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課講的是水氣病。水氣病還有一個方證沒有講完,所以水氣病的最後小結,等談到腎陽虛,陽虛水泛證的真武湯證時,再給大家做歸納、作總結。
下面談脾虛的證候,第66 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這是脾虛氣滯腹滿證,這個證候最初是由於脾氣脾陽不足,運化失司,導致水濕內留,濕聚為痰。已經產生了有形的痰濕之邪,所以痰濕阻滯,氣機不暢,這樣就導致了腹滿。
大家想一想這個腹滿是屬於虛證哪還是實證?有說虛症。虛實夾雜!因為病本以虛,脾氣虛、脾陽虛,可是當它運化失司,水濕內留,濕聚為痰以後,有形的痰濕之邪阻滯,導致了腹滿,所以這種腹滿是一個虛中夾實的證候,對於虛證的腹滿,腹滿,臨床表現,虛症是喜溫喜按,得溫得按則緩解。“喜溫喜按,時滿時減”,有時候脹,有時候不脹,什麼時候可以緩解呢?得溫得按後緩解。如果一個肚子脹的病人,拿熱水帶捂一捂,很快緩解了,趴在床上肚子下墊一個枕頭,壓一壓很快緩解了,這就是典型的虛性的腹滿,《傷寒論》中虛性的腹滿,用什麼方子來治療?用理中湯一類的方子,溫中補虛。實證的腹滿有什麼特點?是“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就是腹脹滿24 小時,持續存在,醫生一定要問他,難道你24 小時就沒有減輕的時候嗎?他說即使偶爾有一點減輕,這種減輕也是微不足道的,那可能是在看電視時,故事情節太吸引人了,暫時沒有留意我的腹滿,似乎有點減輕,但是這種減輕也是微不足道的。還有個特點就是按之痛,這就像《金匱要略》所說的,“腹滿,按之痛為實,按之不痛為虛”,虛中夾實的腹滿,也就是現在所講的厚薑半甘參湯適應證的腹滿,它的特徵是什麼?它的特徵是一般是上午輕下午重,這符合什麼?這符合時滿時減的虛證的特徵,它和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的實證的特點是不一樣的,可是重的時候,到了下午肚子脹的時候,不喜溫按,拿熱水袋捂一捂不管用,趴在枕頭上趴一會,更脹了,甚至往枕頭上一趴,他感到肚子痛,所以這又符合實證的特徵,因此我們把這種證候,叫做虛中夾實的腹脹滿,對於腹滿來說,有虛有實,虛和實就是對偶統一的,在這裡又提出來一種中間狀態,虛中夾實,所以可見臨床上的疾病是複雜的,實證的腹滿,在《傷寒論》中“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服大承氣湯”。我們將在陽明篇講到。虛證的腹滿“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自利不渴者,屬太陰, 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我們將在太陰病篇裡討論,現在討論的就是虛中夾實的腹滿,它具備有上午比較輕,下午重,尤其是傍晚前後比較重,到了傍晚前後,肚子脹滿,叩之如鼓,甚至晚飯都吃不下去,第二天睡一宿覺,早晨起來肚子又癟癟的,這就是虛中夾實的腹滿。為什麼大都是上午輕,下午重,因為脾虛運化機能低下,起碼夜間人們都不吃飯,脾陽、脾氣得到了一點修復,而且早晨吃得一般比較少,對脾的負擔不重,而且自然界上午的陽氣開始逐漸生發,所以脾陽得到自然界陽氣的這種支援,所以上午沒有問題。中午吃了一頓飯,到了下午隨著自然界陽氣的衰退,脾陽、脾氣得不到自然界陽氣的資助,尤其傍晚前後,陰氣逐漸轉盛,而人又經過了白天的一天的操勞,所以這時候,運化失司,痰濕內阻,氣機雍滯的症狀就更加突出,到了傍晚前後,腹部脹滿,叩之如鼓,飲食不下,這正是虛中夾實的腹滿的臨床特徵。舌像一般來說,舌比較胖,邊有齒痕,這是脾陽虛、脾氣虛的一種特徵,舌也比較淡,苔比較厚膩,《傷寒論》中講舌苔的地方不是太多,臨床觀察,這種病人苔比較厚膩,提示了痰濕內盛、壅滯氣機。
