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華教授講
同學們好,我們現在開始上課。
上一次課,我們把第十七篇中,嘔吐病開了一個頭,其中講了關於,“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嘔吐的概念,怎麼概括呢?應當說是指飲食、痰涎等,一些病理產物,或者說是食物之類的,自胃中上湧,從口而出的,一類疾病,上一次課對於嘔吐的成因和脈證,其中,重點講了痰飲嘔吐,和《痰飲》篇重複的兩個條文,著重介紹了“胃反”,在“胃反”的條文裡面,實際上涉及了第3條、第4條、第5條,第4條從略,從第3條和第5條,給大家分析了“胃反”的病因,一個是中陽的衰微,特別是胃陽的衰微,不能腐熟水穀,所以,主症上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特別還涉及到,當胃陽衰微,而脾陰如果出現了虧虛的話,出現治療上的麻煩,因此,它原文裡面提示叫做“難治”,難治也得治,特別是我也給大家,和現代醫學,溝通了一下,“胃反”相當於良性的病性者,是屬於幽門的梗阻,包括狹窄,包括術後所致,再就是神經性的嘔吐,還有賁門的痙攣,又稱食管賁門失弛緩症,如果是惡性的病證,比方說,胃的賁門癌,或者轉移到食道下段的食道癌,也有的是由食道癌,轉移到賁門的癌症,如果失掉了手術機會,要解決嘔吐的嚴重性,可以用大半夏湯加味來治療。
因此,今天我接下來講它的證治,第16條胃反,屬於虛寒胃反的大半夏湯證,請大家看第16條原文: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一類)
胃反,我們已經介紹了,這種嘔吐的特徵,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機,我剛才已經給大家重複了,現在說為什麼用大半夏湯,大半夏湯的組成裡面,半夏是重用,用二升,這個二升不是容量,而是重量,在咱們經方用量的標準上,《傷寒論》的《講義》後面,有一個規範的要求,比方說從重量上來說,一升,如果是按照3克一錢的話,應該是18~30克,具體的來說,就是按照十六兩制算的,重量一升,為18~30克,而且要求洗完以後,才能用半夏,這就是考慮了半夏有毒,實際上,我們現在臨床上很少用生半夏,有人願意用生半夏,但是量要小,半夏的炮製是很講究的,比方說止嘔吐,是用姜半夏,有的願意用清半夏,就是去其濕燥之性,還有就是法半夏,請大家去看《中藥大詞典》,在炮製的方法上都有說明,半夏的不同炮製方法,在治療選證上有意義,這裡我就講,經方的原方,半夏的量是很大的,但是,他(仲景)也強調了,要洗完了以後再用,儘量減少它的毒性,或者是副作用,人參是三兩,白蜜一升,白蜜的一升就是容量了,這個容量,一升是60~80ml,所以,從加上人參、白蜜來看,它有什麼作用呢?就是對於胃陽衰微的問題,要益氣補虛,特別是白蜜的作用,補胃氣不說,關鍵,我們《講義》也提到了,白蜜有養血潤燥的作用,我考慮,特別是它“方後注”裡面寫,“和蜜揚之二百四十啟遍”,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就是煉蜜做丸劑的時候,蜜在鍋裡要反復地揚,就是讓它起白花,這樣充分的攪拌,大半夏湯是加水以後,再加蜜,讓把蜜和水揚到二百四十遍,這個是時間概念,就是揚到二百四十遍的時候,煮取到二升半,然後再溫服一升,剩下的再分服,所以,比方說“如行七、八裡”,“如行三、四裡”,那都是在服法上間隔的時間,相當於你走三、四裡地,七、八裡地的時間,因此,這告訴你“和蜜”,要把蜜和水充分的攪拌,揚到二百四十遍,煮取到二升半才可以溫服,所以我覺得,蜜和人參的應用,來配合半夏,這麼大的量來用半夏,我想也有解半夏毒的作用,因為你想,附子、烏頭的毒,都是用白蜜來解,半夏,它只說洗完了用,在煎服法上,為什麼強調和蜜的時候,要揚到二百四十遍,我想,除了人參的補虛作用,還有白蜜的養血潤燥作用,這兩相結合,正好切中病機,陰虛嘛,要潤燥,說脾陰虧虛為難治,現在加蜜以後,能解決或者防止便秘的問題。