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証方論

卷之十 - 嘔吐


嘔吐敘論

嘔吐雖本於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熱飲食血氣之不同,皆使人嘔吐。據論云︰寒氣 在上,憂氣在下,二氣並爭,但出不入。此亦一塗,未為盡論。且如氣屬內因,則有七種不 同;寒涉外因,則六淫分異,皆作逆,但鬱於胃則致嘔,豈拘于憂氣而已。況有宿食不消, 中滿溢出,五飲聚結,隨氣番吐,痼冷積熱,及瘀血凝閉,更有三焦漏氣走哺,吐利泄血, 皆有此証,不可不詳辨也。


寒嘔証治

病者胃中寒,心下淡淡,四肢厥冷,食既嘔吐,名曰寒嘔。或因傷食多,致傷胃氣;或 因病曾經汗下,致胃氣虛冷之所為也。

四逆湯

治寒嘔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

甘草(一錢,炙) 乾薑(三錢三字) 附子(六錢重,生去皮臍)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重,水二盞,煎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生硫黃丸

治同前。 硫黃(不拘多少)
上一味,以柳木槌研細,生薑汁釋炊餅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 靈液丹 治胃中虛寒,聚積痰飲,食飲不化,噫醋停酸,大便反堅,心胸脹滿,惡聞食 氣;婦人妊娠惡阻,嘔吐不納食者。

硫黃(打碎) 附子(去皮臍,切如綠豆大,各一兩) 綠豆(四兩,用水一碗煮乾,焙)
上為末,生薑自然汁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下,食前服。


熱嘔証治

病者胃中挾熱煩躁,聚結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熱嘔。或因胃熱伏暑,及傷寒伏熱不解,濕疸之類,皆熱之所為也。

小柴胡湯 治熱嘔。(方見傷寒門) 治法曰︰病者常發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吐。當作寒嘔治之,不可用此。


痰嘔証治

病者素盛今瘦,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嘔,食與飲並出,名曰痰嘔。或因氣鬱,涎結於 胃口;或因酒食甜冷,聚飲之所為也。

大半夏湯

治心氣不行,郁生涎飲,聚結不散,心下痞硬,腸中瀝瀝有聲,食入即吐。

半夏(二兩,湯洗十次完用) 人參(三錢三字,切) 上分四服。每服水三盞,蜜二錢重,和水揚令勻,入藥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一法有生 薑七片。治法曰︰嘔家先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治屬支飲。

茯苓澤瀉湯 治同前。(方見霍亂門)


食嘔証治

病者胸腹脹悶,四肢厥冷,惡聞食臭,食入即嘔。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嘔。此由飲食傷脾,宿穀不化之所為也。

大養胃湯

治飲食傷脾,宿穀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氣複熱,四肢冷痺,三焦 不調;及胃虛寒氣在上,憂氣在下,二氣並爭,但出不入,嘔不得食。

濃朴(去皮) 生薑(各二兩) 肥棗(三兩,銼,同上三味炒) 白朮 山藥(炒) 人參 川芎 橘皮 當歸 五味子 藿香 甘草(炙) 枇杷葉(刷毛,薑炙) 黃 (各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薑三片,棗一個,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或為細末 ,米湯調下亦快。

治中湯

治同前。兼治中寒,飲食不化,吞酸,食則膨亨,脹滿嘔逆。

人參 白朮 乾薑(炮) 甘草(炙) 青皮 陳皮(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大便秘,入大黃棋子大兩枚。


血嘔証治

病者心下滿,食入即嘔,血隨食出,名曰血嘔。此由瘀蓄冷血,聚積胃口之所為也。

茯苓湯

治憂怒兼並,氣攻血溢,停留胃管,噯聞血腥,嘔吐食飲;及妊娠中脘宿冷, 冷血侵脾,惡聞食氣,病名惡阻。

半夏(三兩,湯洗十次) 茯苓 熟地黃(各一兩八錢) 橘皮 細辛 人參 芍藥 川芎 旋 複花 桔梗 甘草(炙,各一兩二錢)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二盞,薑七片,煎七分,去滓,空腹服。有客熱煩渴口瘡者 ,去橘皮、細辛,加前胡、知母;腸冷下利者,去地黃,入桂心炒;胃中虛熱,大便秘,小 便澀,去地黃,加大黃一兩八錢、黃芩六錢。

