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講

我們現在開始上課了,上一節我們講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醫學肇始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構建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發展的理論基礎,歷代醫家在《內經》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實踐和學科發展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補充、豐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其中以金元四大家為代表,對中醫學理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明清時期,王清任是一個偉大的創新家,對中醫學的理論做出了突出貢獻,敢於超越前人,到了近代時期,由於西學東進,從文化說,西方以歐洲文化的中心,西方的文化東進以後,在咱們國家,思想界、文化界、科學界,出現了中學和西學之爭,人們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思想文化界這種學術的爭論,在探索中國的傳統文化,如何和西方文化進行交流,這種思想影響了中醫界,在近代時期,中醫學術界提出了"中西匯通"和"中醫科學化"的概念,試圖用西方的西醫學,來解釋中醫學,或者是把兩者混到一起,盡管最終這兩種思潮,都沒能夠為中醫學理論在近、現代時期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的思路、方法,推動中醫理論發展,但是對我們今天實現中醫現代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使我們認真思索,如何實現中醫現代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從49年直到今天,隨著黨和國家對中醫事業的重視,促進了中醫學術界,不斷地去探索怎樣發展中醫學術,怎樣實現中醫現代化,那麼如何實現中醫現代化,是當今世界,包括思想界、文化界,尤其是我們中醫學術界,未來二十一世紀所面臨的,或者正在探索解決的重大科學問題。

五 中醫學的醫學模式

(一) 醫學模式的概念與類型

1 醫學模式的概念

首先說一說什麼叫模式,模式,從現代意義講,是指範本、模本、樣本的樣式,也就是說,模式是一種樣式,模式作為學術的術語,在不同學科有不同學科的涵義,它既是思想體系,又是一個思維方法,那麼模式在醫學領域裡,這個學科裡面,就叫醫學模式,什麼叫做醫學模式呢?醫學模式又稱醫學觀念,醫學模式又稱醫學觀念,是人們考察、分析和處理有關人類健康和疾病問題的觀點和方法,是一個歷史範疇,它反映著一定歷史階段醫學發展的特徵、水平、趨向和目標,這個定義簡單的記,醫學模式指觀點和方法,是人們在觀察、處理、分析健康和疾病問題的觀點和方法。

2 醫學模式的類型

按照醫學發展的歷程,人們對人類健康、疾病的分析、觀察、處理過程中,所持的觀點方法不同,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神靈醫學模式, 自然醫學模式,生物醫學模式。

古代時期:

一種是神靈醫學模式,所謂神靈醫學模式,認為疾病是由神靈在祟,那麼解決疾病的問題,必須祈求神靈,在中國也同樣有經歷這個時期,祈求神靈來治病,那麼在我們今天社會裡面也有,治病不找醫生,不去看醫生,像那些跳神、請巫婆、巫師,這些還是舊的、古代的,神靈醫學模式的痕跡,還是有。

除了神靈醫學模式之外,進一步發展,隨著人們對世界本質的認識提高,認為世界不是上帝,不是神靈創造的,人也不是神靈,提出來叫自然醫學模式,所謂自然醫學模式,在世界醫學範疇之內,有古希臘的醫學、印度的醫學,包括中國的醫學,那就是說,這個時期,古代科學發展時期,叫自然哲學時期,人們所持的醫學模式,叫自然醫學模式,它的基本特點,就是自然、社會和人是一個整體,常因為疾病是有原因的,不是神靈在作祟,它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有關,雖然中醫學,就醫學模式的發展過程來說,屬於自然醫學的模式,但是中醫學的醫學模式,它是整體醫學模式,是當今世界,在歷史時期,它在世界範圍內,它是一個最完美的醫學模式,在當今世界,中醫的醫學模式,代表著醫學發展的趨向,體現了現代科學的思維方式,當然中醫學的醫學模式,它有它歷史的局限,但是本質和現代的醫學模式一致,代表現代醫學模式的發展方向。

近代時期:

這個大家要熟悉,就是以歐洲文化為中心的西醫學,簡單的說就是生物醫學模式,它把人作為一個生物學的人,不把人看成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人,那麼治病就是治這個人的病,拋開這個人的思想、歷史、感情,它的社會屬性,就單純的從這個生物學屬性,來對他進行治療,這種醫學模式叫生物學模式,直到今天,雖然已經提出了新的醫學模式,但是在人們的思維當中,是根深蒂固了,在咱們的醫療行為當中,一但你用西醫思考這個疾病的時候,想判定疾病的診斷、治療的時候,大概大家想的就是生物學模式吧,看它的解剖學基礎是什麼?病理過程是什麼?生理生化發生哪些改變?就很難能把這個人按照你現在掌握的西醫的這個水平,很難能把這個人做為社會屬性的病人來考慮,盡管如此,它有這個弊病,畢竟是生物醫學模式,為醫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到今天,它還要不斷的往前發展,只是人們的認識又要提高了,進入到下面一個階段了,你就記住,西醫醫學,分析還原的醫學,它為醫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今後醫學科學的發展,仍然是要進行高度分析、高度還原的,問題是還原分析以後,如用什麼思維方式來組裝這些分析的原件,而不是今天來看,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了,用系統整體的觀念,中醫的觀點,那一加一可能就等於三了,講到這裡,希望我們學習中醫的人,要對西醫醫學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它為科學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它有它的哲學體系、它有它的科學體系,做為我們來說,要善於學習它的長處,來補充它的短處,遵循我們自身的規律來完善自己,而不是排斥另一個來固守我們這個,這是現代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應該有的科學胸懷。

現代時期:

到了現代,隨著現代科學思維方式的轉變,近代時期的西醫學,原有的生物醫學模式已經難以回答現實當中,醫療當中所提出的問題,在這種條件下,才提出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那麼突出表現為現代醫學-西醫學,也注重心理因素,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在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這個問題,中醫學從《內經》開始,早就說得很清楚了,而西醫學今天剛剛認識到,今天,做為現代生物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那就是把這個病人既承認生物心理,有形和神,又承認自然和社會的統一,這樣一個醫學模式,和我們講中醫的醫學模式,天地人三才一體,何其相似乃爾,只是現代醫學整體的醫學模式,是在二十世紀初以後,才逐漸建立起來,而中醫學從《內經》開始就提出來了,但是不同的歷史發展水平,那麼我們從我們中醫來看,我們盡管從宏觀上,從整體上把握事物,但是微觀的細節,我們把握的不是很清楚,比較模糊,那麼現代醫學,它是先在微觀上把握清楚,然後上升,從宏觀來認識,兩種不同的思維路線,得出的結果,都得出同樣的結果,在這裡看,中醫學的醫學模式,具備現代醫學模式的特徵,這個話不要講,說你現代醫學是跟著中醫走的,那麼它是西醫學發展的規律所決定的,它必然最後提出這個概念來,而中醫學提出的早,也在不斷地發展,不存在誰優誰劣,按照科學規律運動的結果,我想這樣來認識,我們就能正確處理中醫和西醫的關係,這裡面包括學術紛爭和人際關係,因為掌握醫學必須通過人實現,那麼中醫和西醫如何來認識,這樣才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

(二) 中醫學的整體醫學模式

怎麼樣的醫學模式,叫中醫學的整體醫學模式,這個醫學模式,就是反映了中醫學在觀察、分析、處理、生命、健康、疾病過程中的基本觀點和方法。

  1.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觀,也就是說,中醫學如何來認識健康,什麼叫健康。
    1. 一個觀點就是天人合一,強調人和自然、和社會環境,天地人三才一體的條件下,這三者處於和諧的狀態,意味著健康,這是指,一是指人、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關係要和諧。
    2. 就機體本身形體和神靈要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最基本範疇,在我們醫學領域,把"形"定做是形體,"神"定做是生命的過程、功能,或者再簡單點說,就是結構和生理的功能,處於一個統一狀態,和諧狀態,意味著人是健康的,那麼這裡面的要素,人、環境、自然,人本身形和神,就是這個形體和生理功能,處於一個和諧狀態,意味著健康,是用這樣一個觀點來看待健康的,這是一。

  2. 邪正交爭,陰陽失調的疾病觀,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正氣意味著天地人三才一體,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在這種條件下,人是健康的,反應出來是正氣,那麼致病因素的邪氣作用機體以後,形成了邪正交爭的局面,邪正交爭的結果,可以繼續維持健康,通過自身的調控可以維持健康,也可以通過自身的調控,達到不了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三才一體這樣的一個狀態,這個時候,就認為他是出現了疾病,那麼邪正交爭,是中醫學發病學的一個基本原理,沒有邪氣構不成疾病,就是這一對矛盾,如果是分離的話,那麼不會出現疾病的概念,那麼什麼條件下呢?只有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在正不勝邪的條件下,會怎樣呢?會打亂了我們前面所講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而用中醫學本身的術語講,這生命的運動過程,氣化的過程,是陰氣和陽氣的運動過程,所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陰陽,是生命運動的基本規律,一旦邪正交爭的結果,使陰陽的運動發生了異常,就會出現了疾病,那麼用陰陽來表達健康,《內經》叫"陰陽勻平",後世醫家叫"陰陽和合",或者叫"陰平陽秘",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陰陽的動態平衡,這個詞還得仔細去琢磨,我總覺得叫"和合"含義要比那個"平衡"更深刻一些,那麼健康狀態叫"陰陽和合"、"陰陽勻平",那麼這個陰陽不和合變成陰陽失衡,這是中醫病理學一個最大的概念,就是用邪正交爭和陰陽失調這樣一個觀點,來分析、來認識、來處理疾病,就用這個觀點說明,所以《內經》說,看病的時候"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說"治病求本,本於陰陽"。

