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下面介紹白朮,白朮是一種菊科的植物,用的白朮,入藥部位是它的根莖。這個白朮和我們前面的芳香化濕藥當中學的第一味藥,蒼朮,在古代是不分的,所以今後大家學張仲景的一些處方,統稱叫作朮。那麼後來陶弘景發現朮有兩種,而且它的植物的形態明顯地不同,而且功用也有區別,所以慢慢地就一分為二,就把朮分為了白朮和蒼朮。那麼前面學的蒼朮,它主要是產在江蘇的茅山,所以又叫作茅朮,那是道地藥材,品質比較好的。白朮這個是在浙江的于潛,所以道地的藥材又稱為于朮,就是那個干鉤于,干字下面有一個鉤的,于潛,所以有的醫生開處方,不寫白朮,就寫個于朮,就是指的優質的白朮意思,但現在一般都要求寫正名。
白朮的第一個功效,補脾氣,所以它可以用於脾氣虛證。那麼白朮在補脾氣的藥當中,在本草學當中,常常把它稱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就是把它稱為是補氣藥當中,最重要的一個藥,對這句話,要正確地理解,前人的這句話,絕不是說它補脾氣的作用,在這一類藥當中,是最強的,比如說脾氣虛,有這個倦怠乏力這樣的一些症狀,人參的作用是最強的,消除倦怠乏力這一類的症狀,如果脾氣虛,又有清陽不升,中氣下泄,黃耆的作用是最強的,為什麼前人沒有很強調人參是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也沒有談到黃耆是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只是在白朮這個藥當中,給予這樣高度的評價,充分地肯定,這是聯繫到脾的生理、病理,在臨床上的特殊性,因為脾是主運化的,脾氣虛,運化無力。那麼主要不但表現在納食的功能,消化的功能,這個散佈精微的功能,這樣一些降低了,更主要,對水濕的運化,脾主運化,包括了對水濕的運化,如果脾氣不虛,水濕就能正常地散佈或者排泄,如果脾氣虧虛,對水濕的運化功能也隨之降低,就很容易出現水濕內停,也就是出現脾虛生濕的這樣的病理表現。所以脾虛以後,不但倦怠乏力,這個肢體沉重,往往與濕濁阻滯有關,不完全是氣的充養不夠造成的。另外這個脾虛很容易出現泄瀉,大便溏薄,這也是濕濁內盛,另外引起痰飲水腫,或者婦女的白帶過多,所以在脾虛證當中,經常出現了脾虛而有濕邪,濕濁內盛的情況,白朮,它既是一個補氣健脾的藥,它又能夠通過燥濕利尿,有效地排除因為脾虛而停滯於內的這種濕濁,所以白朮它就是一個偏於溫燥的藥物,它符合脾在病理狀態下的一種需要,所以在《中醫學基礎》裡面,常常就有脾喜溫燥這樣的說法,白朮,就是一個溫燥的藥,它為脾所喜,它能夠滿足脾在病理狀況下的需要,既能夠補氣健脾,改善脾氣虛的一些病理改變,也能夠有效地消除脾虛而伴有的濕濁內停,濕邪內阻的情況,所以在脾虛而出現的這種濕邪阻滯、倦怠乏力、身體困重,或者吐瀉、痰飲水腫、白帶過多這樣一些證候當中,白朮是最適合的,所以它是從這個角度,它為脾所喜,既能夠補虛,又能夠祛邪,驅除濕邪,所以稱為它是脾臟補氣健脾的第一要藥,大家理解這一句話,它不是所有方面它都是第一的,它是根據脾的生理和病理特徵,它更加適合,更能為脾所喜,所以才有這樣的結論。那麼我們書上在應用一裡面,就談了一般的脾虛證,它可以和人參、黨參、黃耆這一類藥配伍使用,這個並不是很特殊,更主要的,是兼有濕濁內停的脾虛證,所以這個四君子湯當中用白朮,它一方面它補氣健脾,可以增強人參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針對因為脾氣虛而生濕的這種病理改變,所以是很重要的一個輔助的藥物。