因此,這個方在結構上,或者說配伍上,有它有特殊意義,不能只考慮半夏重用,就能夠治療胃反,要考慮胃反的病因病機,這是一個,就是說,對於良性的,特別是神經性嘔吐的問題,我覺得,比方說,大半夏湯作用起到以後,也屬於標本兼治,即有半夏的和胃降逆,而且是為重用,其中又有治本的藥物,所以,它也是一個標本兼治,或者說治病求本的方子,對大半夏湯功效的總結,叫做補脾和胃,降逆止嘔,把人參和白蜜的作用寫在前面,治其本,而半夏的降逆止嘔作用,量那麼大,一定要考慮它的副作用,就是半夏的毒性,我覺得,這在煎服法的後面,說得很清楚了。
關於[臨床應用]的問題,一個是脾胃虛寒,氣陰虧虛所致的胃癌,包括幽門狹窄,神經性嘔吐,包括我說的賁門失弛緩症這些,病機上如果符合我講的胃陽的衰微,脾陰的不足,或者虧虛,就適合這樣用方,這個嘔吐,不一定非得追究它,是否“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神經性嘔吐,包括幽門梗阻的情況,他(病人)就是吃不進去,總在吐,是這樣的情況,所以,大半夏湯標本兼治,特別是從補虛當中再降逆止嘔,我覺得,這個方子有它的道理,實際上,單用這麼幾味藥,力量還是不足的,應該把仲景的經方,比方《傷寒論》裡面的旋覆代赭湯,包括我們今天要講的橘皮竹茹湯,都應該相加進去,補虛不夠的話,考慮氣、陰兩個方面,可以加黃耆、麥冬、石斛,若便燥的話,也可以加些當歸,寸雲,也有的認為,潤燥通便的話,也可以把火麻仁、郁李仁,這樣的潤下藥加進來,如果日久不愈,兼有瘀血像的,昨天我給大家總結了,那可以考慮一些像赤芍、桃仁、紅花,這樣的藥,這是關於治療胃反的大半夏湯,在原方的基礎上,可以酌情辨證加味使用,這是關於胃反的16條,一定是虛寒胃反,特徵: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病因病機上,一定是源于胃陽的衰微,脾陰的虧虛的情況。
下面,為了便於理解,請大家看第18條,是飲阻氣逆的嘔渴並見證。我為什麼先把18條,拿這兒來講呢?請大家看原文,它講到“胃反”。18條原文: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一類)
“吐而渴欲飲水者”,也可以念成“吐,而渴欲飲水者”。這個條文首先講的“胃反”,到底是不是我所講的那個胃反?我們剛才已經肯定,是虛寒胃反,所以,用一派的溫補藥物,這個方子,茯苓澤瀉湯,大家看,恰是五苓散的變方,看看,有茯苓、澤瀉、桂枝、白朮,少豬苓,把豬苓去掉了,加上了甘草和生薑,就是五苓散去掉了豬苓,加上了甘草和生薑,而且生薑是四兩,甘草是二兩,這個加減(即茯苓甘草湯加澤瀉湯),我首先來解釋這個“胃反”,它不是“大半夏湯主之”的,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胃反”,那是什麼胃反?“胃反”,它冠以條首,要強調反復嘔吐的這種重症,由於病因是停飲的嘔吐,我為什麼開始請大家複習痰飲嘔吐?