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講 氣:分類

我們上一節講了氣的定義,講氣的生成、生理功能,重點是氣的生理功能,其次講了氣的運動,臟腑氣機運動的一般規律,是我們上一節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接下來我們講人體之氣的分類,我們在中醫基礎理論裡面,只講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其他的氣暫時不講,同學們有興趣,專門去閱讀中醫關於氣血理論一些專著,同學們可以進一步來擴大自己知識領域,來加深對氣的認識,按照本科生的教學大綱,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知識,這裡面我們只講授四個氣,在現行中醫基礎理論裡面,目前已經得到學術界的共識。

五、氣的分類

氣分類的依據,大家注意聽,中醫人體之之氣是怎麼分類呢?分類的標準是什麼呢?一、主要組成部分,二、主要生理功能,三、主要分布部位,根據這三者對人體之氣,進行大致的分類,請同學們注意,從邏輯學來說,分類學的要求,每次分類,只能用一個標準,而我們上述講的,用三個標準,來對氣進行分類,所以氣的分類,我們講是大致的分類,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邏輯分類。

人體之氣,總稱真氣,真氣在現行的術語上,又稱原氣,就是原來之氣的那個原氣,它們倆是同義語,人體之氣的統稱,從先、後天分,可以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那麼先天之氣,定名為元氣,元旦之氣的那個元氣,而後天之氣,稱之為宗氣,這是元氣和宗氣,它倆屬於同一範疇,在一個邏輯層次上,而真氣再進一步分,根據脈中還是脈外分,相比較而言,那麼行於脈中,就叫做營氣,行於脈外,就叫做衛氣,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統稱為真氣,這個真氣,具體的通過臟腑、經絡的功能,體現出來,構成了臟腑之氣,運行於臟腑之中,稱之為臟腑之氣,在經絡之中,稱為經絡之氣,目前學術界比較共識的,就是這樣一種分類方法,在現行的教材當中,也有不同的分類方法,請大家注意,採用不同的方法,對人體之氣進行分類,就是每一個作者,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可以出現不同的分類方法,並不是說中醫學對氣的分類是混亂的,不能這樣認識,這裡面涉及到這個真氣的定義,傳統文獻上,曾經把宗氣、元氣和原氣,作為同義語來說的,這是一種方法。

第二、把它定之為最大的一個概念,而真氣派生於元氣,就是不同的學說,我們在這裡,大家注意,真氣在人體氣系統當中,它是一個最大的概念,而元氣和宗氣,應該是真氣的下位概念,營氣和衛氣又是宗氣的下位概念,這個人體之氣的真氣,作為一種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質,它體現出來生命的功能,它的生命功能,是從它臟腑經絡而表現出來的,我們把這個真氣,通過臟腑經絡而表現出來,而形成臟腑之氣和經絡之氣,大家注意,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我反復強調,講定義的時候,一定從物質和功能統一這個角度來理解,而中醫學重在強調功能,一提五臟之氣,既有物質基礎,更重要,這個概念的內涵,主要是指功能而言,為什麼強調這句話呢?我們舉個例子,心,你說心氣,你強調了,僅僅理解這個真氣是物質,那麼你就會追究,心氣是什麼物質?你會捨去心的功能狀態,去考察這個心氣的物質基礎是什麼?那麼,這樣的思維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現代醫學,確切點是近代醫學的思維方法,我們就是單純去追求心的結構如何?心氣是物質,物質基礎形態形成心臟的結構,我們就會追求那個結構,這樣追求的結果,能夠解釋心主血脈,怎樣去解釋心主神明啊?這一點是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一定牢牢記住了,在這裡面,再強調一下,對物質和功能,把它倆放在同一個邏輯層次,我們規定物質為陰,功能為陽,就氣和血相比較而言,我們規定氣為陽,血為陰,就臟腑的功能狀態,可以劃分氣血陰陽,它們反應出來的物質基礎,通通可以稱為臟腑之氣,就是某一臟之氣,注意,心的氣,假定氣是構成心的物質基礎,體現了功能和物質的統一,我們所考察的是從功能狀態來考察,定義這個心臟的,所以才出現了心主血脈,心主神明,那麼反應心臟生理功能,我們最少涉及到心氣、心血、心陰、心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去怎樣定義,心氣、心血、心陰、心陽,如果定義心氣為功能,心血為物質,那麼我們就會去追究這個心氣,它的物質結構是如何?假設說心血也是物質,那麼我們就會追求血的結構,如何用這個結構,來解釋中醫的心主神明,就違背了中醫的思維方法,出現這種情況,我想同學們在掌握、理解中醫學的某一個術語,它的內涵的時候,每次思考的時候,一定是在同一範疇內,相比較而言,說它們含有什麼內涵,離開這個條件,違反了邏輯規律,用邏輯學來說,偷換概念,就會出現理解的歧義,我看現代學習中醫,之所以發生各種各樣的歧義,關鍵在於邏輯學的基礎,怎麼來分析它們之間的關係,在什麼條件下來認識它,這樣會少出一點對於中醫概念使用的混亂性,在這裡面,因為講到氣和臟腑之氣、經絡之氣了,就涉及到功能和物質之間的關係,那麼表現臟腑經絡功能的,各種各樣的概念,如何來把握它,在想到這些概念的時候,一定想到它後面是有物質基礎的,不是憑空的思維模型,但是中醫把握這些概念,著重是說明它的生理功能。

