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清 羅國綱


卷十四‧婦科(上) 胎孕門

二十一、胎脈

婦人胎脈,陰搏陽別。少陰動甚,其胎已結。滑數不散,胎必三月,但數不散,五月可別。左數為男,右數為女。女胎如箕,男胎如釜。

陰搏陽別,寸為陽,尺為陰。搏者,謂尺搏觸而動,與寸陽之脈,迥然各別,此有子也。

或兩寸脈,獨動而甚,胎必結矣。(此說為的。)動者往來流利,不與眾脈同也。自一月以至四月,始分男女。左疾為男,右疾為女。左右俱疾,定生二子。男脈多沉實,中滿之象,陽在內也。女脈多浮虛,中虛之象,陰在內也。男女孕於胞胎,女面肖母而懷,足膝抵腹,下大上小,故胎如箕。男面向母而懷,則背脊抵腹,其形正圓,故如釜也。且胎有男女,而成有遲數,男動在三月,陽性早也。女動在四月,陰性遲也。此皆正理,毫忽不爽。

三月胎脈,滑疾不散。五月俱疾而不散,不甚滑耳。至六月以後,不甚疾連,及八、九、十月,血氣流通,其脈平和,而如無妊,但兩寸活動,稍不同耳。非醫者深明脈理,病者直明其故,難以診而知也。然亦有始終洪數不變者,其氣血甚盛,不可以一例拘也。

凡胎孕之脈數,勞損之脈亦數,大有相似。然損脈之數多兼弦澀,胎脈之數必兼和滑,為不同耳。

經曰︰“身有病而無邪脈者,妊也。身有病,經閉也。經閉之脈,尺中來而斷絕。無邪脈者,尺中之脈和勻而無病,故為胎也。”《啟蒙》曰“欲產之婦脈離經,離經之脈認分明。

其來大小不調勻,(且複歇至。)或如雀啄屋漏應。腰疼腹痛眼生花,產在須臾卻非病。”

二十二、胎前調養免至墮胎

婦人受胎之後,最宜調飲食,淡滋味,避寒暑,則胎元完固,生子無疾。若喜啖酸辛煎炒、肥甘生冷之物,脾胃受傷,胎則易墮;寒熱交雜,子亦多疾。……皆有明驗,所宜禁者。

不可忽也。

古者婦人有孕,即居側室,不與夫接。若不知禁忌,縱情恣欲,有觸動胎氣而墮者,有敗精凝滯而礙產者,有生子多疾,痘瘡稠密者,種種有害,所宜深戒。試觀百物,有胎之後,並不交合,幾有墮胎者,何人之不如物也﹗

孕婦七情,宜知自慎。喜怒憂思悲恐懼,一有所過,母氣必傷,子氣應之。母傷,則胎易墮;子傷,則臟氣不完,病斯多矣。盲聾喑啞之類,皆胎養之故也。明哲之婦,庶能慎焉。

古有胎教,言動必端,心思必慎。凡淫聲艷色,不留耳目;異端邪教,勿入庭室。並不使之好逸惡勞,貪眠養驕,庶得清純中正,和平長濃之道,以養胎孕。血氣流通,百脈暢適,以便產育,……臨盆亦易,其有賴於胎教也大矣。

凡婦人受種之後,不惟勿複交接,以擾子宮,而且勿勞苦,勿食冷,勿疾行,勿數浴,勿飲酒,勿令之怒,勿令之驚,勿登高臨深,勿伸身舉重。少有觸犯,其胎必墮。

二十三、女轉男胎

(文略)

二十四、論墮胎

婦人受胎,七日一變,今之墮胎者,多不知在一月之內。一月屬肝,怒則多墮。喜洗下體,竅開亦墮。(此人不知,須宜留神。)一次既墮,肝脈受傷,下次亦墮。今之無子者,大半如是,非盡不受胎也。又有在三月、五月、七月墮胎者多,在二月、四月、六月者少。

蓋諸經養胎,臟陰而腑陽,三月屬心,五月屬脾,七月屬肺,皆在五臟之陰,陰常易虧,故多墮耳。如在三月曾墮,後孕至期,必乘其所虛而亦墮,以心脈受傷故也。須預於二月調補心經,(方法載後。)五月、七月亦然,必多服健脾益氣養榮之藥。一有胎,日不可間,值前墮胎之月,更宜著神。凡上文所載一切損胎之事,毫不可犯,則胎元固,而麟趾呈祥矣。

墮胎者,由氣血不足以固胎元也。然不足之中,尚有性稟偏陰偏陽,或寒或熱之異。如概謂黃芩、白朮為安胎之聖藥,其貽害不小。惟憑脈調治,乃為當耳。如陰虛內熱者,而用艾葉、白朮、砂仁溫暖之劑,則陰道愈消,如草木之無雨露,自然枯萎也。如陽虛內寒者,而用黃芩、白芍、生地涼血之藥,則脾胃虛寒,氣血益弱,猶果品春夏易生,秋冬少結也。故辨症合宜,雖寒熱俱可益人,經所謂應犯無法,似乎無犯也。

