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 卷之五

明 董宿

暑門(附論)

夏三月,炎暑大行,山澤燔燎,林木流津,正由火熱極甚,熏蒸於物,致之然也。在人亦應之而多汗,由火氣浮泄於表。時於此際,濕熱隆盛,人多肢體困倦,精神短少,一或將理失宜,輕則氣虛身熱,頭重腳軟,脾弱少食之証,所謂注夏病也。暑之為氣,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人臟為心,且暑之中人者,先著於心,伏為三焦腸胃之間。凡中之者,蓋熱傷氣而不傷形也,乃六淫中無形之火,大率以五行中有形之水製之,輕則前証所感,大同小異,重則昏不知人,或吐或瀉,或眩暈頑痺,丹溪以陰虛所致,甚則瞀悶懊惱而死,客氣旺而主氣弱,為熱傷元氣。古人立法,夏月宜補者,補天真元氣,非補熱火也,以用人參五味子麥門冬名生脈散,蓋此藥能益金水,以御火土之旺,又令人夏食寒以扶陰氣,養其陽也。蓋謂陽亢於外,陰微於內,庚金受因於上,清肅之源竭於下也。丹溪又辨云︰世言夏月伏陰在內,此陰字有虛之義。若作陰冷看,其誤甚矣。或曰以手捫腹,明知其冷,而何曰人之腹屬地氣,於此時浮於肌表,散於皮毛,腹中之陽虛矣。如子月一陽生,寅月三陽生,此氣之升也。巳月六陽生,陽盡出於地之上矣,此氣之浮也,經曰︰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孫絡皆盛,內溢肌中。又曰︰陽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所以表實者裡必虛。又言春夏養陽,王太仆謂春食涼,夏食寒,所以養陽也,何以溫熱取其用,此理固然。且如涼台水館,當風取涼,寒泉水果之物所傷,或吐或瀉,或腹疼自內及外,當用溫劑,前哲又謂升降浮沉則順,寒熱溫涼則逆,夏月火令之時,不可妄投溫燥之藥,看其虛實,不為患乎?或曰巳月純陽,五日一陰生,六月二陰生,陰氣即動,豈無陰冷,此陰之初動於地下。

四陽浮於上,燔灼梵炎,流金爍石,何冷之有?且潔古治中暑之藥,有中暑傷暑之分。若人或傷或中之意,但言避暑納涼於深堂大廈,謂靜而得之為中暑,其病必頭疼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大熱無汗,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為陰証,故治以大順散,以取辛甘發散之意,後人不察用溫熱之意,又辨傷暑之証。若人或農夫,于日中勞役,謂動而得之,為傷暑,其病必頭疼發躁熱,捫之肌膚大滿,大熱大渴,引飲汗大出,元氣已動,乃為大熱,外傷肺氣,以人參白虎湯,為陽証,熱傷元氣,非形體受病也。夫白虎治熱傷風,謂元氣不甚虛也,暑去氣清則安矣。《脾胃論》中,長夏濕熱,胃困尤甚。

又有暑風一証,因其夏月而病搐搦,故有此名,非風也,乃病暑熱亢極,火盛金衰,術無以製,正邪相拒,汗閉於外,痰鬱於內,風勢妄行,脾必受邪,故手足陽為動搖,內擾神舍,志識不清而瞀悶,無所知矣,慎勿以風藥治之。治以兼化,但清時令之火,則心經之熱亦泄,金清氣行,則木邪有製,而風不作,開鬱悶之疾,則神識氣寧,當用黃連香薷飲加羌活,且如有人在途路中傷暑者,湯藥皆無,將人攙扶涼處,就將當道上熱土包裹,熨臍腹之上下,或布蘸湯熨之,冷即頻易,待其蘇省,用溫米飲湯,徐徐灌之,便不可用剛燥之劑,可不畏哉?

暑証通治方

驅暑和中,通用。

香薷(四錢) 白扁豆 濃朴(薑製,各一錢半) 白茯苓(二錢) 甘草(炙,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驅暑和中,除煩止渴。

香薷(三錢) 縮砂(二錢) 草果仁 干葛(各一錢半) 烏梅肉 白扁豆 甘草(炙,各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治老人虛人,伏暑煩躁,引飲無度,惡心疲倦,服涼藥不得者。

草果仁(五錢) 附子 橘紅 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七片,煎至一盅,去渣,沉冷旋旋服,不拘時候。


解暑毒,止霍亂。

香薷 濃朴(薑製,各二錢) 茯苓(一錢半) 甘草(半錢) 陳皮 良薑(各一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入鹽些少,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治伏暑傷冷,二氣交錯,中脘痞悶,或頭痛惡心,並皆治之。

硝石 硫黃(各等分)
上為末,銀器內文武火炒令鵝黃色,再碾細,用糯米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新汲水送下,不拘時服。