(一) 元氣

按照這樣一個分類,這樣一個邏輯層次,我們首先講元氣

1. 基本含義

元氣,在這裡面講,又名原氣,我們也把它引入進來,元氣應該是統一在真氣,這裡為什麼又把它放在這裡面呢?從難經開始,這個原氣和這個元氣,它倆是等值的,有這麼一說,我們現在記這個定義的時候,元氣,記下面這句話,是生命最基本、最本始,源於先天而根於腎的氣,強調它,一源於先天,二根源於腎,這個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後面這個示意圖,是講它的生理作用,前面講,它是一個什麼樣的氣,落實到臟腑上,根源於腎,屬於先天的範疇,說它是最根本、最本始,就是從氣是生命的本原這個角度說的,元氣的定義,記後邊這句話,這個又名原氣,是指最早這個元氣,它倆是等值的。

2. 生成與分布:

  1. 生成:

    請同學們注意,我們這裡面講人體之氣,從分類學說,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記住一條,在生成上,一是在五臟共同參與生成的,這是第一。第二,從剛才我們講的分類,講肺主一身之氣,這兩個示意圖可以知道了,主要是上焦的肺,中焦的脾胃、下焦的腎,至少說,人體之氣的生成,任何一個氣,都是肺、脾胃、腎三臟,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定義它分類的時候,曾經提到,主要組成部分,按照主要組成部分這個標準,這個元氣,主要組成部分是什麼呢?是來源於腎中的精氣,那就是說,元氣的生成,主要來源於先天,腎中的精氣,這裡面包含著肺的氣、脾胃的氣,作為後天來說,我們強調脾胃為後天之本,所以就生成而言,它以先天的腎中的精氣為主,而生成,又靠後天之氣的不斷地充養,才完成了氣的化生過程,就主要組成部分而言,是以腎中的精氣為主,其中也包括後天之氣,既包括肺之清氣,也包括水谷之氣,那麼這裡因為根據脾為後天之本的理論,所以強調後天對先天的作用,這裡面提到脾胃之氣。

  2. 分布

    下面講它的分布,它的分布,藏於腎,它本原於腎精,它通過三焦而到達全身,循行於全身,這樣記就行了,說元氣藏於腎,通過三焦而循行於全身,這就是它的分布,記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將來同學們在學習經絡的時候,會進一步學習,讀靈樞經的關於營衛的循行,會進一步來理解元氣的循行方式,在這裡面,只要求同學們掌握到這個程度,它分十二經循行和十四經循行,怎麼樣構成一個循環往復的循行路徑,後面同學們在學習針灸學的時候,再進一步學習。

  3. 主要功能

    主要生理功能,我們來定義它的時候,它第二個內涵,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那就是說具體表現為:

    • 推動人體生長發育,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生命的構成源於父母媾精,父母之精,在生命形成之後,必須有父母之精才能形成生命,那麼才能促進生命的發育成熟,最後出生,開始了它的生命歷程,就這個意義講,元氣推動人體的生長發育,它根源於腎中的氣。
    • 論述它的動力作用,那麼溫煦、激發、推動臟腑經絡的生理功能,我們前面講說腎陰、腎陽,為人體諸陰、諸陽之本,說命門為生命之本,在講述腎的生理功能的時候,強調腎的陰陽,它們的功能,在生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從元氣這個角度,再一次講了,實際上講了腎陰、腎陽,對於人體生理功能活動的作用,講了溫煦、激發、推動臟腑經絡生理功能,這個判斷仍然強調是陽的作用,中醫的學術思想,應當強調陽的作用。
(二) 宗氣

1 基本含義

宗氣又稱大氣,現行的術語裡面,規定宗氣又叫大氣,它的本名就叫宗氣,定義它什麼叫做宗氣,是積於胸中,由自然之清氣和水谷之精氣,而化生的氣,就是從它的物質組成來定義它,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氣,和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氣,相結合而化生之氣,謂之宗氣,它積於胸中,又名大氣。

2. 生成與分布:

3. 主要生理功能:

正因為它是這樣的分布,在分布過程中,行使它的生理功能。

(三) 營氣

定義營氣和衛氣,把兩者放在一起,就根據營氣的分布來定義它,營氣和衛氣,它們倆相比較而言,什麼是營氣呢?

