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十八

明 董宿

翻胃門(附論)

《金匱要略》曰︰發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為胃中虛冷故也。

胃氣無餘,則朝食暮吐,為反胃。又云︰夫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谷,而朝食而暮吐也。暮食而朝吐者,宿食不化,名曰反胃。王冰注云︰以晨食入胃,胃虛不能克化,至暮胃氣行裡,與邪相搏,則食反出也。巢氏曰︰營衛俱虛,血氣不足,停水積飲,而在胃脘,即臟冷。臟冷則脾不磨而宿食不化,其氣逆而成反胃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甚則食已即吐。其脈緊而弦,緊為寒,弦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即吐,曰反胃。經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諸書論之詳矣。夫反胃者,本乎胃食物所傷,嘔吐言胃口翻也,多因胃氣先逆,飲酒過傷,或積風寒,或因憂思悒怏,或因蓄怒抑鬱,宿滯痼癖,積聚冷痰,動擾脾虛,胃弱不能消磨穀食,遂成此証。原其所自,女人得之,由血氣虛損,男子得之,多因下元冷憊。又因喜怒不常,驚恐無時,氣與痰搏,升而不降,留於咽嗌,則成膈噎。結於痰者,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有大便秘少如羊屎者,名結腸反胃。

大抵翻胃未嘗不由膈噎而起。《內經》謂陽結謂之膈,蓋氣之與神,並為陽也,逸則氣神安,勞則氣神耗,氣神俱擾,使陽氣先結,陰氣後亂,陰陽不和,臟腑生病,結於胸膈,則成膈氣,留於咽嗌,則成五噎。五膈治之不當,歲月因循,久則反胃。治法︰氣虛者補其氣,血虛者養其血,調順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其証自平。王冰又云︰食痺者,食已,心下痛陰陰然,不可忍也,吐出痛止,此胃氣逆而不下行也。若脈軟散,當病食痺。又肺病傳肝曰肝痺,膈痛出食者是也。《金匱要略》又有肝中寒、心中風、厥陰之為病,三者皆以食入即吐,學人全在切脈用藥。醫者人之司命,可不謹乎?且如十膈氣散,治冷膈風膈氣膈痰膈熱膈憂膈悲膈喜膈水膈食膈,對其脈証,用之取效,用之不當,取禍非輕。 且翻胃不可峻用香燥之劑,治之不循次序,如抱薪救火。其脈浮緩者生,沉澀者逆,在乎審察

翻胃通治方

治胃氣先逆,飲食過傷,憂思蓄怒,宿食痼癖,積聚冷痰,動擾脾胃,不能消致成斯疾。女人得之,皆由血氣虛損,男子得之,多因下元虛憊。有食罷即吐,有暮食朝吐。所吐酸臭可畏,或吐黃水。凡有斯疾,乃是脾敗,惟當速療,遲則發秘,水飲不得入口,而不旋踵斃矣。

高良薑(一兩,以百年壁上土三合敲碎,用水二碗煮乾,薄切成片) 南木香 草果(麵裹煨兩) 甘草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入鹽調服,鹽酒亦可。


治翻胃,不進飲食。

附子(炮) 黃耆(去蘆,炙) 草果(炮) 濃朴(去皮,薑製炒) 白朮 官桂 白芍藥八分)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拘時服。


治翻胃嘔吐

丁香 石蓮肉(各十四枚) 生薑(七片) 北棗(七枚,切碎) 黃黍米(半合,淘淨)
上四味用水碗半煎,去滓,入黃黍米煮稀粥食之。


治翻胃,無問久新冷熱皆治。

薤白(二莖) 雞子(三個,去黃) 人參(一兩,細切,以水一大升,煎取三合) 白粟米
上以薤白雞子白白粟米三味,同煮熟攪勻,然後溫熱人參湯相和調頓服,不拘早晚。如思食即與粟米粥飲,漸漸加粳米和之。


治翻胃發渴。

桂心 甘草(各一錢半) 赤茯苓 半夏 澤瀉(各二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治中脘停痰,胸膈痞結,欲成翻胃。

