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下面介紹五味的第三個問題,五味的確定。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幫助同學們今後學習各論的時候,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方法才編寫這樣的一部分內容。關於五味的確定我們可以回憶前面關於五味的含義,五味的含義一個是表示真實滋味,另外是表示作用的性質和特徵,這個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這個五味的確定的依據一個就是藥物的真實滋味,第二個就是它的一些功效,這是兩大依據。從發展的過程來看,早期的五味,藥物的五味,它是以藥材的真實滋味為主要依據的。因為在早期,一個是中藥的品種不多,《神農本草經》那麼三百多味藥,當時認識的藥物的功效也不多。在當時用藥的實踐當中,發現了藥物的作用,一些基本作用和它的滋味之間可能有很大的相關性。比如說發現了很多解表的藥,或者說一般的解表的藥都是芳香的。比如說現在的《神農本草經》裡面用於解表的藥紫蘇、生薑、羌活、防風、槁本,這些都是很香的,可能當時就產生了辛能散這樣的理論,根據其他的味和作用之間可能也如此,發現一些酸味的藥都有收澀作用,或者收斂固澀作用,所以就有了酸收的理論,辛散酸收,慢慢的就形成了這麼五味的理論。但是後來呢,一個是藥物的品種不斷的增加,成倍成倍地增加,三百六十五種,《本草經集注》七百三十種,以後更多了。另外呢,藥物的作用也越來越多,也並不那麼單一,不僅僅是收、散這樣的一些作用,這樣子可能就出現了一些用原來的理論不能包容的一些現象。比如說辛能散,有的辛味的藥並不能散,而有的能散的藥它並不辛,那麼這個五味的理論已經初步確立了,所以就對它進一步為了完善。完善就兩種方法,一種方法如果不吻合的,有些藥物它的真實滋味非常典型,雖然這個滋味不能表示它的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徵,但仍然把它寫在具體藥物的味裡邊。比如說山楂,今後學的消食藥的山楂,山楂兩大作用,一個是消食,幫助消化;另外一個就是活血化瘀,消食和活血。那麼這個消食我們按照剛才講的就應該甘,甘是和中,活血化瘀就是辛能行,山楂呢本身有一定的甘味,這個能夠和它的消食聯繫起來,沒有辛味,不香。它酸味又非常明顯,那也不能否認,所以自古以來山楂的味裡面就有一個酸。這個酸就完全沒有表示它的作用特徵,與它的消食和活血化瘀沒有相關性,僅僅在於表示這種藥材我們口嘗的時候是比較酸的,這是一種情況,完全在於說明它的真實滋味。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它有了這個作用,但是它沒有這個滋味,那麼就是人為的加上它一個滋味,加上一種味來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比如說我剛才講的代赭石,它能夠涼血,能夠清熱涼血,它符合這個苦能清瀉,它又有降氣止嘔的作用,符合苦能降瀉。所以儘管它沒有任何滋味,這個代赭石加上了一個苦,這個苦與真實滋味沒有關係,而僅僅在於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象麻黃,它的發散作用很強,但是在早期它裡面沒有辛味,只有苦味,後來因為它是發散的第一味藥所以加上了辛,利用辛能散的理論。這個辛,主要也是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所以在具體的藥物當中,就有了這三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它的真實滋味和作用的性質和特徵完全是統一的。比如說黃連能夠清熱,能夠燥濕,黃連本身也很苦,它的滋味是相當苦的。苦又能清瀉,苦又能燥,黃連這個苦與它的滋味,它的作用性質特徵完全吻合。烏梅很酸,烏梅主要的功效有收斂,這個也是統一的。比如剛才講的什麼大棗、蜂蜜,或者黨參,這些藥補虛,本身也很甜,明顯的甘味,甘能補。象這類呢,在我們藥學的藥物當中占絕大多數。如果沒有這麼個基本事實,這個五味理論早就不應該成立了,早就應該否定了。就是說從古到今,就是它真實滋味和作用的性質和特徵相互統一的藥占多數。
