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六十講 止咳平喘藥:枇杷葉、桑白皮、葶藶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枇杷葉

枇杷葉就是薔薇科的這個水果枇杷,用它的葉片來入藥,一般採收的葉片,雖然全年都可以採收,但採都是偏老一點的,因為枇杷葉尤其是背面,它有很多那種黃的絨毛狀,絨毛,一般來說,要求是要刮去或刷去,用刷子把它刷掉絨毛,避免它煎熬的過程當中脫落,刺激咽喉,所以這種老一點的,相對來說,容易去掉一些,但總的來說,這個毛都很難刮掉,或者很難刷掉,所以很多現在採用,是微微地炒一下,炒一下,它的絨毛是不耐溫的,就容易焦,再加上炒了以後,用蜂蜜來炙,所以它就粘附在一起了,也不容易脫落,所以現在這個枇杷葉,也不要求都要刮去毛,都用炒的方法,或者蜜炙的方法來代替。這個枇杷葉,它的功效和前面的馬兜鈴其實是比較相似的,能夠止咳平喘,又能夠化痰,但主要是祛痰了,也有一定的清肺熱的作用,但是這個作用比馬兜鈴要弱一些,尤其是在清肺和止咳方面。它的止咳方面是相似,但是同樣是比較適合於肺熱的咳喘痰多,同樣用於肺熱咳喘痰多,在配伍的情況下,那也是寒證或者虛證,甚至於有些肺燥的病證,都可以廣泛地使用,所以這個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另外,枇杷葉也是一個清胃止嘔的藥,儘管清胃熱的作用不強,止嘔的作用也不是很強,但是這一類的藥本身不多,我剛才講竹茹的時候談到了,就三個藥,所以也是在胃熱嘔吐的方當中,作為比較常用的一個輔助的藥物在使用,所以這些都是很次要的藥。

桑白皮

下面有兩味藥是這一章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是桑白皮,桑白皮是用的桑樹的根剝的皮,所以又叫桑根白皮,如果同學們見過桑樹根的時候,可能都會發現,這個桑根挖起來的時候,表面是金黃的,那個金黃的那一層,是它的栓皮,一般都要刮掉,裡面就剩下來的內皮都是白的,所以就叫桑白皮,或者叫桑根白皮,它來源於桑樹的根,這個藥材,是切片了以後的。這個桑白皮,有時候簡稱桑皮,不是莖的皮,也不是幹的皮,而是根的皮。