砂(紙上飛過)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臍) 木香(各一兩) 茴香(炒,一錢
上為細末,次入 砂研勻,酒煮糊為丸,每兩作二十丸,每服一丸,以生薑一塊,剜如盒子,安藥在內,濕紙裹煨令香,去紙,待溫細嚼,以鹽湯送下,不拘時服。


治脾胃虛冷,不思飲食。翻胃嘔吐。

人參 丁香 縮砂 白豆蔻仁 附子(炮) 沉香 橘皮 肉豆蔻 麥 麥曲 粉草(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鹽湯調下,不拘時服。


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翻胃不食,亦宜服之。

白豆蔻仁 縮砂仁(各二兩) 陳倉米(一升,用黃土炒熟,去土不用
上為細末,用生薑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後用淡生薑湯送下。


治翻胃。

半夏(湯泡七次) 胡椒(各等分)
上為細末,生薑汁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遠,用生薑湯送下。


專治十般膈氣,漸成翻胃。

人參(去蘆) 白茯苓(去皮) 官桂(去粗皮) 枳殼(去穰,麩炒) 神曲(炒黃色) 麥皮(去白) 甘草(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白湯調服。如脾胃不和,腹脅脹滿,用水一盞,生薑七片,棗一枚,鹽少許,煎服。


治五種膈氣,三焦痞塞,嘔吐痰逆,飲食不下。

方見膈噎門。


治五噎食不下,嘔 痰多,咽喉塞噎。

方見膈噎門。


治五種膈氣,胸膈痞悶,痰逆惡心,不進飲食。

方見膈噎門。


治七情之氣,傷於脾胃,以致陰陽不和,胸膈痞滿,停痰氣逆,遂成五膈氣,並皆治之。

青皮(去白) 陳皮(去白) 丁香(各四兩) 濃朴(去皮,薑製,一斤) 白豆蔻(去皮,二兩) 縮砂仁 木香 香附子(炒,去毛,各三兩) 甘草(炙,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用薑鹽湯調服。


治男子婦人脾胃虛弱,一切嘔吐,久新翻胃,皆可服之,真良方也。

人參 白僵蠶(炒去絲) 白朮 乾薑(炮) 丁香 肉豆蔻(麵裹煨) 橘紅 麥(炒)七次) 甘草(炙
上為細末,用白麵一分,與生薑自然汁搜和,作棋子大餅,入百沸湯,煮令浮極,漉出搗爛,和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淡生薑湯送下,不拘時服。病甚者不過三服。如惡熱,藥內去附子。大便秘者,除肉豆蔻。


治脾胃虛寒,痰逆嘔吐,飲食減少,五膈五噎,翻胃惡心,並皆治之。

丁香 木香(各一兩) 白豆蔻 半夏曲 神曲(各半兩) 白朮 白薑 陳皮(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煮糊,和作餅子,如棋子大,每服一餅,空心嚼細,生薑湯送下。

治結腸翻胃,兼治蠱脹,緊急如鼓,妨悶氣促,不能坐臥,飲食頓減,手足干不效者,服之立瘥。

五靈脂(去沙石) 青皮(不去白) 陳皮(不去白,各一兩) 陳秫米(一合,揀淨,一作
上各銼,先炒五靈脂香透,次下青皮,炒候色變,又下陳皮,亦炒變色,卻下秫米巴豆,炒黃色取出,以紙攤在地上,出火毒,揀去巴豆不用,留三五粒亦可,碾為細末,用好米醋浸化,蒸餅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九丸,用蔥湯或茶湯送下,婦人醋湯或艾湯送下。


治翻胃吐食等病。

牛涎(半斤) 好蜜(半斤) 木鱉子(三十個,去皮油,研)
上共一處,入銀器內,用慢火熬,以槐條七根攪,煨干為度,每和白粥兩匙,日進三服。


治翻胃不下食。

白罌粟米(二合) 人參(為末,二錢) 生山芋(五寸長,細切)
上共用水一升二合,煮取六合,入生薑自然汁及鹽花少許,攪勻,分二服,不拘時食之,亦不妨別物湯丸。


治翻胃,嘔吐不止,飲食減少。常服快利胸膈,調養脾胃,欣進飲食。常州一胃,往京口甘露寺設水陸,泊舟岸下,夢一僧持湯一碗與之,飲罷猶記其香味,便快。早入寺,知客供湯,乃是夢中所飲者,胸膈尤快,遂求其方。合數十服後,疾曰觀音應夢散。予得之,常以待賓,易名曰甘露湯,在臨汀療一人,旋愈,切勿忽