治療的方子是: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簡稱厚薑半甘參湯,藥物組成:厚朴半斤,生薑半斤,半夏半升,甘草二兩,人參一兩,以水一斗,就是2000 毫升,煮取三升,留下600 毫升,每次服一升,就是每次喝200 毫升,日三服。上述的量是三次治療量,折算一下,每味藥的一次治療量是多少?厚朴是40 克(半斤約是125 克,分三次一次是40 克),厚朴一次量是40g,生薑一次量是40 克,半夏,我們拿100 毫升,它是半升,100 毫升的半夏,除以三,我在這裡寫的是20克,甘草一次量是10 克,人參一次量只有5 克。
以前我在附屬醫院做住院醫生,我管的一個病人,是比較少見的病,叫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病人紅細胞的細胞膜有生理缺陷,到了一定年齡發病的時候,細胞膜在血液內酸度增高時會自然破壞,紅細胞的細胞膜破壞以後,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就釋放入血液中,第二天早晨起來一看,眼睛黃了,臉也黃了!撒出的尿像醬油湯一樣,她自認為是得了急性黃疸型肝炎。首先到我們醫院急診室看,急診室的醫生一看說;“老太太,你是肝炎,你不用在我們這看,你趕快到第一傳染病醫院”,就是我們現在的地壇醫院,她到地壇醫院去,急診科也是年輕醫生,一看她是黃疸,說你先住院,住院以後咱們再化驗,沒想到住了院,第二天化驗結果出來了,她不是黃疸性肝炎,肝功能正常,而是個溶血性黃疸,就把她診斷成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他的機理我剛才說過了,這種人天生的紅細胞的細胞膜有生理缺陷,在血液內酸度增高的時候,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發病,在血液內酸度增高的時候,紅細胞的細胞膜破壞,血紅素釋放入血液,就出現這種溶血性黃疸的表現。什麼情況下血液內的酸度會高呢?特別在睡眠狀態下,血液的二氧化碳增高,當然她的酸度就會增高,所以她睡覺以後第二天早晨起來,發現全身黃染,尿像醬油湯子一樣,等化驗結果出來了,這個人當時有四十多歲,不到50歲,一個女同志,她特別熱心,因為她覺得別的黃疸性肝炎的病人或者嘔吐,或者噁心,或者乏力,躺在床上好像沒有精神動,她覺得她自己還有精神,又是給這個病人端水,又是給那個病人倒茶,又是給這個病人送飯,這都是同病相憐,都是同室的病友嘛。但第二天傍晚醫生告訴她,說你不是黃疸肝炎,你這個病沒有傳染性,她一聽覺得原來我不傳染別人,那別人傳染我怎麼辦?所有的東西一概不收拾,就又跑到我們醫院去了。那天晚上就是到我們醫院急診室,我們又是一個年輕的大夫,但不是頭兩天那個了,一看她這麼黃染,說你別來我們這兒,我們這是普通的醫院,你應該到傳染病醫院,她說小伙子,別害怕。我不是傳染性肝炎,就往我們的大夫跟前湊,大夫就直往後退,那個大夫給我講得很有意思,說你看看我這是什麼病?我這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能不能在你們這裡住院?這個大夫一看,第一傳染病醫院的診斷,正好我那天晚上在病房值班,所以給我打電話,說:郝老師,你看你們那裡能不能收這個病人?我下急診室裡一看,我說:好,這個病很少見,我們就把她收近來了,其實叫人家老太太,人家那時還不到50 歲,就把她收到醫院了。
