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齋遺書 卷四

用藥權衡

用藥如用兵,醫之有方法,如兵之有軍法也。醫用藥而無準繩,猶將之用兵而無紀律也。凡用藥須擇一味為主帥,其餘分佐使而驅用之。治上必達下,下病必升舉,法固然也。若治病無法,雖輕病亦不宜措手。如有邪固宜攻邪,攻邪而邪不退者,因正氣虛,不能勝邪故也。 必要扶正為主,正氣足,邪自然不能藏匿,求路而出矣。然又必順其開 。令邪得有出路,而其出無難矣。如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頭痛加川芎、蔓荊子,使邪從汗散。若自汗表虛,邪因虛入,補中正法,無如緩治最宜,或補中,或保元,加桂枝、白芍,因表虛也。故正氣未虛,邪氣獨盛,邪在於表,當卻邪而存正,作傷寒治之,若病久則不可用此法。寒熱往來,仲景用小柴胡湯,黃芩清肺,柴胡行表,半夏豁痰,甘草和中是矣。又用人參者何?為肺虛也。內熱見渴,病在上焦,加麥冬、干葛。熱而不渴,是未達也,加豬苓、木通。

五苓散,散表之裡藥,白朮、茯苓各一錢五分,豬苓、澤瀉各二錢,四味是矣,又用肉桂者何?是暑熱之藥,能行表裡,熱飲通表,水調達下,煩渴飲水過多,水入則吐,心中痰濕在內,即當利之。五苓用肉桂,補中用升麻,當知其為引使通達之妙也。潮熱,病在上焦,宜表;病在中焦,宜理;病在下焦,宜升不宜降,宜緩不宜急。使血氣歸於中道,斯無偏勝之諸藥方有用氣留味者,有用味留氣者。如補中益氣湯,用之入陽分以補氣,黃耆、當歸氣濃者,宜重用,人參、白朮味濃者,次之,升麻、柴胡升散,陳皮破滯,俱於氣不利,用之宜最少,故味先而氣後,後至者成功,是為用味留氣。用之入陰分以補血,人參、白朮味濃者,宜重用,黃耆、當歸氣濃者,次之,升麻、柴胡提氣,陳皮行氣,俱於血有益,用之不妨多。(張東扶曰︰提氣所以有益於血者,陽生則陰長也。行氣所以有益於血者,氣行則血生也。)故氣先味後,後至者成功,是為用氣留味。自余諸方,大約仿此而已。補中益氣湯,升麻、柴胡升提走表,黃耆、陳皮氣藥,餘皆血藥。

凡服溫補藥,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服大熱藥,調理莫過於八珍散。

凡病先用熱藥太過,現出熱証,用清涼和解,二三劑即愈。用寒涼太過,現出寒証,用溫中理脾,三五劑即愈。

上通,益氣湯。下達,六味丸。

如用補中益氣湯,汗少肺氣不開,重用黃耆;汗多裡氣不守,重用人參;熱不退,重用甘草如保元湯、益氣湯、歸脾湯,用木香同煎,令其氣味浸入,則能助參 成功,是謂補正卻邪。四君、十全大補用木香,但以湯磨,沖和藥內,不入藥器同煎,令其氣味不散,則能行參之滯,是謂去邪存正。

用乾薑不得用蓮肉,一清一溫,則溫者力減,不能見功。

暑月用滋陰藥,必用燥藥調理,用燥藥,必用滋陰藥調理。

胃有邪火,宜養不宜燥,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養者,養胃陰也。(張東扶曰︰此二 語殊不然,脾宜燥,胃不宜燥,不必定有火也。經云︰胃為多氣多血之海,燥則氣增而血耗矣,故胃之治法始終宜養,不可偏言燥也。王胥山曰︰謂胃無邪火,宜燥不宜養,若以胃家有停飲者當之,此理亦是,未可駁其非也。學人看書,須有圓通之法,自然四通八方,路路皆達矣。)表裡不清,但用補中益氣湯。病久不愈,但宜八珍。若附子必無熱証方可用;乾薑、肉桂,必是寒証方可用;血凝氣滯,表上焦熱,升陽散火,補中益氣,調理莫過於參苓白朮散;散火調理,莫宜於八珍。補中益氣,加附子合和中散,內傷盡矣。十全大補合二陳湯,凡有濕熱在上焦者,用茯神、遠志,能使濁氣下降;在中焦用之,能使清氣上升。