那麼對於有一些脾虛濕盛的,往往還要以白朮作為方當中很重要的藥,比如說脾虛的泄瀉,參苓白朮散、七味白朮散,那七味白朮散,那裡面很多補氣健脾的藥,專門以白朮來命名,那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強調白朮,既健脾補氣又燥濕止瀉,七味白朮散。脾虛引起的痰飲,今後所學的什麼苓桂朮甘湯,那白朮在裡面也很重要。這個脾虛的水腫,人參這些(補脾藥)經常可能還沒有使用,比如說這個五苓散、四苓散這些。
白朮其實除了利尿以外,與它的補氣健脾,實際上也有關係的,不是完全不相干,所以在這一類的病證當中,它組的方裡面往往白朮顯得比一般的補氣藥重要,結合我們書上的應用一,完全可以瞭解這個特徵。白朮作為一個燥濕藥,裡面有一個苦味,苦能燥,白朮是一個苦溫燥濕藥,它的燥濕的功效一般結合到補脾氣,那用於脾氣虛,主要是濕濁內停的時候使用。但是相對於蒼朮來講,它的燥濕的作用不如蒼朮,所以如果說偏於實證的,濕濁內盛比較重的,脾氣虛又不是很明顯的,那一般用蒼朮,白朮往往把它和補脾氣聯繫在一起,所以我們這個主治當中,沒有專門把它(燥濕)分離,相對應的一項應用或者主治。
另外白朮有一定的利尿的作用,這個利尿作用,它弱於黃耆,但是和黃耆不同,黃耆基本上是益氣利尿,主要用於氣虛的水腫,實證一般很少用或者不用。白朮不同,這個對於水腫,虛實均宜,氣虛的,它可以作為黃耆這一類藥的一個輔助,同樣可以用,它利尿不傷正氣,虛證也能用。如果是實證,這個白朮,燥濕利尿,這個祛邪的力量也很強,它不是一個典型的滋補藥,所以它對於實證,它也不礙邪,不影響邪氣的祛除,所以對水腫證,這個白朮不管虛實,臨床上應用都是比較廣泛的。另外這個固表止汗,那也是類似於黃耆,但是固表止汗的力量弱於黃耆,常常作為黃耆的一個輔助藥,比如說玉屏風散,裡面有黃耆,也有白朮的,但是黃耆是主要藥,白朮是次要藥,主次比較分明,作為黃耆的輔助。
另外在解釋白朮固表止汗的機理的時候,一般和黃耆不一樣,黃耆是脾肺雙補,它本身就能夠直接補肺氣,使這個衛氣強健。而白朮,是在補脾氣,因為衛氣出自中焦,通過補氣健脾,有利於衛氣的生成,是從這個角度來解釋,反正始終就避開了這個肺,這個對於白朮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特徵和知識點,在我們前面學的所有的藥,一直到現在,從人參、西洋參、太子參、黨參、黃耆都是脾肺雙補的藥,既能補脾氣,又能補肺氣。但白朮就不一樣了,它沒有補肺氣的作用,它只有一個補氣功效,就是補脾氣。那麼為什麼這樣,就是因為白朮是溫燥的,脾喜溫燥,所以特別強調這一點,而肺在中醫學當中,認為是肺體屬金,性喜涼潤而惡溫燥,肺是喜歡涼潤的不喜歡溫燥的,溫燥之性,溫燥之邪,最容易損傷肺津,比如說秋天的溫燥,那肺就很容易受邪,所以它不喜歡溫燥,白朮由於它的溫燥性不為肺所喜,所以一般不稱它是補肺氣的藥。那麼在臨床上是不是肺氣虛就不能用白朮呢?同樣使用,但是它解釋的方法是補土生金,通過補脾胃之氣,脾為生氣之源,間接地有利於肺氣虛證,是從補土生金來解釋,正如這個固表止汗,它與肺氣虛,也是有關係的,但它不從補肺氣來解釋,就說它是直接是補脾氣,有利於衛氣的生成,衛氣出中焦,所以這個是學白朮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
