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 第34講 血 精 津液(一):概念

同學們好,現在開始上課,上一節我們分別講授了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的生成、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就人體之氣的分類而言,我們給同學們講述了,主要是這樣幾個氣,雖然分別講述了它們的生成,分布和功能,但這四者,從整體上看,都是同一個氣,同一最大的人體之氣,最大的概念就是真氣,僅僅是從主要物質來源、分布部位,和主要生理功能,就根據這三個要素,將它們分為上述四個氣而已。

第二節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一) 血與氣

這裡面,首先講血和氣,在生命物質系統中,氣、血、精、津液,氣與血相比較而言,氣無形,血有形,氣屬陽,血屬陰,根據陰陽學說,陰陽的概念,我們將氣與血相並稱,所以在中醫文迖當中,常常氣血並稱,因此,在中醫理論當中,常常把氣血作為生命的兩大基本物質,用氣血這兩個字概括所有的生命物質。

(二) 血與血氣

1. 血氣

在中醫文獻中,由於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影響,血、血氣常常又並稱,血氣在中醫文獻中有以下幾個含義:

  1. 指血液和氣體,常常用氣血來代稱,血氣就是氣血。
  2. 指氣質、感情和精力,中醫學講「血氣者,人之神」,我們平時常常說的血氣方剛,這裡是指人的氣質、感情和精力而言,這是第一,血氣。

2. 血

就是我們這一節講授的概念,血就是指血液而言,是指循行於脈中,富有營養作用的紅色的液態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這個定義要求同學們必須掌握,根據上述的定義,我們看血這個概念的內涵:

  1. 血是紅色的液態物質,它提示血的物質性。
  2. 血是富有營養作用的,提示了血的主要功能。
  3. 血循行於脈中,提示了血發揮生理作用的基本條件。

上述我們定義血是循行於脈中,富有營養作用的紅色的液態物質,脈中、營養、物質,這樣一個內涵,包括了前面這樣幾個要素。

二、血的生成

(一)血液化生的物質基礎

從我們講授臟象學說與五臟系統的主要生理功能,我們就可以歸納出,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質基礎。

1.水谷精微

我們在講授脾主運化水谷,為氣血生化之源的時候,已經提到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

2.精髓:

講營氣的時候,講到營氣的作用能夠化生血液,營氣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三、講津液的時候也講到,津液是化生血液的重要成分,第四,講腎藏精的時候,又講到精髓可以化而為血,綜上所述,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有:一水谷精微,二營氣,三津液,四精髓,其中主要的是水谷精微和精髓,這個示意圖概括了水谷精微、營氣,津液和精髓化生血液的過程,水谷精微來源於脾胃,脾胃通過它的升清作用上輸於心肺,通過心肺化赤而為血,而要想化赤為血,肺的作用,還要吸入自然界的清氣,經過吸清呼濁化赤,而營氣和津液,它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來的,它也需要上輸到心肺,才能化赤而為血,腎精,精通過生髓,由髓化血,它具體的化生機制,腎精生髓是通過肝,腎精歸於肝,由肝化而為血,這就是血液化生的物質基礎,和它們過程。

