月屬午,火太旺則金衰。六月屬未土,太旺則水衰,故在夏候,宜滋養金水二臟為主,蓋腎水藉肺金以補其不足,今當金水兩衰,子母俱困,故古人於夏月獨宿淡味,兢兢業業,意有在也。十月屬亥,十一日屬子,正火氣潛藏,必養其本,然之真,以助來春生發之氣,且春末夏初,無頭疼腳軟諸病,故《經》曰︰冬藏精者,春不病溫。

人當酷暑,則身中之陽,體天道浮越地表而難藏,百脈之陰感時令,樹木流津而莫斂,中氣疏泄而耗散,一陰來複,而始生,火太旺,則金水受傷,陽既虛則心脾俱困,衛生君子,可不謹諸。

五物香薷飲

驅暑和中通用。

香薷 扁豆(炒) 濃朴(薑汁炒) 茯苓 甘草 水煎溫服。

生脈散

生津止渴,治熱傷元氣,氣短倦怠,口乾出汗。

人參(一錢) 麥冬(二錢) 五味子(八分) 水煎服。

火氣赫曦則金為所製,而絕寒水生化之源,故氣短倦怠,出汗者皆手太陰本症也。

人參補氣為君,所謂損其肺者,益其氣也;五味子酸斂,能收肺家耗散之金;麥門冬甘寒,濡肺經燥枯之液。三者皆扶其不勝,使火邪不能為害也。司天屬火之年,時令燥熱之際尤為要藥。

人參白虎湯

治伏暑發渴,嘔吐身熱,脈虛自汗。

人參(二錢五分) 知母(二錢) 石膏(四錢) 甘草(一錢) 加粳米一合水煎。

香朴飲子

治大人小兒伏熱吐瀉,虛煩作亂。

人參 半夏(湯泡七次) 香薷(各八分) 蘇葉 木瓜 廣皮 濃朴 烏梅 扁豆(各七分) 茯苓(一錢) 澤瀉(六分) 甘草(三分) 棗薑同煎。

十味香薷飲

消暑氣和脾胃。

香薷 人參 陳皮 炒白朮 炙黃 炒扁豆 茯苓 濃朴(薑汁炒黑色) 木瓜炙甘草 水煎冷服。

六味五苓散

治伏暑熱,及胃濕而泄瀉煩渴,小便不利。

赤茯苓 澤瀉 豬苓 炒白朮 官桂 車前子 加生薑燈心,水煎溫服。

治暑風卒倒法

凡人中暑先著於心,一時昏迷,切不可飲以冷水,並臥濕地,以致閉絕三焦虛通之氣,且與暑氣相擊,禍在反掌,其法先以熱湯或童便灌之,及用布蘸熱湯熨臍並氣海,令暖氣透臍腹俟。其蘇醒,然後進藥。若途中卒然暈倒,宜急扶在陰涼處,灌以童便或攪地漿飲之。

大順散

冒暑過飲,脾胃受濕,水穀不分,霍亂嘔吐,臟腑不調。

甘草(三斤,炒焦黃) 乾薑(炒) 杏仁(去皮、尖,炒焦枯) 肉桂(去皮,不見火,各六兩四錢) 為末,每服三錢。如煩渴井花水調下,或沸湯點服亦可。

清暑益氣湯

治長夏濕熱蒸人,四肢精神困倦,身熱喘煩,心下膨悶,或利,或渴,自汗體虛。

人參 白朮(炒) 陳皮 神曲(炒) 澤瀉(各五分) 黃耆(炙) 蒼朮(製) 升麻(各一錢) 甘草 乾葛(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杵) 熱傷元氣,清濁不分,《經》曰︰濁氣在上,則生 脹;清氣在下,則生饗泄。

黃、二朮為元氣之保障,人參、五味為治節之藩籬,升麻、葛根引清氣上升,神曲、澤瀉分濁氣下降,陳皮和胃,炙草和中,根本充實,清濁不淆,雖有濕熱之邪無所客矣,故曰清暑益氣湯。

