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下面介紹第十二章,利水滲水藥。什麼叫利水滲濕藥呢?教科書上就是說以通利小便,排出水濕為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水濕病證的藥物稱為利水滲濕藥。在這類藥的名稱裡面呢,就涉及到了水和濕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前面曾經提到的,一般認為濕是邪氣六淫之一。它可以外感,也可以內生。當濕邪散漫無形的時候,常常稱為濕。凝聚有形了,那麼稱為水。就是說水與濕是同類的邪氣,所以就有“濕為水之漸,水為濕之積”的這種說法。那麼利水滲濕呢,它的本意就是說對於有形的積水,直接通過通利小便,讓它排出來,習慣上把它稱為利尿。那麼對於無形的這種濕邪,讓它慢慢的滲透,最後由分散的集中以後才能排出體外,也是通過小便。所以這一類藥實際就是中藥當中的利尿的藥。有的認為這個利水和滲濕呢,滲濕可能作用要平和一些;利水相對於滲濕來說,作用可能要稍強一點。實際這個意義並不是很大,也不必要完全這樣去區分。其實這一類的藥嚴格的講,有必要把它加以改變,就叫做利濕藥,這是最準確的。因為不管水與濕它都是指的同一種邪氣,那麼從六淫這個角度來講,它本身稱為濕邪,所以它是針對的濕邪一類的藥物。可能有人就會講,為什麼前面的清熱藥不叫瀉火藥?那麼這個火呢,是作為六淫當中的一種邪氣。我們前面學了清熱藥,前面的四類它可以說是瀉火的,它是針對邪氣的。後面的虛熱,清虛熱藥,它不是針對邪氣的,但是它也是一類熱證,虛熱證。所以真正說清熱瀉火兩者比較起來呢,清熱就更加準確,瀉火它包括不了清虛熱。或者說對清虛熱來講,這一點它沒有邪氣,火本身是六淫的一種邪氣。那麼在這個利水滲濕藥,本身濕是常用的風寒暑濕燥火之一,針對的這一類濕邪引起的病證,使濕邪從小便排出,就是中藥當中的利尿藥。這個更加和六淫有一個呼應的關係,這是其一。其二,我們這個中藥學各論當中學的任何的一類藥,它這一類藥的標題叫什麼,以後的每一味藥它基本上都可以用這類藥的名稱來表述它的主要功效。比如說第一章,解表藥,從開始的第一味,到最後我們要介紹的,它基本功效就說是解表它完全可以。那麼發散風寒藥,每一味藥都可以發散風寒,就作為主要功效。那麼這個發散風熱藥每一味藥它的主要功效都發散風熱,依次類推,一直到我們第二十章以前的前面的幾章,包括以後要學的章或者節的名稱,它就可以作為每一味藥的功效。但是這一章的藥,能夠把功效,第一功效用利水滲濕來表述的非常少,常用的就那麼三、四味藥。所以這個就是前後不協調,前後不吻合。所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講呢,這一類藥就應把它叫做利濕藥。因為這一章以後的每一味藥,你說它有利濕作用,不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說每一味藥都是利水滲濕的,那可能就有人不同意,而且事實上也沒有這樣做。所以這個提出值得討論,今後對這個章名,這一類的藥是不是需要改變的問題。當然我們在沒改之前仍然把它叫做利水滲濕藥,其實改不改它的本質上是一致的。另外這一章的藥呢,根據它主要功效的不同,分了三節,也就是三類。第一節,利水退腫藥,利水消腫藥;第二類呢,利尿通淋藥;第三類呢,利濕退黃藥。它每一節的情況不一樣,這是在含義當中我們簡單就作這樣的說明。
