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75講 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研究

現在上課。接著往下討論有關問題。有的同學提出來,結合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研究的成果,最近這幾年提出了一個微觀辨證問題。辨證論治,前面講過,中醫傳統的辨證論治,現在提出微觀辨證的概念。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咱們湖南的郭老,郭振球老師提出來的。建立微觀辨證這個概念,怎麼看?我認為,將來的發展趨向,既有宏觀的辨證,按照中醫傳統的辨證的規律,我們經過證候規範化以後,使我們的概念更明晰,對證候的診斷標準更規範,建立自己的評價體系、標準。這也是當代中醫藥研究,至少是“十五”期間的一個重大攻關課題。現在全國範圍內正在做這項工作,這也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採用臨床流行病學的方法,和咱們中醫基礎學結合起來,正在做。是九五末期開始的,十五期間一個重大課題。至少第一關,證候的標準,中醫的描述,傳統的辦法把它說清楚,這是一。那麼,由於人們從證候入手探討和現代醫學某些學說的相關性,做了好多工作。那麼最終能否探討清楚,微觀辨證也是我們的研究方向,我同意這個說法。但是,我覺得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指標能為我們中醫確定某一個證。別說是特異,就是相關,按照相關性多因素分析,就是相關性高一點的結論也未得不出來,這是非常艱難的一個過程。

為什麼這樣呢?大家可能印象都很深,說脾氣虛的診斷標準,唾液澱粉酶的排泄,D—木糖的排泄,有的文章報導,說這是診斷脾氣虛的特異性指標。那麼我們就考察他得這個結論,根據什麼科學事實經過研究得出這個結論呢?最初咱們搞脾氣虛是從胃炎開始的,慢性胃炎開始的,在臨床上是從腹瀉開始的。動物實驗,是給鼠灌大黃,讓它腹瀉,用這樣一個脾氣虛模型來探討的。那麼主要是指脾虛而言的。即使加上慢性胃炎,它屬於消化系統的改變。那麼把脾氣虛,應用消化系統的病理改變作為前提,也就是在慢性胃炎、潰瘍病或者腸炎的疾病條件下,所表現的脾虛,我們測定,消化系統表現消化功能障礙的,做了好多指標,最後發現唾液澱粉酶和D—木糖排泄率,好像和它們關係比較密切。得出什麼結論?把慢性胃炎,潰瘍病和慢性腸炎這個前提去掉,就剩個脾虛與D—木糖排泄率和唾液澱粉酶的關係,這在邏輯上說不通。那麼就是小前提,大結論嗎。如果說最後提出來脾氣虛它兩者是特異性指標,對辨證有意義,那就得把脾氣虛所涉及的疾病譜全都研究,脾氣虛條件固定。按照中醫的認識,脾氣虛涉及現代西醫的疾病,哪些疾病?逐個地把它研究清楚,看唾液澱粉酶和D—木糖排泄率這兩個指標,然後做橫的相關分析,看和哪個,在什麼樣的疾病條件下,脾氣虛和這兩個指標關係最密切。在這個時候還只能說關係密切,較為密切,仍然不是特異的,這是異病同治。

中醫還有個同病異治呢!通過這一番研究比較,找出它們的相互之間的關係,那時得出的,也只是相對的,這得需要相當的功夫才能做到這一點。我想只要選用正確的科研思路和方法,最後,有可能把微觀辨證建立起來。我認為,現在所得這些資料,只能供我們參考,它只是告訴相關性,就是它兩者有關係,關係到什麼程度?現在研究的結果,現在的一些資料很難判定其程度是非常密切的。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同意用唾液澱粉酶、D—木糖排泄率用兩個指標就定為脾氣虛一個特異性診斷指標。根據前提,僅僅做消化系統病變,涉及整體消化系統那麼多病,僅僅做了幾個病,就把前提扔掉。科研不能扔掉前提的。我在這種條件下得出的結果,離開這個條件,這個結果結論不成立。我想,現在對正確地來理解,來認識,用現代手段研究的結論,我想還是用科研方法學的這個尺子,這個規範,去衡量得出的結果。我想,微觀辨證很有發展,最後肯定要走這條路的。這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即使將來用蛋白質學也是如此。最後你總得找出哪一組蛋白質和某個證有關係,這也需要艱苦的努力,最後才能找出這個結果。強調研究證候的本質,做動物實驗也好,臨床研究也好,西醫學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學說提出它們的相關性。相關性反應一系列指標,就是測定實驗資料。最後,如果真正找出來了,關係非常密切,相對穩定,經過我們自己重複,別人重複,中國人重複,外國人重複,那時候得出那個結論,相關程度高,才對我們證候的診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只能是如此。