暑門要藥

清散暑氣,如薄荷、扁豆、香薷、木瓜、陳皮、濃朴、滑石、川黃連、生甘草、麥門冬、赤茯苓、連翹、黃芩、黑山枝、木通、澤瀉之類,隨候採用。

清暑調元,如人參、麥冬、生地、五味子、香薷、扁豆、黃連、茯苓、生甘草之類,隨候採用。

濕門(兒科)

夫天下默然而受其累者,濕之謂乎。脾為身主,最苦於濕,惟最苦者,最易受焉。

如上部所積。遇濕則為痰;下部所積,遇濕則為痢。如值太陰濕土司天者,此氣化之濕也。如淫雨襲虛,或寢臥卑處,而受地土蒸濕,或汗濕久沾,或冒露奔走,此外感之濕也。如嗜瓜果,飲乳酪,啜酒漿,喜生冷,此內傷之濕也。如因母有濕病,或體肥而多濕者,此稟受先天之濕也。然輕清為天,重濁為地,故土濕犯病者,厥體必重,治法惟宜滲濕,而利小便,不可發汗,並忌向火烘襲,致濕內淫,變生別病。然濕本土氣,而火熱能生土濕,故夏熱則萬物濕潤,秋涼則濕複燥乾,濕病本不自生,多因火熱拂郁,而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滯而生水濕,雖為濕症,而又兼熱症也。故濕熱相因者此耳。

小除濕湯

白朮 半夏 甘草 陳皮 濃朴 蒼朮 薑水煎。

參朮散

治小兒初受濕氣,身體頭疼發熱,惡風多汗,面浮作嘔,小便不利。

人參 豬苓 乾薑(泡) 白朮 澤瀉 赤茯苓 木通 燈心(七莖) 車前子(一捻) 水煎服。

除濕湯

治中濕吐瀉,助脾去濕。凡濕氣傷筋,手足軟弱不能抬舉,疼痛等症。

人參 橘紅 藿香葉 蒼朮(米泔水浸炒) 大腹皮 茯苓 半夏(薑汁製) 白朮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方脈濕門合參(附濕熱)

濕為陰邪,《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濕者土之氣,土者火之子,故濕能生熱,熱亦能生濕。然濕有自外人者,有自內出者,東南地卑多濕,故多從外入。凡患腿腳氣者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乳酪飲酒,故寒氣怫郁,濕不能越,以致腹脹如鼓,或通身浮腫,按之如泥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宜辨其元氣虛實,而通利二便,更須對症施治,不可執一概拘。

蒼朮乃治濕之要藥,上下部濕皆可用。若脾胃受濕,沉困無力,怠惰好臥,宜去濕痰,燥濕健脾,須用蒼白二朮、半夏、茯苓之類。凡治上部濕,宜蒼朮功烈。下部濕宜升麻提之,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下焦濕腫及痛,並膀胱有火邪者,必須酒洗,防已、黃柏、龍膽草、蒼朮之類。

有在天之濕,雨露霧是也。在天者本乎氣,故先中表之榮衛。有在地之濕,泥水是也。在地者本乎形,故先傷肌肉筋骨血脈。有飲食之濕,酒水乳酪是也。胃為水穀之海,故傷於脾胃。有汗液之濕,謂汗出沾衣,未經解換者是也。有太陰脾土所化之濕,不從外入者也,陽盛則火勝,化為濕熱;陰盛則水勝,化為寒濕,其症發熱惡寒,身重自汗,筋骨疼痛,小便秘澀,大便溏泄,腰痛不能轉側,跗腫肉如泥,按之不起。