我們上次在《痰飲》篇裡面,講的兩張方子,一個是嘔家之聖方,小半夏湯,一個就是“眩悸者加茯苓”,所以,用《痰飲》篇,講的小半夏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現在教給你,停飲嘔吐也叫“胃反”,但不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那種虛寒胃反,而是一組飲阻氣逆,是嘔、渴並見的一種“胃反”,所以,這要進行鑒別,我把18條,拿到這和16條來比較,談一下,現在,首先說,“胃反”,是和虛寒胃反名同,但實際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胃反”,都是屬嘔吐的範圍,因為病因病機不同,這個茯苓澤瀉湯證病因,是停飲嘔吐,這個吐就不解釋了,兼有渴欲飲水症,這個渴欲飲水,是由於水飲內停以後,津不上承造成的,飲不去,渴不止,所以,痰飲嘔吐要辨別的時候,為什麼叫你看渴與嘔之間的關係,嘔了以後,飲,去沒去掉?心下痞症和脘腹脹滿症,是不是解除了?那是辨別要點,今天又教給你還是這樣,水飲內停影響津液的上承,就口乾也渴,現在這個“渴欲飲水”,要和消渴病的“渴飲無度”區別開來,和熱病傷津的那種“口渴引飲”,還要區別,這是由於痰飲阻遏的結果,津不上承的口渴,這個渴欲飲水,它有特徵,我剛才說了叫做“渴嘔並見”,什麼叫“渴嘔並見”?由於飲邪的阻遏內停的結果,實際上,飲、渴和嘔三者之間,是一種惡性循環,咱們現在已經把病因、病根找到,是飲停的問題,渴和嘔的並見原因,還是因為飲邪不去,所以,茯苓澤瀉湯,澤瀉,就是要給飲邪出路,由於水入助飲,對飲邪來說,只要增加飲邪的阻遏程度,則氣逆不降了。首先是嘔,然後更加渴,因此我說,飲與嘔、渴不僅是並見的問題,且成了一種惡性循環,現在必須給飲邪以出路,因此,在五苓散的基礎上進行加減,加減之後,茯苓澤瀉湯的功效是什麼呢?它首先得保留五苓散的,通陽化氣利水的作用,因為它有桂枝,還是配茯苓(為君),通陽利水的作用仍然保留,儘管去掉了豬苓,但是加強了澤瀉的用量(同為君藥),突出了利水的作用,同時,要考慮渴飲並見的情況,和飲邪的關係應當是怎麼樣呢?去飲必須“溫藥和之”,所以,有桂枝,還應該加上生薑、甘草,應該取它和胃止嘔,溫利之效。化飲必須遵照“溫藥和之”之義,要健脾和胃的,因此,茯苓澤瀉湯的功效,應該是通陽化飲,健脾和胃,屬於溫利法。
現在如果要進行比較的話,就是五苓散證,和茯苓澤瀉湯證,它兩者之間在主治證上,包括在病位上,重點有什麼區別?我想,1.茯苓澤瀉湯證,(1),它重點應該在胃有停飲,是中陽不運,脾運不健,(2),嘔、渴和飲不已,總是惡性循環不已為主症,(3),茯苓澤瀉湯,不僅把澤瀉的量加大,而且重用茯苓,方中茯苓是半斤,我認為,本方茯苓、澤瀉為君,半斤的茯苓,比澤瀉的量還大,配以生薑、甘草,這是來說,茯苓澤瀉湯,偏於溫胃化飲和止嘔的作用。2.五苓散證,(1),因為它重在膀胱的氣化不行,(2),小便不利為主症,(3),五苓散偏於通利小便,以澤瀉的用量為重,而茯苓澤瀉湯,即有澤瀉的四兩,應該與茯苓為君,所以,是補利兼優偏於溫胃,要進行化飲,並且止嘔,以上兩張方子,儘管在加減上有出入,側重點不一樣,然給飲邪以出路,是五苓散因小便不利症,以解決膀胱氣化,通利小便為主,茯苓澤瀉湯,方中澤瀉、茯苓,加重用量為君,補利兼優偏於溫胃化飲為止嘔。
關於[臨床應用]的方面,有報導說,茯苓澤瀉湯主治原發性的低血壓,慢性的低血壓,表現為頭暈、噁心、健忘、失眠、心悸、耳鳴,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黃耆、川芎為基本方,這樣的低血壓,你必須排除氣陰兩虛型,心血虧損型,更要去排除肝陽上亢型,肝陽上亢的高血壓,有的時候你降壓、降壓,降到低血壓,你得搞明白,那在病根上不一樣,一定得是一種體質因素的慢性低血壓,你才能用茯苓澤瀉湯,加上黃耆、川芎為基本方。這種虛像,你要排除氣陰兩虛型和氣血虧損型,這是屬於痰飲、飲阻氣逆,出現的低血壓,所以,應通陽化飲,健脾和胃,這個僅供參考,就是這種報導,特別是一種慢性虛像的,疲倦、健忘、失眠、心悸、耳鳴,我覺得這樣的情況,也可以用補中益氣湯為基礎方,結合茯苓澤瀉湯考慮。澤瀉,它治療眩暈,是澤瀉配白朮,這個方子裡面,仍然是有澤瀉、白朮之義,所以,對眩暈、耳鳴有效。時間關係,第18條,提前到這裡給大家介紹了。