1. 基本含義:行於脈中,具有營養作用的氣,謂之營氣,從它的作用,主要是從它的分布來定義的。

2. 生成與分布:

3. 主要功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

(四) 衛氣

衛氣,它的定義方法,同營氣是一致的,主要是從它們的分布,它兩者相比較而言來定義的,同時又把它的作用體現出來。

基本含義:定義它內涵的時候,以分布為主,其次涉及到它的作用,那就是說,所謂衛氣,是指行於脈中的,具有護衛作用的氣,衛氣在中醫學裡面又稱「衛陽」,為什麼呢?衛氣和營氣相比較而言,我們規定它衛氣屬陽,營氣屬陰,所以衛氣又稱「衛陽」。

生成與分布:

  1. 生成

    它和營氣生成的機制相同,同是由脾胃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化生而來,水谷精氣和自然界清氣化生之後,同樣來源於這兩者,但是由於性狀的不同,分為營氣和衛氣,衛氣是這兩者化生以後,其中具有慓疾滑利作用,指流動速度非常快,叫慓疾滑利作用,慓疾性狀的,這個氣,規定它為衛氣,而前面講過的營氣,是指那個其中和慓疾相對的,精粹部分,就是非常精微的部分,這是定義。所謂慓疾,或者叫慓疾滑利,是指它活動力強,流動迅速,因此中醫學又稱衛氣,不僅稱為衛陽,又稱它為「水谷之悍氣」,與之相對,營氣稱之為水谷之精氣,注意,這裡面講了水谷的悍氣和水谷的精氣,營氣的水谷之精氣,是指的由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化生而來以後,那個精粹部分,就是那個最精細的部分,不像衛氣那樣,具有慓疾滑利的屬性,就屬性而言,兩者相比較,這樣規定的。

  2. 分布

    它與營氣相對,營氣行於脈中,衛氣就行於脈外,所以叫做與營氣相偕,就是衛氣與營氣結伴而行,兩者並排走,以脈為界限,脈外為衛氣,脈內為營氣,衛氣行於脈外,營氣行於脈內,在這裡面,再給同學們補充一句,關於營衛循行,這兩者最傳統的解釋,叫「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這是一,說「衛為陽,營為陰」,說「陰在內,陽在外」,就這個意義限定,「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在中醫歷代文獻裡頭,還有一說,說「脈外未必無營,脈內未必無衛」,把它翻譯過來啥意思呢?說脈外有營氣,脈內也有衛氣,體現了中醫學的辨證觀點,體現了陰陽既對立又互根,所以講到這裡,同學們注意,相比較而言,行於脈內,謂之營氣,行於脈外,謂之衛氣,不要忘記了最後這句話,在我們這個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裡面,僅僅要求同學們掌握「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僅此而已,剛才補充的,留待同學們今後進一步去學習、去理解。這個衛氣的循行也很復雜,都留到將來同學們學習經絡學的時候,去進一步學習,中醫學提出來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那麼晝夜圍繞人身經脈循環一圈,循環多少圈呢?「晝行於陽二十五,夜行於陰二十五」,晝夜五十度,循環五十圈,這個將來同學們在閱讀靈樞經的時候,講授內經的時候,才進一步學習,這裡不要求同學們掌握,知道就可以了,教學書裡面給同學一個衛氣循行示意圖,僅供同學們參考,理解前面那句話,說「晝行於陽,夜行於陰」,剛才又講了,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就是白天圍繞人身循環二十五周,夜間圍繞人體的經脈循環二十五周,所以晝行於陽二十五,夜行於陰二十五,二十五加二十五,就五十周一大會,循環五十圈,從運行的速度、運行的周期、運行的節律,來說明衛氣的循行,教科書裡面還給一個營氣的循行示意圖,用這個示意圖,來幫助理解,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僅此而已。

  3. 主要功能:

    衛氣的功能要比營氣的功能復雜一點:

    1. 溫養作用,所謂溫養作用,衛氣,衛屬陽,所以又稱衛陽,對人體有溫煦作用,我們前面講過氣的防禦作用,提到衛氣抵禦外邪,調節體溫,是它的溫煦作用,溫煦什麼?既溫煦人體的內臟,也溫煦人體的肌膚腠理,就是給人體提供少火,提供陽氣。
    2. 調節作用,衛氣,調節什麼?

