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三十講 清熱解毒藥:山豆根、射干、馬勃、白頭翁、馬齒莧、鴉膽子 清熱涼血藥概述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下面112頁第三組藥,主要用於咽喉腫痛的清熱解毒藥。這一組藥,它主要是治療熱毒鬱結於咽喉而引起的咽喉紅腫、疼痛,就相當於現在治療的急性咽炎、喉炎這一類的用藥。其實前面有幾味藥也應該是這一類的,包括我們發散風熱藥當中的牛蒡子,其實它也是治療咽喉腫痛的清熱解毒藥。我們就在清熱解毒藥這一節裡面,用於溫熱病的,比如說板藍根、大青葉,還是比較典型的,尤其板藍根很長於解毒利咽的,只不過是那些藥臨床應用很廣泛,它還有其它更重要的應用,所以就分在了其它的章節,或者其它的組裡面。那麼我們剩下來在這裡還有三味藥,其它的熱毒證用得比較少,相對來說,對熱毒引起咽喉腫痛用得多,所以就把它分出了這樣一組。

山豆根

這一組的第一味藥就是山豆根。山豆根是一個豆科植物,山豆根它也叫做越南槐,這是一種豆科的小灌木,用它的根來入藥。其實這個地上部分它和苦參很相似,和苦參實際上是近緣植物,只不過比苦參植株要矮小一點,這個根要細一點,其實也是非常苦的,山豆根和苦參一樣的苦,而且它們含的很多化學成分都是相同的,當然也有不同的成分,主要的成分都相同。這種豆科植物的山豆根,是山豆根的正品,常常又把它叫做廣豆根,因為廣西也是主產地,它是與北豆根相對而言。北豆根它不是豆科植物,它來源於防己科的植物,只是在北方的部分地區近年來使用,它有類似於山豆根的作用。所以真正的山豆根,沒有寫明這個廣豆根,它也應該是用的山豆根,這是正品,這個北豆根是地方性的用藥,這個要注意。

這個山豆根清熱解毒,它主要是用於咽喉腫痛,在解毒利咽的藥當中,它的苦寒的藥性是比較強的,有的書上說它大苦大寒。那麼大苦,本身它就是苦味非常濃烈,和苦參的滋味可能不相上下,那麼這個大苦也是說它的清熱解毒的作用、清熱作用比較強。那麼大寒也是這樣。我們書上說的苦寒,但有的書上說它大寒大苦。所以這個藥物對於咽喉紅腫疼痛,可單用,在古代,用它煎的湯,或者磨的,在碗裡面,粗糙的碗,用山豆根來磨汁水,慢慢地咽下去,當然比較難受,因為很苦,讓它作用在局部,這樣子效果也是相當好。當然配伍我們前面學過的像板藍根、大青葉、牛蒡子,甚至於金銀花、連翹,實際上都有一定的利咽作用,或者加上一些清肺熱的藥,像黃芩這一類,其實在臨床上是作用很強的。這個是這個藥的基本應用。所以我們書上的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實際上強調了它的清熱解毒,主要在於利咽消腫,它是一個功效。近年來這個藥物的應用也有一定的擴大,除了咽喉腫痛,比如說牙齦腫痛、其它的瘡癰腫痛,用它也可以促進紅腫的消退,甚至對肺熱咳嗽或者一些實熱病證都可以用。那麼它的藥理學的研究,它和苦參有很多相同的藥理作用,比如說升高白血球,抗心律失常,所以山豆根在這方面和這個苦參一樣地使用。我們在這個參考資料裡面談到了,但是我們要求是傳統的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主要用於咽喉腫痛,也可以用於其它的一些熱毒病證。這個內容實際上非常簡單。那麼要注意的是這個藥的用法和使用注意。這個用法用量裡面這個量,對於植物藥來說,用量是比較小的,3~6克。使用注意裡面,就說不能過量,因為它大苦大寒,服用過量引起噁心嘔吐、頭昏頭痛、腹瀉腹痛、四肢乏力、心悸胸悶等等,有的還更嚴重的一些中毒反應。這些反應,一個是消化道的,另外是一些神經系統的輕微的中毒反應為主體的。我們書上也談到了,有的文章報導山豆根如果用6克左右,統計了214例患者,只有一例患者出現了輕微的消化道的不良反應,比如說有一點噁心這樣的症狀。統計了使用9克的53例當中,就有9例有反應,這個占的比例就要高一些了,就占了百分之十幾,十五左右了。使用10克以上的46例,就有24例出現了不同的不良反應,那麼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所以這個明顯的與用量的關係是相關的。所以我們這個量就這樣定在一般不要超過6克,6克以上不但很苦,很難服用,更主要的是很容易產生這個不良反應。山豆根就這樣瞭解一些內容,它作為一個熟悉的藥,在這一組藥當中相對來說作用強一些。

