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61講 病機:內生五邪(三) 臟腑病機——心的病機(一)

3 內燥和外燥的關係

先講內燥和外燥的區別。外燥是感受六淫的燥邪而來,它侵襲人體的部位主要病在肺、胃。

  1. 它在臨床上有表證:有發熱惡寒,頭痛,脈浮,這是表證的最一般的特徵。將來學習辨證,學習證候學的時候,辨證學的時候,表證是最一般的特徵。
  2. 燥,它也有乾的特徵:有津虧,表現為肌膚、官竅、津液枯涸的表現。

而內燥,

  1. 是由機體內的津虧,津虧證。
  2. 機體內的精血虧損而導致的內燥。它初可以表現為肌膚孔竅燥之外,主要是以肺、胃、腸、腎燥為主,這就是兩者的區別。

感受的邪氣從外而來和從內而來,累及的臟腑,外燥主要在肺、胃,而內燥以肺、胃、腸、腎為主,精血下奪,將來學習溫病的時候,主要是肝、腎精血虧損,虧損到極點了,表現為形體羸瘦、肌膚乾燥的特徵。它們之間的聯繫:它們共同的病理基礎,是陰津、精血虧損。由內燥,機體素有津液精血虧損,也最容易招致外燥。而外燥侵襲機體,病久也必然傷及人體的五臟六腑的津液精血,最終也會導致內燥,這是它們之間的聯繫。

五、內火

內生五邪,講最後一個——內火。

(一) 內火定義

內火是火熱內生的簡稱。查詞書,詞條叫火熱內生。火熱內生又稱內火,又習稱內熱。注意在習稱的內熱和內火,嚴格說它倆有區別,火為熱之極,但是一般情況下,又常常把它倆來混稱。是指機體陽盛有餘,或者是陰虛陽亢,或者是病邪鬱結而產生的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變化,稱之為內火。火熱內生,這裏選擇了或,說了幾個或。

  1. 陽盛至極,也可導致內火。陰虛至極,陰虛而火旺,也可導致火。病邪積聚,鬱久也可化火,都可以導致火熱內擾,表現為機體的機能功能活動相對亢奮這樣一種病理變化。

  2. 火和熱的關係。雖然我們現在從一般將內火和內熱混稱,嚴格來說,兩者還有微細的差別:其一、火和熱屬性相同,都屬陽。其二、程度有差異。所以中醫理論講火為熱之極,熱為火之漸,由熱到火。一般而言,在文獻上,中醫的歷代文獻上,常常把用外來的熱、外來的火、外火,一般習稱為外熱。而機體內部臟腑功能失調所產生的熱,常常稱之為內火。火和熱兩者在病理機制和臨床表現是一致的,基本上一致,但僅僅有程度的差異。講火和熱的關係,同學們學習時候,就是一般來習稱火和熱,在內傷疾病裏面,它倆混稱,其病機相同,僅僅是程度有差異而已,僅此而已!因為將來學習內科的時候,常常忽而說內火,忽而說內熱,這兩個有聯繫又有區別,一般習稱。

(二)火和臟腑的關係

五臟功能活動失常,均可以導致火熱內擾。其中最多見的,叫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腎火。將來學習辨證學的時候,講臟腑辨證,學臟腑辨證,講五臟系統的火,表現的證候,多以心、肺、胃、肝、腎為多。   下面講內火的病理變化。那麼內火哪來的呢?   

(1)陽盛化火。

陽氣極盛,熱極為火。陽盛,描述這個陽盛化火的機制過程,就是陽盛則熱,熱極為火。這個火屬於壯火。它是病理性的,陽氣過亢所導致,比一般的火表現的病理強度要強,為熱之極而稱火,再將熱極為火,用這個詞來表述它,區分開來,就是熱和火之間的關係與區別。在中醫文獻當中,常常講陽氣過盛的火,叫做“氣有餘便是火。”是指陽氣有餘,過盛,盛到極點而表現出來這個熱之盛、盛之極為火。內火的形成。剛才我們定義的時候提到,邪氣積聚、鬱結。   