平補固胎湯(新) 治種玉之後,即平補氣血,以固胎元,免其下墮。

淮山藥(炒) 當歸(去尾,酒洗) 杜仲(糯米泔炒) 白芍(酒炒。各二錢) 白朮(錢半) 熟地(三錢) 益母子(一錢,炒) 甘草(炙,一錢) 川續斷(節節斷皮,黃皺如雞腳,折之有煙塵者真。二錢) 升麻(鹽水炒,三分) 黃耆(蜜炒,錢半)
棗三枚,白蓮子(去心,微炒,捶碎)七粒引。如虛寒作嘔逆者,加生薑一錢。如體虛兼熱,口渴便燥等証,加黃芩一錢五分,或加生地二錢。如氣逆多滯者,加去白陳皮八分。
或加童便炒香附七分,即砂仁亦可。如有所觸而動血者,加阿膠二錢。此方和平,有孕者宜常服。

養血舒肝湯(新) 治受胎一月,系屬肝經。前此或墮,後孕至期亦墮,宜於交合之後,即生血養肝。肝安,則木不侮土,脾亦安,而胎元之根本固矣。

當歸身(二、三錢) 熟地(三、五錢) 白芍(酒炒,錢半) 甘草(炙,一錢) 阿膠(蛤粉炒)白朮 杜仲(鹽水炒。各錢半) 枸杞(二錢) 淮山藥(炒,二錢)
棗引。如怒後傷肝,氣逆脅痛,加青皮六分,柴胡(酒炒)七分。

加減歸脾湯(新) 胎至三月,心經養之。前此或墮,心經受傷,後孕宜預於二月調補之。必須大劑,不宜間斷,保過三月,可無虞矣。

人參(或以山藥炒黃四錢代之) 白朮(三錢) 黃耆(蜜炒,二錢) 茯神(二錢)當歸(二、三錢) 棗仁(炒研,錢半) 遠志(三、五分) 甘草(炙,一錢) 陳皮(八分)杜仲(鹽水炒,錢半) 川續斷(酒浸一錢) 升麻(三分)蓮肉七粒(去心),紅棗三枚。如津液短少,咽乾便燥,加熟地三錢。如腹冷便溏,不愛飲食,加乾薑(炒黃)錢半,或加砂仁。

加味四君子湯(新)胎至五月,脾經養之。前此或墮,脾經受傷,後孕宜預於四月調補之。必須大劑,不可間斷,保過五月,則無虞矣。

人參(隨便) 白朮(二錢半) 茯苓(錢半) 甘草(炙,一錢) 山藥(炒) 當歸 扁豆(炒。各二錢) 芡實(炒研末,三錢,調藥服)
薑棗引。或加杜仲、續斷各錢半。或以此方加倍,研細末,加白糖,每日中夜用米飲調服三錢,即睡一刻,更妙。

加味補中益氣湯(新)胎至七月,肺經養之。前此或墮,肺經受傷,後孕宜預於六月調補之。必須大劑,不可間斷,保過七月,則無虞矣。

人參(隨便) 黃耆(蜜炒,二錢) 白朮 當歸(各錢半) 炙草 陳皮(各八分)柴胡(酒炒) 升麻(蜜炒。各三分) 杜仲 續斷 淮山藥(炒。各錢半) 百合(二錢)五味子(十五粒)
薑棗引。如肺虛有熱,或口渴溺赤,或咳嗽喉燥,加麥冬一、二錢。如脾寒泄瀉,加炮乾薑一錢。如氣滯而脹,加腹皮八分,或加枳殼七分。

千金保孕丸 治妊婦腰背痛,善於小產,服此可免墮胎。

杜仲(八兩,用糯米煎湯炒,去絲。薑水炒亦可) 川續斷(黃皺如雞腳,折之有煙塵者真。四兩,酒洗)
上為末,用山藥十兩研末,開水泡糊為丸,綠豆大,每服百餘丸,空心米飲下。忌酒、醋、惱怒。此丸宜與上按月水藥同服。或用紅棗一斤,水浸蒸爛,取肉糊丸亦妙。

泰山盤石散 治婦人氣血兩虛,肝脾素弱,倦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此方平和,可以多服,保固無虞。

人參(隨便) 黃耆(蜜炒) 當歸 川續斷(各錢半) 川芎 白芍(酒炒) 黃芩(細而實者佳)熟地(各一錢) 白朮(二三錢) 甘草(炙) 砂仁(各五分) 糯米(一撮)
水煎服。但覺有孕,三日一服。如值曾經墮胎之月,預半月調治,一日一服,不得少間,若臨期則不及也。如氣血覺有熱者,倍黃芩。如胃弱者,多用砂仁,少用黃芩更宜。切戒欲事及酒醋辛熱之物,可保無墮。每日得與上千金保孕丸並進更妙。

二十五、安胎

凡妊娠胎不安者,其証非一,治亦不同。但當隨証隨經,因其病而調治之,乃為至善。

(治法詳列於後。)若執古方,未必適合。

溫胃飲 治胎氣因寒而不安者。其証或吐酸嘔惡,或下寒泄瀉,脈見沉細,全無火証,皆屬陽虛。溫中而胎安矣。

人參(隨便) 白朮(二、三錢) 扁豆(二錢) 陳皮(八分) 乾薑(炒,一、二錢)甘草(炙、一錢) 當歸(一、二錢。滑泄者不用)
溫服。如氣脹痛,加藿香、丁香、白蔻、砂仁、白芥子、木香之屬。如脾虛嘔吐,加胡椒二、三分,或用理陰煎,(方載上第三內。)溫胃散(方載上第八內。)加減主之,亦妙。