過去有一個考試題,也是失誤率很高的,包括全國性的一些考試,比如說作為單選題,以下除哪味藥都是脾肺雙補之藥,比如說人參、黨參、黃耆、白朮,還有我們下面學的山藥,我記得題的原題就是這樣,以下除哪味藥都是脾肺雙補的,就是排除一味藥,它不是脾肺雙補的,這五味藥當中,前面的人參、黨參、黃耆,加上我們後面要學的山藥都是脾肺雙補的,既能補脾氣,又能補肺氣,白朮不是。反過來它又可以作一個多選題,以下哪些藥是脾肺雙補,或者既補脾氣又補肺氣,那就不應該選白朮,選白朮就是一個錯題,答案就是錯的。就是在學這個,對這一點可能掌握得不是很牢固。不管哪一個中藥的書,用的這個教材,白朮都沒有明確提出它能補肺氣,原因我就剛才講了,主要是白朮的溫燥之性,它並不是它不可以用,在中醫藥理論當中不這樣解釋。另外白朮安胎也是和它的補脾氣密不可分的,用於脾氣虛,或者脾虛濕濁內停,在早期出現了吐瀉,影響了這個胎兒的發育,如果沒有這種吐瀉或者濕濁內阻,也是因為脾氣虛,不能有效地充養胎元,出現胎動不安,也是可以使用,首先它必須是脾虛證。所以白朮的安胎,應該是和補脾氣聯繫在一起,有脾虛的情況可以使用,當然脾腎兩虛,它本身也是有脾虛存在的,它配伍另外一些補腎的藥,也是可以使用,白朮的基本情況就是這樣。
白朮學了以後,往往需要和蒼朮進行比較,蒼朮和白朮,相同的地方,就是四個字,就是健脾燥濕,或者說補脾氣燥濕,也可以健脾燥濕四個字。但是白朮,以健脾補氣為主,主要用於脾虛有濕的,偏於虛證的,蒼朮以燥濕為主,以健脾為輔,主要用於實證,所以在本草文獻裡面,在談到這一點的時候,前人就是說白朮用於卑監之土,卑監就是低窪,就是不足的意思,卑就是卑躬屈膝的卑,監,監理、監視的監,卑監之土,就是比較低的,就是偏虛的。那麼這個蒼朮,適合於敦阜之土,敦阜,阜就是阜心,東北那個阜心,高出來的土堆,敦阜,就是說有餘的,偏於實證,這個就是用這幾個字,把這個白朮和蒼朮一個偏於主實證,一個偏於主虛證,白朮治療這個卑監之土,蒼朮主敦阜之土,這是主要的相同的地方。
另外兼有功效,完全不同,白朮能夠固表,蒼朮能夠解表,能夠發汗解表,所以白朮是用於表虛不固的自汗,蒼朮是用於外感風寒。另外白朮還能利尿安胎,可以用於脾虛的水腫和脾虛的胎動不安。蒼朮還能祛風濕,或者說還能明目,可以用於治療夜盲證或者風濕痹證,尤其是濕濁偏盛的痹證,所以相同或者相似的,就是健脾燥濕,各有側重。不同的是兼有的功效,白朮能夠固表,能夠利尿,能夠安胎,它有相應的主治,蒼朮能夠解表,能夠祛風濕,或者說能明目,它又有它不同的主治,所以這樣比較出來,就比較全面。這個白朮的用法,適當注意一下,就是用來健脾止瀉的時候炒用,其它的原則上還是適合生用的,尤其是脾虛泄瀉的,有的還用土炒白朮,炒白朮、焦白朮或者土炒白朮都可以增強它燥濕止瀉的作用,這是關於白朮的情況。
山藥在古代的本草文獻裡面,叫薯蕷,就是我們書上它的植物來源,薯蕷科的多年生的蔓生草本植物薯蕷,所以今後古方,薯蕷湯、薯蕷丸,就是山藥湯、山藥丸的意思,為什麼這個薯蕷,又變成了山藥,根據文獻的記載,宋代有一個皇帝,他的名字叫作趙曙,他不許用這個薯字,所以就把薯字去掉了。唐代有一個皇帝叫李豫,不能用蕷字。先是改成薯藥,薯藥後來改為了山藥,反正這些具體的用不著記,反正與這個避諱有關,因為唐代和宋代,分別一個皇帝不准用其中的一個字,這個趙曙和李豫。
