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病証方論

卷之十 ─ 癰疽


癰疽敘論

發背癰疽者,該三因而有之。論云︰癰疽瘰,不問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經》亦云︰氣宿于經絡,與血俱澀而不行,壅結為癰疽。不言熱之所作而後成癰者,此乃因喜怒憂思有所郁而成也。又論云︰身有熱,被風冷搏之,血脈凝泣不行,熱氣壅結而成;亦有陰虛陽氣湊襲,寒化為熱,熱成則肉腐為膿者,此乃外因寒熱風濕所傷而成也。又服丹石,及炙爆、酒麵,溫床濃被所致;又盡力房室,精虛氣節所致者,此乃因不內外所傷而成也,故知三因備矣。又論云︰癤者,節也;癰者,壅也;疽者,沮也。如是但陰陽不平,有所壅節,皆成癰疽。又曰︰陰滯於陽,則發癰;陽滯於陰,則發疽。而此二毒,發無定處,當以脈別之,浮洪滑數則為陽,微沉緩澀則為陰。陰則熱治,陽則冷治。治之之要,雖有四節八事,所謂初覺,則宣熱拔毒;已潰,則排膿止痛;膿盡,則消肌內塞,惡肉盡;則長肌敷痂。次序固明,若不別其因,施治亦昧。故治法中,有用遠志宣熱者,得非內因乎;至於外因,則用大黃;不內外因,則用甘草。世醫但泥方書,多用五香連翹與漏蘆二湯,更不知三因 所自,其可守一法而普攻之。既得其因,又須觀病淺深,與証候吉凶,寒則溫之,熱則清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導以針石,灼以艾炷,破毒潰堅,以平為期,各有成法。近胡丞得一方,甚寶秘之,持以獻洪丞相,丞相與之作序,言重於世,已遍行矣。其方乃《千金》內補散添黃 加人參減桂。間有輕者,服之稍效,若真癰疽,為害反甚。內補散當用在第四節,當前服內消等藥,俟膿盡,方得投。苟專用之,亦所謂守一法也。孔子不嘗未達之藥者,良有旨哉。士夫當深味斯言,無輕信醫方,誤天下後世。謹之謹之。

癰疽証治

病者脈數,身無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背發其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為無膿,此亦大略說也。自有脈不數,不熱而疼者。蓋發於陰也,不疼尤是惡証,不可不知。凡熱盛脈數,即用漏蘆,並單煮大黃等湯;不甚熱,脈緩弱,只投五香連翹湯。其它依四節八事次序,及推三因以用藥,未有不全濟也。

遠志酒

治一切癰疽、發背、癤毒,惡候浸大,有死血陰毒在中,則不痛,敷之即痛;有憂怒等氣,積而內攻,則痛不可忍,敷之即不痛;或蘊熱在內,熱逼人,手不可近,敷之即清涼;或氣虛血冷,潰而不斂,敷之即斂。此本韓大夫宅用以救人極驗,若七情內鬱,不問虛實寒熱,治之必愈。

遠志(不以多少,湯洗去,泥捶去心)
上一味,為末。酒一盞,調末三錢,遲頃澄清,飲之,以滓敷病處。

大黃湯

孫真人云︰緩急單煮大黃一味為湯,服即快利。此要法。

獨聖湯

治服金石,及食炙爆、飲酒、房勞為癰疽,及諸惡瘡疼痛。

甘草(半斤,生銼)
上一味,以水一斗,浸一宿,煎至五升以下,去滓,入銀石器煎熬為膏,分二服,溫酒下,臨臥一服,次日五更一服,當取下惡物為效。

通聖雙行湯

治傷風寒暑濕,或泣或散,使氣血滯凝,肉腐為膿,壅結成癰疽,隨處發作。

大黃(蒸,一兩) 木鱉(去殼切) 防風 枳殼 桔梗 甘草(各一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入朴硝兩錢重,煎熔,熱服,得疏轉 一兩次,即服萬金湯;
若陰証,只服萬金,不可用通聖雙行也。