下面,我們還來講虛寒嘔吐,什麼方子呢?肝胃虛寒的吳茱萸湯,那就是在第8條、第9條上,虛寒嘔吐,肝胃的虛寒,第8條說: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一類)
緊接著第9條又說:
“乾嘔,吐誕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一類)
吳茱萸湯證,實際上這個條文,和《傷寒論》應該結合起來,《傷寒論》有三個條文,講到吳茱萸湯,1.是陽明的“食穀欲嘔”;2.少陰的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3.今天講的,涉及到厥陰,“乾嘔,吐誕沫,頭痛者”,複習這個就等於告訴我們,吳茱萸湯治什麼呢?第一,治陽明的食穀欲嘔,這也等於教給你辨證要點,若陽明病,出現吃了飯就欲嘔可用本方,欲嘔未嘔也屬於咱們所講的,肝胃虛寒的範圍。第二,是治療少陰的吐利,還伴有手足逆冷,而且煩躁欲死,這個症在臨床上也很有意義。第三,就是治頭痛,是“乾嘔,吐涎沫,頭痛者”,這是把《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有關吳茱萸湯證的條文,綜合起來,我們再來看他所說的第8條,叫做“嘔而胸滿者”,用吳茱萸湯,這個嘔,在病因分析上,我們說既叫做肝胃的虛寒,則寒飲中阻,胃氣上逆,因為它畢竟是在中焦,這個胸滿,是因為胸陽被飲邪阻遏,所以嘔吐伴有胸滿,我現在請大家注意吳茱萸湯的組成,和我剛才講的大半夏湯的區別,因為在病性上,都屬於虛寒,只不過在病位上有別,這也涉及到中陽,但是,我已經講到了,又有陽明的,又有少陰的,還有厥陰的,陽明的欲嘔,少陰是吐利,厥陰是頭痛,你說他到底是怎麼回事啊?而且,吳茱萸湯裡面,又是一派的溫補藥,吳茱萸一升,這也是重量,18~30克這樣的用量,人參補虛,生薑和大棗,請大家回去翻一翻,有關十七篇的這些方子裡面,有多少方用了生薑、大棗,用了甘草配大棗,有的不是用生薑,而用了乾薑,或者生薑汁,什麼道理?為什麼不離薑、棗?或者有的乾脆人參、粳米、薑、棗,或者甘草都用,這一系列的藥物,用意是很清楚的,也扣到了在第一篇第1條裡面,強調“脾旺不受邪”,時時顧護胃氣的問題,在《傷寒論》裡面,已經都說得很清楚了。我們今天,把它(原文)綜合到一起來看,病在胃、腸,我昨天講了,有的涉及到腎陽不足,有的涉及到肝膽的病變,今天要涉及到肝氣上逆,厥陰肝經,因為它循行部位要上達巔頂,所以,頭痛,有的說巔頂頭痛,引經藥是吳茱萸。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回想一下,在我講第十篇《腹滿疝病》的時候,首先介紹的是虛寒性腹滿,和寒疝的病因病機。請大家打開原文再複習一下,第十篇,它講的是“趺陽脈微弦”,通過趺陽脈候脾胃,微脈是因為中陽不足,弦脈,就是當時講的,是因為肝主寒、主痛,《講義》,包括我板書就這麼寫的,弦主肝,肝又主寒主痛,然後,再講虛寒性的腹滿和寒疝,由於肝氣上逆,它說的“肝寒上逆”,特別是最後總結的時候說,“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我還介紹了“兩胠疼痛”,是怎麼回事,然後,張仲景自己解釋,“此虛寒從下上也”,“下”是指腎,還是指肝,所以,這種虛寒,不僅是中陽的虛寒,還有肝寒的問題,肝寒犯胃,是肝寒而橫逆犯胃,故嘔、逆,或者頭痛、吐涎沫這種情況,吳茱萸湯恰恰就是一個治療肝寒,脾胃也虛寒的,好方子,散寒降逆,溫中補虛。