這一類藥的功效主治,它可以把三類的合併起來。這個內容比較簡單,所以我們就還是在這一章的概述當中總的一次性的可以介紹。這一章藥物的功效,主要就是有三種,就是和後面的三節是互相對應的。這一章藥物的第一種功效呢,就是叫利水退腫,也可以叫利水消腫,或者叫利尿退腫,利水消腫,或者簡稱利水利尿都可以。需要說明的,在這一節藥物當中,有一部分藥它習慣上不用利水退腫或者利水消腫來表述它們的主要功效,就稱為利水滲濕,這個就是狹義的利水滲濕。怎樣的藥習慣上叫做利水滲濕呢?就是以淡味為主,或者說它的藥味甘淡,這些藥物,就是按照傳統對它藥味的標定,都是以淡味為主的,或者甘淡並提的。就是為了符合前面五味的理論當中的淡味能滲能利。所以在功效裡面,要說它第一功效就是利水滲濕,或者滲濕利水,它首先是淡味的藥。由於淡味不是一個獨立的藥味,是甘味的餘味,常常甘淡並提。所以在淡的前面加上一個甘,實際重點在淡,因為淡附於甘。這是從藥味來說。第二,這類的藥一般藥性都比較平和,有的就是微微有一點偏寒涼,但總體上是比較平性的。第三,這類的藥物也是主要的特徵,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幾乎可以用於所有與水濕有關的病證。凡是與水濕有關的病證,這樣的藥物都可以廣泛的選擇使用。這樣的藥習慣上才把它稱為利水滲濕,那麼就是下面要學的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這樣少數的幾味藥。它之所以能廣泛使用,它利尿作用比較明顯,同時藥性也比較平和。如果它的藥性不平和,偏向性很大,要不就適合於寒證,要不就適合於熱證,它的廣泛性就不會那麼突出。所以在這個第一節的藥物裡面,那個甘淡的藥物臨床應用廣泛的,藥性比較平和的少數幾味藥把它稱為利水滲濕藥,也是我們在第一節裡面要重點介紹的。所以第一,利水退腫裡面,包括了幾味狹義的利水滲濕的藥物。之所以是狹義,是因為它具有我剛才說的那樣一些特徵。不是凡是利尿都可以稱為利水滲濕,這是說明的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我們在第一節藥裡面的藥物,它的主治,剛才才講了,利水滲濕的這幾味的藥,它主治非常廣泛,就是我們書上在含義當中說的,常用於治療水濕病證。不管什麼病證,只要它的病因裡面與水濕有關,包括小便不利,水腫,痰飲,或者淋證,濕熱黃疸,濕熱瘡疹,濕熱痹證,濕熱帶下,或者說普通的白帶過多,或者濕瘡濕疹,這樣的一些與水濕有關的,這一類的藥都可以使用,所以它的主治證很廣泛。那麼這個功效寫為利水退腫的,往往它的適應證就並不廣泛。在臨床上一般,或者說主要就用於水腫。其他的水濕病證不常用,也就不重要。
在我們這第一節裡面,儘管標題叫做利水退腫藥,但是功效也是利水退腫,主要也是治療水腫的。在我們這一節裡面,我們書上收載的一些藥物都是非常次要的藥物,一般不介紹。那麼要介紹的就是一個香加皮,香加皮其實完全可以在五加皮裡面就一筆帶過,不再介紹了。這樣子下來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一節的藥物叫利水退腫藥,下面沒有一味是真正利水退腫的代表藥。常用的利水退腫的藥全部分散在其他章節,比如說第一章裡面的麻黃、香薷;瀉下藥當中的什麼商陸、牽牛子,這些都是比較典型的。以後比如說黃耆、白朮,什麼桑白皮、葶藶子等等,它分散到了完全不同的章節裡面。這些反而還是臨床治療水腫很重要的,很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利水退腫藥。所以我們這一章第一節,雖然叫利水退腫藥,實際上我們要學的利水退腫藥幾乎沒有。實際上學了幾味利水滲濕的,利水滲濕的藥可以利水退腫,但它更廣泛。這是第一種功效。
