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九講 四氣(二) 五味(一)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四氣(二)

昨天介紹了中藥的四氣,四氣是中藥性能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在四氣這部分我們介紹了第一個問題——四氣的含義,四氣的含義同學們根據教科書上的敘述是不難理解的,很容易掌握。但是我們作了一些補充的內容,說明大家今後深入研究的時候作為一種思考。比如說我們提到了四氣和四性的區別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字之差,而且涉及到中國古代哲學這個本源和它的外象的問題。稱四氣它更多的是強調的藥性的物質基礎,四性它是從物質基礎的外在功能的表現來表述的,所以它應該是有本質上的區別。應該說用四性比用四氣更加準確一些,當然是一個建議。

另外我們還談到了三氣說和四氣說的問題,因為《神農本草經》就開始提到了藥有寒熱溫涼四氣,但實際上在《神農本草經》裡面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平性藥,所以有的學者就把《神農本草經》認為是五氣說,實際上後人把它更發展了,什麼大熱、大寒、微寒、微溫,什麼八氣說、九氣說等等都有。這樣子就把就是本身屬於一個定性的一個藥性理論區別藥物的寒熱之性,那麼後來就成了有定量的這麼一個意思。那本身這個定量很困難所以就造成了在藥性確定的時候歷代產生了一些分歧,但這種分歧往往是那些寒熱偏向不是很明顯的藥物,那麼這一些藥物的藥性如果我們不是很準確,對臨床的影響不是太大的。極性很強的一些大寒大熱的藥,自古以來是沒有分歧的,所以這個很容易掌握。另外三氣說和四氣說,我們認為三氣說更符合客觀實際,另外從科學的分類方法來講,三氣說也更加科學。儘管過去由於崇古尊經的思想,三氣說雖然在唐代就有人提出來,但是一直沒受到重視,在今天仍然還有把它加以發展的必要。這是我們在第一個問題當中給大家提供的一些參考,一些拓展自己思維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四氣的確定,是這一節裡面的重點。我們不但要從理論上掌握中藥四氣的確定是和藥物所治病證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的。一般在確定的時候,就是根據這個藥物在臨床上如果能夠治療寒性病證的或者能夠減輕寒性病證的,它一般屬於溫熱的藥。反之能夠減輕或治療熱性病證的它一般就屬於寒涼的藥。不但要掌握這麼一個基本理論和確定藥性的基本原則,更重要的要把這個理論和原則用於我們以後學習各論的時候,指導具體藥物,對它的藥性進行分析,一般來說我們現在是根據藥物的功效來分析它的這個藥性,所以原則上不需要死記硬背,那我們在學習具體章節或具體藥物的時候,給大家講清楚這個分析和記憶的方法,那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這個是我們這一節當中的重點。

下面還有第三個問題,就是四性的臨床意義或者說四氣的臨床意義。簡單的講這個臨床意義就是一句話,就是為中醫“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種治療原則提供了藥理或者藥物學的基礎,就這麼一句話。因為中醫在臨床辨證的時候,我們前面學過了《中醫診斷學》其中就有八綱辨證,八綱辨證當中就要求我們對臨床的病證首先要分清寒熱,所以分清寒熱是中醫臨床辨證的一個根本的方法或者一個基本的原則。那麼分清了這個病性的寒熱以後,就要“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或者《神農本草經》裡說的:“療寒以熱藥,療熱以寒藥”,就是要用寒涼的藥去治療溫熱性的病證,用溫熱性的藥去治療寒性的病證。我們只是從辨證這個基礎理論把它掌握了,能夠分清這個病證的寒熱,但是臨床用藥的時候怎麼辦呢?所以藥物的寒熱要和病證的寒熱相對應。所以我們學習藥物的四性或者四氣這個理論,就是掌握具體藥物的寒熱性質,有利於臨床根據不同疾病的寒熱性質選用有針對性的藥物來進行治療。那麼這個對藥物來講,比如說有寒熱性質的邪氣,那麼它首先寒性的藥就可以驅逐溫熱的邪氣,消除溫熱的邪氣,那麼溫熱的藥可以針對寒邪,它同樣的可以使這個機體的寒熱的病理改變得到減輕或者治療。在有的文獻上就是說中藥的四氣還要影響機體的陰陽盛衰,其實四氣影響機體的陰陽盛衰說到最終還是一個影響寒熱。因為我們在《中醫學基礎》裡面學過了,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陽虛生內寒,陰虛生內熱。那麼這個陰陽的偏勝偏衰最終都是造成機體有寒熱的病理變化。那麼使用寒熱藥性的藥物也是在於針對這個寒熱的邪氣,或者寒熱的病理變化就是寒熱的一些症狀。至於說寒熱雜錯的一些病證那麼就可以用寒、熱的藥物配伍在一起,起到寒熱並用的這樣一個效果。

