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十四講   中藥的應用:中藥的配伍(一)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中藥的應用

 

請同學們翻在第42頁總論的第六章,也是總論的最後一章,中藥的應用。在這一章裡面主要介紹四個方面的問題,就是中藥的配伍、用藥禁忌、中藥的劑量和中藥的用法。根據教學大綱,前面兩個問題,就是中藥的配伍和用藥禁忌屬於掌握的內容,所以要更加重要一些。後面的兩個問題,中藥的劑量和中藥的用法屬於熟悉的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對於臨床醫生都是很重要的關於中藥應用的知識,實際上都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中藥的配伍

下面我們介紹第一個問題,也就是第一節,中藥的配伍。我們從中藥的使用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中藥的最早期一般是單味藥的使用。在單味藥使用的過程當中,就發現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般的單味藥它的作用強度都有限,就是它的力度,臨床上有的病情比較重的時候它常常覺得藥力不夠,也就是一般說的藥不及病,達不到預期治療的效果,所以就需要來增強單味藥物的作用強度,後來呢就通過配伍的方法。另外這個單味藥儘管中藥有的說一味藥就是一個小的複方,它不止一種功效,至少都是兩種,或者三種功效,但是人的疾病或者說這種證候有時候是非常複雜的。這個藥物儘管有不止一種功效,還不能完全適應這個病情的需要。那比如說感冒風寒以後,可能就會出現頭身疼痛,或者出現咳嗽氣喘,他有很多的症狀,如果這個單味藥它可能只有發散表邪的作用,或者就沒有止咳平喘,不能緩解咳嗽氣喘的症狀。有的可能也沒有明顯的止痛作用,緩解頭身疼痛的效果也並不理想。有的可能兼有止咳平喘,它止痛的效果並不強。有的可能兼有止痛,但它沒有緩解咳嗽氣喘這樣的一些功效,所以它不能全面的適應這個證候或者患者病情的需要,這也是單味藥不足的地方,也需要用另外加一些藥來使它能夠全面針對證候而適合病情的需要。另外有的單味藥呢有一定的毒性,或者常常出現不良反應。這個在實踐當中慢慢的發現也可以通過配伍來降低或者消除一些藥物的毒性或者不良反應。所以這樣呢,中藥的臨床應用就由以單味藥為主進入到複方的使用。那麼複方的使用呢,就涉及到一個配伍的問題,所以首先呢我們要瞭解什麼叫中藥的配伍。配伍,配就是配合、組合的意思;伍呢,最初的本意是部隊,隊伍,就好像組成一支軍隊,它不是單一的一個。所以從中藥的配伍來說呢,就是兩味或兩味以上的藥物組合使用,這個就叫做配伍。把兩味或者兩味以上的藥物組合使用,這就叫做中藥的配伍,或者就叫做配伍。關於中藥的配伍在《中藥學》裡面要介紹,今後《方劑學》裡面也要介紹,但是這兩門課程當中,研究的中藥的配伍的角度不一樣,它的內容也不一樣。《中藥學》裡面的配伍呢,是研究的藥與藥之間,主要是兩味藥之間,它互相組合在一起,使用以後會出現怎麼樣的一些情況,在它的毒性或者功效方面,有怎麼樣一些相互的影響,它是一種任意的關係。而《方劑學》當中研究的配伍它是對一個特定的處方,這個處方它是根據病情的需要,根據治法的需要把一些藥物有機的組合起來。那麼在《方劑》裡面研究的配伍呢,是在研究這個方裡面的藥物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這些藥物對於它們所要治療的病證之間的一些相互的關係。它是根據特定的臨床需要,是研究方劑內的。這兩者它的出發點不一樣,所以我們在《中藥學》裡面討論這個配伍並不涉及具體的方,這個方裡面這個藥它的關係怎麼樣怎麼樣,而且我們是討論的任意的兩味藥物組合在一起它會怎麼樣,這裡就是說明一點。