這個病,因為她有溶血,她就有貧血,但是我們給她輸血,又不能夠一次大量的輸,你想想,給她輸血之後,用了別人的血液,用了別人的血清,更容易引發溶血,所以每次少量的輸一點兒,過幾天再輸一點,這是一種輸血的治療,然後我們用了中藥的治療,也用了西藥的一些治療,試圖改變她體內的酸鹼度,治療了一個階段以後,溶血控制了,血色素也上去了,精神也不錯了。
我早晨查房的時候,她說都挺好,我說那你是不是準備出院?每天我到了下午下班的時候,總要到病房巡視一遍,等我下午下班,再巡視的時候,走到她床跟前,她又把衣服掀起來,拍這個肚子,鼓的圓圓的,說:“郝大夫,一敲梆梆的響,你什麼時候把我這個肚子脹再給我治治,我肚子不脹了,我就出院了”。我說行呀,我給你治治,她說我這個肚子脹是怎麼回事?我說我早晨查房你怎麼不說呢?我的醫囑都開出去了,她說我早晨不脹,上午也不脹,就到了傍晚的前後會脹。我說那我知道了,你是脾虛,你看她有貧血吧,伸出來的舌頭胖胖的,淡淡的,舌苔厚厚的,我說你是脾虛,運化機能低下,所以痰濕內生,濕邪阻滯,氣機不暢,因此就出現了這種肚子脹,我說你是個虛中夾實,我還真有辦法治療你這個虛中夾實,她說那你給我開方子,治好了我的肚子脹,我就出院了。那個時候我們要求病房有周轉率,所以我盼著她快一點出院,我回去之後就開厚薑半甘參湯,可是那個時候的厚朴特別缺,如果像我們年輕大夫,你要開上10 克,再開上7 付藥,藥房的老師傅就說,別讓年輕大夫把厚朴給浪費掉,咱有鋼用在刀刃上,老大夫開厚朴,你開多少我都有,年輕大夫要開每付藥10g 的話,他就覺地你要吃7 付藥,你就浪費了70 克厚朴,藥房裡的老師傅特別心痛,他就會說沒有,所以我只能開6 克,開6 克每回都有,開10 克他就把方子給打回來說沒有,6 克厚朴,生薑,我不是不愛吃薑嘛,怪辣的,所以我也考慮到這個藥的口感,生薑3 片,夏大概是寫了10 克,這是個常用量,因為我考慮到她過去是一個溶血性黃疸,脾虛是明顯存在的,黨參用了20 克,甘草大概用了6~10 克,我現在記不清楚,這個方子開出去以後,一兩天沒什麼反應,到了第三天上午,早晨我去查房去,她說郝大夫,你開的那個藥,我已經吃上了 ,你開的那個藥真厲害!我心裡很高興,以為療效很好。可原來每天晚上還能吃一小碗粥,自從吃了你那個藥以後,我昨天晚上連這一碗粥也給節約了。我說你再說一遍,她說“我昨天晚上脹得更厲害了,吃了你的藥,原來我還能吃一碗粥,結果昨天晚上連這一碗粥也不能吃了,你說的挺好,說我是什麼虛中夾實,怎麼用起方來不是這麼一回事?我說我用方沒有問題,怎麼會症狀更加重呢?我說我去問問我的老師吧?那個時候剛畢業很年輕,也不怕別人笑話,她說你快請教請教老大夫,看這是怎麼回事?我就拿著這個病歷,拿著我開的方子,去請教胡希恕老師,胡老那個時候也是我們東直門醫院特別善於用經方的一個老前輩,我想在坐的有好多人都知道他,胡希恕老師,我去問他,他一看我這個病歷介紹,他呵呵笑了,他說你的辨證很對,可你的藥方子,藥也很對,但藥量沒有把握好。我說:老師,我怎麼藥量沒有把握好呀?他說你還記得《傷寒論》原來厚薑半甘參湯的藥物的藥量嗎?我說不記得了,能記住藥物的組成,我自己覺得很滿足了,老師說:厚朴半斤薑半斤,一參二草也須分,半夏半升善除滿,脾虛腹脹此方真。”其實在這之前我根本不會背這個方歌,我說老師你說慢點,我記下來,從那兒我就把這個方歌記下來了。