所以簡單地講,四氣的臨床意義非常簡單,就是我剛才講的,就是為中醫臨床治病的時候,要落實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樣一個治療原則,提供藥理學的基礎或者藥物學的基礎,使理法方藥能夠成為一個整體。前面的內容就是我們這個性能當中的第一節,四氣。

五味

32頁,第二節,五味。中藥性能當中的五味,可以說是最早形成的最古老的一種性能。因為這個五味最早是來源於說明飲食的食物的真實滋味,或者在烹飪食物當中應當注意味的調和,使它更加可口。所以它來源於烹飪或者來源於說明食物的真實滋味。那麼作為一個藥性理論來講,五味也比其他的藥性可能更容易感知,正如清代的醫藥學家徐靈胎所說的“入口則知味,入腹則知性”。藥物進入口腔,我們的味覺器官馬上就能夠感知,那麼就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五味的理論。那麼其他的藥性,要入腹,這個入腹就是入腹腔,進入腹內,首先就是患者要服用以後,機體發生一系列的藥物的效應,然後根據中醫理論再來深化,才能產生其他的性能的理論。所以從這兩個方面就可以說明五味的理論形成更早,當然在一些古代的文獻當中,比如說在一些先秦的文獻,《呂氏春秋》、《周禮》、《黃帝內經》等等,都有大量有關五味理論的一些論述,而且這個內容當然比其他藥性或者性能理論的論述也要多。所以這個五味的理論呢是性能裡面形成比較早的,歷史很悠久的一種性能的理論。那麼在五味這一節當中,我們也是要講下面的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五味的含義,五味的含義也是很簡單,把它高度概括起來應該說就是兩句話。第一句話就是我們書上五味下面的第一行,“五味的本義是指辛甘苦酸鹹五種口嘗而直接感知的真實滋味”,這是五味的本義就是五種真實滋味。這五種真實滋味指的是辛甘苦酸鹹。那麼第二句話就是第二段的前面的第一句話,“作為中藥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於標示藥物的真實滋味,更主要是用於反映藥物作用在補瀉斂散等方面的特徵性”。所以把這兩個部分把它揉和在一起,就是兩句話,什麼叫五味?五味本來是指辛甘苦酸鹹五種真實滋味,但是性能當中的五味主要是用於反映藥物作用的一些性質和特徵,這些作用主要是在補瀉散斂這樣一些方面的作用。我們學了下面的第二個問題就會更加清楚。那麼現在需要說明的一些問題就是不管真實滋味或者作為中藥性能的五味,實際上不止五種。正如我們教材上所談到的,除了辛甘苦酸鹹,還有淡味和澀味,但是從來沒有把它稱為六味或者七味,一直稱為五味。但是在一般的本草文獻上,尤其是在當代,就是說因為這個辛甘苦酸鹹這五種味是最主要的味,是最基本的味,所以稱為五味。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古代文獻當中,前人不一定這樣認識,前人往往把淡味認為是味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味。比如說在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或者宋徽宗趙佶的《聖濟經》這樣很多文獻裡面都有,他認為土的味就是淡味,淡是土的本味,土是萬物所生的基礎,生長的基礎,其他的味都是從淡味這樣子派生出來的。所以在那些文獻當中認為最基本的味最重要的味產生其他味的基礎是淡味,他認為淡味最重要。不是象我們今天認為它是很次要的一個味,所以前人認識和現在不一樣。在烹飪當中往往把鹹味可能看得很重,所以很多有名的廚師就說一鹹抵百鮮,好像鹹味是各種味的基礎,食品烹飪調和要非常美味的話,鹹味是最根本最根本的味,這也是從不同的角度。也就是說哪些味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味,是並不統一的。當然我們現在的一些中藥書上說,辛甘酸苦鹹是五種最重要最基本的味,並沒有錯誤,這樣子當然也能夠從一定的角度,一定的側面來解釋為什麼不止五種味,要把它稱為五味,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它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有關,因為在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裡面五行學說非常的盛行,是哲學思想當中很重要的一個學說。我們在學《中醫學基礎》的時候大家都知道了,所以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傳統文化當中受五行學說的影響隨處可見。比如說我們要翻漢語的成語詞典,那以五字開頭的這個詞條非常多,什麼五光十色、五顏六色、五花八門、五體投地等等,什麼五音不全,那麼這個“五”,聲音不一定這個音階就是五種,顏色也不一定就是五種,那是人為的為了把這些理論納入五行學說裡面,人為的把它定為五種。同樣的道理,五味的理論也是因為受五行學說的影響。為了和這個五行學說相合拍,只能提出五個最主要的味,所以這個才是,為什麼不止五種味,而一直把它稱為五味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它因為受五行學說的影響,為了把這個五味的理論完全融入到五行學說當中。不止五味,怎麼來解決這個矛盾問題?所以前人想了很多方法,想了很多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可能從隋唐時期就開始有人來討論,後來慢慢地從生活的實踐當中,受到生活常識的一些啟示,最終好像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和依據。比如說對於這個淡味,前人在這個生活實踐當中發現有一些甜的食物,比如說我們吃甘蔗,或者什麼高梁、玉米的一些的莖,嚼的時候有的是很甜的,尤其是開始入口的時候甜味很濃烈,但是慢慢地嚼,甜味就越來越弱一些,到後來就淡而無味了。那麼可能就根據這樣一些生活的常識,淡味就認為是甘味的餘味,剩餘下來的,所以它就不是一個獨立的味。所以前人就認為淡為甘之餘味,而且應該附於甘,所以這個淡味的問題就解決了,就認為它不主要了,不重要了。