理論上,我也是經過好長、好長的時間,最後是看到秦伯未的,《醫文集》(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的時候,才認識到肝的氣虛和陽虛,對於老年病的診治,代表方,像吳茱萸湯,人參再配其它的溫補藥是很有道理的,也等於讓我們理解,虛寒性的腹滿,為什麼又伴隨著肝氣上逆,這個僅供參考。我們講吳茱萸湯這兩條原文,再加上《傷寒論》裡面的,實際上重複了,“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就是把陽明的食穀欲嘔和少陰的吐利,加上“手足逆冷,煩躁欲死”,這些條文合起來,等於加強臨床辨證,需掌握這些要點。
在[臨床應用]上,我覺得有這麼幾個值得討論的,1.就是關於巔頂痛的問題,疼得重的時候,(1),可以加重吳茱萸的用量,就是要解決肝陽不足、肝氣的不足,或者是肝寒的問題,所以,把吳茱萸用量加重。(2),還可以覺得溫補的勁兒不夠,應該怎麼樣呢?因為川芎是血中之氣藥,而且它上行於頭,可以說是頭痛的引經藥,治厥陰頭痛,吳茱萸是引經藥,應該再加上川芎,因為它是頭痛的引經藥,上行頭目,也是辛溫之品,其用量根據情況,有的報導,治頭痛,量可以用到30克,但是,咱們若是本科生剛畢業,還是用10克~15克,根據病情的程度,它畢竟是辛溫上行的。(3),就是槁本,是不是也到達巔頂?槁本。(4),就是覺得這種辛溫劑,包括吳茱萸的溫熱還不夠,可以加點細辛,因為細辛專對陰經之裡的寒邪,可以促進它達外,因此,細辛的量一定要不過錢,川芎10克~15克,配槁本可以20克~25克,治厥陰頭痛,或者說不是厥陰頭痛,但是其它藥物不好使的時候,你應該考慮到吳茱萸湯的特殊性,而且是厥陰頭痛、巔頂痛,吳茱萸為引經藥。我覺得,治頭痛,真是張仲景教給的這個,不僅是引經藥的問題,就是吳茱萸湯的配伍,是配了一派的溫補藥。(5),比方有的就伴隨著,血虛的頭痛,厥陰頭痛,剛才講的是,肝陽虛、肝氣虛、肝寒的問題,用溫、用補,現在血虛也要補,加補血藥,所以,方中若有川芎,你何不加上當歸、白芍呢?也有很好的調肝作用。肝本身不是“體陰用陽”嗎?所以,這裡面從肝寒上,你考慮了溫補,再考慮到川芎是血中之氣藥,所以,用歸、芎、芍,白芍、赤芍也可以根據情況而定。為了緩急止痛,就用白芍,為了加強活血作用,你就用赤芍,因為赤芍是偏涼一點,那麼多的溫補藥,用一個赤芍偏涼,沒有問題,這是關於頭痛,我自己的經驗。
我覺得,吳茱萸湯證說得非常明確,有的時候,我特別還問患者,是不是像原文說的吐涎沫,有的病人吐涎沫,有的不吐,咱們要把握它的病機,一定是這樣的,所以,它就有效。2.就是我覺得,陽虛寒重的,覺得這個方溫補力不夠的話,你可以把附子和肉桂加進來,炮附子的溫陽、祛寒作用,不要用生附子,炮附子,肉桂,對於陽虛寒甚者,就在原方基礎上,加強它的祛寒、溫陽、溫經的作用。3.剛才我提到,嘔吐重的話,(1),虛寒,你可以把旋覆代赭湯考慮進來,(2),寒嘔重的,嘔吐重的,可以用姜半夏和砂仁,砂仁,有芳香化溫,溫胃的作用,所以,姜半夏配砂仁和吳茱萸湯合用,和旋覆代赭湯全用,很有效的。4.氣虛,也可以把黨參、黃耆用上,方中不是有人參嗎?咱們可以加黃耆,就是這個意思。這是關於吳茱萸湯證,屬於肝胃虛寒的,我提出我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因為臨床有意義,這是第8條、第9條。
