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八講 中藥的性能:四氣(一)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中藥的性能:四氣

繼續上一節課的內容,我們開始介紹中藥性能的第一節,四氣。四氣下面有三個問題,第一個四氣的含義,第二個四氣的確定,第三個四氣的臨床意義。

中藥的四氣是中藥性能當中最重要的一種性能,歷代的醫家對這種性能高度的重視,比如說陶弘景為什麼要搞《本草經集注》,他提出來就是因為當時《神農本草經》的寒熱舛錯,就是當時一些藥物的藥性記載不準確或者發生了錯誤,這是他要重新對《神農本草經》進行注釋或者進行另外加工的一個主要的原因,而且他在《本草經集注》當中就明確的提出了藥物的甘苦之味可略,就是可以忽略,甘苦之味可略;有毒無毒易知,容易知道,當然容易知道的是急性中毒,其實慢性中毒也未必容易知道,但他當時認為易知;惟冷熱須明,就是藥物最主要的要明白它的藥性,所以他把這個藥性——中藥的四氣提到了一個很高的高度。以後比如說明代的李中梓,這個本草學家也是說,用藥的時候“寒熱溫涼,一匕之謬”,就小小的一調羹就會“覆水難收”。“寒熱溫涼,一匕之謬,覆水難收”,都是強調了四氣的重要性。所以從《神農本草經》開始,一直到現在的不管是本草還是中藥,在記載藥物的時候,首先就要記載藥物的藥性,就是它的四氣,它是寒性的、涼性的、溫性的、熱性的?所以它是性能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指導中醫臨床用藥的很重要的一個依據。所以我們把它放在了性能的第一位,應該是最重要的性能。

第一個,四氣的含義,就什麼叫四氣?或者什麼叫中藥的四氣?在我們書上,就是從30頁到31頁,基本上都是講的這個問題。它主要有這樣四層意思,第一層意思就是我們書上的第一句話,四氣是指藥物的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又稱為四性,這是一層意思。也就是說四氣就是藥物的四性,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這是它的基本內容。在這個四氣當中,寒性和涼性實際上是屬於同一種性質,寒性甚於涼性,就是一般說的寒甚於涼,或者涼次於寒,它是同一種藥性;溫性和熱性又是另外一類相同的藥性,熱性甚於溫性,溫性反過來講次於熱性。所以實際上藥物的四性就是寒熱兩分。前人為了更細的區分藥物的藥性,覺得四氣還不夠,寒熱溫涼,所以又加入了什麼大熱、大溫、微溫、大寒、微寒這樣的一些概念,所以在具體的藥物後面我們見到的呢並不是只有寒熱溫涼,可能有的記載的是大熱性或者大溫,微寒或者微溫等等,這樣子就不此這四個等級了,為了更進一步的區分藥物藥性的區別,前人又引入了不同的概念,這個是第二層意思,就是講義上的第二段。

第三層意思按照陰陽學說來分,藥性裡面溫熱是屬陽性的,寒涼是屬陰性的,這個很簡單,學了中醫學基礎,知道陰陽學說怎麼來分陰陽,這第三層意思。第四層意思,在實際當中有的藥物的寒熱並不明顯,所以這一部分藥物自古以來就把它標為平性,所以從古到今有的藥物都是平性。中藥四氣的含義就這四層意思。第一層它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第二寒和涼只是程度的差異,是屬於同一類的藥性,溫和熱也是程度的差異,是另一類的藥性,前人為了更加細緻的區別這個藥性的層次或者等級,還引入了大熱、大寒、微寒、微溫這樣的一些概念,如果要按照陰陽的屬性來分的話,溫熱的是屬陽性的,寒涼的是屬陰性的;除此以外有的藥物寒熱的傾向不明顯,習慣上標以平性。中藥四氣的含義就這麼一點內容,如果作為問答題,就答這麼四點那麼就可能是滿分了;如果是一個名詞術語解釋,最簡單的就是第一層意思,就是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在第一個問題裡面有兩個問題作為補充,供大家參考,這個也是今後學習中藥藥性或者四氣很有幫助的。