清熱安胎湯(新) 治胎因熱而不安者。其証或煩熱、口渴、便燥,或漏血尿赤,或暴動上沖,或六脈滑數等証。

當歸(一錢) 白芍 生地(各二錢) 黃芩(錢半) 黃柏 續斷 甘草(各一錢)
水煎,熱服。如小水赤澀,加炒梔子一錢。如氣滯脹痛者,加陳皮、青皮、香附、木香之屬。如血虛有熱者,加熟地、山藥。如熱甚,加知母、青蒿之屬。

胎元飲 治氣血兩虛而胎不安者。六脈微弱,神昏氣倦,一切不足之証,當加減用之。

或間日一服,或常服之。

人參(隨便) 當歸 杜仲(薑炒) 白芍(酒炒) 白朮(各二錢) 熟地(二、三錢)甘草(炙,七分)
食遠服。如氣分虛甚者,倍白朮,加黃耆。但耆朮氣浮,能滯胃口,倘胸膈有飽悶不快者,須慎用之。如下元不固而兼遺濁者,加山藥、補骨脂、五味之類。如虛而兼寒多嘔者,加炮薑七八分。如虛而兼熱者,加黃芩錢半,或加生地二錢,去杜仲。如陰虛小腹作痛,加枸杞二錢。如多怒氣逆者,加去白陳皮、香附、柴胡,或加砂仁。如有所觸而血動者,加川續斷、阿膠珠各錢半。如嘔吐不止,去熟地,加半夏(薑汁炒)錢半,生薑一錢。如十全大補湯、(方載上第三內。)八珍湯(四物合四君。)俱可擇用。

安胎和氣飲 治跌撲觸動,胎氣不安。

歸身 白芍 黃芩(各一錢) 白朮(錢半) 蘇葉 炙草 砂仁(各五分)
薑棗引。如動血者,加阿膠珠、川續斷、艾葉;不應,用八珍湯送知母丸。其丸,用知母二兩炒,研末,棗肉蒸爛糊丸。又方︰用川芎末二錢,酒下二、三服。胎生即安,若胎死,立下。

○又方︰竹茹五兩,酒煎服。

歸地阿膠湯 治入房觸動,胎氣不安者。

歸身 熟地 阿膠(蛤粉炒。各錢半) 炙草 砂仁(各七分) 竹茹(三錢)
水煎。更宜切禁房事,不致再墮。

加味四物湯 治七情過傷,胎動不安者,以四物湯為主。

當歸 熟地(各二、三錢) 川芎(一錢) 白芍(錢半)
如因怒傷肝者,加柴胡、黃芩、炙草各一錢。如因悲傷肺者,加阿膠、黃芩、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二粒,炙草五分。如因驚傷腎者,加川續斷、黃柏(炒)、杜仲(炒)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如因思傷脾者,加白朮錢半,陳皮、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如因喜傷心者,加條芩、黃連、白朮、麥冬各一錢,炙草五分。
○又有安胎,用六味加杜仲、續斷、五味、阿膠,安胎之聖藥也。又方︰用白朮、熟地各一兩,水煎服。

凡胎之不安而有墮者,大抵不外乎屬虛、屬火二者之間。能知清熱養血,無不安矣。

此外又有因母病動胎者,但療母病,則胎自穩。有因觸傷動胎,而病及母者,當知安胎,而母病亦愈。

二十六、妊娠傷寒

凡妊娠傷寒,專以清熱和胎為主,各隨六經所見表裡之証治之。務宜謹慎,不可與常病傷寒同治,以致損胎,遺害不小。

凡得傷寒,勿拘日數,但見惡寒、發熱、頭痛,病在表也,宜用︰

紫蘇和胎飲 為主,後照各經之証,加味治之。

紫蘇 條芩 白朮(各錢半) 甘草(一錢)
如惡寒,頭痛,項強,腰脊痛,此病在足太陽膀胱經也。本方加羌活、 本、川芎、防風各一錢,連鬚蔥三根,薑引,熱服,得汗而解。

如惡寒卻不發熱,只頭痛,鼻乾,或項強,此病在陽明胃經也。本方加葛根、白芷、防風各一錢,蔥白三根,淡豆豉錢半,熱服。
如寒熱往來,頭眩,或嘔,或心煩脅滿,此病在足少陽膽經也。本方加柴胡、人參。

嘔,加半夏。胸脅滿,加枳殼、桔梗各一錢。頭眩,加川芎八分,薑棗引。
如發熱,惡寒,咳嗽甚者,此病在手太陰肺經也。本方加麻黃(去節)、杏仁(去皮)各一錢,蔥白三根,薑引,以汗而解。
如惡寒無熱,腹中痛,吐瀉不渴,手足厥冷者,此病在足太陰脾經也。本方加乾薑(炒)錢半,白芍(酒炒)一錢,薑棗引,熱服。
如惡寒,倦臥,發熱,手足冷者,此病在足少陰腎經也。本方加獨活、熟地各錢半,北細辛八分,薑棗引。
如惡寒,手足厥冷,唇口青,遍身頭項痛,此病在足厥陰肝經也。本方加歸身、吳茱萸(炒)、羌活各一錢,北細辛五、七分,連鬚蔥白三根,薑引,熱服。

