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 第七講   中藥的性能:概述

成都中醫藥大學
張廷模教授

第五章 中藥的性能

現在請大家翻在教材的第29頁,總論的第五章,中藥的性能。這一章介紹的是中藥基本理論的核心,所以是總論當中相對比較重要的一章,所以這一章從教學大綱的要求,裡面的內容都是屬於掌握的內容,所以應當好好地學習。中藥的性能這一章,前面有一個概述,後面分了五節,討論了中藥五個方面比較主要的性能。我們首先就學習中藥性能下面的概述部分,就是29頁到30頁。在概述部分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藥性能的含義,第二個問題是中藥性能的內容。

第一個問題,中藥性能的含義也就是什麼叫中藥的性能?在我們書上,書上有三段文字,還是有比較多的內容,但是高度地概括起來,什麼叫中藥的性能呢?實際上只有兩句話,大家對這兩句話好好地理解和記憶。第一句話就是第三段的第一句,前人常將藥物的性能稱為偏性,也就是說古人認為中藥的性能就是中藥的偏性。然後第二句話就是第一大段的第9行的後邊,中藥的性能是中醫理論對中藥作用特點的高度概括。就這樣兩句話,所以把它聯繫起來講就是,如果有人問什麼叫中藥的性能?你就可以回答中藥的性能就是中藥的偏性,實際上中藥的性能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對中藥作用特點的高度概括,這樣兩句話就夠了,關鍵是對這兩句話要深刻地理解,然後才能把它記得住。因為根據中醫學的觀點,人體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處於一種陰平陽秘的這種平衡的狀態,人體的臟腑之間也是保持一種相對的平衡,如果說這種相對的平衡被破壞了,就成為一種病理改變。所以根據中醫學的觀點,人體的病理改變,或者說病證的發生,都是因為陰陽或者氣血、臟腑出現了偏盛偏衰的這種現象。既然出現了這種偏象,用藥物來治療,就是利用藥物的偏象,來糾正人體機體的這種偏象,使它重新恢復了原來或者重建了這種陰平陽秘的相對平衡的這種狀態,這種病證就得到治療。所以根據中醫這樣的認識,藥物的作用就是以偏糾偏,就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機體陰陽氣血或臟腑所發生的偏盛偏衰,所以就把藥物的性能就稱為藥物的偏性。那用現代的觀點來講,中藥的性能是根據中醫的理論對中藥作用的一些基本特點,把它進行高度地概括而產生的藥性理論。為什麼這樣子講呢?因為中藥的具體功效是很多的,有的功效完全不一樣,但是利用中醫的理論,從某一個特定的角度來概括這些功效的它的特徵,可能它們會有相同的特徵。比如說我們書上在第一段裡面舉到了,比如說發散風熱的藥,是治療風熱感冒的;清泄裡熱的藥,它的基本功效是清熱瀉火這樣的一些清熱作用,治療的是裡熱證;滋陰藥,或者叫補陰藥,它的基本功效是補陰,但是它治療是陰虛證。根據中醫理論,風熱表證如果用寒熱來分,它屬於熱證的;當然裡熱證就更是一個熱證了;陰虛證是陰虛生內熱,它是一種虛熱證,它本質也屬於熱證的範疇。前面我們講的發散風熱藥、清泄裡熱藥、滋陰降火的藥,它們都能夠治療中醫所說的與熱有關的一些病證,把它的藥性就可以總結起來,都具有寒性,能夠針對一些熱邪或者熱象,從寒熱的角度來概括這些不同的功效,它們就有相同的特性,所以寒熱就是性能的一個基本內容。又根據中醫基本理論,比如說咳嗽、氣喘是肺氣上逆,止咳的藥、平喘的藥,就是使上逆的肺氣肅降,它有降肺氣的作用,從升降的這個觀點來說,它是向下的,是下降的;嘔吐,是胃氣上逆,用了止嘔的藥,它是使上逆的胃氣下降,它也是一個作用是下降的;人體的肝陽上亢,就是肝腎陰虛不能制約陽氣,那陽氣亢逆於上,這個病理改變也是向上的,平肝潛陽的藥能夠使亢逆於上的陽氣向下,從升降的觀點這個角度來總結,平肝潛陽的藥也是一種下降的這樣一個作用的趨勢,所以儘管止咳藥、平喘藥、止嘔藥或者平肝潛陽藥,它們這些功效完全不相同,但是用升降這種理論來概括,它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的特點或者特徵,那就是向下的,指這個作用趨勢。像這樣的一些情況,它從不同的角度來概括,就產生了中醫的這種性能。所以我們第一個問題大概就介紹這樣一個內容,結合到書上並不難理解。