萬金湯

治癰疽、發背、發眉、發髭須、發腦、婦人乳癰等。定痛去毒。

甘草(半兩) 沒藥(一分) 栝蔞(一個,去皮)
上為銼散。以無灰酒三升,煮至一升,去滓,隨量旋飲盡,或出血,或出黃水是效。

五香連翹湯

治一切惡核瘰癧、癰疽惡腫等病。

青木香(即舶上木香) 沉香 薰木香(即乳香) 丁香 麝香 升麻 桑生寄生 獨活 連翹 射干 木通(各二兩)大黃(蒸,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煮一盞以上,去滓,取八釐清汁,空腹熱服,半日以上未利再服,以利下惡物為度。未生肉前服不妨,以折去熱毒之氣。本方有竹瀝、芒硝,恐泥者不能斟酌,故缺之,知者自當量入。

漏蘆湯

治癰疽發背,丹 惡肉,時行熱毒,發作赤腫,及眼赤生瘡。

漏蘆 白芨 黃芩 麻黃(去節) 白薇 枳殼(麩炒) 升麻 芍藥 甘草(炙,各二兩)大黃(三兩,蒸)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二盞,煎七分,空腹熱服,以快利為度。本方有芒硝,可去之,只加大黃作五兩。

忍冬酒

治癰疽腫毒甚效。

忍冬草(取嫩苗,一握) 甘草(八錢,炙銼)
上同研,入酒一升半,砂瓶塞口煮,去滓溫服,仍以滓敷腫毒上。又木蓮葉四十九片,揩去毛,研細酒解溫服,功與忍冬草不相上下。又龍鱗薜荔一握,細研,以酒解汁溫服,亦能瀉下惡物,去其根本。

轉毒散

治發背癰疽,不問淺深大小,利去根本,不動元氣,神效。

車螯(紫背光濃者,一名昌娥) 甘草(生,一分) 輕粉(半錢重)
上以鹽泥固濟車螯火,取末一兩,入甘草末,同輕粉研勻,濃煎栝蔞酒,調下四錢匕,五更初服,轉下惡物為度;未知再作。栝蔞每用一個,酒一碗,煎一盞為一劑。

靈寶膏

治發背癰疽。宣熱拔毒,排膿止痛。

大栝蔞(三十個,去皮瓤,取子,炒香,取仁,細研) 乳香(二兩) 胡桃(六十個,取肉,去皮,同栝蔞細研) 白蜜(一斤)
上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每服兩大匙,溫酒調下,不以時候服。

托裡散

治癰疽欲發,未潰,及已潰。服之內托,不使透膜。

栝蔞子(去瓤秤) 鬼腰(帶皮) 皂角刺 射干(即仙人掌根,紅花者是) 天羅瓜(取子,各一個) 茴香 木鱉(五個,去殼) 漢椒(各一兩)
上焙乾為末,面薄糊調作餅,炙乾為末。每服二三錢,酒調下;不飲酒,以木香湯下。

白玉膏

收縮癰疽,令不蔓衍。切忌用冷藥外貼,逼毒氣入裡殺人。

杏仁(二十一粒,去皮尖,別研) 川椒(四十九粒,去目出汗,為末) 清油(一兩) 酒蠟(半兩)
上文武火熬,用柳青枝打紫黑色,綿濾過,再熬,滴水成珠,收淨器內。看瘡大小,作新月樣紙花團丸貼,候暈收,更促小瘡頭聚,用後藥敷。

檳連散

治癰疽瘡腫,未潰已潰皆可敷。

檳榔 黃連(各半兩) 穿山甲(大者,十片,燒存性)
上為末。先點好茶,以翎毛刷過瘡,仍以清茶調藥敷瘡上;如熱甚,則以雞子清調敷,膿已潰,則用長肌藥;未快,則用替針丸。

替針丸

治癰疽雖潰,而膿不出,用之即快。

雄雀糞(二十七個,直者是) 砂(一字匕,別研) 陳倉米(一字,為末) 沒藥(一字,研)
上研勻。以米飲丸,如粟米。每用一粒,貼在瘡頭或瘡眼中,即潰膿出。

生肌散

敷癰疽瘡毒即生肌。

黃狗頭骨(燒存性,二兩) 膩粉(一錢) 桑白皮(炙,一兩)
上為末。生麻油調敷,自通聖、萬金、神異、白玉、檳連、替針、生肌凡七方,是一家行用,均濟三因,皆良藥也。