第二種功效呢,就是利尿通淋,也可以叫利濕通淋,是通過清利濕熱來緩解或者消除濕熱淋證。那麼這個濕熱淋證呢,是中醫學當中的一個特殊的病名,或者一個病證名稱。它的臨床表現是以尿頻,小便比較頻繁,尿急。有便意的時候,小便有便意的時候就很難忍耐,不能堅持,馬上就要小便,尿急,急迫,而且尿道灼熱,疼痛,有的淋漓不暢。比較重的還兼有發熱,全身發熱,發燒,腰痛,腹部墜脹疼痛等等這樣一些症狀,也就是相當於現代醫學上的尿路感染,急性的尿路感染,腎盂腎炎,尿道炎,膀胱炎,甚至於包括男性的前列腺的一些炎症,如果表現出了這個尿頻尿急,或者淋澀疼痛,或者尿路的結石,尿結石,膀胱結石,這些都屬於淋證的範疇。它不是西醫的淋病,淋病是一種性病,這是要把它區別開來的。
利尿通淋,或者利濕通淋,主要治療的是濕熱淋證。所以我們現在大致知道濕熱淋證的臨床表現,書上也有,因為今後是專門的一個病證,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這是第二種情況。那麼第三種情況也就是第三節,利濕退黃。是通過清利濕熱加消退黃疸,或者加利膽退黃。所以這個利濕退黃的藥,實際上是清利濕熱和利膽退黃的一個簡稱。這一類的藥,它往往可以廣泛的用於多種濕熱證,用來清利濕熱。加上了利膽退黃,當然對濕熱黃疸更為適合,更為多用。所以有的黃疸不是濕熱,或者是寒濕,或者是濕濁偏盛,這一類的藥還是可以用。因為它利膽退黃是一個專門的功效,主要取它的利膽退黃的功效,加上它除濕的功效,所以它可以和一些溫性的藥配伍在一起。整個這個方表現為它可以消除寒濕,又利膽退黃,所以對寒濕黃疸它也是能用的。所以這個利膽退黃和清利濕熱是相關的,但是又是可以區別開來的,這種功效,治療的是濕熱黃疸。
濕熱黃疸我們原來已經講過了,它是以皮膚、爪甲、鞏膜發黃,小便黃赤,短少,主要就認為是濕熱薰蒸了肝膽,膽汁外溢於肌膚這樣子導致的一類病證。主要就有這三方面的功效和相應的適應證。第一個方面要特殊一些,所以就要更加認真的理解和記憶。這是關於這一類的藥的功效問題,主治也是剛才就談到了。
第三個問題,性能特點。利水滲濕藥的性能特點呢,那也要分開來介紹,每一節它們有自己不同的性能特點。第一節這個利水退腫藥,那利水退腫藥當中的利水滲濕藥,它的藥性平性或者偏於微寒,就是我剛才說的比較平和,它主要是偏於平性的。那麼典型的利水退腫藥呢,它的藥性沒有規律性,典型的利水退腫藥它可能是平性,可能是溫性,可能是寒性。比如說我們前面學過的利水退腫藥,麻黃、香薷、五加皮這些就是溫性的;什麼商陸這些就是寒性的;今後學黃耆偏於平性的。所以典型的利水退腫藥的藥性沒有規律性,這個就要特殊的加以記憶。
利水退腫藥的歸經,主要是腎和膀胱。因為腎主水,膀胱有氣化的功能,膀胱氣化就小便能夠正常的排出。所以這個小便不利主要是腎主水和膀胱的氣化功能失常的,所以是以腎與膀胱為主的。但是水液在體內的代謝除了腎與膀胱以外,比如說脾主運化,肺為水之上源,三焦是水的通道,小腸的分清別濁,與水的代謝都有關係。所以歷代以來,利水退腫的藥物它的歸經往往分岐比較大,因為與利水相關的臟腑太多。在我們這一節的藥物裡面,我們目前是以腎與膀胱為主的。在其他的一些書上,可能往往還有不同的標定方法,這個定位,因為涉及其他的一些理論,所以這個歸經存在分岐。這是利水退腫藥的性能特點。