在中藥性能這部分有兩點補充,就是幫助大家理解,但是供參考的。補充的第一點,就是在有的中藥文獻當中或者教材當中,把中藥的性能叫做藥性。可不可以把中藥的性能叫做藥性呢?完全可以。但是有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藥性這個術語在中藥當中,從《神農本草經》開始一直到現在,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含義,它這個含義有的時候非常局限,有的時候非常寬廣,包羅萬象,什麼都可以概之,所以就非常不固定。比如說我在講總論那個本草史的時候談到《神農本草經》,《神農本草經》在序例當中就提到了藥物對劑型有選擇,《神農本草經》的原文就是“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它在這個地方的藥性,“藥性有宜丸者,有宜散者”,可以作散劑,有的適合於作丸劑,有的適合於作散劑,有的適合於作水煎劑,有的適合於作酒劑,顯然這個地方的藥性指的就是這個藥材的,用我們現在自然科學上的術語來講,就是它的水溶性,或者醇溶性,這個藥性指的是理化特性、理化特徵,這個就是在《神農本草經》裡面提到的藥性。以後,比如說在《本草經集注》裡面,提到了“藥性所主”,就是這個藥能夠治什麼病證?這個藥性就相當於功效主治,在《本草經集注》當中的藥性就相當於功效主治。我們經常說的某個藥,比如說乾薑的藥性是溫性的,黃連的藥性是寒性的,這個藥性實際上就是指的寒熱之性,它沒有指其他的,這個都是比較局限的。另外在有時候這個藥性就無所不指,凡是中藥有關的一些理論它都可以叫做藥性。從什麼地方可以見得呢?比如說古代有的本草,比如說有的叫《藥性論》,那麼《藥性論》收載的藥物,是從這個性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或者藥物的功效主治等等,還有其他的一些理論,都包括在裡面。當代高曉山先生還編了一個《中藥藥性論》,那個藥性論裡面談到了中藥有很多很多的藥性,凡是中藥的一些基本理論就包括功效在內,也是藥性,那麼這個藥性的含義就非常寬廣,那我們在明清時期,有的啟蒙的中藥讀物就叫藥性賦,比如說署名李東垣的藥性賦,它就是有溫性賦、平性賦、熱性賦、寒性賦,它這裡指的藥性就是那個寒熱之性,所以本身藥性這個詞在中藥裡面沒有確定性,所以你把中藥性能這一章叫做中藥的藥性,從理論上來講是可以的,並不錯,但是由於這個術語的不規範,在使用的時候,對同學可能經常就造成認識上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上面講的有的地方的藥性僅僅是指寒熱,有的地方的藥性又是指的我們這裡講的性能,有的地方的藥性又無所不容,有的地方就指的剛才講的理化性質,水溶性、純溶性這些。為了避免用語上的分歧,儘量地規範用語,所以這一章中藥的性能,還是不要叫藥性為好,當然這是一個建議。

要補充說明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中藥的性能的“性能”二字,應該說出現很早,根據辭書的解釋,“性”是指的性質特徵、特性;“能”指的是功能,就相當於功效,所以物體的功能、物體的性能,其實是有相似的地方,說什麼物體的性能就包括了它的性質和功能,所以這個詞從字面上來講,我們書上的第二段它是指器材、物品等所具有的性質和功能,這是它的本義。但是中藥的性能這個詞用在《中藥學》當中,從上一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初,它就成了一個專用術語,在《中藥學》當中,我們凡是學過中藥的都知道,什麼叫中藥的性能?它指的就是我們後面要學的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這樣一些內容,它並沒有包括中藥功效的那一部分的內容,實際上在《中藥學》當中,所謂的性能,已經發生了這個詞的內涵的縮小,它沒有原義那麼寬廣,它只包括了性質、特徵,沒有再包括功能。由於中藥的教材有很廣的影響,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全國各地培養的中醫藥的人員都是用這種教材,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性能的含義是什麼?實際上也就是中藥的性能,這個性能二字已經約定俗成,指的就是中藥作用的一些性質和特徵,就是我們下面講的那些內容,就沒有再包括中藥功效的那部分內容,所以我們在教材上,中藥的功效在前面,專門有一章進行介紹。