另外一種就是只用來表示真實滋味;另一種情況呢,只用於表示性能特徵,與真實滋味沒有關係。所以在具體的藥當中就有這三種情況。我們在學習中藥學的時候,我們在學習總論這個五味理論的時候,我們剛才講的每一種味代表的藥物的作用和性質和特徵,都是把五味作為一種性能的理論來介紹的。就是我們在總論當中,只學習了性能的五味。那麼真實滋味的味屬於性狀的五味,我們在總論裡面沒有學習,也沒有辦法學習。這個就造成了一個問題,今後在學習各論的時候,初學的同學老是把總論的的東西在各論當中對不上號,前後不一致,這個學習起來覺得非常的困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分清楚,性能的五味和性狀的五味可能是不完全一樣的,只有區別開了以後,我們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現在的中藥的教科書又有一個毛病,就是說又有一個缺陷,這個缺陷呢就是在藥材的來源的部分沒有介紹藥材的真實滋味,就是對它的性狀的五味完全沒有涉及到。你象現在中藥鑒定學,鑒定學就有一個性狀鑒定。性狀鑒定的時候,這個藥究竟它本身是酸的,是鹹的,是苦的,是香的,是臭的,它有一個描述。學藥學的同學就知道這個藥的性狀的味是什麼。性狀的味和性能的味對不上號的時候,那可能這個就是真實滋味了。所以我們在中藥學裡面,就是這個臨床中藥學,有必要在這個藥材的概述部分介紹藥材的真實滋味,或者它的其他的特殊的性狀。我們今後的中藥的教材可能就補充這一個內容,明年開始要使用的七年制的中藥教材,在介紹每一個藥材的時候,它來源於什麼科屬,產在什麼地方,怎樣採收,它的性狀,三言兩語的介紹。比如說山楂它是酸甜的,這些真實滋味就有一個交待。我們學到山楂的時候把它前面的性狀的味和後面性能的味一對照,在藥下面的性味,歸經這個項目裡面,這個山楂是甘酸,這個甘味和消食和中能夠聯繫起來;酸味和這個功效聯繫不起來。看它的前面的性狀本身它就是酸的,這個酸就是真實滋味了,它可能與它的作用性質沒有關係。這樣這個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解決,所以這個在以後的教材當中可能在這方面要進行一些彌補。但是我們現在的教材沒有這方面的內容,這個問題還是不能很好的解決。但是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要大家掌握的主要是掌握一些重要的藥物,而且是非常典型的,作為性能的味,作為性狀的味,不要求大家掌握。所以今後大家在學習具體藥物的時候,能夠用今天我們學的五味的基本理論,能夠從它的功效當中分析,完全能夠吻合的,這一部分的尤其是重點要掌握的藥,可能就屬於有可能要考核的內容。比如說我們今後要學橘皮,橘皮的功效,行氣、燥濕、化痰這三個功效。我們在看橘皮的性味歸經裡面,它的味一個是辛,辛它有行氣的作用,有行的特徵,辛能行。它有燥濕的作用,苦能燥,那麼橘皮的辛和苦和它的作用完全吻合,這是一致的,像這類的橘皮就是這一章有代表性的,比較重要的一個行氣藥。那麼像這種呢,我們就可能會考核,比如說以下什麼是陳皮的味,或者陳皮的味應當是什麼,大家來回答,這樣子來分析判斷。如果和總論不吻合的,比如說象剛才的山楂,從功效分不出來,它這個酸味推導不出來,但它真實滋味是酸的,這樣的內容我們就不應該考,因為現在的臨床中藥學裡面你沒有告訴大家這個真實滋味。這個性狀的味大家不知道,大家對藥材又沒有親自去實踐,所以對這類的內容是不應該考試的。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凡是和總論能夠吻合的重要的藥物大家就可以給予關注,不吻合的可以暫時不管。