參苓白朮散,大人小兒俱宜之藥。用砂仁,所以行滯燥濕,不可無也。

其人素見陰脈,服補藥不合者,以其陰中之陽虛也。宜補陰中之陽,用八味地黃丸。但見脈數,是為細數,細數者不治。

其人素見陽脈,服熱藥不得者,以其陽中之陰虛也。宜補陽中之陰,用補中益氣湯。倘脈見數,是為弦數,弦數者無妨。

人參、黃耆、甘草,退熱之聖藥也。不有細辛,其何能使腎水之上升?不有乾薑、肉桂,其何能使邪熱之發越也?(王胥山曰︰此為治虛邪、寒邪者言,與治實邪,熱邪迥異。) 肺氣宜斂,有不可斂者,痛不可斂,脹不可斂,渾身腫脹,俱不可斂。有不可開者,嘈雜不可開。如治消中,不宜蓮子之類。

上焦血虛,當歸、肉桂多用,白朮少用。中焦白朮多用,血燥則與歸身並用。下焦血虛,用熟地、肉桂,涌泉火起用黃柏。

四君加用木香,治滯氣在胸中。四物加用沉香,治動氣在臍下。若氣虛不用木香,用黃耆,血虛不用沉香,用肉桂。

補脾兼補腎。如腹痛腹鳴,脾土虛寒可知。而或腎亦虛寒,倘專一補脾,未免有土克水之患,故用藥有兼施焉。山藥、白茯苓、乾薑所以補腎者也,而補骨脂、大茴香、肉桂、杞子、熟地,則補脾之中,兼以補腎矣。所謂補脾兼補腎者如此。

補腎兼補脾。如小腹脹滿,腎氣虛寒可知。而或脾亦虛寒,倘專一補腎,未免有水來侮土之患,故用藥有概舉焉。補骨脂、肉蓯蓉、大茴香、肉桂,所以溫腎者也,而乾薑則溫腎兼溫脾矣。所謂補腎兼補脾者以此。

補脾兼補腎,不宜用白朮。補腎兼補脾,不宜用熟地。又二治法俱不用小茴,恐其行腎氣也。(錢登谷曰︰久泄則朮反不宜,以其燥健,能滲土中真氣也。故脾病久者,必兼補腎,若脾中有濕,又不可拘此。) 凡嘈雜,脾陰不足,山藥宜多用;火旺,甘草宜多用;大便艱,血燥,當歸宜多用;心不寧,蓮心,苡仁宜多用。忌生熟地,脾惡血藥故也。

陽虛下陷,填入命門,上無氣以養而枯槁,大升大舉,使氣上歸於肺,皮毛遂潤澤。蓋陽不可下陷,下陷則陽為火而陰氣絕矣。陽升則肺氣下滋,氣歸於肺,澤及皮毛矣。

調理脾胃,有治理、調和、養補之不同。用山楂、神曲、麥冬等藥謂之治。用消克之藥,以攻其病,是治賊邪也,故云治。用四君子湯謂之理,是清理之也,故云理。用參苓白朮散加益智謂之調,此藥能上能下能中,故云調。用四君子湯,寒加乾薑,熱加川連,謂之和,有熱去熱,有寒去寒,故云和。四君子湯等分用之謂之養,等分均平,不攻不入,故云養。補者不必正治,但補腎令脾土自濕,謂之補。補者補其母也。土之母,命門火是也。

六味丸湯,用山藥、白茯苓,皆脾經藥也,如單補腎,不宜加入。(張東扶曰︰此論殊不然,山藥滋精固氣,白茯苓極降腎逆,俱是腎精對証藥。古人用此專以補腎,而兼以補脾,所謂治病莫忘脾胃者此也,若六味去此二味用之,便不成方矣。) 命門脈實,六味丸;脈弱八味丸。如痰嗽腹脹者不宜。咳嗽夜間舌乾口燥,亦可酌用。