迄今,微觀指標絕不具有判決意義,只能這樣理解。現代科學統計學的規律,就是不確定性,這是有根據的。按照這個,就是達不到特異性。就是近代科學思維方式,統計決定論,統計有差異,就決定非此即彼。而現在是,既可以非此即彼,又亦此亦彼,是現代思維方式。我想,用現代的思維方式來看它,第一、我自己的態度是鼓勵大家去做。只要我們做工作做到了,慢慢找規律,總能找出規律;再一個同學們關心的,現代生命科學發展到蛋白質學了,分子生物學發展到這個水準了。人類基因組破沒破譯啊,沒破譯啊。人類基因組有多少基因,它是個什麼樣子?那個已經出來了,電腦上網,生物資訊資料庫就打出來了。至於它跑出那條線,一條條線,要把它真讀明白了,不是現在一個人、兩個人能解決問題的。搞分子生物學的人認為那是一本天書,破譯它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用現在已經有人類基因組計畫所畫的物理圖譜,用這樣的圖譜來解釋生命的問題,健康、疾病的問題,真正用它來解釋,那還需要一個很艱苦的過程,才能把它說明白,不是一下子就解決問題了。

所以,咱們中國從需要出發,找疾病的相關基因,直接點到疾病上去,然後逐漸為解決疾病服務。牽涉到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的問題,同學們問的問題就碰到這個問題上。在遺傳學發展的初期,確實,就單個基因,那就是結構基因,它不是研究功能基因,叫基因決定論。這個疾病它屬於哪個基因缺損?DNA在哪個地方缺損了?那麼這個缺損的基因找出來,經過分子刀,就是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把那塊缺損的基因給補上,那我就可以治療了。最初人們想得很簡單,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就發現某一個遺傳性疾病,不僅僅是某一個基因所決定的,而是幾個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幾個基因相互作用的結果,又不僅僅是取決於結構,而是它們的功能。所謂基因組,是指一組基因,它們在功能上反映出來的,執行它的效應,哪些基因導致哪些疾病。從基因入手,做基因診斷,甚至基因治療,仍然是一個很艱苦的過程。到現在,從分子遺傳學來說,還沒有哪幾個疾病,用基因診斷出來它是什麼病?而且缺損的基因修補的方法,用分子手術,分子刀的方法,可以治療這個病。一個是價錢昂貴,一個是準確性如何?西方發達國家,美國也好,英國也正在研究這個事情。那麼科學家已經提出來了,你現在發現這個基因缺損,它形成這個病了,經過外科手術、分子手術以後,這個基因修補以後,對這個人,患病這個人,整個人體的基因的調控會有什麼影響?對它的後代會有什麼影響?現在,前途未蔔。就是發達國家也沒有下這個決心,基因治療的,也沒到這個程度。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最後生什麼病?基因僅僅是攜帶資訊,它是資訊的載體,DNA啊。病因作用到機體以後,發令了,最後作用到點,作用到基因。用咱們中醫的話,邪氣侵入到機體以後,最後影響到基因,基因攜帶了致病的資訊。那麼這個致病資訊攜帶以後,它就通過生物學效應表現出來症狀、體征,反應出疾病。那麼生物學效應是蛋白質來執行的,不是基因來執行的。這個基因使機體發生病理作用以後,結構發生改變,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這一組(基因)在什麼情況下它功能發生改變?同樣是缺損的基因組,功能異常、功能缺損了,它在什麼情況下才能產生生物學效應,才有病?