凡得傷寒,勿拘日數,但無惡寒,無頭痛,只發熱、口燥、咽乾而渴者,此病入裡,用︰

黃龍湯 為主,各隨所見之証加減用之。

柴胡 人參 甘草 黃芩(各一錢)
如發熱口渴,小便不利者,此小腸膀胱病也。本方加白朮錢半,豬苓、赤苓、澤瀉、木通各一錢。
如發熱大渴者,此胃與大腸病也。本方加知母、石膏各錢半,淡竹葉十五個,粳米一撮。
如大熱,大渴,煩躁,大便不通者,此病在胃也。本方去人參,加枳殼、大黃(煨)各錢半,薑引;若不應,加芒硝一、二錢,以利為度。
如發熱,口乾而渴,心煩不得眠者,或乾嘔者,此病在膽也。本方加麥冬、花粉、山梔、棗仁各一錢,竹茹二錢。
如發熱而渴,腹痛自利者,此病在脾也。本方加白朮、白芍、阿膠(炒)、茯苓各錢半,薑棗引。
如發熱而渴,利下濃血,手足冷者,此病在肝也。本方加歸身、白芍(酒炒)、白朮、茯苓各錢半,烏梅二個引。

凡傷寒愈後,調理失宜,複發熱者,此勞複也。用黃龍東加知母、麥冬各一錢,石膏二錢,淡竹葉十五個,粳米一撮。
如飲食失節,複發熱者,此食複也。用上紫蘇和胎欲加枳實、陳皮、神曲各一錢。如有熱証,加黃連(炒),薑棗引。

和胎敗毒散 治天行時氣,傳染初起,服此解之,亦是妙方。

人參 羌活 前胡 柴胡 白苓 甘草 川芎 枳殼 桔梗 黃芩 白朮 蘇葉 葛根 蔥白(各一錢)
薑引,熱服,得汗而解。

加味化斑湯 治傷寒熱不解,遍身發斑,赤如紅錦者。

人參 知母(一錢) 石膏(三錢) 甘草 黃芩 梔仁 生地(各錢半) 淡竹葉(七皮)豆豉(一合)
水煎服。

二十七、胎漏

胎漏者,謂既有孕,而複下血也。屬氣虛血虛,胞中有熱,而下元不固也。法宜四君子以補其氣,四物以補其血,黃芩、黃柏以清其熱,膠、艾以止其血,杜仲、續斷以補下元之虛,病自愈矣。

安榮養胎湯(新) 治孕婦氣血兩虛,六脈微弱,不時下血者。

人參(少者,以山藥四錢炒黃代之) 白朮 歸身 熟地 杜仲(薑炒) 阿膠(蛤粉炒。各錢半)艾葉(八分) 條芩(酒炒) 黃柏(炒) 白芍(各一錢) 炙草(七分)
薑棗引。或加三七根二錢。如血熱甚者,加生地、青蒿、丹皮之屬。如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錢半。如熱甚而渴者,加石膏二、三錢。如五心熱,加元參錢半。如下熱便澀者,加梔子一錢。如脾虛不能統血,用加減歸脾湯。(方見上墮胎。)如氣虛不能攝血,用補中益氣湯,(方見上血色。)加阿膠、艾葉、五味子。

秘元煎 治衝任氣虛,不能約製,血滑易動而無火者。

山藥(炒) 芡實(炒) 棗仁(炒,搗碎。各二錢) 白朮 茯苓(各錢半) 遠志(七分)炙草(一錢) 金櫻子(去核,二三錢)
如氣虛,加黃 二錢,或加阿膠、艾葉。

安胎散 治妊娠偶然傷觸下血,或腰痛難忍者。

熟地 當歸 白芍(炒) 黃耆(蜜炒) 阿膠(炒。各錢半) 甘草(炙) 艾葉川芎 地榆(炒黑。各一錢)
薑棗引。

有一種婦人,受妊二、三個月,經脈如常,但較前略少,脈息滑數,並無病証,是血氣旺,而蔭胎有餘,生子仍不弱,此不必治也。待三月後,經脈方止,至七、八個月而生子者,人但以血止為度,謂不足月,不知妊婦壯實,間有是耳。

安胎聖方 治氣血不足,以致胎漏胎動,宜峻補之。

人參 白朮(三錢) 杜仲(薑炒,二錢) 枸杞 茯苓 甘草(炙。各一錢) 山藥(炒)歸身 棗皮(各二錢) 熟地(三四錢) 麥冬(錢半) 五味(五分)

又方︰治胎漏如神,名止漏神丹。

白朮(五錢) 熟地(一兩) 三七根末(七錢)此方用三七根,乃止血神品,補而兼止,故奏效如響。又方︰五倍子研末,酒服錢半,神效。

二十八、妊婦中風

此証有三︰或外中風邪,寒熱身痛;或肌肉頑痺;或拘攣強直,口噤不語,六脈必浮大有力,皆由表虛,所以虛風得以襲之也。宜以安胎為本,少加搜風之味。又有血虛不能養肝,木動風搖,陰火上炎,鼓動其痰,或僵仆,或昏迷,或發搐,脈必浮滑而數。此由血虛生熱,熱生風,皆內起之風火。涼血養血,而風火自息也。仍以安胎為主,勿過用中風之藥。又有左脈微數,右脈滑大,忽然暈倒,口噤莫言,狀如中風,須臾複醒,醒而複發,此名子癇,乃氣虛挾痰、挾火而然也。治宜補虛清熱,以化痰為主。

