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詞術語(七)

名詞術語(八)

袪痰 是幫助排出痰液或袪除生痰病因的方法。分為“化痰”、“消痰”、“滌痰”三類。其中以化痰法為常用。
化痰 依據生痰的病因,把化痰法分為六種:“宣肺化痰”:適用於外感風寒痰多。患者鼻塞、喉癢、咳嗽、痰多、苔薄白,用麻黃、蟬衣、杏仁、桔梗、牛蒡子、辛夷、陳皮、甘草等。“清熱化痰”:適用於熱痰。咳嗽 而咯痰黃色稠粘,舌紅苔黃,用桑白皮、瓜蔞皮、象貝母、蘆根等。“潤肺化痰”:適用於燥痰。患者咽喉乾燥,痰稠厚而難以咯出,苔黃而乾。用沙參、瓜蔞、桔梗、橘紅等。“燥濕化痰”:適用於濕痰。痰白而多,容易咯出,胸悶噁心,舌苔白滑而膩。用法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等。“袪寒化痰”:適用於寒痰。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溫,舌質淡,苔滑。用桂枝、茯苓、乾薑、薑半夏、橘紅等。“治風化痰”:因風痰引起頭痛眩暈,有時頭旋眼黑,舌苔白潤。用天麻、鉤藤、半夏、茯苓、橘紅、甘草等。
消痰 是攻伐濁痰留滯的方法。多用能損傷元氣,體弱的須慎用。“消痰平喘”:痰飲伏於肺臟,發生喘嗽、痰多、胸部不舒、食慾不振,;用補益法可按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以毒攻毒 是使用有毒性的菜物治療惡毒病症的方法。例如大楓子辛熱有毒,入丸劑內服,能治麻瘋;藤黃酸澀有毒,外敷能治癰瘡;露蜂房甘平有毒,研末用豬油和塗,用以治療頭癬。
驅蟲(殺蟲) 是使用具有驅殺寄生蟲作用的菜物,治療人體寄生蟲病的方法。 例如蛔蟲選用使君子,檳榔,苦楝根皮(用時去表層粗皮,此藥有毒性,不可多服)、鷓鴣菜(紅葉藻科)、石榴皮、雷丸(此菜只能作散劑)、榧子等。蹺蟲:選用榧子、雷丸、蕪荑、使君子、大蒜、苦楝根皮、百部、杞榔等。絛蟲:選用檳榔、南瓜子(檳榔和南瓜子常合用。南瓜子作散劑。)仙鶴草根、雷丸、榧子、鴉膽子、蛇蛻等。鉤蟲:選用雷丸、榧子、苦楝根皮、檳榔、土荊芥等。薑片蟲:用檳榔、榧子等。有些藥雖然沒有殺蟲作用,但對於某些蟲病有治療作用。例如膽道蛔蟲病發作時,用烏梅十個水煎濃汁內服,或醋半杯至一杯,溫服,有安蛔作用。
一逆 指治療上犯了一次差錯。
再逆 指治療上又犯了一次差錯。
小逆 在治療上犯了較小的差錯。
火逆 誤用燒針、熏、熨、灸等火法,由此導致的變證,稱為火逆。
五過 語出《素問.疏五過論》。指醫生在治療上的五種過失。病人由於職業 地位的變化而發生倩志方面的疾病,醫生不知疾病的起因,隨便處理。 不了解病人的生活和環境,思想情緒,不知那一證應補,那一種證應瀉,妄施治療,使人體精氣一天天虛耗,邪氣因而侵入。善於診斷的醫生, 必然能分析證侯,區別正常和反常。將同名同形的病證,加以比較分析,在相同中尋求不同之點;醫生態度鎮靜,詳細探入地審察,從不易辨別的 病證中辨出異同。如果醫生不知道這種診察方法,那就過算失。凡診病必先相察精、氣、神,又必須了解病人因生活琅境和情緒發生變化而患病 ,醫生不弄清病因,不知道改變病人的精神狀想,又順從病人的好惡,治疾錯亂。診治疾病,必須了解疾病從開始到現在的陰陽屬性及發病的其他情況,不僅切脈,還要確定病名,應把男女不同的正常脈與病脈相比較,並了解情緒與五臟血氣的關係。醫生如果搞不清楚,病情日益深重,只說病的預後不良,這是粗率的醫療作風。
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把藥性上行的叫“頂”。頂藥多吐。例如“皂礬頂”,治風痰上湧而昏倒,用皂莢末、生礬末、膩粉作散劑,水調一錢服下即吐。膩粉有二種:一為汞粉,一為鉛粉,均有毒,以不用為宜。《聖濟總錄》的“稀涎散“,即用皂莢、白礬二味以吐出痰涎。
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把藥性下行的叫做“串”。串藥多瀉。例如“牽牛串”治積氣成聚,用黑牽牛末為丸,陳皮、生薑煎湯送下。
語出趙學敏《串雅內編》。走方醫說“截”是“絕”的意思,即使疾病停止 發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瘧,用白金丸(郁金、明礬為末,作丸)治癇 症。外冶方如點痣藥,用鮮威靈仙煎濃汁,淋入桑柴灰,風化石灰內,熬成 稀膏,點痣上,有腐蝕痣的作用。但血痣忌用,以免發生不良後果;點痣藥 也不要接近眼部,以防損害眼睛。
趙學敏《串雅外編》記述走方醫的禁法。“禁”是禁制疾病,即“祝由科”一類的方法。孫思邈《千金翼方》有“禁經”,宋代《聖濟總錄》有“符禁門”。但其起源更早,屬於巫醫一類。
外治 治療方法的一類。選用藥物、手法或配合適當的器械用體表或九竅等處,以治療臨床各科疾病。常用的有:敷、1、熨、熏蒸、吸入、熱烘、浸浴1漬、發泡、膏摩、點眼、1鼻、漱滌、撲粉、導塞、薄貼等。
如把鮮的植物藥搗爛,或用乾藥碾末,加酒、蜜、醋等汁調和,敷在肌膚局部,隔一定時間換藥一次,使藥物在較長時間內發揮作用。例如摔傷而關節筋肉疼痛,用鮮梔子,適量白粉同搗,加酒少量和勻,敷傷處。腫瘍初起,也常用外敷藥。
罨(音掩) 罨是掩覆(掩蓋)的意思。分為冷罨法和熱罨法兩種。冷罨法:例如用毛巾或淨布浸冷水中,擦乾,遇鼻出血時,即罨在前額上,毛巾熱即更換,至血止為止。熱罨法:例如用毛巾或淨布浸熱水中,輕輕姣去水,掩覆於疼痛處。按罨法在我國醫學上多有記載,如冷罨法有青布浸涼水罨,甚至用冰塊罨;熱罨法有用布浸藥汁罨痺證疼痛處,布上不斷添漬藥汁,並不斷加熱。
熨法 用藥末或藥物粗粒炒熱布包外熨,用以治療風寒濕痺,脘腹冷痛等證,稱為藥熨。如胃氣痛,用橘葉炒熱後布包揉熨。一般用鹽粒、沙子或乾淨黃土炒熱後布包外熨,也能達到熨的目的,但須注意燙傷皮膚。
熏蒸利用藥物燃燒時產生的煙氣或藥物煮沸騰後產生的蒸汽來熏蒸機體,以治 療皮膚瘡癬或其它疾病。例如患神經性皮炎,用袪風燥濕藥研末,和入艾 絨,外包薄紙,卷成藥條(或單用草紙卷成細圓筒形的條),燃著後以煙 煎患處。或治療風濕痺痛,用桑枝、榆枝、桃枝等熬湯,,傾入木桶,上 擱木板,患者坐木板上,用布圍住身體和木桶,煎蒸身體。用本法要隨時 聽取病人對治療部位熱感程度的反映,避免灼傷皮膚。室內煙氣彌漫時, 也要適當調換空氣。小兒麻疹已出現疹點,冒風而疹點有些隱沒,不但須 內服透達藥,也可用芫荽、連鬚大蔥、浮萍煎湯熏,並用毛巾蘸藥湯擦頭 面胸腹(擦後忌吹風),以助透達。
吸入用吸入某些藥物的煙或蒸汽的方法治療疾病。例如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日久 ,用款冬花末卷作紙煙狀,點燃吸其煙。或產後流血過多而昏暈的,把鐵 塊或木炭燒紅,投入醋內,使產婦聞到醋氣而醒覺。
熱烘熱烘法是在病變部位塗藥後,再加火烘的方法。適用於鵝掌風,皸裂瘡, 慢性濕疹、牛皮癬等皮膚乾燥搔癢的疾病。每日一次,每次約二十分鐘,烘後即可把藥擦去。此法需要堅持較長的治療時間,才能取效。禁用於一切急性皮膚病。
用燒紅的大小形式不同的鐵器烙患處,稱為烙法。例如膿瘍的膿已成,古代 用燒紅的烙鐵烙破膿瘍,使膿液流出,以代刀針。
1浴把藥物煎成湯汁,用以水浴、浸泡、1漬。洗浴適用於全身性疾病。例如 風疹塊,用香樟木煮湯洗浴;溫泉浴多用於治療皮膚患疥癬,古代早已使 用。浸泡適用於四肢疾患,如鵝掌風(手癬)和腳癬,用藥湯或醋(燉熱 )每天浸泡幾次。1漬(1漬,是濕潤局部)適用於身體的局都疾患(例如疥癬,用藥汁1患處),或用於瘟疫實熱證的高熱煩燥,大渴,甚至說 胡話,可用黃連水在胸部1漬。
發泡(起泡、提泡)把能刺激皮膚的藥物,搗爛或研末,敷在皮膚上,使之發泡。例如治急性扁桃體炎,取斑蝥一只研粉,放在小膏藥 的中心,貼項兩側(患左貼右、患右貼左),三、四小時後起泡,用消毒針挑破,擠出黃水,塗以紅汞。治急性黃疸性肝炎,可用斑蝥膏貼右邊脅 下,其餘同上。毛茛、天南星、威靈仙、回回蒜等的鮮根,搗爛,取如黃豆大一小粒外敷,也能發泡。但發泡藥不能誤入眼內,免受損害。
膏摩即用藥膏摩擦局部。例加:用袪風藥或抑制霉茵藥加酒煎成稠厚的膏,用布蘸膏摩擦局部,可以治療關節痛或皮膚癬病。
點眼把藥物研製成乾燥而極細的紛,先試放於舌上,如溶化而毫無渣滓,即可用於點入眼內,清涼而無刺激感。點眼藥簡稱眼藥,處方不少,用於眼病 以消炎退腫去翳。點眼法還能治療非眼科的其它疾病,這種點眼藥還須進一步研究。
1鼻(吹鼻)把藥物研成細粉,病人自己吸入或由別人吹入病人鼻腔內。例如慢性副鼻竇炎,用黃花魚頭部的魚腦石研成細粉,加入冰片少量,吸入鼻內。感冒鼻塞,可用鵝不食草研細粉,吸入鼻內。
漱滌(含漱)是用來清潔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由於藥湯清熱解毒的作用,能 除去腐爛組織及膿液。漱口藥湯是用各種藥物加水煮成,臨用時和二分之一的溫開水,先含一會,再漱滌後吐去。病輕的一日三、四次,病重的一日五、六次。藥湯不宜太熱,以免燙傷口腔。例如麻疹過程中發生口炎,用野薔薇根煎水含漱。急性扁桃體炎,可用風化硝、白礬、食鹽各一錢,加水一杯,煎沸、侯涼,漱滌口腔。
吹藥是咽喉口腔病的外用散劑。例如治咽喉口舌腫痛的冰硼散,由玄明粉五錢 (風化),朱砂六分,硼砂五錢,冰片五分組成,各研極細末,和勻;瓶裝。臨用時取少許用噴藥器噴入(如無噴藥器,可用細竹管或紙卷成細管 ,裝藥吹入),每日三、四次。
撲粉把藥物研成細粉,撲在皮膚上。如熱性病發汗後汗出不止,用龍骨、牡蠣、生黃耆、粳米研成細粉和勻,撲在皮膚上,也稱“溫粉”。夏天生痱子,用滑石粉撲身上。
導法(導便)把液體藥物灌入腸中,或把潤滑性的錠劑塞入肛門內,以通下大便。古代常用的有“蜜煎導法”和“豬膽汁導法”,現在也有用肥皂削成如小指大,塞入肛門的。
蜜煎導法導便法之一。用蜜蜂適量,在鍋內熬煎濃縮,趁熱取出;捻成如小指樣二寸長的梃子,塞入肛門內。
豬膽汁導導便法之一。用豬膽汁,加入醋少量,和勻,灌入肛門內。
塞法把藥粉用棉花或紗布包裹扎緊,或用錠劑,塞於鼻、陰道、肛門內等處, 以達到治療目的。例如治療慢性副鼻竇炎,用川芎、辛夷、細辛、木通,研細末,紗布裹少量塞入鼻孔中,時常更換。又如婦女滴蟲性或霉菌性陰道炎,每晚先用桃樹葉煎水洗陰道,再用紗布蘸藥粉(五倍子、蛇床子、生黃柏、冰片、共為細粉,也可製成錠、丸)二、三分塞入
枯持法先用枯持藥物敷在痔核上,然後用枯痔注射劑注射於痔內,使痔核乾枯 、壞死、脫落而癒的方法。適用於二、三期脫出的內痔,狹窄性內痔,內痔兼有輕度貧血、老年患者或血壓稍高患者。不適用於外痔與初期不脫出於肛門外的內痔及直腸腫瘤引起的內痔,有嚴重的肺、肝、腎疾患、高血壓病和血液病,臨產孕婦等也不宜應用。枯痔法現已有不少改進各地方法也不完全一致,各有它的優缺點。
掛線法是用藥製絲線(或普通絲線)或橡皮筋等掛斷肛門漏管的方法。其原理 是利用線的張力,促使局部氣血阻絕,肌肉壞死,以達到切開漏管的目的。對於瘡瘍潰後形成漏管的也可用掛線法。
結扎法是利用線(藥製絲線或普通絲線)的張力,促使患部氣血不通,使所要 除去的組織壞死脫落,達到治癒的目的。一般適用於贅疣、痔核等症。例如頭大蒂小的贅疣,可在根部用線作雙套結扣住扎緊。對血瘤和癌腫禁忌使用。