(2)邪鬱化火。

其一、外感六淫。外感六淫侵襲機體以後,在病變的演變過程中,常常轉化為熱。熱之極而轉化為火。這個叫什麼呢?六淫皆從火化,有這樣一個結論。那麼六淫當中,最容易化火的是寒鬱化火、濕鬱化火,以寒和濕為主。宿(熱)邪本身就是火。不鬱它也是火。那麼寒邪、濕邪最容易,條件是鬱結日久而化火。   

其二、內傷疾病當中,由於機體內的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痰、瘀、水、濕停聚日久,邪氣鬱久,也可以產生火。體內既有痰、有瘀、有食積等,那麼表現出來的病理現象,又集中表現為熱極之火。比如,在兒科最常見。小孩消化不良,中醫叫食積停滯,它既可以表現為小孩大便乾燥,不愛吃飯,脈快,也可表現為發熱。中醫怎麼解釋呢?食積化火,用病機學的術語,叫邪鬱化火。痰鬱日久,也可表現為痰火;瘀血阻滯日久,同樣可以既有血瘀,又表現出最顯著的火的徵象。這是第二種內火的形成的機制,即邪鬱化火。   

(3)五志化火。

這是內傷疾病中內火產生最多見的一種,是指七情過激,或者是鬱結時間長了,七情鬱結,叫鬱久而化火。鬱,強調鬱久而化火。七情失和、情志失調,鬱久而化火,以肝火最多見,這是內傷疾病最多見的。上述陽盛化火、邪鬱化火、五志化火,一般而言,多表現為實火,大家注意實火。它屬於壯火範疇之內,實火。內火除了實火之外,剛才我們講定義的時候,或者陰虛陽亢,而表現為火熱內擾,機能亢奮這樣的病理變化。那麼除了壯火、實火之外,還有虛火。虛火的特徵,它的病理機制,由陰虛而來,陰虛發展到極點,出現陰虛火旺。大家注意陰虛火旺,陰虛火旺和陰虛,在病機上有聯繫,它又有顯著的區別。   

它表現出病理變化特徵:其一、有陰虛內熱的特徵。其二、有虛火上炎的特徵。所謂虛火上炎,表現在頭面部、人體上部火熱炎上,這個上炎的炎,它表現的徵象類似實火的徵象。但是它是陰虛火旺的結果。陰虛陽亢,陽亢之極,形成(火)熱之征。但是特點是:類似實火在頭面部的表現。疾病的本質是陰虛,所以既有熱、虛熱,又有火,把這個火叫虛火上炎。那麼合到一起,陰虛內熱,虛火上炎,來表達人體的內火的虛火它的病理機制。   

為什麼要強調把兩者嚴格區別開來呢?它不僅僅是理論上解釋清楚陰虛和陰虛火旺,病機上的聯繫和區別,在實踐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般而言,治五臟六腑內火的陰虛內熱多使用甘寒藥物,將來同學們學習中藥的時候,鹹寒、酸寒,不得用苦寒藥物。將來同學們學中藥的時候講,苦寒藥物,它是針對實火去的。苦寒既能清熱瀉火,使用不當,它還有另外一個作用,最容易傷陰。如果是陰虛內熱,用苦寒的辦法進行治療,不僅不能夠去其熱,反而加重它的陰虛,使陰虛更厲害。但在陰虛火旺的時候,在保證用酸寒、鹹寒、甘寒治療陰虛的同時,還可以少用一點苦寒藥物,用中醫的術語講,叫苦寒直折。將來同學們在學《傷寒論》少陰熱化證的黃連阿膠湯,交通心腎的黃連阿膠湯,那裏面那個黃連,就是針對那個火旺去的。如果沒有陰虛火旺,絕不能用黃連阿膠湯。這是區別開陰虛內熱和陰虛火旺的一個最重要的實踐意義。   