第二節的藥物,利尿通淋藥。這一類的藥物,既是利尿的藥,又是清熱的藥,它治療的是濕熱證。所以第二節藥的藥性都是偏寒性的,它的藥味最有意義的是苦味。苦能清瀉,因為它本身就是清熱藥。但是習慣上呢,和前面我們講清熱解毒藥的那個情況比較相似。這個利尿通淋藥呢,前人還比較重視它的真實滋味,所以常常分為苦寒的利尿通淋藥和甘寒的利尿通淋藥。那麼苦寒的呢,它本身就有一點苦味,也表示它苦能清瀉。那麼甘寒的呢,它本身沒有苦味,這類的藥呢,也是作用比較平和,或者用量可以偏大一點,一般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所以這個甘,它不是補虛的意思,和清熱解毒一樣,沒有很特殊的含義,主要是從真實滋味來考慮的,這個是性味。歸經,那麼這個濕熱淋證要按照中醫的理論呢,主要是濕熱下注膀胱,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而出現的一系列的症狀。所以這個利尿通淋藥的歸經,主要在膀胱,這個比較有規律,分岐不大。但是這個利尿通淋藥當中呢,有少數的藥物,它的利尿作用還相當強,有的時候也可以把它作為利水滲濕,或者利水退腫的藥物來使用。像這樣的藥物它的歸經也就比較廣泛,就並不那麼單一,比如說像車前子這一類的。
第三節的藥物,利濕退黃藥。那麼它治療的濕熱黃疸,這類藥它和第二節的藥一樣,既是利尿藥,同時又是清熱藥。所以它也是寒性的藥。所以第二節、第三節,藥性都是偏寒。那藥味呢,也是以苦為主。當然有的沒有苦味的前人也是用甘味來表示。歸經和第二節不一樣,它主要在肝膽,因為它治療的是濕熱黃疸,濕熱薰蒸肝膽為主要病機。所以這個就是這一章藥物的性能特點,要分這三節,把它不同的表述。第二節、第三節這個規律性很強,第一節呢,是由利水滲濕藥那幾味藥有一定的規律性,利水退腫藥的藥性完全沒有規律,可以是寒性,可以是溫性,可以是平性的。這個歸經呢,理論上來講主要是腎與膀胱,但是歷代的本草並沒有嚴格按照這個原則,所以出現了很多分岐現象,我們應該正確的對待。這是關於性能特點的問題。
第四個,關於配伍應用。也是一個寒熱虛實,主要是針對的利水滲濕藥。其他的比如說黃疸可能也有一點意義,水腫就都是如此。有寒的它可以配伍溫裡的藥,甚至於陽虛的寒,還可以用溫補的藥,都是一個寒,配溫性的藥。熱很重的,或者有熱的有些病證,還可以配伍其他的清熱藥,增強清熱效果。虛的,比如說水腫,可以氣虛,可以陽虛,分別這個氣虛、陽虛的不同,當然也有不同的臟腑可作相應的配伍。當然陰虛水腫也是有的,那相對少一些。血虛關係可能不太大。所以這個是考慮虛。那麼實,它本身就是針對濕邪的,濕邪偏盛,它還可以配伍其他的除濕藥。比如說逐水藥,燥濕藥,化濕藥,同類的除濕的藥,它們也是,可以從濕這個角度配伍。另外就是這個氣機阻滯,就像芳香化濕藥一樣,還可以適當的配伍行氣的藥等等。它總體來說,也就是一個寒熱虛實。另外呢,也根據一些症狀,比如說它治療的水濕病證,比如說是痰飲的,那還可以配伍化痰的藥。那麼如果是腹瀉的,還可以配伍其他的一些止瀉方面的藥物,除濕止瀉的藥物。就是我們上次說的一個寒熱虛實,一個主治證的一個症狀,主要的症狀,可以配伍和其他很多的那類不同的藥。比如說淋證,有出血的,配伍一點止血的藥,這都是針對症狀,所以這個原則是不變的。
最後一個,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呢,還是適合於那三個方面。比如說因證選藥,根據不同的水濕病證,選適合的利水滲濕藥。如果是水腫,那主要選利水退腫的藥。如果是淋證,選利尿通淋的。黃疸,那麼選利濕退黃的。這個是因證選藥的主要的內容。另外一個,也有這個三因制宜的問題,比如說這個濕濁比較重的季節,或者地區,或者人,這類的藥用量可以稍重一點。那麼比如說乾燥的,或者平素陰津虧耗的這些人用的時候量就小一點。另外中病即止,也就是不要過於的分利,也是會傷陰津的。它原則上對於中病即止也有一定的內容可以闡述。