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四性和四氣的問題,因為我們前面講了四氣又叫做四性,寒熱溫涼可以稱為性,也可以稱為氣。從本草學的發展歷史我們知道,四氣是《神農本草經》提出來的,《神農本草經》在序例當中就提到了藥有寒熱溫涼四氣,一開始就把藥物的寒熱,就稱為四氣了,這種習慣一直到了宋代,北宋的時候有一個本草學家叫做寇宗奭,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義》就是我們書上第一段的第四行,宋代的《本草衍義》它的作者是寇宗奭,他就提出來氣應該是香臭之氣,就是我們嗅覺器官能夠聞到的,寒熱溫涼是藥物的性,如果把它稱為氣可能要產生一些誤解或者混亂,所以他就建議把這個“氣”字改成“性”字,應該把“四氣”改為“四性”。當然這個建議很有道理,但是由於《神農本草經》是一個經典,這個自古以來崇古尊經的思想,一直是很盛行,要把經典的東西去改變是非常困難,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當中雖然肯定了寇宗奭的建議是很對的,但是李時珍又考慮到因為四氣是《神農本草經》提出來的,就說沿習使用已久,“姑從舊爾”,我們還是沿用四氣吧,不去改動它了。李時珍就採取了一種折衷的辦法,所以這樣子一來就沒有人再去計較到底它應該叫四氣或者應該叫四性,所以這個四氣和四性就一直並行使用,你高興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有的書上第一節叫做四性,有的叫做四氣,我們這個仍然是保持《神農本草經》的把它叫做四氣。從表面來看就是一字之差,四氣和四性,但是它沒有這麼簡單。

前人為什麼把寒熱溫涼稱為四氣?在古人當中沒有很明確的解釋,但是也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說明,比如說明代的李中梓,就說為什麼前人要把寒熱溫涼稱為四氣呢?他就說因為是前人以四時之氣為喻,比喻的喻,以四時之氣為喻。我們都知道四時之氣就是春夏秋冬的氣候,春天是溫暖的,夏天是炎熱的,秋天是涼爽,冬天是寒冷,所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好像藥物對人體的影響就像四季的氣候一樣有寒熱溫涼這樣的影響。所以李中梓的觀點,他是認為古人把它稱為四氣呢,是以四時之氣為喻,是受四時氣候的寒熱溫涼的影響,而引用到藥學理論當中,這個確實有他的道理。因為天人相應這些觀點在中醫學裡面也是很重要的,這理論不能不受到影響。但是還有另外一種觀點,這個氣就是哲學當中的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所以在《內經》當中,經常氣味並稱,這個氣味就是指的食物當中或藥物當中的精微物質,對食物來講可能就相當於現在的營養成分,藥物來說就現在的有效成分,古人把它稱為精微之氣,這種精微之氣它通過氣味表現出來。所以這個氣,把寒熱溫涼用氣來表示就說它有它的物質基礎,是它的一些有效的藥物的一些成分所表現出來的對人體有這樣的寒熱溫涼不同的影響,這個思想比如說宋徽宗寫的《聖濟經》,就明顯的有這種思想,《聖濟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物生之初”,就是世界的萬物,在這個地方我們把它理解為藥物,“物生之初”就是藥物形成的初始階段。“物生之初,氣基形立”,氣是氣味的氣,藥有了氣這種物質為基礎,氣作為一種物質基礎,然後不同的藥材才有它的形狀特徵,才有它的性狀的特徵或者叫氣基形立,而後性味出焉,因為有了這個物質基礎,才能形成這種藥物,有了這個藥物就有不同的形狀,有了不同形狀的又有它不同的物質基礎,然後才產生不同的性味。所以他就進一步的闡發這個性味和氣味有什麼關係呢?《聖濟經》裡面說“氣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氣味之末”,在這個地方就把氣味作為精微物質,作為產生藥性或者藥味的一種客觀物質,所以“氣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氣味之末”。這個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現和物質基礎的關係。因為它有不同的氣味,就產生不同的性味,前面的這個氣味是從精微物質的角度來講的,是組成藥物的;後面這個性味呢,是從藥理,就是我們中藥性能的內容的四性五味,這個四性五味,因為有不同的物質基礎,它才產生,所以它就有“氣味者性味之本,性味者氣味之末”。