厚朴半斤,薑半斤,量很重,一參二草也須分,人參只有一份,而厚朴、生薑卻是8 份,劑量比例不是顯而易見嗎?我把劑量比例給顛倒了,補氣的藥黨參用了20 克,甘草用了6 克,而厚朴、生薑只用了6 克,胡老說你怎麼用這麼少的生薑、厚朴?我說,老師,我如果開厚朴10 克,開上10 克藥,藥房的老師傅特心疼這個厚朴,怕我不會用,所以他說沒有,不給我拿藥,他說,我給你簽字,咱們厚朴用到20 克,胡老簽字藥房的師傅就給。真是這樣,藥房的師傅怕年輕人不會用這個藥,給浪費掉,也可以說他有點勢利眼。生薑用多少?胡老說生薑用15 克,我說會不會太辣?胡老也是這麼說,你是給她做飯,你是給她配藥?所以生薑用15 克,黨參改成6 克,把甘草改成6 克,半夏用了15 克,就這麼一個方子。我給這個病人說,我請教了胡老師,還是這5 個藥,劑量調了調,病人將信將疑,就吃吧,第一天沒有明顯的效果,第二天、第三天肚子越來越不脹,肚子脹的程度越來越來輕,吃了7 付藥,晚上肚子就不脹了,她特別高興,她說我肚子不脹了,要出院了。她那時候是四五十歲,我才二十來歲,她把我當成小孩兒,她說郝大夫,還要好好向胡大夫學習,所以這個劑量的比例給我極深的印像,而這個病人也給我極深的印像。所以厚薑半甘參湯是治療脾虛痰濕阻滯,虛中夾實腹滿的一張很好的方子。使用它要特別注意它的劑量比例,因此後世醫家說:這張方子是補三消七之法, 而用於治療什麼呢?治療虛三實七之證。
有一天一個同學說,“郝老師,我聽了你講課之後,我用厚薑半甘參湯治療肚子脹,結果用了好長時間都沒有效,你說是怎麼回事?我說這個人是誰?這個人是我(學生),我說你是什麼地方脹?他說這脹,我說這是肚子嗎?這是胃呀!他把胃當肚子脹,我說治胃脹不應用厚薑半甘參湯,應當用《金匱要略》的橘枳薑湯,我說你沒有用治胃脹的藥,用治肚子脹的藥,當然沒有效了,所以要區別清楚,胃脘脹滿,厚薑半甘參湯效果不好,厚薑半甘參湯治療的就是臍周脹滿,大腹脹滿,因為脾主大腹,所以他治療的是脾虛腹脹,而不是胃虛腹脹,這個要區別清楚。
脾虛證的第二個證候是氣血兩虛,心臟失養證,也就是我們下面將要談到的,第102條小建中湯的適應證,“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一個外感病,病程已經兩三天,這裡沒有提到誤治,沒有誤治,結果就出現了心中悸而煩,這是怎麼回事?這是這個病人平素氣血兩虛,在平常情況下,沒有明顯的表現出,突出的不舒服的症狀,我們經常有這種情況,平素氣血不足,就是說體力、精力和正常的別的人相比有點不足,但是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可是一旦得了外感病以後,得了傷寒病以後,由於正氣抗邪於表,裡氣就更加虛衰,所以心臟失養的這個症狀,就在得外感病兩三天以後突出的表現出來了。心臟失養就心悸,心神失養就心煩,氣血兩虛,心臟失養則心悸,心神失養則心煩,所以就出現了心中悸而煩,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虛人外感,是氣血陰陽兩虛,氣血陰陽兩虛,虛人外感我們在治療上是怎麼樣的原則呢?前幾次課我們曾經提到,“實人傷寒發其汗,虛人傷寒建其中”這種虛人外感只能用小建中湯,溫中補虛、益氣養血,小建中湯這張方子,是桂枝湯倍用芍藥再加飴糖所組成,桂枝湯倍用芍藥再加飴糖所組成,“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他所開的這個量是三次治療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的話,一次治療量應當怎麼開?