這裡還有一個條件,現在叫什麼?叫遺傳社會學。細胞水準,有細胞社會學,講細胞與細胞之間的關係。遺傳,就是基因社會學,是指基因和基因之間的關係,蛋白質有蛋白質的社會學,是講蛋白質與蛋白質的關係。既要考慮它自己,蛋白質的生物學效應,產生這個效應引起這個疾病的,這一組缺損的基因,它是在什麼條件下才有病?這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那麼前途很光明,給我們提示。將來從蛋白質的水準來校正疾病,來治療疾病,這是可以期望的,不是今天就能解決的。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就原來的,它的淘汰率非常高,原來就是結構,就是基因結構決定的。最後發現,不是一個基因決定的,是多個基因在一起結構發生改變了,它們相互作用的結果。最後又發現呢,疾病也好,生理現象也好,又不是某幾個基因單純結構決定的,最後出了個DNA基因組。所謂基因組學,是研究功能基因,不是研究它的結構。

為什麼說中醫它這個思想,他們現在看中醫呢?中醫是從功能入手,不是看你的結構,考察生命現象。最後,又發現基因組,基因僅僅攜帶指令,它表現生命現象是異常(還)是正常(是)靠蛋白質來執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又出現一個蛋白質學。把基因組學和蛋白質學結合到一起,從分子水準來說明健康和疾病的問題,乃至治療的問題。咱們現在已經和它接上軌了,至少大家報課題的時候填了,蛋白質是怎麼研究的,基因是怎麼表達、調控的。蛋白質一級、二級結構,沒活性的,至少三級結構、最好四級結構才有活性,它才產生生物學效應的。僅僅看一個趨勢而已。就是既要追蹤生命科學的前沿,又知道它解決了什麼問題,沒解決啥問題。它能說明什麼問題?就是說深入地理解這個問題,需要大家認真地去讀分子生物學,把它的學術搞清楚,追蹤它的進展。如果有條件的同學,將來可以通過這一點切入進去,去研究中醫,需不需要?現在證候學的研究,證候規範化,已經和蛋白質學接上軌了。現在開始搞的,那麼最後肯定要找出中醫某個證候和蛋白質,哪幾個蛋白質發生關係,它的蛋白質的結構在幾級結構,發生什麼的改變和它有關係?總會找出它的規律的。在那個時候,同樣既要宏觀辨證論治,這邊我看蛋白質構象的變化,生物學效應的變化,來作為參考指標。

宏觀和微觀結合起來。在這裡,通過提出這些問題,特別是我們本科生畢業以後,進入研究生階段,特別是進入博士生階段的學習,希望同學們,我開始就講,精通中醫,通曉現代科學,至少你要從分子生物學入手,你就通曉現代分子生物學,掌握它的某一個概念、某一個原理、某一個指標,能解決啥問題?它不能解決啥問題?這樣的話,才能正確的,用它這個手段、理論和方法,來解決我們中醫的問題。

最後講一個問題,中醫研究的突破口。在“十五”期間,我們國家研究中醫,把重點放在中醫臨床研究。中醫臨床研究是解決社會急需的問題。臨床研究是指探索對常見病、多發病、中醫療效有優勢的疾病,探索治療規律。注意!現在提出,不是一方一藥,是指這個病的發展過程中,按照中醫的認識,看它證候演變的規律,在不同的階段怎樣辨證論治?最後構成整體對某一個病的治療方案。看它總的治療規律,從臨床療效判定它,治癒之後呢,還要看它到生命終結之前這段,生命品質如何來保證?按照循證醫學的要求,監控它到臨死之前,探索這個規律,疾病治好了,如何保持不復發?生命品質不斷提高,是探索這個規律,不是一方一藥。這是臨床研究的突破口。