射干

射干也能夠清熱解毒,消腫利咽,其實是省掉了消腫利咽四個字,應該是完全相同的。射干的消腫利咽的作用不如山豆根。所以山豆根主治的咽喉腫痛一般都比較重,射干相對來說這個咽喉紅腫疼痛要輕一點,因為它作用要緩和一些。但是這個射干有一個特殊性,就是結合到它的兼有功效,它長於祛痰。所以這個咽喉腫痛,如果說熱痰比較重的,或者熱痰壅滯證的,它有利於祛痰,有利於咽喉的通暢,也有利於咽喉腫痛的消退。所以它的最佳適應證是熱毒咽喉腫痛,兼有痰濁阻滯,就是應用一的第二行,113頁,這個就突出了射干在這方面它的個性特徵。儘管它的清熱解毒不如山豆根,但是因為能夠祛痰利咽,兼有痰濁阻滯咽喉的,它是最適合的。另外它的清肺祛痰,可以專門用在咳喘痰多,治療咳喘痰多不分寒熱都可以用。如果是肺寒或者風寒,它可以配伍溫肺或者發散風寒的,比如說張仲景的射干麻黃湯,它和麻黃這些配伍在一起,治寒性的咳喘痰多。如果是這個風熱或者肺熱的咳喘痰多,它本身就是清熱藥,有清肺的作用,當然更適合使用。這是這個藥,功效比較單一。另外我們書上在使用注意當中,有一個孕婦慎用或忌用,在這個清熱解毒藥當中,很多藥都沒有提到,尤其是同類藥當中,這是唯一提到的。因為在古方當中,把這個射干作為一個活血消癥的藥在使用,認為它能夠通月經,破癥結,它屬於一個活血化瘀的藥。這個作用不強,現在已經不強調,但是它有這方面的傾向性,有這方面的作用。今後大家學《金匱要略》當中的鱉甲煎丸,裡面有一味藥叫做烏扇,扇風的扇子,烏扇,烏鴉的烏,風扇的扇,烏扇,其實就是指的射干,在那個方中它就是屬於活血消癥的,整個鱉甲煎丸就是治療腹內的癥瘕結塊,就是肝脾腫大,它是一個輔助的藥物。既然它有活血消癥的作用,不管強弱,那孕婦一般不宜使用,這是個原則。所以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它加以了強調。

