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74講 問題解答

上一節,就如何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學的哲學,氣、陰陽、五行的問題,簡單地作了介紹。給同學們提出問題,從總的方面,用什麼思路,怎樣去思考這個問題作了一個初步的探討,供同學們來參考。

下面就邪正之間的關係,有同學提出來怎樣來體現這個(關係)?我講邪正之間的關係,在病理情況下,講的邪正之間的關係,是通過虛實來反映,它貫穿於疾病過程的始終,也貫穿在辨證論治和治療思想的過程之中。那麼體會到了,

  1. 根據辨證的結果來確定虛實的孰輕孰重,由虛實的孰輕孰重來分析邪正的盛衰。這是一、根據客觀事實,看哪臟的虛哪臟的實,來分析它們的主次、輕重,來分析邪正之間的關係。
  2. 我講辨證論治的證的時候,強調辨證不僅僅是得出一個證候來,是用系統的、運動的、聯繫的觀點看健康和疾病運動的關係,來看邪正之間的關係。正因為這樣一個觀點,所以,中醫在定義虛、實,是強調以正氣虛為主要,或者是邪氣實為主要表現的病機,就規定它為虛或實。前提(是)這樣一個前提,以邪氣盛為主要,並不意味著沒有虛;以正氣虛為主要矛盾的病機變化,並不意味著沒有實,沒有邪,這就叫辨證。

中醫辨證的精髓在這裡,不僅僅是得出證候,在虛證當中如何來體現,在具體虛證,虛則補之,如何體現邪啊?建議大家認真地讀補虛的方劑,分析那裡面每一味藥的作用。虛者補之,強調偏靜。動,就舉個例子,四物湯,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回去念一念,川芎它有什麼作用?四君子湯,參苓術草,茯苓有什麼作用?你看那裡怎麼體現靜中有動。通過念這個方子,為什麼它有這個藥理作用?它體現了中醫邪正交爭的思想。這個是學中醫最難學的。就像前面我們講久病必留瘀。久病,我們沒有瘀血特徵,為什麼可以活血化瘀啊?辨證沒有這個證啊。如果把辨證兩個字,理解為僅僅就是有客觀事實,跟那個事實得出來的,來分析邪正盛衰,這僅僅是最好學的,最難學的是後者。按照中醫的理論,我們前面講血瘀講過,痰飲講過,沒有痰飲的臨床特徵,無法確定。可是,用已知的理論對這個現象解釋和實踐,效果不顯,根據怪病多痰的理論,就可以認為它有痰,就可以治療。瘀血也如此。這才叫做真正的辨(證論治),把這兩者結合起來才叫辨證論治。這樣來理解,就這個意義講,總之一條,無論是虛證和實證,或者虛實夾雜,只要有病,永遠存在著邪和正之間的關係。這對關係一旦不存在,矛盾不存在了,就沒有疾病了,這是中醫發病學的基本原理。這個思想,貫穿在各個環節上。如果從治療學來說,建議同學們認真去讀方劑學,每味藥的配伍,那裡面體現得非常鮮明,去認真地體會。

至於同學們提出心、腦、腎的關係,我在課堂已經講了,不再重複了。如果同學們感興趣,我建議同學們可以看我主編的,湖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那個紫色的皮子《中醫基礎理論》,成人教育教材,那裡面用小號字在心的生理功能講完了以後,用小號字,從中國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對心主神明、腦主神明的關係,從文化這個角度,從哲學這個角度,一直講到民國期間。《內經》開始是腦為元神之府,誰也沒有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內經》開始兩條線,心主神明,腦主神明,五臟藏神。到了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到了清代王清任提為靈性記憶皆在腦。那麼中國的學術界,什麼時候開始把腦的主神明提到日程上了呢?是西學東進以後,解剖學來了。在民國之前,為了解剖學這個腦,本來已經知道解剖學這個腦是高級神經活動的中樞,神經活動中樞,可是中醫學又強調心,中國文化強調心主神明,心之官則思。如何處理這兩者的關係呢?提出來一個心腦合為思。最近,中醫界也有的人發表文章主張心腦合為思,這個不是創造的,這是民國期間一些思想家提出來的。