藥線引流藥線一般用桑皮紙、絲棉線等,按其實際用途,裁成闊狹長短不同的 紙條,搓成線狀,外粘藥扮或內裹藥粉而製成,俗稱紙捻。將它插入 潰瘍內部,利用引流作用,使膿水外流。外粘藥粉多用含有升丹成分的藥粉。適用於潰瘍瘡口過小,膿水不易排出的。內裹藥粉是將藥物預先放在紙內,裹好搓成線狀,內裹藥粉多用白降丹等,能腐蝕漏管 (升丹和白降丹,參見“靈藥”條)。
藥筒拔法藥筒與火罐相似,能吸引潰瘍的膿毒外出。適用於陰發背十五日前後 ,堅硬散漫不收,膿深不能向外潰破的;或毒蛇咬傷,腫勢迅速擴張 ,毒水不出的。方法是:先用鮮菖蒲、羌活、獨活、艾、白芷、甘草 各五錢,連鬚蔥三兩,用清水十碗,煎幾十沸,待藥滾熟為度,候用 。其次,用鮮嫩竹幾段,每段長七寸,口徑約一寸二、三分,一頭留 節,刮去青皮留白,厚約一分多,靠節鑽一小孔,用細杉木條塞緊, 放前藥水內煮幾十沸(如藥筒浮起,須用物壓住)。膿內潰難出的, 可先作品字形三個切口,將藥水盆放在病人床前,把藥筒內熱水倒去 ,承熱急對瘡口合上,按緊自然吸住,等一會(約五至十分鐘)藥筒 已涼,拔去杉木塞,藥筒自落。凡潰爛嚴重的不能用,以免引起出血 。按此法原理與拔火罐相同。但容易燙傷皮膚。近來對於毒蛇咬傷, 在對傷口處理後,多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已不用藥筒。
箍口藥(圍藥、箍藥)就是在初起的腫瘍周圍敷一圈濕潤的藥泥,使瘡形縮小 高突,容易化膿和潰破。起初可用,潰膿後餘腫未消的也可用箍圍藥消腫。但藥性寒熱不同。例如金黃散(大黃、黃柏、薑黃、白芷、南星、陳皮。蒼朮、厚朴、甘 草、天花粉,作散劑),藥性偏涼,能清熱消腫,適宜於腫瘍陽證,可選用蔥汁、酒、麻油、菊葉或絲瓜葉搗汁,調藥外敷。回陽玉龍膏(草烏。乾薑、赤芍、白芷、南星、肉桂),藥性溫熱,適用於陰證,熱酒調敷。
摻藥也是外用藥。摻藥一般是把少量藥粉放在膏藥藥中心,貼在腫瘍上;摻藥 也可以摻布於油膏上,或直接摻布於瘡面上,或粘附於藥線上,而插入瘡 口內。由於摻藥處方不同,所以具有消腫、散毒、提膿去腐、腐蝕而平1 肉、生肌收口、定痛止血等不同作用(提膿去腐的升丹,即是摻藥之一) 。
插藥是插入瘡內的細藥條(藥粉加厚糊製成線條),有腐蝕作用。用於死肌頑 肉及不知痛癢的瘡。插藥內有劇毒的礦物藥,使用後往往感到強烈疼痛, 一般不輕易使用。
薄貼(膏藥)薄貼見唐.孫思邈《千金糞方》,清徐靈胎說即膏藥的古名。膏 藥是貼在皮膚上,利用它所含的各種藥物的作用,以治療疾病。 其製法是:把一定處方的藥物浸在麻油內一個時期,入鍋煎熬, 待藥物枯黑,去渣,再熬至極為稠厚,加入黃丹(用鉛與硝、硫 黃製成,為黃赤色粉末)拌勻,將鍋離火,藥液逐漸凝固,凝固 後取出切成大塊,浸涼水中去火毒。用時加熱溶化,攤於布或厚 紙或薄油紙上,貼於局部。內科膏藥有袪風、化濕、行氣、活血 等作用。外科膏藥對腫瘍能消腫定痛,對潰瘍有去腐、生肌收口 、護肉等作用。另一種膏藥,是把鮮藥經過搗打而成膏,用竹簽 挑起,攤於紙上而成,也有做成薄餅,貼於局部的。
靈藥是用金石藥品經過升華提煉製成的升丹、降丹的總稱。升丹處方為:水銀 、火硝、白礬、雄黃、朱砂各五錢、皂礬六錢(小升丹只用水銀一兩、火 硝七錢、白礬八錢)。白降丹處方為:朱砂、雄黃各二錢、水銀一兩、硼 砂五錢、火硝、食鹽、白礬、皂礬各一兩五錢。升丹紅色的名紅升丹,黃 色的名黃升丹。升丹是把原料藥放在下一容器,升華的藥粉凝在上一容器 。降丹是把原料藥放在上一容器,結晶凝在下一容器,升降丹的製法此較繁複。
捏脊(捏積)多用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等症。方法是使小兒俯臥固定,醫生微 屈兩手食指,以兩食指的前半對準兩拇指捏起脊柱下端(尾抵部)正中兩側的皮膚,然後沿脊柱正中線向上移動,邊提邊捏,直至推進到脊柱上端(頸部)為一遍。每次可操作三至七遍不等。
導引(道引)是古代用來保健與治病的一種方法。具體內容包括後代所說的氣 功和體育療法兩種形式。 注:導引有幾種解釋: 運動肢體。唐.王冰在《素問.導法方宜論)的注解中說:「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支節即四肢關節。 自己按摩。《一切經音義》:「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 類於深呼吸,古人稱為吐納。清.張志聰在《素問.導法方宜論》的注解中說:「導引者,擎手而引欠也。」引是吸氣,欠 是張口呼氣。“擎手而引欠”就是高舉雙手,進行深長地呼吸。 包括氣功與體育療法。《莊子.刻意》:「此導引之士。」注 :“導氣令和,引體令柔。”“柔”是“木曲者可直,直者可 曲”,象徵肢體動作體活。意思是呼出濁氣,吸入清氣,使體 內之氣和順;運動肢體,使肢體動作靈活。隋.巢元方《諸病 源候論》載《養生方》的導引法260餘條,其中即包含氣功 與體育療法。以上四說,以第四說較為全面。
氣功是利用深呼吸(古代所謂“吐納”,即“吐故納新”的簡稱)和有意控制 意念使精神安定下來以進行保健(即所謂“養生”)和治病的一種方法。其中用於治療目的的,也稱“氣功療法”。
即方劑,是按照治療原則,由多少不等的藥物配合組織而成,並製成一定的 劑型,應用於醫療預防。通過配合組織,藥物可以發揮更好的和多方面的作 用。例如:比較全面地適應病情:如“葛根黃芩黃連湯”(葛根、黃芩、 黃連、甘草)既能解表,又能清裏。發揮藥物的協同作用:如“大承氣湯 ”,用大黃加枳實、厚朴、芒硝,加強了瀉下作用。抑制某藥的毒性:如 “小半夏湯”,以半夏與生薑同用,生薑能抑制半夏的毒性。另一方面,方 劑的配合不同,作用也隨之發生變化。例如白朮與枳實同用,名“枳朮丸” ,能強胃消食;白朮與乾薑、茯苓、甘草同用,名“腎著湯”,治傷濕而身 痛腰冷;白朮與黃耆、防風同用,名“玉屏風散”,治自汗不止;白朮與生 薑皮、陳皮、茯苓皮、大腹皮同用,名“白朮散”,治妊娠脾虛,面目、肢 體虛浮等。
“君臣佐使”(主、輔、佐、引)方劑的組成,必須按照一定的規則,就是“ 君、臣、佐、使”的配合。它的含義應加說明,才能了解古人處 方的用意。“君”藥是方劑中治療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藥物,按 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藥是協助主藥起治療作用的藥 物。“佐”藥是協助主藥治療兼證或抑制主藥的毒性和峻烈的性 味,或是反佐的藥物。“使”藥是引導各藥直達疾病所在或有調 和各藥的作用。例如:麻黃湯治療惡寒、發熱、頭痛、骨節疼痛 、脈浮緊、無汗而喘,其中麻黃是君藥,發汗解表;桂枝是臣藥 ,助麻黃解表;杏仁是佐藥,助麻黃平喘;甘草是使藥,調和諸 藥。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為主藥、輔藥、佐藥、 引藥,有的把佐藥改為次輔藥。
方劑配伍即“君、臣、佐、使”的配伍。參見“君臣佐使條”。
七方從方劑組成的不同,進行分類,稱為七方。即:大方、小方、緩方、急方 、奇方、偶方、複方(注:方劑組成的分類,最早見於《素問.至真要大 論》:「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 之制也。」「奇之不去則偶之,是謂重方。」至金.成無已《傷寒明理論 》定為大、小、緩、急、奇、偶、複七方)。
大方對於邪氣強盛,病有兼證的,使用大方。大方有五種意義:矣力雄猛; 藥味多;藥量多;量多而一次服完;能治療下焦重病。大方如下 法中的“大承氣湯”(大黃、厚朴、枳實、芒硝)即是。
小方對於邪氣輕淺、病無兼證的,使用小方。小方有三種意義:病勢輕淺, 不必用猛劑;能治上焦病,分量要輕;病無兼證,藥味須少。小方如 汗法中的“蔥豉湯”(蔥白、淡豆豉)即是。
緩方適用於慢性虛弱的病證。有六種意義:藥味多,互相制約,沒有單獨直 達的力量;用無毒的藥物治病,使病邪緩緩除去,免傷正氣;藥物的 氣味薄,不要求迅速取得效果;攙用甘藥,利用其甘緩的藥性,減弱猛 烈藥物的作用;用丸藥緩緩攻逐邪氣;用緩和藥治本,增進人體的抗 病力,疾病自然除去。緩方如補法中的“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即是。
急方是治療急病重病的方劑。有四種意義:病勢危急,應迅速救治的;用 湯劑蕩滌的作用較速;藥性劇烈,氣味都很雄厚;急則治標的方。急方如溫法中回陽救逆的“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即是。參見“熱劑”條。
奇方方劑的藥味合於單數的叫做奇方。有兩種意義:方劑只用一種藥物; 方內藥物為超過一味以上的單數。一般認為病因單純而用一種主藥來治療 的為奇方。如“甘草湯”(生甘草一味,治少陰病咽痛)。《素問.至真 要大論》說:「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近 者奇之,……,……汗者不以奇……」這裏舉了兩個奇方的組成為例。“ 近者奇之”是病位近的用奇方。“汗者不以奇”是發汗不用奇方而要用偶 方。但在後世已不拘此說。病位近的也用偶方,如:“桑菊飲“治上焦病 ,用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苦桔梗、甘草、葦根八味。“汗者 不以奇”,但桂枝湯用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共五味,卻是奇方。
偶方方劑的藥味合於雙數叫做偶方。有二種意義:方劑只用兩味藥配合的; 方中藥物為超過二以上的隻數。一般認為病因較為複雜,需要用二種以上主藥來治療的為偶方。偶方加“金匱腎氣丸”(乾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桂枝 ---- 後世用肉桂,肉桂、附子為主藥,溫腎陽)。又《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遠者偶之,……下者不以偶」這裏舉了兩個偶方的組成為例。“遠者偶之”是病位遠的用偶方。“下者不以偶”是瀉下不用偶方而要用奇方。但在後世已不拘此說。病位遠的也用奇方,如“溫脾湯”治寒積大便不通,用當歸、乾薑、附子、黨參、芒硝、甘草、大黃共七味。“下者不以偶”,但“大承氣湯”就是四味。
複方以二方或數方結合使用的,叫做複方。還有另外兩種意義:本方之外, 又加其它藥味;方劑各藥用量都一樣的。適用於病情複雜或慢性病久治不癒的。如“柴胡四物湯”,即“小柴胡湯”合“四物湯”(柴胡、人參、黃芩、甘草、半夏、川芎、當歸、芍藥、熟地、生薑、大棗。治虛勞日久,微有寒熱,脈沉而數)。
重方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卸先用奇方,病不去,再用偶方。
輕方與重力相對待,單用奇方或偶方。
兼方把作用不同的藥物,安排在一方中同用,導做兼方。一般都認為以寒藥治 熱證,以熱藥治寒證。但在病情複雜或危險時,必須用兼顧的方法,一方 中有作用不同的藥物,各顧一面,取得療效。例如“大青龍湯”用麻黃等 去表寒(治惡寒、發熱、無汗),用石膏清裏熱(治煩躁)。“麻黃附子 絀辛湯”治發熱而惡寒甚劇(厚衣厚被而寒不減),精神衰疲,想睡,舌 苔白滑或黑潤,脈沉,這是外有表證,內則陽氣衰,所以用麻黃解表發汗 ,用附子助陽氣,細辛通表裏。又如吐瀉已止,汗出,手足寒冷,脈微欲 絕,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這裏的吐瀉停止是陰液已竭,汗出,手 足寒冷,脈微欲絕是陽氣衰亡,故用乾薑、附子、甘草助陽氣,用豬膽汁益胃陰。