《經》曰︰因於濕,首如裹。濕氣蒸於上,故頭重。又曰︰濕傷筋,故大筋 短,小筋弛長, 短為拘,弛長為痿。又曰︰濕勝則濡泄。故大便溏泄,大便泄,則小便澀。又曰,濕從下受之,故跗腫。又曰︰諸濕腫滿,皆屬脾土。故腹脹肉如泥,濕氣入腎,腎主水,水流濕,各從其類,故腰痛。東垣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在下者,引而竭之。聖人之言,雖布在方策,其不盡者,可以意求。夫濕淫從外而入裡。若用淡滲之劑以除之,則降之又降,足複益其陰、而重竭其陽,陽氣愈削,則精神愈短,是陰重強,陽重衰,反助其邪之謂也。故用升陽風藥,兼實脾土以除濕即瘥,用羌、獨、升柴、防風、根炙甘草、製白朮、炒白芍,水煎熱服。大法云︰濕淫所勝,風以平之。又曰︰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愈。又曰︰客者除之,是因曲而為之直也。猶土在水中則為泥,得和風暖日,則成土矣。聖人之法,可以類推,舉一而知百也。

有腳氣類傷寒,發熱惡寒,必腳脛間腫痛,俱從濕治。《千金方》有陰陽之分,陰腳氣脛處腫而不紅,陽腳氣腫而紅者是也。有濕熱發黃一身盡疼,發熱者當從郁治,凡濕熱之物不郁則不黃,當用逍遙散,切忌茵陳五苓散,用之者十不一生。

凡傷寒必惡寒,傷風必惡風,傷濕必惡雨,如傷濕而兼惡寒無汗,骨節疼痛、脈濡而浮,四肢痿弱,此表中濕也,名曰濕痺。宜滲泄分利,五苓加減。仲景有甘草附子湯,內用白朮、炙草、桂枝、附子四味。取白朮固中扶脾而燥濕,桂枝疏泄鼓舞以外散,附子辛熱以除陰寒凝滯,炙草溫中甘緩取暫以中留,勿任附子速下也。製方之妙,備得其宜矣。若關節重痛,浮腫喘滿,腹脹類悶,昏不知人,其脈必沉而緩,或沉而微細,此名中濕,宜除濕湯。有破傷處,因澡浴濕從瘡口而入,其人昏迷沉重,狀類中濕,名曰破傷濕,宜白朮酒。

濕熱之原,因寒溫飢飽失常,喜怒勞役過度,以傷脾胃,脾胃為水穀之海,調則運行水穀而致精華,傷則動火,熏蒸水穀而為濕熱,且胃司納受,脾司運化,今脾既不運化,則飲食停積而濕熱愈生矣。治法壯者暫攻濕熱,虛者攻補兼施,而補脾消穀導水,三者不可闕一也。若一概妄治,愈攻愈虛,腫痛日甚,五皮五子反瀉其氣,卒至夭枉矣。

丹溪曰︰首為諸陽之會,其位高,其體虛,其氣清,故清明系焉。何為濕熱熏蒸? 清道不通,沉重不利,似乎有物以蒙之,久而不治,濕鬱為熱,熱而不去,熱傷於血,而不能養筋,故大筋軟短,而為拘攣,濕熱傷筋,不能束骨,故小筋弛長,而為痿弱。

王太仆曰︰素常氣疾,濕熱加之,氣濕熱爭,故為腫也。陽氣漸盛,陰氣漸微,致邪伐正,氣不宣通,故四肢發腫,蓋諸陽受氣於四肢也。

二妙散

治濕熱為患,腰膝疼痛,不能行動。

黃柏(乳潤一宿) 蒼朮(泔浸七宿) 二味等分,為末,空心酒服三錢。

濕性就下,故病在中半以下。濕則生熱,濕熱相搏,其痛乃作,黃柏味苦,苦勝熱,且能下行,故以為君;蒼朮性燥燥勝濕,且能辛散,故以為臣。黃柏可去熱中之濕,蒼朮可去濕中之熱,兩者相綰,各有妙用,故曰二妙。