最後,講產生思維活動的時候,思維活動從中國的文化來說,仍然講心之官則思。講它們的形,這個形態學基礎,它又不敢不說,不得不去借助解剖學的機制,說是和腦有關。講功能強調心,講形態強調腦,把兩者簡單地合起來,提出個心腦合為思。這是在西學東進,解剖學過來以後,近代的思想家回答這個問題,回答心之官則思和腦為元神之府什麼關係?因為中國的文化問題,中國的文化的主體強調心之官則思。雖然搞了個曲線,把這個腦的問題聯繫到一起。但是,中國的文化的主體沒改變,心之官則思這個命題,中國的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前面講課,不是建議同學們讀南京師範大學高覺敷老師、中國心理學的權威,《中國心理學史》,認真去讀這本書,你可以進一步理解心之官則思。怎樣看待心和腦的關係?在這個中醫裡面,首先堅持五臟藏神,在這個前提下,心為主導。

腦,前面已經反復講,論述這個問題,腦實際上隸屬於五臟。腎精藏於五臟六腑,為五臟六腑之精,先天之精,五臟六腑之精都化髓為腦。正因為這樣,中醫治療腦的病,不管現在怎麼分類,辨證腦系,腦系病變,一辨證論治,五臟都離不開。假如說,僅僅是歸到腦上,那就僅要治腦,就治腦可以了。所有的理論全都重新改變,中藥藥物的歸經,藥物的理論、方劑理論全都得改變才能回答。那麼你現在僅僅形式上承認為腦主神明,可是你在內容上又承認心主神明和五臟皆藏神,你這理論和實踐不是矛盾嗎?當前對這一個大題,也有人提出來心主神明本身就是錯誤。咱們暫時不說它是錯誤,(還是)正確?什麼叫做錯誤?不能指導實踐,就不叫科學。只要能夠指導實踐,經過實踐的驗證,它是合理的,就是科學。這就是我們教材的觀點,也是我講的觀點,我這樣認為。

當前認識到的程度隨著咱們的進一步研究,也可能將來有一天咱們理論重新構建以後,變成腦主神明。據我的看法,只有把心之官(則思),中國哲學重大命題徹底改變以後,隨之而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發生改變。否則,在這個問題沒解決之前,我看很難變心主神明為腦主神明。從根本上來說,先說東西方文化的衝突,就是東西方的文化矛盾解決了,咱們心之官則思和腦主神明這倆個就統一起來了。咱們現在學中醫理論,來考核這個理論對不對,就看用它指導實踐行不行。科學和偽科學,不是按照西方科學的定義,現在研究科學的人已經公認。什麼叫科學?經得起實踐的考驗,實踐證明是合理的,能夠解決實踐問題,這就是科學。至於在理論說明有可能不完善的地方,這是科學本身的規律。

再提到一個,同學們提出,要涉及《傷寒論》的經方,是固定的,包括量,方劑的結構,非常嚴密的。經方用藥,它有多少個藥?全部《傷寒論》,《傷寒雜病論》,包括《金匱》在內,一共才多少味藥物?多少首方子?非常精彩。每首方劑,就那麼幾個藥,配伍嚴謹,結構嚴密,對應的方和對應的證也非常準確。不是不可以變化的。我講的學習經方,重在學習經方背後所滲透出來那個學術思想,而不僅僅就記住那個小柴胡湯,只要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但見一證便是,就用小柴胡湯。而學它的思想,如果小柴胡湯不可以變,小柴胡湯變化多少啊?加減不就是變化嗎?麻黃湯、桂枝湯產生變證以後,就一個麻黃湯、桂枝湯變了多少?太陽病裡面變證和壞證。一、經方是可變的,不僅僅是這一個方子,它隨著病情的演變,表現的病機不同,證候不同,在這個方子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如何來理解經方的變化規律?建議大家,將來有時間念徐靈胎的《傷寒類方》,去讀徐靈胎的《傷寒類方》,看看經方是怎麼演變的,它怎麼變化,結合這個去念《傷寒論》的原文,來體會它的方劑的變化規律。這是一、經方是可變的。