量大的時候它也是能夠滑腸,所以脾胃虛寒的不宜用。這個射干它來源於植物,我們教科書上112頁倒數第三行,這個鳶尾科,那個字讀[yan],一個遊弋的“弋”,下面一個“鳥”,鳶就是鷹的意思。這個圖片不典型,沒有開花,沒有這個花莖的時候,它下面的葉片就像張開的鷹的尾部,所以它叫鳶尾,那麼這個扁平的葉片,幾個葉片在一個平面上張開,像鷹的尾巴。很多地方都把這個鳶尾科的一些植物作為觀賞的或者綠化的植物,這些綠化帶裡面,但是有的那種綠化帶裡面開的花是紫色的或者藍色的花,那就是鳶尾,有的比如叫蝴蝶花。在有些地方,把它叫做土射干,它有類似於射干的清熱解毒利咽喉的作用,最初是作為一種代用品,但不是正品,但是它有類似的作用。近年來有的單位對這個射干準備進行研究,因為它有比較好的抗病毒的作用,準備擴大它的臨床運用範圍,把它治療多種病毒性感染的疾病,試圖在這方面找它的一些新的、潛在的用途,最後發現它裡面含的這個苷類的成分——鳶尾苷這一類的,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抗病毒的作用。那個單位開始沒有注意藥材的品種,就用了土射干,就是鳶尾,而不是射干,結果一研究,後來才發現品種沒有對,再和正品一對照,裡面含的有效的成分比這個射干還要高,所以後來就乾脆用那種鳶尾,就是土射干來提取,提取的時候準備就作為一個抗病毒的藥物,現在還分離出了單一的成分作為注射劑。剛好前不久就是這個“非典”流行的時候,好像是國家科技部,最早資助了幾百萬同意進行臨床觀察的,好像是在中藥方面,因為它剛好申報臨床,它又是作為一個抗病毒的中藥的一個注射劑,有這麼一個科研,現在可能開始進入了臨床觀察了,但是現在又沒有“非典”了,當然只能觀察其它的病毒類的病症。所以這個藥,我們在下面的資料裡面有,它有抗炎解熱、抗病毒、抗菌。這個咽喉腫痛,它可能是細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它還可以用於其它一些病毒性的疾病,可能還有潛在的一些利用價值。這是關於這個射干,相對來說,它比較安全一些,運用也廣泛,治咽喉腫痛。

馬勃

馬勃是一個菌類植物,就相當於我們吃的蘑菇那一類的,是一個菌類的植物,在沒有長成熟的時候,就把它採集起來作為藥用,這個藥的清熱解毒作用就非常平和,藥性也是平性的,也就是說它的清熱解毒作用並不強,所以它也可以用於咽喉腫痛,但是一般用於輕證,或者作為輔助的藥物,所以這個就作簡單瞭解。因為這個藥止血,可以內服,更主要的就把這個馬勃撕成片狀,消毒了以後,局部,就像西藥裡面止血的海綿一樣,放在局部加壓,把它包紮起來,它也可以達到止血的效果。所以在止血方面,它外用有它的特色和優勢。當然清肺熱,一般的肺熱咳嗽可以用。這個作為一個瞭解的藥,知道了功效,對應的應用並不複雜。

所以在我們這一節裡面,主要用於咽喉腫痛的,就這麼三個藥。山豆根作用最強,主治證相對比較重一些,但是量不要太大。射干,介於之中,雖然不是很強,但是能夠祛痰,所以局部有痰濁阻滯的比較適合。馬勃作用最為平和,一般適合於輕證,或者作為一個輔助的藥物來使用。這就是這一類的藥物,主要就是這三種,都不重要,在其它的熱毒證方面現在應用還不廣泛,所以它們的應用相對的局限一些。


熱毒痢疾的清熱解毒藥

下面第四組,就是主要用於熱毒痢疾的清熱解毒藥。我們前面說過,這個痢疾它可以稱為濕熱痢疾,也稱為熱毒痢疾。那麼痢疾治療的時候又有裡急後重,所以配伍一點行氣的藥,比如說木香這一類的,或者枳殼、枳實這些都能用,或者薤白,今後理氣藥當中要學的,也可以配伍一點活血化瘀的,有利於膿血便的消除,常常配伍比如說當歸這一類在這個方裡面。這一類的藥,最重要的治療熱毒痢疾,或者濕熱痢疾,是我們前面的清熱燥濕藥,以黃連為主。儘管我們這裡要介紹幾味藥,但是和黃連相比,黃連仍然是首先要考慮使用的,對於熱毒痢疾。所以應該把這兩個部分結合起來,前後加以聯繫。