“審劑之初”,如果我們研究藥物、研究方劑,“專性味而失氣體之求,是未盡陰陽之道者也”。他說如果我們研究藥物只是注重了它的外在的功能,沒有搞清它產生這種功能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研究任務沒有完成。“審劑之初”,就是研究藥物,專性味,只注重外在的這種功能表現,專於性味而失氣體之求,不去研究它內在的這種氣味、這種精微物質,“是未盡陰陽之道者也”,我們的研究的任務遠遠沒有完成。這個在當時這位皇帝的思想應該說見地是很高的。現在我們中藥研究目前都非常強調中藥作用的物質基礎,不能光知道中藥有什麼作用。麻黃能發汗,它發汗的物質基礎是什麼?麻黃能夠平喘,平喘的物質基礎是什麼?那個麻黃能夠發汗,能夠平喘,它有辛溫的這個性能,按照宋徽宗來講,那就是它的性味,就是一個外在的表現。那麼產生這外在表現一定有內在的氣味,一定有它相應的客觀的精微的物質存在。那麼它們之間的聯繫怎樣?當然在當時不可能搞清楚,就是我們今天要搞清楚也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說中藥的四氣和四性,一字之差,其實有很深刻的原因。其實宋徽宗在這方面的闡述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啟迪,現在我們也應該從這方面來加以注意,這是我要補充給大家參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四氣和四性的問題。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思考。

第二個問題,就是四氣說與三氣說的問題,從《神農本草經》開始就說藥物有寒熱溫涼四氣,人們就把這種觀點叫做四氣說,寒熱溫涼四氣。但是到了唐代有人就提出藥物只有三氣,哪三氣呢?寒溫平,寒性、溫性、平性,只有這三種藥性,只有這三氣。由於《神農本草經》是經典,所以說這個四氣學說從古到今沒有改易,好像是不刊之言,不能改動的。所以唐代提出三氣的人,默默無聞,沒有人去注意他。其實我們今天仔細的想,三氣說比四氣說更科學,更客觀。那麼《神農本草經》的四氣說,寒熱溫涼本質上是二氣說,就是藥性兩分,就是寒熱兩分,這個產生就是來源於陰陽學說,兩分法。只把它分為這樣相對的兩類。但是《神農本草經》本身在365味藥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藥是平性,我過去統計過《神農本草經》的平性藥,我們現在不說它的平性標定是不是準確,我們就以他當時定的平性,大概超過了140味藥,三分之一還要多,三分其一而有餘。這個《神農本草經》裡面沒有涼性藥,儘管它提出藥有寒熱溫涼四氣,《本經》裡面本身沒有涼性,而且有大量的平性。從古到今任何一個中藥著作裡面收載的藥物,平性藥都幾乎占了三分之一。那麼否定平性或者不承認平性這是不行的,就連《神農本草經》的作者自己也是充分注意了平性藥的存在。肯定平性藥的存在,解決藥物藥性的分歧很有好處,我後面還要專門講這個問題。所以比如說提到的這個藥性賦,那裡面就有平性賦,平性賦的藥也比寒性賦的藥藥味還要多,也是大量的。所以說明平性藥的客觀存在,必須肯定。然後我們從分類的方法,這個科學的分類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這個分類學上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叫做子項不相容原則。就是說我們分的類的互相不能夠包容。子項不相容原則,子項,兒子的子,子項不相容,就是一個事物比如說我們在座的以性別來分,男性和女性這個就是科學的分類,這個男性、女性這個就是子項,按性別來分,是不能相容的。我們如果又用性別,又用年齡,這個相容了,同時就有兩個標準了,這個就不是一個科學的分類。這個寒熱溫涼呢,其實寒和涼,溫和熱是互相包容的。從分類學的方法來講它就不科學。那麼要從分類的方法來說,這個三性的分類很科學,第一級分類藥物的藥性,寒性、平性、溫性,寒性裡面再進行二級分類,大寒、微寒或者涼性,溫性裡面再分大熱、熱性、微溫。這個是兩個不同層次的進行一級分類,然後進行二級分類,所以這個從科學的分類來說,三性學說也是正確的。所以這個四氣是不是應當改三氣的問題當然沒有人提出來,我也是曾經想把教材改為三氣的,因為這個也是慢慢來吧,一步不要到位,所以我現在編那個長學制教材裡面,把這個三氣說作為參考資料給予充分肯定,起一個過渡,可能到了某一天,大家都承認有道理,我們中藥性能的第一節就叫三氣了,就不叫四氣了,或者叫三性。所以第一個問題四氣的含義,要同學們掌握的內容其實很少,就那麼幾句話,所以就不多說了。那麼參考的這個問題,大家以後學習提高的時候可能會很有幫助。

