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鉤玄

元 朱震亨


卷第一

戴云︰濕有自外入者,有自內出者,必審其方土之致病源。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必從外入,多自下起,以重腿腳氣者多。治當汗散;久者,宜疏通滲泄。西北地高,人多食生冷濕面,或飲酒後,寒氣怫郁,濕不能越,作腹皮脹痛,甚則水鼓脹滿,或通身浮腫如泥,按之不起,此皆自內而出也。辨其元氣多少,而通利其二便,責其根在內也。此方土內外,亦互相有之,但多少不同,須對証施治,不可執一。
本草蒼朮治濕,上下俱可用。
二陳東加酒芩、羌活、蒼朮、散風之藥,行濕最妙。

內傷

內傷︰病退後燥渴不解者,有餘熱在肺家,可用參苓甘草少許,薑汁冷服;或茶匙挑薑汁與之。虛者可用人參湯。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邪者,有熱郁於內而發者,皆以補元氣為主。看其所挾之病,而兼用藥。

有可發者二︰風寒外來者可發,郁者可發。
陰虛火動難治。火郁當發看何經;輕者可降,重則從其性升之,實火可瀉。小便降火極速。
凡氣有餘便是火。
火急甚重者,必緩之,生甘草兼瀉兼緩,人參、白朮亦可。
人壯氣實、火盛顛狂者,可用正治,或硝冰水飲之。人虛,火盛狂者,可用生薑湯與之。若投以冰水正治,立死。有補陰即火自降者,炒黃柏、地黃之類。
山梔子仁大能降火,從小便泄去。其性能屈曲下行,降火人所不知。
凡火盛者,不可驟用涼藥,必用溫散。

又方︰左金丸治肝火

黃連(六兩) 茱萸(一兩或半兩) 水為丸。白湯下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