口乾不渴,血虛血燥故也,宜耆歸湯。

凡用溫暖藥,細辛切忌用之,以其引陽氣上升故也。

脾多血少氣,患其不醒,藥味帶醒,則入脾矣,如四君用陳皮之類。胃多血少氣,患其不舉,藥味帶舉,則入胃矣,如四君、八珍用半夏之類。

藥有必不可用者,如肝病之於白朮,脾病之於當歸,肺病之於生地,腎病之於桔梗,心病之於桂附,此則必不可用者也。有必不可已者,如納氣用地黃,脾病用茯苓,肺病用參,肝病用白芍,肺火用門冬,心火用川連,膽火用黃芩,腎火用澤瀉,小腸用木通,大腸用萆,膀胱用羌活,有其証,不可不用其藥也。縱有未宜處,亦當以他藥製之,如藏附於朮,藏附於烏藥,藏桂於芍之類也。

所謂熱因寒引者,如用熱藥佐以辛涼,則由表達裡,榮衛和而熱者不燥。所謂寒因熱引者,如用寒藥,佐以溫熱,則上通下達,炎焰消而寒者不滯。故退熱用紫蘇、葛根、前胡、桔梗,攻熱用黃連一分,炮薑四五分之類。

病在肝,用白朮則引肝邪入脾。病在脾,用當歸則引脾邪入肝。蓋白朮走脾,當歸走肝故也。脾虛亦忌當歸,白朮,用之反致脹滿。

凡腰痛小腹痛者,陰中之氣滯,用小茴、補骨脂行氣破滯。陽痿多屬於寒,瑣陽固精,蓯蓉壯陽,菟絲子添精明目,杞子升發陽氣,隨見証用之。腰以下腳膝痿軟無力,多屬濕熱,若大便結燥,四物加蒼朮、黃柏、虎骨、龜板、漢防己之類。脾胃虛,四君子加入前藥。腹脹用蒼朮煮白朮入藥,參苓白朮散亦可。骨髓中熱,加知母、杜仲,補脾陰之不足,且能走腎。諸藥得牛膝下引,能退骨髓中邪熱,而助諸藥成功,故曰牛膝下部藥也。

用川芎,不得用牛膝,嫌其行血行氣也。如氣血大虛,十全大補湯,加杜仲、補骨脂、凡用陽藥宜和,陰藥宜急。行氣藥宜少不宜多,少則效,多則無效。

凡發散藥內,不得用白朮,白朮性滯入脾,反能令邪氣滯而不散也。

凡怒氣傷肝,不可用白朮,當用人參、黃耆、五味,清理肺氣。

凡用藥必須求得君藥。如渾身脹痛,羌活為君;血病,當歸、肉桂為君;氣虛,人參為君;表虛,黃耆為君。餘仿此。

汗後虛煩不安,麥冬五錢,黃耆二錢,當歸二錢,甘草、五味各一錢,煎服。麥冬引甘草,瀉心中之火,加燈草之清空,則麥冬、甘草,降火下行甚速。

凡病勢已亟,議用薑、桂、附子熱藥,須脈帶緩沉無力,或豁大而胃氣尚存者可用。倘 脈細小數,外現氣促神昏,形脫音啞,自汗潮熱泄瀉者,切忌用之。

防風,黃耆所畏。用黃耆,則防風只可用一分,多則反致不效。用羌活須用歸身製之。

凡病和之不足須補,補而不愈宜發。

中氣足,則清升濁降,諸病皆愈。倘宜用寒涼藥,須用一二味,引入小便去,能使中氣 傷寒証中,須知有內傷。雜病証中,須知重脾胃。胃氣不傷,百病皆易痊。

五味味酸,從參、耆、甘草,則入脾助參,補上焦元氣,宜槌碎少用。從當歸、麥冬,則主收斂,助歸、麥,滋下焦陰氣,宜全用多用。入溫肺湯中,收斂下行,補益真陰,桂、薑導火,藏於九地之內,反不熱而涼矣。