桑白皮的第一個功效,清肺平喘,它主要是用於肺熱的喘咳,主要是在肺熱引起的氣喘,它止咳的效果相對比較弱,或者不明顯,主要是喘息,安靜下來,尤其是在小兒,這個肺熱的喘咳比較常見,尤其前人認為這個桑白皮,它是一個甘寒的藥,當然主要是真實滋味,它像桑葉一樣,也略有一點偏於養陰方面的傾向性,所以對於這個肺熱比較盛,而且肺陰初傷,又不是典型的陰虛證,肺陰虛,有那麼一點對肺陰灼傷了的情況下,這個是一個最適合的藥。兒童稚陽稚陰之體,稍稍肺熱比較盛,肺陰就會受到一定的損傷,所以這個兒科當中,用這個桑白皮來清肺平喘,用的非常普遍,最有名的就是瀉白散,瀉白散主要的兩個藥呢,一個是桑白皮,一個是地骨皮,這兩個藥呢,都能夠清瀉肺熱,而且略有一點養陰或者益陰的傾向性,比如我們講地骨皮的時候,它不僅僅是一個退虛熱,陰虛引起的消渴,陰虛的牙痛,或者一般的陰虛火旺的骨蒸潮熱這些呢,與它略有滋陰的傾向性有關,它當然主要是一個退虛熱的藥,兩個藥配伍在一起,有的醫生認為就是肺熱壅盛而肺陰初傷,是很好的一個方子,這個瀉白散,就是以這個桑白皮和地骨皮作為主要的藥物,這是它的最主要的一個功效,要說明的一點,在很多這個書上呢,寫的是瀉肺平喘,這個瀉肺呢,也是清瀉肺熱,也是瀉熱的意思,瀉火的意思。所以這個瀉熱,這個瀉火,也可以叫清熱,所以我們這裡為了準確一點表述,就把這個瀉肺平喘,改為了清肺,因為對桑白皮來說,清瀉肺熱是主要的,當然這個肺熱呢,是一個邪氣,把它作為一個邪氣呢,也可以說是一個瀉邪,這也是可以,這是長期的一種習慣,改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在下面講的下一個藥,葶藶子。葶藶子,主要功效也是寫的瀉肺平喘,四個字完全相同。桑白皮和葶藶子都用瀉肺平喘,但它們的適應證,有明顯的區別,這樣子很多同學都會發生疑問,功效相同,為什麼這個主治應用,明顯地要把它分開,而且完全地不一樣,其實它們的瀉肺平喘的內涵是不一樣的,講了葶藶子以後,就覺得把桑白皮的瀉肺平喘改為清肺平喘,是有道理,而且是有必要的,它主要在於清瀉肺熱,清瀉肺火,所以它可以用清肺平喘,也可以用瀉肺平喘,這個瀉,也是清瀉的意思。另外,桑白皮又是一個利水退腫的藥,所以我們在前面講利水滲濕藥的時候講,這個典型的,比較常用的一些利水退腫的藥,沒有在利水滲濕藥的第一節,利水退腫藥當中,除了茯苓、豬苓這幾味利水滲濕的藥,能夠利水退腫的,都比較次要,什麼冬瓜皮這一類的,桑白皮,也是一個很重要,很常用的一個利水退腫或者稱為利水消腫的藥,它主要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當然桑白皮是一個寒性的藥,最適合於濕熱水腫。在臨床上,現在不管是這個腎性的、心性的,桑白皮用了以後都發現有比較明顯的增加尿量,減輕水腫,所以是一個很常用的一個利水退腫的藥物,但它主要是用於濕熱證,因為本身是一個寒性的藥物,這是需要注意的一點。當然如果有虛,尤其是這個脾腎兩虛,尤其要在補脾腎的藥當中,少用一點桑白皮,也是可以。這個桑白皮呢,之所以稱它為甘、寒的藥,本身它沒有苦味,而且是安全度很高的,所以在古代的一些書上,就是說在一些饑荒的年間,這個桑白皮,可以作為食品來充饑,其實完全可以吃的,作為食品,沒有什麼不良的反應,所以是個安全,很安全,所以用量就可以適當地大一點。桑白皮在臨床上如果作為這個清肺平喘的藥,一般可以用蜂蜜來炙,蜜炙的桑皮,一般利水退腫都是用生的,不炮製的,這個炮製與否,與它的主治證有一定的關係。

葶藶子

葶藶子,是很細小的,這個種子。它主要來源於十字花科的獨行菜或者這個播娘蒿,兩種都可以等同地使用,這個也是放大了,實際上是非常細小的,比水稻裡面混雜的那種稗子,還要小,直徑一毫米左右,很細小的一種種子。

葶藶子,書上把它叫消痰平喘,也可以用瀉肺平喘,瀉肺平喘這個更通常使用,這個瀉肺,主要的就是瀉痰水。葶藶子,治療的這種喘咳,一般是,不但是熱證,而且痰水壅盛,病證都比較重,不但是喉中痰鳴,那喉中痰鳴,容易咳出,而且有的還出現了胸腹水飲、面目浮腫,所以它這個痰水比較壅盛。主要用葶藶子的瀉,是瀉實的,這個實邪主要是痰,痰水或者痰濁,壅滯在肺竅裡面。所以這個瀉肺,是瀉肺實,瀉肺的痰水,它主要不在清肺熱,不在於瀉肺熱,當然瀉肺熱是一個方面,對葶藶子是比較次要的一個方面,所以在過去的中藥書上,葶藶子、桑白皮,都叫瀉肺平喘,但是它們的內涵不一樣,一個偏重於清瀉肺熱,一個偏重於瀉肺實、瀉痰水。