加味八珍湯 治體虛冒風,寒熱昏迷等証,六脈浮數。

人參(少者,以山藥四錢炒黃代之) 白朮 熟地 當歸 秦艽(各二錢)茯苓 黃 (蜜炙。各錢半) 白芍(酒炒) 撫芎 甘草(炙) 羌活 防風 黃芩(各一錢)
薑棗引,水煎速服,以平為度。

養血祛風湯(新) 治血虛生熱,熱生風,以致拘攣、昏迷等証。

當歸 山藥 生地 沙參 鉤藤鉤 麥冬(各二錢) 熟地(三五錢) 枸杞(錢半)元參 青蒿 阿膠(蛤粉炒。各一錢)
水煎。加竹瀝半杯,薑汁四五匙,合服。如痰盛,加膽星二錢,海石二錢,陳皮(去白)錢半。如火盛而痰不降,加童便。

二十九、子癇

清神湯 治孕婦忽然眩暈卒倒,狀如中風。脈與証詳上中風條。

人參(隨便) 白朮 茯苓 黃 (炙) 甘草(炙) 麥冬 歸身(各二錢)
薑棗引。如痰盛,加南星二錢。

養血清熱湯(新) 治風木為熱,痰涎壅盛等証。

當歸(二錢) 川芎(一錢) 白芍(酒炒,錢半) 熟地(二、三錢) 陳皮(去白) 半夏(薑炒)茯苓(各錢半) 炙草(一錢) 黃芩(酒炒,錢半)
加竹瀝、薑汁。

三十、子煩

孕婦煩悶不安者,多由陰血養胎,孤陽獨旺,心肺虛熱,是以撩亂不寧,或心驚膽怯,謂之子煩。人參麥冬散主之︰

人參 茯苓 生地 麥冬(各錢半) 黃芩(酒炒) 甘草(炙。各一錢) 竹茹(二錢)
食前服。此外又有嘔吐痰沫而煩者;又有血積停飲、寒熱相搏而煩者;又有時當盛夏,君火乘肺,而煩躁胎動者。宜診脈察証,不得一概視之。
○子煩,竹瀝、茯苓服之即效。

三十一、子懸

孕婦五六個月以後,胎氣不和,上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此証挾氣者居多,能疏氣養血,而胎自降而安。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當知補正,而邪自除。又有由腹內氣寒,致令停飲,與氣相爭,故令腹脹,須以脈之遲數辨之。

紫蘇飲 治胎氣上脹,似子懸立而不安者。

紫蘇(錢半) 陳皮(去白) 大腹皮(洗淨) 川芎 白芍(酒炒) 歸身 人參(各一錢。

少參者,或以山藥炒黃四錢代之,或用時下條參、沙參四錢亦可。)炙草(五分) 薑(一錢) 蔥白(七寸)
水煎服。

三十二、子腫

孕婦腹大,胸腹脹滿,或手足頭面浮腫,或小水不利,此由胸中蓄水,名曰胎水。一時發脹,頃刻難安。

千金鯉魚湯 治胎中水脹如神,或胎死腹中皆效。

當歸 白芍 白朮(各錢半) 茯苓(二錢) 陳皮(去白,八分)用鯉煎一尾,不拘大小,去鱗臟,白水煮熟,去魚,用汁煎藥,加生薑五片,空心服。

二、三服,水盡脹消,神效。若脾虛不運,佐以四君。

三十三、子氣

孕婦有六、七個月,兩足腫大,行步艱難,或腳指間有黃水出,此名子氣。與子腫在上半身者不同。輕者待子生後即消,不治亦可,重者須為調治。

天仙藤散 治孕婦下體腫脹,或足指間出水,似有水氣。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炒) 陳皮 甘草 烏藥(各二錢)
加生薑、木瓜、蘇葉各七分,日三服。若因脾胃虛弱,惡食便泄,宜兼六君子湯。如中氣下陷,用補中加茯苓。

茯苓湯

白苓 白朮 烏藥(各錢半) 香附 陳皮(各一錢) 炙草 蘇葉(各五分) 木瓜(八分)
薑引,空心服。
○如妊婦至八、九個月,脛腿俱腫,非水氣比,(小便短,屬蓄水;小便清長,不屬水。)不可以水病治,宜用上方。凡有此者,必易產,因胞臟中水血多,不能燥胎故也。

初妊即腫,是水多,兒未成,恐胎壞也。

三十四、子滿

孕婦至八、九個月,胎大滿腹,坐臥不安,謂之子滿。

束胎飲

白朮(二錢) 子黃芩 蘇葉 枳殼 大腹皮(洗淨,各一錢) 砂仁(和殼略炒研,五分)炙草(四分)
薑引,空心服。要知此証系富貴之家奉養過濃,而胎大難產者,可早服十餘劑。若體虛弱,及淡薄家,決不可用。