將來同學們學習《方劑》的時候,注意自己看一看治療陰虛火旺的方子裏面。每個方裏面,都有那麼一點一點,稍加一點苦寒藥。這也體現出中醫學的一般的規律和特殊的規律,體現中醫的辨證思維方式。這個在臨床上是治療陰虛火旺和陰虛,特別是陰虛火旺,在處理它們這個用苦寒藥物或者是與甘寒、酸寒、鹹寒藥物之間的關係,也是非常難學,非常難把握的。希望同學們將來學習《中藥學》,注意學藥物的性能的時候,乃至於學習《方劑學》,注意把握好它們的適應證,做到恰到好處,否則陰虛火旺,用苦寒藥物,用得稍微不當,不僅不能起到把虛火直折下來,而且還會加重虛火。

(三)外火(與)內火的關係。

外火,從病因來說,主要來自於外(部的)火熱之邪。它初起一般來說可以有表證。隨之而來,進入到熱極階段,它的特點表現為壯熱。它有一個過程,有一個由表來的過程。前面提到太陽病、陽明病,陽明病就表現為典型的陽盛化火,我們叫陽盛則熱。實際上可以把它理解為陽氣化火,那是從外而來的。那麼外來的火,它產生的原因,可以從六淫火化,叫五氣皆從火化,那麼會出現白虎湯、大承氣湯這些證候:壯熱、口渴、心煩,它來自於外,表現是裏證的表現。而內火、實火和虛火,以實火為多見。主要是通過臟腑的功能失調以後,表現為臟腑的陽氣偏亢。在心、肺、肝、胃多見,它的特點有熱,表現為熱證。而且多表現特點是實熱。由於所在臟腑不同,每個臟腑的火表現各異。我們在下一節臟腑病機的時候來進一步講它們。這個徵象叫內熱。熱,熱之盛,是體內所產生的熱與外熱相比較而言,意味著這個熱:其一、沒有表證。其二、不是從表證而來,純粹由機體內部所產生。再一個,口渴、脈數,尿赤和便結,這是從總體來說判定熱最重要的指征。這個暫時同學們都可以不記,我們下一節講臟腑病機的時候,進一步來理解,記。

陰虛內熱,虛火它除了有陰虛一般特徵之外,陰虛最典型的特徵,表現特徵,就記五心煩熱。那麼在陰虛內熱基礎上,五心煩熱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可以出現潮熱,這個熱,一般以午後為甚,常常表現為面目烘熱。就是臉一陣陣發紅,官竅、頭面部一陣一陣發紅。把這個現象叫做虛火。將來同學們學習辨證的時候進一步學習,它和一般的陰虛內熱區別開來。主要特點集中在頭面部,兩顴陣陣發紅。用術語描寫,叫面部烘熱。烘熱,像火烤一樣,一陣一陣熱,不是持續性的,一般以午後為甚,而且常常是,因為它每到午後加劇,就像潮汐一樣應時而來,所以叫潮熱,它和一般的五心煩熱不同,將來學習證候學的時候進一步講,這從全身來看它是潮熱。特殊的表現,還表現為骨蒸潮熱。不僅面部烘熱,還表現為骨蒸潮熱,就是機體的關節,就像火烤在底下蒸,用熱氣熏,熱火烤那樣發熱,叫骨蒸潮熱。將來同學們學習診斷學的症狀學來進一步由老師解釋什麼叫骨蒸潮熱?骨蒸潮熱和面目烘熱,都是陰虛火旺的重要指征。我們聯繫前面的真寒假熱,嚴格上來說,那個假熱、那個格陽,陰盛於內、格陽於外,那個格陽也可以歸納到虛火的範疇之內去。它都屬於機體內臟腑功能失調,表現為熱象,它又不是實火,那個火是個假火,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現在要求同學們記的是實火和虛火兩者嚴格區別開來。虛火要求區別開陰虛內熱和陰虛火旺嚴格區別開來,不僅它的理論意義,而且更重要它的實踐意義。