我在這裡再補充說明一點,這個功能又叫做功效,這兩個是同謂語。因為功效在形成的過程當中,從沒有專項到有專項來介紹中藥的功效,比如說我們的教科書,每一味藥下面都有它的功效是什麼什麼?但是在開始的時候,這個術語並不規範,所以從清代末年,尤其是在明國年間,中藥的功效有的稱為功效,有的稱為功能,有的稱為效用,有的稱為作用,有的稱為效能等等,大概有十來個不同的這種用語。到了上一個世紀五十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現代中醫藥的高等教育開始,有了比較規範的《中藥學》教材以後,在教材當中就把它規範為叫做功效。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分歧,什麼分歧呢?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為主的系統把它稱為功能,但是以教科書為主的這個系統把它稱為功效,同樣介紹的一個事物,用不同的術語,應該說這個也是一個不好的現象,我覺得功能和功效,還應該有人來統一,我個人的觀點,用功效比功能好,使用功效。因為中藥的功效,功是作用,效是效果、療效。比如說某個藥物可以清熱消腫,某個藥物可以活血止痛,活血或者清熱是它的功,消腫或者止痛是它的效,功能僅僅就是前面的作用的部分,沒有體現它的效果的部分,所以我個人的觀點主張就是把它規範在功效這個術語,這樣子就更好一些。當然這是一個希望,同學們知道目前有這麼一個現狀。過去的用語很多,現在雖然減少了,但是還有兩種不同的稱謂,兩種不同的稱謂當中,似乎功效比功能要更好一些,這個大家都可以思考。學術上的東西不一定某一個人的說法就是正確的,所以今後大家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藥典,我們麻黃,它是功能能夠發汗解表、能夠宣肺平喘,而在《中藥學》裡面是功效,它能夠發汗解表、能夠宣肺平喘,指的是相同的內容,但是前面用的術語是不一樣的。這是關於中藥性能的第一個問題,關於性能的含義,所以要求同學們掌握的也就是那兩句話,我最先提到的,後面補充說明的這些問題都是幫助大家理解和思考的。

第二個問題,概述當中的中藥性能的內容。中藥的性能,自從有了全國統編教材以來,在這一章裡面,一般就是像我們這個教材一樣分為五節,第一節,四氣;第二節,五味;第三節,歸經;第四節,升降浮沉;第五節,有毒無毒,或者有的把它稱為毒性。第三節、第四節有的可能交換,比如說把歸經有的放在第三節,有的把升降浮沉放在第三節,但不管怎麼講,在中藥的性能這一章裡面,主要就介紹了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和毒性這麼五個方面,這樣一來就造成了一個錯覺,很多人就以為中藥的性能只有這五個方面。其實不然,中藥的性能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只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五個方面,所以我們書上在30頁第二段,中藥性能的主要內容,大家一定注意,有個“主要”二字,是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和毒性,“主要”它不是完全,我們在學習本草文獻的時候,我們經常在文獻當中還發現,比如說有的時候提到補瀉,某一個藥的藥性是偏於補的,有的是偏於瀉的;有的藥性比較滋潤、比較滋膩,有的比較溫燥,或者有燥性,那麼就有潤燥;有的藥物善走,有的善守,那麼就有走守;有的藥物比較峻猛,有的比較緩和,那麼就有猛緩;有的藥物主動,它的作用偏於動,有的作用偏於靜,比如說我們以後學習當歸和熟地,都是補血藥,當歸補血偏於動,熟地補血偏於靜,又有動靜,還有什麼剛柔等等,大概在文獻當中,如果我們要仔細地把它搜集起來,可能有十多、二十種,這些都是屬於中藥性能的範疇。在這一些中藥的性能當中,中藥的潤燥非常常見,就是在我們學的教科書裡面,以後還常常要碰到,某一個藥比如說能潤腸、能夠潤肺,能夠潤膚,它的藥性是偏於柔潤的、偏於濡潤的、偏於潤養的;有的藥物它容易傷津液、容易傷津血,它的藥性是偏燥的,很多藥的使用注意當中都要談到這一類的藥,或者這一味藥偏於溫燥,偏於辛燥,那麼要注意傷津的、津血不足的要慎用。