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六十五講  息風止痙藥:牛黃、鉤藤、地龍、天麻、僵蠶、全蠍、蜈蚣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牛黃

下面開始介紹第二味息風止痙的藥——牛黃,牛黃的藥材它是來源於黃牛、水牛以及其它的比如說西藏高原的犛牛,甚至於野生的牛類,它的膽囊或者膽管裡面的結石。這個本身是一個病理的產物,一般在膽囊裡面的呢往往是成卵圓狀,外面比較光滑的,就像我們吃的那個雞蛋、鴨蛋,裡面圓的那種形狀,一層一層的,這種往往稱為卵黃,就像雞蛋裡面的黃,稱為卵黃,這個品質比較好,也比較大。有的是長在這個膽管裡面,膽管裡面就成為一個圓柱狀,比較細小一些,這種往往稱為管黃,品質要次一些。凡是牛生病了以後自然形成的,這種牛黃叫做天然牛黃,認為品質是最好的,由於這個天然牛黃藥源非常稀少,藥材十分緊缺,所以通過研究,有的人就對牛做手術,在膽囊裡面給它植入異物,讓它來產生膽囊的結石,這樣形成的牛黃叫做人培牛黃,人工培育的。但是由於牛本生就是一個很大的牲畜,人工培育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成本仍然很高,沒有什麼優勢,所以一直沒有得到推廣。但如果說成功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我想通過人工培育的這種方法來產生牛黃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途徑,但是現在還不行。

現在由於臨床對牛黃的需求量比較大,天然的、人培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所以有的人就根據牛黃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一些膽紅素、膽酸鹽這一類的,就在牛的膽汁或者豬的膽汁當中,把這些主要的成分,一些膽酸鹽、膽酸或者膽紅素提出來,經過人工的方法把它配製在一起,這個叫人工牛黃。人工牛黃它的化學成分和天然的牛黃相比較呢,就比較單一,就是其中的三兩種成分或者幾種成分,牛黃天然的它化學成分非常的複雜,所以人工牛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牛黃使用,所以目前在一般情況下使用的牛黃主要是使用的人工牛黃。

牛黃在這一章也是比較重要的藥,書上有這麼16個字來概括它的功效,其實不止四種功效。息風止痙,清心肝熱,既能清心熱,又能清肝熱,化痰、開竅,清熱解毒,六個方面的。在這六個方面,牛黃現在用得比較多的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功效。第一個是息風止痙,牛黃和羚羊角一樣也是寒性比較明顯的一個藥物,因為它同時又能清心肝熱,清熱作用也是比較強的,所以它也是適用於肝熱生風,在臨床上呢,主要就用於溫熱病,心肝熱盛,或者心肝的熱毒熾盛引起了痙攣抽搐,同時還使用它的開竅作用,竅閉神昏,患者出現了昏厥、昏迷,是它所有的功效的一種綜合運用,在溫熱病當中,六個方面的功效可以說都相關,因為溫熱病當中出現了竅閉神昏,往往與痰熱閉阻心竅有關,所以化痰的功效它也用上了,這是目前使用牛黃最佳的,就是我們書上的應用一,所以應用一,用於溫熱病的熱極生風、小兒熱極驚風等肝風內動證,它與所有牛黃的功效六個方面都是相關的,不僅僅是息風止痙,有神昏的開竅,有痰的化痰,本身有熱毒,有心肝熱盛,這個都是普遍都使用到的,這是第一個應用。