下面,請大家看四逆湯證,這也是重複的條文,第14條,凡是和《傷寒論》重複的條文,我就講解的比較簡單一些,14條裡面,是: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一類)
這個方證,可以說是陰盛格陽證,首先說這個嘔吐,如果是脈弱的話,應該是胃虛氣逆造成的,因為這脈弱提示的是胃虛,由於胃虛,胃氣上逆,嘔吐了,嘔吐本身就傷及津液,應該小便少,現在說的“小便複利”,津少怎麼小便還多了呢?這是來指示,是腎虛,腎失固攝所致,只開不合了。所以,他(病人)小便就多,小便反利,而不是少,這也提示,其病因病機,不僅在胃虛,而且涉及到腎陽虛,腎陽虛,這不是影響司開合嗎?固攝不足,失於固攝,就只開而不合了。現在“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為了節省時間,我就說他出現陰盛格陽徵像,實際也就是標誌著有微熱,他(病人)四肢厥逆,陰盛格陽,這有陽氣欲脫的傾向了,所以為“難治”。那麼,用四逆湯,是回陽救逆,我們在開始的時候,也給大家舉過例子,回陽救逆,必須用生附子,而且還必須得和乾薑配伍,才能發揮最好的作用,這裡配了炙甘草,一個是取它安中益氣的作用,再一個,就是牽制附子和乾薑的,燥烈之性,我請大家注意,“方後注”裡面講,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乾薑如果從一兩半增加到三兩,正好組成通脈四逆湯了。所以,這也等於教你,根據病人的體質,和他陰盛格陽的程度,厥逆的程度來決定,到底乾薑的量是一兩半,還是三兩,乾薑的量增倍的話,變成通脈四逆湯,更來說明如果重症的話,屬於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的,就可以用到這麼大的量,這就證明,仲景在回陽救逆法的應用上,也要根據體質,根據厥逆的程度而定,來看這個方的增減,特別是“附子無干閏不熱”這個問題,從這兩張方子的用量,就可見一斑了,體現了治病求本,同樣的一個嘔吐,但是,對於陰盛格陽的厥逆,和身有微熱來說,嘔吐僅僅是一個症狀,是一個表現,“本”在哪兒呢?是陰陽之氣不相順接的,陰盛格陽的問題,所以,要用四逆湯回陽救逆,而不是去止嘔,沒有用一個止嘔的藥,乾薑,溫中,是守而不走的,附子是走而不守的,甘草,在這裡我說了兩個作用,一個是安中益氣,再一個,牽制附子、乾薑的燥烈之性,解決它的弊端。所以,四逆湯回陽救逆,治療陰盛格陽證,這是第14條。
整個作為嘔吐的虛寒嘔吐,講了三張方子,大半夏湯證是屬於新講的,治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這樣特徵的胃反,大半夏湯是怎麼組成的,什麼寓意,關於吳茱萸湯和四逆湯,是複習《傷寒論》的內容,它多出來一個“嘔而胸滿”,強調嘔吐的這種情況,那麼,不管是陽明的欲嘔,少陰的吐利,再加上厥陰的這種“嘔而胸滿”,包括吐涎沫,頭痛,這都在臨床應用上,給指點得很好。
下面,我們再說實熱嘔吐,實熱嘔吐有這麼幾種情況,一個就是第17條,第17條講的是一種: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一類)
大黃甘草湯,名稱不是方的組成,就這兩種藥,大黃,是生大黃,甘草也是生甘草,量的比例是4:1。昨天咱們特別講了大黃,瀉心湯證火熱亢盛的吐血、衄血,靠大黃直折裡熱,達到瀉熱來止吐、衄。現在講,大黃配甘草4:1的量,確實用來治療胃熱的實熱,所以,這也是一個實證、熱證,引起什麼特點的證呢?吃了就吐,而且立即就吐,吃不進去,從咱們《內經•病機十九條》裡講,“諸逆沖上,皆屬於火”,因為它屬於火熱,屬於實證,所以,還是用大黃降泄裡熱,清泄裡熱來達到止吐的作用,特別是講的“食已即吐”,這就是吃到胃裡的食物,旋即吐出,這個症狀在臨床上,病人一說完,你再一看體質,再看舌脈,只要屬於實證、熱證,開方,第一個應想到大黃甘草湯。