木香行痰導氣,磨服;入補藥,煎服。

升麻升氣,用三分氣可升至胸,用五分可升至頂,過此不可再增矣。

黃連去心肝之火。引入心用一分,引入肝用三分,俱不宜製。若酒炒入肺,則能引熱入黑山梔清中帶補,瀉肺肝脾三經之火,胃口痛尤宜多用。

傷血重用芍藥,傷氣重用甘草。白朮水煮爛成餅晒乾,能補脾陰之不足。鹿茸溫腎,其性走蓽茇但能溫肺,肉豆蔻溫腎,宜去油。白芥子破脅下痰積,不可輕用。蘿卜子破痰破氣。蘇馬兜鈴,大寒之藥,用以治咳,取其清空。紫菀補血補陰。款冬劫藥,必須斟酌用之。

川芎、補骨脂二味,殊不宜輕用。一則太竄散,一則太竄燥,最宜斟酌。

檳榔、枳殼,俱行氣破滯之藥。如胃口作痛,用良薑溫散,不有檳榔,其何能使郁積下行?上焦虛弱,用參 溫補,不有枳殼,其何能使胸膈無滯?專於補益,而不加之以行氣,補益者何能成功?偏於行氣,而不先之以補益,行氣者何能獲效?車前子退熱利小便。瞿麥利心經濕熱。 蓄破血,主赤淋。

沉香行血中之氣,小腹滯痛者宜之。肉桂與沉香同功,且能補血。血滯者用沉香,血虛蟹爪能去死血,下死胎胞衣。

香附開鬱行滯疏肝,故能止瘧。桃仁元胡索,俱為破血之藥。然香附見元胡索則破氣,紅花涼血,丹皮退熱,不可混施。

炮薑、肉桂,所以溫胃也,見吳茱萸則溫中。四君子所以補脾也,見丁香則溫胃。止嘔 吐必,萬升而不降。草果其性猛烈,破積氣痰食。凍米溫中,白糖溫中,益智暖丹田,紅曲健脾蜜糖開肺潤皮毛,沙糖動胃利小腸,飴糖潤脾澤胃,白糖溫胃,大便瀉者相宜。

益智溫腎,且入胃。鹿茸溫腎,其性下走。肉蓯蓉壯陽。肉桂行血生血溫血。巴戟溫腎。以上數味,皆命門之藥。命門乃陽中之陰,用之於所不當用,恐動大便。瑣陽、菟絲、鹿角膠、鹿角霜、破故紙、小茴香、枸杞子,以上數味,俱少陰腎藥。腎乃陰中之陽,用之於所不蓯蓉補腎中之陰,菟絲子補腎經之陽,杜仲平腎經氣分之濕。益智溫腎,與山藥同用,上焦滿悶,用紫蘇、杏仁、陳皮。中焦滿悶,用炮薑、肉桂、吳茱萸。下焦亦同中焦。

但加小茴。上焦熱,用梔子。中焦熱,用黃連。下焦熱,用黃柏。上焦虛,用保元湯。中焦虛,用補中益氣湯。下焦虛,用地黃丸。上焦嘈雜,用生地。中焦嘈雜,用山藥。下焦嘈雜,用氣結澀,蘇梗、杏仁。血結澀,桃仁紅花。木瓜淡能利濕。青皮泄肝氣,不使之上升。

枳殼解肝結利氣。防風為卻風潤劑,去肝家氣分之風。蒺藜去肝家血分之風,益心火,製肺金,所以疏肝。萆 去腎濕,亦平肝家血分之濕。山梔清肝火。柴胡清膽火。郁李仁清利膽氣,解膽結。白蓮花藕潤心經氣分之燥。牛乳潤心經血分之燥。防己瀉血分中濕熱。杜仲、澤瀉可用。葶藶得大戟,則逐水之功愈大。赤石脂入心大腸,性澀可以止脫,氣脫者為虛寒,則澀從溫可知。丁香溫胃。乾薑和中。牛膝利小便行血,同補腎藥,去濕熱,理下焦之痿弱。