第二個問題,四氣的確定。就是我們所見到的本草書或者中藥書上每個藥後面的寒性、溫性、平性是怎麼來的?前人是怎麼定的?主要就講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對於藥性的確定,當然它和其他性能一樣,都是要通過用藥以後,就是這個患者首先要服藥,服藥以後要看這個患者的寒熱的病理現象有什麼改變,從這個病理改變當中來逐步把它總結出來的。所以這個總結的過程就是我們書上四氣的確定當中的第二段,這個是核心的內容。尤其是從第二行開始,四氣的確定是在患者服藥以後以中醫寒熱辨證為基礎,從藥物對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者症狀寒熱性質的影響中,得以認識的。那麼怎樣得以認識呢?就是後面,即是說藥物的寒熱溫涼之性是從藥物作用於機體所發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主要是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的,能夠減輕或治療熱證的就屬於寒涼藥,反之,能夠減輕或治療寒證的就是溫熱藥。當然中間舉了一些例子,這個例子我們可記可不記,今後學了以後,這些例子比比皆是。以後學的幾百味藥當中,首先大家這裡要記住,首先記住這幾句話,就是中藥的藥性的確定是和藥物所治的疾病相對而言的,它是從藥物的治療效應當中概括出來的,怎樣概括?就是我們書上講的,能夠減輕或者消除熱證的一般是寒涼的藥;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一般是溫熱藥。這個是藥物確定的主要的依據。光記住這幾句話行不行呢?不行,當然首先要記住,更重要的我們是在今後學習各論的時候,要把這個理論應用到各論的藥物的學習當中去。如果說我們學習某一個藥它能夠治療熱證,那肯定它就是屬於寒涼的,它的藥性就應該是寒性或者涼性;如果某一個藥它能夠治療或減輕寒證,它就應該是溫性或者熱性的藥,要注意用到具體的藥物中。對於具體的藥物,我們現在是不是要讓患者把這些藥物都吃進去,然後再看它的變化對寒證、熱證是不是有影響,然後我們再來記這個藥性呢?不是。因為前人通過了千百年的實踐,已經經過無數次的觀察,他們已經對藥物的藥性有一些標定下來了,已經標定下來了。但是我們現在學習的時候,是不是去死記硬背某一個藥是溫性的、是熱性的、是寒性的、涼性的,這個背不了,我也背不了。如果你們要問我某一個藥書上寫的是什麼,我不一定回答得出來。但是我有方法能夠知道它,我有方法能夠推斷它。有什麼方法呢?記它的功效,從功效來分析、來推斷。所以這個教材的第二個問題的第三小段,在今後我們要學的藥物當中,清熱藥、發散風熱藥、攻下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涼血止血藥、補陰藥,因為這些藥都是治療熱證的,能夠減輕或者治療熱證,所以都是寒涼藥,都是比較典型的寒性藥;另外峻下藥、平肝潛陽藥,它有減輕熱證的這種傾向,所以它一般多數是偏於寒涼的;那麼反過來說,這個溫裡藥、發散風寒藥、溫經止血藥、補陽藥這些都能夠減輕或者治療寒證,它都是溫熱的,比較典型的溫熱藥;祛風濕藥、化濕藥、行氣藥、開竅藥以及補氣藥,多數是有利於改變寒證的,所以它多數是偏於溫性的。我們就看這個藥物的功效,因為我們今後學習藥物首先就要記住它的功效。我們在看這個藥物的功效裡面,如果說有這方面的功效,我們就能夠推導出,就能分析出它的藥性,根本用不著去死記硬背。比如說麻黃它能發散風寒,發散風寒呢,它治療的風寒感冒,它治療的是寒證,它肯定能夠減輕寒證,減輕或者治療,那肯定麻黃是一個偏於溫熱的藥物。它的藥性是偏於溫熱性的。就是諸如此類的,今後我們在學具體的藥物的時候,都要告訴大家,到時一章一章的,每一個章節它的藥性的傾向性是什麼,這樣子大家記就有一定的規律性。但是這樣子推出來有沒有問題呢?有一些問題,什麼問題呢?比如說你不知道它是熱性或者大熱?你不知道它是溫或者微溫?這個不要緊,後面會解決這個問題。因為這個藥物就是說一些寒性很強的藥或者說熱性很強的藥,在中藥裡面是不多的,這個極性很強的,我們這個要把它記住。比如說附子、乾薑、肉桂,這個熱性很強,不能認為它是一般的溫性藥。比如說什麼黃連、黃芩這些寒性是比較強的藥。那麼其餘有的藥一般的這種溫或者微溫,這個區別不區別它,意義不是很大。或者寒和微寒,有的絕大多數意義也不是很大,背也背不了。那麼為什麼意義不是很大呢?我後面要講,就是供大家參考的一些問題,就是書上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就是簡單地談到了這個問題,一個問題就是在本草學當中,很多藥物確定的藥性有分歧,所以就告訴大家,藥性在記述當中的這種分歧的現象和原因。因為前人對藥物要標定一個藥性,最早的初衷是定性的,它偏寒或者偏熱,這種兩分法,是為了定性。那麼後來把它改為了四性,溫熱寒涼,又有大熱、大溫、大寒、微寒、微溫,這個已經把定性的一個問題,把它轉化成了一個定量的一個理論。中藥的藥性能不能定量?沒有客觀標準就不能定量,定不了量。它不是考體溫,比如說三十七度四以下,或者怎麼,至少三十七度四到多少這是低熱,或者三十八度五以上這是高熱,這個能夠有一個客觀的標準。那藥物的寒熱溫涼,溫到什麼程度叫熱,它次到什麼程度叫微溫,誰也講不清楚,參照物不同結論就不一樣,所以在本草學上記載不一樣。如果說我們要去死記硬背的話,用處並不大。