在第一節裡面呢,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配伍的目的,第二個是配伍的關係,第三個是怎樣正確對待各種配伍關係,比較重要的是後面兩個問題,尤其是第二個問題是這一節的一個核心內容。那麼第一個問題呢,相對較簡單一些,也容易理解和記憶。就是配伍的目的,也就是說中藥為什麼現在很少單味使用,要把它組合在一起,要組成複方,要配伍使用。根據我剛才講的,中藥單味使用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有它的局限性。這個局限性呢一個就是單味用常常可能藥力不夠,或者說不能完全適應病情的需要,或者容易出現毒副反應。針對這種不足,通過配伍那就是來解決這三個不足的地方,對它進行彌補,所以這個配伍的目的概括起來就三點:一個就是增強作用,提高臨床療效。比如說我們剛才講這個外感風寒,就是如果出現了咳嗽氣喘、頭身疼痛,我們就把兩種以上類似的發散風寒的藥物組合在一起,比如說麻黃和桂枝,今後羌活與防風等等,這方面呢它可能就會作用增強,在發散表邪的時候。另外就是全面適應病情的需要。因為病情是複雜的,單味藥往往沒有那麼多的功效。另外一個就是降低毒副反應。這三個目的與炮製的目的從文字上來講是一樣的,從目的來說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是通過炮製的方法,一個是把藥物組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說是異曲同工,它們最終的對於臨床在應用當中最終的目的是一樣。我們前面說炮製的時候,炮製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增強藥物的作用,提高臨床療效。它通過比如說把藥物切片,或者把它粉碎,便於煎煮,使有效成份能夠充分的溶出。或者說加上一些輔料,對藥物進行炒,或者炙,或者通過其他一些炮製的手段,使這個作用增強。除了炮製能夠增強藥物的作用以外,把類似的藥物,有類似功效的藥物組合在一起來增強,這是更加重要,可能比炮製增強作用更加明顯,但是它的表述的文字上是一樣。第二個呢,炮製也是降低毒副反應。這個配伍也是,比如說前面我們說烏頭附子有毒的需要炮製,炮製一般都是要用加熱的方法,有的也要加一些輔料。有的輔料本身就是藥物,也相當於就是配伍了。比如說附子有毒,和乾薑一起,可能附子的毒性在煎煮的過程當中就有所降低。前面我們也講過麻黃如果說用於肺熱喘咳有汗的,它的溫散發汗的作用可能就成為一種副作用,這個時候如果是配伍石膏,對肺熱的喘咳它的副作用就不容易表現出來。通過配伍就降低了毒副作用,一個是毒性作用,一個是副作用,保證了臨床用藥的安全。另外就是全面適應病情,炮製裡面呢,說的是改變了它的性能功效,它可以擴大臨床的應用範圍。但是配伍呢,它是通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在一起,它可能有的藥物它治療一些兼證,比如說剛才講的感冒,它一般要發散風寒,風寒感冒需要發散風寒,有咳嗽的,有痰的加一點化痰藥。比如說麻黃,儘管它能發散風寒,也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如果外感風寒了以後咳嗽氣喘,而且痰很多,那麻黃本身沒有祛痰的作用,或者說祛痰作用很不明顯,那往往可能就是在複方裡面加上半夏這樣一些祛痰的藥,這個針對性就更加好一些。所以配伍的目的和前面的這個炮製的目的結合起來,很容易記憶,理解也不困難,所以我們就作這樣很簡單一點介紹。

配伍關係(七情)