白頭翁

白頭翁,這是毛茛科的一個草本植物,因為這種草本植物全身都有白色的絨毛,好像一個白髮老翁,尤其它這個花上面也有比較長的白的絨毛,所以根據這個特徵來命名的。那麼這個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實際上就是用於痢疾,是治療痢疾的比較優良的一個藥物。雖然它涼血,但一般的溫熱病的熱入血分根本不用,另外雜病當中的血熱妄行也不用。這個涼血作用,主要它常常在於治療痢疾,痢疾常常有便血,它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涼血止痢,它是在治療痢疾的過程當中發揮這麼一個作用,所以其它的血熱證不考慮。所以它應該說是一個治療痢疾的專藥,也就是說痢疾以外,現在很少使用,要用都不多,都不主要,最重要的就是痢疾。那麼為什麼把它稱為治療痢疾的良藥,或者治療痢疾的要藥?並不是說它治療熱毒痢或者濕熱痢,它的作用優於黃連,或者黃柏這些藥,它不一定有那麼強。它主要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因為在中醫學當中,這個痢疾不管濕熱痢或者熱毒痢,大致就相當於西醫學當中的細菌性痢疾,那麼這種痢疾往往就有裡急後重,便下膿血,發熱,起病比較急,那麼這個白頭翁可以治,它通過清熱解毒。那麼在這方面,它可能不一定能趕得上黃連和黃柏這一類,而且常常和黃柏、黃連配伍在一起作為一個輔助的藥,它也是一味有效的藥。但是這個痢疾當中還有另外一類,中醫叫做慢性冷痢,也叫做休息痢,也叫做血痢,這個痢疾它沒有裡急後重,也沒有便下膿血,沒有膿,它整個大便都是咖啡色的,所以就是以便血為主的一種痢疾。時作時止,一段時間發生,然後又好了,過一段時間又出現了,叫休息痢,反反復複,斷斷續續的,這個就是現代醫學西醫學所說的原蟲痢,阿米巴原蟲,寄生在大腸裡面所引起的一種特有的病——原蟲痢。前面的黃連、黃柏這一類的藥,對這個原蟲痢,冷痢、久痢,或者血痢,或者休息痢,主要指的這一類的痢疾,那一類的藥,黃連這類藥沒有效,但是白頭翁有一定的效果。這個是黃連、黃柏這一類藥所沒有的優勢,所以前人認為它是一個治痢疾的要藥,又是一個良藥,主要是從這一個角度來加以強調。它不但治菌痢,還治原蟲痢。過去前人其實已經有認識,認識還比較清楚,只不過沒有這樣子表述,我們結合現在醫學把它準確地表述。所以在白頭翁主治裡,我們先就說它能夠治療熱毒濕熱的痢疾,多為細菌性痢疾,便下膿血,裡急後重。也可以用於休息痢,腹痛便血,屢發屢止,經久不愈,這就是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原蟲寄生所引起的,這兩種情況它都可以使用。這是關於白頭翁,我們要求掌握的基本內容。至於說後面它的清熱解毒,還可以用於瘡癰,但是沒有什麼優勢,因為治療瘡癰腫痛的清熱解毒藥太多了,臨床上一般不會考慮到白頭翁,因為白頭翁局部用還有一定的刺激性。我們在這個115頁的參考資料二裡面談到,尤其是新鮮的,它那個氣味,對於口腔、眼的粘膜有很強的刺激,如果搗新鮮的白頭翁那個氣味刺激了眼,那馬上就會流淚,也會使眼睛發紅,局部皮膚也會癢痛,有的也會紅腫,這刺激性是很強的。那麼鮮的口服,對於胃粘膜也有很強的刺激,所以一般白頭翁不用新鮮的,一般是用乾品。乾品的這種刺激性就比較小,或者沒有明顯的刺激性。所以這個外用於一般的瘡癰可以用,但一般不會考慮。另外我們書上下面談到了它治療瘧疾,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瘧疾也是原蟲引起的,滴蟲性陰道炎也是原蟲性的病,因為它本身阿米巴也是一種原蟲,它對原蟲看來還有比較廣泛的作用。很多由原蟲引起的病證,在古方裡面曾經用到,但不是它應用的主要方面。這個都僅供參考,白頭翁我們就要求掌握它的功效和在治療痢疾方面,兩種痢疾都可以選。這是關於白頭翁的情況。