這個真實滋味,對於臨床醫生是不是完全沒有用呢?有用。這個在處方的時候,考慮真實滋味是醫生的一個基本功,尤其是一些兒科用的藥,那個味道不好吃,他不吃,你這個方再好,辨證再準確,選藥再精當,我服用不了,沒有吃進去。我們改同樣功效的一些藥,滋味比較好的,不一定都是良藥都是苦的,良藥也可以不苦口,這樣子完全能夠辦得到。比如說我們今後要學利水滲濕藥,利水滲濕藥剛才講了,性味裡面是甘淡的,茯苓、豬苓這一些,薏苡仁,就這三、四味藥,這個茯苓、豬苓、薏苡仁本身就沒有什麼滋味,就是淡而無味的,往往可以作為一些保健食品。比如說茯苓,有的把茯苓加工成粉末,做茯苓包子、茯苓餛飩,什麼北京的茯苓夾餅,都是很有名的風味食品,它可以是藥食兩用。薏苡仁,八寶粥裡面經常用薏苡仁,也作為一個食品。但是同樣是甘淡的澤瀉,這個就是一個性能的味,它能夠滲濕利水,但澤瀉本身的滋味是很苦的。你如果根據它性能的味拿來作一個食品,那這些做的食品,可能很少有人願意吃,它本身是苦的,如果我們今後在澤瀉的前面寫明瞭它的真實滋味是苦的,後面又是甘淡的,那麼大家就把性狀的味和性能的味就分開了。現在不能解決之前,大家只管用今天的理論能夠解決的,不能解決的,以後慢慢的再說。這個是五味的確定。歸納起來早期來源於真實滋味,後來因為滋味和作用特點之間發生了不統一的地方,要麼就是保持真實滋味,要麼就是加入一個它沒有的味來表示它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但是兩者吻合的是多數,後面兩種情況只是部分藥,這個給我們的學習帶來了困難,但它不是考核的重點。考核的重點是那種兩者完全統一的一些重要的藥物。這是五味的確定,主要就講這麼一個問題供大家參考,這個一定要有這個思想今後才學得好各論當中具體藥物的味。
第四個問題,五味的臨床意義。五味的臨床意義呢,歸納起來就有一點,一點什麼呢?它可以增強用藥的準確性,這是最主要的。這個增強用藥的準確性呢主要是在古代顯得比較突出,因為古代很多藥物的功效表述不清楚,或者對它的基本功效還沒有總結出來。比如說我前面曾經提到過的《神農本草經》,認為能夠治療咳嗽氣喘的藥有二三十種,都是提到主咳逆上氣,或者主治咳逆上氣,意思就是說這些藥可以用來治療咳嗽和氣喘這樣的症狀。這些藥為什麼能夠用於咳嗽氣喘呢?從現在來看,有的是通過收斂肺氣,有的是通過補益肺氣,有的可能是肺腎雙補,有的通過祛痰,痰祛了就肺竅通暢了,肺氣清肅下降而咳喘緩解了。有的是通過宣散了外犯的邪氣,寒邪外閉,肺氣失宣,也可能肺氣上逆。有的可能是通過解表,現在我們知道古代的本草沒有這些具體的功效,它就依靠它作用的一些特徵。比如說一個藥,五味子,它能夠主咳逆上氣,它是酸的,告訴人們它是收的,酸收,可能就用於肺氣不斂的咳喘。人參是甘的,甘味,它可能是甘補的,用於肺氣虛的。杏仁是苦的,可能用於肺氣上逆。麻黃是辛的,可能是宣散肺氣。所以在當時功效不完善的情況下,用五味理論來表示一些藥物作用的特徵性,有利於臨床醫生比較準確的選擇的使用藥物。但是今天,我們藥物的功效已經比較完善了,藥物的補瀉斂散這樣的一些內容往往都已經融合在了功效裡面。比如說麻黃,常常把它稱為宣肺平喘。杏仁呢,有的就是寫降肺止咳。五味子呢,斂肺止咳等等。這個由五味來表示的作用的特徵,和功效已經融為一體。所以在當代的中藥學當中,五味的臨床價值越來越降低了。就是很多藥物我們可以不要它的味,完全能夠有效的指導臨床用藥,一點不影響它的準確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五味的指導價值就是剛才講的在不斷的降低,再加上五味理論本身的一些問題,我後面還要告訴大家,所以有人就提出來能不能在中藥性能當中去掉、取消五味理論;而在藥材的來源當中,介紹它的真實滋味。