(二)血液化生與臟腑

講血液化生主要和哪些臟腑有關,也就是說五臟系統,在血液化生過程中,它們各自的作用。

  1. 心-心生血:心在血液化生中的作用,我們前面講過,心主血脈,①通過輸送血液為全身提供營養物質,保證化生血液的各個臟腑,充分發揮正常的功能。②我們在講心主血脈,心的生理功能除了主血脈之外,還有生血作用,心生血,所以中醫文獻講,叫奉心化赤而為血,就這個意義講,心參與了血液的生成,所以有心生血之稱。
  2. 肺-肺氣奉心化赤:①通過呼吸作用,吸清呼濁,參與血液的生成,②通過肺朝百脈的作用,把血液的營養物質運送到全身,保證參與血液的生成的臟腑,充分發揮化生血液的作用。
  3. 脾胃-氣血生化之源,五臟綜合作用,脾胃尤為重要: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雖然我們說血液的化生,是五臟綜合作用的結果,根據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理論,中醫學強調脾胃,在血液化生過程當中的重要作用。
  4. 肝-肝生血:腎精,前面的示意圖可看到,腎精在中醫文獻裡面已明確記載,腎精,精氣歸於肝,由肝化而為精,化而為血,就這個意義講,我們又進一止講述了肝生血的理論依據,就是肝在血液生成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作用,它的機制是腎精通過肝臟化而為血。
  5. 腎-精化為血:腎,腎藏精,精生髓,由髓化而為血,由此可見,血液的化生與五臟都有密切關係,根據中醫學,先天和後天這個原理,著重強調脾和腎在血液化生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治療血液生成障礙的病理變化,血液生成障礙的疾病,第一、在調整五臟系統生理功能的基礎上,把治療的重點放在脾和腎。

三、血液的循行

(一)循行方式

根據中醫的歷代文獻,特別是內經,經過整理研究,可見中醫學對血液的循行方式,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

  1. 如環無端:第一叫「如環無端」,我們在講營氣和衛氣循行的時候,也初步提到,血通過心主血脈的作用,和肺朝百脈的作用,脾統攝血液的作用,肝藏血的作用,腎藏精的作用,將血通過全身的經脈,輸送到全身,全身的經脈,又通過經脈重新回到心臟,把這樣一個過程,中醫學用八個字把它概括出來,叫「如環無端,營周不休」,這個結論是在明清時期,周學海在《讀醫隨筆》這本書裡面,把它高度概括出來的,周學海說「凡人周身百脈之血,發源於心,依歸於心,從心而出,復歸心,循環不已」,這是循環的方式,(1)往復循環,中醫學用四個字概括,叫「如環無端」。
  2. 具體的循環方式,用現代語言講,可以分成小循環和大循環,它的理論依據,是根據《黃帝內經.素問.經脈別論》這一個論斷,我們把它分析開來,結果歸納出這樣一個示意圖,我們可以把它認為是小循環和大循環,飲食經過胃以後,經過脾胃的作用化生為水谷精微,進入心,然後到肺,化赤而為血,心肺這個過程,可以認為它是小循環,然後它到達全身,最後分布到心、肝、脾、腎各個臟腑去,為各個臟腑提供了生理活動的營養物質,而後心、肝、脾、肺的血,所化生的血,又按照經脈,重新歸於心,如環無端,營周不休。

(二)血液運行的機制

  1. 靠心主血脈的作用,心主血脈,心是血行的動力。
  2. 肺朝百脈的作用,肺朝百脈,發揮助心行血的作用。
  3. 脾主統血,脾通過脾氣的固攝作用,保證血液在脈道內運行。
  4. 通過肝臟的作用
    1. 通過主疏泄的功能保證氣機的通暢,概括起來,叫做氣行血行,這個氣行血行,是指肝的疏泄功能能夠調暢氣機,保證氣機運行正常,為血液正常循行提供必要的條件。
    2. 通過肝藏血的功能:①保證有充足的血液在脈道內運行,②肝藏血的另一個功能,能夠具有攝血作用,保證血液循行於脈內,在五臟系統當中,以心、肺、脾、肝在血液運行當中發揮作用為最,這裡面為什麼沒有提到腎臟呢?就腎臟而言,我們前面講過,腎陰、腎陽為人身諸陰、諸陽之本,我們在講元氣的時候,說元氣根源於腎,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就這個意義講,腎臟也參與血液運行的機制,但是這五者之中,以心、肺、脾、肝為最,由此可知,人的血液循環的生理和病理,和上述四臟密切相關,因此,中醫學在調整血液循行障礙,換句話說,特別是出血或者血瘀,就是血液循行障礙,主要是從心、肺、脾、肝入手,來進行調節。