這個山藥,主要的產區在河南,四大懷藥之一,所以優質的山藥又稱為懷山藥,或者簡稱懷山,就是一個樹心旁,一個不字,因為河南過去稱為懷慶府,四大懷藥,懷地黃,是前面學的生地。懷牛膝,活血化瘀藥裡面學了,這裡懷山藥,這個懷菊花,懷菊花只是產量大,但是品質並不好,就是量大,菊花品質好的是在安徽,在浙江,杭菊花、亳菊花或者滁菊花這一類。這個山藥,我們這書上功效是補脾肺腎氣,益脾肺腎陰。對於這個藥物,有人總結了這樣三句話,可以幫助對這個藥的理解和認識。
第一句話,這個山藥是氣陰雙補,它既是補氣藥,所以我們書上的第一組功效,補脾肺腎氣,它是補氣的。第二組,補脾肺腎陰的,它是氣陰雙補,既能夠補氣,又能夠補陰,這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脾肺腎兼治,這是講的它的作用的部位。
第三句話,略兼澀性,略微有一點收斂的性質。
所以這樣的三句話,我們就可以進行分析。它首先氣陰雙補,它可以作用在脾,它可以既能補脾氣,又能補脾陰,所以它可以用於脾氣虛的這個證候。也可以用於脾陰虛的證候,略兼澀性,對脾來講,需要收澀,那麼可能就略有一點止瀉的效果。因為脾虛容易出現大便溏瀉,所以這個是山藥作用在脾,一般的脾氣虛,我們前面講得多了。脾陰虛,在脾氣虛的基礎上,比如說兼有口渴,或者有一點傷陰的這種現象,它也是適合的。尤其是脾虛兼有口渴或者腹瀉,那麼這個山藥是一個非常適合的藥物。
另外它對於肺,既能補肺氣,又能補肺陰,略兼一點澀性,可能就有一點收斂肺氣,略微有一點。對於肺氣虛或者肺陰虛,而又兼有久咳虛喘,它也是很適合的。
第三個,它作用在腎,它既能補腎氣,又能補腎陰,這個腎陰,可能更多的是指的陰精,腎精虧耗,略有澀性。那麼就是腎氣不固,往往出現比如說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或者白帶過多。甚至於腎不納氣,久咳虛喘,山藥還可以發揮它一點斂腎氣的這樣一個作用。它略兼,不是典型的收澀藥。但是它有這方面的傾向性。
所以記住了這三句話,我們就可以分析它的臨床應用的情況。所以我們書上的一,就是主要在脾。脾氣虛,脾陰虛兼有便溏腹瀉,當然脾虛也可能濕濁下注,或者白帶過多,山藥也是可以用的。第二段,用於肺氣虛或者肺陰虛,兼有喘咳的。虛咳,虛喘,久咳虛喘。第三份個,腎氣虛,腎精虧耗,兼有腎氣不固。遺尿、尿頻、遺精、滑精、或者白帶過多等等。
書上的應用四,實際上是個綜合,用於消渴,消渴我們前面講人參的時候談過了,它主要累及的臟腑,主要就是中焦的脾胃,下焦的腎,上焦的肺。它的基本病因、病理,就是氣陰兩傷。這個懷山藥剛好有針對性。作用的部位,也就在這三臟。它也是氣陰雙補,有能夠針對消渴的基本病因病機,所以在消渴病當中,山藥也是不管它在中焦、下焦、上焦。它都可以配伍使用。所以它不是一個有什麼特殊的地方。是它前面的功效在這方面的一種應用。
實際上在臨床上用的時候,還應當了解山藥兩方面的特徵:(1)它的藥性非常的平和,作用相當地緩和,性平力緩,它營養不良的體虛患者,的食品當中,山藥使用非常高。一般把它作為一個食品。比如燉肉,新鮮的山藥,乾的也可以。藥食兩用,所以用量很大。所以大劑量,我們書上說可以用到60~250克。250克基本上半斤了。那可以就當主食了。