第二個問題,配伍關係。配伍關係的第一段,就是42頁到43頁,這一大段當中大家重點要理解的一個術語,一個名詞術語,就是七情。這個七情是《神農本草經》在序列當中,首先就提出來了藥物有七情,什麼叫做單行?什麼叫做七情就是在43頁的第二行,一般認為七情是單味藥的應用同藥物之間的六種配伍關係的總稱。如果我們要用一個數學的等式來表述的話,七情就等於單行加配伍關係。單行呢一般理解就是單味藥使用,單味藥使用它不存在配伍,所以它不是一個配伍關係。另外有六種配伍關係就是我們下面分別要介紹的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這六種配伍關係加上藥物的單味應用,這個等於七情,一般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在實際上呢,可能《神農本草經》的本意七情就是七種配伍關係。由於目前一般公認的是前者,就認為七情等於單行加配伍關係。從曆版統編教材,我們過去使用的每一本教材上都是這樣來解釋的。這個在人們心目當中已經成了一個固定的這麼一個解釋了。在其他教材以外的中藥書呢,在當代也普遍都是這樣認為。但是實際上我們通過對文獻的考查,尤其是對《神農本草經》原文的研究,就是我們書上說的,實際上七情中的每一情討論的都是藥物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效應。也就是說,實際上七情就是七種配伍關係,這一點我們僅供同學們參考。因為為了和其他的中藥教材完全吻合,所以我們首先要求同學們還是首先掌握的還是這個七情等於單行加上配伍關係。為什麼七情又是七種配伍關係呢?下面我們介紹了單行以後對這個問題可能就有進一步比較全面的一些瞭解,但這僅供大家參考的。下面我就把這七情的每一情,每一種情況說一下,還補充說明一點,在中醫藥學當中有兩種七情,一個是在中醫學基礎裡面,所謂的七情呢是人的七種情志變化:喜怒憂思悲恐驚,這樣七種情志變化,一般簡稱就是說七情。我們這裡一般叫做中藥的七情,前面加上一個定語,指的主要是研究配伍為核心的一個藥性理論方面的問題,所以要把這兩個七情區別開來。

單行

下面我介紹每一情,就是每一種情況,第一個單行。單行就是到目前為止,一般都是認為單行就是用單味藥物治病,就不進行配伍。這個也就是李時珍所說的“單方不用輔”,就是不用其他的藥物來輔助,來配合,自己使用,最早對單行進行解釋是明代比李時珍稍微早一點的陳嘉謨,他在《本草蒙筌》裡面就說:“單行者,不與諸藥共劑而獨能攻補也”。不與其他的共劑,就是不配伍,用一味藥來進行祛邪或者補虛,就是能攻補,他舉了例子,比如說獨參湯只用人參,獨桔湯只用桔梗。獨參湯用於治療元氣虛脫,或者其他的氣虛證;獨桔湯呢是治療咽喉疼痛,用來利咽的,是這樣的一個方劑,所以這個很容易記。單行現在一般認為就是用單味藥治病,實際上最早的使用我剛才講的是用的單味藥,就是在當代臨床當中也有用單味的,在一些方書上也有記載。比如剛才陳嘉謨舉了兩個單獨用的例子,獨參湯這是影響很大的了,用來治療元氣虛脫的時候,為了更好的發揮人參益氣救脫,不要受其他藥物的牽制,所以在臨床上是經常使用,在古書上比如說比較單純的肺熱咳嗽,用黃芩一味藥,就叫清金散。比如說陽明經的頭痛,單獨的用白芷一味藥,比如叫都梁丸,作成丸劑,這都是一些比較重要的古方,它也有這種使用的情況。我們在教材書上有一個幾行,一段很小的字就是闡述我們一個新的觀點,這個新的觀點呢就是供大家參考,我們剛才講的,就是我們認為這個在《神農本草經》當中所講的單行,並不是用單味藥治病,也是一種配伍關係。因為《神農本草經》在序列當中,它在提到藥物有七情的時候說:藥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殺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關鍵在後面八個字:凡此七情,合和視之。那麼這個合和呢就是配合的意思,因為當時還沒發現配伍這種詞彙,把藥物的組合稱為配伍是後世,在當時就把藥物之間的組合就叫做合和,就是有配合、配伍的意思。當時它就是說在藥物配伍使用的時候要考慮這七種情況,它把單行和另外的六種配伍關係是等同,都作為配伍來對待的,所以認真理解本經的原文,它的原意,它和其他的六種配伍關係應該說沒有區別,都是屬於合和的範疇之內,都是屬於配伍的範疇之內的,所以這個是從本經的原文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當然另外還可以一些旁證,在五代的時候,就是殘唐時期有一部本草,就是韓保昇的《蜀本草》,《蜀本草》它對《神農本草經》當時的這種七情的藥數有一個統計,在《神農本草經》裡面,哪一情有多少種藥,它的統計當中就是單行者有七十一種。如果說這個單行是單味藥使用,不進行配伍,在《神農本草經》的三百六十五種藥,哪一種藥不能單行呢?為什麼只有七十一種單行呢?這個不能不使人產生疑問,因為藥就是從單味藥應用開始的。韓保昇當時很可能是見到了本經的原文,但是我們現在見不到了,而且就連韓保昇的《蜀本草》他怎麼統計,有沒有提到其他的,我們現在也是從一些間接的資料找,因為《蜀本草》現在也沒有傳下來,但是它對本經的七情的藥對統計這個數一直都流傳在世的。單行者七十一種,這個就只能有另外的理解。我們覺得這個單行應該怎樣來理解呢?這個單行就是兩個藥配伍在一個方裡面互不影響,互相不影響,雙方既不增強作用,也不降低作用;既不增加毒性,也不降低毒性。這種情況在複方裡面會不會出現呢?應該說是會出現的。比如說兩個藥在同一個方裡面,它互相不干擾,都沒有關係。比如說有的文獻上提到了保和丸裡面用了連翹,連翹和其他的消食藥,保和丸裡面大量的是消食藥。消食藥可能沒有增加連翹的清熱作用;也不降低連翹的清熱作用,也不增加。當然連翹也不增加,也不降低那些消食藥的消食作用。就是說連翹和那些消食藥應該是一個互不相干,互不影響。