所以很多地方都碰到了潤燥這樣的一個性能,實際上它也是相當重要的。其餘的比如說補瀉、走守、猛緩、動靜、剛柔等等,有一些就是太廣,比如說補瀉,中藥的藥,整個藥不是補虛的,就是祛邪的,都可以補瀉兩分,就比較太籠統一些。有一些可能就是只有部分藥,沒有普遍性。比如說什麼猛緩、動靜這些不多,而且有些性能之間互相包容,互相交叉,比如說動靜和走守,動和走就是互相交叉,所以由於種種的原因,對於這些比較次要的性能就不太重視,但是在過去的中藥書當中並沒有明確地提出來,這些也是中藥的性能,所以就給大家學習中藥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誤解,為了大家對中藥的性能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所以我們在教科書上就提到了主次之分,主要的是前面那五個方面,後面的相對要次要一些,次要當中比如說像潤燥也是比較主要,主要的五個方面其實有的也比較次要,比如說像升降浮沉,在當代的《中藥學》當中,我們講升降浮沉的時候還要講,就已經顯得不是像古代那麼重要,因為我們每個藥物的後面都只有性味歸經,或者毒性,沒有哪一個藥在性味歸經裡面再加上它是升浮的,或者沉降的,就說明它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就包括五味,現在的五味和古代相比,對於臨床指導用藥來說,那麼它的指導價值也在不斷地下降,這個也是在講五味的時候,我們要說它的下降的原因。所以在這一段,就是30頁的這一段,我們主要就讓大家瞭解中藥的性能的內容,主要的是什麼?次要的是什麼?前人為什麼要搞那麼多的性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總結藥物不同的性質和特徵呢?因為上午我講功效的時候提到了,在《中藥學》當中,一開始對功效的認識並不清楚、並不完善,所以最早在本草學記載藥物的時候,更多的是記載它的主治。比如說在《神農本草經》當中,能夠主咳逆上氣的藥,估計有三十多味,就是它能夠治療咳嗽、能夠治療氣喘。但是通過什麼樣的功效來達到治療咳嗽氣喘呢?沒有功效,當時。從我們現在看來,比如說五味子,可能是收斂肺氣來達到了止咳平喘的,比如說杏仁可能是苦降了肺氣達到了止咳平喘,麻黃可能主要是它辛散,通過它的宣肺作用,像《神農本草經》談到人參這些藥,也能夠主咳逆上氣,可能是肺氣虛了,通過它補肺氣的作用,像麥冬這些,《神農本草經》也主咳逆上氣,可能是肺陰虛,用來補肺陰,肺陰得到了滋潤,肺得到了肺陰的滋潤,咳嗽氣喘緩解了。有的藥可能是通過祛痰,祛痰以後達到了止咳平喘的,因為古代沒有功效,只有主治,臨床這些藥物能夠用於咳嗽氣喘,在不明確它的功效的情況下,就要用更多的性能,就是來說明這個藥物的特徵。這個特徵越多,它的個性就越鮮明,在臨床上運用的時候,選擇藥物的時候就更加準確。一個不太恰當地例子,比如說我要來跟大家介紹《中藥學》,如果我沒有跟大家講課之前,你們的輔導老師,就說《中藥學》是一個姓張的老師,只有一個資訊,就相當於只有一個性能,可能我跟你們在一起,你也不知道我就是要講中藥的,然後再總結其他方面,比如說是一個男性的老師,年齡有六十歲,然後在講他的身高172公分,然後有一點偏胖,或者他的口音,或者行為舉止、膚色,或者什麼頭形、什麼臉形等等,這樣子可能你們馬上就說可能就是跟我們講中藥的張老師了,在過去用中藥就是這樣情況,知道它可以用於咳嗽,這個藥可以用於氣喘,但是在不知道功效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大量的性能的介紹,使它的個性特徵把它突現出來,這樣子在臨床選藥的時候,就非常的準確了,後來功效越來越發展,當然有的性能的指導價值就有所下降,所以功效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用藥更加主要的選藥的依據。所以性能它為什麼這麼多的內容?有主有次就是這樣來的。