第二個用得比較多的就是用它的清熱解毒作用,用於咽喉腫痛,比如說“六神丸”,裡面就有牛黃和麝香這些藥一起使用,和其它的瘡癰腫痛,這個瘡癰腫痛一般的可以用,但更多的是用於比較嚴重的,作為一種惡瘡,熱毒比較熾盛,比如說容易走黃的疔瘡,或者有的會引起熱毒攻心的,瘡毒攻心的這樣的一些證候。現在還常常用於腫瘤、一些癌症,它類似於熱毒瘡癰的一些病理的現象,也是用它來清熱解毒的。所以在這方面可以使用。另外呢單獨地把它作為一個開竅的藥實際上也可以使用,但不多,往往是在溫熱病當中的竅閉神昏或者中風,這個和下一章要學的開竅藥可以聯繫在一起。普通的心熱或者肝熱證,牛黃是有效的,但現在一般並不選用,比如說一般的心熱,引起了心煩不安,用它來清心除煩,沒有這個必要,前面比如說梔子、黃連、郁金這些都能夠收到明顯的效果,用不著再來選用牛黃。比如說普通的肝熱證,甚至肝熱的目赤腫痛,或者肝熱引起的頭痛眩暈,它也是很有效的,但一般不會選用。比如說肺熱的咳嗽痰多,用來清肺祛痰,完全有效,而且效果還相當好,但是一般也不會選用,因為類似的藥物,價廉物美的比較多,所以這個牛黃在我們書上只有三方面應用,尤其是第一個應用用得多。第二個應用呢就是說和第一個應用沒有區別,只不過第一個應用呢,一般沒有強調神昏,與它的化痰開竅的作用可能相關性不是很大。第二個功效仍然是中風或者驚風,或者是溫熱病,在肝風內動的同時還兼有竅閉神昏,用它來化痰開竅,它的臨床意義稍稍有一點不同。對於溫熱病,有神昏的用它來化痰開竅,沒有的與這個功效無關,如果說溫熱病當中有神昏而沒有痙攣抽搐的,與息風止痙的關係不明顯,就這麼一點點差別,所以實際上是講的一個問題。另外就是普通的內科雜病或者外科,用它的清熱解毒,尤其是一些惡瘡或者現在的一些腫瘤,牛黃這個藥呢,因為它很昂貴,加上在湯劑當中很多成分都破壞掉了,所以一般只能作丸散劑,不作湯劑,這個是在用法上大家要注意的一個問題。牛黃就講這樣的一些內容。

鉤藤

鉤藤是一個茜草科的藤本植物,它有一些細的枝退化了,發生了變態,形成了鉤狀,這個鉤呢有這種互生的,這裡長一個,然後這邊長一個,左右分開。有的是在同一個地方,對生的,一樣,有互生、有對生的,都作為鉤藤使用。在過去使用鉤藤的時候,有的醫生熱衷於只用鉤,就取這樣一點點,它的莖不要,在處方裡面呢他要寫上鉤藤鉤,好像只用鉤那麼一點,為什麼呢,就認為它是尖的,尖的它的力量就比較猛,力就銳。因為它銳,所以作用就猛,就比較好。現代的藥理學研究表明,鉤藤的鉤和比較嫩的藤含的化學成分和藥效的作用完全是相同的,而且強度,比如說抗驚厥、解熱這些強度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用很粗的藤,比如說有的已經生長了三五年以上,直徑都有四五公分,那個作用明顯的就要低一些,不明顯,那個一般不作鉤藤用,所以凡是比較嫩的藤,一兩年生的,和鉤狀的部分等同地入藥,所以今後處方的時候沒有必要寫鉤藤鉤,就是帶藤的鉤,鉤、藤一樣的效果,這一點不用擔心,這是關於藥材的一點簡單的情況,鉤藤作為一個息風止痙的藥,它很多方面類似於羚羊角,而且常常配伍在一起,首先它也是有明顯的清肝熱作用的,所以比較適合於肝熱生風,但是它沒有羚羊角的清熱解毒作用,所以對於溫熱病的肝風內動,鉤藤並不重要,它不是清熱解毒藥,但是,鉤藤的藥性比較平和,微寒的藥,就非常適合於小兒這種稚陽之體,用不著用這種大苦大寒的藥,相對比較清淡的,比較平和的鉤藤,所以對於小孩的驚風,鉤藤可能比羚羊角運用得更多,藥源也豐富,價格也低廉,是兒科比較適合的一個息風止痙的藥,尤其在肝熱生風。另外,它也是一個平肝的藥,因為是植物藥,沒有說它平肝潛陽,就是個平肝陽,對於肝陽化風,它也類似於羚羊角,而且常常配伍同用,如羚羊鉤藤湯,就以這兩個藥來命名,這個方是今後要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劑,肝陽上亢可以用,肝風內動也可以用,兩者兼有也是能用的一個方,所以它在息風止痙方面和羚羊角一樣,主要用於肝熱生風和肝陽化風的患者,但是在溫熱病當中鉤藤不太常用,因為它沒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另外單獨用它來平肝陽,就是一般的肝陽上亢,尤其是肝陽上亢兼有肝熱證的時候它比較適合,配伍的情況一樣。