朮附湯

治風濕相膊,腰膝疼痛,中氣不足,四肢重著。

白朮(四兩) 附子(泡,去皮、臍,一兩五錢) 每服三錢,薑棗水煎,熱服。

甘草附子湯

炙甘草 附子 炒黃白朮 桂枝 薑棗水煎服。

加味平胃散(錦囊秘方)

治脾胃不和,伏暑水瀉,不進飲食。

蒼朮(米泔浸,五斤) 濃朴(薑汁炒) 廣皮(各三斤二兩) 甘草(炒,三十兩) 加扁豆(炒,三斤) 木通(一斤) 加此二味,尤得醒脾,分利之功,其效更捷,為末,每服五錢,薑棗水煎服,或用薑湯調服。

升陽除濕湯

治脾胃虛弱,腸鳴腹痛泄瀉等症。

升麻 柴胡 防風 神曲 澤瀉 豬苓(各一兩五錢) 蒼朮(一兩) 陳皮 甘草 大麥芽(各三錢) 水煎,食後熱服。脾胃寒,加益智仁、半夏,薑棗煎。

防己黃湯

治風濕相搏,客在皮膚,四肢少力,關節煩疼,脈浮身重,汗出惡風。

防己(一錢) 甘草(五分) 白朮(八分) 黃耆(一錢二分) 薑棗水煎服。如氣上沖,加桂枝。

生附湯

治受濕腰痛腿重。

附子(五分) 蒼朮(炒,一錢) 杜仲(薑炒,一錢) 牛膝(酒浸,焙) 濃朴(薑製) 乾薑(生) 白朮 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薑棗水煎,食前服。

御院平胃散

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寒冷濕。

製濃朴 橘皮 蒼朮(米泔水浸) 甘草 茯苓 人參 薑棗水煎服。

一方,棗肉,小丸,空心薑湯下,五十丸。

三花神佑丸

治一切水濕腫病,大腹實脹喘滿。

輕粉(一錢) 大黃(一兩) 牽牛(二兩) 芫花(醋拌炒) 甘遂 大戟(各五錢) 為末,水丸豆大,初服五丸,每服加五丸,溫水下,日三服。

黑虎散

神治寒濕筋骨疼痛。

川烏(一兩) 草烏(去皮,兩半) 蒼朮(兩半) 生薑(一斤,取汁) 蔥(八兩,五味搗和一處,晒乾,入後藥) 五靈脂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五錢) 甲片(土炒) 自然銅(火 ,醋淬) 共為細末,酷丸,好酒空心服,壯者一錢二分,弱者七八分。

一切寒濕腳氣風氣,肩臂腿痛及偏正頭風,於大伏天以新瓦數塊,晒極熱,輪流熨於患處。如此數日,無不愈者。蓋寒濕侵入皮膚筋骨之間,得太陽之真氣,則陰寒頓解,且借瓦性燥烈之土,而濕氣賴以收之,故其效如神。

濕門要藥

祛濕利水,如獨活、蒼朮、白芷、川椒、赤茯苓、茯苓皮、木通、萆薢、秦艽、金銀花、天麻、南星、半夏、防風、豬苓、葳靈仙、防己、五加皮之類,隨候採用。

扶脾滲濕,如白茯苓、白朮、升麻、人參、附子、肉桂、炮薑、炙甘草、白扁豆、豬苓、澤瀉、炒黃米仁、山藥之類,隨候採用。

燥門(兒科)

夫六氣之中,惟燥治之尤難,蓋燥萬物莫甚於火。火者,十二經皆有之,當其陰陽和、臟腑強,榮衛固,寒熱調,喜怒平,則諸經各適,火焰不沖,燥從何來?一有所傷,火乃踵起,如風郁不散,則因風火動而燥者,或熱壅不除,因熱愈熱而燥者,或久病之後,陰虛火動而燥者,在外則皮毛枯願,在上則咽乾口燥,在中則煩渴不已。