單方是簡單的方劑,用藥不過一、二味,適應不過一、二證,藥力專一而取效 迅速。作為急救或專門攻逐一病,也是可取的。例如“甘草綠豆湯”治療毒菌中毒,或用半邊蓮一兩煎湯連服,驅除腹水等。
經方 後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醫家類記載經方十一家。這是指漢以前 的臨床著作。把《素問》、《靈樞》記載的方劑和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的方劑合稱為經方。把張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所記載的方劑稱為經方。一般所說的經方係指第三說(清.陳修園《時方歌括.小引》說:「余向者匯集經方而韻注之,名為真方歌括。」真方歌括即《傷寒真方歌括》,雖然只有《傷寒論》的方劑,但陳修園把張仲景著作中的方劑稱為經方,意思是很明顯的。
時方指張仲景以後的醫家所制訂的方劑。它在經方的基礎上有很大的發展。據 清.陳修園《時方歌括.小引》說:「唐宋以後始有通行之時方。」按唐.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王燾的《外台秘要》所記載的方劑,主要包括晉以後的方劑。
禁方即秘方。保存秘方不傳為醫者惡習,亟宜改正以惠病家。
十劑從方劑的功用分類,有十劑的名稱。即:宣劑、通劑、補劑、泄劑、輕劑 、重劑、滑劑、澀劑、燥劑、濕劑(十劑之說,近人從《千金要方》考證,認為係唐.陳藏器《本草拾遺》提出)。
十二劑有兩種說法:即十劑加寒劑、熱劑(係宋.寇宗奭《本草衍義》提出)。 即十劑加升劑、降劑(係明.繆仲淳《本草經疏》提出)。
宣劑宣可去壅,加生薑、橘皮之類。宣是散的意思,壅是郁塞的病。如胸中脹 悶、嘔吐、噁心等症,可用“二陳湯”(陳橘皮、半夏、茯苓、甘草),利氣散郁。如果是胃有痰飲,還可以用“瓜蒂散”等吐法,也是宣的另一種方式。
通劑通可去滯,如通草,防己之類。通是通利,滯是留滯之證。如產後氣血壅 盛,乳汁不下,宜通草、漏蘆等藥以通竅下乳。又加濕痹由於濕邪留滯,四肢緩弱,皮膚不仁,天陰雨時身體沉重酸痛,宜防已、威靈仙等藥去留滯的濕邪。
補劑補可去弱,如人參、黃耆之類。弱是虛弱的病證,須用補益的藥物治療。 人參、黃耆合用熬膏,名“參耆膏”,可治脾肺氣虛。如脾胃衰弱,消化力弱,食欲不振等,可用“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
泄劑泄可去閉,如葶藶、大黃之類。泄就是瀉,閉是病邪形成實證。裏實須用 瀉法,如肺實證而咳嗽氣急痰多,用“葶藶大棗瀉肺湯”(葶藶、大棗)袪痰。又如因氣郁而引起便秘,患者時常噫氣,胸脅脹滿,想大便但雖以排出,甚至腹中脹痛,苔黃膩,脈弦,用“六磨湯”(沉香、木香、檳榔、烏藥、枳實、大黃)。
輕劑體可去實,如麻黃、葛根之類。指風邪在表,形成實證,須用輕開肌表以 去風邪的方藥。例如發熱惡寒,頭痛身疼,腰痛骨節痛,口不渴,無汗而喘,脈浮緊,用“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又如身熱,不惡寒,但惡熱,微汗,頭痛,口渴,脈浮數,用“加減葛根蔥白湯” (葛根、蔥白、連翹、金銀花、川芎)。
重劑重可去怯,磁石、朱砂之類。重是質重藥能鎮墜、鎮靜。怯是精神紊亂,驚恐健忘。如癲癇病用“磁朱丸”(磁石、朱砂、神麴)治療。
滑劑滑可去著,如冬葵子、榆白皮之類。滑是滑利,著是有形之邪凝及結於體內,當用性質滑利的藥去掉它。例如石淋,尿中有時挾砂石,排尿困難,或突然阻塞,尿來中斷,或尿時疼痛難忍,或突然腰痛如折,牽連少腹,尿色黃赤而渾或帶血,苔白或黃膩,脈數,用“葵子散”(冬葵子、石楠、榆白皮、石韋、木通)加金錢草、海金砂,尿內有血加大小薊。
澀劑澀可去脫,如牡蠣、龍骨之類。澀有收斂的意思,脫是滑脫不鞏固,當用收斂藥物治療。例如病後自汗,是衛氣不固,用“牡蠣散”(麻黃根、黃耆、牡蠣)。腎虛而遺精,或睡中精出而不自知,用“金鎖固精丸”(沙苑蒺藜、芡實、蓮鬚、龍骨、牡蠣)。
燥劑燥可去濕,如桑白皮、赤小豆之類。例如水腫病,水濕停蓄於皮膚間,面目四肢都腫,脘腹脹滿,氣喘,小便不利,可用“五皮飲”(桑白皮、陳橘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赤小豆桑白皮湯”(即以上二味) 也可治水濕停蓄於皮膚間的水腫。一般所說的燥濕多指袪中焦濕邪。寒濕用“苦溫燥濕”,如蒼朮、厚朴等;濕熱劑“苦寒燥濕”,如黃連、黃柏等。
濕劑濕可去枯。如麥門冬、地黃之類。濕是滋潤,枯是津血枯燥。例如秋季氣候炎熱乾燥,肺受燥熱,咳嗽無痰而脅痛,口舌乾燥,舌紅無苔,可用“清燥救肺湯”(麥冬、甘草、桑葉、石膏、黑芝麻、黨參、杏仁、阿膠、枇杷葉,血虛的加地黃)。
寒劑寒能去熱,如黃連、黃芩之類。即寒藥治熱證。例如表裡火熱俱盛,大熱煩躁,甚則發狂,乾嘔,小便赤色,吐血,鼻出血,發斑,及瘡瘍疔毒等實熱證,用“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
熱劑熱能去寒,如乾薑、附子之類。即熱藥治寒證。例如四肢寒冷,怕冷、四肢屈曲而睡,水瀉,排出不消化的食物,口不渴,脈沉細無力,可用“四逆湯”(附子、乾薑、甘草)。
升劑升可去降,如升麻、柴胡之類。升是有升提作用的藥物,降是氣虛下陷的病證,當用升提藥治療。例如因氣虛而患脫肛或子宮下垂,可用“補中益氣湯”(黃耆、甘草、黨參、當歸、橘皮、白朮、升麻、柴胡)。
降劑降可去升,如蘇子,旋覆花之類。降是降抑,升指病熱上逆,當用有降抑作用的藥物。例如咳嗽氣上逆,痰多而稠,苔微黃,可用“蘇子竹茹湯” (蘇子、竹茹、橘皮、桔梗、甘草)降氣化痰。
單行“七情”之一。是單用一藥以發揮效能,如“甘草湯”、“獨參湯”(參閱第四類的“七情“條)。
相須“七情”之一。兩種性能相類的藥物同用,能互相增強作用,叫做相須。 如知母和黃柏。
相使“七情”之一。兩種以上藥物向用,一種藥為主,其餘藥為輔,以提高其藥效,叫做相使。加款冬花用杏仁為使。
相畏“七情”之一。是藥物互相抑制。例如某些有毒性的藥物,須配合制服其毒性的藥物,以免發生有害作用。如半夏有毒而畏生薑,以半夏配生薑同用,就能抑制半夏的毒性。
相惡“七情”之一。一種藥物能減弱另一種藥物的性能,叫做相惡。如生薑惡黃芩,因黃芩能減弱生薑的溫性。
相殺“七情”之一。一種藥物能消除另一種藥物的中毒反應,叫做相殺。如綠豆殺巴豆毒。
相反“七情“之一。兩種藥物岡用後會產生強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如烏頭反半夏。
十八反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兩種藥物同用,發生劇烈的副作用,叫做相反。 相傳有十八種藥物相反,即: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反人參、丹參、沙參、苦參、玄參、細辛、芍藥(藜蘆所反的參,原來只有人參、丹參、沙參、苦參四種,李時珍《本草綱目》又加入玄參,所以實際有十九種藥物)。十八反是否完全符合客觀實際,還須進一步研究確定。
十九畏中藥配伍禁忌的一類。加兩種藥物同用,一種藥物受到另一種藥物的抑 制,減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喪失功效,叫做相畏。相傳有十九種藥物相畏,即:硫黃畏朴硝;水銀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肉桂畏赤石脂。十九畏是否完全確實,還須進一步研究確定。
妊娠藥忌懷孕期中,可能引起流產或損害母子的藥物,一般不得使用,叫做妊娠藥忌。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植物藥類:毒草類:烏頭、附子、天雄、烏喙、側子、野葛、羊躑躅、南星、半夏、大戟、芫花、常 山。
破血藥類:牛膝、桃仁、牡丹皮、茜根、乾漆、埋麥、1茹、三棱. 鬼箭羽、通草、紅花、蘇木。
吐下滑利藥類,藜蘆、巴豆、 牽牛、皂莢、薏苡仁。辛溫辛熱藥類:厚朴、肉桂、生薑。
動物藥類:毒蟲類:水蛭、芫青、斑蝥、地膽、蜘蛛、螻蛄、葛上亭長 、蜈蚣、衣魚、蛇蛻、蜥蜴、虻蟲、蚱蟬、蠐螬。
其它動物藥類:蝟皮、牛黃、麝香、龜板、鱉甲。
礦物藥類:代緒石、水銀、錫粉、磠砂、砒石、芒硝、硫黃、雄黃、雌黃。其中有些是劇毒藥,如砒石、巴豆、斑蝥等都絕對禁用;有的經過炮炙,可以使用,例如生半 夏有毒能損胎,但用薑汁製過,成為薑半夏,可以治療孕婦懷孕初期的經常惡心嘔吐。所以有些妊娠禁忌藥是否完全禁忌也須進一步研究 。
引經報使指某些藥物能帶引其它藥物到達病變部位的作用,好像嚮導一樣,所 以叫做引經報使。一種是引向經脈,如太陽經病,用羌活、防風為引 ;陽明經病,用升麻、葛根、白芷為引;少陽經病,用柴胡為引;太 陰經病,用蒼朮為引;少陰經病,用獨活為引;厥陰經病,用細辛、 川芎、青皮為引。這種引經的說法是不可靠的,因為藥性不是每一種 病都適合的。例如少陰病四肢寒冷,手足屈曲而睡,精神衰乏,脈沉 須用附子、乾薑、甘草等回陽救逆,就不能用獨活這種發表藥。另一 種是引向疾病所在。例如咽喉病須用桔梗載藥上浮,到達咽喉部;又 如治下肢病用牛膝為引,治上肢病用桑枝為引。只能認為這些藥治療 咽喉、下肢、上肢的某些病有效,加果認為必須用這些藥為引,那就不切合實際了。
發汗禁例有下列情況時,不宜使用汗法:
(1)頭痛、發熱,類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聲音不重,疲倦無力,脈虛弱,是內傷證元氣不足;
(2)陰虛內熱,傍晚時低熱顯著,脈細數無力;
(3)傷食病,胸脘脹悶,吞酸水,噯出腐臭的氣味,身熱,寸脈緊;
(4)內有寒痰,手足寒冷,脈沉滑; 
(5)腳氣病腫脹;
(6)生於臟腑的內癰;
(7)身體發斑;
(8)風溫初起,不惡寒,但惡熱,不能辛溫發汗;
(9)濕溫身熱,只能化濕清熱;
(10)暑證身熱自汗;
(11)外感病應汗,但病人臍部附近的一個部位有動氣(即跳 動的感覺);
(12)身熱而脈沉,咽中乾燥,病已入裏;
(13)少陰病手 足寒冷,無汗;
(14)身熱而脈弱的;
(15)少陽病往來塞熱,胸脅痞脹 ,口苦咽乾目眩等症;
(16)失血的患者;
(17)劇吐之後;
(18)峻下之後;
(19)淋症患者;
(20)婦女月經剛來。以上對於不宜發汗的僅是舉 例。也有不宜汗而必須用汗法的,可以參閱汗法的“養陰解表”、“助陽解表”、“益氣解表”、“養血解表”等條。
瀉下禁例有下列情況時,不宜使用瀉下法:病邪在表或半表半裏;老年血 虛腸燥的;新產婦血虛大便秘的;病後津液損耗而大便秘的; 大失血的病人;熱邪在裏,大便秘結,成為可下的證候,但病人臍 部上下左右有動氣;脈微弱或浮大而按之無力或脈遲的;氣喘而胸部 脹滿的;欲嘔吐的;病人平日胃弱,食慾不振的;病人平時氣虛,行 動就氣喘的;病人肚子脹,有時減輕,不久又脹的;孕婦或行經期。 有以上這些情況的也不能瀉下。以上不可瀉下的僅是舉例。如果不宜瀉下而又不得不瀉下的,可參閱“表裏雙解”、“攻補兼施”、“潤下”、“蜜煎導”、“豬膽汁導”等條。