作為一個清肝熱的藥,一般的肝熱證用得不多,可以用,但是單純的清肝的藥,我們前面清熱藥已經夠多的了,所以我們這書上它有三方面的功效,只有兩方面的主治,就是治療普通的內科雜病當中的肝熱證,它不是不能用,完全能用,只是不太常用,往往是在用它息風止痙和平肝陽的時候考慮到它是一個清肝熱的藥,所以兼有肝熱的更為適合一些。

鉤藤雖然是個植物藥,但它裡面含的息風止痙或者平肝的成分主要是一種生物鹼,這種生物鹼在高熱的情況下不穩定,容易破壞,所以一般作湯劑的時候煎煮最好在15~20分鐘,一般不要超過20分鐘,如果超過了的話就容易破壞主要成份,降低了它的療效,這是關於鉤藤。都是比較重要的內容。

地龍

地龍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就是蚯蚓,把它這個乾燥的蟲體直接入藥,我們這個書上有兩個品種,一個是參環毛蚓,一個是鎬蚯蚓,前面的這一個品種有一個體征,在它的頸部有一個白的環狀的帶,白的,所以又叫白頸蚯蚓,這種蚯蚓個體比較大,主要產在沿海地區,所以又叫做廣蚯蚓,廣東、廣西產得都比較多,包括福建,因為它個體比較大,把它剖開了以後,去掉它的內部的,內腔裡面的一些比如說泥沙或者這些東西,藥材就比較純淨。後面的一個品種,本身它就比較細小,如果剖開了以後曬乾了,就薄薄的一層皮,一般就不剖開,連它的腔內的一些東西都保留在一起作為藥材使用,所以這個藥材的品質就比較差一點,所以一般醫生都喜歡用“白頸蚯蚓”,或者叫“廣地龍”,就是前面的一個品種,這是主流的品種,比較多用的。地龍也是一個息風止痙的藥,但是息風止痙的作用不強,但是地龍有很好的清熱作用。這個清熱作用一個是清心肝的熱,更主要的是在這類藥當中,地龍能夠明顯地退壯熱,對於發燒的患者,它能夠明顯地降低體溫,這個清熱裡面包括了退壯熱,所以對於熱盛生風,比如說溫熱病或者小兒驚風,往往是有壯熱的,所以地龍可以用,但是又不常用,對於熱盛生風,不如前面的藥物那麼重要,關鍵是它的息風止痙的作用是比較弱的。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供同學們參考,地龍的退壯熱或者說息風止痙,新鮮的,鮮品作用更加明顯一點,乾了以後的這個藥材,再把它作為湯劑再來使用,作用尤其不明顯。新鮮的地龍作為湯劑服用,在我們一般人的心目當中是難以接受的,有個心理障礙,總認為地龍是生長在這些比較陰暗潮濕,比較髒的這樣的一個環境裡面,好像要服用它,這心理是很難接受。在二十多年前,因為當時歐洲就養一種地龍,當然它不是這種作中藥的這個品種,作為食品添加劑,就是在歐洲的一些食品裡面,一些麵包裡面、飲料裡面有,當時就有人引入了我們中國,當時很多地方就養這個地龍成風,最後添加到什麼裡面去什麼東西就沒人吃,比如用地龍做的食品,比如加到餅乾裡面,餅乾就沒有人買,加到飲料裡面,飲料沒有人喝,加到麵包裡面,麵包沒有人吃。我在當地當時去看過一些養這個地龍的,繁殖得很快,後來就喂雞,多了就是雞都不吃了,慢慢地這一股風就冷卻下來,就是由於人們有一個心理障礙,其實那種地龍含有很優質的蛋白,作為食品添加劑確實是對人體是有好處的,但是就是因為人們一個心理的障礙影響了它的發展。

