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論 卷四

清 費伯雄

除痰之劑

二陳湯

半夏(薑製)二錢 陳皮(去白) 茯苓一錢 甘草五分
加薑煎。

痰之為病最烈,痰之為病亦最多。積濕與鬱火二者為生痰之大源。其餘或因風,或因寒,或因氣,或因食,變怪百出,隨感而生,難可枚舉。治痰大法,濕則宜燥,火則宜清,風則宜散,寒則宜溫,氣則宜順,食則宜消。二陳湯為治痰之主藥,以其有化痰理氣、運脾和胃之功也。學人隨症加減,因病而施,則用之不窮矣。

潤下丸

廣陳皮(去白)八兩(鹽水浸洗) 甘草二兩(蜜炙)
蒸餅糊丸。

此治痰而兼停飲者。

桂苓甘朮湯

茯苓四兩 桂枝 白朮二兩 甘草一兩此治痰而兼有風者。

清氣化痰丸

半夏(薑製) 膽星一兩五錢 橘紅 枳實(麩炒) 杏仁(去皮尖) 栝蔞仁(去油) 黃芩(酒炒) 茯苓一兩
薑汁糊丸,淡薑湯下。

此治痰而兼有火者。

順氣消食化痰丸

半夏(薑製) 膽星一斤 青皮 陳皮(去白) 萊菔子(生用) 蘇子(炒) 山楂 (炒) 麥芽(炒) 神曲(炒) 杏仁(去皮尖,研) 葛根 香附(製)各一兩
薑汁糊蒸餅為丸。

此治痰而兼有食者。

清肺飲

杏仁(去皮尖) 貝母 茯苓一錢 桔梗 五味子 甘草 橘紅五分
加薑煎。

此治痰而兼有濕火者。

金沸草散

旋複花 前胡 細辛一錢 荊芥一錢五分 半夏五分 赤茯苓六分 甘草(炙)三分
加薑、棗煎。

此治痰而兼疏風者。

百花膏

百合 款冬花
等分蜜丸。

此治痰而兼清熱者。

三仙丹

南星曲 半夏曲四兩 香附二兩
糊丸。

此治痰而兼理氣者。

半夏天麻白朮湯

半夏(薑製) 麥芽一錢五分 神曲(炒) 白朮(炒)一錢 蒼朮(泔浸) 人參 黃耆 (蜜製) 陳皮 茯苓 澤瀉 天麻五分 乾薑三分 黃柏二分(酒洗)
每服五錢。

此治痰而兼熄風者。

茯苓丸

半夏曲一兩 茯苓一兩(乳拌) 枳殼五錢(麩炒) 風化硝二錢五分
薑汁糊丸。

此治痼結之頑痰,非大實者不可輕投。

控涎丹

甘遂(去心) 大戟(去皮) 白芥子
等分為末糊丸,臨臥薑湯服。

此治痰而兼逐水者,亦不可輕用。

三子養親湯

紫蘇子 白芥子 萊菔子
各微炒研煎服。

此治痰而兼降氣者。

滌痰湯

半夏(薑製) 膽星二錢五分 橘紅 枳實 茯苓二錢 人參 菖蒲一錢 竹茹七分 甘草五分
加薑煎。

此治痰而兼去風清心者。

礞石滾痰丸

青礞石一兩 沉香五錢 大黃(酒蒸) 黃芩八兩 上將礞石打碎,用朴硝一兩同入瓦罐,鹽泥固濟,晒乾,火 ,研末,和諸藥水丸。

此治實痰實火者。

牛黃丸

膽星 全蠍(去足焙) 蟬蛻二錢五分 牛黃 白附子 僵蠶(洗焙) 防風 天麻一錢五分 麝香五分
煮棗肉和水銀五分細研,入藥末為丸,荊芥薑湯下。

此治痰而兼熄風清心者。

辰砂散

辰砂一兩 乳香 棗仁五錢 溫酒調下。

此治痰而兼定驚者。

白金丸

白礬三兩 郁金七兩 薄荷 糊丸。

此治痰而兼解鬱者。

青州白丸子

白附子(生用) 南星(生用)二兩 半夏(水浸生衣,生用)一兩 川烏(去皮臍生用)五錢
為末,絹袋盛之,水擺出粉。未盡,再搖再擺,以盡為度。貯磁盆,日晒夜露,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晒乾,糯米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薑湯下。

此治痰而兼祛風者。

星香散

膽星八錢 木香二錢
為末服。

此治痰而兼行氣者。

常山飲

常山(燒酒炒)二錢 草果(煨) 檳榔 知母 貝母一錢 烏梅二個 薑三片 棗一枚 >
半酒半水煎,露一宿,日未出時,面東空心溫服。

此治痰而兼分陰陽者。瘧不可截,用此方者,每貽後患,大率邪伏於內,脾氣受傷,致 成脹滿者多矣。

截瘧七寶飲

常山(酒炒) 草果(煨) 檳榔 青皮 濃朴 陳皮 甘草
等分,用酒水各一鐘煎熟,絲棉蓋之,露一宿,於當發之早,面東溫服。

較前方之用知母、烏梅者稍可,然亦非正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