我舉兩個例子,一個石膏,石膏,有的人認為石膏能夠治療溫熱病當中的氣分熱證,當然氣分階段是溫熱病的極盛時期,它是一種大熱證,能夠治療大熱證的藥當然就應該是大寒,所以對石膏就標了一個大寒,但是有的人就反對,比如說張錫純,張錫純就說《神農本草經》裡說石膏產婦都可以用,產婦一般不適合大寒的藥物,產婦能夠用的藥一定不是大寒,一定是微寒,而且他還舉例子,石膏的用量很大,大寒的藥能夠用很大嗎?有的在一個方當中石膏用半斤,沒有什麼明顯的不良影響,大寒的藥用這麼大的用量肯定會產生明顯的不良反應,所以張錫純就認為石膏是微寒的藥。有的人就採取折衷,你們不要爭了,可能也不是大寒,可能也不是微寒,乾脆就寫一個寒字吧。所以石膏在本草文獻當中有標大寒的,有標寒性的,有標微寒的,這個爭論我想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果,誰是誰非。當然如果從中藥藥性確定的依據,可能標寒或者大寒是比較妥當的,因為標微寒是從不良反應,它不是主要依據,不是確定藥性的主要依據。當然有時候可以把不良反應作為一個依據,但是那是不得以而為之,主要的依據是治療效應,而不是不良反應,所以應該是寒或者大寒比較妥當。