掌握了性狀呢,便於醫生開處方的時候知道它的真實滋味。作為性能的五味我們認真的學習功效就行了。當然這個建議我認為有它的道理,也可以減輕一些學習中藥的困難和負擔。但是五味理論作為一個很古老的理論有很廣泛,很深刻的一些影響。比如說尤其是明清以來,很多治法它不說具體的治法,而用味來代替。比如說什麼治以辛溫,治以甘酸,用味來代表具體的治法,這個就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在中藥學的學科範圍內能夠完全解決問題。所以要去掉這個五味理論是整個中醫學內的一個大的一個動作,大的一個舉動,所以一下子可能還不能。如果用個人的觀點來說,完全可以去掉。只要把功效把它表述清楚,談得很仔細,又把藥材的真實滋味,能夠在概述部分,每個藥當中寫出來,所以我認為是如此。但是也有人不同意,就說是用五味能夠反映一些基本理論的同時,還可以提示藥物的物質基礎,藥物作用的物質基礎。其實取消五味理論與研究藥物的物質基礎並不矛盾,因為你告訴了它的真實滋味,那可能研究物質基礎比現在這樣子性能和性狀混在一起不分可能還要方便一些。對研究物質基礎的人提供了更方便、更有效的一些資訊。所以對這個問題那是同學們大家以後會參加討論的問題,也是涉及到整個中醫界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在這一節當中,這四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記住每一種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質特徵,就是與作用的關係。
下面我要補充一個問題,就是五味理論確實有很大的局限性。除了我剛才講的學習的時候困難,性能和性狀分不開以外,另外五味的理論它表示的作用的性質特徵只概括了一部分作用。我們剛才講了七種味,就是行散、補,或者收澀、利水滲濕、軟堅瀉下,這是比較少的方面。中藥的功效是很多的,有很多中藥的功效比如說驅蟲、殺蟲,什麼安神、平肝、化痰、截瘧、逐水、回陽救逆、升陽舉陷,什麼通陽、湧吐、蝕瘡、去腐、排膿生肌等等。這麼多的功效其實和五味從古到今都沒有聯繫,實際上五味代表藥物的作用特徵,只表示了很少的一部分藥物的作用,還有大部分藥物的作用特徵它表示不了。本身它就不全面,因為這樣子不全面呢,有的人就試圖擴大五味每一種味的涵蓋面,每一種味加入新的,它填充很多的內容。比如說我進行初步的統計,辛味,僅僅就是在清代的本草學當中,辛味除了能行能散,落實到具體作用後提到了辛味,在文獻當中有的表示解表,有的表示疏風,有的表示透疹,有的表示通鼻竅,辛能通鼻竅,辛能止癢,辛能行氣,辛能活血,辛能通滯,辛能橫行,辛能開心竅,辛能化濕,辛能去濁,辛能散寒,辛能去風濕,辛能止痛,辛能潤燥,辛能散結等等,大概有二三十種,把它加進去。比如說現在我們學的是鹹能夠軟堅,能夠瀉下,本身就有一定局限性。後來有的人又引入了鹹能入血分,鹹能入腎,這種方法能不能解決問題呢?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五味只有這麼幾種,功效是眾多的,本身它的容量有限,那麼無限的填充帶來更多的混亂。同一種味,象剛才的辛,它已經表示了那麼二三十種作用,這個辛味就失掉了意義了。比如說落實到某一種藥究竟它表示的是什麼,那就很不清楚,所以這個不是解決五味容量不足的問題,用這種方法解決不了。這是五味,它不能全面概括藥物的作用的性質特徵。另外呢,五味也不能準確的表示藥物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因為一種味表示的是很多特性,它也不是具體的功效。同樣是辛味的,或者辛溫的,它具體功效可能完全不一樣,離開了具體的功效,來抽象的談它的性味往往是空洞的,沒有實際意義的。所以這個五味實際上它很難準確的表示藥物真正的作用。