至於說變化以後,效果確不確定,就《傷寒論》本身,基本是麻黃、桂枝、大小青龍湯,這些方變起來,看徐靈胎的《傷寒類方》,進一步可以理解它是怎麼按這幾個基本方變化來的。變化了的效果是確定的,不是不確定的。今天,使用經方,我們就是感覺心裡沒有多少底,使用經方,就不敢說我的效果行不行,一、體現為你掌沒掌握經方那個學術思想,它的構思;二、掌握不掌握它的變化規律;三、是否能正確地在經方基礎上,主體思想不變,正確地把握根據辨證的結果,結合這個具體的病人思考的結果,根據它的病機和證候特徵,對經方進行化裁。這個就看你對中醫中藥學學得如何,學沒學到家,尤其是這個配伍規律。如果你對這個問題學好了,我想經方變化以後,不會對效果心中無數,不確定。我在臨床就喜歡使用經方,一個方用藥最多不超過十二味。昨天,我舉那個例子,葛根芩連湯,就這幾味藥,心律失常那麼厲害,吃了三付藥,效果顯著,他就回來復診。關鍵看你那個辨證准不准,認識准不准。我想,關於經方的問題,這樣講它的思想和中醫的辨證論治是不矛盾的,它倆是統一的,與三因制宜也是不是矛盾的,也不是相違背的。經方本身,經方講的思想,充分考慮天、地、人三才一體,……。

只要念《傷寒論》的條文、《金匱》的條文,那裡面告訴你誤治、不治,要求不可過劑,中病即止。不僅僅是考慮就這首方子,還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我想,學習經方主要是,一、藥物不多;二、劑量按照張仲景那個劑量去給藥。今天仍然行嗎?不行了。張仲景用漢代的度量衡和我們今天的度量衡不一樣的,漢代人的體質和我們今天的體質不一樣。能一樣嗎?所以簡單地用現在的度量衡把《傷寒論》原方的度量衡折算出今天的劑量可不可以?我認為不可以。但是,張仲景原方的漢代劑量,每個藥之間的量的比例,我覺得大體地遵循這個量的比例,它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推敲提出來這樣一個規律的。各個藥物之間量的比例關係,通過這個來體現其君臣佐使。一個是構效關係,一個是量效關係,這兩個方面來體現經方的結構。我想,如果從這兩個方面來把握,就能夠很好地學會運用經方,掌握張仲景經方的思想。但是並不等於經方是萬能的,你沒有學到爐火純青的時候,你不敢這麼用,這麼幾味藥患者吃進去了,你要心中有數,把握得准就有效,心裡面就有底。如果經方全面解決問題,後來不用出現時方了。各有千秋,也不是說時方雜亂無章。時方派,大家看著名的國家藥典頒佈性的配方等等。時方派也有構思,他那個方子組合也很嚴密,不是簡單地把幾個藥加在一起,用我們現代的話說稱為拼盤,也不是這個意思。經方藥物少,精練,要求準確性強。那麼時方是在經方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彌補經方的不足。調節整體之間的關係,時方表現得突出。經方雖然既要處理整體,從整體來考慮,用今天的話說,那個靶點更準確。這樣理解時方和經方之間的關係。我覺得學經方,目的在學它的思想,目的在學習這個方子的配伍規律,恰到好處地把握它。白虎湯,現在用得多廣泛,小柴胡湯,你看內外婦兒哪科不用?誰都用。昨天我舉那個例子,我就喜歡用於治關節炎。辨證風寒濕三氣雜合而痹,辨證准了,藥也對了,如果吃了三付藥它不見效果,那我就肯定下一次給兩劑小柴胡湯吃進去,繼之,再繼續給它辨證治療,肯定效果突出。開合樞,先把氣機之樞運轉起來,小柴胡湯八大證找不著,但是中醫學思想在其中。這是體現中醫的辨證,也是最難學的地方。

結合這個經方,強調中醫療效的問題。最近,不是有討論嗎?中醫能不能站住腳,看其有否療效。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一門科學科學與否,有沒有價值,第一、看實踐問題解決如何;第二、看它說明某一個問題,這個理論說明某一科學事實,按照科學規律來說,它說明得正不正確,兩方面來考察它這個科學性。如果說,決定能不能有療效,有好多因素,假定我們說,按照中醫,前面我們講這門課要求整體觀念、辨證論治,將來學的證候學、診斷學,就是各項指標按照中醫的要求,你收集的資料,就是認證非常准,辨證得非常准,強調是在這個前提下,又正確地運用中藥來進行治療,處方遣藥,儘管你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切入,最終還是殊途同歸,是在這個前提下才有效。那麼有沒有效,好多因素啊。這是第一、首先它要求最基本也是必要條件,辨證準確。