今年5、6月份,我看到一個23歲的小夥兒,他已經就這樣吐了一周了,西藥用了好多的藥,不解決問題,到我這裡來就診,他也是很焦急,那小夥長得還是挺標準的,就這麼吐了一周,面色黃了,舌質偏紅,而且少津液,我就開的什麼方呢?大黃甘草湯,而且再加上橘皮、竹茹,一會兒我們要講橘皮竹茹湯證,我覺得對胃熱問題,再加上竹茹不更合理嗎?這個方子給他用了以後,症狀馬上就緩解了,因為我也是試探,就開3付藥,他覺得,到第2付藥,還沒吃完的時候,他就不是那麼頻繁的嘔吐了,而且嘔的次數減少了,因此我說,只要屬於實證、熱證的“食已即吐”,當然也證明他體質應該是形證俱實,偏於實證和熱證。
這個方子用過以後,確實有一種體會,第一,你要瀉火,這也是治病求本,你別看嘔吐是一個症狀,但是,病根如果是實證、熱證,你就用大黃,是瀉火的作用,這是審因論治的基本治則,給你的啟發,所以你能夠看到這症,就能想到相應的方子,這是一。第二,我想說,在[按語]上,要把大黃甘草湯,和咱們條文裡面所講的,就是如果是吐,要因勢利導的話,“欲吐者,不可下之”,現在是個嘔吐,食入即吐,你為什麼要採取下法,這兩個之間有沒有矛盾?請大家看第6條,第6條就是在治療禁忌上: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三類)
實際上是提示“因勢利導”法,就像咱們講“宿食在上”,他(病人)泛泛欲吐,你可就其病熱,可以採取吐法,現在我說的這個,他儘管是“食入即吐”,但病根是胃熱(實熱中阻),他一定伴有,比方說口渴,喜冷飲,或者胃脘的熱痛,灼熱感,大便的乾結(下閉上逆而嘔),我剛才說的那小夥兒,我特別問他大便乾不乾,他說大便還可以,因為吃的少,進去的少,還能便,沒有乾結的情況,但是,確實胃有灼熱感,也喜歡喝涼的涼開水,這都是在提示你,辨寒、熱、虛、實的問題,因此,大黃甘草湯,不和總的治法禁忌上犯矛盾。因勢利導法,“在上者,因而越之”,這因為是審因論治,病因辨證,所以要採取清熱、瀉熱的辦法,大黃甘草湯的功效,一定得是屬於實熱嘔吐裡的瀉熱去實,實證、熱證,形體上也得表現為一派的,熱證、實證的情況,實際臨床上也可以,比方熱盛,可以加上黃芩、黃連,特別是生石膏,說清熱不傷陰,而且對肺胃之熱,生石膏很好用的,對於他渴飲的話,可以石膏配知母,配黃芩、黃連、配竹茹,竹茹和代赭石配合的話,在這裡面,使嘔吐能夠鎮住,這是嘔吐甚的話,這個方子你得加上竹茹、代赭石,熱盛的話配黃芩、黃連、石膏,如果嘔吐物酸苦,這情況應該想到,用黃連配吳茱萸,叫左金丸,嘔吐酸苦這樣的情況,就是應清肝瀉火,特別是對他口乾、口苦,舌質紅,苔又燥,這個時候用左金丸,吳茱萸和黃連,它原方要求量的比例是6:1,你如果覺得吳茱萸偏熱,你用量可以適當的少,就是黃連多用,而吳茱萸少用,也是取左金丸的意思,但是,比例不按照6:1,這樣對於實熱的嘔吐,我覺得也有很好的作用。就是說在診治脾胃病的時候,你要看他是虛證或實證,都和肝之間是否相關,以便選用適當的藥物,這樣,在治法上會,多了一個途徑,而且有利於疾病的向愈,這是關於實熱嘔吐的,我提到大黃甘草湯,瀉熱去實,是屬於胃腸的實熱,一定是一派的實證、熱證。
下面,我們來看15條,小柴胡湯證,這也是《傷寒論》重複的一個條文,這是熱郁少陽而出現的嘔吐,他講: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一類)
