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陽膽經脈

經脈循行路線

  1. 起於目銳眥(眼外角)
  2. 上抵頭角
  3. 下耳後
  4. 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
  5. 入缺盆
  6.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
  7. 出走耳前
  8. 至目銳眥(眼外角)後
  9. 其支者別目銳眥(眼外角)
  10. 下大迎
  11. 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
  12. 處下加頰車
  13. 下頸合缺盆
  14. 以下胸中貫膈
  15. 絡肝
  16. 屬膽
  17. 循脅裡
  18. 出氣街
  19. 繞毛際
  20. 橫入髀厭中
  21. 其直者從缺盆
  22. 下腋
  23. 循胸
  24. 過季脅
  25. 下合髀厭中
  26. 以下循髀陽
  27. 出膝外廉
  28. 下外輔骨之前
  29. 直下抵絕骨之端
  30. 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
  31. 入小指刺指之間
  32.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經穴

分布於目外眥,頸顳,耳後、肩部、脅肋、下肢外側、外踝前下方,足部四趾端等部位。 起於瞳子髎,止於足竅陰,左右各44穴位。

穴名 取法 功能 主治 備注
瞳子髎 在目外眥外0.5寸,當眶骨外側緣凹陷處取穴 平肝熄風、明目退翳 頭痛、目疼、目赤、怕光羞明、迎風流淚、遠視不明、內障、目翳 手足少陽之會
聽會 在耳屏間切[走亦]前,下頷骨[骨果]狀突後緣,張口有空處取穴 開竅聰耳、舒筋活絡 耳鳴、耳聾、聤耳流膿、齒疼、頭面痛、下頷脫臼、口眼喎斜  
上關 在顴骨弓上緣,當下關直上凹陷處取穴 聰耳鎮痙、舒筋活絡 耳鳴、耳聾、聤耳、口眼喎斜、齒痛、面痛、驚癇、瘈瘲、青盲 手少陽、足陽明之會
頷厭 在鬢髮中,當頭維穴與曲鬢穴連線之上1/4與下3/4的交點處取穴 平肝熄風、鎮痙止痛 頭痛、眩暈、目外眥痛、齒痛、耳鳴、驚癇、瘈瘲 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
懸顱 在頭維與曲鬢穴之間,沿鬢髮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 平肝熄風、消腫止痛 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齒痛、鼻流濁涕 手足少陽、陽明之會
懸釐 在鬢角之上際,當懸釐穴與曲鬢穴之中點取穴 清熱解表、消腫止痛 偏頭痛、面腫、目外眥痛、耳鳴、上齒痛、熱病汗不出 手足少陽、陽明之會
曲鬢 在耳前上方入鬢內,當角孫穴前1橫指處取穴 散風止痛、開關利竅 頭痛連齒、頰頷腫、口禁 足太陽、少陽之會
率谷 在廓尖上方、角孫穴之上,入髮際1.5寸處取穴 平肝熄風、寧神止吐 頭痛、眩暈、嘔吐、小兒驚風 足太陽、少陽之會
天衝 在耳廓根後上方,入髮際2寸,率谷穴後約0.5寸處取穴 寧心安神、消腫止痛 頭痛、齒齦腫痛、癲證、癇證、驚恐、癭氣  
浮白 在耳後乳突後上方,當天衝穴與頭竅陰穴的弧形連線之中點取穴 祛風止痛、理氣消痰 頭痛、耳鳴、耳聾、齒痛、瘰癧、癭氣、頸項強痛 足太陽、少陽之會
頭竅陰 在乳突後上緣,當浮白穴與完骨穴的連線上取穴 平肝熄風、開竅聰耳 頭痛、頭暈、頸項強痛、胸脅痛、口苦、耳鳴、耳聾、耳痛、四肢轉筋 足太陽、少陽之會
完骨 在顳骨乳突後下緣凹陷處取穴 平肝熄風、寧神鎮癇 頭痛、頸項強痛、頰腫、喉痹、齲齒、口眼歪斜、癲、癇、瘧疾 足太陽、少陽之會
本神 在前髮際上0.5寸,督脈(神庭)旁開3寸取穴 安心寧神、熄風鎮驚 癲疾、癇證、小兒驚風、頭痛、目眩、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脅痛 足少陽、陽維之會
陽白 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取穴   頭痛、目眩、目痛、雀目、外眥疼痛、眼瞼潤動 手足少陽、陽明、陽維五脈之會
頭臨泣 陽白穴直上,入髮際0.5寸處取穴 散風清熱、明目聰耳 頭痛、目眩、目赤痛、流淚、目翳、鼻塞、鼻淵、耳聾、小兒驚癇、熱病 足少陽、太陽、陽維之會
目窗 在臨泣後1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開竅明目、熄風鎮驚 頭痛、目眩、目赤腫痛、遠視、近視、面浮腫、小兒驚風、上齒齲腫 足少陽、陽維之會
正營 在目窗後1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平肝熄風、舒筋活絡 頭痛、頭暈、目眩、唇吻強急、齒痛 足少陽、陽維之會
承靈 在正營後1.5寸,當頭臨泣與風池之連線上取穴 宣肺利鼻、清熱祛風 頭痛、眩暈、目痛、鼻淵、鼻衄、鼻窒、多涕、喘息 足少陽、陽維之會
腦空 在風池直上,督脈腦戶穴相平處取穴 清熱止痛、寧神鎮驚 熱病、頭痛、頸項強痛、目眩、目赤腫痛、鼻痛、耳聾、癲、驚悸 足少陽、陽維之會