另外比如說還有其他的一些方子裡面,也可能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我們仔細的研究可能還會發現很多類似的這種情況。比如說枳實導滯丸當中的澤瀉,可能和其他藥物之間也有這種情況,它既不增加其他藥物的行氣導滯,也不降低,但它本身的利尿的作用,清利下焦濕熱也不受其他藥物的影響。這個呢可能比較符合本經的本意,這個單行就是藥物在複方裡面互不影響,互相沒有影響。這個呢,還可以找到一個旁證,就是在《漢書》裡面,《漢書》裡面呢有這樣一個記載:帝分遣使者微服單行。帝就是當時的皇帝,可能是漢武帝;分遣使者,分別的派遣,分遣使者,分別的派遣使者。首先我們注意這個分遣,肯定不止一個,至少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使者,分別派遣到某一個地方去。比如說派到這個省那個省,我們現在同時派了一批使者,或者同時派到北京市,他不止派一個人,派兩個,三個,才能夠叫分遣,分別派遣,增強了什麼呢?去微服私訪,微服就是我們現在微服私訪,就是不打招呼,不給下面的官員,不讓人知道他的身份去體察民情。這個微服的過程當中要求要單行,微服單行,這個單行的意思怎麼理解呢?就是說這些同時派出去的使者之間他們不互相聯繫,分別只對皇帝負責任,對皇帝彙報下面的情況,他們之間可能互相不認識,也互相不知道,更不能互相溝通。就相當於我們在一些電影啦,電視裡面看到過去那個戰爭年代一些特工,上面有一個總的頭目,下面哪怕兩個特工在平時生活當中密切接觸在一起,互相都不知道對方的身份,所以對他們所幹的工作互相沒有影響。各幹各的,分別收集的情報分別向上面彙報。所以這個在《漢書》裡面,《漢書》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成書也在漢代,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我想他們用的單行可能在詞義上應該是有相同之處。所以從剛才《漢書》的一句話:分遣使者,不止一個,兩個以上同時出去,但是他們是單行的。這個可能在一個處方裡面比如說開了幾味藥,就相當於皇帝分遣了兩位使者,這兩位使者他們服用到進入人體以後去,是單行的,各幹各的,自己有什麼功效就發揮什麼功效,雙方沒有什麼影響,沒有什麼聯繫。這個我們可能需要進一步的從實驗研究得到證實,從理論上是完全成立的。