另外就是我們過去在中藥學裡面不太強調,我們這個書上也是首次提到的,其實在這個補氣藥當中,山藥是一個營養比較豐富的。富含營養成分的一個補氣藥。像前面人參,黃耆這一類的補氣藥,它基本上沒有含什麼營養物質,就是增強機體臟腑的功能。它主要不在補充營養物質。山藥不一樣,它既有人參、黃耆那一類,增強機體的功能,又補充身體必須的一些營養物質。那麼過去的補虛藥,在中藥裡面,都迴避了這一個問題。或者說對營養的這個問題,不明確,沒有這個提法。我們這個書上,就提到了它是一個作用比較緩和的,氣平性緩的一個藥。但是它又富含營養成分。所以對於一些營養不良的體虛患者,它還兼有另外的意義。所以它作為藥食兩用,也不排除這個因素。這個供同學們參考。雖然不是很重要,它不是中醫使用補虛藥的一個主要目的。中藥的補虛藥,和西藥的一些所謂的營養藥,這個概念不一樣的。中藥的補虛藥,更多的是強調扶助的是正氣,振奮的是功能,但是對一部分的補虛藥,還不能完全排除它的營養價值。所以對山藥這一類的藥物,有必要加以強調。
所以對於山藥,它的功效主治,我們就不展開講。就根據我剛才說的那三句話,尤其重要的是“氣陰雙補”。這個作用臟腑很簡單。那麼記住了這句話,有什麼意思?比如今後要考試,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考,比如要作為一個問答題要考同學們,這個山藥的功效和主治,或者功效和應用,那麼你根據我這樣子,你就說山藥能夠補脾氣,補脾陰,而且略有止瀉的作用,山藥還能夠補肺氣,補肺陰,還略能斂肺,有利於緩減久咳虛喘,山藥能夠補腎氣,補腎陰,而且能夠固澀腎氣。相應的這個主治,補脾氣就用於脾氣虛證,補脾陰就用於脾陰虛證,等等。把它全部羅列出來。這個就非常完整了。如果要考它的功效,比如說以下哪些是山藥的功效?山藥寫了這個補肺氣,補肺陰,那麼我兩個都選,都能夠準確地選,能夠排除。同樣地考主治,能夠用於肺陰虛證,陰虛燥咳,這個脾氣虛的證,或者肺氣虛的呼吸微弱,聲音低微,你也能準確地選。就是考它的性能,它的歸經,這個不管是單選、多選,以不變應萬變。任何一種體,就是填空體,要考山藥,比如填它的功效,填它的性能,你都是以回答問答體這種方式,你把它展開,氣陰雙補,脾肺腎兼治。就把它寫成六個功效,那完全正確的。補脾氣,補脾陰,補肺氣,補肺陰,補腎氣,補腎陰。都把它寫在填空裡面,一點不錯。所以這樣子便於學習記憶。這個我覺得這個總結很有道理。
在用法上,適當地注意,就是如果山藥用於脾氣虛的便溏腹瀉,一般多炒用。炒過了以後,它補陰的作用就不太明顯,但是它健脾除濕止瀉的作用就有所增強。
這個是一個很次要的藥。扁豆是豆科的一個纏繞的藤本植物。這個藤很長,有的可能十多公尺,二、三十公尺。那些樹上、籬笆上面纏繞。它結的豆角,就是蔬菜裡面,好像一個弓狀的,上面要平一點,下面一個圓弧狀這種弓形的。這個是一種蔬菜。全國很多地方都出產。夏秋天,很常見的。所以它本身就是一個食品。
扁豆根據它開花的顏色,裡面的種皮,有的是黑的,有的是白的,比如開紫色花的,這個和我們前面講牽牛是一樣的。開白花的,它一般種皮是白的。開深色花的,它種皮比較深。甚至是黑的。一般入藥,喜歡用白的這個種皮的。所以稱為白扁豆。實際上是同一個品種。
扁豆功效就是補脾氣,也可以叫健脾。健脾和補脾氣實際上是同一類功效。補脾氣就是比較典型的補虛藥,作用可能比較明顯一點。健脾是不典型的補虛藥。它對脾虛也有治療作用。就很細微的一點區別。所以這個白扁豆,有的書上說健脾,我們說補脾氣。就像剛才的白朮,我們這說的補脾氣,有的說是補氣健脾。或者就把兩個功效都列出來。補脾氣健脾,實際上是一個功效。站在兩個不同的角度,都是可以的。健脾和補脾氣,一個典型的,一個不太典型的補益藥。它的補脾氣,或者健脾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往往作為脾氣虛的一個輔助。而且是很次要的輔助藥。