作為中藥,要作為清熱息風的藥,同樣有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同學有的可能發熱的時候出現了好像類似於有驚風,可能自己是不是願意吃,這個可能打一個問號,所以實際上它作為一個清熱息風止痙的藥用得並不多,這個與需要使用鮮品有一定的關係,但這個供參考,這不是一個絕對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本身息風止痙的作用力量不是很明顯,不是很強,所以用得不多,如果它是很好的,在息風止痙藥當中它比任何的一個藥止痙作用都好,我看出現了這個病證誰都願意吃,關鍵還在療效。現在的乾品的藥材,用得比較多的,最多的是通絡,或者叫舒經活絡,通經活絡,這個我們在祛風濕藥當中講過,通經,它是舒緩經絡,使關節拘攣、屈伸不利這樣的一些症狀得到緩解;活絡,疏通的是脈絡,或者經絡,改善的是麻木偏癱,口眼喎斜這些局部失養的一些症狀,地龍都常用。比如說治療關節拘攣,屈伸不利這些祛風濕的方當中,比如小活絡丹,和祛風濕止痛的藥配伍在一起。如果中風以後的麻木偏癱,補陽還五湯,和一些補氣養血的、活血化瘀的配伍在一起,和黃耆、紅花、川芎這些藥物組成,所以在這個方面是它用得最多的,這個風中經絡的口眼斜也可以使用,所以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平喘,可以用於肺熱的哮喘,這個有時候使用,而且還有相當的效果,也用得比較多。另外,作為一個利尿消腫的藥,可以用於濕熱水腫,這個應用也不普遍,作用一般,所以地龍有五大功效,用得最多的是通絡和平喘,所以這個藥我們就不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藥物來介紹,大家作一般的瞭解。

另外,它所謂的平喘就是能夠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的痙攣,所以真正的哮喘,它也是能治的,補充說明這一句。

天麻

前面的都是典型的寒性的息風止痙的藥,所以主要是治療熱證的,後面這幾味藥呢,有的是平性,有的微微地偏寒,有的微微地偏溫,所以又有它們的一些個性特徵。第一味藥——天麻。天麻在古代文獻裡面由於它有一個莖,這個莖在剛生出來的時候前面是一個圓圓的尖的,所以把它叫作“赤箭”。它是一個寄生的蘭科植物,下面沒有根,不能從土壤當中吸收養分、水分,上面沒有葉,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完全是過著寄生的生活,它寄生呢,它是和一種叫做密環菌的真菌共生,這個密環菌一般就附著在它的表面,呈細絲狀,密環菌從土壤裡面吸收養料,然後天麻又從密環菌當中吸收,供自己生長發育需要,如果天麻開花以後,成熟了還沒有被採挖,自己下面也就會腐爛掉,腐爛掉了,密環菌反過來又把它作為營養成分吸收了,所以它是和密環菌共生的。過去對天麻生長的習性不知道,古人不知道,對它就有一種神秘感,所以一直以來天麻產量都不高,全靠野生,而且都覺得很奇怪的一個東西,很多有關天麻的傳說。現在已經搞清楚了,所以人工能夠培育,培育的關鍵就是首先要有密環菌,然後才要有天麻的種子或者天麻的小的塊莖,這樣子來人工進行繁殖,所以現在臨床用的絕大多數的是人工培育的。

天麻作為一個息風止痙的藥,它就是一個甘平的,平性的藥,所以臨床上不論寒熱虛實都可以配伍使用,這是理論上來講。就是說理論上來講對於溫熱病的熱盛生風它可以和清熱解毒藥或者前面的那些寒性的息風止痙藥配伍使用,但實際上天麻用得不多,因為它本身沒有清熱的作用,它相對而言和其它的藥比它沒有優勢,和前面的幾種息風止痙藥比,但是從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用的,小兒的高熱驚風或者中風這些都能用,它因為是平性的,所以對小兒慢驚風,它也可以和補脾氣的藥,常常有一些溫補的藥,比如說和人參、白朮之類的配伍。比如說我們提到的醒脾丸就是這樣的。對於破傷風,本身天麻還能祛外風,又能息內風,所以對破傷風它也比較適合,都能用。所以我們掌握它一個基本的特點,最主要的就是平性,肝風內動不管寒熱虛實,原則上都可以配伍使用,但是用得比較多的是肝陽化風,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平肝藥。兩個功效同時發揮,相對用得多一些,就是現在治療一些高血壓患者裡面,如果又有肝風內動的先兆的時候,尤其重要一點,作為一個平肝藥,它是一個植物藥,所以我們這裡叫平抑肝陽,沒有再叫平肝潛陽,把過去的教材裡面的術語給它改動了一下,它也是用於普通的肝陽上亢,配伍的原則也是相同的。