三十五、子淋

孕婦小便少,點滴澀痛為子淋,膀胱、小腸虛熱也。虛則不能化氣,熱則不能通利,由氣血聚養胎元,不及敷榮滲道,遂膀胱郁熱所致,宜滋腎以清熱也。

安榮散

當歸 白芍 人參 麥冬 石斛 通草(各一錢) 山梔(七分)
空心服。此方內原有滑石,恐下墜,故更之。或改用木通、生地、條苓、甘草梢、麥冬、沙參、赤芍各錢半,淡竹葉十五皮,燈心四分,水煎服亦可。

三十六、孕婦尿閉

(附︰遺尿)古來謂此証為轉胞,多用滑利藥,鮮效。因思胞不自轉,為胎墮所壓,胎若舉起,胞系自疏,水道自通矣。宜補中益氣湯,服後探吐,以提其氣,氣通而小便自下矣。但貧家不能辦參,即三、五、七分,不能有力。(探吐法,載小便閉門。)余有一法,試之即愈。有胎墮而小便閉者,此屬急証,一刻難過,用板一塊,將孕婦仰臥板上,頭上用枕,於腳頭漸漸貼高七、八寸不等,以胎系圓物,自必旋轉而上,離開一、二寸,則膀胱不壓,小便即通矣。用藥者,恐不能如此之捷而妙。通後即當大補元氣,恐胎又墮也。

大補元氣湯(新) 治胎下墜,宜急服多服,乃妙。

黃耆(酒多炒,一兩) 人參(或以山藥五、六錢炒黃代之。) 白朮(二錢)甘草(炙,一錢) 升麻(淡鹽水炒,一錢二分) 杜仲(薑水炒,二錢)
薑棗引。若氣滯,加陳皮。或兼血虛者,加當歸二錢,酒炒白芍錢半。

凡妊婦遺尿不知,用白礬五錢,牡蠣( )一兩,共研末,酒調服二錢。

○又方︰雞毛燒灰,米酒服一匙。

○又方︰桑螵蛸(蒸焙)二錢,益智仁五錢,共為末,米飲下。
○此証若脬中有熱,用加味逍遙散。(方載上第九內。)若脾肺氣虛,用補中益氣湯(方載上第七內。)加益智仁。若肝腎陰虛,用六味地黃丸(方載上第二內,)加五味、牡蠣、益智仁。

三十七、子鳴

九個月,十個月,胎氣已定,子在腹中鳴者,……治法,或令母拜狀一刻,或以豆撒地,令母逐一拾之,……則止矣。

三十八、子喑

喑者,謂有言無聲,非絕然之不語也。腎脈入肺,循喉嚨,系舌本,而為聲之所由出也。

因胎氣肥大,阻腎上行之經,故間有之。十月分娩後,而自能言也,不必加治,人亦勿慮。

三十九、尿血

妊婦勞傷經絡,熱乘於血,血得熱,則滲入脬,故尿時痛而下血。宜四物加山梔、髮灰,或加阿膠、熟地、麥冬、五味之類。

四十、妊婦惡阻

惡阻者,心有所惡而食嘔阻也。其証︰脈息平和,心悶頭眩,惡食嗜酸。因氣血積聚以養胎元,而五味不化,中氣壅滯,穢腐之氣上攻於胃,以致嘔逆。法當散郁清熱,不可過用辛藥。若愈止愈吐,仲景法,停藥月餘自安,以為妊婦常病。

加味茯苓半夏湯(新) 治妊婦惡阻。

陳皮(去白,一錢) 半夏(二錢,薑炒,則不動胎,為健脾化痰主藥)茯苓(三錢) 甘草(炙,一錢) 砂仁(炒研,八分) 白朮(錢半)
薑棗引。或只用茯苓、半夏、白朮各二錢亦可。薑一錢,棗三枚。若瘦人兼熱,加麥冬、竹茹。或脈滑數之甚,加黃芩。

參橘飲 治嘔逆不能食者,六脈虛滑,須補氣清熱以保胎也。

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 炙草(一錢) 橘紅 紫蘇 麥冬 黃芩 竹茹 生薑(各一錢)廣香(五分) 茯苓(錢半)棗引。或加半夏二錢(薑炒)。經云︰“有故無殞”,又謂胎前須順氣者,是也。

和中理脾湯(新) 治惡阻兼腰痛者,防胎下墮,宜以和中理脾為主,不可升舉。蓋嘔逆氣已上升,藥再上升,則犯有升無降。上更實,而下更虛,益促其墮矣。

當歸 熟地(薑汁炒。各二錢) 白芍(酒炒,錢半) 川芎(一錢) 陳皮 甘草 黃芩(各一錢)半夏(薑炒,錢半) 白朮 杜仲(鹽炒。各二錢) 茯苓(錢半)
薑三分,棗三枚,水煎,空心服。

四十一、妊娠腹痛

此病或素有冷疼,或新觸風寒,邪正相擊而並於氣,氣上則沖心,氣下則攻腹。若脈証俱有寒邪,須照上傷寒治法,否則為胎痛或小腹重墜。潔古、丹溪,俱以血虛治之,用熟地六錢,當歸一錢,水煎服。若不應,加參、朮、陳皮。或中氣下墜作痛者,用補中益氣湯。如偶有所傷,胎動切痛,喜熱喜按者,用帶殼砂仁,和皮炒淡黑色,為末,酒下二錢,不飲酒者,米湯下。腹中覺熱,胎安痛止,極效。若小腹寒甚,如扇風之涼,加附子二、三錢,以溫下焦。勿疑動胎,以有病當也。