在30頁的第三段,就是另外一個內容,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性能和性狀的區別。要學好中藥學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比如說要學好五味理論,這樣的一些理論,首先我們就要搞清楚中藥的性能和性狀。中藥的性能就是我們前面剛講的,就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等等,它是用來概括中藥功效或者中藥作用的性質和特徵的,主要是功效,因為性能裡面有一個毒性,毒性它不是功效,但是我們現在一直把它放在性能裡邊,所以我們說它是概括中藥作用的性質和特徵,毒性也是一種作用,毒性作用,如果把毒性把它單獨地分離出來,那麼性能就是概括中藥功效的特徵的一個基本理論,有這樣一個區別,所以我們書上用的是對中藥作用的一個概括,這個性能是從前面我們就知道這樣的一些內容,它首先觀察的物件是人體。怎樣的人體呢?是服用了藥物的人體,病人或者說患者服用了藥物以後,它要產生一系列的這種生理病理變化,然後根據中醫的理論來加以概括,逐步地就產生了性能。比如說我們有的人,比如說皮膚紅腫疼痛,那就是一般說的長了瘡瘍,中醫認為是有熱毒了。比如說我們用了黃連,這個症狀減輕了,服用了藥物,對這個有熱毒的病證,它有減輕,那可能黃連就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它的藥性可能就是偏寒的,所以它是通過用了藥的這種患者、這種人體產生的一些變化,或者說產生的一些效應,把它這樣子總結概括起來,產生的這個中藥的基本理論叫做性能。什麼指性狀呢?性狀就是我們書上在最後一段的第四行所說的形狀、顏色、氣臭、滋味、質地(它的輕重、疏密、軟硬、堅脆、幹潤等等),這些內容觀察的物件是藥材本身。比如說我們直接把黃連放在手上,把地黃放在手上,或者我們用我們的感覺器官直接來觀察,它觀察的物件是藥材本身,它觀察的是這個藥材的一些物理特徵。我們用感覺器官來摸一下,它是潤的,是濕的,或者幹的,是比較光滑的,或者比較粗糙的,感覺器官可以,用嗅覺器官,用鼻來聞一下,它是香的,或者臭的?有沒有什麼氣味?用口來嘗一下它是酸的,是甜的;用眼視覺器官來看一下,它的顏色是紅的、是黃的、是白的、是青的?它是用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中藥的性能,是我們中藥的基本理論,是在臨床我們認識藥物、選擇藥物、使用藥物的重要的一個依據;性狀,現在主要是用於《中藥鑒定學》,鑒定藥材的時候,要對藥材進行一個它的性狀的描述,主要用於《中藥鑒定學》。但是在古代,往往把性能和性狀混在一起,尤其是從宋代開始,當時為了探討一些藥物產生療效的一些基礎,為什麼這個藥物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當時就從它的一些外觀特徵,就是主要是通過性狀,比如說丹參能夠治療心煩不安,心是主血脈的,血脈是紅的,在五行當中,丹參是紅的,紅入心的,就用這個,因為丹參色紅入心來解釋這個丹參,它為什麼作用於心經?就用這種顏色、氣味、質地,就形成了一整套解釋藥物奏效的原理,我們就把這種解釋的原理就稱為法象藥理學,方法的法,象徵的象,這種法象藥理學開始於宋代,盛行於金元,那明清也有,普遍地採用,到今天也有很多的影響。法象藥理學在當時來說,人們為了探討藥物奏效的原理,這種思維的方式是可貴的,經過這樣子的解釋,對於幫助理解、記憶一些藥物的作用,或者記住一些藥材是有積極意義的。比如說象玄參是黑的,它的黑色來幫助記憶,有的比如剛才講的丹參,能夠入心,比如說它能夠清心除煩,記憶這些功效,把它有機的結合起來,這個是有積極的意義的,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從我們現在的觀點來看,又不值得提倡,因為這個藥材的這些物理的外觀,就是前人說的法象,法象就是自然特徵,和它的作用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前人看到的是一些個別的現象,比如說丹參入心,是紅的,並不是所有紅的藥,都能夠入心,有的紅色的藥它並不入心,而有的入心的藥並不是紅色的,所以這是部分藥物的一種,可以說是一種巧合,在當時作為一種藥理解釋是可以的,但是也帶來了很多的負面的消極的影響,這個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就是把中藥的這個說理,解釋它作用的機理引入了一種實用主義的這樣一個途徑,如果什麼解釋得通,就用什麼各取所需,那就是徐靈胎所說的,清代的一個醫藥學家,徐靈胎解釋藥理的時候,以“或取其氣,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色,或取其所成之時,或取其所生之地”等等,什麼樣的方法你能夠講得通,你就用什麼來聯繫,其實就是一個實用主義的方法,這樣子不好,並不能真正揭示中藥奏效的原理,其實這一點前人已經認識到了,前人認識到了,尤其是要把性狀和性能區別開來。