另外這個澀味,認為是酸的變味,所以它也不能獨立存在,就也附於酸。那麼這個可能也是從生活經驗當中,比如說有些品種比較優良的一些水果它是甘酸可口的,如果它變質了以後,比較差的時候,就是帶明顯的澀味,所以它是酸之變味。前人就用這樣的方法從理論上來解決了不止五味的問題。但這個我們後面可以發現,其實淡味和甘味不但是我們口嘗的感覺這個真實滋味,是完全不一樣的,儘管有聯繫但不一樣。更重要的它們代表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也有明顯的區別,酸味和澀味同樣不僅僅是味覺器官感知的一種差異,更重要作為一個性能的理論,它們代表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也是不完全一樣的。所以這種把七種味歸併為五味,稱為五味理論完全是人為的結果,而且受五行學說的影響而產生的。這是在五味的含義當中,我就簡單的說明這樣一個問題,這也是這一節當中比較次要的一個問題。同學們在學的時候只要掌握了它那兩句話,能夠表述,什麼是五味。這兩句話因為它都有很深刻的內涵,我們在介紹以後的內容當中還要反復提到,它不僅僅是真實滋味,更重要的是標示作用的一些性質和特徵,這個是學好五味理論的一個基礎。

在這個五味的含義這一部分的最後有一行文字,就是以上的五味當中,辛、甘、淡屬陽,苦、酸、澀、鹹屬陰,這個從《黃帝內經》開始就這樣子規定“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有這樣的一些內容。今後大家學《內經》的時候就知道,當時就這樣子把它固定下來,但是當時並沒有說明,它為什麼這些味應該屬陽,另外一些味又屬陰。當然當時也提到過,比如說辛甘發散,酸苦湧泄,為什麼發散是陽,湧泄的應該是陰?這個還是不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當然後來也有一些人作過一些猜測,或者一些分析。比如說他把各種味分開來講,那麼辛後面我們要講它代表的是行,或者散,從這個作用的特徵來說,它可以偏為陽性。那麼甘它主要是補虛,補虛是一個助長、增加,它也可能從這個陰陽的分類裡面也有可能屬陽,有的有這個觀點。那麼為什麼淡味是屬陽呢?有的講淡味結合到現在認識它的作用,它滲利的是小便,作用在前陰,前陰和後陰相對而言,那麼這個小便和大便,前陰和後陰也有陰陽之分。

另外李東垣還曾經說過,泄實際上是小汗,輕微的發汗,他把它叫滲泄,那當然是另外一種學說了。不管怎麼講,這些討論都是一家之言,我們認為這個僅僅在五味,把它納入陰陽學說當中的一個人為的歸類,沒有必要過多的去探討它這樣子劃分的一些理由。實際上它在臨床的實用價值並不大,我們只是瞭解,前人有這樣區分它們陰陽屬性的這麼一個歸類,我認為就可以了。至於更多的問題,那在我們初學階段用不著瞭解,如果以後感興趣的話也可以進行一些探討,但是這種探討它真正的收效或者它的實用指導的價值可能不一定有很大。那麼第二部分,五味與藥物作用的關係。也可以說是五味所標示的藥物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這個藥物的作用主要是功效,所以它主要的是標示的功效的性質和特徵。但是現在在有的文獻上,一般把這個部分的內容稱為五味所標示的作用,或者五味所具有的作用。這個我認為是不夠準確,因為任何一個性能的理論,包括五味的理論,它本身不是具體的作用,不是具體的功效,它們都是從具體的作用、具體的功效當中抽象出來的,它是高於功效一個層次的一個藥性理論。