四十二、妊婦霍亂

此病因寒熱之感,邪正交爭,故心腹絞痛。如邪在上胃脘,則心痛而吐。邪在下胃脘,則當臍痛而利。若在中,則腹痛,而吐利俱致。吐多傷氣,利多傷血,氣血俱傷,子母不安,此危証也。

加味紫蘇和胎飲

紫蘇葉(紅者真) 條芩 甘草(各一錢) 白朮(錢半) 陳皮 藿香(須梗連葉者真。各八分)砂仁(五分)
熱服。若痛而不吐不泄者,名乾霍亂,殺人。須參閱霍亂門救法。(在十五卷。)

四十三、妊婦泄瀉

此証雖不無風寒暑濕之外感,飲食生命之內傷,然屬於脾虧者,乃其本也。蓋血統於脾,血擁胎元,則脾陰虛,而食不運化,故作泄也,總以補脾安胎為主。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少者,用山藥四錢炒黃代之) 白朮(二錢) 茯苓(錢半) 炙草(一錢) 白芍(一錢)
如脈實而熱者,必煩躁、舌黃,加黃芩一錢。如脈虛尿清,或腹痛喜按,穀食不甚化者,加乾薑(炒)五七分,烏梅一個,或加肉豆蔻一錢。如小便短少,口渴,屬濕熱者,加蓽四錢,廣香(煨)三分。至於扁豆、藿香、訶子之類,俱可加用。

四十四、妊婦痢疾

此証或傷生冷,或傷濕熱,致令腹痛。傷血則赤,傷氣則白,血氣俱傷,則赤白相雜。

至若胎墜而不能升舉者,中氣下陷,大用補中湯而自安,切勿用順氣行氣之藥以耗氣也。

況有似痢非痢者,由脾氣虛不能滲濕,腎氣虛不能閉藏,勿以有形之假滯而傷無形之元氣,則得矣。

歸芍湯(新) 治妊婦腹痛下痢,裡急後重,脈洪有力,証屬熱者。

當歸(二錢) 白芍(錢半) 黃芩 黃連 陳皮(各一錢) 廣香(三分)
如痛甚則下,加大黃錢半,空心服。

黃連阿膠湯 治妊婦久痢,以清熱和胎為主。

黃連(炒) 阿膠(炒) 白朮 茯苓(各一錢) 木香 乾薑(炒。各五分)炙草(七分) 烏梅(二枚)
薑棗引。如脈實有熱者,減乾薑,或加當歸、白芍各錢半。

單方 治妊婦絞痛下痢,用雞子一枚,烏雞子更妙,開孔去白留黃,入黃丹一錢,紙封煨乾為末,米湯下。……

四十五、妊婦咳嗽

此証有因外冒風寒者,發熱惡寒,鼻塞流涕,宜用發散。

加減參蘇飲

人參 紫蘇 陳皮 茯苓 甘草 枳殼 桔梗 前胡 黃芩(各一錢) 生薑(六分)薄荷葉(三分)
水煎,熱服,得微汗而解。

人參阿膠散 治久咳不已,謂之子咳。引動其氣、恐防墜胎。

人參 白朮 茯苓 炙草 蘇葉 阿膠(蛤粉炒) 桔梗(各一錢)
水煎服。

百合散 治妊婦咳嗽,心胸不利,煩滿不食,胎動不安。

百合 紫苑 麥冬 桔梗(各錢半) 桑白皮(一錢) 甘草(八分) 竹茹(一錢)
水煎去滓,入蜜二匙,再煎一、二沸,食後溫服。

四十六、妊婦瘧疾

此因氣血虛損,風寒得以乘之。風為陽邪,化氣而為熱;寒為陰邪,化氣而為寒;陰陽並挾,寒熱互見。治宜輕解表邪,以大補氣血為主。

清理湯(新) 治瘧疾寒熱。

柴胡(錢半) 桂枝 知母 黃芩 歸身 甘草 白豆蔻肉(微炒,研。各一錢)白朮(二錢) 生薑(錢半)
水煎,瘧前二時服。若寒重,桂枝、生薑各加一錢。若熱重,黃芩、知母各加一錢。頭到輕煎,服後煎二到,加常山(酒重炒)錢半,草果仁(飯包煨,研)八分,烏梅二個,半水半酒重煎,瘧前一時服。若早服,藥性已過;若遲服,瘧疾已發,俱不得效。此際須當酌量為妙,凡病瘧者,於此留神。

四十七、妊婦中暑

凡盛暑時,中其暑熱之毒,六脈遲弱,發熱自汗,口渴氣短,精神昏憒,四肢倦怠,宜作虛治,勿用涼藥。

清暑安胎湯(新)

人參 白朮(錢半) 炙草(一錢) 黃耆(蜜炒,二錢) 當歸 山藥(炒。各錢半)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三粒)
薑棗引。或用清暑益氣湯亦妙。(方載暑証門。)