另外,天麻還有祛風止痛的作用,但是比較次要,它可以用於風濕痹證,或者中風,其實也有通絡和祛風止痛這樣一個功效,比較次要。現在有的祛風濕方裡面,比如說現在一些中成藥用天麻,它不是用來平肝,不是用來息風,而是用於通絡,祛風止痛的。現在發現天麻有一定的滋養作用。古人也是這樣認識的,所以為什麼長期以來對於天麻人們有一種神秘、一種崇拜的這樣一種感情。也是認為它能夠對人體是有好處的,能夠益壽延年的。現在發現天麻可以抗氧化、抗衰老,抗氧化、抗衰老這樣的一些作用,所以長期的使用對於養身保健是有好處的,所以這是很多人喜歡把天麻服用,甚至在一些食品當中加天麻,用天麻來燉肉、煲湯,這樣子是比較常見,有一定的道理。天麻就講這麼一點。

僵蠶

僵蠶,這個就是生產蠶絲那個家蠶,在二眠左右大小的時候,它感染了一種致命的傳染病,叫做白僵病,是一種真菌,寄生在它的身體的表面,所以就成了白色的,這樣的絲狀,所以有的書上就把它叫做白僵蠶,因為它感受了白僵菌以後死掉了,這個對於這個家蠶來說是致命的一種傳染病。一般在養蠶的地區是不允許發生的,不能出現。所以一般的僵蠶都是在非養蠶的區域少量的讓它感染白僵菌,感染了以後,蟲體就僵死了以後,裡面是脆的,很多年都不會腐爛,不會變質,所以有的地方把其它原因死掉的蠶把表面拌上石灰,也是白白的,那樣的裡面是軟的,很容易腐敗變質,所以不能作為僵蠶使用的。它是特殊感染,嚴格的講它也是一種動物和一種植物的複合體,跟蟲草是同一類的,表面的白色的那是植物的部分,是真菌,裡面的是動物死掉了的蟲體。僵蠶作為一個息風止痙的藥,類似於天麻,比較平和,所以寒熱虛實都可以配伍使用,而且常常也和天麻一起使用。那麼不同的呢?天麻具有平肝的作用,對於肝陽化風有特殊的意義。僵蠶它略有一點清熱祛痰的作用,所以我們功效裡面書上它有化痰,它這個祛風也是相當於前面刺蒺藜的功效,實際上是疏風熱的,它能夠清熱祛痰。所以肝風內動兼有痰熱的,它比天麻更適合,肝風內動兼有痰熱比如說小兒驚風、中風、癲癇常常都兼有痰熱內阻,所以它和天麻在這一點上又互有一點優勢。在其它方面都相同,尤其是平性,應用比較廣泛,我們書上的第二組功效——祛風通絡,這個和前面的刺蒺藜一樣,這個祛風可以理解為疏風熱,通過疏風熱它可以達到利咽喉,達到止痛、止癢這樣的一些作用,所以可以用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也可以用於風熱引起的咽喉腫痛,或者風熱上攻引起的頭昏、頭痛,這個和刺蒺藜的應用大同小異。另外才是通絡,通絡治療的是中風,風中經絡、口眼斜為主的,這個不是息風,主要用來通絡的,口眼斜、或者麻木偏癱都可以使用。另外這個化痰散結,就是用於痰核瘰鬁,也是有一定的作用。它既能消痰,實際上也有祛痰的作用。所以肺熱咳嗽痰多也是能夠使用僵蠶的。僵蠶因為它主要是一個動物藥,生用的時候有一個腥味,所以一般要炒一下,起一個矯臭、矯味的這麼一個作用,便於服用。

由於僵蠶這種白僵菌一般不允許它發生,所以這個就和養蠶的這種企業或者這種生產就發生了矛盾。所以現在就利用一個附產物,蠶繭裡面就有一個蠶蛹,讓蠶蛹來感染白僵菌,叫作僵蛹,現在發現它可以代替僵蠶,所以現在在一些生產中成藥的方劑裡面,很多僵蠶用的是僵蛹了,因為蠶絲生產了以後,僵蛹就是一個附產物,沒有多大用處的,這也是一個資源的一個綜合利用。所以僵蠶可以和天麻對照一下,它們都能夠既息內風也能夠祛外風的藥物,都是平性的,但是不同的地方很多。