治中暑煩渴,身熱頭痛,霍亂吐瀉,小便赤色,心神恍惚。一方加辰砂,名辰

澤瀉(二錢半) 肉桂(一兩) 赤茯苓 白朮 豬苓(各一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湯調下,不拘時服。


治中暑伏熱,煩渴引飲,嘔噦惡心,頭目昏眩。

枇杷葉(去毛,炙) 濃朴(薑製) 陳皮 丁香(各半兩) 白茅根 麥門冬(去心)干木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生薑湯或冷水調下,不拘時服。


治伏暑引飲,脾胃不和。

半夏(醋煮,一斤) 甘草(生用) 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為細末,用生薑汁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每服五十丸,熱湯下,不拘時服。


治伏暑引飲過度,肚腹膨脹,霍亂吐瀉,皆治。

肉桂(半兩) 白茯苓(去皮) 白朮 豬苓 滑石(碾,各二錢) 寒水石(碾) 甘草(炙)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入蜜些少,熱湯冷水任調下。


治冒暑伏熱,霍亂吐瀉,小便不利,頭目昏眩。

澤瀉 白茯苓 白朮(各五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燈心十莖,煎一盅,不拘時服。


清暑氣,和脾胃。

香薷 人參 陳皮 白朮 黃 白扁豆 甘草(炙) 濃朴 木瓜 茯苓(去皮,各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熱湯冷水任調下,不拘時服。


治大人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

人參(去蘆) 茯苓(去皮) 甘草(炙) 紫蘇 澤瀉 香薷 半夏曲 白扁豆 烏梅肉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三片,紅棗一個,煎至一盅,食前服。


治心脾不調,氣不升降,霍亂轉筋,嘔吐泄瀉,寒熱交作,痰喘咳嗽,胃脘痞滿,頭目昏痛,肢體浮腫,嗜臥倦怠,小便赤澀,並傷寒陰陽不分,冒暑伏熱煩悶,或成痢疾,中酒煩渴畏食,並皆治之。

縮砂 半夏(湯洗七次) 杏仁(去皮尖) 人參(去蘆) 赤茯苓(去皮) 藿香(去土) 白扁豆(薑製) 香薷 濃朴(薑製) 木瓜(各一錢) 甘草(炙,半錢)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紅棗一個,煎一盅,不拘時服。


治絞腸痧,痛不可忍,輾轉在地,或起或仆,其腸絞結在腹,此是中毒之深,須臾令人死。
上用鹽一兩,熱湯調灌病患口中,鹽氣到腹,其痛即定。


治伏暑,內外熱熾,煩躁大渴。

石膏(半兩) 麥門冬(去心) 人參(去蘆,各二錢) 甘草(炙,半錢) 半夏(湯洗七次
上作一服,水二盅,生薑五片,青竹葉十四片,粳米一撮,煎至一盅,不拘時服。


治伏暑傷冷,霍亂轉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

香薷(三錢) 濃朴(薑製) 黃連(各二錢)
上先將濃朴黃連二味,同生薑四錢,一處搗細於銀石器內,慢火同炒令紫色,取起入香薷,入水一盞,酒一盞,煎八分,去渣用瓷器盛於新汲水中,沉令極冷服。如中暑搐搦,內加羌活二錢。尋常感暑燥渴,吐瀉不甚重者,方中可去黃連,只加白扁豆二錢,微炒,銼煎,如前法服之。如炒煮藥,莫犯銅鐵器。


治伏暑,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心神恍惚。

辰砂(三錢)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不拘時,白沸湯調下。


治伏暑,引飲躁渴,過食生冷成霍亂。

良薑 附子(炮,去皮臍) 甘草(炙) 檀香(各二錢) 乾薑(炮,一錢) 丁香(三分)
上 咀,作二帖,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滓貯瓶中,沉井中,待冷服之。


治中暑惡心,頭疼煩躁,生津止渴。

紫蘇葉(揀淨,五兩) 烏梅肉(切炒,二兩) 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粗皮,半兩) 香薷(揀淨,半兩) 生薑(切,焙乾,一分) 木瓜(乾者二兩,如生,去皮穰,切焙)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細嚼,熱水送下。


治中暑煩渴。

甘草(三兩半,炙) 肉桂(去粗皮,一兩) 乾薑(炮,一兩) 紫蘇葉(半兩) 烏梅肉(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冷水調下,沸湯調服,亦得。


治冒暑伏熱,心膈燥悶,飲水過度,不知人事,及霍亂作瀉作渴,咳血吐血,小便下血,頭旋目暈。

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兩) 烏梅(去仁,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飛羅面(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新汲水調下一服即愈,亦解諸毒物,雖平日不飲冷者服之,亦有奇效。一方加訶子肉,滴水為丸,謂之龍涎丸,仍以末調下。翟公巽參政易名濯熱飲子,水為丸,彈子大,陰乾細嚼,水送下。