《經》曰︰諸澀枯涸,乾勁皴揭,皆屬乾燥。涸者,無水液也。乾者,不滋潤也。勁者,不柔和也。皴揭者,皮膚起裂也。澀者,如諸物潤則滑澤,乾則澀滯。然乾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故澀滯者,皆燥金之化,所以秋脈乃澀。澀者,澀也。皆因燥之使然。然燥之標由於風與火,而燥之本實根於脾與腎,蓋脾精不能轉輸,而腎陰不能上奉,所以肺失化源,自見其象耳﹗治宜生津養血,滋陰潤燥,倘寸強尺弱,由乎釜下無火,而鍋蓋乾燥者,用水中補火之法。

涼膈散 見傷寒門。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柏 山梔(各等分,一方有黃芩) 水煎服。

六味地黃湯 見癆瘵門。

方脈燥門合參

燥乾者,肺金之體本燥,金受熱化而更燥澀也。蓋風能勝濕,熱能耗液,《經》曰︰風熱火同,陽也;寒濕燥同,陰也。然燥、濕,小異也。燥金雖屬秋陰,其性異於寒濕,反同於風熱火也,加大硬乾澀,乃大腸受熱化成燥澀。又如癱瘓中風,皆因火熱耗損血液,玄府閉塞,不能浸潤,金受火鬱不能發聲,《經》云︰肺主聲,肢痛 戾者,風濕熱相致,而遂以偏枯,言語音澀,手足不隨也。《經》曰︰諸溫枯涸,乾勁皴揭皆屬於燥。夫金為生水之源,生化之源一絕,則不能溉灌周身,榮養百骸,故枯願而無潤澤也。《經》曰︰金水者,生成之終始;又曰︰木位之下,金氣承之。蓋物之化從於生,物之成從於殺,生之重,殺之輕,則氣殫散而不收,殺之重生之輕,則氣斂澀而不通,斂澀則傷其分布之政,不惟生氣不得升,而收氣亦不得降,所以為燥澀也。更有肺胃腎三經,蘊蓄燥濕之氣,而為三消之症者有焉。喻嘉言曰︰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症,用寒涼藥而火反升,徒知與火相爭,用知母、貝母屢施不應,不知胃者,肺之母氣也。《金匱》麥門冬湯,用麥冬、人參、粳米、甘草、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則火退而津生,何燥之有?

火之累人已甚矣。況至於燥,又深於火之一層,蓋由火而至燥也。夫金體本燥,所以義能生水者,賴坤陰上輸,得以水精四布,雖燥體而不至於燥也。迨至脾榮不足,腎陰又虧,火爍金傷,真臟乃見,生意既窮,化源複竭,金無生水之功,木失涵金之象,子母不能相生,陰道機關絕滅,由是心主血而血無以生,脾統血而血無以統,肝藏血而血無以藏,且內地火愈炎,臟腑燥願甚,理宜重濁味藥,峻補真陰,輕揚辛散,清理鬱火,倘系丹田浮越之孤陽,理宜引歸而藏納者,當於補陰湯中,佐以收斂,弗事清理可也。但燥熱之症,雖似有餘,實為不足,一至補陰之功得力,則症漸見虛寒,萬勿輕用寒涼,脾胃亦傷,化源之機更絕,所謂土死不救矣。故治火症,尚有當用寒涼,至於燥症,惟宜投以潤劑。治風燥莫如養血,清熱燥莫如壯水,奈古哲未之悉何也?