注意!是探索治療的規律,方案不是一方一藥,要改變我們以往科學研究的觀念。對疾病治療規律,探索出規律以後,經過反復的重複,可靠、真實,在這個前提下,抽象出來,中醫理論要進行回答。一、用中醫來說明為什麼用這樣的方案?為什麼這樣才能取效?中醫的理論按照中醫的本身說清楚。二、用現代科學,各個學科的知識和手段,來探索為什麼?也就是說,中醫在理論上已經從理論上講了,對某個病的治療規律講得很清楚了。那麼用現代科學,特別是分子生物學,現在追蹤到生命科學的前沿——分子生物學,如何來闡述呢?詮釋這個中醫理論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你為什麼這個病要這樣治呢?這樣能治好呢?是這樣來研究中醫理論。十五期間將理論與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是為實踐服務的。當然,不排除就中醫理論某一個理論問題、某一個概念問題進一步研究。比如證候研究,證候規範化就是個例子。這是一點,突破口。強調是病證結合,體現中醫的特點,如果丟開證,僅僅前提是病,用中藥治療,至少不完全符合,至少現在的設計不符合中醫的理論,不是按照中醫自身的規律來辦事。那麼強調西醫的病要清楚,中醫的證一定要清楚,強調病證結合,既要考慮西醫病,又要考慮中醫證,從這兩個角度入手,考查一個疾病的演變規律。離開證,中醫的方(劑)和中醫理論,就掛不上鉤。你用蛋白質也好,是基因組也好,它倆之間毫無聯繫,就是把中醫的靈魂抽掉了。所以,“十五”期間,大家如果要從事科研,這個突破口是要注意的,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藥物學研究,大家將來可以介入搞新藥。新藥研究在“十五期間”,醫藥監督局(應為藥品監督局)、科技部、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出一個《中藥研究的發展綱要》鼓勵創新,主要是研究複方。這個新藥的開發研究前提是在你臨床研究中,療效經過反復的考核,探討了某一個病的治療規律,那麼通過這個治療規律,演變過程,通過不同的證候反映出來,在這個特定的疾病裡面,那麼不同的證候的辨證論治,又通過藥物、方劑體現出來。新藥開發,是以臨床療效確定為前提,去按照現在的中藥複方研究的標準、要求和規範。我們國家已經建立了規範,去研究這個複方。離開這個前提,這個複方研究是沒有根據的。這裡面強調臨床療效確切、穩定,在這個前提下,去研究這個複方。

那麼複方的研究,現在中醫藥管理局發的檔裡面有,中藥複方藥理學研究,現在也在探討,九五末期開始,方法學的研究。比如,現在對一個複方,那麼既要從總體傳統煎湯的方法研究它,看、考察,又要把它方裡面組成的每一個單味藥,按照現在化學的方法,已知的、認識到的,它含有那些成份,叫活性成份,活性部位,不叫有效部位。要回答每一個單味藥裡面,每一個活性成份,或者是所有的活性成份,它和你中藥產生藥理作用、功能有什麼關係?那麼每一個藥,藥(物)成份逐一和你這個功能掛上鉤,有關係,它們綜合起來,又和你這個功能有什麼關係?這是一個要求。按照這個思路,這個方子所有藥都按照這個思路,逐一研究這個方,看你這個活性成份和中藥的原方的功能是什麼關係?如果我們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一、用中醫的道理能把這個方劑說清楚,從化學,植物化學來說,從這裡的活性成份,從這個角度,化學物質來說,我們也可以把它說清楚,這是現在的思路。幾味藥組合到一起以後,它的功能,產生不是幾味藥單純相加就可以了。

任何一個方,如四君子湯,四君子湯所產生的功能絕不是參苓術草四味功能簡單相加,那麼四君子湯這四味藥經過煎煮以後,就不僅僅是我們按照現在植物化學、藥物化學的研究,僅僅已知中藥那幾個成份,這個已經得出結論了任何一個複方,經過煎煮以後,按照現有的化學知識來考核它。出現的成份肯定有一個新的物質,是不知道的,需要進一步用化學方法把它界定起來,到底是什麼物質?所以複方的研究,難度就更大了。國際市場上要求我們這樣做,僅僅把中醫說清楚還不行,還要用現代藥理學方法,這也是一個方法學的研究。至於成功與否,九五末期確定一個重大的攻關課題,就是解決方法問題,現在的思路就這麼研究的。這是科學研究允許這麼做的。我的想法就是我不排斥它,我也不否定它,說它這不是中藥,不是中醫,我也不否定。所謂科學研究,正確對待科學研究的態度就是,允許每個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知識,根據自己的經驗,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研究,都是對的,不存在你的方法對,我的方法錯,不存在這個問題。要鼓勵大家去探索,科研本身就是要探索,冒險的事兒。也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成功也是可喜的,失敗也是可嘉的。科研本身就是這個規律。