晚蠶沙去上焦風濕熱。製香附治走氣痛。吳茱萸性下,若臍腹作脹,知氣已下陷,多用之,氣愈陷,故行氣者用一分,臍腹作痛,邪氣已滯,少用之,恐邪氣難開,故破氣者用三五分。大茴、小茴俱辛溫,小茴走少陰與氣海,大茴厥陰肝經。

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去血積血塊血鱉。加肉桂,行血,氣得上升,而諸積從小便出八珍湯,人參與當歸相並,川芎與甘草相並,白芍與白朮相並,茯苓與生地相並。用川芎,不得用生地、熟地,用人參,不得用茯苓,以上下相製,不能專用其力也。

納氣法,有用和而令氣納者,甘草用一錢五分以和中,益智用一錢以溫腎,此和而納之也。

肉桂、磁石、人參,此溫而納之也。有用涼而令氣納者,黃連五錢,生薑一兩,同搗爛服之。肺之脾胃虛,氣不歸腎,生地一兩,生薑七錢同搗爛服之,或生脈散,加磁石、牡蠣,此麻黃,脈緊數,畏寒無汗者當用。桂枝,脈遲緩,畏風有汗者當用。

白芍,大便泄,酒炒黃色。若後重緊急,則生用。

燥渴大瀉,乾薑必用。咽喉痛禁之。

神曲生用消食,炒用消積,打糊消痰。麥芽和平,治腹中氣鳴,滯血膨脹。

山楂破滯,虛人少用。

黃柏,兩尺脈洪大,真有力者當用。

附子,尺脈遲弱,大便溏者可用。若尺脈洪大,便閉者忌之。

大便堅實,脈沉有力,的是熱証。宜用皮硝,助以大黃,大黃可用五錢,皮硝用七錢。

巴豆用一粒,大戟酒泡為末,只用三四厘,斑蝥用一枚,丁香用三分,細辛用三分,此五味,依數用之,再多傷人。(以上錢登谷本有之,而草廬本不載,今附錄於後。)

人參錢五分,黃耆三錢,可配柴胡一錢。(此條從胡念庵家所鈔周慎齋家藏醫案內出,以見柴胡之不可多用也,草廬本不載。今附錄於後。)

炮製心法

黃耆米泔水煮補腎,蜜炙補肺,醋炒入肝,酒炒發表,鹽水炒亦入腎,防風煎湯炒,亦走表止汗,附子煎汁炒,則走表助陽,能退表虛之熱。

白朮 米泔浸洗,晒乾生用,或用土拌炒,或薑棗煎湯拌炒,或蒼朮煎湯拌炒,或十香湯拌炒,或同大棗煮,晒乾用,或用附子汁拌炒,則守中以止澀,能止裡虛之瀉。

附子 或童便浸煮,或麵裹煨熟,或黃連甘草湯煮。面煨者,走而不守,其勢上行,可以壯陽於表。童便製者,守而不走,其勢下行,可以回陽於裡。以寒藥監製者,是用之而又畏之也。譬之用人,正欲任使之,而又束縛之,安能盡其才哉?生、熟地 薑汁炒用,可以不膩膈。

陳皮 鹽水泡去白。可以消痰下氣。

大小茴 鹽酒炒。

白扁豆 湯泡去皮,薑汁炒。

乾薑 溫湯洗浸,春夏炒黑,秋冬炒焦,初春初秋帶焦。

柴胡 酒洗。

升麻 酒洗。

遠志 甘草湯浸,去骨,同茯神用,開胸膈,而使火下降。

荊芥 醋炒。

補骨脂 鹽酒拌炒,或面拌炒。

烏藥 附子汁煮,晒用。

赤白芍 或酒炒,或肉桂煎濃湯拌炒。芍味酸瀉肝,桂味辛,製芍則溫肺平肝,治寒熱如瘧。蓋木得桂則柔,金得桂則沉也。

黃連 酒炒,或吳茱萸炒。
神曲 薑汁炒,消痰。
五味 吳茱萸炒。
木瓜 吳茱萸鹽湯煮,晒乾用。
濃朴 薑汁炒。
吳茱萸 鹽水炒。
細辛 酒洗。
芡實 米炒黃色。
砂仁 薑汁同鹽水拌炒,能使陽氣下達。
杜仲 鹽酒拌炒則不燥,薑汁拌炒則疏肝。