最後就是病證禁忌。這類的藥是用於濕邪的,濕和津液是相對的。在生理的情況下,它就是津液,在病理的情況下,它就是濕濁,就是水濕。在沒有水濕的情況下,過用了,那傷的是津液。如果平時津液已經耗傷,要用這一類的藥,那就是要謹慎一些。所以它這個病證禁忌也就是傷津的,要慎用,這是為主的。另外,藥材本身它的使用注意沒有什麼典型,就不要求,還是按照這麼一個框架,這麼一個思路,這樣子大家容易學習和記憶。這個就是這一章藥的概述的五個問題。
第一節呢,利水退腫,其實有關的內容我們前面全部講了,利水退腫。雖然這一節的藥稱為利水退腫,但是功效稱為利水退腫的只有後面的一些藥。這些藥根據教學大綱,都不要求,因為很次要。什麼冬瓜皮、玉米須、葫蘆這些,都是常見之物,有的就是藥食兩用,所以不要求,大家知道。像澤漆,有一定的毒性,螻蛄,這都是動物藥,臨床使用並不廣泛,所以都沒有要求。為了說明這一類藥裡面利水退腫主要用於水腫的,就有一個香加皮。香加皮其實我們今天上午講五加皮時已經全面對照了,不需要再講。所以真正在這一節的利水退腫的藥,那就剩下了幾味利水滲濕的藥。這個利水滲濕的藥呢,應用非常廣泛,什麼水濕病證,所謂的“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選的藥就是這一組的藥。只要有水濕,都可以用它來消除體內的水濕,通過小便。
在這一節裡面,就有四味藥,比較重要的就是茯苓和薏苡仁,我們先介紹茯苓。
茯苓是一個真菌類的植物,是一個多孔菌科的真菌茯苓。這個茯苓呢,它是寄生在腐爛了的松樹根上的,有的松樹根從茯苓的中心穿過,那就叫做抱木而生的。有的松樹根就在茯苓的旁邊,它長在旁邊的。這個茯苓在古代的文獻當中,這個茯可以沒有草字頭,潛伏,伏藏。這個苓呢,是靈活的靈。那麼這個真菌類的植物古人對它們的生長習性、生長規律不是很瞭解,只是看見了一個現象,它長在松樹根旁邊,而且要松樹死亡以後,或者松樹根腐爛以後,古人認為松是很有靈氣的,就認為這松樹死亡以後這個松的靈氣就伏結於根部,所以稱為伏靈,就是松的靈氣伏結在根部而形成的一個團塊狀的一個藥材。所以在古代文獻上,它是另外寫的方法。後來因為豬苓,我們下面要介紹的一味藥,用了這個苓,茯苓和豬苓又是同類的,也是真菌植物,所以慢慢的就把豬苓的苓也用於說明伏靈的靈,所以伏字又加了一個草字頭,一直沿用到現在,就成了這個中藥茯苓的正名。最早的是這樣一個靈,是靈活的靈。這個茯苓單個的菌核體,有的很大,有的可能十多二十公斤一個,是菌類植物裡面的大個頭。那麼這個茯苓呢,它首先是一個淡味的藥,它能滲能利,利水滲濕,所以前面加一個甘,甘淡並提。當然本身它也有補虛的作用,健脾,也可以表示甘能夠補的意思。所以它的基本藥性是一個甘淡的,藥性是平和的。作為利水滲濕藥,那麼茯苓呢它是一個利水滲濕的要藥,它可以用於所有的水濕病證。凡是與水濕有關的,幾乎都可以使用,所以它應用非常廣泛,前人把它稱為利水滲濕的要藥。如果出這樣一個問題,要大家回答,要同學們回答,為什麼說茯苓是一個利水滲濕的要藥?那怎樣回答呢?大概有下面這兩層意思。茯苓它有比較明顯的利水滲濕作用,加上藥性平和,所以對水濕病證的寒熱沒有選擇性,沒有需要避忌的。只要是水濕病證,寒證可以用,熱證也可以用,對這個熱證呢,它也不助熱,對寒證呢,它也不加重寒象,平性的,寒熱均可。另外一層意思呢,就是它虛實皆宜。水濕病證當中,虛證、實證茯苓同樣使用。為什麼呢?