另外呢,李時珍說單方不用輔,把這個單行等同於單方,這個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過去經常稱什麼單方,或者有的書就叫單方,書名,所謂這個單方呢只不過是簡單的單,不是單一的單。單方絕不是一味藥,絕大多數的單方都是兩味或者兩味以上的藥,所以清代的徐靈胎就說:單方者藥不過二三味,只不過二三種,有的或者藥不過一二味,只不過一二種,也有這種說法。就說藥比較少而已,比較簡單,但絕不是單一的,所以單行不等於單方。根據上面我舉的這些例子,或者加以一些說明,就是一個問題,就是想證明單行也是一種配伍關係。但是我們現在在學習書的時候,就是為了和其他的教材保持一致性,所以我們只要求大家記這個單行仍然是用單味藥治病。就和目前普遍的認識同流,是不是真正就是單味藥治病呢?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後人的一種發揮,在當前已經界定為了一個單味藥治病。當然用單味藥治病也是客觀存在的,也是藥物應用的情況之一。這個理解有它一定的道理,也有它一定的實用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實際的。但是《神農本草經》原意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應該商榷,我剛才已經發表了我的觀點,我認為至少《神農本草經》當時它認為單行是一種配伍關係,我下面談的一些就是舉的一些例子來證明,來說明,我想應該說還是能夠成立的。這是關於第一個情況,第一種情況,單行。

相須

第二個,相須。相須在有的古代文獻當中也把這個須字寫成需要的需,但是那種使用比較少一點,其實應該是相通的。在一般的文獻當中都是我們現在教材上這個必須的須,那個需要的需在過去文獻上也是有出現的。我們書上講相須就是性能功效相類似的兩種藥物配伍使用,我們一般都是討論兩種藥物之間,雖然我們這裡沒說,只是說的性能功效類似的藥物,一般說是類似的兩種藥物,當然也可以多種,但是兩種最簡單,討論起來最方便。配合使用可以增強某種或者幾種治療效應,也就是增強功效,增強它的治療作用就是增強功效,增強作用都一樣。這個增強可能是只增強其中的一種,也可能不止一種功效,這樣的配伍叫做相須,就是有明顯的增強作用的效果。

另外,配伍的兩種藥物是相類似的,這就是李時珍說的: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什麼叫相須呢?首先同類,就是在性能功效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現在我們按功效分類的中藥學當中,它基本上在同一個章節裡面,一般就叫做同類。不可離也,就是這兩個藥配伍在一起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或者不是簡單的,相加的一種增效的效果,所以才稱為不可離。