桂枝15 克 甘草10 克 大棗4 枚 芍藥30 克 生薑15 克 飴糖(50)65 克,方後還有一句話,“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前面講桂枝湯的禁忌證的時候提到,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因為酒客病不喜歡甜,“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所謂酒客病是內有濕熱的人,內有濕熱的人常常會有嘔吐,這裡說的嘔家,經常有嘔吐的人,也常常是濕熱內盛,胃氣上逆的一種表現,濕熱內盛,用甜味的藥,甜可以增濕,所以濕熱內盛,經常有嘔吐的,不能夠用小建中湯,因為小建中湯這張方子裡頭,有大量的飴糖,飴糖就是麥芽糖,不少飯館做早點有糖油餅,糖油餅上面那層甜甜的,黃黃的東西,那就是用飴糖做的,飴糖有補氣養血的作用,有甘緩止痛的作用。這裡我們應當注意的是,飴糖不能夠隨便用其他東西代,用蔗糖代是不行的,用蜂蜜代也是不行的。小建中湯溫中補虛,和裡緩急,補益氣血,除了治療心中悸而煩之外,後面講少陽篇的時候會提到,它特別能夠治療氣血不足,腹部肌肉失養的腹中拘急疼痛,治療虛證的疼痛,是有很好的效果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它重用芍藥,有養血柔筋的作用,而且它又重用飴糖,有甘緩解痙的作用,所以後世醫家廣泛用於治療胃痛、腹痛等等。
有一個空軍的幹部,他有肥大性脊柱炎,脊柱的疼痛,關節的疼痛,還有慢性潰瘍病,有胃脘的疼痛,全身都難受,我在東直門醫院時,他來找我看病,我一看完全是氣血兩虛的表現,我給他開了小建中湯,東直門醫院的藥房是有飴糖的,在東直門醫院拿藥以後,吃了一個星期,效果很好,不僅胃痛緩解了,而且後背脊柱的的疼痛,其他關節的疼痛也緩解了。他特別高興,他就給我打電話“郝大夫,吃了你這個藥之後,還真是,所有的疼痛都緩解了。”我當時說,肥大性脊柱炎,我沒有什麼辦法,我只能給你治療胃痛,沒想到對脊柱的這種疼痛,和關節的疼痛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是又過了兩周之後,他又來找我來了,我一看臉也腫了,皮膚面色和我第一次看病的時候,也不大對頭了,我說你怎麼回事呀?他說我在東直門醫院拿的藥是有飴糖,我在空軍醫院拿藥沒有飴糖,我就自作主張用了蜂蜜,沒想到這個蜂蜜,可能是特殊的地方生產的,我對這蜂蜜過敏。現在你看我,還能夠看出個人樣來,當初過敏嚴重的時候,整個臉全腫了,全身全是起風疹瘙癢,我是住了一段醫院之後,現在稍稍緩解了才來找你。飴糖也是甜的,蜂蜜也是甜的,為什麼不能夠代替?我說這兩種東西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我講這個病例是告訴大家,飴糖就是飴糖,不能夠用蜂蜜或者其他的東西來代替,代替不僅達不到它的治療效果,還可能還有不良反應。
下面談163 條,163 條是協熱下利證:“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一個太陽病,外證未除,就是表證沒有解除,醫生多次的用了瀉下的方法,結果導致了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升降紊亂,寒濕下注,於是就出現了下利,利下不止,為什麼仲景把他“叫做協熱而利”,其實這個下利本身是虛寒性的,為什麼把它叫做“協熱而利”呢?這個“熱”指的是什麼呢?