風池 在項後與風府相平,當胸索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取穴 平肝熄風、清熱解表 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熱病、感冒、癭氣 足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 在肩上,當大椎穴與索骨肩峰及索骨與肩胛岡兩者連線的中點取穴 祛風清熱、消腫止痛 中風、乳癰、瘰癧、難產、諸虛百損、肩背痹痛、手臂不舉、頸項強痛。(孕婦禁針) 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淵腋 側臥,當腋中線上,於第四肋間隙,舉臂取穴 寬胸止痛、消腫通經 胸滿、脅痛、腋下腫、臂痛  
輒筋 在淵腋前1寸,當第四肋間隙,側臥取穴 降逆平喘、理氣止痛 胸脅痛、喘息、嘔吐、吞酸、腋腫、肩臂痛 募穴;足太陽、少陽之會
日月 在乳頭下方,當期門下1肋間隙取穴 疏肝利膽、健脾降逆 胸肋疼痛、脹滿、嘔吐、吞酸、呃逆、黃疸 募穴;足太陰、少陽之會
京門 側臥,於側腹部,當十二肋骨游離端下際取穴 益腎健腰、健脾利水 腸鳴、泄瀉、腹脹、腰肋痛、溢飲、脊強反折、水道不利 募穴
帶脈 側臥,第十一肋骨游離端直下與臍相平處取穴 調理月經、健脾固帶 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疝氣、腰腹無力、腰脅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五樞 腹側髂前上棘之前0.5寸,平臍下3寸處取穴 調經固帶、理氣止痛 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疝氣、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維道 在五樞穴前下0.5寸處取穴 調經固帶、利水止痛 少腹痛、陰挺、疝氣、帶下、月經不調、水腫、腰胯痛 足少陽、帶脈之會
居髎 在髂前上棘與股大轉子最高點連線的中點處,側臥取之 疏通經絡、行氣止痛 腰腿痹痛、癱瘓、少腹痛 陽維、足少陽之會
環跳 側臥屈股,在股骨大轉子最高點與骶 骨裂孔的連線上,外1/3的交點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風疹、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 足少陽、太陽之會
風市 1.大腿外側,膕橫紋上7寸,大腿外側中點
2.直立垂手時,中指端止點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搔癢、腳氣  
中瀆 在大腿外側中點,膕橫紋上5寸處取穴 祛風化濕、疏通經絡 下肢麻痹、麻木、半身不遂  
膝陽關 在陽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骨果]上方凹陷中取穴 化濕散寒、疏通經絡 膝臏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  
陽陵泉 在腓骨小頭前下緣,凹陷中取穴 疏肝利膽、舒筋鎮痙 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破傷風、月經過多 合穴
陽交 外踝高點上7寸,當腓骨後緣取穴 寧心安神、疏肝理氣 驚狂、癲疾、契?蓯?、面腫、胸脅滿疼痛、膝股痛、下肢痿痹 陽維、足少陽之會
外丘 外踝高點上7寸,當腓骨前緣取穴 安神鎮痙、疏肝寬胸 癲疾、胸脅痛、膚痛痿痹、頸項痛 隙穴
光明 外踝高點上5寸,腓骨前緣處取穴 清肝明目、消脹止痛 目痛、夜盲、乳脹痛、下肢痿、脛熱膝痛 絡穴
陽輔 外踝高點上4寸,腓骨前緣處取穴 祛風清熱、疏通經絡 偏頭痛、目外眥痛、缺盆中痛、腋下痛、瘰癧、胸、脅、下肢外側痛、瘧疾、半身不遂、喉痹、缺盆腫痛 經穴
懸鐘 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後緣處取穴 平肝熄風、疏肝益腎 半身不遂、頸項強痛、胸腹脹滿、脅肋疼痛、腋下腫、膝腿痛、腳氣、中風 八會穴之一,髓會
丘墟 在外踝前下緣與舟骨前上方凹陷處取穴 扶正祛邪、疏肝健脾 目赤腫痛、目生翳膜、中風偏癱、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疝氣、瘧疾、下肢痿痹、外踝腫痛 原穴
足臨泣 在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小趾伸肌腱的外側處取穴 平肝熄風、化痰消腫 中風偏癱、瘧疾、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癧、脅肋痛、痹痛、足跗腫痛 輸穴
地五會 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小趾伸肌腱的內緣取穴 散風清熱、疏肝消腫 頭痛、目赤痛、耳鳴、耳聾、腋腫、脅痛、乳癰、跗腫、內傷吐血  
俠谿 第四、五蹠趾關節後,當趾蹼緣的縱紋頭處取穴 平肝熄風、疏肝寧心 頭痛、頭暈、驚悸、耳鳴、耳聾、目外眥赤痛、頰腫、胸脅痛、膝股痛、月行痠、足跗腫 滎穴
足竅陰 第四趾外側,距爪甲角約0.1寸之爪甲根部處取穴 平肝熄風、聰耳明目 偏頭痛、目眩、目赤腫痛、耳聾鳴、胸脅痛、多夢、熱病 井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