怎樣來簡單的判斷這個不可離呢?常常就是有些名方,在名方裡面兩味藥常常都作為方裡面的重要的藥物在一起使用。比如說我們今後學習麻黃湯,麻黃湯裡面的麻黃、桂枝都屬於發散風寒藥,在麻黃湯裡面它們不可分離,同時使用,認為麻黃、桂枝是同類不可離的。銀翹散裡面的金銀花和連翹,桑菊飲中的桑葉和菊花,比如說大承氣湯當中的大黃和芒硝等等,在當前我們都是這樣認識。同類一般在同一個章節,不可離,很多很有名的方劑作為背景,作為支撐,因為名方長期的應用,它們組合在一起,就能夠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明顯的增效的作用,這個是相須的問題。但是在《神農本草經》及其以後很長的時間之內,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當時認為是相須的藥對,在當時儘管《神農本草經》提出了藥有相須者,但是在具體列出的配伍的藥對的時候,它沒有提到什麼藥和什麼藥是相須,而且只是說什麼藥配什麼藥良,良好的良;或者什麼藥得到什麼藥良。在《神農本草經》當中有少數這樣的藥物,實際上就是一般認為都是指的就是相須。在當時所謂的這些相須的藥對當中,它強調的是一個明顯的增效的這樣一個效果,往往並不是同類的。在古代的相須的藥對當中,往往不是同類的藥。我們現在實際上是對《神農本草經》的一種發展,這樣大家來認識這個相須,在學習的時候就比較方便。但是嚴格講起來,判斷一個藥對是不是相須,最主要的應該在不可離。為什麼不可離呢?它可能作用明顯增強,也可能產生了一種新的是單味藥物所沒有的一種功效,是用其他的藥物都不能取代的。所以有的時候這個相須就用了需要的需,互相需要,互相必須。就說的臨床上要達到這個效果,必須這樣子配伍,這個才是關鍵。比如說有人作過藥理實驗,全蠍和蜈蚣,今後的息風止痙藥中要學,都有抗驚厥的作用,它以抗驚厥作為一個藥理指標。就是說這兩個藥各用0.5克的時候,組合在一起,它的抗驚厥的作用相當強,得到的藥效結果相當強。如果說單獨用,用1克蜈蚣有一點微弱的抗驚厥作用,用1克全蠍甚至於沒有發現明顯的(抗驚厥作用),而這兩個藥如果它們單用只用一半(0.5g)也沒有這種作用,它就是在等量的時候配伍,這個就不是簡單的兩個藥相加,比兩個藥的功力加起來,就是一加一大於二這麼樣一個效果,這種增效,所以它不可離。可能配伍其他的藥它就不能大於二,這兩個藥配伍在一起就大於二。當然也可以這樣理解,比如說我們今後要學桂枝湯,桂枝湯裡面桂枝和白芍配伍在一起,它對於營衛不和,它能夠調和營衛,產生了一種新的功效,它互相需要。其實它也應該是一種相須,可能桂枝配其他的藥,或者芍藥配其他的解表藥都不能達到調和營衛的效果,就只有這兩味藥它們互相需要,互相必須這樣子組合。但是桂枝和芍藥(白芍)不是同類,所以古人對於相須不強調同類,只強調必須組合在一起,不可離,這個非常有道理。當然這個相須怎麼定量,它是明顯的增加了,有很多難度,我們現在教材上這樣規定,同類不可離,它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大家學習起來只要是有著名的方,又在同一類的藥當中,但是這個有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的問題就是剛才講的有的並不同類,但是它仍然是相須的,我們可能就會忽略掉,有悖於《神農本草經》的原意,這種情況可能還是比較多的。

另外,同類的藥常常在一起,它未必一定都是相須,可能有的就是簡單的相加。總之真正什麼叫相須?怎麼樣來客觀的判斷?應該說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但是我們在初步學習的時候,我們只要求同學們作一個簡單的瞭解,就按照教科書上,我作的補充可以不同類的,供參考。實際上呢,就是在我們要學的藥當中,由於分類是人為的,是相對的,有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同類,從那個角度來說它不同類。比如說一般人們認為知母和黃柏是一個相須的藥對,在降火滋陰的時候是相須的。但是如果說大的清熱藥,知母黃柏都在我們各論的第二章,就是第八章裡面,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們是同類的,都是清熱藥。但是清熱藥裡面又有不同的小類,知母在清熱瀉火藥,黃柏在清熱燥濕藥,如果從小類來說,它們就不同類,但是這個往往也可以認為相須。比如說枳實和厚朴,像大承氣湯這些方裡面,消除痞滿腹脹,痞脹,是一個相須的行氣的藥物。但是現在的厚朴我們分類分到化濕藥,枳實在行氣藥,兩個不在一章。好像是不同類,但是厚朴也有很好的行氣作用。如果我們把厚朴改變它的歸屬,把它放在行氣藥當中完全可以,這個枳實和厚朴就是同類的了。這個同類不同類完全是人為把它這樣子造成的,所以這個分類是人為,是相對的。所以真正要判斷是否是相須,嚴格講來還是應該說他最終的藥效是不是不可分離。離開了就達不到同樣的效果,這個是關鍵。我們記憶的時候以李時珍那句話還是很好記的,同類原則上是適合的,我們現在至少是這樣認識的。