  3. 治病求本,防治於重的防治觀,在預防和治療上,中醫學強調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醫學最基本的治療觀念,至於"本",從歷史到今天,對"本"有不同的解釋,從氣、陰陽、五行學說來說,特別是陰陽學說來說,陰陽學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失調,陰陽乖戾,疾病乃起,用這樣一個觀點來說,那麼治病求本,本於什麼?實際是本於陰陽,說"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找出疾病發生的根本機制,陰陽失調,那麼在這個條件下,治和防如何來處理呢?中醫強調治未病,這和西醫學治療觀是截然不同的,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強調既病以後,要防止疾病的傳變,制止疾病向不良方向發展,這是中醫整體醫學模式一些基本觀點,也是中醫學的基本的醫療觀點,根據這樣一個醫學模式,中醫學看待生命的運動,講生命的本源於氣,氣的運動,根本原因是陰陽的某種運動,那麼陰陽的某種運動,貫穿生命過程的始終,它可以表現為正常的生命過程,也可以表現為異常的生命過程,它符合正常的規律,始終處於陰陽和合鬥爭的結果,運動的結果,表現在正常的生命過程,健康狀態,一旦在病因的作用下,陰陽的和合發生改變,那就打破了正常的生命秩序,由正常轉為異常的生命過程,就表現為和種病理變化,用中醫的術語講,就是陰陽失調,那麼一旦出現了疾病,中醫強調的叫上工治未病,防重於治,這些點點,綜合起來,就是中醫學整體醫學模式的一個基本觀點,把它再抽象出來。
    1. 中醫學看人,一定是在自然、社會環境當中來考察這個人是否健康、是否有疾病。
    2. 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都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3. 在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時候,仍然是用動態的觀點,來處理健康、疾病的問題,體現了中醫學系統整體辨證的科學思維方式。

這就是中醫學的整體醫學模式,這樣一個醫學模式,它體現了中醫學的哲學觀、醫學觀,中醫學的科學思維方式,也正因為這樣,才說它代表了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的趨勢和方向,體現了現代醫學模式的基本特徵,它具有無窮的生命力,也正因為這樣,中醫學才引起世界各國醫學家不僅僅如此,而且還引起了許多思想家,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的重視,現在國外學習中醫的人,不僅僅就是為了學習扎針、按摩賺錢,許多哲學家、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都在唸中醫的《黃帝內經》,他們在研究東方人的思維模式,研究中國人的思維方法,而他們認為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科學思維方式,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特徵,濃縮的反應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徵的著作,就是《黃帝內經》,有許多科學家,雖然他不是做醫的,他們在研究《黃帝內經》,我們大家都在學外文,能夠讀英文的同學,將來可以讀讀英文的原著,看看外國的科學家,他們怎麼來唸這個《黃帝內經》,怎麼來認識咱們中國人的文化特徵,怎麼來認識中醫學它的醫學模式。

六‧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中醫學的基本特點,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是指根據中醫學的醫學模式,中醫學的科學思維方式所決定的,它具有哪些區別於西醫的屬性,把這個就稱之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

整體觀念

一、什麼叫整體觀念?整體觀念的含義,這裡面,掌握兩個概念,一個是整體,一個是整體觀念,整體是由其組成部分,以一定的聯繫方式構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種要素,以一定方式構成的統一整體,整體性就是統一性、完整性和聯繫性,掌握整體的概念,基本上要掌握整體性,什麼叫整體性,整體性即指統一、完整和聯繫,它具體的內涵是表現為整體聯繫的統一性,也就是說,整體和部分、部分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的統一性,這是系統學的基本觀點,也是中醫學看待事物的基本觀念,那麼我們用現代的語言表述中醫學整體觀念它的內涵,一、什麼叫整體,二、什麼叫做整體性。第二什麼叫整體觀念呢?觀念就是一種思想,整體觀念,是關於事物和現象的完整性、統一性和聯繫性的一種認識,中醫學的整體觀念,是關於人體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完整性、統一性和聯繫性的認識。

整體觀念的內容

整體觀念的內容包括哪些內容?