這個小柴胡湯證,在《傷寒論》裡面講的很多,口苦,咽乾,目眩,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等,都強調了他嘔,熱,寒熱往來的問題。他現在講“嘔而發熱”,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可以退熱的,比方說,我們在十五篇裡面講,“諸黃,腹痛而嘔者,宜柴胡湯”,那也是通過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治療腹痛兼嘔,黃疸的一種兼症。現在,我們要講的嘔吐物為主的情況,兼有發熱,還是用小柴胡湯和解少陽,所以,這裡治嘔吐,一定得伴有小柴胡湯證,所具備的那個症,才能以和解少是的治法,這個不重複了,這就是因為熱郁少陽出現的一種嘔吐。他(病人)心煩喜嘔,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目眩這些症應該具備,你說“但見一症便是”,他應該嘔吐,伴發症有這樣的特點,你才認准是用和解少陽法,這是第15條,仍然屬於熱性的嘔吐範圍的,這在病位上就不一樣了。剛才講的是胃腸的實熱,現在講的是熱郁少陽,半表半裡,用小柴胡湯疏解清熱,和胃降逆。
再請大家看第11條,嘔吐,是熱利兼有的嘔吐,這種嘔吐表現的形式,是乾嘔。我覺得《傷寒論》,已經辨乾嘔,辨噦,辨下利,辨得很清楚了,他(仲景)又將其,合在這一篇裡面,就是為了系統、深入的啟發,你的臨床思路。11條,熱利兼嘔:
“乾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一類)
《傷寒論》重複的條文,這個方子裡面也有薑、棗,我請大家注意,薑、棗不僅是調和脾胃,我認為它還有,特別是歸脾湯方歌還說了,“兼加薑棗益心脾”,所以,薑和棗既入氣分,又入血分,是誰入氣分,誰入血分呢?生薑入氣分,大棗入血分,以調和營衛。那麼,乾嘔而利,是胃腸俱病,但是,邪熱內犯胃腸的話,它一個是要熱迫於腸,出現下利,當胃被熱擾了以後,它就出現乾嘔,所以,胃熱也有胃氣不和的。重點的治療,是治利,還是治嘔?反正是,下利是病位在腸,嘔是病位在胃,下利,是因為偏於灼熱,這在臨床上非常有特點的,你得問他,他下利的糞水有沒有腐臭味,那是屬於由於邪熱造成的。那麼,這裡就是利下臭穢,而且伴有腹痛,這個嘔兼有下利,而且是熱利兼嘔,是乾嘔,因此,應該是用黃芩湯清熱止利為主,加上半夏、生薑來和胃降逆,是治在腸的熱利為主,故在黃芩湯的基礎上,再加的什麼變成了,黃芩加半夏生薑湯呀?這就等於教給你,《傷寒論》172條,太少合病出現的熱利,“黃芩湯主之”,反過來說又兼嘔,就是加上生薑、半夏,和胃降逆,“嘔家聖方”一配上,就變成了,“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所以,熱利的特點,要按照咱們講,《中醫基礎學》的時候說了,熱利的特點,第一,暴注下迫,“暴注下迫皆屬於火”,具備暴注下迫的特點。第二,具備什麼呢?下利腐臭,味兒大,這都屬於像急性胃腸炎類,臨床看的,這方就非常好,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既治熱利,又治因胃熱而乾嘔,這是經常看的急性胃腸炎,熱利初起的時候,比方兼有口苦,舌苔黃,舌質偏紅,也可以在這個方基礎上,加上白頭翁湯,白頭翁湯治濕熱痢疾,對於腸的熱邪,或者是對下利有膿血的話,有預防作用。當下利赤白比較輕微、初起,有舌質紅、苔黃的話,你可以把白頭翁湯合進去,這就是說,急性胃腸炎,細菌性的,有胃虛的體質,黃芩湯與加味方的用意,請大家自己再下去複習一下。
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