四、血的生理功能

  1. 營養滋潤作用,中醫學認為血液內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比如我們上面講血液的主要物質基礎,有水谷精微,有營氣,有津液,有精,這些充足的營養物質,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營養,就這個意義說,它有營養滋潤作用,為什麼用滋潤這兩個字呢?不用溫煦呢?就氣和血相比較而言,血屬陰,屬於人體的陰液,人體的陰液有滋潤作用。
  2. 它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在《內經》裡講說「血氣者,人之神,血脈和利,精神乃俱」,它提示我們,說血在維持人的神志活動當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是富有營養物質的,它能夠為神志活動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在教科書裡面,講心主血脈和心藏神的時候,講了心主血脈和心藏神的關係,在那裡面提了一句,強調血液,心所主的血是心神的物質基礎,我們在這裡面再進一步來理解,血作為與氣共同為生命的兩大基本物質系統,神志活動是重要的生理功能,就這個意義講氣和血,應該都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我們在這裡面,著重講血,更確切的表達,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之一,也就是說氣、血、精、津液,都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具體來說,都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但這幾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其中以血為最重要,所以在這裡強調血,同學們在理解的時候,不要理解為,僅僅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至於從整體,氣、血、精、津液都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就血,心主血和心藏神的關係而言,在這裡面講了一句,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而《內經》講血氣,我們在前面定義血氣的時候,指氣和血,指血,就這一個判斷,我們推理出來,在這裡面著重又強調,在血的生理功能裡面又強調,血是維持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希望同學們在理解這個的時候,首先對中醫理論,在各個不同章節,在不同的環境下,所得出的結論,同時還要從整體來認識,否則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三節 精

一、精的基本概念

第一,講精的基本概念,在講精的基本概念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復習一下,精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哲學當中,它的含義以及中醫學當中的含義。

(一)精的哲學含義

我們再一次復習精的哲學含義,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以管子為代表稱之為精氣論者,在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的學術發展過程中,以管子為代表,將氣規定為精氣,規定為精,所以在中國古代哲學史當中,氣學發展過程中,把氣、精、精氣作為同義語來處理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氣、精氣、精混稱。

(二)精的醫學含義

在中醫文獻當中,精是一個多義詞,也就是說,它含有多種義項,在不同的語境下,它用不同的方法定義:

  1. 按照中醫學的氣一元論,也就是說在中醫學的氣學發展過程中,受中國古代哲學的影響,也常常將氣、精氣、精混稱,這一點,同學們在閱讀歷代文獻的時候,就會有很好的體會,進一步來體會,特別是將來學習內經的時候。
  2. 在中醫理論體系當中,也就是說在氣血津液學說當中,中醫學又規定,精,氣與精是有區別的。它們是什麼關係呢?精是由氣而派生的,注意,這個前提是在氣、血、精、津液學說當中,就氣血精津液之間的化生,相化生而言,氣是決定的,第一位的,所以精是由氣化生的,就有形和無形,屬陰屬陽而言,氣無形而精有質,氣屬陽而精屬陰,即在中醫學氣血精津液這個學說當中,精與氣是有區別的。
  3. 在中醫文獻中,精(精氣)的內涵:那就是說,我要求同學們心須掌握的定義,它的義項。第一個義項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的泛稱,注意,它是個泛稱,就是泛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也就是生殖之精和臟腑之精,在中醫的文獻當中,中醫理論體系當中,精的含義,精和精氣,它的內涵,指這個說的,它的外延是基本物質,它的內涵是什麼呢?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其體來說,包括生殖之精和臟腑之精,根據中醫文獻,精、精氣的內涵,我們把它抽象出來,加以定義,那就要求同學們必須牢牢記住。
  4. 精的基本含義:
    • 廣義的含義:也可以稱為廣義的精,是它的泛義,精泛指由氣血化生的,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這個定義,從三個要素來說,一、講了精與氣的關係,是由氣而化生,這是第一點,大家要記住,二、它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作用,三、它的外延,是精微物質,我們在講第三個問題的時候,在中醫文獻當中,精、精氣的內涵是講基本物質,是從更抽象的層次,更概括的語言來表達的,把這個基本,落實到具體的物質,基本物質,什麼樣的物質,是精微物質,這兩者,精微和基本,精微對基本又進一步描述,使它更加具體化。
    • 狹義的精,僅僅是指腎臟所藏的精,是生殖之精,是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質,把基本也可以換為精微兩個字,精微物質,精的基本含義,廣義和狹義,這是同學們必須熟練掌握的,同時根據我們前面所講的,在中醫學的氣一元論當中,精、氣、精氣統一,在中醫文獻當中,精、精氣的內涵是指什麼呢?從它的外延,就是物質,注意,是基本物質,它的內涵,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也就是說,一、它是構成人體的物質,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具體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在這個基礎上來記憶精的最基本含義。