主治證,對葶藶子來說,就是痰水壅盛的實證,這個為主的,為了把這兩個藥的主治證不同,所以我們把術語區別了一下,當然這個葶藶子可以不改,就叫瀉肺平喘,也是可以的,這個消痰也是一種新的說法,可以供參考,這個利水退腫呢,也是用於濕熱的水腫,因為它的苦寒性,比桑白皮更甚,所以也是濕熱的水腫,這是按照傳統經驗的使用。近年來,經過藥理學的研究,發現葶藶子有很好的強心的作用。通過強心,對於心衰的水腫,和這種喘息,它都是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由於心衰引起的水腫和喘息,大量的不是熱證,大量的是虛證,或者虛實夾雜的,甚至於是虛寒證的,說通俗一點,這種情況常常出現於肺氣腫、肺心病,尤其是肺源性的心臟病,開始是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最後進一步地發展,嚴重了,肺氣腫,最後增加了心臟功能的負擔,最後造成了心力衰竭,心衰,稱為肺源性的心臟病,就是一般說的肺心病,這個都是慢性病,很多都是屬於虛寒證。但是葶藶子呢,對於這樣的病證呢,它通過強心,有利於利尿消腫,也有利於緩減痰水壅盛的氣喘,在這種情況下,又和它苦寒的藥性,是不適宜的,所以往往就配伍一些溫補的藥,所以近年來在當代臨床上,葶藶子經常配伍黃耆、白朮,或者附子,這樣的一些溫補陽氣的,溫陽的,補氣的,對於這個肺心病的心衰引起的水腫和咳喘痰多,用了以後,都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那是當代的一種發展,就不完全用它的藥性來解釋。按理來講,這個苦寒很甚的藥,就應該是用於濕熱證,用於實證,用於熱證,但這個不是實證,也不是熱證,同樣可以使用,但一定要配伍,這個需要注意的。

另外這個葶藶子,因為它的種仁非常細小,所以在作湯劑的時候,一般也要求包煎,包煎以後,是便於分泌那個煎液,服用的時候,避免細小的種子懸浮在裡面,這個口感很差,不便於服用,這個和前面的一些細小的種子類的藥材,比如說這個車前子要包煎,其中一個也是為了便於和煎液分離,當然另外使那個湯液不混濁,因為它含渣子,那是另外的了,葶藶子與這個無關,主要是便於煎煮,便於分離。

白果

白果,又叫銀杏,有時候在藥材上,銀杏主要指的帶有綠色的這個果肉的或者說外果皮的,這個習慣上有的把它稱為銀杏。白果呢,去掉了外面的綠的果皮的,更多的是稱白果,當然有的時候不分,多數時候不分,有的人這樣子分,但是這樣子,常常就出現報導上有些問題,過去有的報導這個白果用來治療什麼,泡了以後治療什麼肺結核的,最後發現它是用的這個綠的果皮,也是比較強的,所以就是名稱上的混亂,所以有人主張銀杏和白果分開,也是有它的意義的,當然這個還沒有得到公認,只是在部分的著作當中,有這麼個傾向性。稱白果的,就是我們這裡講的中藥的白果,稱銀杏的,就包括了外面的綠的果肉,外果皮在內。這個白果,因為它的這個葉片,就像鴨掌、鴨蹼,所以這個樹,又叫作鴨掌樹,我們今後學一個古方,叫作鴨掌散,裡面的鴨掌樹子,就是這裡的白果,一種別名。另外這個樹,它的生命特別長,生長也很緩慢,所以有的書上把它叫作公孫樹,好像祖父種的樹,要孫子那一輩才能夠見到果實,週期很長,很緩慢,所以也是一個小的知識吧。