另外它又有化濕的作用。它可以治療濕阻中焦。所以治療脾虛,兼有濕阻中焦,或者暑濕證。這個藥兩方面同時發揮作用。力量都不強。比如治療暑濕證。今後這個香薷散,它配伍香薷、厚朴這些藥物使用。那麼在治療脾虛腹瀉的一些方當中,比如參苓白朮散裡面,很次要的一個藥物。所以大家就知道這個藥物的兩個功效就夠了。健脾化濕,或者補脾氣化濕。
在348頁,用法一般健脾要炒用。炒用了以後,增強了作用。這裡談到了炒了以後的毒性降低。很多同學可能就要發生誤解,扁豆本身就是一個很安全的食品,沒有毒性的,為什麼會這樣。但是扁豆這一類生吃,很容易中毒。很多豆類都是如此。包括我們常說的四季豆。或者有的地方叫二季豆。它主要就是生的時候,它因為含有血球的凝集素,很容易產生中毒的。煮熟了以後,就沒有毒性,是非常安全的。這個告訴大家,不能生用。不要生吃扁豆。和不要生吃其他的一些豆類一樣。也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本身不是一個毒藥。作為食品是相當安全的。
甘就是甜的意思。這個是豆科的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藥用部分是它的根。因為這個根,很甜,所以有甘草這樣一個名稱。甘草它的根裡面,含有一種甘草甜素。如果單純把這種化學成分提出來的話,它的甜味,是蔗糖的一百倍以上。是相當甜的。所以前人強調它的性狀,口嘗的時候,非常甜。有甘草這個名稱。甘草是這一節裡面,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藥,也要求掌握。
首先甘草的功效是非常多的。作為一個補氣藥,甘草主要是補心、脾兩臟的氣。在補脾氣方面,甘草的作用是比較微弱的。它作為一般的補脾氣藥的一個輔助藥。正如張景岳在《本草正》裡面說的,它可以助參耆,成氣虛之功,在補氣的方當中,它可以協助人參和黃耆,增強補脾氣虛的作用。所以說助參耆,成氣虛之功。所以這就說明了甘草在補脾氣的方當中,它只能是一個很次要的一個輔助藥,但是很常用。它對很多補脾氣的藥,它都有一個增強療效,有一個增效的作用。比如說四君子湯,用人參,用白朮,加少量的一點炙甘草。就是這樣的使用。本身就把它作為一個補脾氣的藥。能夠成氣虛之功,增強全方的補氣的效力。
甘草比較特殊的補氣,是補心氣。心是主血脈的,心氣主心神的。心氣虛,那麼這個血脈鼓動無力,心神失養,就會出現一些心神不安。比如心動悸就是一般的心悸。脈結代,就是出現不規律的搏動。不規律,有間隙。這個有規則的間隙,和無規則的間隙,分別就叫做結脈和代脈。都是跳幾次又停了。比如都是跳三次,就停一次。有的跳三次、跳四次停一次。這個就是有規律的。有的沒有規律,有的時候跳三次停一次,有的時候跳五次停一次。或者更多的,跳二三十次,停一次。總之,《診斷學》已經大家學過了。這個複習一下。我們這裡就籠統地要同學們知道,就是心律失常,脈律不齊,那是心氣虛的一種表現。一個是神志失寧,心神不寧。一個是脈搏不規則,心氣虛。
甘草在一般的方裡面,都是作為最次要的藥,但是在有一個方,就是治療心氣虛的炙甘草湯。以它作為君藥。在一般方當中,甘草最多就用個3克左右,在炙甘草湯中,最少也要用30克。有的還超過30克。為什麼?就是用它來補心氣。所以對甘草而言,它的補氣主要是補心氣。這是就它本身而言。不是說它補心氣比人參的作用還要強。可能那不一定。就是說甘草自身,心脾兩臟的氣虛證,它主要是治療心的。我們書上應用一,應用二,把補心氣放在了第一。重點強調比如炙甘草湯這一類的,甘草在當中使用的意義。今後大家也要學這類的方劑的。