古經解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陰陽應象論)

陽生陰長,春夏之令也,陽殺陰藏,秋冬之令也,陰陽互為消長。春主陽,陽盛則陰生,故至夏至則六陽極而一陰生矣,至秋則陽氣漸退,此即所謂陽殺也。殺者,衰也,謂陽漸衰也。至冬則陽氣皆退藏於陰,雖藏於陰,而一陽即來複於冬至之日。故人之腎中,亦一陽潛長,而四大五臟,尚非陽王之時也。此當以扶陽為要,不得以陰寒涼劑而害其陽之根也。冬至為一陽生,至春初則三陽漸進,故用藥亦當開導生路,以遂其生長之機,亦以扶陽為要。至夏則陽盛於外矣,又當接其真陽,而不使脫其根蒂。故五苓之用桂者,得此意也。至秋則陽漸歸陰,亦當開導其歸路,而勿使隔絕於外。如香蘇飲、正氣散之類,得此意也。至冬仍歸於潛所,而外皆陰氣,斯時當顧內以統外,勿使失其根蒂,則有生有長,有殺有藏,而陰陽無隔絕偏害之虞矣。倘不知生,則不知扶其初;不知長,則不能補其缺;不知殺,則無以引其歸;不知藏,則無以安其根。此蓋無非以陽為本,而四時皆當相顧也。

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同上)

寒者,陰也,寒則堅凝,故陰為地,地至濁者也;熱者,陽也,熱則流通,故陽為天,天至清者也。是言陰濁而陽清,天清而地濁也。(張東扶曰︰清字不得作好字眼解。蓋清濁既生於寒熱,在人則皆能為病也。)

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同上)

精者,陰也;氣者,陽也。精化為氣,陽根於陰也。味者,陰也,陰盛則陽衰,耽味太 過,則氣反滯而不行,故味足以傷氣。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同上)

土本生金,金為肺,土為脾。凡乾燥之土不能生物,泥濘之土亦不能生物。故脾土濕則不能生肺金,濕即是水氣,水氣既入,當秋日肺正旺時,尚未能為害,至冬金衰而水旺,則濕得趁其時令為害而咳生矣。蓋肺金最清,不能容邪,傷濕則金寒而咳也。

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同上)

遇春夏之令,陽氣升而欲舒,被發緩形者使陽升而氣舒也。故凡春夏之病,不得過用寒涼收澀之劑。春日傷風寒,宜用廣皮、蘇葉舒發中焦,而石膏不得用於春者,皆此意也。

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 (四氣調神論)

陽為天,陰為地。清陽之氣,天之氣也,其在人身,清陽之氣,則流行於五臟六腑之空竅而無所滯凝。其所以流行於諸竅而無所滯凝者,蓋因五臟,各藏其清元真一之氣,而無侵凌僭越之患也。若五臟之氣不固,則顛倒橫溢,少火而為壯火,清陽而為濁陰。凡流行出入諸竅者,俱屬陰邪,如肺氣本應下輸諸臟,今則上逆而為害;脾氣本應上輸於肺,今則下陷而為邪;肝能疏土,今則反郁而傷脾;水能生木,今反泛濫而浮木。一身上下流行諸空竅,無非濁陰凝結,而清陽之氣不行矣。如天本陽,而能藏其真元清一之氣,故蒼蒼在上,惟開竅於日月,而光明普照也。若一天盡如日月之明,則日月之光,悉皆隱沒,宇宙之間,不複有流行之清氣,清氣不行,則邪濁之氣得充塞於空虛之際而為害。人身之有病,何以異是?