另外一個例子比如說解表藥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調味品當中的生薑,經常調味都要用到的生薑,一個是唇形科植物的紫蘇,在很多文獻尤其古代,一直到當代的教材當中,比如說五版教材、四版教材這些都是這樣,生薑標的什麼?生薑標的微溫;紫蘇標的什麼?標的溫。稍稍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紫蘇也是一個調味品,肯定生薑的溫性超過了紫蘇。但為什麼長期在本草學當中生薑是微溫,而紫蘇是溫性呢?因為它的參照物不一樣。在生薑這個參照物裡面有乾薑有炮薑,因為乾薑一般是標的熱性,它的溫熱性質最強,我們今後要學,溫裡藥,熱性。在把乾薑炒成炭以後,它的熱性有所緩和,一般標溫性,生薑的溫熱性質又不及炮薑,所以相對於炮薑來說,生薑就是微溫了。乾薑是熱性,炮姜是溫性,生薑自然就是微溫,這個層次就很清楚了。在薑這個家族裡面,它們互相之間這個比較是非常清楚的,是非常合理的。但是紫蘇它有紫蘇葉和紫蘇梗,一個是葉片,一個是它的莖,一般在本草學上它的莖叫做紫蘇梗,蘇梗標的是微溫,紫蘇葉的溫性比紫蘇梗的溫性要強一點,所以就相對於紫蘇梗而言,它就是溫性了。如果我們把紫蘇標成微溫,紫蘇梗肯定就是微微溫,沒有這個標的方法。縱向這樣子比是成立的,是合理的,但橫向把紫蘇和生薑再一比,那就顯然是不合理。那現在所以我們教材把生薑和紫蘇都改為溫性,但生薑的溫性和紫蘇的溫性顯然是不能完全相等。所以清代的程鐘齡就說這個藥的溫有溫煦之溫,有溫熱的溫。就是溫是不同的,溫煦之溫呢,像春天的陽光人人可近,一般都能接受,非常溫和的;那麼溫熱之溫,開封解凍不可以輕試,就是說比較明顯的溫熱性質了。所以同樣標溫,實際上它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就沒有必要非得要去死死的背住我們教材上某個藥是溫,某個藥是微溫,這個花了很多功夫,沒有實用的價值,把一些最主要的,比如說同一類藥當中比如說發散風寒藥,哪一個是最溫的?哪一個是最不溫?那麼我們把兩頭的典型抓住,中間的一大塊我們就不管它了,都是比較溫的,這樣子記憶起來就非常方便。用不著每一個都是具體的去背,而且古代的本草上藥性的標定出現了分歧,除了這個原因,不容易定量,不能客觀的定量,除這以外,還有就是剛才已經提到了,就是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比如說剛才講的石膏,我說的大寒,它是以治療效應來標定,張錫純的微寒是以副作用,以副作用為依據的和以治療效應為依據的當然就不一樣這種情況完全有。所以在中藥裡面,除了典型的溫熱藥和寒涼藥,從古到今基本上沒有分歧,比如說乾薑、肉桂自古以來都認為是熱性的藥,黃連、黃芩自古以來都認為是寒性的藥。尤其是有些微溫微寒的,這個分歧就特別多了。就是因為不能客觀定量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正確對待。

