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科匯纂

清 胡廷光


接骨歌訣

接骨由來法不同,編歌依次說全功。若能洞達其中意,妙法都歸掌握中。
骨折大凡手足,或短或長或脫窠,或凹或凸或歪側,務將手足慎撫摩。
長者脫下短縮上,突凹歪斜宜度量。身上骨若斷而分,須用三指摩的當。
內如脈動一般呵,骨折斷碎無別何。整骨先服保命丹,酒下骨軟方動他。
手足斷須扯捻好,足斷而長添一勞。先須腳底牢牮實,斷傷骨下微 高。
足跟之下更高 ,病痊無患自証驗。如不牮實骨尚長,以後愈長愈可厭。
此為縮法之手功,手長難療成廢躬,歪從患骨下托起,扯直無歪歸於同。
合奠不突還原樣,凹者捻妥無別尚。試手必以兩手齊,試足須將腳並放。
複臼膏藥自急需,光細布攤稱體膚。長短闊狹隨患處,膏宜攤濃糝多鋪。
將膏緊裹包貼定,夾非杉皮力不勝。浸軟漸剖去粗皮,板長患處短方稱。
還當排得緊重重,夾上布纏纏莫松。纏布闊宜二寸許,從上至下盡力封。
布上再扎三條帶,中間上下護要害,先縛中間後兩頭,寬緊得宜始安泰。
如縛手足斜折斷,中間緊而兩頭寬。骨斷若如截竹樣,中寬聚氣緊兩端。
氣血斷處來聚著,手用帶兒複掌絡。腳要米袋兩邊挨,挨定不動勝妙藥。
對症湯丸日日施,藥洗換膏三日期。三七之時骨接牢,房事油腥犯不宜。
紫金丹作收功例,骨仍堅固無流弊。我今編此手法歌,傳與後人須仔細。

上歌訣

上 不與接骨同,全憑手法及身功。宜輕宜重為高手,兼嚇兼騙是上工。法使驟然人不覺,患如知也骨已攏。茲將手法為歌訣,一法能通萬法通。

托下巴歌訣
頭骨圓圓曰髑髏,下把骨脫兩般求。單邊為錯雙邊落,上似彎環下似鉤。兩指口中齊重捺,各腮頰外共輕揉。下巴往裡徐徐托,托上還須用帶兜。

提頸骨歌訣
人登高處忽逢驚,首必先墜頸骨頃。面仰難垂惟伸續,頭低不起則端擎。腔中插入須提拔,骨上歪斜要整平。再看有無他磕碰,臨時斟酌度其情。

整背腰骨歌訣
脊背腰梁節節生,原無脫 亦無傾。腰因挫閃身難動,背或傴僂骨不平。大抵脊筋離出位,至於骨縫裂開。將筋按捺歸原處,筋若寬舒病體輕。

上肩 歌訣
損傷肩膊手筋攣,骨 猶如杵臼然。若是肘尖彎在後,定當 骨聳於前。常醫或使兩人拉,捷法只須獨自掮。倘遇婦人難動手,騙中帶嚇秘家傳。

托肘尖歌訣
臂膊之中曰肘尖,凸凹上下骨鑲粘。直而不曲筋之病,屈若難伸骨有嫌。骨裂縫開翻托 好,筋橫縱急搦安恬。仍當養息懸於項,屈曲時時疾不添。

挪手腕歌訣
腕似農車水骨聯,仰翻俯複曲如旃。行車竭蹶應防複,走馬馳驅或致顛。手必先迎筋反錯,掌如後貼骨開偏,輕輕搦骨歸原處,骨若還原筋已痊。

上大腿 歌訣
環跳穴居跨骨前,中分杵臼似機旋。筋翻腫結腳跟HT ,骨錯斜行腿足蹁。宣用手掎並腳牮,或施布縛發繩懸。

推膝蓋骨歌訣
膝骨形圓蓋膝間,原系活動各筋扳。蓋移腿上腰胯痛,骨走 中步履艱。若出外邊筋腫大,如離內側 難彎。推筋捺骨歸原位,抱膝相安何足患。

拽腳踝拐歌訣
足趾足跟踝相並,傷筋動骨致難行。腳尖向後應知挫,踝骨偏斜定是擰。骨突骨坳宜摸悉,筋翻筋結要釐清。筋須揉撥又須拽,筋若調勻骨亦平。

耀山云︰骨 者,兩骨相交活動之處也。如杵之臼,如戶之樞,又如桔槔之有機。以筋之,故能轉運而不礙。若脫 者,筋必受傷,是以上 必先理其筋也。前接骨歌,系陳氏秘,法賅而備,惟原稿韻腳未妥,稍為潤色之,脫稿之後,複撰上 歌訣十首,未敢言工,聊便誦記而已。接骨 之字,音料,乃尻骨上有八孔,謂之八。《葉氏醫案》云︰接骨上骱,骱音戛,小骨也,或有用作竅,用作 ,均未切當。薛氏《正體類要》有骨 接而複脫 之句,今仍借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