1. 人體整體聯繫的統一性

就是人體自身的統一性,換句話說,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具體表現為,從幾個方面來考察,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也就是說人體整體的統一性。

  1. 表現為形態結構的統一性,具體來說,就是人體內的臟腑經絡,就是指人體的形體而言,人體是由臟腑經絡所組成的,那麼這些臟腑的器官和經絡,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是從形態結構來說。
  2. 從生命物質的統一性來看,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要靠氣血精津液給提供生命物質,而氣血精津液呢,它們都統一於氣,氣是生命物質當中最大的本源型概念,它也反應出來生命物質的統一性,反應出來人體整體聯繫統一性。
  3. 功能活動的統一性,人體在生命過程中,通過臟腑經絡所反應出來各種各樣的生理功能活動,它都是一個統一的活動,換句話說,從中醫學來看,在生命過程中任何一個生命的功能、任何一個生命現象,都是整體運動變化的結果,也就是說臟腑經絡功能活動統一變化的結果,比如我們講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當提出這樣一個原理命題的時候,強調心在神志活動當中的重要地位,可是呢,中醫又強調五臟皆藏神,那麼第二個命題和第一個命題聯合起來,把它結合起來,在對待神志活動這樣一個生理活動過程中,中醫怎麼認識它的呢?既強調心在神志活動當中特殊作用,同時又強調神志活動是五臟系統臟腑經絡共同活動的結果,這是中醫學考察生命過程體現整體思維模式的一個重要的標誌,那麼從形態結構到生命物質、到功能活動,它們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就是說中醫學不僅在生理上,任何一個生理現象,在病理上,任何一個病理現象,任何一個疾病,雖然它可以定位在某臟某腑,某經某絡,可是中醫在認識上說既承認它是某一臟系統,某一絡某一經有病,同時又強調和其它臟腑經絡都有密切關係,所以中醫治療這個觀點,決定中醫治療疾病一個基本觀點,從整體把握,又不忽視局部的定位的認識,把整體和局部統一起來,體現出中醫把人體做為一個整體來看。

2. 人與環境的統一性

我們教科書常常叫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也就是說,第一個問題講人自身各個系統是統一的。第二呢?表現為人和環境的統一性,人與環境的統一性,它的這個觀點的提出,它的基礎在什麼地方?依據什麼?就是中國傳統哲學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傳統哲學認識上說天人本於一氣,比如說自然界的天地萬物皆本於氣,世界是由氣所構成的,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也是氣構成的,說天人一氣,說天是由氣構成的,氣是天的本源,也是人的本源,天和人,一個本源--氣,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一個最基本的範疇,在這個範疇、這個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中醫學的天人合一。具體說,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人和環境之間的關係,這裡面主要講的是:

  1. 人和自然環境的統一性。它的核心思想是用氣、陰陽、五行學說,來認識天和地,說氣是世界的本源,說陰陽是天地之道也,是世界運動變化的規律,而五行呢?用五行的生剋制化來說明五彩繽紛世界各種事物的多樣性,以及與它們之間的關係,這個氣、陰陽、五行形成了中醫學的科學的、系統的、整體的科學思維方式,形成了中醫學的邏輯思維的結構體系,用這樣一種思想來考察人。
    1. 人一定要和環境的陰陽變化發生關係,那麼一年的四季,一天的晝夜,那麼陰陽的變化是不一樣的,五運六氣的運動變化是不一樣的,人必須和他們相適應,教科書舉了許多例子,說人要和春夏秋冬季節的變化、和晝夜晨昏的變化要相適應,這在講外界的氣和外界環境、氣候、大氣的變化,寒熱溫涼、陰陽更替的變化,人和它取得統一。
    2. 人要居住在一定的地理條件下,要和所處的地質環境、地理環境所表現出的特徵、陰陽屬性、氣化特徵相一致,形成了人的地域的差異,形成了體質的差異,所以提出來地域方宜,晝夜晨昏這些觀點,集中在一起,講的一個最基本思想就是人一定要和自然環境各個要素的陰陽消長變化取得一致,也就是說,自然環境中各種要素,陰陽變化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人體內的陰陽變化要與這些要素的陰陽消長變化取得統一,人意味著健康,用這些觀點來論證人與環境的統一性,那麼這個理論就決定了當我們考察疾病狀態的時候,必須注意人和環境的關係,咱們中醫講異法方宜,哪來的呢?就是這裡來的,講養生,要"法於陰陽",法於什麼陰陽?法於環境的陰陽,"和於術數",都體現在這個理論,那麼決定了我們在實踐上如何因應這個理論去保證人和環境的統一,來保證人的健康。