涌吐禁例 有以下情況的,不宜使用吐法:手足寒冷的;脾胃虛弱,面色萎 黃,脈微弱或虛大無力的;氣虛而脹,不能運化,不可誤認為實證;虛喘不安;腳氣沖心的;病人惡寒而不想蓋衣被的,這是內真熱而外假寒;孕婦;老人虛弱的;產後;失血患者。以上不宜用吐法的僅是舉例。
劑(劑型)古時所說的“劑”,指藥物製成的形式,現在稱為劑型。劑有多種 ,如湯、酒、丸、散、膏、丹、錠、片、露、霜、膠、茶、麴等(藥物和處方的性質分為十劑、十二劑等,是另一種意義。一帖藥或一付藥,古人稱為一劑藥)。
湯液指清酒,語出《素問.湯液醪醴論》。湯液,現在稱為“湯劑”。把藥物加水煎成湯,去渣,取汁內服。湯的吸收較快,作用易於發揮,常用於新病急病。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有《湯液經法》三十二卷,係臨床著作。
即把藥加水煎煮。是湯劑的另一名稱。
湯劑需要冷服的,叫做飲,如香薷飲。不規定時間飲服的叫做“飲子”,如《宣明論》的地黃飲子。厚膩藥物稍煎一、二沸即取汁飲服的,後世稱為“ 濁藥輕投”。
酒劑現在也稱為藥酒。把藥物浸入酒內,經過一定時間,或隔湯煎煮,濾去渣,取得澄明的液體。多用於活血袪風,通經活絡,除痺止痛。
是把藥物研成細末,用蜜或水或糊或藥汁等拌和,製成圓球形的大小不等的藥丸。它服用便利,吸收較緩慢,藥力較持久。凡藥物不耐高熱,雖溶於水、容易揮發,毒性較劇烈的,多適合做丸。丸劑常用於慢性病,尤其是攻磨癥積。但也有可用於急證的丸劑,平時製成保存,隨時用水化開服用或水送服。
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內服散劑是把藥物研成粗末或細末。粗末可加水煮服,細末用白湯、茶、米湯或酒調服。外用散劑須把藥物研成極細末,或撤布 (摻)於局部,或用酒、醋、蜜等調敷於患處,多用於外科或五官科。
煮散把藥物製成粗末的散劑,加水煮湯,去渣服用,叫做煮散。
分內服外用兩種。內服的膏劑,是用藥物加水,再三煮熬,濾去渣滓,加入冰糖、蜂蜜等,熬成稠厚的膏,可長期服用。膏劑有補養治療用,常用於慢 性疾病或身體虛弱者。外用油膏,一稱藥膏,把蜂蠟加入棉子油或花生油中,加熱溶化,乘熱加入藥物細粉,不斷攪拌,待冷凝即成。如有飲片,須先把油燒開,將飲片炸枯,去渣再加入藥物細粉。冰片、樟腦等容易揮發的藥,可在油膏冷後加入攪勻。外用藥膏一般用來外塗皮膚瘡瘍疥癬等。
分為內服,外用兩種。外用的含有汞、硫等礦物藥,經過加熱升華或熔化提 煉而成的製劑,為粉末狀。如白降丹、紅升丹等(參閱“靈矣”條)。內服的,有的是散劑,如紫雪丹;有的是丸劑,如至寶丹、五粒回春丹;有的是錠劑,如辟瘟丹。丹劑也有同時供內服及外用的,如玉樞丹(一名紫金錠),是丸劑或錠劑。 古代有煉丹術,丹的原意指升煉的丹。如白降丹、紅升丹即其遺法。以後有丹之名,而實際已不是升煉。後人又說“丸散中藥性峻烈而用量小的稱為丹 ”。如紫雪丹,至寶丹確是加此,但《傷寒論》“白散”峻烈而用量甚小也不稱丹,所以後人此說也只能作為參考。
把藥物研成極細粉末,一般用糊混合後,製成如紡錘、圓錐、長方等不同形 狀的固體製劑。內服時可將錠搗碎,溫開水送服。外用是用醋或麻油等磨汁塗患處。
把藥物加水蒸餾,收集所得的澄明液體,這就是露。露劑不能長期保存,應及時服用。
用動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複煎煮,濃縮後製成乾燥的固體塊狀物質。多用為補養藥。加驢皮膠、虎骨膠、鱉甲膠、龜扳膠、鹿角膠等。
將藥物軋成粗末,製成塊狀,用沸水泡或煎汁,代茶服用,如午時茶。
把藥粉與麵粉混合揉和,製成塊狀,使之發酵,叫麴劑。一般用水煎服,大多能入脾胃而助消化,如六神麴、半夏麴、沉香麴等。
把藥料細粉加入適當澱粉糊或米漿,也可將藥料用浸泡、煎熬等方法,除去藥渣後,濃縮成膏,再將藥料細粉或澱粉,充分混合均勻,用木質或金屬模壓片即成。
沖服劑是將中藥提煉成稠浸膏,加入適量的糖粉、矯味劑等,製成顆粒狀散劑,分劑量裝入塑料袋或玻璃瓶,封口。服用時加開水沖服。
合劑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草藥經水煎,濃縮成一定容量,或中草藥的提取物 以水為溶劑配製而成的液體製劑。必要時可加入適當的防腐劑,供內服(合劑不應有發霉、發酵等現象,允許有少量沉澱,但振蕩後,沉澱應能均 勻分散,不能有結塊)。
本草我國古來記載藥物的著作,包括圖譜之類,稱為本草。本草記載的藥物有 植物、動物、礦物和釀造的飲料食品及少數化學製品等。其中以草類為最多,所以名為本草。
五代時蜀韓保升說:「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云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又:北宋時蘇頌編的《圖經本草》,是藥物圖譜一類。
草藥某些藥用植物在一般中藥書中沒有記載,或有記載而現在一般醫生很少使用,但在民間或草藥醫卻能掌握使用,這些藥用植物稱為草藥。
中草藥一般認為中藥書上有記載、中藥店經常出售的中藥商品,與民間或草藥醫使用的草藥,合稱為中草藥。其實草藥有些還是有記載的,或古來開始是草藥,以後成為經常和比較普遍使用的中藥,所以中藥與草藥也很 難劃分,因而現在常合稱為中草藥。
四氣(四性)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藥性的寒涼和溫熱是與病證性質 的熱性病證、寒性病證相對而說的。能夠治療熱性病症的藥物,屬於寒性或涼性。如黃連是寒藥,治熱病瀉痢;茵陳蒿微寒,即 是涼藥,治黃疸身熱。能治寒性病證的藥物屬於熱性或溫性。如附子是熱藥,能治因大汗而陽氣衰竭、四肢寒冷等;草果是溫藥 ,即是微熱,能治胸腹冷痛和發冷較重的瘧疾。寒藥和涼藥,熱藥和溫藥,只是程度上的差別。此外還有平性藥,性質此較平和,但實際上也有偏寒偏熱的不同,如白茯苓甘平而偏溫,豬苓甘平而偏涼。所以仍稱為四氣,而不稱為五氣。
五味即辛、甘、酸、苦、鹹五種。另有淡味,因為它的味道不顯者,所以仍稱 為五味,但實際是六味。味不同,作用也不同。辛味能散能行,如荊芥散風寒,砂仁行氣,川芎活血。甘味能補能緩,如黃耆補氣,阿膠補血,甘 草能緩解攣急。酸味能收能澀,如山茱萸收斂虛汗,金櫻子止遺精,五倍子澀腸止久瀉。苦味能瀉能燥,如黃連瀉火,大黃瀉下通便,蒼朮燥濕。 鹹味能軟堅潤下,如海藻、牡蠣治瘰癧,芒硝潤下燥結的大便。淡味能滲 濕利小便,如通草、茯苓等。近人認為藥味道的不同,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關,如味辛的多含揮發油,味酸的多含有機酸,味甘的多含醣類,味苦的則可能含生物鹼、甘類或苦味質等。
氣味(性味)包括藥氣和藥味而言。藥物氣味的錯綜不同,產生的作用便不同 。每味藥都有氣和味,須綜合運用。同是寒性藥,味不同作用就不同,如黃連苦寒,能清熱燥濕;浮萍辛寒,能疏解表熱。同是甘味藥,氣不同作用也不一樣,如胡桃肉甘溫,能溫腎補氣;瓜蔞甘寒,能清熱化痰。
升降浮沉是指藥物作用的趨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發散上行,沉 是瀉利下行。升浮藥上行而向外,有升陽、發表、散寒等作用;沉降藥下行而向內,有潛陽、降逆、收斂、清熱、滲濕、瀉下等作用。凡氣屬於溫熱、味用於辛甘的陽性藥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黃、桂枝、黃耆之類;如果氣屬於寒涼,味屬於苦酸的陰性藥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黃、芒硝、黃柏之類。花葉及質輕的藥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葉、升麻等(但旋覆花不升,也有例外的);子、實及質重的藥物大多能沉降、如蘇子、枳實、寒水石等(但蔓荊子不沉是其例外)。炮炙方面,如酒炒能升,鹽炒能降,薑炒能散,醋炒能收斂。
性能概指“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等而言,實際就是藥物的 作用。
歸經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臟腑經脈的關係結合起來,說明某藥對某些臟腑經脈 的病變起一定的治療作用。例如桔梗、款冬花能治療咳嗽氣喘的肺經病,歸入肺經;羚羊角、天麻、全蝎能治療手足抽搐的肝經病,歸入肝經。所以歸經是觀察療效後總結出來的。一種藥物而歸入二經或數經的,說明它的治療範圍較大,例加杏仁人入肺、大腸,能治療肺經的咳嗽、大腸的大便燥結。澤瀉入脾、胃、腎、膀胱,這四經有水濕的病,常用澤瀉治療。
五色五味所入藥物歸經學說的內容之一。這是古人從五行學說出發,通過五色 五味與五行所屬,與臟腑經脈相結合而產生的理論。即:色青、味酸屬木,入足厥陰肝,足少陽膽。色赤、味苦屬火,入手少陰心,手太陽小腸。色黃、味甘屬土,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色白、味辛屬金,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色黑、味鹹屬水,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
氣味陰陽指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陰陽屬性。四氣中的熱,溫(袪寒、助陽 )屬於陽;寒涼(清熱、瀉火、養陰)屬於陰。五味(實際是六味) 中的辛(散)、甘(緩)、淡(滲)屬於陽;酸(收)、苦(堅、燥 、泄)、鹹(軟堅、潤下)屬於陰。升、浮屬於陽;沉、降屬於陰
辛甘發散為陽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辛味甘味藥能發散的,其藥性屬於 陽。例如桂枝、防風的性味辛甘,能發汗解肌。
酸苦涌泄為陰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涌是吐;泄是瀉。酸苦二味的藥能 催吐能導瀉的,其性質屬於陰。例如膽礬味酸,瓜蒂味苦,能催吐;大黃味苦能瀉下。
鹹味涌泄為陰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鹹味藥能催吐能潤下的,其藥性屬 於陰。例如鹽湯可用於吐食積,芒硝能潤下大便。
淡味滲泄為陽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滲泄是滲利排泄水濕的意思。淡味 藥能使水濕向下滲利排泄而出,其藥性屬於陽。例如通草和薏苡仁味淡,都能利小便而去水濕。
酸鹹無升、甘辛無降語出《本草綱目.序列》。酸、鹹味的藥性是向裡向下, 沒有“升”的趨向;甘、辛味的藥性是向外向表發散,沒有“降”的趨向。但這不是絕對的,例如蘇子辛溫、沉香辛微溫,從性味說都應升,不過由於質重,所以是降的。