干餳糟(頭榨者,用六分) 生薑(連皮,用四分)
上拌勻,搗爛作餅子,或焙或晒乾,每十兩人炙甘草二兩,同研為末,每服二錢,用沸湯入鹽少許調,不拘時服。


治翻胃。

田螺殼 黃蜆殼(二件,不以多少,在土中多年,陳者尤佳,各另燒成白灰,研細)
上每料用田螺殼灰二兩,黃蜆殼灰一兩,用白梅肉四兩,同搜和作團,以砂盒子盛,蓋了鹽泥,固濟封頂,火 令焦黑存性,取出研細,每服二錢,人參縮砂煎湯調下,陳米飲得。如無盒子,只以建盞兩只相合,依上法燒,食前服。凡覺心腹疼痛,即是翻胃,以此藥治之。


治清濁不分,中焦氣痞,若心下牢大如杯,或寒或熱,朝食暮吐,暮食朝而緊,弦則為虛,緊則為寒,虛寒相搏,此名為格,與關格同也,是謂之反胃硫黃 水銀 木香(別研) 丁香(別研,各等分)
上先將硫黃水銀同研至無星,次下木香末丁香末研勻,用生薑自然汁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用米飲送下。


治翻胃,嘔逆氣噎,關格不通。

淨全丁香 廣木香(各一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一盞,時先用好黃土和泥做成碗一個,卻以藥濾在碗內,食前服,滓依時再煎服。此方因台櫞吳安之得傳於內台,蓋耘夫都事自得之效,本堂試果驗。蓋用土碗盛藥,取其有脾土生助之功。


治翻胃
上用大鯽魚一個,去腸留膽,納綠礬末填滿縫口,以炭火炙令黃干,為細末,每服一錢,陳米飲調下,日三服。


治翻胃嘔噎。
上用大田螺,不拘多少,洗淨,磁盆內養,令吐出泥,用米篩張灰於地上,卻將沙皮紙鋪於灰上,去已養田螺,令泥水澄清,旋去上面清水,卻將泥傾於紙上,候泥干稠,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湯下,立愈。仍將田螺放江中,如殺食之,其病則不愈。一方用爛殼燒灰服之。


上用甘蔗汁七升,生薑汁一升,相和打如粉,分作三服。


上用騾小便。昔有患此疾,每遇食餅或羹粥等,須臾吐出。貞觀中許奉御弟兄及柴蔣等家,時稱名醫,奉敕令治,罄竭其術,所患竟不能療,漸至羸憊,死在朝夕。忽有一衛士云︰服騾小便極驗。日服二合,後食微吐一半,晡時又食二合,人定時食粥,吐即便定。迄日午時,奏知之。大內中五六人患翻胃,同服,一時俱瘥。此物有毒,服之不可過多。盛取尿及熱服二合,病深七日以來服之良,後療人並瘥。


有痰母蟲瘕,此病非好手不能治。

附子片(一兩) 南星片(一兩) 巴豆(十一粒,去皮)
上用糯米(一兩)同炒色變,去巴豆入乾薑丁香末(各半兩),同前作末,五更早,掌中舌蘸干


噎塞煩悶,諸藥不效者。

上以蘇合香丸與青州白丸子相和勻,用生薑汁丸,用蘆根煎湯下,或枳殼湯下。


上用澄茄為末,米糊丸,薑湯下,仍令服平胃散三十帖。


用真阿魏末,外加野人拋下乾糞多作末,五更初以薑片蘸食,能起死回生。


上以年深蜆爛殼燒為白灰,米飲調下一錢,蚌殼亦得。


上用附子一枚,極大者,坐於磚上,四面以炭火逼熱,淬生薑自然汁內,依前再逼再淬,直待生薑汁約至半碗許,卻搗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米飲調下,不過三服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