(張)陳一得之管見,高明以為然否?至於更有冷燥一症,雖見便秘燥結,實由陰寒過極,如陽和之水,遇隆冬而成層冰燥裂也。古方有半硫丸之設,意深遠矣。

地黃飲子

治消渴咽乾煩燥。

人參 生地 熟地 黃 天門冬 麥門冬 澤瀉 石斛 枇杷葉(去皮、毛) 枳實(麩炒) 甘草 水煎服。

甘露神膏

(錦囊秘方)治一切燥熱咳嗽吐血,乾癆等症,神效。

甘露(於草木上張布,設法收之,一鐘) 蜂白蜜(大半鐘) 人乳(一鐘) 人參白(一二錢至四五錢) 隨症輕重,煎汁一鐘,四汁並作一處,重湯煉濃,溫和日服。

清心蓮子飲

治心經蘊熱作渴,小便赤色澀痛。

黃芩 麥冬 地骨皮 車前子 茯苓 黃 人參 柴胡(各一錢) 石蓮子(去心,二錢) 甘草(八分) 水煎溫服。

燥門要藥

消火抑燥,如玄參、天花粉、桃仁泥、杏仁、栝蔞子、蘇子、玄明粉、生地、麥冬、黃芩、黃連、黃柏、大黃、丹皮、石斛、知母、竹瀝、荊瀝、諸油、諸乳、梨汁、藕汁之類,隨候採用。

滋陰潤燥,如麥冬、天冬、生地熟地、玉竹、肉蓯蓉、當歸、芍藥、阿膠、五味子、枸杞子、山茱肉、柏子仁、河車膏、牛膝、血餘、蜂蜜、人乳、童便、胡桃、麻仁、黑芝麻之類,隨候採用。

火門(兒科)

夫火也,天非此則不能生物,人非此則不能有生,此論夫真火也。有屬後天真火衰亡,是以邪火熾盛,而有虛火、實火、濕火、風火、鬱火、陰火、五臟火、六腑火,游行不歸經火,然總不可過投寒劑,而必欲其無火。譬如釜下無火,飯安得熟?但可暫抑亢火以治標,因所因以調之而救本,則火各歸諸經,而依然清涼世界矣。凡發而為病也,《經》曰︰諸熱瞀螈︰諸禁鼓栗,如喪神守;諸逆沖上;諸躁狂越;諸病浮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心火。瞀者,神昏也。螈者,肉動抽掣也。因邪熱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螈,是手少陽三焦經也。諸禁鼓栗,如喪神守者,蓋心藏神,而主火。凡一氣盛極,則勝我者反來製之,故心火熱極,則乃寒生,是以鼓栗諸禁,如喪失保守形體之神矣,是手少陰心經也。諸逆沖上者,火性炎上之征也。諸躁狂越者,因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狂者,狂亂而無定止。越者,乖越禮法而失常,因腎主志,心火旺則腎水衰,故失志而狂越躁動,煩熱不寧者。又火之象,且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也。諸病浮腫者,以熱甚於內,陽氣鬱滯也。為疼酸者,火在經也。驚駭者,火在臟也。總皆不離乎火,雖然浮腫酸疼,屬於寒濕者不少,驚駭不寧,屬於不足者恆多,故曰︰有邪之熱,內熱而躁,無根之火,外熱而躁,內熱者小便必混濁,無根者小便必清長,諸瘡痛癢者,火盛則痛,火微則癢,皆屬於心也。

然心為君火,命門為相火,君相雖有二火,論其五行,則一於熱也。五行之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孤陽不成,一物全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若交互克伐,是為與衰,變亂失常,災害由生,故水少火多,為陽實陰虛而病熱,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水生於金,能複潤母燥,火生於木,反能害母形,故易以離火為兵戈,火上有水為既濟,水在火下為未濟,乃至理也。明乎此,則火之本源,洞見其微矣。