四十八、妊婦腰痛

此証多屬勞力所致。蓋胞系於腎,傷則腰痛,或至小產,故宜以安胎為主,胎安而痛自愈,痛愈而胎能安。

加減六味丸(新) 治腎虛腰痛,或入房不節,致傷胞系而痛者,必脈大而空,兩尺更甚。

熟地(三五錢) 山藥(二錢) 茯苓(一錢) 棗皮(錢半) 杜仲(鹽水炒,二錢)枸杞(二錢) 五味(三分)
空心服。如脈緩,遇天陰而痛者,濕熱也。腰重如帶物而冷者,寒濕也。脈澀而日輕夜重者,氣血凝滯也。脈浮者,風邪所乘也。脈實者,閃挫也。臨月腰痛如脫者,將產也。詳言所因,宜照脈照証治之。

四十九、妊婦失血

血以壅養胎元,或七情六淫,一有所感,則氣逆而火上乘,血隨而溢也。然有虛實之分︰實火當清熱以養血;虛火當滋陰以補水,則血可安而胎可固。若泛用行血、消血之劑,禍不旋踵。

清熱養榮湯(新) 治血熱妄行,或吐或衄或下,皆可頻用急服。

生地(二錢) 熟地(五錢) 白芍(酒炒,錢半) 麥冬 阿膠(蛤粉炒) 青蒿 當歸(血虛有熱者宜少用。各一錢)
水煎。調髮灰、棕灰、百草霜、蒲黃(炒黑)等分研勻,共二錢,或再加童便半杯更佳。

歸地滋陰湯(新) 血虛妄行,胎動不安,可以多服,以平為度。

熟地(五、七錢) 當歸(去尾,三、五錢) 白芍(酒炒,錢半) 蜜 (二、三錢)杜仲 白朮(各錢半) 山藥(二錢) 枸杞 阿膠(炒。各一錢)
煎就,照上方髮灰等四味調服。

五十、妊婦氣喘

此証有外感風寒,而客邪勝者,宜發散自愈。若脾虛四肢無力,腎虛腰痛膝軟,猝然氣喘,此脾肺素虧,母虛子亦虛,腎氣不歸元,而上乘於肺也,宜以補肺為主。而一切辛辣破氣者,決不可用。

參蘇飲 治妊婦一切風寒外感,至穩神效。

人參 蘇葉 干葛 前胡 陳皮 枳殼 半夏(薑汁炒) 茯苓(各一錢) 桔梗 甘草(各八分) 木香(五分)
薑棗引,熱服。

補中湯 治脾肺虛,而腎氣不歸元,以致氣喘者。

人參(少者,重用沙參四錢) 當歸 蜜 白朮(各錢半) 炙草(八分) 陳皮(八分)五味(十五粒)
薑棗引。如氣滯作脹,加砂仁、香附之屬,或沉香亦妙。

五十一、妊婦悲傷

妊婦臟燥,無故悲傷,像如神鬼所憑,此屬肺病。臟燥者,肺之臟燥也。胎前氣血,壅養胎元,則津液不能充周,而肺為之燥,當補母,以脾為肺之母也。若作實証治,一刻危亡。

棗麥甘草湯 治臟燥悲泣。

大棗(十枚) 小麥(一碗) 甘草(三錢)
水煎,溫服。或用八珍湯加竹茹、麥冬、小麥,薑棗引,亦妙。前方,仲景用大棗、甘草以補脾;後方,立齋用八珍以補氣血;加竹茹、麥冬以清熱,更發前人之所未盡也。

五十二、鬼胎

鬼屬虛無,豈能襲人胞宮,而得成形者乎﹗此由本婦邪思蓄注,血隨氣結而不散;或衝任滯逆,脈道壅瘀而不行,是即血 氣瘕之類耳,宜以 瘕之法治之。(詳見本條)

凡婦人經候不調,即為調補,必無是病。若其既病,亦宜以調補元氣為主,而繼以去積之藥乃可也。……

決津煎(方載經期腹痛) 此補中兼行,可瀉假胎而不傷元氣也。

通瘀煎 治血凝滯,致成脹滿,欲去而不峻猛,可無慮也。

歸尾(三錢) 山楂 香附 紅花(新者,炒黃。各錢半) 烏藥(一、二錢)青皮 澤瀉(各一錢) 木香(五分)
酒引。如寒滯者,加肉桂。如火盛者,加炒梔子。微熱者,加白芍。血滯者,加牛膝。血瘀滯者,加桃仁,或加蘇木、元胡之類。如大便燥結者,加大黃,或加芒硝、蓬朮亦可。

奪命丹 治血 既已調補,而欲直除其病者,用此立下。

附子(炮,五錢) 干漆(碎之,炒令煙盡) 牡丹皮(各一兩)
共為細末,另用大黃末一兩,以醋一碗熬成膏,和前藥為丸,溫酒吞五七丸。

一方︰治婦人血虛者,加當歸一兩。此方亦能下死胎胞衣。

五十三、治邪祟法

除邪方 治婦人……言笑畏人,心神昏迷,用雄黃研末二兩,松脂四錢,溶化為丸,於火籠燒煙,令病者坐於上,去衣,以被蒙之,露頭在外,不過三劑自斷。仍以雄黃、防風、五味等分為末,或加人參更妙,每旦用井水調服。

又方︰用繩扎縛兩手一把,以艾揉熟,於兩大指甲與肉連處,在指甲內角上共燒,一炷至三五炷。……此名鬼俞穴,最靈最妙。

又方︰……用鹿角磨汁,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