寒無浮、熱無沉語出《本草綱目‧序例》。寒性藥的作用是向裡向下,所以沒 有“浮”。熱性藥的作用是向上向外,所以沒有“沉”,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例如桑葉性寒,能上行明目;巴豆性熱,能向下通大便。
五走語出《靈樞.九針篇》。如“酸走筋,辛走氣,鹹走骨,苦走血,甘走 肉。語出《靈樞.五味篇》。指五味所走的臟器。即:酸先走肝,苦先走心,甘先走脾,辛先走肺,鹹先走骨。註:《素問.至真要大論》作“ 先入”,意義相同。
五穀五穀的解釋較多。《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註認為即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黃黍即黃米,小豆有多種)。
五宜語出《靈樞.五味篇》。五類穀、肉、果、菜適合於五臟病的,稱為五宜。如脾病宜食秔米飯、牛肉、棗、葵。心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粟、藿。肝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宜食黃麥、鵝肉、桃、蔥。五宜的說法遷就五行學說,其中可能有的有些道理,但多數是牽強附會的。
食治(食療)應用食物對於疾病進行治療或調理,稱為食治。食物有不同的味,對於各個臟器的疾病有治療作用。唐.孫思邈《千金要方》 有食治門,搜集《內經》至唐以前的食物治療學說,並敘述多種食物的性味和治療作用,是著名的食治專著之一。
三品(上品、中品、下品)語出《素問.至真要大論》和《神農本草經》。是 古代的一種藥物分類法。當時認為沒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會損害人體的,列為上品;沒有毒或有毒而只須斟酌施用,可以治病補虛的,列為中品;多毒而不能長期服用,能除寒熱邪氣,破積聚的列為下品。這在當時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上品藥中也有一些有劇毒的藥物在內,所以這種分類法是此較原始的。
毒藥攻邪 語出《素問.臟氣法時論》。即使用有毒的藥物以治病。毒的意義有幾種:指藥物的特性。如乾薑偏熱,黃苓偏寒,升麻升提,蘇子降氣,就利用其特性以袪扶正。藥物有副作用的。加常山能截瘧,但有引起嘔吐的副作用。藥物中也確有一些有劇毒的藥,加輕粉,藤黃等,其使用須嚴格掌握,以防中毒。
大毒、常毒、小毒、無毒語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大毒是藥物毒性劇烈的。常毒藥的毒性次於大毒。小毒藥的毒性小。無毒藥即平性藥。
煎藥法把藥物加水煎一定時間,去渣,取汁內服。煎藥有一定的方法:發表藥 、理氣藥多用它的氣,應用此較強烈的武火急煎(煎的時間較短)。補益藥多取它的味,應用此較小的文火慢煎(煎的時問長些)。煎藥時加 水量多少,須依據藥物的性質,處方藥味的多少及病人年齡大小等而決定。此外,還有“先煎”、“後下”、“包煎”等法,各詳本條。
先煎礦物藥、介殼藥不容易煎出氣味,都要搗碎先煎。加石膏代赭石、鵝管石 、牡蠣、鱉甲等。處方中的麻黃須先煎兩三沸,掠去水面的浮沫,再加水,然後投入其餘藥物。據說麻黃如不先煎去沫,服後會出現心煩。
後下為了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某些藥需要後下(即遲一些投入煎煮)。例 如鉤藤久煎會失去藥力,須待藥快要煎好時投入,兩三沸即使藥湯離火。 發表藥的薄荷,久煎即失去藥氣,也要後下。瀉下藥的大黃。先用少量水浸,等藥湯將煎好時投入,煎幾沸即可。
烊化凡芒硝(或玄明粉)、飴糖、蜂蜜、阿膠(預先加水燉烊)都在藥湯煎成 去滓後加入,再把藥罐擱火上稍煎,使芒硝等完全熔化於藥湯內。至寶丹、抱龍丸等,放在小盞內,藥湯浸,用湯匙輕按,使它烊化,再內服。
包煎有毛的植物藥須用布包煎,如旋覆花有毛須包煎。散劑、丸劑與飲片同煎 ,為了防止藥湯膩渾難喝,也可以包煎。或核仁搗泥(如桃仁泥),為了防止散在藥湯內,也用包煎。
沖服方劑中的沉香,木香等芳香藥的飲片,先放碗內。其餘藥加水煎好,趁熱 沖入碗內,浸漬一會,待溫單喝藥湯,也有把少量散劑用藥湯沖,待溫攪勻服下,與“調服”相同。
調服凡方劑中的犀角、羚羊角、鹿角、牛黃、朱砂等藥,須另製細末,把藥湯 煎後,取藥湯少量,調入犀角末(或其他藥)和勻服下,再服其餘藥湯。 服紫雪丹也是加此。
送服(送下)服丸劑須用湯水送服。一般丸劑用溫開水送服;宜溫及監制寒藥 的用生薑湯;清熱的丸劑或用薄荷湯;清頭目的用清茶;滋補藥或調劑峻藥以及補腎的均用淡鹽湯;袪瘀活血藥用酒送服,以助藥力,醫書中在丸劑後說明服法的“下”字即是送服。
噙化噙是含在口內。噙化是口腔內含丸劑或錠劑溶化於口中。藥物溶化後,有 時需將溶液吐去(加急性扁桃扭炎,用山豆根,玄參製成丸劑噙化後,應 吐去);有時需將溶液咽下(加治肺陰虛證,用滋陰清肺止咳的丸劑噙化後吞下即是。
食遠服即離開正常進食時間較遠時服藥。治療脾胃病的藥可以食遠服,瀉下藥也可以食遠服。
空腹服(平旦服)早晨末進食前服藥,稱為空腹服。治四肢血脈病和驅蟲藥都 是空腹服。《神農本草經》說:「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
飯前服病在下焦的,可在飯前服。一般認為補養藥尤其是補腎藥可以飯前服。 (《神農本草經》說:「病在心腹以下者,克服藥而後食」。)
飯後服病在上焦的,須在飯後服藥。一般認為除補養藥,驅蟲英外,多數藥都 可以飯後服(《神農本草經》說:「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後服藥」。
臨睡前服病在胸隔有積者,病在左右肋,病在肺,病在膈上者,可臨睡前服( 見清.景日珍《嵩崖尊生書》)。
未發病前服如瘧疾,應在症狀未發作前的適當時間服藥。
頓服病在下部,宜多量一次服完。病不在下部而危重,也有用這種服法的。
頻服病在上部,藥湯宜少量多次分服。咽喉病,宜緩慢頻頻含咽。
溫服即藥湯不冷不熱時服下。一般的補托、溫養等藥都可溫服。現在多種性質的藥湯都用溫服法。
熱服熱劑熱服,適用於大寒證;寒劑熱服,適用於假寒真熱證(見《嵩崖尊生書》)。
冷服寒劑冷服,適用於大熱證;熱劑冷服,適用於假熱真寒症(見《嵩崖尊生書》)。
忌口患病服藥,往往由於治療的需要,要求病人忌食某些食物。《靈樞.五味篇》:「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金匱要略,禽獸蟲魚禁忌并治》等也都有所強調。實驗證明,水腫忌食鹽,黃疸、腹瀉忌食油膩等,確有科學根據。此外,忌口還包括飲食物配合上的宜忌,一般的說,吃了油膩的東西,就不宜吃較多的生冷食物。但也有些忌口有待進一步證實的,例如小兒痲疹,不加區別地忌食生冷油膩,葷腥等物,往往就影響健康的恢復,或發生某些營養缺乏證;如服荊芥忌魚蟹之類的忌口,是否會發生不利於健康的問題,均有待研究。
炮製語出張仲景《金匱玉函經》。指藥材在製成各種劑型之前,經過不同的加工處理的過程。炮製的目的在於:清除雜質及無用部份,使藥物清潔,如洗,漂、泡等法。或除去腥臭氣味,如樁白皮用麩炒,可以除去臭味。 便於製劑、服用和保存。如為了切片或輾碎、用泡、、炒各法。為了便於粉碎和易於煎取有效成分,如代赭石、磁石、牡蠣、鱉甲等礦物、介殼藥,用或醋處理後質地鬆脆,既便於粉碎和減少煎煮時間,也有助於煎出有效成分。為了使藥物乾燥,便於保存,用烘、晒、陰乾等法。消除或減低藥物的毒性、刺激和副作用,如生半夏用生薑汁製過,才不致刺激喉嚨,使人中毒。巴豆去油可減低毒性。改變藥物性能,加強療效。如生地清熱涼血,酒蒸成為熟地,就變為性溫而補血;常山用醋製,催吐的作用加強,用酒製可減弱其催吐作用。炮製分為水製,火製、水火合製三類。水製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製有、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製有蒸、煮、淬等,各詳本條。
炮炙原來是兩種不同的製藥方法,以後被用來作為藥材加工處理的總稱。例如 劉宋.雷[學支](音“效”)的《炮炙論》就是敘述藥材加工處理的專書 。
修治語出宋.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該書中有《修治藥法》,即炮製。
修事語出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即炮製。清.張仲岩著有《修事指南》。
治削 語出《金匱玉函經》。包括藥材的去雜、切削等操作技術。如:“挑揀 ”:除去非藥用部分,保留藥用部分,加桑螵蛸去梗、牡丹皮去心。“顛簸”:用柳條或竹製工具,上下左右振動;除去藥材中泥土、灰渣雜質。
“篩”:用以區分藥物大小和清除雜質,選用不同孔徑的竹篩、銅篩、馬尾篩。
“刷”:刷去藥物表面的絨毛、塵土等。
“刮”:用金屬或角質的工具,除去藥物表面的非藥用部分,加肉桂、厚朴去粗皮、虎骨去筋肉。
“搗”:用石、鐵或銅製的臼和搗杵,用以搗碎或去皮,加白果、詞子去皮。生石膏、龍齒等搗碎。
“碾”:多用鐵製的藥碾子把藥物眼成粉末。“鎊”:用特製鎊刀將藥物削成薄片,如犀角、羚羊角等。
“切”: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切碎、切塊、切絲、切段、切節、切片等。
用水洗去藥物表面附著的泥沙或其它不潔物。
某些藥材用流水或常換水浸漂,除去其毒性,鹽分雜質、腥味,如海藻、肉蓯蓉、鹽附子、半夏等都用此法。
泡(浸泡、漬)用水浸泡藥物。如枳殼、芍藥浸泡後使之柔軟,便於切片。當歸,桔梗等浸濕後放容器中經過一定時間即變軟容易切片,叫“伏”。桃仁、杏仁等放沸湯內浸泡,易於去皮尖,叫做“燀”(音“闡”)。用水將藥漸漸滲透,使它變軟,又不走失藥性,叫做“漬”。
水飛(飛)有的藥物用水飛,即先碾成末,再放在乳缽內加水同研極細,又加入多量的水抗拌,將含有藥粉的水傾出,分出藥粉,使之乾燥,至成極細粉為度。如滑石、礦石、朱砂、爐甘石等,多經過水飛。
把藥吻放在火內燒紅,或放於耐火容器中間接火,使它的質地鬆脆。如牡蠣、瓦楞子,血餘、明礬等即用此法。
把藥物放在高溫的鐵鍋內急炒片時起煙,使藥物的四面焦黃炸裂,叫做“炮 ”。如乾薑、附子、天雄等用炮法,可減弱烈性。
用濕紙或麵糊包裹藥物,放熱灰中煨,待濕紙或麵糊焦黑為止,剝去紙或麵 糊,能吸去油質,如肉豆蔻即用此法,以免引起嘔吐。或把生薑放火灰內煨 ,稱為煨薑,減輕其發散性,而能溫中。
將藥材放鍋中加熱,並不斷拌炒。微炒:炒去水分,至藥物表面微乾,但 無顯著著化。炒爆:炒至藥材爆裂為度,種子類藥物如王不留行,係用文火炒至爆開。炒黃:炒至藥材微帶黃色,有特殊香氣發出為度,加炒麥芽、炒穀芽等。炒焦:將藥材炒至表面焦褐,內部深黃,如神、白朮等。炒炭:炒至藥材全部焦黑色,但中間仍呈黃褐色為度,也稱為“炒存性”,如地榆、生地等。
烘、焙都是用微火對藥物加熱使它乾燥的方法。“烘”是把藥物(如菊花、金 銀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櫃內,使藥物乾燥而不焦黑。“焙”,是把藥物 放在淨瓦上或鍋內焙燥,但不使燒焦。烘的熱力比焙要弱一些。