而這個辨證正確,中醫看問題從症狀,從現象來描述。症狀和體征,而且是定性,多於定量,中醫不是沒有定量的,中醫定量都是模糊定量,什麼微痛、劇痛,那裡有量的改變,只是不用數字表達出來。那麼這個正確地判斷症狀、體征的變化,這就涉及到每個人的經驗,理論學習到什麼程度,尤其是經驗的程度,還有個體的差異,這個判斷就以看舌看脈而異。上一個單元講了,曾經給同學們講科研問題,怎麼克服誤差?這樣的認識結果肯定就會得出結論有誤差。有了誤差,就影響了你這個處方遣藥。那就是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人來認識,可能就有共性,也有個性認識,它絕不會像用一加二一定等於三、初等的數學按這樣的規律得出結論。這是就人的因素看,難在這上,這是一個。大家療效都一樣,不可能的。此其一。

其二、我們假定個體條件都固定,都把它固定起來,今天吃的藥物,雖然我們強調地道藥材,現在的環境的改變、藥物的品質、炮製過程,這些都影響療效。你辨證再准,你設計方子的時候,遣藥的時候構思再嚴密,甚至你那個量你都琢磨了是給5克、15克,都在仔細琢磨,那麼就要求到藥物,一個是藥物的品質得過關。二、給的量真的按你處方給。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藥物調劑員能不能做到這個程度?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影響不影響療效?這樣來看待今天的療效,前提是辨證準確,認識都準確,至少我們使用這個子彈——藥物,現在受好多因素的制約,影響我們的療效,不是中醫有效沒有效的問題。我想,中醫的治療效果,中醫一首複方,它貴在全身調節。在這個基礎上,它再找個點,任何一個複方都體現一個整體,那麼它又打一個點。也就是說,它總體從點,從局部,它都考慮到了,這首方子具體到患者,再體現個體差異不會沒有效,只是辨證準確不準確,體現出效果顯著不顯著而已,只要大方向不錯,寒熱搞清楚,虛實搞清楚,大致方向搞清楚,那麼這個方子投進去,患者不會沒有反應,這在理論上完全說得通的。

所以現在開方以後,可能年輕大夫第一關辨證不一定能準確,但是沒出大格,大方向把握對了。可能你要打那個地方(點),沒打准,但是從整體上調整一下機體狀態,患者會告訴你,吃完藥以後哪些地方舒服。那麼為什麼告訴你哪些地方舒服呢?整體調節的結果。可能你那個靶子打得稍微偏一點,需要解決那個臟腑陰陽失調,沒有馬上矯正過來,表現不出來,但是其他地方表現出來了。就這一點來說,只要是方向不錯,中藥給進去,機體一定會有正性反應,沒錯的。那麼辨證不準確,患者療程延長,那就是直接打靶還是間接打靶的問題,它是一個整體和局部相統一來調整的問題,這也是中醫學,中醫治療疾病的一個最高明的地方,既有整體又有局部,整體和局部的統一。任何一個複方,大家認真去念,都體現這個思想。