相使

第三個,相使。相使呢就是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一點,或者某一些共性的兩個藥配伍在一起,以一味藥為主而以另一味藥為輔,用輔藥來提高主藥的療效,這種關係稱為相使。這個使有使用,指使的意思。這個配伍關係有明顯的主次關係,前面的相須在解釋方義的時候可能也有主次,但那個主次不是很明顯。比如說這個白虎湯,今後要學,裡面有石膏、知母,一般認為是相須的,在清熱瀉火方面。那麼石膏、知母究竟誰是主,誰是輔,歷來就有爭論。我們現在或者今後要學的方劑,一般認為石膏是君藥,而知母是臣藥。那麼君臣之間就有主輔關係,又有主次關係。但是《醫宗金鑒》在分析這個方的時候,它認為知母應該是君藥,石膏應該是臣藥。實際上造成的這種現象,就是它們的主次是很難區別的,是人為,是相對的。比如說銀翹散,銀花、連翹在方裡面都作為主要的藥物,這個往往不去區別它。四物湯,當歸與熟地,在方劑解釋的時候常常認為當歸是最主要的,實際上要看這個方用於什麼樣的證候,如果是用於調經,又有瘀血疼痛,這種血虛證當然應該以當歸為君藥,熟地作為輔佐。但是如果血虛證是偏於陰血虧損,血虛兼有陰虧,比較寧靜的,熟地應該成為四物湯的君藥,反之當歸就應該處於一個次要的地位。也就是說相須的藥對它這個主輔關係比較次要一些,很不明顯。相使的主輔關係呢很典型,其中有一個藥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主藥。另外一個藥無論如何它也不能成為主藥,主輔關係明顯,這個也是一般的增強作用,它不是一加一大於二的關係。我們書上舉的例子,比如說用治療氣虛水腫,黃耆是一個補氣的藥,補氣作用很強,又有一定的利水作用,當然以它為最主要的藥物,加一點茯苓,茯苓也可以利尿,就是在利尿這一點它有協同作用,能夠增強黃耆的治療作用。所以黃耆和茯苓的配伍之間屬於相使的,當然這個相使的配伍關係在今後方劑當中見到的大量的應該說都是一個相使的關係,很容易舉這方面的例子。比如說麻黃湯治療風寒感冒兼有咳喘,裡面有杏仁,杏仁就是麻黃的使藥。麻黃針對風寒外感,對病因病機有很強的針對性,同時又有止咳平喘的作用。杏仁,僅僅是在止咳平喘方面與麻黃有一點相似性。以麻黃為主的同時治療風寒的喘咳,起一個輔助的作用。像這一類的,比如說在很多方當中的甘草,可能都是起一個很次要的輔助作用。比如說有一個金銀花湯,金銀花和甘草治療熱毒瘡瘍腫痛,以金銀花作為清熱解毒消癰腫的主藥,加一點甘草在裡面,協助金銀花,甘草在這個時候成為金銀花的一種使藥。

這個相須和相使它們的相同的地方都是增效,配伍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強作用,增強療效。不同的一個是主輔關係是不是非常明顯,另外這個增效是不是一定不可離。相使的藥往往可以用其他的來代替,而相須的一般是很難代替的,這兩個是屬於同類的,所以經常相須相使並提。嚴格講來,在古代的這些文獻裡面,相使也有同類的藥。在文獻當中,我們現在看來是同類,但它認為是相似,可能它就是增效。這節課就講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