總的說來,作為從病機學來看,火熱內生,一實一虛,實火多表現為實證,虛火表現為虛證,證候屬虛證,那麼虛火它在病機演變過程中,是以陰虛為前提的。那麼既有陰虛內熱,還有陰虛火旺,內熱和火旺嚴格區別開來,既要掌握陰虛內熱和陰虛火旺在病機上的聯繫,又一定要掌握它們之間的區別,它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至於熱證候特點在這裏,只要求同學們作個瞭解就可以了。說火、內火,它一定有熱,從望人體的顏色——面色,一定是紅的,就是赤;它的分泌物、排泄物,熱之極,一定是粘稠的。津液虧損的程度一定是非常嚴重,表現為燥的特徵。人體的動態表現,肢體、精神狀態一定表現出動的特徵。這個將來在學習八綱辨證的時候,表、裏、寒、熱、虛、實,在學習八綱辨證的時候,同學們再進一步學。在這裏,只要求同學們把它的病理機制搞清楚,把它們互相之間的聯繫以及它們的區別、理論上有什麼意義、實踐上有什麼意義把它搞清楚。同理,內火和外火之間的關係,外火影響到機體,損傷人體的津液,導致人體的臟腑功能失調,也最容易累及人體的臟腑而產生內火;素有內火,也容易招致外火的侵襲,也就是說,素有內火,那麼外感六淫邪氣以後,比如寒邪、濕邪,對這樣的患者來說,最容易病變的性質,濕鬱化火或者寒鬱化火。這也體現出來人體的臟腑與外界環境相統一、也體現出來人體的臟腑的氣化,與外界六氣或者五氣氣化相通應。到此為止,我們把基本的病理機制、講完了。那麼又把特殊意義講,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產生的病理變化,類似外感六淫的風、寒、濕、燥、火。由於病邪從何而來不同,一來自於外,一來自於內,它們共同的屬性都表現為風、寒、濕、燥、火的性質和致病特點。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產生這個,便於區別由六淫而來的,給它規定個名稱,叫內生五邪。嚴格說來,內生五邪這個邪,習慣上這麼稱了,如果說內生五邪,應該作一個病因學範疇,放在病因裏面講,但是中醫理論習慣上,把這個邪——內生五邪,放在病機學範疇裏面去。因為它講是病理機制,這個邪是臟腑功能失調產生一種機制,它表現的屬性和特徵,類似外感六淫的風、寒、濕、燥、火,這樣來理解中醫這個邪。

第四節 臟腑病機

請同學們注意,我們講病機學,臟腑病機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習臟腑病機,在於應用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調、津液失調,這些基本規律來理解臟腑,在病因的作用下,它是怎樣發生了陰陽氣血失調,這是學習病機學裏面重中之重。在這裏面需要指出的,有的教科書,有的教材,不講臟腑病機,那麼放到《診斷學》去講,就是學習這部分內容,一定和診斷學的證候學分析證候產生機制,把這個概念區別開來。

臟腑病機和臟腑辨證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臟腑病機是講某臟某腑在病因作用下,它陰陽失調,發生病理機制及其演變規律。而在疾病的變化、演變過程中,它可以通過證候表現出來。而證候,臟腑的證候,臟腑辨證講的證候,是講它的臨床表現具備哪些症狀、體征,構成這個證候診斷。它是個診斷學概念,那麼產生這個證候,這一組證候,它為什麼產生,和那些臟腑有關,回答它這個問題屬於臟腑病機的範疇。在現代的中醫學的規範的術語再次強調,比如講心氣虛和心氣虛證,過去,心氣虛也是心氣虛證,心氣虛證也是心氣虛。混同為一個概念,都取其證候學概念、診斷學概念,現在已經明確地、嚴格地區分開來。在現代的規範的中醫術語裏面,心氣虛是指它的病理機制的名稱,屬病機學的概念,它講在心的氣虛的條件之下,心本身的主神明,五臟六腑之大主,主血脈的功能,發生了什麼些改變,它這樣一個改變,會波及到哪些臟腑,產生什麼病理結果,強調是這個,不是在闡明心氣虛證,心悸氣短,動輒尤甚,失眠,不是闡述這個。但是在病機演變過程,如果從指征表現出來,臨床表現一定會出現這些症狀。