      1. 調節汗液代謝,我們在講肺主宣發肅降,肺主皮毛的時候講到,肺通過宣發肅降,調節水液代謝,輸送津液到達皮膚,經過皮膚的代謝以後,形成最終產物,以通過汗孔排出體外,以汗的形式,皮毛、汗孔的作用,是受衛氣的調節的,是肺通過宣發衛氣,到達皮膚,來調節汗孔的開闔,來調節體內外水液代謝的平衡。
      2. 調節體溫,汗孔,通過汗調節水液代謝,通過這個來調節人的體溫的恒定,體內外陰陽的平衡,所以說衛氣有調節體溫的作用。
      3. 呼吸的作用:衛氣具有調節呼吸的作用,肺通過宣發衛氣到達皮膚,來調節汗孔,又稱之氣門,調節氣門的開與閉,從而達到調節呼吸的作用。
    3. 防禦作用,衛氣到達皮膚,使皮膚行使人體屏障的作用,就這樣一個意義講,衛氣具有防禦作用,能夠防止外邪侵入人體。

到此為止,我們將人體之氣,從生命物質系統而言,講授了人體之氣的概念,人體之氣的分類,人體之氣的生成、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那麼理解這一節,第一、同學們需要復習第一章,其中第一章的第一節,氣一元論,再次復習氣的概念、氣機的概念、氣化的概念,從哲學層次上,氣為何物,什麼叫氣機?什麼叫氣化?在此基礎上,來理解中醫學建立自己的氣學體系,怎樣將哲學的概念引入到醫學,論述人的生命問題,論述醫學的基本問題,形成了以生理之氣為核心的氣學體系,在這個基礎上,來學習這一節,掌握作為中醫學人體之氣,換句話說,作為醫學意義的氣,主要是指什麼而言的,是指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在人的生命物質系統中,氣、血、精、津液居首,是最根本的,血、精、津液,都由氣化生而來,這是建立這樣一個概念,在此基礎上,突出的理解,根據哲學的這個概念,是結構和功能,物質和功能相統一,這樣一個思想,來理解人體之氣,是物質和功能的辨證統一,而重在從功能入手來考察它,將來考慮人體臟腑之氣,僅僅理解為具體的物質形態,這個思想和藏象學說的思維方法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這一節最難,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概念。

在此基礎上,掌握中醫學氣的分類,從歷史到現在,不同的學者,應用不同的標準,對人體之氣進行劃分,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我們這門課程,採用的是我們現在所講的這種分類方法,以主要組成部分,主要生理功能,和主要分布部位,把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對人體之氣,做大致的劃分,分為人體之氣,統稱為真氣,按照先、後天分,分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指源於腎中的氣,我們規定它為元氣,後天之氣源於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氣,和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氣,我們定義它,兩者結合以後,積於胸中,定義為宗氣,元氣和宗氣處於同一邏輯範疇,宗氣再進行一次劃分,根據宗氣循行於脈中呢?還是循行於脈外呢?規定為營氣和衛氣,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我們在人體之氣裡面,在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僅僅為同學們從氣的分類,提供上述,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

關於元氣、宗氣、營氣和衛氣,它的生成,一定是建立在,每個氣的生成,一是肺、脾、腎三臟之氣,綜合作用的結果,也就是物質來源,那麼來源於肺、脾、腎三臟之精氣,其中以何者為主來定義它是哪的氣?怎麼生成的?元氣主要根源於腎中的精氣,宗氣主要來源於呼吸之氣和水谷之氣,同理,營氣和衛氣,也主要來源於脾胃的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那麼這個物質來源,根據它的性狀不同,是慓疾滑利的性狀呢?還是精粹的性狀呢?從生成來看,具有精氣屬性性狀的那個氣,規定它為營氣,具有慓疾屬性的氣,規定它為衛氣,這幾個氣的循行,僅要同學們了解,元氣源於命門,根源於腎,通過三焦而到達全身,宗氣向上走息道,通過肺、喉嚨,與呼吸和循環有關,向下,從臍向下,從丹田到氣街,沿著下肢的內側,止行於足,而營氣和衛氣,相偕而行,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圍繞人的經脈晝夜循環,循環不已,作個一般了解就可以,關於功能,重點從總體上來掌握氣的功能,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的功能,作為熟悉就可以,雖然我們目的要求,提出要掌握、記住,就它們掌握的程度而言,把總的生理功能,作為第一要務掌握,把它們作為次於它的要求來掌握,這樣就可以了,這就是這一節反復強調它的概念,是最難學習的,正確理解它的概念,這樣才真正理解人體之氣,它的內涵,今天的課就到這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