甘草又是一個祛痰止咳平喘的藥。它的三方面的作用都有。所以對於咳嗽、氣喘、有痰或者痰多。不管寒熱虛實,都可以使用。配伍的情況,和前面學止咳平喘藥和化痰藥,情況一樣的。比如麻黃湯裡面的甘草,除了其他的用處以外,其中也用它來祛痰止咳平喘。桑杏湯,桑菊飲,像這樣的方裡面,都與它的祛痰平喘止咳有關。不管寒熱虛實,不管外感、內傷,都可以選擇使用。它應用非常廣。
另外緩急止痛,因為甘草是一個甜味很濃的,所以聯繫到它的味,就認為甘能緩,緩就包括了緩急,其實甘草有良好的止痛作用。這個止痛,主要是治療內臟和肢體的一些痙攣性或者攣急性的疼痛。它不是瘀血阻滯或者寒邪凝滯,處於攣急狀態。那麼它通過它的甘緩之性,緩和了這個脘腹和肢體,經脈的緩急,而達到止痛的效果。那麼在這個方面,它和白芍有相須的效果。明顯地增強對於脘腹和肢體攣急性疼痛的止痛效果。這個就叫芍藥甘草湯,就這兩味藥。我們在講芍藥的時候,還有聯繫起來。這個也是很多方裡面有白芍,甘草。其實都是用來緩急止痛的。包括一些治療痢疾腹痛。或者腹痛泄瀉。或者一些風濕痺證這樣的方裡面,都有這樣的一個基礎方。
另外甘草生用的時候,清熱解毒,能夠用於熱毒證,和一些清熱解毒治瘡癰的,比如金銀花,金銀花配甘草,就叫金銀花酒,少量的用一點酒來送服。對瘡癰的紅腫疼痛,是有效的。所以一般治療瘡癰腫痛的方當中,也是可以加甘草的。但是需要注意,甘草的解毒,和清熱是並列的。除了可以治療熱毒證,它表現為清熱解毒以外,甘草是一位應用很廣泛的解毒藥。這個解毒,一個是解藥毒,二個是解食毒,就是食物中毒。古人在本草裡面,非常強調甘草的解毒作用,說它能夠解七十二種金石毒。一千二百種草木毒,當然這個七十二種,一千兩百種,是個虛指,就泛指它是多種多樣的藥物,包括礦物,或者植物藥。中毒了以後,甘草都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包括一些食物中毒,比如我們甘草說,一些豆類沒有炒熟,或者有的吃了一種野菌中毒以後,煎一點甘草,甘草煎湯,比如有的藥物,中毒了,比如烏頭中毒了,甘草、綠豆,這些煎湯服。都有一定的效果。現在它不但本身能夠中和一些食物,或者藥物的毒性成分,而且能夠增強人體對於中毒了以後的一些耐受性。所以是個比較常用的一種中藥裡面的解毒劑。
但是它也有限制,不是所有的毒藥都能用甘草來解。主要就表現在十八反,不能和甘草同用的,比如甘遂、大戟、芫花,也是有毒的藥,那麼配伍甘草以後,毒性不但不降低,反而增強。所以那些藥要用另外的藥物來解毒,就不能用甘草。儘管前人說它什麼一千二百種草木毒,但是也不是什麼草木都能用甘草來解毒。主要就是指的十八反當中的內容。
另外,這個調和藥性,比較抽象,也比較特殊。主要是用在甘草為主的少數藥物當中,這個調和藥性,有多方面的含義。最基本,最簡單的調和藥性,實際上就是調和藥味。很多藥不好吃。加一點甘草,不那麼苦,滋味變得比較純淨一點。把良藥苦口變成良藥可以不苦口。這個就好像藥裡面加糖,一個道理。這個也是調和藥性的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更多的是指一個複方裡面,有的藥可能毒副性比較強,它的偏性很甚,那麼加甘草了以後,它可以對這些藥物的偏性或者毒性,可以起到一個制約,比如說大黃,攻下作用很強,加一點甘草,它的攻下作用,讓它變得緩和一些。麻黃,發汗的作用比較強,加一點甘草,這方面得到一定的緩和。附子,這個辛溫燥烈,或者毒性,加一點甘草,受到一定制約。複方在一個整體裡面,某一味藥,你過分地偏向性太大了,顯得不合群。和其他的藥不能很好地協調。那麼加一點甘草,就能發生複方的整體優勢。使一些過偏的藥性,得到一些控制。這個可能是調和藥性更主要的方面。所以一般的在複方當中,把甘草作為一個使藥。主要用它來調和藥性。這個今後在方劑學裡面,重點要介紹。