白果,作為一個這一章的藥物,首先它有明顯的止咳平喘的作用,尤其是止咳作用,相當明顯,所以主要把它放在了這一章。但是這個藥,有一定的收斂性,所以在一些書上呢,就把它這個功效,稱為斂肺止咳,或者斂肺平喘,就說明它有一定收斂性的止咳平喘藥。有一定的收斂性的止咳平喘藥呢,從這個理論上來講,就應該用於肺氣虛的久咳虛喘,而且是沒有痰的,久咳虛喘,最為對證,這樣的比較典型的收斂性的止咳平喘藥,都放在了今後要講的收澀藥那一章。白果,它有一定的收斂性,在臨床上,它又沒有完全是用於肺氣虛的久咳虛喘,又把它放在了止咳平喘的這一章,關鍵它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它在斂肺止咳平喘的同時,就它有一定的收斂性,這個收斂性不是很強,它不容易斂邪,更主要的是它又有比較明顯的祛痰作用,它在止咳平喘的同時,它能夠有效地祛痰。所以這個白果在治療咳喘證的時候,不僅僅限於虛證,常常用於實證,這個實證呢,痰比較多,甚至還有邪氣,它都不容易斂邪,它都可以使用,所以就是它放在這一章的主要的原因。所以這個白果,它的主治就籠統地提了一個咳喘,這個哮喘、咳嗽,就是一般所說的咳喘,沒有限定於久咳虛喘,久咳虛喘能不能用?能用,不是久咳虛喘的實證,照樣可以用,這個有代表性的。

我們在學麻黃的時候,說過一個三拗湯,三拗湯,麻黃、杏仁、甘草三味藥,用杏仁來增強麻黃止咳平喘的效果,如果說把麻黃,這三拗湯當中的杏仁去掉,把它換為白果,那就是一個有名的古方,就叫鴨掌散。鴨掌散就是麻黃、白果、甘草三味藥,它治療的不是虛證,是實證,而且還有外感,它類似於三拗湯,還有外感風寒,它都可以用,就說明它是收斂性不強,而且它和三拗湯相比,還有一個優點,本身就能夠祛痰。三拗湯的藥,除了甘草有一點祛痰以外,祛痰不明顯,所以往往還要加上祛痰的藥物來使用。這個外感風寒的,咳喘痰多的時候,這個白果,它有類似於杏仁的止咳平喘作用,還有杏仁沒有的明顯的祛痰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常常喜歡用這個鴨掌散,用它來代替三拗湯使用,我們以後要學的定喘湯,它也是白果和麻黃這些藥,用於外有風寒,內有肺熱,也是一種實證,也是實證,所以對於白果,就不要過分強調它的澀味,它的收斂性,它有這個傾向性,有這個傾向性,但不重,不典型,所以它基本上還是屬於我們常用的止咳平喘藥,所以這個是用白果,需要說明的一點。

它的收斂性,更多的表示在它另外的止帶縮尿,用於婦女的白帶過多,或者腎虛的遺尿尿頻。為什麼用白果呢,一方面用它來固攝腎氣。更主要的前人認為這個白果,本身就有一點養腎氣,它不完全是在收,而且有一點補的意思在裡面,才治療腎虛引起的帶下,或者說這個遺尿。在道家的這種養生的食療方裡面,很崇尚這個白果,比如說這個白果燉雞,就是道家,比如說這個四川青城山的道家,那白果燉雞就是一道有名的道家名菜,它把它作為一個滋補食品,就說它能夠補腎氣。當然這個在中醫文獻的裡面,本草裡面有這個意思,但是不夠明確,所以它用於治療這個帶下,尿頻遺尿,它的止帶縮尿不完全是收斂,與收斂有一點關係,也就是說它不是很典型的收澀藥,也是不放在收斂藥那章的一個原因。它因為它還有一點補養的作用,補養的作用,這個就讓大家作為常識性的瞭解。

所以這個白果的整個功用,也是不複雜的。關鍵呢白果是一個有毒的,有毒藥,尤其是在生用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中毒,很不安全。但是白果的這個有毒的成分,能夠溶於水,而且不耐高熱,所以作為湯劑,這個白果是比較安全的,不容易中毒的,尤其是作為食品,剛才我說的白果燉雞,雞都已經燉熟了,燉好了,可以食用了,那白果肯定是長時間地在水裡面加熱,那有毒的成分,都溶在水裡面,最後破壞掉了,所以食用的時候是很安全的,有的人不但吃,而且吃得很多,燉一隻雞,有的時候起碼用半斤白果,完全用它裡面的種仁,不會中毒的,這是關於白果的情況。