即將藥材與液體輔料共炒,使輔料滲入藥材之內,也稱“合炒”。酒炙: 多用黃酒,個別用白酒。有二種方法,一是先將藥材與酒拌勻,再加熱炒至 微黃;二是先將藥材炒至微黃,再將酒噴入微炒。加炙製當歸、川連等。 醋炙:用米醋炙。如炙製香附子、三稜等。鹽炙:先將鹽加水溶化,再與 藥材同炒。加炙製橘核、杜仲等。薑炙:先將薑搗爛取汁,再與藥材同炒 。如炙製竹茹等。蜜炙:將藥材與蜜拌勻後,再加熱同炒。加炙製甘草, 枇杷葉等。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後再炒。如炙製蒼朮等。羊脂炙:取羊脂與藥材同炒,如炙製淫羊藿等。童便炙:取藥材與童便同炒。如炙製香附子等。鱉血炙:先將鱉血加少量清水與藥材同拌勻後,放置一小時左右,同入鍋中炒至變色即可。加鱉血炙柴胡等。礬炙:先將礬加水溶化,噴入炒熱的藥材中,再同炒至乾。如炙製鬱金等。藥汁炙:取藥材興藥汁同炒,如甘草汁炙吳茱萸等。輔料指製藥時的輔助物質。液體輔料如酒、醋等,非液體輔料如澱粉、糖、鹽等,但鹽也可以溶於水而變成為液體輔料。
燒存性把植物藥製成炭劑,要燒到外部枯黑,裡面焦黃為度,使藥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嚐出原有的氣味,這就是存性。作為止血藥的炭劑,常用此法炮製(燒存性是直接用火燒;炒存性是用間接的火處理,目的是一樣的。)
去火毒是除去膏藥中的火毒。膏藥熬成後,加果立即攤塗貼在皮膚上,能刺激 皮膚,輕的發癢,重的起水泡,甚至於潰爛,這叫做火毒。所以須先去火毒,才能貼用。去火毒的方法有二種:把剛熬成的膏藥放在日光不能直接照到處一個較長的時期;浸泡在涼水內幾天。後一法比較切合實用。
將藥物放在蒸籠中隔水蒸熟,以便於製劑,如茯苓、厚朴蒸後才易於切片。 或加酒拌蒸,加大黃、地黃經蒸製後,熟大黃的瀉下作用減弱,熟地黃由生 地的涼血變為溫性而補血。
蒸露 有些藥物通過蒸餾法而製成藥露。加金銀花露、藿香露、薄荷露等。
將藥材與輔料同入金屬罐內,密封,於開水鍋中加熱,加酒燉地黃、大黃等 。
將某些藥物放在清水內或液體輔料(加醋、藥汁等)內略煮,可減弱其毒性或使藥物純淨。如莞花用醋煮,可減弱它的毒性;朴硝夾雜泥土雜質,加果 用白蘿蔔同煮後冷卻,成為玄明粉,質量比朴硝純淨。
把藥物用火燒紅後, 立刻投入水內或醋內,這樣反複多次。此法又稱“ 煅淬”。礦物類藥物如磁石,代赭石、自然銅等多用此法。
熬是煮爛或煎乾。煮爛:如豬膚湯(張仲景《傷寒論》方。豬肝一斤,用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渣;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勻)中的熬香 ,就是煮爛而有香氣。煎乾:例如煎膏藥(指薄貼)又稱熬膏藥,把藥物 放在麻油內熬成稠厚而能凝固的膏。
去油 其目的在於減低藥物的烈性或毒性。有的藥物用火煨法去油,加肉豆蔻可以煨去油。有些不宜火煨去油的,加巴豆、續隨子等,可放在吸水的紙內 壓榨去油,或研細加水,待油質浮起,倒去水和油。如乳香、沒藥多用炒 法去油。
製霜 種子類藥材去油後的粉末,加巴豆霜、蘇子霜、杏仁霜等。 某些藥材析出的桔晶,加柿霜。某些動物藥去膠後的骨質粉末,如鹿角霜。
製絨 將藥材的纖維搗成絨狀,使其易於點燃,如把艾葉製成艾絨,用於灸法。
乳細 即把藥末放在乳缽內研極細。乳缽係瓷製,形如臼,裡面較糙,用瓷槌把藥物研磨。點眼藥和吹喉藥等都可在乳缽內研極細。
某些藥物在煎煮前應先用手指擘破,使它容易煎出藥味。如桂枝湯中的大棗須擘破。
[口父](fu府)咀 語出《靈樞.壽夭剛柔篇》。[口父]咀,就是咬嚼的意思。 古代沒有刀的時候;把藥物咬成粗粒,加水煎服。後人改用刀切或搗,剉等法。
飲片(咀片) 藥材經過加工處理後,成為片、絲、塊、段等形式,便於煎湯飲服。
等分 等是相等,分是分量。等分即是方劑中各個藥物的用量相同。
文火,武火 文火是火力小而緩,武火是火力大而猛。微火、慢火屬於文火,“緊火”屬於武火。煎煮藥物時須按需要而使用不同火力。
米泔水 即淘洗食米的水,可供製藥用。例如白朮用米泔水浸軟,切片,或土炒或生用。用米泔水浸過,能去燥性而和中。
甘瀾水(勞水) 即把水放在盆內,用瓢將水揚起來,倒下去,如此多次,看到水面上有無數水珠滾來滾去便是。
陰陽水(生熟水) 即生水與熟水混合。
無灰酒 是不放石灰的酒。古人在酒內加石灰以防酒酸,但能聚痰,所以藥用須無灰酒。
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兩種治療的方法的合稱,又叫“針灸療法”。
針法(針刺、刺法) 是用金屬製的針刺激人體上一定的體表部位,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古代有“九針”現代常用的主要有毫針、三稜針、皮內針、梅花針等。
火針(燔針、焠針、燒針) 一種特殊的針刺法。其方法是將金屬針的尖端燒紅後,迅速刺至人體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並迅速拔 出。這種方法多用於治療外科某些疾病及風濕性關 節炎。
焫 ( rou 若) 又音“熱”,同“[艸熱]”。原作燒的意思,在古醫書中指用火針(燒針)、溫針或砭石加熱以刺激體表局部的療法。
砭(音“邊”)石(砭、石針) 是我國石器時代產生和應用的一種最古的醫療工具。開始是人們為了解除疾病痛苦,用普通石塊在患病局部進行撞擊。隨看石器時代工具的產生,出現了醫療專用的石製工具即砭石,並更廣泛地用於切膿包和刺破皮下血管放血等 用途。這種治療工具一直到後來出現金屬製的 醫用針和手術刀之後的很長時期內,仍為民間外科所利用。
烙法(針烙、烙) 是火針的一種。其用法有二:古代常用這種方法來治療已 經化膿的瘡瘍,以代替開刀,避免出血,和現代所用的電刀 的作用相似;在一定穴位上進行火針的方法,也叫做“點 烙”。
溫針 是在應用針法的同時加以溫熱刺激的一種療法。一般多在針入皮下的毫針柄上,或針體部用艾絨燃燒,使熱通過針體傳入體內,達到治病的目的。
電針 是應用毫針刺入人體一定部位後,再在針上通以電流的治療方法。電針可廣泛地滴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并用於手術上的麻醉(即“電針麻醉”)等方面。
針刺麻醉(針麻) 針刺麻醉是在我國傳統的針刺療法鎮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方法是用毫針刺入選定穴位後,通過手法操作(或用電流)進行誘導,使病人在清醒的狀態下,接受各種手術治療 (包括頭顱、頭項、胸腹、四肢等部位手術)。針麻不但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而且在應用上還有它很多的優點。
電針麻醉 針刺麻醉方法之一,即用電流代替手法操作,使用時比較簡便,目前已在各地廣泛應用。
指針 醫生用手指按壓,揉摩或爪切一定部位的皮膚(穴位),以代替金屬針刺入皮下的一種簡便的治療方法。
點刺 針刺手法中的一種,也即速刺法。其法是以左手捏緊皮膚,右手持針,用拇、食指握針柄,中指緊貼針尖上部約一分左右處,迅速刺入皮下淺層靜 脈,立即出針,然後壓擠出數滴血液的方法。此法一般多用三稜針,針刺 部位以手指或足趾端、耳尖、太陽穴、委中穴等為最常用。
叢針 將若干枚等長的毫針並列放在一起,使針尖相齊,稱為“叢針”。治療時手持針柄將針尖在皮膚表面進行挑撥淺刺。
皮膚針(梅花針、七星針) 其製作一般是用五至七枚縫衣針綁在一起,使針尖平齊,並把它固定在細竹棍的一端。針刺時手持竹 棍(針柄),用針尖在一定部位的皮膚上進行扣打 ,以達到治療目的。
皮內針(皮下埋針) 針刺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長約一寸左右消毒短毫針或撳針;傾斜刺(橫刺)入皮下(針柄外露)後,再以膠布固 定,在局部不痛及不影響患者肢體活動的條件下將針在皮 下置留一至七天。此法多用於治療慢性或疼痛性疾病。
撳針 是一種形似圖釘狀的針,針柄扁平狀,針體約一至二分長。用時可以將針體撳入皮下。一般多用於皮內針或耳針,供皮下埋藏用。
透針 針法的一種。方法是:在針刺入某一穴位後,斜刺或直刺將針尖刺抵相鄰近的穴位或經脈部位。因為是用一針同時穿透二個以上的經脈或穴位,所 以又稱“透經”或“透穴”。這種透針深刺的方法,多用於需要較強刺激 的情況。
體針 泛指一般用來針刺身體各部位經脈,穴位的針刺療法,是與耳針等相對而言的。
耳針 即耳針療法用的針,形如毫針而短,長約 0.7~1.0 毫米,也可用撳針代替。
耳針療法 在耳殼上進行針刺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當人體內臟或軀體有病時,在 耳殼上可探索出一定部位的敏感反應點,稱作“耳穴”。一般可用特製的“耳針”或短毫針直接針刺耳穴,或通過電流,或在耳穴埋針等 方法。適用於全身多種疾病。
頭針療法 利用在頭部相當大腦皮層功能定位的皮膚投射區進行針刺治療的方法,採用 10 個刺激區進行針刺,如運動刺激區、感覺剌激區………等。多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的某些疾病。
鼻針療法 取穴均在外鼻部周圍。應用毫針斜刺。主要治療關節炎、神經痛、咳喘等病。
水針療法 這是用裝有注射藥液或生理溶液「鹽水、糖水」的注射器代替毫針刺入肌肉的治療方法。注射的部位可以是穴位(即“穴位注射療法”) 也可以是體表病痛的局部,具體方法參見“穴位注射療法”條。
穴位注射療法(小劑量穴位注射) 這是利用某些注射藥製劑(包活西藥及中草 藥製劑)在一定穴位上作肌肉注射的治療方 法。注射量為一般肌肉注射量的 l/10 ~ 1/2 。操作前先進行局部消毒,在針刺入適 當深度後,只用小幅度提插,不要捻轉,使 局部產生“得氣”感覺後,再慢慢將藥液注 入。
九針 指古代醫生應用的九種不同形狀和用法的針。其名稱是:鑱(音蟬)針 ;圓針;鍉(音低)針;鋒針,鈹(音披)針;圓利針;毫 針;長針;大針。見《靈樞.九針十二原篇》。九針主要是用來針刺 治病;也有的可以做外科和按摩方面的用途,詳見該條。
鑱(音蟬)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的頭部膨大而末端銳利。用於淺刺,治療熱病、皮膚病。
圓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於按摩穴位以治療肌肉疾病。
鍉(音低)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組大而針尖鈍尖。多用於治療血脈病及熱病。
鋒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即現代常用的“三稜針”。針體圓,針尖呈三稜狀,有刃。主要用於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圓利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多用於治療癰腫、痺病和 某些急性病。