火者,氣不得其平也。五臟六腑各得其平,則榮衛中和,經脈調暢,何火之有?失其常度。則沖射搏擊而為火矣。丹溪曰︰氣有餘便是火也。有本經自病者,如忿怒生肝火,勞倦生脾火之類是也。有五行相克者,如心火太盛,必克肺金,肝火太甚,必克脾土之類是也。有臟腑相移者,如肝移熱於膽,則口苦,心移熱於小腸,則淋閉之類是也。又有他經相移者,有數經合病者,相火起於肝腎,虛火由於勞損,實火生於亢害,燥火本乎血虛,濕火因於濕熱,鬱火由於抑遏。又有無名之火,無經絡可尋,無脈証可辨,致有暴病暴死者,諸病之中;火病為多,不可不察也。有以瀉為瀉者,大黃、芩、連之類是也。有以散為瀉者,柴葛升陽散火之類是也。有以滋為瀉者,地黃、天冬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是也。有以補為瀉者,參 、甘草瀉火之聖藥是也。

三黃湯

治積熱結滯臟腑,大便秘結,心膈煩燥。

黃連 黃芩 大黃(煨,各等分) 水煎服。

黃芩湯

治心肺蘊熱,口瘡咽痛膈悶,小便淋濁不利。

黃連 梔子仁 黃芩 麥門冬 木通 生地黃 澤瀉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四順清涼飲

治一切積熱丹毒,並喉嚨熱痛。

當歸 甘草(炙) 赤芍藥 大黃(各等分) 水煎服。

方脈火門合參

夫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暴,蓋以火性疾速,燔灼焚焰,飛走狂越,消鑠於物,莫能御之。游行乎三焦,虛實有兩途,曰君火者,猶人火也,曰相火者,猶龍火也。凡火性不妄動,不違於道,則稟位聽命營運,造化生存之機得矣。奈何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化。火一妄行,元氣受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害他經,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然出於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陽臟腑之火,根於五志之內,無因六欲七情激之,其火隨起者,如大怒則火起於肝,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起於腎,悲哀動中,則火起於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故丹溪曰︰火出五臟。《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蓋五臟各有火,五志激之,其火隨起,諸寒為病,必身犯寒氣,口食寒物而得,非若諸火為病,皆自內作者也。凡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如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黃連之屬,可以製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濕折之,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雖然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司之,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餘之火耳。若飲食勞倦,內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者,宜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血虛之病者,宜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或心火亢極,郁熱內實,為陽強之病者,宜以鹹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朴硝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為陰虛之病者,宜以壯水之劑製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右腎命門之衰,為陽脫之病者,宜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乾薑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逼退陽氣於脾土、而為火鬱之病者,宜以升散之劑發之,如升麻、葛根之屬。倘不明此,而治之。難免實實虛虛之禍矣。

夫火與元氣,勢不兩立,故火之盛者,即氣之衰也。是以元氣者,水火之根,氣血之母,雖為有生之本,實為無形之虛。凡有所傷皆患不足,故有餘之疾病,皆正氣之衰微,蓋人身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三焦包絡,皆一氣之流行,安有所謂火哉?火者即氣之不得其平,而為之也,故曰捍衛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變動之謂火。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相火、天火也。凡動皆屬火,而其所以易於動者,皆相火之助也。相火寄於腎肝,見於天者,猶之龍雷,東垣謂為元氣之賊,以其暴悍酷烈,有甚於君火也。使善處而製之以靜,則元陽蓄焉。五火寂然不作,惟有補脾,造化生生不息之用,有何賊之患哉﹗所以六氣之序,君火在前,相火在後,前者肇物之生,後者成物之實,此乃君相二火之用也。若夫所謂火與元氣,勢不兩立,一勝一負,此論壯火而非少火也。然陽火利於正治,陰火利於從治,凡自勞役辛苦及感冒而致者,皆為傷其陽火也,補中湯。自勞心思慮及房欲而得者,皆為傷其陰火也,地黃湯。有謂陽盛則陰衰,火盛則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藥,抑陽而扶陰,瀉其亢甚之火者,而救其欲絕之水也。然非實熱不可輕投,蓋有根之火,有病病以當之,無根之火,元氣受傷而立敗,故曰,誤服寒涼者立死。此治陰陽二火之大略,實至當不易之經綸也。