另外中藥的藥性,也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在一定的認識水準下,由人來定的。那麼定了以後,不是一成不變,因為藥物的功效和應用它不可能一步到位,一下就被人們認識,後來逐步的發現這個藥物它的功效應用有所變化了,有的是因為品種變化,有的是品種沒有變化,而功效應用變了,把前人定的一些它的藥性作了一些修正,那是應該的,那應該是本草學或者我們當今的中藥學的一個任務,必須進行修正。如果把這個藥性看成是僵死的,一成不變的,是一個反科學的,不科學的。而且古人經常就在修訂,比如說我們今後要學的發散風熱藥的第一味藥薄荷,它最早記載在《新修本草》,《新修本草》當時薄荷主要是用來治療風寒感冒,它能夠治療寒證,用於寒證,所以當時就給它定了一個溫性。所以在《新修本草》,宋代的本草裡面薄荷都是溫性的。到了金元以後才發現它治療風熱表證,或者溫熱病的衛分證用得多,把溫性才改為了涼性,就把它作了相應的修正。這種相應的修正是一種進步,是一種對藥物,對薄荷這個藥物認識的深化。但是我們現在有些人就以某一個經典為標準,好像那個上面說的就不能改變。對某一個藥改變了,有的人就覺得不理解,比如說《神農本草經》的人參,定的是微寒。到了李時珍的父親李聞言把它改為溫性,陳修園就大發脾氣,就說《本經》都說人參是微寒的,這《本草綱目》要說微溫的,豈有此理,要把《本草綱目》燒了而後快,一把火把它燒了,這樣的書不應該要。那麼他就是以《神農本草經》作為一個不變的標準。

其實人參從微寒改溫性有沒有道理呢?其實它有一個背景在裡面,《神農本草經》當時用的人參基本上是生曬參,生曬參的藥性應該是平性的或者平而偏寒,到了明代很多人參是用的紅參了,古代沒有紅參,紅參是明代中期以後才開始有的一種規格,所以這個偏溫了,這個應該說是非常符合實際的。我們就不能像陳修園那樣,只看到表面現象就橫加指責。所以現在我們的中藥,經常對一些藥性都要進行修訂。比如說我們現在有的教材上很多清熱解毒藥,什麼土茯苓或者這一類標的平性,平性怎麼清熱?所以把它改為寒性或者微寒,至少應該改為微寒吧。那麼就是說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本草實際上它都在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發明,什麼發明?它個人的見解,對過去的本草進行修正。那麼我們今天專門從事中藥的研究,對某些中藥的藥性進行修正,那就是說我們的功勞也應該說是最有成績的部分,而不應該橫加指責。所以說中藥的藥性它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根據歷史的發展,根據它臨床應用的這種改變,它必須作出相應的變化。比如說還有一個藥,威靈仙,歷來是溫性,現在我們的教材上也是溫性,我在講《本草綱目》的時候說過,當時的威靈仙是玄參科的一種植物,現在用的毛莨科的這種威靈仙,近年來臨床有很多報導,而且是單味藥,單味藥用來治什麼?急性支氣管炎,痰熱咳嗽,治療急性膽囊炎,治療就是中醫所說的濕熱,肝膽的濕熱,治療濕熱淋證,尿路感染,而且是單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難道這樣的藥還能認為它是溫性嗎?所以現在的威靈仙還溫不溫?那麼我們在臨床當中還應該值得關注。所以關於這個藥性的問題,我就作這樣一點補充,當然需要的補充的內容還有,如果以後有機會,同學們再繼續的學習,比如說在研究生階段,在要深造的時候。比如說中藥的一物二氣的問題,中藥可以一味藥有兩種味,有兩個歸經。可不可以一種藥有兩種氣、兩種藥性?完全可以。我們因為時間的關係,大家的知識現在還沒有積累那麼多,我們以後再來討論這方面的問題。就講到這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