前人認為,茯苓是以利水滲濕、祛除濕邪為主要作用,而兼有健脾扶正的,它就是祛邪不傷正,所以它虛證也能用。但是它又是以祛邪為主,健脾扶正為輔,所以它有扶正又不礙邪,不妨礙邪氣的祛除,尤其是濕濁,濕邪的祛除,所以它扶正不礙邪,祛濕不傷正。這個利尿的藥呢,可能耗氣,可能傷陰,也可能傷陽。這個茯苓呢,它通過健脾補中,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其他的虧虛通過脾氣的健旺它都有利於化生,所以它不會嚴重的影響正氣的。所以從這樣子它虛實也是沒有避忌的。這樣子呢,寒熱虛實都可以廣泛使用,所以它就是一個要藥,本身是安全的。如果還要多一點的話,有的說,它本身就是可以作為食品的,它非常安全,沒有什麼不良反應,更沒有毒性。這些都是它很常用的一個原因。所以在利水滲濕就廣泛用於各種水濕病證,不論寒熱虛實都可以,是一個要藥。為什麼是一個要藥呢?就可以分析一下,我們書上的應用1當中,這個講得比較清楚,都講了這個道理。後面舉了很多例子,在不同的水濕病證當中,那麼有寒的,有虛的,有熱的,怎麼樣配伍,這個是一般的常識,這個不過多講了。
茯苓的第二個功效,可以簡單說健脾,或者健脾補中。但是這個作用不強,非常的甘淡平和,它是治療脾虛證的一個很重要的輔助藥。為什麼說它是輔助藥呢?因為它作用不強,這個作用不強呢,它是和相類的藥物,比如說和前面我們上午講的蒼朮,或者今後要學的白朮這些健脾的藥比較,它作用不強。那與這個補脾氣的,那更不典型。這個健脾本身就是一個不典型的補脾氣的作用,或者比較微弱的補脾氣的作用。相對這個功力是比較不明顯的,所以它只能作為一個輔助,一般治療脾胃虛,氣虛的,它一般都不會成為主藥。那麼又為什麼很常用呢?很重要的一個輔助藥呢?因為脾主運化,脾虛往往就有運化功能降低,脾虛就容易生濕。脾虛的同時,往往就有濕濁內生。這個時候既要補虛,又要消除已經停留的濕濁或者水濕,那麼茯苓就是兩者兼顧。可以通過補氣健脾的作用來增強像人參、山藥、黃耆、黨參這樣的一些比較重要的補氣健脾藥的一些功效,另外它又能通過利水滲濕來消除濕邪,濕濁,因為脾虛都有濕。所以就從這個角度來講,它既是比較次要的輔助藥,但是又是最重要的常用藥。所以一般治療脾虛的方當中,都可能見到茯苓,那比較典型的四君子湯,以人參、白朮為主要的藥物,加茯苓作為比較次要的一個輔助。但是它的利水滲濕和白朮的燥濕一起針對脾虛有濕的患者更加能夠切中病情。這是第二個功效。
第三個功效,寧心安神,或者簡單稱為安神,就是安心神。治療心神不安,心神不寧,一般就是心悸,失眠,健忘這樣的一些病症。這個茯苓呢,虛實都適合,本身它和一些補虛的藥可以補心氣,養心血,可以增效。那麼實證呢,比如說瘀血鬱阻了,痰濁,痰濕,痰飲侵擾了心神都可以,本身它又不影響祛邪。所以這個茯苓在寧心安神的方當中,當然用得比較多的是一些養心的方,養心安神的方當中。但是一些祛邪,治療邪氣盛引起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的,它也可以使用,尤其是由於痰飲這一類侵擾心神的。這是茯苓的功用很簡單的一個內容。