我們這裏面,在病機學裏面,涉及到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症狀。旨在幫助同學們理解,這個因,產生一個什麼果。因→機制→結果。到了證候學,著重講這個結果。根據這個結果、症狀和體征,確定它是心氣虛證。把兩者的概念嚴格區別開來。所以現在已經報上去了,很快就由國務院批准發佈了,叫做《中醫藥學的名詞術語規範》。那麼定心氣虛,它的內涵屬於病機學概念。而診斷學證候概念,一定是心氣虛證。一字之差,把兩者區別開來,把它們內涵和外延都區別開來。今後,同學們在使用的時候,一定按照這個規範來做。講到這裏,再強調一句,中醫學的科學術語的規範,我們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剛剛開始建立。也僅僅是初步工作。但是大家必須遵守這個規範,便於把概念嚴格區別開來。在同一門學科裏面,按照術語學的規則,同一個語言符號,一般情況下,不應該有兩個歧義的,這兩個概念,沒有特殊聯繫,表達兩個義項。現在這樣處理,是符合現代術語規範的。我們盡可能的把中醫某一個概念的多義性進行術語分離,把它規定下來,定義下來,今後大家都這樣做,遵守這個規範,都這樣做,讓概念逐漸逐漸都明晰起來。

在講臟腑病機的時候,講一個帶證不帶證,到底是定義它為是病機學概念呢?還是證候學概念呢?這是一、學習臟腑病機,為什麼學習。臟腑病機學好了,某一臟陰陽氣血失調規律掌握好了,學習證候學,診斷學的證候學就非常輕鬆了。將來學習臨床醫學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外感風寒咳嗽、外感風熱咳嗽,肺燥咳嗽、陰虛咳嗽,去機械地背外感風寒證、外感風熱證,肺陰虛、肺燥。那麼學習好臟腑病機,就可以從內在的機制推理出來。它們會在某一個疾病當中,所受累的臟腑,它們的變化規律是什麼,它們產生的病理結果會出現什麼樣的證候規律。這就是《中醫基礎理論》講臟腑病機的道理。就教科書而言,五版教材講臟腑病機,到六版教材,以及現在有的教材,仍然不講臟腑病機,那麼處理的方法放到證候學裏面講。比如心氣虛證,它就解釋心氣虛那幾個症狀。為什麼?而是一個一個來解釋,不是從心的氣陰陽失調角度來講,來闡述它們的規律,更不講心氣虛它一旦產生,會影響五臟系統其他臟腑的陰陽氣血失調,發生什麼病理改變。而臟腑病機,既從局部和整體統一、不僅要學習一個心氣虛,心的陰陽失調,還要知道心氣血陰陽失調,它會從整體上影響到那些臟腑,它為什麼影響那個臟腑。講它的規律,所以在具體講臟腑病機之前,交代幾個注意事項,也就是幾個基本的概念。在學習當中一定要區別開來,避免把它和《診斷學》混同到一起去。

我們首先講五臟病機。研究五臟病機,我們按照陰陽氣血的規律,在總的病理機制的指導下,去研究臟腑陰陽氣血變化的規律。

一、心的病機。

(一)心的病機特點。

心的病機特點,就是它病理變化的主要特徵,就是它特有的屬性是什麼呢?換句話說,心的陰陽氣血失調以後,反應它自身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發生了什麼改變:(1)血液運行失常。(2)神志意識的改變。為什麼要講這個,這就是心陰陽氣血失調,不管它表現出來什麼樣複雜的變化,表現在證候學上面,表現多麼複雜的證候,它都離不開這兩條規律。這就是為什麼強調臟腑病機,著重講某臟某腑,陰陽氣血失調,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的道理。同時還要闡述病機特點。這是一、就是血液運行失常和神志意識的改變,就是神明的改變,它的規律。二又影響了其他臟腑、累及了其他臟腑。其一、它本身病理變化的特徵性屬性。其二、記住它一旦某一臟發生氣血陰陽失調,一定按照它自身的規律,波及到其他臟腑。從這兩個方面來掌握某一臟的病機特點。我們現在講心的病機特點。那麼血液運行失常和神志意識失常,找它特有的屬性;血液運行失常,神志意識失常還會影響其他臟腑,導致其他臟腑的陰陽氣血失調,把整體和局部統一起來。後面這句話就是要講心陰陽氣血失調以後,它有個什麼演變規律和累及哪些臟腑。為什麼會累及那些臟腑?