馬齒莧

馬齒莧。馬齒莧是一個肉質的草本植物,它來源於馬齒莧科。因為它這個葉片尖端稍稍有一點向裡凹陷,像那個馬的大牙,臼齒,像馬的牙齒那種形狀,所以叫做馬齒莧,就這樣來的,葉片的形狀。這個又是一種大家喜歡食用的野菜,它是藥食兩用的,這個酸是本身的真實滋味,口嘗的時候,或者作為蔬菜來食用的時候,它也可以煮粥或者煮湯,也帶一點酸味,真實的滋味。那麼這個藥呢,它清熱解毒,主要是用於熱毒痢疾,但不能用於原蟲痢。它和前面黃連、黃芩一樣。它作用比較緩和,一般作為一個輔助的藥,作用不強。但是它有個優點,它可以作為食療。比如說有的痢疾患者,食欲不振,把馬齒莧煮粥,它既可以代替食品,又可以作為藥物,有這個優點,可藥可食。另外它還可以用於其它的熱毒證,瘡癰這類。近年來,馬齒莧的清熱解毒應用範圍也在不斷地擴大,除了傳統的治療痢疾和瘡癰以外,對一些感染性疾病,也有選用馬齒莧的,當然這個最終的療效還有待於總結。另外它可涼血止血,用於多種血熱出血。馬齒莧的涼血止血和前面的那個貫眾的涼血止血有相似之處,它也是能夠明顯地收縮子宮,所以對婦科病的一些出血證有它一定的優勢。這個藥因為它本身是食品,用量比較大。所以在使用注意當中,它能收縮子宮,那麼孕婦反過來就一定不能用。孕婦收縮子宮就容易引起流產,引起墮胎。這是馬齒莧,作為瞭解。

鴨膽子

鴨膽子,這也作一般的瞭解。鴨膽子是來源於苦木科的,這個鴨膽子這種喬木,小喬木,它成熟的果實,用它的整個果的果實。這個果實比女貞子乾了稍大一點,它裡面有一個硬殼,硬殼裡面才是種仁。在有的書上把鴨膽子又叫做苦參子,因為它非常苦,但不是苦參的種子。這個有名的醫藥學家張錫純就犯了一個錯誤,望文生義,因為本草文獻有些說鴨膽子又名苦參子,張錫純就在他的著作裡面說,“乃苦參之種子也”,這個就錯了,張冠李戴了,它有苦參子的名稱,但決不是苦參這種植物的種子或者果實,要把它區別開。這個藥的清熱解毒,主要是治療痢疾。這個鴨膽子治療痢疾,它只能用於原蟲痢,對於細菌性的痢疾,沒有效果。但是我們現在在很多中藥著作裡面,就不是很明確,在描述鴨膽子治療痢疾的時候,還談到了什麼便下膿血、裡急後重。其實這個休息痢就是原蟲痢,它沒有裡急後重,這個症狀不明顯。它也不是便下膿血,它就是便血,整個的排泄物就是咖啡色的。所以我們現在就明確提出來,它用於休息痢,這裡指的休息痢,實際上就是回避了原蟲痢。其實應該說不要回避,就是明確的根據西醫的診斷,就是用於阿米巴原蟲引起的痢疾,腹痛便血,時作時止。這樣子就很明確了。因為在本草學當中,前人其實認識非常準確。比如說在《本草綱目拾遺》,這個鴨膽子,就是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首先收載的。《本草綱目拾遺》裡面收載這個鴨膽子是治療冷痢久瀉,這個冷痢久瀉就相當於休息痢,實際它已經有診斷,很明確。那麼這個冷痢久瀉,外無煩熱躁擾,就是患者不發燒,有的痢疾初期要發燒,“外無煩熱躁擾,內無肚腹急痛”,裡面沒有很突出的腹痛症狀,有赤白相間,無裡急後重,大便流利,小便清長。注意這個趙學敏(說)的這種冷痢久瀉沒有裡急後重,它大便很流暢,也就是說這個裡急後重這種症狀沒有才會這樣子流暢的,而且小便是清長的。儘管它沒有(明確提出是)原蟲痢,在當時沒有這個名稱,但是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的這一段話,清楚地告訴我們了,鴨膽子只用於這種痢疾。但是我們現在加上了裡急後重,趙學敏就明確說了,這個痢疾是沒有裡急後重,大便是很流利的,很流暢的。總不應該再保留這些文字。在這個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裡面,居然他把鴨膽子誤認為是苦參之子,但是他也說它是涼血解毒的要藥,它治療的這個疾病也是一種血痢,赤痢,它沒有膿,不是便下膿血。其實我們詳細地考察前人,他們認識非常準確。所以我們現在在很多書上,這個鴨膽子在這種表述當中,似乎那個細菌性痢疾還能用,其實它不用,沒有效,而且毒性很大。這個是要注意。當然這個原蟲痢本身不多見,當然現在西藥裡面也有治療原蟲的藥物,所以就算是真正發生了,鴨膽子可以用,但它也不是必用之藥,因為毒性很大,所以它臨床實際上價值並不是很大的。大家知道它這個方面的一個用途。