全蠍

下面還有兩個動物藥,全蠍和蜈蚣。這兩個有毒的昆蟲,全蠍就是用東亞全蠍,這種動物一般是人工飼養,然後收集起來作為藥用,這個藥物作為一個息風止痙的藥,在這一類藥當中它的止痙的作用是比較明顯的,比較強的,可能還強於羚羊角,它息風止痙的作用比較強,所以它就用於多種肝風內動證,從理論上來講,這個藥物是有毒的,而且是平而偏溫的,按理來說,小兒的急驚風是一個熱證,這類的藥不是很適合,因為它沒有清肝熱的作用,而且還微微偏溫,但是在治療小兒急驚風的方當中,用得很多,關鍵就是它的息風止痙的力量比較強,往往通過它來配伍其它的清熱的藥物或者息風止痙的藥物,使整個方達到清熱息風這樣的臨床效果。當然對於破傷風或者小兒慢驚風那更適合了,它本身慢驚風是一個虛寒證,它是偏溫的,就沒有什麼影響。破傷風,這個藥物也是既能息內風也有祛外風的作用的。所以它應用比較廣泛。其它的肝風內動,比如說症狀比較重的,比如說中風、癲癇也是能使用的。包括溫熱病,它不是不可以用,所以它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跟它多種功用有關,關鍵是與它的息風止痙作用比較強這個關係最為密切。第二個功效,攻毒散結,它本身是一個毒藥,那治療有毒的瘡癰取其以毒攻毒,所以全蠍在臨床上,它可以用於瘡癰腫痛,或者與痰濁阻滯有關的,重點就是用它來通絡散結,那與攻毒的關係就不明顯,因為它本身不是熱毒證。既能攻毒又能散結主要是指的瘡癰腫痛。這個常常和其它一些清熱解毒的藥可以配伍在一起使用。第三個,通絡止痛。這個通絡和前面我們學過的很多能夠通經活絡的藥是一樣的,它主要是對於口眼斜、局部麻木偏癱、關節屈伸不利這樣的一些治療作用,用它來通絡或者通經活絡。止痛,頑固性的疼痛、頑固性的風濕用它的這個作用。但是在不少的中藥著作裡面把全蠍治療口眼斜、麻本偏癱放在應用一裡面。它用於多種肝風內動,敘述完了以後,治療口眼歪斜、麻本偏癱怎麼怎麼,這個就有個概念不清晰。前面的是用來息風止痙的,都是肝風內動證,口眼斜、麻木偏癱不是肝風內動證,為什麼用全蠍,主要是用它來通絡的,所以我們現在把它放在了應用三,對於風濕頑痹,頑固性的偏頭痛,主要是用它來通絡止痛的,至於口眼斜、麻木偏癱當然與止痛沒有明顯關係,主要是也是用來通絡,所以功效和主治的對應關係,這個同學們要搞清楚,這是關於全蠍的情況。

全蠍是有毒的,所以用量不能大,用量大了首先造成神經系統的嚴重中毒,還有全身的很多這種反應,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所以一般的用量,尤其作散劑的時候,因為全蠍作湯劑效果不好,有很多成分不能溶解或者要破壞,一般作散劑的效果比較好,作散劑我們書上要求每次在1克左右,再大一點呢,其實也是比較安全,我們書上在參考資料三裡面,內服的中毒劑量30~60克,那指的是湯劑,散劑沒有那麼大。有的人用過5、6克一次,也有明顯的這種不良反應,甚至於毒性反應,所以要注意,籠統地說這個60克、30克,如果認為是散劑可能就要出問題。