  2. 人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性。中醫學關於人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性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包括社會人類學、體質人類學,包括許多重要的內容,特別是人類學說,環境,一個是社會特徵,一個是人群特徵,還有一個生活行為方式。
    1. 社會特徵 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政治、經濟、文化,它們的特徵,對人的健康和疾病都有一定的影響,就是從《內經》開始,歷代的著作當中都有所記載,《傷寒論序》裡面講,東漢時期戰爭連年,《溫疫論》裡面講當時的瘟疫流行,那就是社會條件、環境發生改變,決定了產生什麼疾病,就是和疾病之間的關係;社會生產水平、生活條件也決定了人們的健康和疾病。在歷代的著作裡面,特別是臨床學的著作"緒言"裡都講,貧富的差距、營養狀態如何,特別是生產水平的高低,經濟條件貧富的懸殊,決定了人們應該得哪些病,不應該得哪些病,不善於得哪些病。這就講到社會特徵,為什麼今天大家都得現代病?說,李老師,我檢查說我什麼都檢查不出來,就是打不起精神來,疲勞,今天為什麼酒精性肝炎和高脂血症這麼多?現在糖尿瘃這麼多?現在一些少壯派,年青人經營意識強,風險意識大、精神壓力大,中醫所說的七情病多呢?過去沒這麼多呢?那麼這是社會特徵。

    2. 人群特徵 中醫非常強調老幼性別的差異,那像小孩還講稚陽之氣,對吧?講男的以氣為先天,以氣為本,女子以血為本,所以講男的以腎為先天,女的就是以肝為先天,為什麼呢?體現出人群的特徵,那風俗習慣,也對於人的疾病、健康有影響,體質特徵影響,湖南人吃辣的,東北人吃鹹的,那四川人又麻又辣,他要和這些人群表現的風俗習慣,要和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相統一,他才能夠健康。

    3. 生活行為方式 中醫學在病因學裡面,非常強調生活行為方式,現代醫學,直到今天,心身醫學發展了以後,才認識到說生活行為方式也可能引起疾病,酗酒、吸煙、這是最典型的,這個不能自身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這些都屬於不良生活方式,咱中醫學都把它放在病因學裡面去了,強調飲食要有節,勞逸要適度,特別是注意七情,西醫今天才認識到中醫從有中醫那天開始意識到這一點,強調這些屬於社會行為方式,它都是環境的一個要素,從政治經濟到地理環境,到風俗習慣,到生活特徵,通過這些環境要素,說明這些要素對人的健康疾病的影響,來論證說明人與環境的統一性,那麼總之,中醫既強調人自身的統一,同時更重要的強調人和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這兩者都具備,都處於和諧狀態,意味著生命過程是正常的,意味著健康,失此,意味著由正常的生命過程轉化為異常的生命過程,由健康轉化為疾病,這就是中醫學的整體醫學觀,整體觀念的基本思想觀點。

整體觀念的意義

這個簡單的了解一下好了,中醫學的這個整體的觀點,從整體上來說,用它來認識健康,認識生命過程,認識健康和疾病,那具體可以表現為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個方面,我們這兒僅舉幾個例子。

  1. 生理 在生理上一個核心思想,中醫學是以臟腑經絡為核心內容,它強調什麼呢?以五臟系統為中心的生理功能的整體性,大家注意,雖然是以臟腑經絡為核心,中醫理論體系的核心,可是這臟腑經絡這兩者,它以臟腑為主,而臟腑又以五臟為主,所以今天我們提出來說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功能的統一性,這個思想觀點,體現了中醫學的生理上的整體觀。

  2. 病理 一個基本思想,疾病是天地人三才一體,平衡生調的整體反應,就是人自身、人和環境的和諧遭到破壞,那麼這個整體反應,就表現出各種各樣的病理現象。

  3. 診斷 在診斷上也是用整體的觀點,一、表現為中醫強調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二、強調由內至外,由外至內,兄審察內外,第三、就是用辨證的觀點,對疾病進行認識,要辨証,用動態的觀點,考察疾病過程中證候演變的規律。

  4. 治療 在治療思想上,強調治病求本,這個"本",那是求人與環境、人體內部各系統之間的陰陽平衡失調的程度,從環境入手,從人體自身入手,來調整人自身各個系統之間,人和環境之間這個不平衡的狀態,具體處理方法,異法方宜,把人放在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社會生活條件下,包括人們的風俗、宗教、信仰各個環境下來考察各個功能,把這些要素都綜合考慮起來,來確定具體的治療方法。第三最能體現整體觀念的是辨證論治,也就是說,辨證論治這個觀點,集中體現了中醫學的整體醫學觀,休息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