另外用於瘧疾,這瘧疾也是原蟲引起的,像白頭翁一樣,鴨膽子也可以使用。鴨膽子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是外用,把它用來腐蝕贅疣,贅疣,贅就是皮膚上的一些贅生物,疣就是廣泛的由病毒引起的,有的地方叫瘊,病裡面一個侯,就叫尋常疣,這一類的都可以局部使用,不要讓它腐蝕正常的皮膚或者肌肉,它局部可以壞死脫落。有的用來治療雞眼也是這個道理。用的比較多的是外用這方面。另外,根據它有很強的抗病毒作用,有的人研究它在治療病毒類疾病方面的一些潛在的應用,比如說將它作注射劑,都有這方面的研究,但是最後還不能肯定。

根據傳統,我們就瞭解它的功效。更主要的要瞭解鴨膽子是它的毒性,有毒的。這個藥的毒性,比如說口服了以後,對胃腸就有腐蝕性,對肝腎功能也有明顯的損傷。所以鴨膽子在臨床上不應該多用。除了外用以外儘量少用。今後的注射劑是另外一回事。傳統口服這個藥的時候,一般是輕輕地把鴨膽子的果實,把它表面的果殼敲破,取裡面完整的種子,用龍眼肉來包裹,整個把它吞下去。那麼它在胃裡面的,是緩慢的龍眼肉消化以後,裡面的藥出來,所以就避免了對胃腸的刺激。現在是裝在膠囊裡面,尤其是腸溶性的膠囊,避免對胃產生不良的刺激性。所以注意這個鴨膽子的用法和使用注意。用法一般是吞服它的種子,每一次不多,就5~12粒,或者用龍眼肉,或者裝在膠囊裡面,不入湯劑,不能做湯劑。做湯劑不但很苦,而且有腐蝕性。因為它對胃腸道、對肝腎都有損傷,那麼這些地方不健康、不正常,比如說有潰瘍,有胃炎,或者肝腎功能本身就不好,一般都不要內服。所以這個藥就是主要瞭解它的這個毒性。

這個後面的清熱解毒藥,大綱上都不要求,同學們自己可以看一下。就是其中有的,比如說最後的一味,像這個120頁的白花蛇舌草,那麼現在臨床上還比較常用,尤其是用來治療一些腫瘤的患者的處方裡面多用。它就是一個清熱解毒藥。所以對這些藥物的名稱要比較熟悉,不屬於考核的範圍。