瞿麥散

治癰疽已潰。排膿止痛,利小便。 瞿麥(一兩) 芍藥 桂心 赤小豆(酒浸炒) 川芎 黃耆 當歸 白蘞 麥門冬(去心,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空腹服。

內塞散

治癰疽熱退,膿血不止。排膿止痛。

防風 茯苓 白芷 桔梗 遠志 甘草 人參 川芎 當歸 黃 (各一兩) 桂心(半兩) 附子(兩個,炮) 濃朴(薑製,二兩) 赤小豆(二兩半,酒浸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米湯調下。

《千金》內補散

治癰疽發背,惡肌不盡。服此消肌生肉。

當歸 桂心(各二兩) 人參 川芎 濃朴(薑製炒) 防風 甘草(炙) 白芷 桔梗(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匕,酒調,空腹服;不能飲酒,以木香湯調下。

善應膏

治癰疽潰後,長肌敷瘕。

白芷 黃 (各一兩) 甘草(二錢) 黃蠟(二兩) 黃丹(二兩半)
上前三味為粗末,春秋用麻油四兩半,夏四兩,冬五兩,熬藥紫赤色,綿濾去滓,再入黃蠟、黃丹,以柳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即止。用如常法。

豬蹄湯

洗發背癰疽。

豬蹄(一具,治如食法) 黃 黃連 芍藥(各三錢三字) 黃芩(一分) 薔薇根 野狼牙(各一兩)
上銼散。以水二斗,煮豬蹄熟,澄清得汁半許,入藥,煎至二三分,去滓,洗瘡,以帛 拭乾,日二。如疼痛,加當歸、甘草各一分。

外食散

治癰腫惡肉不盡,膿水淋漓。敷此,能消肌長肉。

白礬(銀窩內用瓦蓋令性盡,一兩) 好染坯 血竭(各一兩)
上研細。用桑漿旋搜為膏,量瘡大小貼之。忌鯽魚、酒麵、毒物等。


瘡漏脈例

經云︰陷脈為漏,留連肉腠。脈得寒即下陷,凝滯肌肉,故曰留連肉腠;肉冷亦能為膿血,故為冷漏,須用溫藥,方如後。

陷脈散

治漏瘡,及二三十年癭瘤,或大如杯盂,久久不瘥,致有漏潰,令人骨消肉盡,或堅或軟或潰,令人驚惕,寐臥不安,體中掣痛,愈而複作。

乾薑(炮) 琥珀 大黃 附子(炮,各一兩) 丹參(三分) 石硫黃 白石英 鐘乳粉 烏賊 魚骨(各半兩)
上為末,貯以瓷合韋囊勿令泄氣。若瘡濕即敷;無汁,即煎豬脂和敷之,以乾為度。或死肌不消,加芒硝二兩益佳。一法,用胡燕屎一枚。

桂附丸

治氣漏、冷漏諸瘡。

桂心 附子(炮裂,米醋中浸,再炮,淬三五次,去皮尖) 濃朴(薑製) 甘草(炙) 白朮(各一兩) 木香(一分) 乳香(二錢,別研)
上為末,煉蜜丸,梧子大。空腹米飲下二三十丸。


癰疽灸法

夫癰則皮薄腫高,疽則皮濃腫堅。初發並宜灼艾,唯癰成則宜針,疽膿成則宜烙。若能審其名証,早早施治,仍用藥以攻利其根,補托其裡,不必告醫,自料亦瘥。但世人忽之耳,醫方所以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知為大病也。世醫失治療之序,顛倒錯亂,多致枉夭,良可嘆息。故備集得效灸法,以貽學人,庶不致妄投也。治初生癰疽發背,神效灸法,累試有驗。江寧府紫極觀,因掘得石碑載之。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濃薄,安其頭上,用大艾炷灸之,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矣。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頭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濃薄,正安於瘡上,卻用艾於蒜上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