有同學提出來元氣、營氣、衛氣、宗氣和臟腑之氣的關係,這個前面已經講過了,講的示意圖反復強調這個。我們講氣血精津液,假定我們把臟腑經絡放在一邊,僅僅從物質系統來說,區分它們之間的關係。這是一。第二、仍然把它作為人體之氣是一種物質,還是要把它的結構和功能統一起來,這樣來看。咱們中醫看不著營氣是什麼樣的,衛氣是啥樣,元氣是啥樣,是從它表現出的功能來考察。首先,前提生命是物質的,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在這個前提下承認氣是運動。我們是從功能,從運動,運動就表現為生命的功能,是從功能來考察,元氣、衛氣、營氣、宗氣是存在的。離開功能無法辨別元氣是什麼,營氣是什麼,衛氣是什麼,是總體講人體之氣。我們現在講分類,僅僅在這門課程裡面簡單作分類。就這個意義講,所有臟腑經絡的物質基礎都應該是氣,臟腑經絡的功能都是這個人體之氣表現出來的,就這個意義來理解臟腑之氣是什麼,經絡之氣是什麼,仍然是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都是物質和功能的統一、著重從功能來判定。這是既強調從功能上來考察生命現象,又不否認生命是物質的,這就是中醫的思維,辯證思維方法。假如說心氣就是物質,這就離開了中醫學定義氣的基本前提。說心氣就是功能,也同樣偏離了中醫學對氣的定義,也偏離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氣的定義。這樣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五臟配五季。二十四節和五臟的關係,和五行的關係。建議同學們回去以後讀五運六氣,那有大圓盤表,二十四節一分為五,然後把五氣和五季都統一起來。就看那個大表就可以了,不作多解釋了。看五運六氣,專書裡有。有同學能看到我八五年出版的《實用中醫基礎學》後面有,看我主編的自學考試統編教材後面有,看那個大表。願意讀《易經》的看那個朱熹的關於《易經》的那部分,他設計十幾個表講五行、五臟、五氣和二十四節,還有多少時多少刻,都有,看那個表就行了。

還有同學提出來,脈是血管乎?還是經絡乎?在中醫理論裡講脈,定義是經脈,按中醫說。那麼李老師你說經脈是血管還是淋巴啊?經絡是血管還是淋巴啊?經絡,我已經講了,又是血管,又不是血管,又是淋巴,又不是淋巴。脈,就是指的經脈。前提,你定義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不是僅僅是解剖學的血管,實際它包括血管。如果僅僅就是血管,那經絡怎麼定義啊?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按照這個邏輯推理,經絡也是血管。脈是血管,脈為血之府,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按此邏輯一下子就推出來了。

經絡是血管,那一點沒錯,邏輯上一點沒矛盾,不能這麼推。按中醫講脈就叫經脈。現代中醫理論裡講脈,實際也受解剖學的影響。脈,就是脈管,你可以這樣理解。經絡是個管道系統,就這個意義來講,脈、經脈、脈管都得從經絡的角度來理解。它是不是血管啊?扎針也一樣,紮血管,經絡的走行這也在其中。講到經絡學說,我給大家介紹過,神經論,講神經吧,對不對?體液論,那裡面有血管啊。神經體液呢,既有神經又有血管。能量論又是一說啊。扎針紮到經脈的地方,紮到血管,它就出血,不紮到血管,就不出血,既是神經又不是神經,既是血管又不是血管,到現在也沒搞清楚經絡是何物。還是按照中醫來思考,按中醫思考,我對這個問題就是這麼理解的。同學們將來可以進一步學習研究。這些問題也可以進一步去研究。

講五行生剋制化。制則生化,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沒有制就沒有化,沒有剋就沒有生,沒有生就沒有剋,講制化的關係。就這一點講,既要生,我們把生定義為促進的意思;制是制約的意思,制約的目的是促進它們的平衡。所以,我們教科書裡說五行相剋是通過相制,制約。制約誰啊?制則生化,制約促進了它們的平衡,是在這個意義上講的。不是簡單地抑制,制約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抑制、被抑制關係。可以直白地講,就是抑制和被抑制的關係。實際講五行,講制化的時候,是三行在一起,又有生又有制,大家看教科書那個示意圖,取得三臟之間的平衡,它體現了制化的特徵。

有同學說,土得木而達,怎麼理解?用今天的話翻譯,叫木必疏土,把疏字去掉,木必剋土,只要是講在正常功能條件下,非剋它不可,土非得受木抑制不可,制約不可。在木正常制約條件下,土功能正常,離開這個條件不可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就用這一個判斷、命題說明它,臟腑之間的五行的制化關係,它強調這個,僅僅從相剋這個角度來提。那麼木要是不疏土,土郁,土鬱就是脾的升清功能、脾的運化功能失調了,它也可以表現為實證,也可以表現為虛證。講五行的時候,沒有給同學們講木不疏土。這也是非常難的一個題目,在本科生不講這個,只是強調木旺剋土,相乘,加強了對土的抑制,出現了肝旺脾虛這個證候。