所以我們後面要講的辛甘酸苦鹹這些味,它不是直接標示的具體作用、具體的功效,而僅僅是只能反映功效或者作用的某一些特徵性,要把性能和功效這兩個層次明確的區別開來。一個是具體的作用、功效,這個性能是對功效的一種抽象、一種概括,所以它不是代表的具體作用,它也不能標示具體的功效,只能反映作用或者功效的某些特徵性。所以我們這一部分的標題,第二就是五味與藥物作用的關係。這種關係就是我剛才講的所標示的功效的某些性質和特徵。這一部分是我們學習五味這一節的重點,也就是學了以後同學們要把每一種味所代表的作用的特徵或者代表的作用的性質記住,因為我們今後在學習各論的時候,就要用這樣一些理論去分析我們學習的藥物的藥味的由來和它所代表的一些意義。所以只有記住了這一部分內容,那麼學習具體藥物的時候,對於藥味這一部分才能夠真正的學好。下面就把每一種味代表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作一個簡單的說明,書上講得很清楚。所以對同學們來講,主要就是一個記憶的問題。

第一談的是辛,辛就是指的辛味。辛味代表的藥物怎樣的特性呢?就是我們書上講的辛能散、能行。就是說這個辛味在五味理論當中,它標示藥物的作用具有行和散這樣的性質和這樣的特徵。那麼反過來講,也就是我們今後在學習具體藥物的時候,如果這個藥物的功效裡面,它那個功效能夠發揮行和散的這樣一個作用,那麼這樣的藥物原則上就可以給它標定一個辛味,就可以認為這樣的藥物具有辛味。當然在最早的時候,我們《內經》當中就有辛能行,辛行。因為當時就發現了能行的一些藥物確實是辛辣或者芳香,這個辛如果從真實的滋味來講,一個是從味覺器官這種辛辣感,比如說我們吃生薑、胡椒,這種滋味、辣味,辛辣,其實也包括了我們與嗅覺器官相關的芳香、辛香之氣,那麼最早認為這個能行、能散。那麼散主要就是發散,發散就相當於我們後面的解表,從《神農本草經》我們能夠看到當時用來解表的藥,比如說紫蘇、桂枝、生薑、羌活、防風,象生薑辛辣大家都知道了,紫蘇或者羌活、桂枝都有濃烈的芳香氣味,當時實際上和它們的性狀特徵也是完全吻合的。所以當時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論。這個地方的散就是指的發散,主要指的發散表邪,所以一般解表的藥往往有辛味,或者說都可以定辛味。就是我們今後學習解表藥,如果有的藥裡面沒有辛味,如果我們考試回答的時候,我們加上了一個辛味或者我們把它寫成了辛,比如說現在的桑葉或者說菊花,有的書上沒有辛,如果我們把桑葉、菊花,它們是解表藥,我們在寫味的時候寫了一個辛字,這個不應該算錯誤。因為根據辛能散的理論,那麼你給它定一個辛味何嘗不可呢。因為解表藥的第一味藥麻黃,在《神農本草經》,大家去翻就是苦味,沒有辛味的,其實麻黃本身也沒有很明顯的芳香氣味,當然要說一點氣味也沒有,什麼藥可以說都有一點氣味。後來因為麻黃發散作用很強,根據辛能散的理論那後代的本草才給麻黃在苦味前面加上了一個辛味,對它的藥味作一個補充。本身這個就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把五味和四氣一樣不能看成是一個僵死的,某一個人某一個著名的本草書已經定了,好像就不能夠改動它。我們根據發展,根據我們對藥物的認識,作一些修改,作一些補充,本身這個是《中藥學》發展的一種需要,這種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所以辛能散,散主要指的就是發散表邪,就是解表藥一般應該有辛味。能行,這個行就是行氣、行血。那麼我們今後學的行氣藥、活血藥,這個行氣藥、活血藥和解表藥一樣,其實絕大多數本身也是芳香的。比如說行氣藥當中的柑桔類的,橘皮、青皮、香椽、佛手、枳實、枳殼,那麼我們大家都吃過柑桔類的一些水果,它的果皮或者果實有比較濃的芳香的氣味。另外什麼沉香、木香、烏藥等等行氣藥都是很香的。那麼活血化瘀藥,同樣裡面比如郁金、薑黃、川芎這些也有,實際上也是香的。所以一般對行氣藥和活血化瘀的藥都可以加以辛味,來標示它們的能行的這樣一個作用的性質和特徵。同時我們書上還談到了,自古以來對於一些芳香類的藥物,芳香類的藥物除了前面我們談的解表藥、行氣藥、活血化瘀藥,在我們今後要學的化濕藥、溫裡藥這樣的藥當中,或者開竅藥,主要這三章很多都是芳香的藥。比如開竅藥當中的麝香、冰片、蘇合香,化濕藥當中的藿香、砂仁、豆蔻,溫裡藥當中的肉桂、吳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這一類,它們都有一定芳香的氣味。實際上這些藥物它本身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也有類似於行和散的,還有一個祛風濕藥,祛風濕藥它也有向外散風邪,也使凝聚的一些寒濕邪氣能夠通行、能夠消散。化濕藥它也是使凝結於中焦的濕濁或者水濕能夠散,能夠行散。溫裡藥它使寒邪能夠消散。開竅藥它使閉阻於清竅的邪氣能夠開通。其實從本質上來講,這一類的開竅的作用、散寒的作用、祛風濕的作用、化濕的作用,也有行散這樣的性質和特徵。所以那一些章節的藥物,不管從滋味來講,從氣味來講,還是從它們的作用的實質特徵來講,都可以標辛味。所以我們以後學習這樣的一些章節的時候,這些章節的藥物主要也是辛味的。所以對於辛能行、能散,大家應當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凡是中藥當中,它的功效具有能行、能散這樣的性質和特徵的,一般都可以給它定一個辛味。當然定辛味的這些藥物可能絕大多數本身是芳香或者辛辣的,如果有的並沒有芳香之氣或辛辣之味,加上一個辛味從理論上來講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反過來理解,就是說辛能行、能散。就是說我們以後學習藥當中凡是看到藥的味裡面有辛的,我們就認為它都能行、都能散,不能這樣理解。只能理解它功效裡面它這個作用的性質、特徵如果有能行能散的它可以定辛味,不能認為凡是有辛味的藥都能夠行或者散,為什麼這樣呢?我們後面要講,在具體藥當中,它有的藥是真實滋味,那真實滋味往往與作用的性質和特徵可能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如果它完全是代表的真實的氣味,它不一定能行、能散。所以對後面的任何一種味都應該這樣理解。就是說具有這樣的性質特徵的藥就可以定這種味,並不是有這樣味的藥都有這樣的性質,都有這樣的作用特徵。這是學好五味必須具備的一種基本思維方法,從這個角度來思考。