要說明一點呢,就是關於傳統對於藥材的認識。這個茯苓呢,外面有一種灰褐色的,一般是偏於褐色的,在它的菌核的外面,這個一般稱為茯苓皮。茯苓皮呢,功效非常單一,就是利水退腫,就是一個利尿的藥,基本上用於水腫。當然其他水濕病證有時候還是可以用,但是它可以屬於利水退腫藥的範疇,它沒有健脾作用,也沒有安神的作用,所以大家要知道。今後如果專門用茯苓來利水退腫,不需要其他功效的時候,就可以開茯苓皮。另外這個茯苓去皮了以後,切開茯苓呢,有的顏色是雪白的,有的微微帶一點淡淡的紅色,那麼這種白的呢就稱為白茯苓。帶一點淡淡紅色的,有的稱為赤茯苓。這個過去在用的時候,認為白茯苓,比如說健脾寧心,可能作用好一些。如果要利水滲濕,尤其偏有濕熱的,往往喜歡用赤茯苓。是不是有這麼明顯的區別?應該說不會很明顯,只是在一些古書裡面,現在當然臨床也有醫生開處方的時候,要強調用白的或者帶一點淡紅色的赤茯苓,這個是對藥材大家作為常識性瞭解的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就是這種在茯苓裡面,有松根的叫做茯神。認為茯神最長於寧心安神,所以有的醫生特別喜歡這樣子開。但是這個是不是非常有道理呢?比如說這麼大一塊茯苓,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松根,應該說整個茯苓都是抱木而生的。古人說什麼叫茯神呢?就是抱木而生的茯苓。抱木而生的,比如說這個飲片外面這一點這個塊切下來,整個它都是抱木而生的,只不過我們要的一點沒有。如果說一定要有松根,那麼單獨這個松根是不是有很好的寧心安神作用呢?現在有人臨床上研究,包括前人有時候單純的用茯神木,這個叫茯神木,有沒有見到明顯的寧心安神的作用?所以這個茯神木把它區別開來使用,是不是完全有道理?是不是一定就寧心安神的作用很強?那可能不一定。如果是一定的話,那這個茯神木就是一個更強的寧心安神藥了,但是它不是。這個就可是一個很重要的證據。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茯苓是一個安神的藥,今後我們要學習朱砂、硫化汞,也是一個安神的藥。這兩個藥的安神經常在同一個方當中出現。過去有的人就把朱砂研成很細的粉末,就把它染在茯苓的表皮上,茯苓真正是白裡透紅。就是從外觀來講,這是比較好看,但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炮製方法,現在有的醫生還要寫朱茯苓,或者朱砂伴茯苓,或者朱茯神,這個不合理。為什麼不合理呢?朱砂是一個非水溶性的藥,不能作湯劑。這個朱茯苓、朱茯神最終是作湯劑的,裡面的朱砂不可能發揮作用,它不能溶於水。另外,這個朱砂往往在湯劑當中,馬上就脫落了,它很重,脫落了就掉在藥鍋的底部。藥鍋底部的溫度最高,如果煎煮的時候不注意的話,那麼這個時候的朱砂還會分解,就變成了二氧化硫和汞,留下來的就是水銀,這個毒性增大。所以按照徐靈胎的說法,有的炮製方法它當然不一定是指的朱茯苓、朱茯神,就說完全是有的藥店為了炫耀自己的藥材的加工,為了商業性的宣傳的需要,所以故弄炫虛搞的一些炮製,可能朱茯苓應該是其中的一種,是很不合理的炮製方法,我們不再提倡。所以正文的後面,在有的教材裡面還保留,我們就不再保留了,就沒有談朱茯苓、朱茯神的問題。如果說這個病人既需要茯苓,又需要朱砂,那麼茯苓可以煎湯,朱砂可以作為散劑,少量的吞服進去,這樣才能又安全,兩個藥都能同時應用,不能同時放在一起煎煮,所以朱茯苓、朱茯神沒有意義。這是補充關於一些藥材茯苓的問題。
第二味藥,豬苓。豬苓也是寄生的一個多孔性的真菌植物,但是它主要是寄生在楓樹或者樺樹,就是白樺樹,這樣的一些樹的腐爛了的根上,但是這個圖看得不是很清楚了。至少我們知道一點,它是一個不規則的團塊狀,這個團塊不是很大,可能最大的還沒有拳頭那麼大,一般就是像比較小的雞蛋。表面是皺縮的,不光滑的,而且它是黑的。這個藥材表面是比較黑。為什麼把它叫做豬苓呢?它就像豬的大便乾燥了一樣那個團塊狀。所以在古代的文獻當中,有的就把它叫做豬屎苓,就是根據它的形狀。