這是清熱解毒藥,因為藥比較多,我們就分了這樣四組,那麼一開始就講第一組、第二組,都是可以廣泛用於瘡癰腫痛,第二組傳統主要用於瘡癰,現在也用於溫熱病,實際這兩組的界線慢慢地在縮小。後面兩組對於治療咽喉腫痛,或者痢疾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利咽的藥前面學的也很多,後面還會學,更常用,而且像山豆根這一類本身很苦,又經常出現不良反應,它遠不如板藍根、牛蒡子,或者以後要學的玄參這一類藥,解毒利咽的藥,那在臨床上更加普遍,更為重要。那麼治痢疾,前面有黃連這一類藥,只不過這裡有兩味藥它可以治療原蟲痢,這是特殊的地方。這兩組藥對於瘡癰不是不能用,能用,相對來說,它的療效不是很強,所以用的少一些。關於清熱解毒的就介紹到這樣一些具體的藥物。需要說明,其它章節有許多清熱解毒藥,比如說發散風熱藥當中,牛蒡子、菊花、升麻,都是比較典型的清熱解毒藥。清熱瀉火藥當中的梔子、夏枯草,我們下面第四節清熱涼血藥裡面,比如說水牛角、玄參,清虛熱藥當中白薇、胡黃連,這些都是清熱解毒藥。所以清熱解毒藥在清熱藥當中是數量最多的,學了以後互相都應該聯繫起來,不應該把它們孤立地截然地分開。