第二個甘,能補、能緩、能和。這當中最主要的是甘能補,補是指的補虛。就是說凡是具有補虛作用的藥一般都可以用甘味來標示。這個補虛我們以後要講,就包括了補氣、補陽、補血、補陰,除了氣血陰陽的補虛藥以外,我們在功效裡面見到比如說健脾,生津、潤燥這樣的一些功效呢,包括什麼溫陽、助陽,它都屬於補虛的範疇。溫陽、助陽、健脾、生津、潤燥都屬於補虛的範疇。那麼有這樣的一些功效往往也可以給它標定一個甘味。比如說我們今後學很多清熱藥,尤其是清熱瀉火藥裡面的,比如說知母、蘆根、天花粉這樣的一些藥,它能夠生津止渴,這個生津應該是補虛的範疇。所以那些藥物除了其他的主要的味往往還有甘味。所以甘能補,就是說甘味代表這個藥物具有補虛的作用,屬於補的範疇。那麼反過來說,凡是功效裡面有補虛的這一類的功效,它都可以給它定一個甘味。這個補虛它有很多種具體的功效,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那麼至於甘能緩,這個緩,一個是緩急止痛,中醫認為一些內臟或者經脈的疼痛可能屬於一種拘攣狀態,攣急性的疼痛。那麼有一部分的甘味的藥、甜味明顯的藥,比如我們今後要學的甘草、蜂蜜、飴糖,對這一類的疼痛症都有明顯的緩和的這樣的一個治療的效果,所以根據這樣的醫療實踐那麼就認為甘能緩。另外一個就是緩和藥性,那麼有的藥物的藥性比較峻猛,為了讓它變得緩和一點,比如說大黃的瀉下,我們如果嫌它太峻猛了,我們加一點甘草;比如說峻下逐水的大戟、芫花這一類也比較峻猛,常常要配伍大棗這樣的一些甘味的藥。這個緩就包括了緩和藥性,讓一些比較峻猛的藥,不那麼峻猛,這個也是緩的意思。但是這個甘能緩所代表的藥物實際上它都是補虛的藥,所以它都包含到甘能補裡面,比如說剛才講的大棗、飴糖、甘草,都在今後的補氣藥裡面。