我舉一個例子,就是說前人試圖要來解決它的不足,或者讓它變得比較準確一點,比如說這個驅蟲藥,那驅蟲藥應該有什麼味?因為古代的張仲景有個烏梅丸,所以前人認為這個驅蟲的藥應該與酸味有關,就提出了蟲聞酸則靜,好像驅蟲與酸有關。但是在一些驅蟲的方劑裡面又有一些辛味的藥,它又提出了蟲遇辛則伏,伏就好像藏匿起來了。有的驅蟲的方當中有苦味的,又提出了蟲得苦則下。所以這樣子驅蟲的藥有的認為與酸味有關,有的認為與辛味有關,有的認為與苦味有關,到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時候他也感到迷惑,都是說前人認為驅蟲的藥與酸、苦、辛有關,怎麼使君子和榧子是甘的?甘也能驅蟲,“此亦異也”。實際上就是說驅蟲的藥可能什麼味都有,它和味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性,所以用什麼味也表示不了驅蟲的作用性質和特徵,實際上是解決不了的。由於這樣的一些原因,加上藥物的作用很多,不同的作用它應該有不同的味,這個味究竟應該取多少?比如說大黃,它能夠清熱,它就應該是苦味,它又能活血化瘀,那麼應不應該有辛味?現在又發現這個大黃有很好的止血作用,那大黃應不應該有澀味?究竟選幾種味?所以前人就有的選得多,有的定得少,再加上有的偏重於取真實滋味,有的偏重於性能的的味,又造成了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本草或者中藥書上收載同一味藥物的味有很大的分岐,所以五味從古到今都有嚴重的分岐性。加上它使用價值又在降低,學習起來又比較困難,所以這也是一部分人主張不要再重視五味理論的一個道理。這些都是給大家提供這麼一個現狀,供大家思考的,但是同學們重點掌握的剛才已經說了,我就不再重複了。
下面是性能的第三節,歸經。歸經也是中藥性能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理論,這個歸經的理論萌芽也是很早。在《黃帝內經》裡面就有什麼五走、五入,就是五味各歸其所喜、歸、走、入,這樣的一些概念,這樣的一些說法,這個都可以說是歸經的一種萌芽。到了《名醫別錄》當中,對少數的具體的藥物提到了歸經,比如說書上提到了韮菜,韮可以歸心經,芥,就是白芥,芥菜可以歸脾,但是不多,而且當時往往是從五行推論。到了唐宋時期,在一些本草文獻裡面,有一些零星的,比如《本草圖經》(宋)說瞿麥能夠歸心經。唐代的《食療本草》說綠豆可以通行十二經,但是鳳毛麟角,在一部本草書裡面就這麼一味藥、兩味藥提到了,所以沒形成一個理論體系。真正歸經比較高度重視是在金元時候,尤其是張元素為首的一批本草學家和臨床醫家,對藥物一一的都討論到它們的歸經。但是這個歸經的稱謂一直很不統一,有的說入某經,進入某經;有的說走某經;有的說行某經;有的把它稱為引經;有的或者稱為某某藥是某經之藥,這很不規範,很不統一。一直到了清代的中期,沈金鼇的《要藥分劑》,在這本書裡面它就把藥物到達身體某一個部位的內容統一稱為歸經,他把它規範為歸經。規範了以後呢,得到了後世廣大醫藥人員的認可,所以從《要藥分劑》以後,這樣一個理論統一叫做歸經。在以前雖然形成了理論,而且歷史還非常悠久,但是它不叫歸經,它有多種不同的稱謂,這是需要我們在研究文獻的時候要注意的一點。
在歸經這一節裡面也是準備談三個問題,第一個是歸經的含義。歸經的含義比較簡單,就是書上的34頁到35頁的第一段文字,歸經是用於表示藥物作用部位的一種性能,它表示藥物作用對於人體部位的選擇性。就是這個藥服用了,主要在哪一個部位發揮療效。這個歸有歸屬,或者到達的意思,這個歸屬和到達實際上是藥物作用表現出來的部位所在。經呢是人體臟腑經絡的一種概稱。一般我們在今後的各論當中所見到某一味藥它歸某經或某幾經,它的意思就是這味藥發揮作用主要在這些臟腑經絡。對其他的臟腑經絡可能有作用,或能沒有作用,但一般都有不同的作用,只是相對比較次要一些。