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 (同上)

蒼天之氣清淨,故能陽升陰降,天地和諧,天健運而地順行,此時天氣下而地氣騰,天地交而成泰矣,何災患之有?若天不健,則地不順,天地間隔,陰陽不和,陽不和於陰,則陽獨亢,陰不和於陽,則陰獨凝,非複蒼天清淨流行之氣,而光明之境變為晦冥之境矣。故人身真火不行,則陽氣閉塞,而一身上下,無非陰火橫行,所謂地氣冒明也。地氣者,陰氣也;冒明者,陰氣昏冒光明之陽分也。

辟積於夏,使人煎厥 (生氣通天論)

夏令行,則陽氣盡浮於外而內虛矣。腎者,陽所藏之地也,陽氣既浮於外,則內虛而腎氣亦虛,斯時更傷勞欲,則外實內虛,上實下虛,不厥何待?煎者,上與外;厥者,內與下也。 煎於上與外,便厥於內與下。治法當以納氣歸腎為要。(辟,病也。辟積,謂病之積也。煎者,心體煩熱,有若煎熬。厥者,氣逆而厥也。)

經脈橫解,腸 為痔 (同上)

經脈主氣,絡脈主血。肺主氣,大腸肺之表也。經脈橫解,則氣行不速;氣行不速,則肺不主令。飲食之在胃者,至大腸而不能奉肺降下之令,則大腸之氣滯矣。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結,血結氣滯於大腸,乃痔之所由生也。

二陽之病發心脾 (陰陽別論)

二陽,陽明胃也。胃者,脾之夫也。胃病,則脾豈能獨安?脾氣行則心有所奉而血生。

故心生血,脾統血,心、脾二經皆生血之原也。血者,陰也,陰生於陽,胃陽既病而無生發之氣,則陰血所生之原病矣,焉能不及於心脾哉?

凡持真脈之臟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 (同上)

真脈之臟脈,即本臟之真脈,無胃氣者也。死日有除成數算者,有除生數算者,有除生成之數算者。蓋陰遇陰,陽遇陽,而逢受克則死也。如肝懸絕,肝之成數八,肺之成數九,八九十七,除十七而加一,至十八日則死矣。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陰也。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雖陽而為成數則陰矣,故俱以成數算。心懸絕,地二生火,生數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六與二,八也,除八而加一,故九日死也。肺懸絕,金之生數四,火之成數七,四與七,十一也,除十一而加一,十二日死矣。腎懸絕,水之生數一,土之生數五,一與五、六也,除六而加一,七日死。惟有脾懸絕四日死,人不易曉,蓋土旺於四季而位於中,故脾懸絕,只逢克便死。天三生木,木數三,除三而加一,故四日死也。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 (脈要精微反四時者,脈氣反四時也,如下文春夏之脈瘦,秋冬之脈浮也。有餘,精氣並也,並於上則下虛,並於下則上虛,故有餘為精。不足,正不足也,故不足為消。應太過,並於上,上太過,並於下,下太過,有太過即有不足,故曰應太過,不足為精。正氣消,則邪氣旺,邪之旺由正之消也,故曰應不足,有餘為消。

太陽所謂腫腰 痛者,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正月陽氣出在上,而陰氣盛,陽未得自次也,故腫腰 痛也。病偏虛為跛者,正月陽氣凍解,地氣而出也,所謂偏虛者,冬寒頗有不足者,故偏虛為跛也。 (脈解篇)

太陽,三陽也。一陽從冬至而升,至正月寅則三陽生矣。三陽腫腰 痛者,太陽不得遂其生發之性,至正月寅,陽未盡發而鬱於下,故痛也。所以曰陰氣盛,陽氣未得自次者,未得其位次也。病虛為跛,蓋如陽氣,遇凍初解,雖動而未升,亦鬱於下也。跛者,太陽膀胱之脈,起於足小趾至陰之地,陽抑於至陰,故為偏跛。跛,足不能行也。(按︰本詳解六經諸病,此特太陽一經中之二耳,蓋略舉一隅以為例也。)