二、精的生成

精的生成,人體之精,從整體來說,是根源於先天而充養於後天,所以從精的物質來源分,

  1. 先天之精,為什麼說它的主要來源:一來源於先天之精呢?從兩個方面來理解,(1)我們前面講過,腎藏精的時候,人,男性和女性,隨著腎氣的不斷充盛,進入青春期,女性經血溢瀉,男子按時排精,男女交媾,胎孕乃成,這個精,就這個意義講,是生命的本始物質,人體內的精:①源於父母的形成生命的本始物質,②在先天中,從胚胎形成到出生之前,生命已經形成了,形體在逐漸發育,在沒有出生之前這個階段,胎兒是在母體中通過胞宮之血,為胎兒的發育提供營養物質,而胞宮的血,來源於母體五臟六腑之精,所以精的生成,先天之精,包括生命的本始物質,用我們現代語言來說,和精有關,稟受於父母,第二是指出生之前,胎兒所吸收的營養,其中是指母體五臟六腑之精,這是先天之精的成分。在胎兒生命形成以後,又從胞中不斷的獲得營養物質,形成了他自身的先天之精,秘藏於腎。
  2. 後天之精,人出生以後,到死亡這個生命歷程過程中,主要靠攝取食物、呼吸,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與五臟六腑都密切相關,其中強調水谷的作用,攝食,就這個意義來說,後天之精,主要是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但它是在人體五臟六腑之精的基礎上,突出強調脾胃的水谷精微,這就是人體之精它根源於先天,充養於後天,先天和後天,彼此相須,相輔相成,構成了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

三、精的生理功能

  1. 具有繁衍生殖作用,這主要是指生殖之精而言,我們在腎藏精,精的生理功能那一節,已經講到腎的精,具有生殖繁衍的作用,它的機制是通過腎所派生的天癸,而發揮作用的。
  2. 它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人體的精氣,促進生長發育,不僅僅是狹義的生殖之精,這個精是指廣義的腎所藏的精,既有生殖之精,也有五臟六腑之精,是指腎所藏的精而言,我們講腎藏精的生理功能,第一個講,人的生長壯老已,是伴隨著精氣的不充盛--比較充盛--充盛,而後逐漸衰少,乃至於絕竭,是伴隨著這樣一個運動,精氣的這樣一個變化過程,反應出來生、長、壯、老、已的生命歷程,就這個意義說,精具有促進生長發育的作用。
  3. 生髓化血,是指精能夠生髓,髓化血而言,我們在前面講血液的生成過程中已經講到,根據這樣一個原理,中醫學又得出結論叫精血同源,又根據精血同源這樣一個原理,或者這樣一個理論,中醫學在治療血液疾病的時候,就是血液生成障礙的時候,除了從脾入手之外,又有從腎入手,採用補腎填精的方法來治療血虛,比如當前我們中醫學對於貧血,對再障的治療,一、從脾入手,二、從腎入手。
  4. 濡潤臟腑,就是對臟腑提供營養的作用,說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精包括了先天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這些精微物質,人出生以後,都儲藏在腎,儲藏在腎,當機體生理活動需要的時候,又由腎及時輸送出去,叫做疏泄以時,腎主閉藏要藏精,保存腎有足夠的維持生命活動的精微物質,一旦生命活動需要,它又疏泄以時,及時的疏泄出去,供給全身各個臟腑生理活動的需要,就這個意義講,它有濡潤臟腑的功能,就是為各個臟腑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保證維持人體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五臟的生理功能正常,所以就表現為第二點,使五臟六腑之精產生,源源不斷的產生,五臟六腑之精相續不絕。