附藥,銀杏葉,就它的葉片,現在主要作為一個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或者心腦血管,包括腦血管,作為一個活血化瘀類的藥物來使用,白果葉呢,在古方裡面也用,但是主要不在活血化瘀,主要也是把它作為一個止咳平喘的藥,比如徐靈胎的一些著作裡面,也提到了這個銀杏葉,這是一個當代研究的發展,應該是專門的藥了,現在很熱門的一個藥,有很多這個白果葉的,這個銀杏葉的這個製劑,我們這裡不多講,它屬於另外的一類的藥。

矮地茶

矮地茶,是一種小灌木,它的葉片像茶葉,長得不高,這個頭比較矮,好像離地不遠,所以稱為矮地茶。這個藥的正名,從宋代就開始收載,《本草圖經》,它當時叫作紫金牛,我們書上植物的來源,紫金牛科的小灌木植物,紫金牛,為什麼紫金牛,這個還不清楚。這個矮地茶,是因為它葉片像茶葉,這個個頭不高,根據這樣子的一個特徵,所以在江浙地區,有的把它叫作平地木,好像就離地不遠的一種小灌木,平地而生,長得不高,而且是木本的小灌木。在上海地區,有的把它叫老勿大,好像一直長都長不很高,沒有很高,其實都是說它是一個矮小的灌木,這樣子來命名。在民間常常把它用於治療一些風濕痹證,所以有的就把它叫作矮茶風,認為它能夠祛風通痹。所以它有很多的這種別名,就由於這個名稱不統一,曾經造成用藥上的一些麻煩,如果說用矮地茶,很多人不知道,儘管這個是一個宋代就開始的正名,現在不為人們所熟悉,所以現在就反而不用它這個正名了,一般比較熟悉一點的,這個矮地茶。在這個上一個世紀的70年代的早期,當時一些醫學雜誌上講平地木,能夠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能夠緩減這個痰咳喘的症狀,當時西南地區的有的人,就馬上派人到上海地區去採購,一車皮,火車一車皮的這個平地木,因為當時全國性的所謂中草藥的群眾性運動,就是要解決這個老慢支,要解決這個痰咳喘。當然發現了一個有一定效果的藥,互相都來使用,都來研究。這個藥要從華東地區運到西南地區,一看,這就是西南地區的矮茶風,當時這個運費都比當地銷售的價格高出了很多倍,這就是名稱不統一,造成的一個問題。所以為了逐步地統一,現在一般就不用什麼老勿大、平地木、矮茶風,就包括紫金牛在內,這個名稱一般現在都很少使用,所以儘管這個藥,記載的歷史還是比較久的,宋代的《本草圖經》就有,但是後來主要是把它用在了一些風濕或者瘀血證方面,但是它的作用並不強,作為一個活血化瘀的藥物,所以就慢慢地就被人們淡忘了這個藥,後來才發現它更主要的,這個藥物是在止咳祛痰,也有一點平喘作用,但是最明顯的是止咳祛痰,所以現在在臨床上,主要作為一個止咳祛痰藥使用,因為在古代,這方面沒有用,所以也沒有相應的名方來作為它的例證,只是當代的一些應用,很多醫生在近年來,都比較喜歡用,有比較可靠的祛痰止咳效果,可以配伍其它的藥,所以這個藥,基於這樣的原因,就不要求大家,只作一個常識性的瞭解。

洋金花

洋金花,它來源於茄科的植物,這個植物呢叫作曼陀羅,這曼陀羅是梵文的譯音,這個曼陀羅,有這個草本的,草本的有開白花的,這個稱為白花曼陀羅,有開紫色花的,這個稱為紫花曼陀羅。一般作為中藥用的,是草本當中的開白花的,所以把它叫白花曼陀羅,稱為這個洋金花。木本的曼陀羅,比較高大,這個花更大一些,但是一般不作藥用,這個形狀完全一樣。