(二)心的病理變化

我們講心的病理變化、具體的病理變化。第一個講它的機制、就是它的特點。就是講它的規律、它的演變規律、大體一般性規律。第二個我們講它的具體的病理變化。

(1)心的陽氣失調。那麼主要講偏盛和偏衰。按照陰陽失調,來講它偏盛和偏衰。①心的陽氣偏盛。它的病理演變的結果,用兩個病機術語把它表達出來:其一、心火亢盛,也叫心火熾盛。一般我們現在規範地用心火亢盛來表達它。其二、痰火擾心。

首先講心火亢盛。什麼叫做心火亢盛?心火亢盛是心的陽熱熾盛,機能亢奮的病理變化。它的病理機制的一個特徵,叫火熱熾盛、耗傷津液、熱擾心神、血行異常。它的病理機制,就是心火亢盛,它病機的規律,就是損傷人體的正氣,損傷人體的臟腑的功能,表現出來它自己的屬性。大家看這個示意圖。注意是心的火熱熾盛。按照陰陽氣血失調的一般規律,它一定有熱邪熾盛的一般特徵,它表現出來的病理變化,病變的性質屬熱。邪正之間的關係屬實。表現出證候一定是個實熱證。將來同學們在學心火熾盛證,定這個證候的屬性一定是個熱證、實證。熱盛必傷津,所以一定會出現熱盛傷津的改變。人體的津液損傷,耗傷津液的改變。熱邪熾盛,擾於心神,使心神失守,會出現神志的改變,甚者出現神志異常。什麼心悸、心煩、失眠、多夢,甚者狂躁譫語、神志不清,出現神志的改變。剛才說這些症狀,不需要大家一一去記。你就記住心神失守,就是指的神志異常,心主神明的功能異常,在這裏主要指狹義的神,就是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異常就可以了。

那麼熱盛,心主血脈,熱盛,會迫血妄行,心火熾盛,也可以出現出血、血液妄行。脈為血府,將來學脈學時,它的脈表現的特徵,一定叫數脈。就是脈搏60跳以上,乃至70、80以上。將來在學心火熾盛證候的時候,回答為什麼它能出血,為什麼脈數呢?是火熱作用於心,心火熾盛,迫血妄行的結果。講心火熾盛,講的病機,講它迫血妄行。回答產生血行加速,血行異常的病理機制,而心火熾盛證,是倒過來講心火熾盛的症狀構成特徵。其中有出血和脈快。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心火熾盛,心火上炎,可以出現口舌糜爛疼痛。為什麼?心開竅於舌,心火循經上炎,上炎口舌而出現口舌糜爛疼痛,這解釋為什麼心火熾盛會出現口舌糜爛疼痛。而心火熾盛證,一定會有心火上炎,心火上炎一定會出現口舌糜爛疼痛證候,從這入手。病機的概念,是講上炎,通過什麼途徑到達舌,引起舌的口舌糜爛疼痛,嚴格地把兩者區別開來。    

心與小腸相表裏,心火亢盛,心火下移於小腸。那個心火上炎,循經上炎,這個心火循經下移於小腸。表現為小腸泌別清濁功能失調,主要表現為小便的異常。表現為小便頻、赤、澀、痛。那麼小便出現頻、赤、澀、痛,這幾者聯繫起來,就定它屬於熱、屬火。如果單純頻,可以是熱,也可以是寒,那麼這個頻同時還有赤、或者澀、或者痛同時存在,在這種條件下,叫心火下移小腸。這就是心火亢盛它的病理機制,它的演變趨勢,它在機體內導致機體發生了什麼病理變化。這就是心火亢盛病機學的概念,它的內涵著重講火熱作用於心,會發生什麼樣的病理變化,為什麼?這強調是機制。一定要點出這些症狀,僅僅是供同學們理解它,會產生什麼結果。    