人肝目應之,九九竅,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觀動靜,天二以候五色,七星應以之候發,母澤五音一以候宮、商、角、徵、羽,六律有餘不足應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餘,九野一節俞應之以候閉節。三人變,一分人候齒泄多血少,十分角之變,五分以候緩急,六分不足,三分寒關節,第九分四時,人寒溫燥濕,四時一應之,以候四反,一四方各作解。(針解篇王冰曰︰此一百二十四字蠹簡爛文,義理殘缺,莫可尋究。)

人肝開竅於目,凡九九八十一竅,六六三百六十五節,凡所以動而運者,皆肝之氣,木之性也。故一以觀動靜,在人為天一之所生,在天為水之所生,升而為火。蓋肝主動,火亦主動也,所以候五色。七星為十二月轉運之星,亦主動,故在天為火,而其動處應於七星也,以候發者,發在頭而居火之分,故在上者為應也。母澤缺三句(三句字疑,)水為木母,水旺則木盛而發澤,五色在天,五聲在人,宮、商、角、徵、羽,變而為六律,其中有餘不足,則於音別之,故曰有餘不足,應之也。五色在天,人多見於面;五聲在地,人多見於胸喉,故下言地二也,地二以候高下有餘。九野在人,五臟六腑也,一節俞應之。俞,背也,俞為臟腑之門戶,此又有地通乎天。蓋腹為陰,為地;背為陽,為天也,故曰應之以候關節。(“關”字是慎齋所改,原文是“閉”字。)此二也。三則在人多變動,一分以候齒,泄多則血少,十分角之變,蓋角屬木,木為肝,肝主動,動則變,故曰十分角變。可見凡病從肝而發者十之九也。五分以候緩急者,肝為將軍之官,易急而難緩,急則病發驟而猛,緩則雖發而易製也。六分不足三分,因寒在關節也。第九分四時者,在天為四時,在人為寒、溫、燥、濕。人之寒、溫、燥、濕,即天之四時也。一應之以候相反,如天之冬而暑,暑而寒,反則病,順則安,然四方高下,九野遠近不同,又當因地而推天時人事之不同,不可一例解也。

故用藥解病,一宜參之天時,又宜察之地宜,則無不解矣。(王胥山曰︰針解篇中所云“人肝目應之,九”下一百餘字,經文蠹缺,難以盡通,故古人於此節皆無注釋,蓋遵缺疑之義也。慎齋則以古聖微言,有同至寶,不可竟等於史傳之缺文,置而不論。故因其可通者而發明之,以見珍惜之至意。夫前賢於殘編蠹簡,猶視同金書玉格,一字不肯舍棄如此。今之習業者,於《靈》、《素》古經,竟有終身未曾省視,而猶自矜其藝術之精良。吁﹗其所謂精

冬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秋病在陽。 (金匱真言論)

冬時陽藏於內,內者,陰也,能藏於陰,則無病矣。倘至冬而陽不藏,則陰為陽氣所抑,能無病乎?故曰冬病在陰。夏時陽發於外,外者,陽也,倘至夏而陽不能發,則陽為陰氣所抑,能無病乎?故曰夏病在陽。春時陽雖欲發而氣尚微,倘因七情、勞役、外感所侵,則陽亦抑於陰分而陰病矣,故曰春病在陰。秋時陽氣當漸降,苟至時而不能降,是陽氣弱也,弱則病由此而生矣,故曰秋病在陽。

臟不藏精

肺不藏者腎必傷,腎不藏者肝不發,肝不藏者心不榮,心不藏者脾必害,脾不藏者肺必災。總之,母不藏者則子不發,子不發則病仍及於母。故心及肝,肝及腎,腎及肺,肺及脾,脾及心,子母相關,病之標本於斯而定,然亦言其大義如此。若其間或感、或不感,或感之輕重淺深,則又因其人之素稟,此乃因時氣而識其將來之病症也。至於當時則又不然,如火不藏則肺病,金不藏則肝病,木不藏則脾病,土不藏則腎病,水不藏則心病,此因當時之過旺而及於妻者也。夫婦俱病,則其中補瀉之義可推,如辰戌年,初之氣為相火,是火不藏也,當時之肺病,將來之脾病可知。即此一端,可以例其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