蜈蚣

蜈蚣,也是把蜈蚣這種昆蟲捕捉了以後,把它燙死了以後,再用一根竹簽把它撐上,作為藥材使用,蜈蚣和全蠍呢,功效完全一樣,息風止痙,而且兩個藥典型的相須為用,就是說把這兩個藥配伍在一起,如果現在以這個抗驚厥作為一個觀察指標,它們的作用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這樣一個效果,也就是典型的相須,同類不可離。比如有人做抗驚厥試驗,全蠍和蜈蚣各用0.5克,這個抗驚厥的作用非常明顯,單獨的用1克蜈蚣,有一定的抗驚厥作用,不如各用0.5克,單用全蠍(1克),不明顯,這個作用不明顯,而各用0.5克,沒有作用,抗驚厥,幾乎發現沒有作用,量不夠,而兩種藥各用0.5克,把它配伍在一起,不但有而且很強,是單用其中任何一個藥1克的時候都達不到的這個強度,所以這個是一個相須的很好的一個例子,所以在息風止痙方面相須為用,所以也是用於多種肝風內動證,包括小兒的急驚風,儘管這個蜈蚣是偏溫的,偏溫的一個藥,同樣也使用,就是因為它息風止痙的作用強,而且比全蠍還要強一些,要強於全蠍。另外都能攻毒散結,都可以用於瘡癰腫痛和瘰鬁、痰核、癭瘤。另外也是通絡止痛,可以用於頑固的風濕痹痛、頑固的頭痛,對於口眼斜、麻木偏癱也是通絡,這兩個藥都能配伍在一起,所以這兩個藥如果要比較,相同的是主要的,不同的就一點,蜈蚣的溫燥毒烈的性質強於全蟲,或者強於全蠍,溫燥毒烈的性質蜈蚣更勝一些,所以在臨床用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在用法上也是更加適合於散劑,現在目前的商品藥材當中的全蠍,藥材品質很差,因為在處理藥材時,一般是把這個全蟲捕捉了以後在開水裡面燙死,燙死了以後便於保存,有的在開水裡面加鹽,用鹽水來燙,這樣可能更容易保藏的時間要長一些,但是有的人就加很多的鹽,飽和了的鹽,裡面摻了還不說,還要加上一些鹽,好像就是我們用鹽來醃漬的蔬菜一樣,一般的是用開水燙死了以後曬乾,叫做淡全蟲,或者淡全蠍,沒有鹽味的,有鹽味的一般要漂淡,去掉鹽味,但是現在有的人為了謀取這個利益,一斤的淡全蠍可以加工成兩、三斤的有鹽的全蠍,兩三倍的是鹽,那個作為湯劑,有時開個3~5克的,沒有辦法吃,裡面盡是鹽,味道非常鹹,一般要洗掉或者漂乾淨,所以這個品質很差,現在還有更有甚者,在全蠍長成了要捕捉的時候,餓幾天不給它吃的,最後要把它燙死的那天,把它放到水泥漿裡面去,它又很饑餓,它大量地吸水泥漿到這個肚裡面,結果這個肚裡面完全是水泥塊,這樣的藥材幾乎是不可以用,更不能作散劑,那散劑,這水泥粉也吃到肚子裡面去了。

另外,有的人用全蠍就是只用蠍尾,尾部、尾節,它主要的有效成分主要就在這裡面,當然品質是最好的,但這樣子對藥材的浪費很大,其實它的腹節也是有效的,有效,只不過作用稍微比這個尾節作用要稍緩和一點,因為它腹腔裡面有內臟,內臟一般作用不明顯,所以整個這個蟲體都可以使用,不必完全刻意地一定要用尾,稍稍用量大一點就行了。它不影響它的療效。那麼現在蜈蚣在臨床上用的時候呢,往往用多少條,但是稱的時候呢都是連裡面撐的這個竹片完全一起稱,沒有哪個藥房把竹片去掉了單純地稱這個蜈蚣,所以蜈蚣的用量現在目前一般是偏小的,偏大的不多,實際上有很多非藥用的部分同樣地使用,所以今後為了準確地使用這類藥材的用量,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一定要比較純淨的這個藥材,在臨床入藥的時候才能夠使用。

息風止痙藥就講這一些藥,一般都比較重要,除了地龍稍稍次要一點,很多的藥都要求掌握。這一章的藥每一味藥它的功效都比較多一些,所以大家複習的時候要多下一些功夫。這一章藥介紹完了,當然還可以和前面的止痙的藥像蟬蛻、防風、白花蛇,很多,還包括了膽南星、天南星、白附子這些都可以加以對照,那些藥也是息風止痙的藥,只不過有的是偏於溫燥,對熱證是不用的,偏於寒涼的就是膽南星和蟬蛻,所以和這類的藥經常配伍在一起,對一些肝熱生風、中風,這一類都經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