鈹(音披)針(鈹刀、[金非] 針、劍針 鈹、[金非] 音義同。古代九針的一種 。 針的下端如寶劍形,兩面有刃。多用於外科,以刺破癰疽,排出膿血。
毫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也是現代最常用的針刺工具。用來針刺人體穴位以達到治療的目的。毫針的長度由 5 分(約 1.5 厘米)至四、五寸(約 13 ~ 17 厘米)不等。徑度主要有34 號(直徑 0.22 毫米)、 32 號(直徑 0.25 毫米)、30 號(直徑 0.32 毫米)、28 號(直徑 0.38 毫米)和 26 號(直徑 0.45 毫米)等。
長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長,一般為六至七寸(相當於 20 ~ 23 厘米) 或更長一些。 多用於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大針 古代九針的一種。針體較粗,針尖微圓。多用於治療全身水腫及腹中癥瘕等病。
進針(內針) 針刺手法之一,即將毫針刺入體內的方法。在操作上一般通過循 按經脈;揣按穴位等預備手法,然後將針由淺入深地刺入預定的 深度。
捻針(轉針) 針刺手法之一,就是將針進行左右反覆捻轉的方法。捻針在進針、出針和手法操作方面都可以使用。
搗針 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針刺入皮下後,在固定的深度內將針反複上下搗動,但不拔出皮膚外面。
彈針 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刺人體內後用指頭輕彈針柄,使針體的下部出現輕度震動。
留針 針刺手法之一。即針刺入穴位並在出現針感後,將針放置穴內不動,並使病人保持一定體位,經過一定時間後再拔針的方法。留針時時間的長短, 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決定。
搓針 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在針刺人體內後,用右手拇、食指將針向一個方面捻轉(如搓線狀),此法有加強針感的作用。要注意轉針時不要太緊, 以防纏著肌肉纖維產生劇烈疼痛。
搖針 針刺手法之一。其方法是將針刺人體內後,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搖動針體的方法。
針刺手法之一,也是針刺前的準備工作。即醫生先用手指循按所要針刺的穴位局部及其所屬經脈,使氣血宣散後再行針刺的方法。
退針 針刺手法之一。指針入體內一定的部位後,逐漸由深至淺向外退出針體( 以不拔出皮膚外面為度)的方法。
出針 (引針、排針、拔針)就是在針刺完畢後,一手固定穴位,一手持針,用 捻轉或直接向上提針等手法將針拔出體外。
九刺(九變刺) 古代應用的九種針法。即:輸刺;遠道剌;經刺;絡 刺;分刺;大瀉刺;毛刺;巨刺;焠刺(見《靈樞 .官針篇》。 各見本條。
輸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刺四肢部的井、滎、俞、經、合等穴位和背部的臟俞穴(《靈樞.官針篇》)。十二刺的一種方法。用於治療氣盛而有熱的 病症。其方法是將針直入直出地進行深刺,取穴宜少(《靈樞.官針篇》 )。五刺的一種方法。用於治療骨痹,刺法是將針直入直出,深入至骨 。這是應用於治療腎病的一種古代針法(見《靈樞.官針篇》)。
遠道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身體上部有病時,取下肢部的陽經的俞穴進行治療( 《靈樞.官針篇》)。
經刺 當某一經脈有病時,在該經經脈上進行針刺的方法。九刺法的一種。 指針刺與患病局部同一經脈的結聚不通的部位(《靈樞.官針篇》)。
絡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用三稜針刺破皮下小血管放血(《靈樞.官針篇》)。
分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直接針在肌肉的間隙處(《靈樞.官針篇》)。
大瀉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利用鈹針切開膿瘍,排出膿血(《靈樞.官針篇》) 。
毛刺 九刺法的一種。指用短的毫針淺刺皮膚(《靈樞.官針篇》)。
焠刺 九刺法的一種。也就是“火針”(《靈樞.官針篇》)。參見該條。
十二刺(十二節刺) 是十二種古代針法。即:偶刺,報刺,恢刺,齊刺,揚刺,直針刺,輸刺,短刺,浮刺,陰刺,(11)傍針刺,(12)贊刺(《靈樞.官針篇》)。各詳 本條。
報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沒有固定部位的疼痛。刺法是找到疼處,即直刺一針,並留針不拔,而以左手循按局部,找到另一個疼處後,先將前針 拔出,再在第二個疼處刺針(《靈樞.官針篇》)。
偶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心痺(心胸痛)。方法是在疼痛的前胸和後背相對應的部位用手按住,前後各斜刺一針。但要注意防止直刺和深刺,以 免傷及內臟(《靈樞.官針篇》)。
恢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筋痺(即肌肉痙攣、疼痛等)。刺法是將針直刺在病痛的肌肉一側,並上下前後左右搖動針體,以促使肌肉弛緩(《靈 樞.官針篇》)。
齊刺(三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部位較小和較深的寒氣。刺法是在患 處中央刺一針,兩旁刺入二針(《靈樞.官針篇》)。
揚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範圍較大和病位較淺的寒氣。刺法是在患病局部中央刺一針,四周再淺刺四針(《靈樞.官針篇》)。
直針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病位較淺的寒氣。刺法是提起皮膚,刺入皮 下,不用深刺(《靈樞.官針篇》)。
短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骨痺”。刺法是稍搖動地將針刺入,深達骨部,並進行提插手法(《靈樞.官針篇》)。
三刺 古代針法的一種。其方法是把針刺入皮下的深度分為三層。即先刺至淺層,再較深刺入,最後刺入更深的部位(見《靈樞.官針篇》:「始刺淺 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極深刺之,以下 谷氣」)。即“齊刺”的別名。參見該條。
浮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寒性的肌肉痙攣。刺法是從患處的側旁進行淺 刺(《靈樞.官針篇》)。
陰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寒厥。刺法是針刺兩側足內踝後足少陰腎經的 太谿穴(《靈樞.官針篇》)。
傍針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慢性風濕。刺法是在患部直刺和傍刺各一針 (《靈樞.官針篇》)。
贊刺 十二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癰腫。刺法是在患處將針直入直出,反複多次地淺刺,使患部出血(《靈樞.官針篇》)。
五刺 是適應與五臟有關病變的五種古代針法。即:半刺,豹文刺,關刺 ,合谷刺,輸刺(《靈樞.官針篇》)。各詳本條。
半刺 五刺法的一種。即刺入很淺,並很快拔針,不傷肌肉,如拔毛狀。這是古代應用於治肺病的一種針法(《靈樞.官針篇》)。
豹文刺 五刺法的一種。即在患病部位的前後左右多處刺破小血管,排出鬱血。 這是應用於治療心病的一種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關刺(淵刺、豈刺) 五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筋痺。刺法是直接針在四肢關節周圍筋肉的附著部,但應防止出血。這是應用於治療肝病 的一種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淵刺 即“關刺”的別名(據《靈樞.官針篇》)或“合谷刺”的別名(據《甲乙經》卷五)參見該條。
豈刺 即“關刺”的別名(據《靈樞.官針篇》),或“合谷刺”的別名(據《 甲乙經》卷五)參見該條。
合谷刺 五刺法的一種。用於治療“肌痺”。刺法是在患病局部向左、右兩側外方斜刺,直接針在肌肉部分,好像雞爪的形狀。這是應用於脾病的一種 古代針法(《靈樞.官針篇》)。
以左治右、以右治左 是針灸治療的一種方法。當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痛時,針灸另一側(右或左側)的穴位進行治療。又可分為 “繆刺法”和“巨刺”法二種。各詳本條。
繆刺 古代刺法名詞。是在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時,針刺對側(右或左側)穴位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於:雖有身體外形疼痛的症狀,但脈象( 九候)正常的(見《素問.調經論》);絡脈有病的(見《素問.繆刺 論》)。
巨刺 古代刺法名詞。是在身體一側(左或右側)有病時,針刺對側(右或左側)穴位的一種方法。主要應用於:身體一側疼痛,而對側的脈象出現異 常的(見《素問.調經論》);經脈有病的(見《素問.繆刺論》)。
禁刺(刺禁) 即針法的禁忌事項。其中包括:禁針部位(如內臟部位的深刺、孕婦的腹部、嬰幼兒囪門部、禁針穴位等)、酒醉、過飢、過飽 、過度疲倦、情緒的激烈變化(大怒、大驚、大恐),以及房事 以後等,都不可立刻進行針刺,以免出現暈針和其他異常反應。
循經取穴 全身經脈在體表的循行均有一定的路線,在針灸治療時可以在與患病局部相同的經脈上。選用遠隔患部的穴位。這種取穴的方法即循經取 穴。
暈針 針法操作時的異常反應。即在針刺過程中病人出現頭暈、惡心、胸悶、面色蒼白,甚至四肢發涼、出冷汗、血壓下降和昏厥等休克或虛脫現象。多 因對初次針治的病人用過強的手法,或病人精神過度緊張疲勞、飢餓、體 弱等原因而引起。處理方法應將針拔出,使患者平臥,在清醒狀態下可飲 以熱水,配合針刺人中,中衝等穴即可緩解。
折針 針法操作時的異常情況。指毫針刺人體內的部分在皮下折斷。多因用針有損傷、剝蝕等缺損,和患者體位的較大移動有關。處理方法要沉著細心, 讓病人保持原來體位,盡量用鑷子夾出折針斷端。必要時以手術取出。
滯針 針法操作時出現的異常反應。部將毫針刺人體內後,出現不能捻轉、提插或手法操作困難等現象。多因病人精神緊張引起肌肉痙攣或捻轉手法幅度 太大,肌纖維纏繞針尖所致。處理方法首先要解除病人顧慮,然後在滯針 部位的周圍輕度按摩,並將針輕輕提插,或在附近再刺一針,使局部肌肉 鬆弛,再將針拔出。