所以這樣子來看,甘草在氣虛證當中,可以廣泛地使用。因為脾氣虛,是氣虛的一個根本。氣旺了以後,也可以生血,那麼它和陰虛,血虛,陽虛都有關係。通過補氣,所以甘草在補虛的方當中,不僅僅是補氣,在補血、補陰、補陽的方當中,它通過補氣,有利於其他的這種虛證的治療,也是可以用的。
止咳平喘,痰咳喘,也是很常見的,疼痛,熱毒或者食毒,藥毒。尤其是調和藥性。所以甘草在中藥的處方當中,是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藥。但是有人就認為,是不是中醫開完處方以後,習慣性的動作,最後都要加上一個甘草。這並不是,甘草它應用廣,一般方劑當中有,這個也是個事實。但不是都應該有。比如甘草說的那十八反的藥,如果出現了,不能用甘草。另外還認為這個甘草,它能壅中,能夠助濕,甘味很重。所以凡是濕濁內盛,氣機阻滯,脘腹痞滿,脹悶這樣的一些方當中,完全可以不用甘草,也不是古方都要用。在有的情況下,它並不適合都使用。所以像我們書上使用注意當中,它能助濕,壅氣,一是一個濕邪脹滿,或者水腫,或者痰濕壅盛,氣機阻滯的氣滯脹滿,痞悶等等很多方,可以不用的,一般不用。
生用和蜜炙用。需要注意。作為一個補虛藥,或者用來止咳平喘,一般要蜜制的為主。用來清熱解毒,一定要用生的。其他的有些情況,生 的和蜜制的,其實都可以使用。另外在過去有的利尿通淋裡面用甘草梢,我上次講過,那就是它往土裡面生長的尖端,是不是一定很有道理呢,這個不一定有道理。只是有這種說法。不拘泥。
除了十八反,那幾種藥不能配伍以外,尤其要注意,甘草大劑量的內服,是有明顯的不良反應。或者說副作用的。因為在過去曾經發生了明顯的不良反應,因為甘草緩急止痛,對於消化性潰瘍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不但緩急止痛,減少胃酸,所以比如說,以後學烏賊骨,這個烏甘散,烏賊骨和甘草,是一個很有效的經驗方。那裡面的甘草用量就比較大,所以長期的使用甘草,甘草裡面有的成分,它的化學結構,就類似於西藥的腎上腺皮質激素,所以它就藥引起那種類似於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有的皮下脂肪的堆積,顯得很肥胖。毛髮容易生長,就全身出現體毛的增加。臉變得圓圓的。就是那種滿月臉,水牛背。這種柯興氏綜合症。在西醫學裡面,就是因為激素過多使用了以後造成的。甘草同樣可以發生。所以日本在藥典裡面規定,如果長期的服用甘草,每一天的量,生藥不能超過5克。在5克以內使用,一般不會出現。這個我們可以借鑒。就是大劑量的,長時間的,比如要用炙甘草湯,就不可能長時間服用,每一劑裡面30克。那可能就容易導致。中醫傳統認為引起浮腫,現在看就是一種水鈉瀦留,引起的一種不良的後果。這是使用甘草的使用注意裡面,談得比較清楚的。這一節可就講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