當歸湯

治三焦虛損,或上下發,泄吐唾血,皆從三焦起,或因熱損發,或因酒發,悉主之。

當歸 乾薑(炮) 熟地黃 柏皮 小薊 羚羊角(鎊) 阿膠(炒,各三錢三字 白朮 芍 藥(各半兩) 黃芩 甘草(炙,各一分)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水二盞,竹茹一塊如指大,煎至八分,去滓,入伏龍肝半錢匕、 頭髮灰半錢匕、蒲黃半錢匕,又煎至七分,不以時候服。


氣嘔証治

病者心膈脹滿,氣逆於胸間,食入即嘔,嘔盡卻快,名曰氣嘔。胃者,足陽明,合榮於 足,今隨氣上逆,結於胃口,故生嘔病也。

茱萸人參湯

治氣嘔胸滿,不納食,嘔吐涎沫,頭疼。

吳茱萸(湯洗數次,五兩) 人參(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薑五片,棗三枚,煎七分,去滓,不以時服。

藿香湯

治心下虛滿,飲食不入,時時嘔吐, 短氣;或大病將理不複, 胃氣無以養,日漸羸弱。

藿香 人參 桂心 桔梗 木香 白朮(各半兩) 茯苓(半兩) 枇杷葉(十片,去毛) 半夏(一兩,湯洗用薑汁製)
上為銼散。每服五錢,水二盞,入炒薑絲一分,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漏氣証治

病者身背皆熱,肘臂攣痛,其氣不續,膈間厭悶,食入,則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此因上焦傷風,開其腠理,上焦之氣,剽悍滑疾,遇開即出,經氣失道,邪氣內著,故有是証。

麥門冬湯

治上焦伏熱,腹滿不欲食,食入胃未定,汗出,身背皆熱;或食入,先吐而後下,名曰漏氣。

麥門冬(去心) 生蘆根 竹茹 白朮(各五兩) 甘草(炙) 茯苓(各二兩) 橘皮 人參 葳蕤(各三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薑五片,陳米一撮,煎七分,去滓熱服。


走哺証治

病者下焦實熱,大小便不通,氣逆不續,嘔逆不禁,名曰走哺。此下焦氣,起於胃下口,別入回腸,注于膀胱,並與胃傳糟粕而下大腸,令大小便不通,故知下焦實熱之所為也。

人參湯

治下焦伏熱,氣逆不續,大小便不通,嘔吐不禁,名曰走哺。

人參 葳蕤 黃芩 知母 茯苓(各三錢) 白朮 橘皮 生蘆根 梔子仁(各半兩) 石膏( ,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濃朴湯

治乾嘔,嘔而不逆,熱少冷多,好唾白沫清涎,噫氣吞酸,此由上焦閉塞。

濃朴(薑製) 白茯苓 川芎 白朮 玄參 吳茱萸(湯洗,各半兩) 桔梗 附子(炮去皮 臍) 人參 橘皮(各三錢三字)
上為銼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薑五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三物豬苓散

治嘔吐病在膈上;思水者,是欲解也。

豬苓(去皮) 白茯苓 白朮(各等分)
上三味,末之。飲服方寸匕。


凡例

凡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漚者,為水停心,此屬飲家。

又傷寒瘥後,餘熱在胃嘔者,依傷寒後証治之;若腳弱脾疼而嘔者,此腳氣內攻,宜急依腳氣門治之;

更有婦人懷 娠惡阻嘔吐,亦各從其門類。

或中毒而嘔,以解毒藥解之;酒家嘔吐,當以解醒藥解之。

其如三焦漏氣走哺嘔吐,則見上門;泄利,則見下利門,各從其類也。

然嘔不得輕用利藥,唯腹滿,則視其前後何部不利,利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