再一個甘能和,甘能和,可能把文獻裡面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最容易理解的,就是能夠和味。藥都有一些不良的滋味,不好吃,比如說我們現在給一些小孩喂藥的時候加一點糖,有的甜的藥,比如說我們在有的藥裡面加一點甘草、加一點蜂蜜,整個藥的滋味變得比較好一些。能夠和味。這個甜味能夠使苦口的藥變得不那麼苦,這個很容易理解。另外一個甘能和就是和中,有的文獻上,實際上和中很多是通過補虛,當然另外化濕、行氣也能和中,但是它一般不用甘味。但是有一類和中的藥消食藥,通過消食來和中,所以一般的消食藥,因為消食藥本身有的藥就與甘味有一定的關係。比如說麥芽、穀芽這樣的一些藥,山楂,本身就有一定的相關性。所以甘能和,和中主要是指的補虛藥和消食藥。那補虛藥它也屬於甘能補的範疇裡面了。那麼除了甘能補的和中以外,就是一個消食藥的和中,可以理解為甘能和,這個就是為了幫助大家記憶而提出來的。另外一個和就是調和藥性,就這一個處方當中每一味藥的性味它的偏性都不一樣,好像顯得不那麼協調,那麼用一點甘草這一類的藥呢,使有的藥的偏性不那麼強了,就能夠發揮一種整體的優勢,更能夠有效的治療特定的病證。所以在很多方義分析的時候,甘草能調和諸藥。這個調和諸藥這個調和也就是甘能和的意思,就是更好發揮它的整體療效。當然前人還有什麼甘能和毒的,因為有的清熱解毒藥有甘味,那麼這個並沒有普遍的意義,因為解毒的藥我們主要要用後面的苦味來標示它的味。所以甘能補、能緩、能和,我們書上講得比較清楚,但最重要的是甘能補。因為甘能和的藥除了消食藥以外,其他的都是補虛藥。甘草調和藥味或者能夠改善藥的滋味。我們加的飴糖、蜂蜜、甘草這一類它本身也是補虛的藥。所以對於第二點最重要的就是甘能補,其他兩個方面相對就比較次要一些。