還有個木不疏土,是虛證,這個概念,同學們自己查文獻去看,將來等到高年級的時候再講,這裡也不專門作論述。本科教材裡不講這個,對照五版教材,我寫的木不疏土,教師講起來非常難。我在寫本教材的時候把它乾脆去掉。在這裡,就定義為木旺乘土。實際上,木不疏土既有木不疏土,還有木乘土。表現的形式可以是虛實夾雜,也可以單純的木虛、木旺。也可能表現為虛證。木不疏土,肝失疏泄不等於都是實證,它也有虛證的。虛證,一般我們現在,傳統都用木不疏土這個概念來理解,用這個術語來表示。那麼它表現為虛,虛的證候,講起來非常難的。

建議同學們去讀秦伯未老先生寫那個《謙齋醫學講稿》,那裡有答案,自己去看,那都是現代語言寫的,《謙齋醫學講稿》曾專門是論肝。這是一。如果看原始文獻,看李李冠仙的《知醫必辨?治肝十法》,看這兩本書。如果有條件,再看王旭高的《醫略六書》,這叫朔源,如果看現代的,就看秦老先生的《謙齋醫學講稿》就可以了,我這裡不一一作解釋。

咱們講七情和氣機升降的關係,講七情致病特點,講九氣為病,我們選了幾個,這個材料取之於《素問》的《舉痛論》。咱們給大家講到喜則氣緩,《內經》裡確實也講,氣和志達,營衛通利,這不錯啊,我們強調這個喜是指什麼說的?不是指正常情況下那個五志,正常情況下那個喜怒悲恐驚。強調什麼啊?七情過激,所以咱們解釋,大喜怎麼著?氣緩,就傷心。歷代的書都這麼理解,強調過激。《內經》有句話,大家注意啊,叫“病起過用”。記住這四個字,無過無不及謂之平,不及和過都稱之為過,太過和不及都不可以。那麼喜則氣緩,是指過,七情過激它才出現,影響到氣機的時候它才出現心率遲緩,正常的喜,很開心的,就不存在氣緩的問題。這樣來理解這個九氣為病,就記住咱們講課界定七情內傷的前提,定義的前提。

關於血的生成。我們在這裡,傳統都講脾、腎,講脾和腎,以及和五臟的關係,在教科書裡也講了,我在講課已經講到了。心生血,這是有據可查的,《內經》裡說得很清楚。在《血證論》裡面對心生血它舉了個心火燭照萬物才能化生為血,它這麼解釋的。那麼理解心生血和肺生血,心肺之間的,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為血,它上輸到心肺,經過心肺的作用它才能成為血。後世注家講它怎麼變化而赤的,從中焦出來,是通過心肺的作用而實現的,就這個意義講,心可以生血。也從後世醫家注釋,進一步來為《內經》提出心生血這個概念加以解釋,至於更多的機制講不出來。講肝生血也很清楚,講腎精怎麼化血,《張氏醫通》裡面交待很清楚,教科書那句話給引證出來了。腎精歸肝而化精血,離開肝的機制,腎精不可以轉化為血。中醫這樣認識和西醫不一樣,西醫骨髓就可以造血。中醫強調什麼?這個腎精的精髓歸肝而化清血,肝在生血當中有生血作用。現在西醫的生理學,肝能生血。這並不意味著咱們老祖宗,咱們中醫就高明,並不是這個意思,中醫學從中醫本身已經看到肝臟的生血作用。它的機制現在能找出來,《內經》沒交待,那麼《張氏醫通》交待得很清楚,就這個意義講,五臟都參與血的生成。但是這五臟它們又不是平均分配的,在血液生成中,你既然強調,咱們前提強調,水穀精微是氣血生化之源,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當然應強調脾,可是你又強調腎精的作用啊,直接腎精可以化而為血,所以最後還歸結到一個先天和後天。