彎針 針法操作時的異常情況。即針入體內後;針體產生彎曲的現象。多由於外界刺激使病人肌肉突然收縮或移動體位,或手法操作不熟練等原因引起。 處理方法應先輕輕地挪動、恢復原來體位,根據針的彎曲角度和方向,順 勢將針徐徐拔出,切勿用力猛拔或捻轉,以防折針。
調氣 針法名詞,見《靈樞.官能篇》。應用針刺的補瀉方法,可以調節人體陰 陽,改善人體的機能。也就是通過針刺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糾正體內 各種組織和內臟的病理狀態。針刺的這種治療作用,稱為調氣。如《靈樞 .終始篇》:「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調氣治病的道理和經絡系統有關 ,也是主要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完成的。
得氣 針法名詞,語出《素問.離合真邪論》(《靈樞.九針十二原篇》稱“氣至”,義同),即針感(或針響)。在針刺穴位後,經過手法操作或較長 時間的留針,使病人出現痠、麻、脹、重等感覺;行針者則覺得針下沉緊 ;稱為得氣。這種針感產生的程度及其持續時間的長短,往往和療效有密 切的關係。特別是與鎮痛效果的好壞有關。得氣與否也是針刺麻醉成功的 一個關鍵性問題。
導氣 針法名詞,語出《靈樞.邪客篇》。是促使針刺“得氣”的一種手段。得氣所出現的感覺之有無(也就是氣至與否),一般多通過各種針刺的手法 操作(控制一定的刺激強度等因素)而產生。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篇》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
候氣 針法名詞,語出《素問.離合真邪論》。就是在針入穴位後用較長時間的留針來促使“氣至”的一種方法,屬於針法中補法的一種。此法多用於身 體虛弱,不適宜接受較強刺激手法的病人。
補瀉 補和瀉是治療上的兩個重要原則。“補”,主要用於治療虛證。“瀉”,主要用於治療實證。在針灸療法中的補瀉主要是通過應用不同手法以產生 不同刺激強度與特點而取得的。古代應用的針法補瀉種類很多,主要有“ 迎隨補瀉”、“提插補瀉”、“疾徐補瀉”、“捻轉補瀉”等,參見各條 。
大瀉 針刺手法中瀉法的一種。即針刺入穴位後用一手緊按並固定針刺部周圍的皮膚,另一手持針柄向左右前後大幅度地搖動,使針孔開大的一種方法。
開闔補瀉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主要是在出針後用手揉按針孔,使針孔閉塞,稱作“闔”;也就是補法;如在出針時搖大針孔,不加揉按時,稱作 “開”;也就是瀉法。
迎隨補瀉(針頭補瀉、針芒補瀉)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即針刺時使針尖順著 經脈循行方向(即手三陰經從胸部至手部,手三陽經從手部至頭部,足三陽經從頭部至 足部,足三陰經從足部至胸部)進針和操作 的叫做“隨”,也就是補法;凡針刺時使針 尖逆著經脈循行方向進針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瀉法。
呼吸補瀉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指在患者吸氣時進針,呼氣時出針作為瀉法;呼氣時進針,吸氣時出針作為補法。在針刺得氣後進行捻轉手法 ,再停針吸氣為補法;加果在停針時呼氣為瀉法。
疾徐補瀉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即緩慢進針、疾速出針為補法,疾速進針、緩 緩出針為瀉法。
提插補瀉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舊稱“天、人、地三才補瀉”,或“三才補瀉”。本法一般是對任何一個穴位的預定刺入深度分為三等分。補法是 分三次按照淺、中、深的順序進針,而出針時則一次退出;瀉法是直 接針入預定的深度,然後按照深、中、淺的順序出針。
捻轉補瀉 針刺手法的一種。具體的操作有向單一方向捻轉的,也有向左右捻轉的。現在一般多以捻針的強度為準,即在進針和出針時強度捻轉的為 瀉法,輕微捻轉的為補法。
燒山火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用於治療寒證,屬於補法中一種。其操作方法是:讓病人呼氣,隨即迅速將針刺入皮下淺層,並重按穴位周圍皮膚,強度捻轉多次,稍行進針,作同樣捻轉,一直刺入到一定的深度,再同樣 捻轉。在病人感覺局部或全身有溫熱感後,將針緩緩地捻轉退出。此外,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呼氣的,但總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現熱感為原 則。
透天涼 古代針刺手法的一種。用於治療熱證,屬於瀉法的一種。其操作方法是:讓病人吸氣,隨著吸氣將針慢慢地刺入到預定的深度,然後按壓穴位周圍皮膚,用手多次輕捻針柄,如局部或全身覺有涼意,就迅速向上稍 行提針,再作同樣捻轉,再迅速稍行提針和捻轉後急速將針拔出。此外,也有用其他手法和不配合吸氣的,但總的要求是以病人出現涼感為原則。
子午流注 是針灸取穴的一種古代學說。以十二經中的“五俞”穴(共 66 個穴位)為基礎,配合日、時的天干、地支變易,推算經脈氣血盛衰開闔情況,決定出某天、某時用什麼穴位。其效驗尚待深入研究。
靈龜飛騰(“靈龜八法”、“飛騰八法”) 古代針灸取穴的一種學說。以奇經 八脈中的八個穴位配合不同日、時 的干支來推算出在某一天某一個時 間應用那個穴位(每次針灸取主穴 、配穴各一個)的方法。這種方法 在臨床應用上雖也可取得一定效果 ,但總的來說,太過於公式化,故有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灸法 是點燃由艾葉等藥物製成的艾炷或艾卷,刺激人體上一定的體表部位,以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
艾絨 施灸時所用的主要材料。系將乾燥的艾葉(即菊科植物的艾蒿的葉)磨碎,去其雜質,製成纖維狀的物賀。根據加工的程度,艾絨有粗細之分。細 艾絨的纖維短,雜質少,可塑性大,可製成較小的艾炷,多用於直接灸法 ;粗艾絨的纖維長,雜質稍多,製成的艾炷較大(一般如半棗核大),多 用於間接灸法。
艾炷 是用艾絨製成供灸法應用的一種材料。形狀多為圓錐形,又有大、小之分,小艾炷如大米粒大,多以細艾絨用手指捏成,均用於直接灸法(直接放 在皮膚上點燃);大艾炷以粗艾絨用手或以金屬製的艾炷模加壓製成,可 用於直接灸或間接灸法。
艾炷灸 灸法的一種。是用“艾炷”放在體表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點燃,藉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又有直接灸和間接灸二種方法。
壯數 即每次施灸所點燃的艾炷數。不論用在直接灸法或間接灸法,凡施灸時點燃一個艾炷,叫做一壯。
直接灸 即將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膚上燃燒的一種方法。根據刺激量的大小和瘢痕形成與否分有瘢痕灸和無瘢痕灸二種。
間接灸 施用灸法時,將艾炷隔著薑片(隔薑灸)蒜片(隔蒜灸)食鹽末(隔鹽灸)或在藥品製成的薄餅(附餅灸、豉餅灸、椒餅灸等)上施灸,而不 直接將艾炷放在皮膚上,這種方法叫間接灸。
瘢痕灸(化膿灸) 艾炷灸的一種方法。將小艾炷直接放在穴位(或一定的體表部位)上燃燒,灸後局部貼以藥膏,促使局部化膿,產生水 泡,最後結痂,形成瘢痕。這種灸法的缺點是病人的痛苦較 大,現在臨床上應用較少。
無癥痕灸 炙法的一種,將艾炷直接或間接(以薑片、蒜片等)放在穴位皮膚上燃燒,每次均予以一定程度的刺激,不使其局部形成水泡、化膿及瘢 痕。
隔薑灸 灸法的一種。方法是:用生薑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將艾炷放在薑片上燃燒灼灸。
隔蒜灸 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大蒜切成一分厚的片,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再將艾炷放在蒜片上點燃。
隔鹽灸 灸法的一種。其方法是:用食鹽將臍窩填平,鹽上放較大艾炷點燃,待患者感到灼痛再更換艾炷。可治療腹痛、吐瀉、虛脫等症。
隔餅灸 間接灸的一種。用辛溫或芳香類的藥物製成餅狀,放在施灸部位上,再在餅上點燃艾炷。常用的有附餅灸、椒餅灸及豉餅灸等種類。
椒餅灸 用白胡椒末加麵粉和水,製成薄餅。餅的中心放置丁桂散藥末(丁香、肉桂)少許,在上面用艾炷施灸。多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豉餅灸 用黃酒將淡豆豉末調和,製成厚約二分的圓餅,上置艾炷施灸。多用於癰疽發背,潰後久不收口,瘡色黑暗。此法可促使瘡口癒合。
附餅灸 用生附子細末加水製成薄餅狀,上置艾炷施灸。多用於慢性瘡瘍久不收口,僅流水而無膿者。
艾卷(艾條) 用粗製艾絨卷成圓柱狀,長 20 公分,直徑 1.2 公分, 是灸法 中常用的一種材料。每支艾卷重約10 克, 可燃燒 1小時左右 。此外,也有在艾卷中摻和某些藥品的,叫“藥物艾卷”可參見 該條。
藥物艾卷 指用艾絨摻和一定的藥物粉末卷製而成的艾卷。 直徑約 1 公分左右。古代有兩種藥物配方,製成的藥物艾卷一名“太乙神針”(是用人 參、參三七、肉桂、乳香、沒藥散、麝香等十六種藥物的配方);一 名“雷火神針”(是用沉香、木香、乳香、麝香等七種藥物的配方) 。治療時點燃其一端,間隔數層布,按置在穴位上,常用於風濕性關 節炎等病。雖有一定療效,但所用藥品價格較貴,故有重新研究其實 際價值,或改良其處方,製成新的簡、便、驗、廉的藥物艾卷應用。
迴旋灸 艾卷灸法的一種。指將艾卷點燃的一端在施灸的皮膚上進行前、後、左、右的周旋移動,而不是將艾卷固定於穴位上。
溫和灸 艾卷灸法的一種。將艾卷的一端點燃,靠近穴位,並保持一定距離,使 患者感覺熱度適中,以不過分灼熱為度。這種灸法一般需保持十至十五分鐘。
天灸(自灸、冷灸) 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龍芮、鐵線蓮、鐵腳威靈仙等)的新鮮全草搗成糊狀, 放入直徑約 4 厘米的酒 杯內,平杯口為度,不要壓緊,然後貼附在一定穴位上固 定約一小時左右、病人覺局部有燒灼或痛癢感時即應取下,此時皮膚上可產生大的深黃色水泡。然後用消毒鑷子將 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護創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紗布處理)。此法多用於治療瘧疾、哮喘、關節炎等病 。

名詞術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