第三,苦味,苦能泄、能燥。這個苦能泄它的含義比較多,是五味當中內容最多的一個部分。這個泄有三個方面的含義,我們書上說了,第一是指的降泄,這個降泄就是使壅遏上逆之氣能夠下降,那麼這個壅遏上逆之氣主要的一個是肺氣上逆,肺氣上逆不能清肅下降,主要出現的是咳嗽氣喘,所以很多止咳平喘的藥可以用苦味來標示它的作用特徵。比如說麻黃平喘,麻黃的味裡面也有苦味,杏仁當然本身也是苦的,就是典型的能夠苦降肺氣的,今後大家學止咳平喘裡面很多藥它的苦味就是這樣來的。另外這個氣機上逆就是胃氣上逆,胃氣上逆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所以一些止嘔的藥,也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這個比較典型的我們今後在平肝藥當中要學習一味藥叫做代赭石,代赭石礦物藥,一種鐵礦石,赤鐵礦。這個藥我們大家都知道它真實滋味應該是沒有任何味道的,這個鐵礦我們用口去嘗不可能嘗出什麼味,但是從《神農本草經》開始代赭石就是標的苦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代赭石能夠降逆止嘔,這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所以治療噁心嘔吐的這一類的藥物往往也可以用苦味來標示。另外比如說肝陽上亢,有的肝陽上亢也是氣機亢逆於上,有的潛陽藥當中的苦味與這個因素有關,也有這個關係。當然這個也是比較次要的。所以苦能夠降泄,主要的就是指降泄肺氣和降泄胃氣的藥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這個泄的第二個指的是通泄,通泄就指的瀉下通便,或者說通泄大便。所以一般的瀉下藥,尤其是我們今後學瀉下藥那一章的攻下藥和峻下藥,那攻下藥比如大黃、芒硝、番瀉葉、蘆薈,本身都有苦味或者有的還有很濃烈的苦味,它又能通泄大便,所以一般都用苦味來標示。就是峻下逐水藥當中的很多藥也有苦味,也就是用它來表示有通泄的意思。峻下逐水藥當中有的藥它本身的滋味並不苦,象大戟這一類,但是自古以來在藥味裡面苦味是其中之一,那麼也是受這個理論的影響。這個苦能通泄主要就是通泄大便,主要是指的攻下藥和峻下藥常常用苦味來標示。那麼泄的第三個方面是清泄,當然清泄一個是它的味,同時要結合藥性,這個苦味的藥如果它是寒性那麼它就具有清熱瀉火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一般的清熱藥都可以用苦味來標示。我們今後學很多清熱藥都有苦味。有的本身滋味不明顯的藥裡面也有苦味就是表示的它具有清泄的作用。所以苦能泄有這個降泄、通泄和清泄這三點。另外苦能燥,就是苦能燥濕,就具有燥濕功能的藥往往有苦味,或者可以用苦味來標示。那麼能夠燥濕的藥有的是寒性、有的是溫性,是寒性的我們又把它叫做苦寒燥濕藥,也叫做清熱燥濕藥;那麼溫性的燥濕藥就稱為苦溫燥濕藥。比如說以後的橘皮、厚朴這一類就是苦溫燥濕藥。苦寒燥濕藥又叫清熱燥濕藥,比如說黃連、黃芩這一類。那麼什麼叫燥濕呢?就是一種祛除濕邪的方法,或者說以苦味為主祛除濕邪的方法。目前只能這樣來理解。因為和苦味聯繫上,據分析或者說一些文獻的考證,這個可能也來源於生活的實踐。因為前人認為苦是火之味,那麼火把一些食物燒焦了,那個食物就是苦的。比如說我們煮飯的時候,煮米飯的時候貼著鍋那一層的那個鍋巴,如果火力大了以後它就變成焦的了,焦的就是苦的,那麼實際上就是炭化了,一些植物類的,或者其他藥炭化了,炭化了以後它的吸濕性很強。比如說我們現在常常把木炭作為吸潮劑、防潮劑。大概前人從這樣的一些生活實踐當中,把它和火和焦這樣子聯繫起來,所以認為苦能燥,當然這個是一種解釋。現在還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解釋了。當然這個也是需要在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為什麼苦能燥?但是我們目前大家簡單的就把它理解為就是具有苦味的藥又能夠祛除濕邪,那麼我們把它這個作用就叫做燥濕作用。它有苦寒燥濕和苦溫燥濕。另外在《內經》當中還提出了苦能堅,苦堅,後人把它叫做苦能堅陰。這個苦能堅或者說苦能堅陰實際上和苦能清泄沒有本質的區別,它也是表示這一類的藥物能夠清除熱邪或者針對火熱的邪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我們都知道熱邪最容易耗傷津液,那麼由於熱邪的熾盛,火熱的熾盛就不利於津液的保存,容易耗傷。那麼消除了火熱的邪氣,它就不能夠繼續的耗傷津液,就有利於津液的保存和恢復。這樣子有的就把它叫做瀉火存陰,有的叫做苦以堅陰。但是習慣上又認為苦能堅陰和苦能清泄有區別,這區別在什麼地方呢?這個苦能清泄應用的範圍很廣,苦能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把它用於那些能夠退虛火,用於治療腎陰虛而虛火亢旺引起腎陰或者腎精不能封藏,出現了骨蒸、潮熱、盜汗、遺精這樣的一些症狀,陰虛火旺的症狀。那麼加上知母、黃柏這樣的一些藥物,來滋陰降火,和滋陰的藥配伍使用,那麼其中的知母、黃柏這一類的藥就叫做苦以堅陰。只不過它應用的範圍比較局限,它在本質上和苦能清泄沒有區別,但實際上指的是治療腎陰虛,陰虛火旺當中的一些退虛熱的象黃柏、知母這一類的藥物,這是關於苦的問題。

酸澀

第四個酸和澀,酸和澀這兩種味都能收、能澀,就是都能收澀,也可以叫都能收斂固澀。今後我們專門要學一章藥叫收澀藥,又叫收斂固澀藥,能收能澀就是收斂固澀,也可以簡稱收澀。收澀從字面上來講呢,就是把分散的東西集中攏來,或者說增加一種約束力。收有收斂的意思,澀就有不滑利不流暢的意思。不滑利不流暢人體的一些氣血津液就不容易向外耗散。人體如果對氣血津液失掉了正常的約束力,就不能收斂,所以這個收斂或者固澀的意思呢,就是增強對氣血津液的約束力,不讓它過分的耗散。比如說我們在一些文學作品當中都能夠見到這個收斂這個詞的應用,比如說有的同學好像不能約束自己,有時候上課的時候不遵守紀律,有的老師或者同學就規勸他,你那個行為應該收斂一下。實際上就是說你要增強自己的約束力,要把自己管好,不要那麼放縱。那麼中藥的收斂或者收澀也是這個意思,就增強對氣血津液的約束力。所以在今後我們學習的藥當中,凡是能夠減少氣血津液的耗散的,比如說止血藥、止瀉藥、斂肺止咳平喘的藥,這個固精、縮尿的、止帶的,這樣的一些藥往往都可以給它加酸味或者澀味。因為用它來表示是這些藥物的作用能具有收斂固澀的這樣一個傾向性。