所以對歸經的理解,這個藥物能夠歸某經或者某幾經,不能認為它只能夠作用在這一經或者這幾經,對其他的經絡就毫無作用,全無作用的很少,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只是要弱一些。這是學歸經理論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呢,就是這裡指的臟腑經絡是屬於中醫學基礎理論當中的藏象學說和經絡學說當中的部位,它和實體的解剖學上的部位往往是不一樣的。可能包括了解剖學上的實體部位,但是更多的情況下可能與解剖學上尤其是臟腑可能沒有直接的關係。比如說有的藥物歸肝經,可能它主要是治療眼科病,它與肝臟本身現在還沒發現很直接的這種聯繫。要注意它這個部位是中醫學當中的藏象和經絡的部位。
第二,這個到達主要是指的療效的顯現,並不一定是這個藥物或者藥物的一些精微物質。現在說的有效成份一定就要集中在那個地方。比如現在有的人用現代的方法研究歸經,你說這個藥物歸某一經,我看它的有效成份在這個地方的含量是不是比其他地方要高得多,這樣來研究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中藥絕大多數都是口服,口服了最後都要經過肝臟,然後進行血液迴圈,然後胃裡面,肝裡面,任何藥可能成份都要高一些,豈不是都歸胃和肝?所以這個要注意,它這個歸經是療效的顯現的地方,按照中醫的理論來顯現,所以要研究物質基礎往往也不能就是通過這樣的一些臟腑經絡來實現,來確定。當然可能有一部分會有這種相關性,但不是必然的,不是全部的。所以學這個歸經,歸經含義的時候,在掌握了它的歸經的含義,就是它的定義,這個歸經就是藥物作用對機體部位的選擇性,就是書上的第一句話,表示藥物對人作用部位這樣一種性能。這個很簡單,但是要考慮到我剛才說的那麼幾個問題,可能才能夠學好歸經的理論。
第二個問題,歸經的確定,歸經的確定主要就是我們書上的第一句話,歸經的確定是以藏象學說和經絡學說為基礎理論,以藥物所治的病證為依據而確定的,這就是確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或者說實踐依據。在中醫的臨床當中,常常發現很多功效相同的藥物,或者其他性能也相同的藥物,但是它產生療效的部位不一樣。比如說有很多藥都能夠清臟腑熱,比如說龍膽草、黃連、黃芩,我們今後要學清熱燥濕藥,黃連、黃芩、龍膽草,它都能清臟腑熱。這個黃連對心熱、胃熱效果就最好,比其他臟腑表現要明顯;那麼黃芩呢,對肺熱效果好;龍膽草對肝膽熱,就是說作用於特定的部位,它功效雖然相同,性能也相同,都是苦寒,慢慢的就認識了從中總結出了歸經理論,它對機體的部位有它的特殊性,有選擇性。這個理論確定以後,對藥物的歸經應該怎樣來標定呢?就是我剛說的這個標定要以中醫所治的病證為依據。比如說菊花,它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一般能治療目赤腫痛,眼發紅發腫,或者其他的一些病證,比如說流淚,癢,這樣的症狀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這個就是所治病證,菊花所治的病證就是肝熱目赤,或者肝經風熱而造成的這樣一些症狀。
再用中醫的藏象學說為基礎,根據中醫的藏象學說,肝開竅於目,眼是肝的外竅,它屬於肝臟系統裡面的,所以這個歸經往往不是說它歸的具體的部位,而是以這個臟腑為基本單位,大的臟腑為基本單位。所以菊花因為它能夠治療眼科的病,所以它的歸經就是歸肝。這就是我們說的以藏象學說為基礎,所治的病證為依據。另外也可以是經絡,比如說同樣都是治療頭痛的藥,服用了以後前人就發現這個羌活對於項背這一部位的疼痛可能止痛效果比其他部位明顯一些。白芷呢可能就對於前額、眉棱骨或者牙齦這部位的疼痛,牙齦紅腫疼痛可能作用更明顯一些。那麼根據經絡學說,這個項背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前額是足陽明胃經的,那麼就認為羌活歸膀胱經,白芷歸陽明經,這個以所治的病證為依據,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理論,就是這樣來的。我們現在學中藥學的時候也不是要大家對具體的藥物再去驗證,和前面的四氣一樣,不是重新來驗證它的病證,前人已經經過了反復的實踐,已經給我們確定了。這個藥物所產生的療效能夠對一些病證有治療作用,往往是具有相應的功效。所以我們現在對於歸經的認定往往是通過藥物的功效。