現在複方藥理難度最大的問題,用現有的認識水準,某一個藥今天知道它有這些成份,還有認識不到的成份,活性成份,還不知道呢,想要知道還提煉不出來呢?中醫學複方一煎以後,不僅包括用現有的方法能測出的已知成份在內,還包括未知成份在內。現在這種思路是假定把未知成份全部剔掉,未知的成份不產生效益,零效益,僅僅是已知的產生效益。這在科學研究、邏輯上又說不通。那就會出現從一個小前提,得出個大結論,它在邏輯上說不通。所以這樣得出結論也只是相關性。它不等於四君子湯四味藥加在一起,成份的結合所產生的作用,決不能和單純原藥煎湯,所得出的功能完全一致。

這僅僅是現在研究一個思路、一個方法。在這個基礎上,才去研究這個複方的作用機理。你用分子藥理學研究也好,還是用遺傳藥理學研究也好,現在已經進入到遺傳藥理學去了,你去研究它,從理論上說明為什麼產生這效果。它是“十五”期間的突破口,大家現在研究的思路,基本是這樣的思路。我想最重要的還是,從咱們中醫基礎理論本身來說,首先是基本概念的規範化,就是概念界定,內涵、外延的規範化。這個現在正在做,也需要一個長期的工作來做。

二、對某一個學說的構成要素、基本知識、基本概念、邏輯推理過程,以及最後得出結論,也要進行梳理。我想,就我們本學科,從繼承這角度說,我們這裡還有好多工作需要做,也需要進一步處理。當把某個概念真正確定起來以後,前提都清楚了,這時候再利用各種手段去介入。前提不清楚,不穩定的前提,蛋白質也好、基因也好,得出結論還是不穩定。科學研究目的,最後要求,基本要求得出結論很具體,相對地準確一點,這就要求前提的條件必須相對穩定。所以,影響我們中醫科研的前提,突破口先把這些搞清楚。咱們九五末期到“十五”,現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大突破口就是,建立各種各樣的規範,其中就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各科基本術語的規範,名詞術語的規範,定名稱,對這個名詞進行界定,釋義,內涵外延界定起來。一旦這個定下來,是法規,這一關過了,才能談到往下走。離開這一關,基礎,就無法再往下進行研究,這就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或者是中醫學研究,在“十五”期間,國家中醫管理局也好,專家共同討論也好,從何地方去入手去研究去。那麼規範的研究,就牽涉到文獻研究,在文獻方面下功夫,認真去梳理。離開這個前提,我們沒有辦法應用更現代的手段,就是在前提不穩定不清楚的情況下,把我們科研工作建在沙灘上。一旦這個前提搞清楚以後,前面的錢全部白花了,僅僅是儲備了人材。就是事倍功半了,我們應該是事半功倍。

前提必須把中醫搞清楚,所以現在沒辦法了,大家做科學實驗就糊塗了,還得去搞概念,搞名詞術語。將來這個術語規範公佈以後,也要徵求大家意見,已經反復徵求多少次意見了。現在各科的,從基礎到臨床,基本術語全出來了。中醫基礎理論的名詞規範,英語的釋義,已經都出來了,正在徵求意見。一旦規範了以後,教材需要重寫。科研、臨床也好,一律以此為准,用規範的語言來說話。這也是我們的突破口,也希望同學們將來有精力能夠參與這個探索,參與這個討論,多做一些工作。到現在為止,除了課程基本內容之外,我們最後講完以後,回過頭來,作為中醫基礎理論如何來學習?對於一些我們現在認為有爭議的問題或者疑難的問題,也一一提出來供同學們參考。今後去探索、去研討,那麼靠同學們今後努力,使我們中醫基礎理論進一步完善。最後,就有關的問題,中醫科研的問題,中醫的基礎理論研究簡要地介紹一下。今後科研的發展動向,這也是讓同學們儘早介入中醫的科學研究,從本科開始,高年級三年級以後開始,積極參加在老師指導下的科研活動。培養自己的科學研究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既能夠從事科學研究,又能夠從事臨床研究,既能夠給人治病,又會做動物實驗,一個全才。真正符合時代需要的中醫藥人才。好,今天課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