火鬱當發,兼宜審看何經?如輕者可降,重者則從其性而治之,丹溪云︰實火可瀉,如黃連解毒湯之類。虛火可補,如四物湯之類。氣有餘便是火,不足者是氣虛。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人虛火盛狂者,若投正治即死,宜補陰火即自降。凡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兼溫散。有可發者,如風寒外束者可發。鬱火可發,氣從左邊起者乃肝火也,氣從臍下起者乃陰火也。氣從腳下起入腹如火者,乃虛之極也。蓋火起於九泉之下,其症多死,倘能清心絕欲,養陰滋腎,使真陰得複,亦可挽回。若徒事服藥,而不能禁忌,多致不救,外用附子末津調敷湧泉穴,乃引火下行之義也。陰虛火動者難治。凡小便降火最速。龜板補陰,乃陰中之至陰也。生甘草緩火邪,木通下行,瀉小腸火。人中白瀉肝火,須風露中二三年者佳,人中黃大涼,治疾病須多年者佳。山梔子仁大能降鬱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降,亦能治痞塊中火邪。

清心湯

即涼膈散,加黃連。

連翹 山梔子 大黃 薄荷葉 黃芩 甘草 朴硝 黃連 加蜜少許,竹葉十片,水煎溫服。

大金花丸

治諸熱寢汗切牙,尿血淋閉,衄血喘嗽。

黃連 黃柏 黃芩 大黃(各等分) 如自利去大黃加梔子,名梔子金花丸,又名既濟解毒丸,為末,水丸,如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新汲水下。

防風當歸飲子

治脾腎真陰虛損,肝心風熱郁甚,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裡熱而躁熱煩渴、或邪熱半表半裡,進退出入不已,而為寒熱往來,蓄熱極深,裡熱極甚,陽極似陰而寒戰,腹滿煩渴躁熱者,一切風熱壅滯等症,用此宜通氣血並效。

防風 當歸 白芍 柴胡 黃芩 人參 甘草 大黃(各一兩) 滑石(六兩) 每服三錢,至五錢,薑水煎服。

按前方大黃瀉陽明之濕熱,從大便出;滑石降三焦之妄火,從小便出;黃芩以涼膈;柴胡以解肌;防風以清頭目;人參、甘草以補氣;當歸、芍藥以補血,瀉心肝之陽,補脾腎之陰,而無半味辛香燥熱之藥,真治風熱燥熱濕熱挾虛之良劑。但因虛致火者,非其所宜。

滋腎丸

治不渴小便閉,邪熱在血分也。

知母(二兩,酒浸、陰乾) 肉桂(二錢五分) 黃柏(二兩,細銼,酒拌陰乾,炒)。

上知母、黃柏氣味俱陰,以其同腎氣,故能補而瀉下焦火也。桂與火邪同體,故曰︰寒因熱用。凡諸病在下焦,皆不渴也。熟水為丸,百沸湯下。

火門要藥

清散外入之火,如薄荷、黃芩、防風、荊芥、連翹、升麻、葛根、黃連、黃柏、大黃、犀角、羚羊角、柴胡、赤芍藥之類,隨候採用。

清理中郁之火,如山梔梗、製香附、青黛、青蒿、龍膽草,黃連、黃芩、射乾、蘆根、石膏、竹茹、竹葉、蘭葉、葛根、連翹之類,隨候採用。

滋降下起之虛火,如龜甲、鱉魚、地黃、丹皮、玄參、麥冬、五味子、地骨皮、牛膝、黃柏、秋石、童便、人中白之類,隨候採用。

溫熄肝腎龍雷之火,如黑薑、附子、肉桂、熟地、山茱、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麥冬、牛膝、五味子之類,隨候採用。

溫養脾胃爐中之火,加人參、黃耆、白朮、當歸、炮薑、附子、補骨脂、炙甘草、五味子之類,隨候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