這個名字,前人就是用來指豬的大便的一個字,前人非常考究。在古書裡面,牛糞、豬苓、馬通,馬的大便叫馬通,豬的大便叫豬苓,牛的大便才叫牛糞,所以不同的動物的大便前人分得很清楚。當然那個可能也是一些比較悠閒的人,在搞文學作品這些想出來的一些東西。所以豬苓的苓好像就散落在地上的豬的乾燥了的大便一樣不規則的團塊狀,裡面也是白的,外面是黑的。因為豬苓的苓用了這個苓,茯苓是同類的,我剛才講就改為了這個苓字,但它最初的命名是不一樣的。這個是根據豬的大便那個形狀和它的形狀相似這個命名。茯苓是松的靈氣伏結於松樹的腐爛的根上,所以它兩個不同的苓的那是最早最早的事情。當然這個通用已經很長的時間了,所以我們用不著再去計較這些問題。這個作為一個小的的常識,我們可以瞭解。
豬苓,相對於茯苓來講,是一個比較次要的,而且它的功效也是比較單一的,所以我們在對照茯苓的情況下,那它的性味甘淡,這個甘完全就是說淡附於甘的意思,它沒有補虛作用,所以它不存在甘能補,也是平性的藥,都是利水滲濕,歸腎和膀胱經。所以性能、功效都是一樣的。那麼它相同的,就是豬苓在利水滲濕方面,和茯苓相似,而且作用強於茯苓,利尿更加明顯一點。但是它沒有茯苓的健脾和安神的作用,功效單一的藥。所以在教科書就記這麼一點,它廣泛的用於各種水濕病證,常常和茯苓配伍在一起。在利水滲濕方面也可以說,可以相須。比如說我們寫二苓,有的醫生就是指的豬苓、茯苓兩味藥同時使用。當然近年來,豬苓的應用有所擴大,因為這個豬苓的多糖,現在研究它可能對抑制腫瘤的生長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所以現在有豬苓的製劑在這方面的應用,但是它和傳統的應用,不管從形式,和方法都不同。在這裡也是沒有把它寫在正文當中。這是關於豬苓,就這麼兩句話。
澤瀉是水生的一個藥物。長在水裡面,有明顯的瀉水的作用,澤瀉大概就這樣來的。根據它水生,又能利尿這樣一個特徵,圓球狀的,它使用的部位,圓球狀的塊莖。這個藥物呢,它在利水滲濕方面,也是和茯苓、豬苓比較相似,也是認為是一個甘淡的利水滲濕藥,也可以廣泛用於多種水濕病證。那麼澤瀉的利水的強度,就是利尿的強度和豬苓比較相當,也就是說它比茯苓可能要略強一些,也是一個利水作用比較明顯的一個藥物。所以常常和茯苓、豬苓同時使用,這是它的一個基本特徵。另一個特徵呢,就是它的藥性是偏寒的。就單味藥而言,它更適合水濕病證,兼有熱象的,更加適合。但是在複方當中,它顯不出來。所以這方面也就是說可以作為一個特徵,但是本身它這個清濕熱的力量尤其是清熱的力量並不是很強。所以有時候它廣泛用於很多種水濕病證,往往沒有考慮它的藥性,有時候也關注那麼一點點,需要清熱實際上還要加另外的一個藥物。另外它之所以是一個寒性,這個澤瀉前人認為它也有一點瀉相火的作用,類似於我們前面的黃柏。所以今後學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當中用的澤瀉,它不完全是利尿,與前人認為它偏寒,能瀉相火,來輔助知母、黃柏這一類的藥,它有一點相關性。所以我們把它泄下焦熱也作為一個功效,在使用的時候它和前面的豬苓、茯苓唯一的不同點就是它有一點清熱作用。熱證,或者相火比較亢旺的時候,可以考慮。
薏苡仁也是這一類藥當中比較重要的,薏苡仁,它是一個禾本科植物,成熟的種仁。它的形狀就像糯米,當然大一點,這個藥還可以簡稱苡仁,有的把它叫薏米,有的叫苡米。因為它同樣可以作為食品食用的,它是一個藥食兩用的藥物。這個藥物具體的功效應用,下節課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