但是酸和澀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在標定的時候,也有一定的講究,一般來講這個藥物如果我們用口嘗的時候本身是酸的,我們對這個藥往往就標一個酸味。比如說烏梅,大家知道望梅止渴的這個故事,很酸。如果這個藥本身沒有酸味,它又能夠收斂固澀,比方我們今後要學的龍骨、牡蠣,往往就不用酸味,只用一個澀味。但是在有的情況下,有的本草學家也不這樣認為,因為沒有人去給他制定一個標準,他認為這個澀味是酸的變味,它只能依附於酸,所以有的藥物雖然沒有明顯的酸味,但是他在加了澀味的同時,還要加一個酸,酸澀並提這種情況也有,我們要區別對待。但是從原則上來講,一般它的真實滋味是酸的那麼我們用酸味來標示,真實滋味沒有酸的都用澀味,但是也有人酸澀並提,因為他認為澀味是酸味的變味,只能和酸味同時使用,依附於酸。這個在本草學裡面都有表現。另外酸和澀本身在標示的作用特徵裡面也有一些區別,我們書上講酸能夠生津止渴,尤其烏梅、五味子這一類,但澀味就沒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所以有的酸味和甘味又在一起,甘酸化陰,這個是澀味所沒有的。

第五個鹹味,鹹能軟、能下。軟就是指軟堅散結,就是對體內的癥瘕、積聚這些有形的包塊有治療作用的藥物,一般都可以用鹹味來標示。這只是理論上這樣認為,實際上往往並不如此,為什麼?因為人體的癥瘕、積聚或者瘰鬁、痰核生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瘀血和痰濁,所以前人說無形之邪不能結塊,凡結塊者必有形之痰和瘀。所以體內的癥瘕、痰核一般它主要的病因是瘀血和痰凝。那麼能夠軟堅散結的藥,大量的是活血化瘀的藥,尤其是活血消癥和消痰散結的藥。所以我們在活血藥和化痰藥當中,有很多藥在其他藥味標定了以後,有的也寫上鹹味,其實也有這個軟堅散結的意思。在實際當中只是對那少部分的藥,它既不能夠活血化瘀,又不能消散痰結,但是它對癥瘕結塊又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它的功效就叫軟堅散結。比如我們今後學的牡蠣這一類的藥,它既不是活血藥,又不是化痰藥,但是它有軟堅散結的作用,這一類藥主要才標鹹味。至於其他活血藥或者化痰藥它能夠治療癥瘕、積聚的,痰核腫塊的,那不一定要加鹹味,可以加鹹味,這個是要注意的。所以這個鹹能軟實際上是比較局限,所指的藥物並不多。另外鹹能下,下也是瀉下,我們剛剛才講了苦能夠通泄,就能夠瀉下通便。所以瀉下它主要應該用苦味來標示,那麼這裡的鹹味當中又來個鹹能下、鹹能瀉下,實際上是一種重複、交叉。鹹能下在這個五味理論當中是最局限的一種藥性。實際上在我們要學的藥當中,主要是指芒硝這樣極少數的藥,瀉下藥除了芒硝,在我們要學的藥當中,屬於鹹能下的還不多,最典型的是芒硝。我們在講芒硝的時候,再來說這個原因為什麼是這樣?所以鹹能下的理論是非常的局限。

後一個淡能滲、能利,就是能滲濕利水,就是能利尿。滲比較緩慢,利比較明顯一點。一個是把分散的濕邪集中起來再來排除,一個直接把水濕排除,叫做利尿。所以滲濕,能滲能利就是一個利水作用或者說利尿作用。那麼就是說從理論上來講,凡是具有利尿作用的都可以用淡味來標示,但是實踐當中也不是如此,在我們要學的藥當中,習慣上大量的利尿的藥,並沒有淡味,而是用其他的味,它有其他的主要的功效來表示。習慣上只是對於豬苓、澤瀉、薏仁、茯苓這樣少數的幾味藥,認為是淡能滲能利,同時往往還把甘加在一起。因為淡是甘之餘味,甘淡並提。所以那些藥不但有淡味還有甘味,這個也是有相當局限性的。所以不象前面那幾種味那麼普遍。所以後面這個鹹能軟、能下,淡能滲、能利都相當的局限。這個就是五味所代表的作用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這樣一些內容。那麼大家都要把這每一個味代表什麼樣的作用特徵記住。

[完/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