關於五臟互藏,我建議同學們去讀張景嶽寫的《類經圖翼》後面有個《五行統論》這篇論文,仔細去讀,去理解五臟互藏,在這裡不作一一解釋。因為在課堂已經講過了,去讀這篇文章,將來大家可以寫一篇論文,五臟互藏。這個思想非常重要,它體現出來中醫的辨證論治,不管講生理病理,體現出這樣一個思想來。五臟互藏,看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文化》這本雜誌,中國文化雜誌社出版的,專門有一篇論文論五行學說及其淵源,在1955年12期上,那麼大家可以讀這篇文章。講五行,從哲學上去講五行互藏,但在醫學上,《內經》沒有講,只有張景嶽開始明確提出五行互藏的概念,去讀《五行統論》,來加深對五行互藏概念的理解。將來通過方子可以把它理解出來,通過讀古代的方書,專門從五行來解釋方子的結構,我們可以把這個立體的感覺讀出來,就是一臟中還有其他四臟,能夠把這個關係給讀出來。然後從辨證來看,沒法辨出這些,它就講這個平面的,一縱一橫,是個平面的。不僅是平面,要它立起來,一臟當中還有五個,五五二十五臟。至於說二十五臟,那需要通過具體的例子、具體的方藥學習。過去的方書專門有用五行來解釋方劑結構的,去讀歷代的方書,仔細琢磨就會體現出來。理論闡述,《五行統論》說得非常清楚,實際我理解五行互藏,最後體現出,從五行的角度,既有點,也有線,又有面,還有個立體感覺,多維的感覺。實際從這個角度來說明整體觀念,還是強調個整體觀,體現它的思想的精髓,強調了上下左右,用今天的話叫多維,整體觀念,用李衍達的話說,就叫網路結構。中國人的思維是網路,球思維,給它畫個球出來,網路思維。那麼,如果說這個球的話,我們講,僅僅講五行生剋制化的,講它的線和面,我們講不出來那個網路的概念。那麼五行互藏,卻體現了網路的概念,更細膩地說明中醫的整體觀念,不是簡單的天、地、人,現象的三才一體,它是個立體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說,用今天的話說,是一個非線性的思維方式,或者說叫做是一個模糊的複雜的思維方式,這樣來理解。

三焦為元氣之別使,三焦通行元氣,就是水液的通道。經絡是運行氣血的通道,它倆都是通路。如果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三焦就是運行氣的,它是從氣機運行這個角度,上、中、下三焦周而復始的聯繫。那麼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府,如果就這個意義,從這個概念來說,按照這個邏輯推理起來,三焦得不得運行氣血啊?運行血啊?你又講了血液運行通道,三焦不僅僅就應該是運行氣吧。就這個意義講,三焦也應該是運行氣血的。那麼經絡也運行氣血。它倆啥關係?通過這個命題,什麼關係呢?你又不能說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三焦是氣血運行之通道,得出結論經絡就是三焦,得不出這個結論,這個推理就謬誤了。經絡,從經絡系統它的功能角度,是按照經絡定義的前提下,作為十二經脈、十五絡脈之經絡系統、絡脈系統,作為定義它是人身氣血運行的通道,就是人身的氣血沿著十二經脈依次流注,周而復始,晝行于陽二十五,也行于陰——夜,五十周而大會。這是對經絡的定義,就這個來講。

而三焦是從氣化說的,最早這個三焦元氣之別使,就是《難經》說的。講元氣,那個時候定義元氣就是指真氣,就是元旦的元,是原來的原,《難經》講元氣的時候是用原來的原,它是指那個本原之氣,最後那是講的實際是腎的,從命門以後,按照三焦這條道,運行到全身,它是從這個三焦定義來講是原氣。那麼這個三焦,我們今天強調的是上、中、下,從部位來分,實際三焦的概念是人身所有臟腑經絡的概稱,至少說臟腑經絡的概稱。那麼臟腑經絡運行氣了以後,強調是氣化就是氣機,所有的東西都得氣機通暢,實際包括了經絡的通暢。就是先看三焦的定義是什麼,然後看最後它實行的功能,它是從不同角度來考察運行的,都考察運行通道。這是兩種學說,兩種不同的學說。如果把三焦定義在臟腑範疇之內,臟腑和經絡之間存在著絡屬關係,從不同的角度,從臟腑來講三焦,那麼從經絡還講氣機、血液運行通道,還講氣化,從臟腑也講氣化,兩個不同角度來考察,兩種不同的學說,它的前提,它的概念不同,最後兩者統一起來,都是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學說、不同的概念來表述一個問題,又不能簡單地把它倆(等同起來)。經絡就是三焦,三焦就是經絡,不能這樣等同。它們定義的前提不一樣,它建立這個概念的時候,抽象的前提不同。這樣來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