第四節,清熱涼血藥

這個清熱涼血藥的基本功效就是清熱涼血,簡稱叫涼血,有的也叫清血熱,這個比較少用。單稱涼血的是比較多。這是基本功效。清熱涼血或簡稱涼血。它的主治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因為清熱藥的分類,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溫病治療原則的需要,因為溫病有衛氣營血的這樣不同的四個階段,那麼針對溫病學而言,對於溫熱病,清熱涼血藥主要就用於溫熱病的熱入營分和熱入血分,所以營分證和血分證都是清熱涼血藥的主治證。因為溫熱病的熱入營血,這個營分證和血分證,它都有血熱這個病理存在,都有血熱的病理,邪氣都進入了血分,只是營分是血分的初起階段,血分是營分的進一步發展,更深入的階段。血分有熱邪,這是相同的,所以它們都要用清熱涼血藥。只不過這兩個階段它有一些不同的表現,因為營分剛剛從氣分來,還保留了很多氣分的一些特徵,再加上它剛剛是邪氣傷及了血分,所以動血的症狀不是那麼很明顯,只是斑疹癮現,我們在衛氣營血的診斷當中學過有出血不明顯,很少的一點斑疹,不明顯的,就是出血不重,另外帶有很多氣分的一些症狀,所以在營分階段,涼血藥常常和清熱解毒藥、和清熱瀉火同用,那麼有時候可以就使血分的症狀得到減輕控制,顯現出還是以氣分為主的,前人把它叫做透營轉氣,它配伍很多的清熱瀉火藥和清熱解毒藥。而在血分階段,這個舌質深絳,顏色更深了,尤其出現了動血,斑疹顯露,皮下的出血或者其它的出血非常明顯,那麼涼血的同時要配伍活血化瘀的藥。營分呢,活血化瘀不是很主要,對血分就顯得更加重要。當然不管營分或者血分都傷陰,都有熱毒,所以在治療溫熱病的營血分的時候,加一定的清熱解毒的藥,加一定的養陰生津的藥,都很必需,但是對於在營分,解毒相對於血分還要重要一些。在營分常常配伍清熱瀉火的藥,在血分更多的強調是活血化瘀的藥,是配伍上的不同,但是需要清熱涼血這一點,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它們的主治,第一,是溫熱病的熱入營血,具體的一些內容,溫病學裡面大家還要深入進一步的學習,這個作常識性的初步的瞭解。那麼第二,就是用於內科雜病的出血證,就是血熱妄行。由於邪氣——熱邪,擾動了血分,它不能正常地在血管裡面運行,在脈內運行,而溢於血管之外,有的叫做熱邪迫血妄行,簡稱就叫血熱妄行。這是從它基本的功效和主治這兩個方面適當地注意。另外注意這一類藥的兼有功效。那麼這一類的藥,因為它主要用於溫熱病的熱入營血,熱入營血它本身是溫熱病,需要清熱解毒。溫熱病明顯地傷陰,再到血分階段出現了動血,那麼需要止血,出血以後就有瘀血,還需要活血化瘀。我們下面要學的清熱涼血藥,有的兼有清熱解毒作用,有的兼有養陰生津的作用,有的兼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的兼有止血的作用,那麼這些兼有功效,雖然普遍性不是非常突出,不是很多的藥都兼有,比如說就其中的一味兩味,最多不過三味兼有,但是它對於溫熱病的熱入營血的治療,它應當和清熱涼血綜合起來加以考慮。這個溫熱病熱入營血,它都是有針對性的一些功效,它是一個整體,對於溫熱病的應用。所以清熱涼血藥這一節我們要學的藥,有的時候很難把功效和主治對應不是一對一的,不像前面我們學過的,比如說有的藥物,它有一個功效下面就對應一個主治,而且這個往往和其它功效的相關性不是很明顯,但這個清熱涼血藥不一樣,往往它每一個主治與多種功效有關,不是單純的一對一,是幾種功效在同一個病證當中它同時發揮,這個是學習清熱涼血藥主治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所以也是注意它的兼有功效,也是學習這類藥物的一個重點。要記住,它究竟除了清熱涼血,還兼能做什麼,說穿了也就是一個要熟記功效的問題。這是關於功效主治。另外,關於這一類藥的性能,性能特點,當然苦寒,這個是共通的,除了苦味,這一類的藥物有的有甘味。為什麼有甘味呢?因為能夠養陰生津,這個和清熱瀉火藥的有甘味是一樣的。加上本身這一類的藥有的藥有一定的甜味,比如生地黃,有一點甜味的,有甘味。另外有的藥物有鹹味,為什麼有鹹呢?就是我講五味的時候,因為五味理論不能夠反映更多的藥物功效的性質和特徵,後人試圖擴大五味理論每一種味所代表的藥物的作用的性質特徵,比如說就加入了鹹入血、鹹入腎,那麼這裡是作用於血分的,所以有的藥有的就加鹹味,或者把鹹味保留下來,我們書上也談到了“鹹入血”,當然它也來源於五行,鹹是水的味。營血呢?那麼它主要是在心,是屬火的,有一個水能克火,也是保留鹹味的,這是前人認為它的理由之一吧。這個供參考。所以我們對這些藥,它為什麼有鹹味,就主要基於這樣的原因。關於這一類藥物的歸經,那麼主要是心肝兩經,這是根據中醫的臟象學說,心主血脈,那麼熱入營血,肯定是與心主血脈有關的一些病理改變。肝藏血,尤其是出血,認為是肝不藏血。所以今後我們對凡是藥物與血分有關係的一些功效,包括了涼血、活血、止血、補血,基本上它都可歸心肝經,這個是個規律。所以這一類的藥物,主要的歸經就是心肝兩經。如果它兼有其它的功效,可能還有其它的歸經,但最基本的、最共通的都有這兩經。那麼在這個配伍,如果這一類的藥,我剛才講了,是用於營分的階段,注意配伍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另外用於血分呢,注意配伍活血化瘀和止血的藥,但是都要還要配伍養陰的藥。如果用於內科雜病當中的血熱妄行,這一類藥多數是沒有直接的止血作用,它只能夠針對血熱妄行的病因,它是一個間接的可以緩解出血的這種勢頭。只有少部分的清熱涼血藥又是止血藥。所以在用於血熱妄行的時候,往往要配伍止血藥,尤其是要和今後我們學止血藥那一章有涼血止血藥一節,和那一節的藥,更要把它緊密地聯繫起來,那麼這樣子臨床上就能更好地選擇。這一類的藥,有的比較滋膩,所以胃腸不好的,在使用的時候量不要大,或者可以配伍一些健胃的,避免它產生這方面的不良反應。

我們這一節課就先介紹清熱涼血藥的概述部分,具體的藥物我們下一節再來具體地介紹。先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