全部的病理結果,將在心火熾盛、心火亢盛證,在那個證候學的構成去講。這是講每一種機制,發生的變化,會出現什麼特徵。熱、心火亢盛,那麼它表現為病變的屬性是熱、而且實,點出是實熱的一般特徵。前面我們講過了,那腦子裏可以反映出來,陽盛熾熱應該是個什麼樣,至於落實到心火這實熱的徵象,那麼一定有一般的熱的徵象,同時還有心火的定位症狀。那麼不是心主血脈的功能失常,就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失常,這就是它的一般的規律和定位症狀。這樣來理解心火亢盛這個病機學術語的內涵和外延。    

習慣上,其一、有熱盛的改變,就是火熱熾盛的改變、一般的改變。其二、僅有口舌糜爛疼痛,在心火亢盛這個概念下,又把內涵、外延,內涵加深、外延縮小,把這個叫做心火上炎。    

又派生出一個病機學概念。一提心火上炎。心火熾盛。它有實火實熱的一般特徵,那麼說定位在心,就是根據口舌糜爛疼痛。這個心火上炎,單純心火上炎,應該說定位的特點就是心火循經上炎於口舌,表現的特徵:口舌糜爛疼痛。這是在心火亢盛這個大概念下,又派生出一個概念——心火上炎。如果僅僅是既有心火亢盛,又表現為一般的特徵,主要表現為小便的改變。小便這個特徵表現為實熱的改變。那麼這個時候叫心火下移。傳統稱心火下移於小腸,這又是一個病機學術語。如果兩者兼而有之,上有口舌糜爛疼痛,下有小便頻、赤、澀、痛,叫做心火上炎與下移。    

那麼在心火亢盛這個概念裏面,同學們要掌握心火上炎的內涵和外延;我們剛才講可以表現為神志的精神,就是神志意識的改變。也可以表現為血行失常。也就說定心火亢盛,它可以是心神失守,或者是血液運行失常。兩者有一個就可以定心火亢盛,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符合這個規律,都叫做心火亢盛。我們這是為了講這個概念,它的內涵應該包括這麼多內容。但是病人具體表現出病理變化,不是說一旦心火亢盛,它一定既有神志症狀,還必須有血行障礙。只要出現一個,那麼就可以定它有實火特徵,那我們就可以定它是心火熾盛。比如嚴重的心神失守、狂躁譫語。神志的典型改變,再有實火一病特徵,這就可以講它的病機是心火亢盛、熱擾心神。如果表現為出血,又有實火的一般症狀,而這個出血特點多半表現為小便出血。那麼我們這就可以定心火亢盛。反復強調意識,注意某一臟腑的陰陽氣血失調,一旦發生病理改變的時候,某個病人心有病,陰陽氣血失調,一定是既有神志的改變,也必須有血行異常的改變,可以兩者同時兼而有之,也可以單獨出現。    

凡是具備火熱熾盛的屬性,都可以定為心火亢盛。這裏面心火亢盛是個大概念,心火上炎,那就應該是心火亢盛裏面的一個下位概念。心火下移,實際上將來學小腸的病變的時候。心火下移,實際是小腸實熱。我們習慣上叫小腸實熱。更多的是小腸實熱歸屬于心火亢盛的範疇之內。解釋小腸實熱,是心火下移小腸,而表現小腸實熱。將來同學們學習方劑的時候,導赤散就是為心火下移於小腸而準備的,它也可以治心火上炎,怎麼解釋呢?引心火於小腸而出,它也可以治既有口舌糜爛疼痛,又有小便短赤澀痛,都可以用導赤散來治療。雖然用同一個方子治療,單純心火上炎可以,單純小腸實熱,心火下移也可以,兩者兼而有之,也可以。這就是講到心火亢盛,涉及到一個具體的概念。把這個概念界限劃清楚了,將來記記臨床的證候學的症狀就記清楚了,說心火上炎證,它的標誌性的症狀,一定是首先抓住局部的口舌糜爛疼痛,說心火下移,它的特徵性的症狀一定是小便的改變,為學習證候學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有這個機制,概念劃清楚了,這個症狀,它的特徵性症狀就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