我們在今後學習具體藥物的時候,歸經也是不需要大家去背的,一般是從功效當中把它推導出來。比如說我們要學的第一味藥麻黃,麻黃有三個功效: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平喘,利尿。解表是治療的表證,表證按照臟腑辨證屬於肺系的病,肺的病。喘也是一個肺的症狀,所以它平喘和解表那就是歸肺經的。利尿,利尿是膀胱的功能,它利尿作用在膀胱,它就歸肺和膀胱二經。就這樣通過中醫藥的理論它的功效這樣來分析。比如說以後要學清熱涼血藥當中的牡丹皮,牡丹皮三個功效:一個清熱涼血,一個活血化瘀,涼血、活血,還有一個退虛熱。那麼這個涼血和活血都是作用於血分,那麼根據中醫理論,心主血脈,肝藏血,所以作用於血分的一般都是歸心肝二經。所以牡丹皮可以歸肝經,尤其是活血化瘀可以歸心經。另外退虛熱,虛熱主要是指的腎陰虛,虛熱內生,那麼它就還要歸腎經。同樣的,相似的藥赤芍藥,它沒有退虛熱的作用,只能活血化瘀和清熱涼血,所以它只歸心肝,而沒有腎經,都是通過功效,我們就把這個歸經就把它分析、推導出來了,所以不需要大家記,具體的死記硬背,這是學習歸經的一個基本的方法。但是話是這樣講,同學們學了以後可能推導的時候並不這麼簡單,可能有時候得不到這樣相同的效果,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歸經的定位和臨床辨證的定位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中藥的歸經的定位受臨床辨證定位理論的影響,在古代,比如說在張仲景的時期對於外感病,主要是六經辨證,治療外感病的藥它的歸經就是按照六經來定。比如說麻黃是太陽經的藥,歸太陽經,柴胡是治療少陽證的,是少陽經的藥。石膏是治療陽明證的,是陽明經的藥,這也是一種歸經。後來呢,按經絡辨證,比如說剛才講的羌活長於治療項背,那麼羌活就歸膀胱經。白芷呢就歸足陽明胃經,這是經絡辨證。那它相應的和表示歸經的部位是經絡。那麼從明清以來臨床辨證的主體是臟腑辨證,中藥裡面的歸經慢慢的又以臟腑來表示了,所以我們現在學的中藥每一味藥後面的歸經絕大多數都是談的是臟腑,但是有個別藥物是經絡,不是臟腑。對於我們初學的同學就有一定的困難,比如說我們今後學剛才講的羌活歸膀胱經,後面的澤瀉歸膀胱經,或者說麻黃也是歸膀胱經,麻黃和羌活都在第一章第一節,同一個章節,這兩個藥的膀胱經,麻黃在現在中藥學當中的膀胱經是指的臟腑,它有利尿的作用;而羌活的膀胱經指的是經絡。可能同學們就會問,能不能夠取消經絡辨證來定位,全部用臟腑?可以啊,因為羌活解表,也可以把它改為肺經。改為肺經並不錯,但是傳統的用經絡來表示有它的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它特定的止痛部位,最佳部位如果用臟腑還沒有把它準確的表述出來,如果用經絡能夠表示出它止痛的很好的作用特徵。所以我們在當代的中藥學當中,這個經絡來定位呢,是對臟腑的一個補充,這個不多,主要在解表藥、祛風濕藥當中有少部分的藥,但是大家要有這麼一個思想,把它能夠區別開來。尤其是在查閱古代文獻的時候,古代的文獻對歸經的表述都是經絡,或者以經絡為絕對的主體。當代不一樣了,轉化為了臟腑。那麼建立這樣的一個觀念,也是學好歸經的一個重要的,必需具備的一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