第四節 津液

津液是氣、血、精、津液之一,換句話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之一。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一)津液的含義

在中醫理論當中,津液的含義,內涵,換句話,從中醫來說,它有兩個義項,我們在這裡規定它的含義:

  1. 津液的本義。
    津液的本義泛指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大家注意,一切體液及其代謝產物,從《諸病源候論》開始,就這樣定義,它除了指人的一切正常體液之外,還包括代謝產物,汗和尿也屬於津液的範圍,所以中醫學又稱膀胱為津液之腑,說莖垂、陰莖為津液之道,汗、尿、淚這些都屬於津液範疇,特別是汗和尿,那麼汗和尿,指代謝產物而言,這是它的本來意義,我們現代中醫基礎理論,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之上,主要是指人體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臟腑組織的內在體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就把本義裡面的代謝產物,把它分離出去了,就是說把津液本義的外延進一步縮小,泛指一切體液,本義裡面取它這個義項,作為我們津液的今義,定義的內涵和外延,要求同學們記住的,是津液的現代意義,就是現今意義,不使用它的本義,那麼這樣來定義津液的含義,來對津液進行定義,是否是矛盾的呢?是否是概念有歧義呢?請同學們注意,科學概念,它是隨著人們的認識,科學學科的發展,不斷發生變化的,就是對任何一個概念下定義,它的內涵和外延是個動態變化的,這是一。第二,隨著科學的發展,雖然同一個相同的語言符號,可以表達不同的內涵,也就是說,在科學發展過程中,經典的科學術語,它的內涵,隨著科學的發展,那麼後世可以把經典的、表述概念的文字符號,僅僅取文字符號,而對它的外延和內涵,就它的定義,重新加以定義,這是科學發展規律的必然現象,這也是從正確理解中醫學概念,所必須掌握的一個思想,它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今後也是如此,我們現在定義津液,這樣來定義,那隨著中醫理論的發展,對津液的認識,不斷的深化,那麼這個定義也要不斷的發生變化,打出這個示意圖,是從本義,總體來說,包括本義。

  2. 津液的今義。
    把它的本義,汗尿去掉,那就是今義,記住,重點記住今義,其次了解它的本義,中醫,注意,在理論上,常常又把津和液兩者區別開來,認識它,津液本來是用兩個漢字,做一個科學術語出現的,那麼在理論上,中醫歷代文獻,又常常將津和液,把它區別開來,它倆的聯繫,它們倆共同的基礎是什麼呢?它們兩個同源於水谷精微,都靠脾胃所化生,這一點是有共同的物質基礎,根據它們的性狀、分布、作用和陰陽屬性,又把津和液加以區別,從性狀看,津,輕清稀薄,流動性大,而液,濁重稠黏,流動性小,分布,津主要分布在皮膚肌腠孔竅之間,而液則灌注到關節和顱腔等處。三、作用,津,它主要是滋潤肌肉皮膚孔竅,而液,它的作用是滑利關節,補益腦髓,就陰陽講,津屬陽,液屬陰,同學們做一般了解就可以了,我們現在應用它的時候,常常是津液並稱,不做嚴格的劃分,這從理論上,按照陰陽這個概念,把津和液做這樣的聯繫和區別,從性狀、分布、作用、屬性,將二者區別開來,它們同源於水谷精微,都靠脾胃來化生,津和液,兩者還可以互相轉化,這是它們的聯繫,性狀、分布、作用、屬性,兩者還有一定的區別,在掌握的時候,主要掌握津液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到現代中醫理論,津和液,一般不做嚴格的區分,這節課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