治傷寒後伏暑,煩熱不安,及煩熱虛勞。

地骨皮(去木,二兩) 防風(去蘆,一兩) 甘草(炙,半兩)
上 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食遠溫服。


上用不蛀皂角,不計多少,刮去黑皮,燒煙欲盡,用盆合於地上,周回勿令透煙,每用皂角灰一兩,用甘草末六錢和勻,每服一錢,新汲水調下,氣虛人溫漿水調下。昏迷不省,不過兩服,吳內翰備急用皂角五斤,去皮弦,炙焦存性,甘草五兩,蓋中暑人痰塞關竅,皂角能疏利去痰故也。一方用米飲下。


上用上等重羅細面,以薑汁及水和成餅子曝乾,卻碾末收之,每服二三錢,新汲水調服。


治大人小兒傷暑伏熱,燥渴瞀悶,頭目昏眩,胸膈煩滿,嘔噦惡心,口苦舌乾,肢體困倦,不思飲食,或發霍亂,吐利轉筋,並宜服之。

香薷(去根,一兩) 紫蘇(去粗梗) 乾木瓜 藿香葉(洗去砂土) 茯神(去木,各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至二丸,細嚼,溫湯下,或新汲水化下,亦得,小兒每服半丸,不拘時候。


治冒暑,解煩渴。

烏梅肉(四兩) 甘草 青鹽 乾木瓜 白茯苓 檀香(各一兩) 麝香(二錢半)
上除麝香別研,餘並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含化,或新汲水溫水嚼下,不拘時候。一方有人參。


治証同前。

川百藥煎(三兩) 人參(二錢) 麥門冬 烏梅肉 白梅肉 干葛 甘草(各半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含化,夏月出行,一丸可度一日。


治傷暑煩躁發渴,口苦舌乾,頭痛惡心,不思飲食,昏迷不省人事欲死者,及治血痢,婦人熱血崩。

青皮(去白) 赤芍藥 黃連(去鬚) 地榆(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冷水調下。如蓄熱而氣血妄行,加甘草等分。一方將水調服,治血痢,水一盞煎服。


治伏暑,下血如久痢。崇寧二年,自太府出為發運,夏及秋患痢兩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醫皆曰此痢也,聞泗州青陽鎮李中和助教善醫,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脈,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澀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舊因伏暑,小便轉導入大腑,由心經而過,遂化為血,大小便下,故其狀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歸本臟即安。

通草 木通(各半兩) 澤瀉(一分) 竹茹(二錢少用,老人減半)
上銼如大米粒,或為細末,就銼時即每服秤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細末,即每服之皆安,故記傳久。


治伏暑,或吐或瀉,有效。

黃連(一斤,淨) 陳倉米(二升,水二碗拌濕)
上於鍋內如罨飯法,米熟為度,晾乾為末,以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飯湯下,不以時。


解暑毒。

檀香(一錢) 杏仁(去皮,二錢半) 烏梅肉(二兩) 紫蘇葉(一兩) 茴香(三錢半) 百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非時含化。


治中熱,五心煩躁,霍亂嘔吐,口乾煩渴,津液不通。

白梅(二十九個) 檀香(三兩) 甘草(四兩) 鹽(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入生薑五片,青竹葉七片,粳米百粒,水煎服。


治暑病嘔惡,每遇夏月,不進飲食,疲倦少力,見日色則頭目昏痛,惡心多睡

貫眾 黃連(去鬚) 甘草(微炙) 吳茱萸(湯洗七次) 白茯苓(去皮)
以上五味,並生用各半兩。上 咀,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時,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送下,了再如前嚼瓜一片,呷藥一二呷,看吃得幾片,以藥汁盡為度,不損脾胃,不動臟腑,須是覺大煩時服之。


止渴生津。

蠟梅花末 乾薑末 甘草末 枇杷葉末 百藥煎末 烏梅絞肉(以上各一兩) 蠟(五兩)
上先熔蠟開,投蜜二兩,和上拌藥末,搗二三百下,丸如雞頭實大,夏月長途,一日含化一丸,妙。


上取蒜一瓣生嚼,以新水送下,或不能嚼,水研灌之,立可效。熱死人切勿便與冷水及臥冷地,正如凍死人,須先與冷水,若遽近火即死。一法行路 死人,惟得置日中,或令近火,以熱湯灌之即活。一方以爛蒜嚼三兩瓣,溫水送下。


上用香附子,臼中搗去皮,入薑汁炒香為末,入砂糖,丸如龍眼大,先呷麻油少許,次嚼藥,冷水送下,當時便覺清涼。


治伏暑發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兼治傷寒陰陽不分,疑二之間,最宜服此。

澤瀉(三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白朮(二錢) 桂心(一錢) 人參(一錢半) 柴 渴甚去桂,加五味子、黃連各二錢。
上 咀,每服七錢,水一盅半,燈心二十莖,煎一盅,食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