洋金花,止咳平喘作用很強,相當強,但是呢,它減少這個呼吸道的分泌,不利於祛痰,所以服用了以後,有的就口乾舌燥的,咯痰更難,所以它的主治的證當中,用於咳喘,一定要無痰之證,如果痰多,它不利於祛痰,這個痰阻塞在肺竅裡面,可能就引起更嚴重的咳喘,後果就不會好,那就有留邪之險,所以這個是需要注意的,它止咳平喘作用雖然比較好,但是它不利於祛痰,而且是一個有毒的藥物,有毒的,而且是大毒,這個(幻燈片)上面掉了,性能裡面有毒。另外它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它可以通過內服,所以對於肢體,這個跌打損傷、風濕痹證,甚至於脘腹,它類似於那種延胡索,對肢體的疼痛,它有止痛的作用,對內臟,它又有解痙的作用,現代研究,所以全身肢體和脘腹的多種疼痛,都可以使用它。這個藥物外用,它又有一定的麻醉止痛的作用,比如我們書上談到《醫宗金鑒》的整骨麻藥方,為了使這個脫臼的,比如說復位,或者已經骨折了的,讓它恢復,固定位置,手術的時候,很疼痛,局部使用,或者口服一點,都可以達到麻醉止痛的效果,所以是一個應用比較廣泛的一個止痛的藥物,另外它有一定的止痙的作用,用的不多,可以用於顛癇或者小兒慢驚風,總的這個藥,在臨床上都是要嚴加管制的,毒性很大的,曾經一度地作為一個麻醉的藥物使用,動手術的時候,這個量就比較大,有的用到十多、二十克,讓這個患者昏睡,幾小時、十幾小時,甚至二、三十小時都可以,用量多,他就昏睡不知人事,然後可以進行手術。

古代用曼陀羅這花,就洋金花,主要也是這方面的使用,作為一個止痛。當然有的猜測,這個《水滸傳》裡面的蒙汗藥,可能主要的成分呢,就是這個洋金花,因為洋金花在世醫得效方裡面,已經有比較多的應用,離這個《水滸傳》宋代的時間不是很長,那可能當時這個藥已經在民間使用了。比如說智取生辰綱,那些人才昏睡了那麼久,當然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證據,但很多人支持這種說法,因為主要的成分,這個蒙汗藥,可能是這個洋金花,所以這個藥,大家要注意的是它的毒性,有毒的,不能夠經常使用的,一般作為止咳平喘呢,它的量是很少的,或者作為止痙。普通的疼痛,它用的量也是我們書上這個量,如果手術要作為麻醉藥,這個量是不可能的,就要加大它的用量,在臨床上,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這個植物,這個曼陀羅,白花曼陀羅,整個都有類似的功效,平喘止咳,或者止痙止痛,包括它的種子,也包括它的葉或者莖,都有這些作用,都可以使用,但是其中以花的作用最為明顯,所以稱為洋金花。整個這個止咳平喘藥呢,就講完了,就這些內容。但是需要說明呢,比如說這個平喘,我們這裡雖然有很多有平喘的藥物,但是與麻黃比起來,麻黃的止咳平喘作用,尤其是平喘作用,仍然是很強的,這裡面有很多藥,是趕不上的。所以麻黃,因為它有很好的發汗解表的作用,所以放在瞭解表藥,但是它也是很重要的這個平喘的藥物,今後在收澀藥當中,還有很多,這個斂肺的藥,它通過收斂肺氣,來緩和這個久咳虛喘,它是主要治療虛證的,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的,主要是治療實證的,但這個並不絕對,治療虛證,這裡面很多止咳平喘的藥,比如說杏仁,白果,也可以選用,我們今後要學的,收斂性的止咳平喘藥,有的也可以用於實證,比如說小青龍湯,就用了五味子,二陳湯裡面就有烏梅,本身方裡面就有烏梅,原方現在不太重視了,完全可以用,所以這兩類的這個止咳平喘藥,可以前後把它聯繫起來,這樣子可以加深理解,所以它分是相對的,人為的,就那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