我上午講那個明末的本草學家賈九如他編那個《藥品化義》,《藥品化義》裡面他就認為對藥物的學習、研究要從八個方面來認識,這八個方面一個是體,身體的體,這個體就是藥材的輕重,是滋潤或者乾燥這些內容,就是體;另外就是色,它是紅的呢?白的呢?它的顏色;另外氣,是香的呢?臭的呢?真實地用嗅覺器官嗅來的氣;味,是酸的呢?甜的?苦的?體、色、氣、味。這四個方面賈九如說它是“天地產物生成之法象”,也就是說藥材的體色氣味是與生俱來的,是它客觀存在的,這個就是屬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屬於中藥性狀的範疇。另外四個方面,一個是形,形態的形,賈九如的形就是指的藥物的陰陽,它屬於五行當中金木水火土的哪一行?用陰陽五行來分析它;另外,性,它是指用寒熱溫涼,它屬於什麼藥性?能,就是它的升降浮沉,這樣一些內容;力,它就是宣通補泄,斂散這些具體的作用、具體的功效。這四個方面,形、性、能、力,賈九如就說,“醫人格物推測之義理”。“格物”就是研究事物道理的時候,醫人就是醫生,在研究藥物的時候,這個是推測出來的,就屬於性能的部分,它是通過人體服用了藥物,醫生用中醫的理論對患者的變化加以分析、概括。所以是“醫人格物推測之義理”,前者是“天地產物生成之法象”,所以在明代,其實在本草學裡面,把藥物的性狀和性能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當時把性狀用於解釋藥物奏效的原理,是情有可原的,有它的積極意義的。但是我們在今天就不應該過分提倡,但是在我們現代的《中藥學》裡面,經常還有所反應,比如說我們教科書上經常能看到滑石為什麼利尿,滑能利竅,滑石用手去觸摸的時候,它的體是滑膩的,所以它就能夠利尿通淋,這個就是法象藥理學的一個反應。比如說我們現在有的中藥裡面,安神藥還有一個重鎮安神,好像有的藥物安神是因為它很重,是不是因為重就一定能安神呢?其實我後面講安神藥的時候要講,我們原來的五版教材安神藥沒有分節,那麼六版教材安神藥分了重鎮安神和養心安神,應該說這是一個退步,不是一個進步,是重新把已經摒棄了的法象藥理又重新把它加以強調,而且按照這樣的分,安神藥還有其他的問題不能解決,講具體的藥的時候再說。這裡我就是對法象藥理學給大家簡單地的說一下,今後如果見到,就是這麼個意思,就是用藥物的性狀特徵為主來解釋藥物奏效的原理,前人把藥材的自然特徵叫做法象,用法象來解釋藥理叫做法象藥理學。這個藥理二字是中醫藥當中本草學當中固有的,這個藥理二字的最早出現在北宋,北宋的一個皇帝宋徽宗,趙佶,當然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但他非常喜歡醫藥,他專門寫了一個《聖濟經》,《聖濟經》裡面一共有十篇,八、九、十,十篇,第十篇就叫藥理篇,就是介紹法象藥理的一些思想,所以這個藥理本身是中藥裡面固有的一個術語,就是解釋藥物奏效的機理、奏效的原理。

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我們不能因為法象藥理學不是非常的有科學性,我們就現在完全的否定它。前人用法象藥理學來解釋藥物奏效的機理,他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首先是療效肯定的基礎上,首先肯定療效,它有了療效,再想辦法用什麼自然特徵來解釋。我們不能否認法象藥理,就把療效都加以否定。比如說我這裡有一個例子,清代的徐靈胎在解釋續斷的時候,他認為它是青的,像人的筋,又是一個主根長在地裡面,像人的筋骨,所以它能夠強健人體的筋骨,前面很多解釋都是法像藥理學,但它為什麼要這樣解釋呢?它有一個前提,因為續斷能夠補肝腎、健筋骨,在這個基點上再來說明它為什麼補肝腎、健筋骨?我們不能否認它因為青的,像人的筋這些把它否定了,把它能夠補肝腎、健筋骨都一起否定,這個就不對了。所以這個是正確對待法像藥理學的一個基本思想,要肯定它的基本功效,這個是從實踐當中來的、從臨床當中來的,應該是可靠的,至於說理的一些方式,我們值得探討,值得商榷。在今天我們要用其他的方法來研究藥物奏效的機理,不能停留在法象藥理學這個水準上,這個才是一個正確的態度。

[完/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