協是協同的意思,這個熱是指的表證的發熱,就是下利而伴隨著、協同著表證的發熱,就把它叫做協熱利,也就是外有表證的發熱,裡有虛寒的下利,這就是我們這一條,桂枝人參湯適應證的基本病機,下利又伴隨著表證發熱,就叫協熱利,而不是指的下利的寒熱屬性,心下痞硬是有於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寒濕凝滯所造成的,心下痞硬,升降紊亂,寒濕下注,就會導致下利不止,所以這兩個在裡的主證,病機是相同的,都是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如果寒濕凝滯就導致心下痞硬,如果升降紊亂,寒濕下注,就會導致下利不止,這是一個表裡同病,裡虛是脾陽虛、脾氣虛,而沒有涉及到腎陽虛,脾虛的證候相對來說是裡虛比較輕的,所以仲景用理中湯來健脾祛濕止瀉,溫中健脾止瀉,加上一味桂枝兼以解表,在溫中補虛止瀉的基礎上,加一味桂枝兼以解表,這就是桂枝人參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是,記住這個桂枝人參湯的藥物組成,是理中湯加桂枝,而不是桂枝湯加人參,我們多次考試考桂枝人參湯的藥物組成,有許多同學就答成了桂枝湯加人參,理中湯的別名叫人參湯,也就是說人參湯是理中湯的別名,所以所謂桂枝人參湯,就是理中湯加人參,這個一定要記住。
以溫中補虛、止瀉為主,加一個桂枝兼以解表,看它的藥量,桂枝四兩 甘草四兩 白朮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內(納)桂”,就是桂枝是後下的,為了解表 ,“更煮起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白天吃兩次,夜間吃一次,這是三次治療量,桂枝一次量是20 克 甘草一次量是20 克 白朮一次量15克 人參15 克 乾薑是15 克,今天用這張方子,可以參考它的一次治療量。
學習這一條,應當注意兩個問題,一個問題“協熱利”協熱下利,前面講過一個葛根芩連湯證,後世醫家把它也叫做“協熱利”,但是葛根芩連湯證脅熱下利證, 是裡熱下利,兼有表證的發熱,現在講的桂枝人參湯證,張仲景把它叫做協熱下利,實際上協熱下利這個名詞,就源於張仲景,桂枝人參湯證,也屬於協熱下利,但是它是裡虛寒下利,兼有表證之發熱,這樣的話我們對“協熱下利”這個概念中的協熱就明白了。這個熱不是指的下利的性質,而是指的它伴有表證的發熱,葛根芩連湯治療表證的發熱,兼有裡熱的下利,桂枝人參湯治療表證的發熱,兼有裡虛寒的下利,因此這又是一個對偶統一的一組方劑,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在《傷寒論》中,有十個方證出現心下痞硬(或心中痞硬,心下痞),這10 個方證,現在遇到的桂枝人參湯證,這是第一個,桂枝人參湯證之所以出現心下痞硬,是由於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寒濕凝滯中焦所造成的,所以用桂枝人參湯,理中湯加桂枝,只要脾陽、脾氣得以恢復,寒濕得以溫化,心下痞硬的這個症狀就會緩解,以後我們再遇到其他心下痞硬,心中痞硬,或者心下痞方證的時候,還會提到桂枝人參湯,這是我們要注意的第二個問題,以上我們講了脾虛的證候,實際上只涉及到三個,一個是厚薑半甘參湯,他的適應證是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痰濕內生,痰濕阻滯氣機導致了腹脹滿,這種腹脹滿是虛中夾實的證候,它的臨床特徵是上午輕,下午重。等它脹滿嚴重的時候,不喜溫按,甚至有按之痛的類似於實證的特徵,所以治療用厚薑半甘參湯,以行氣化痰、燥濕為主,祛邪氣為主,用小劑量的人參和甘草,健脾補中來治本,所以它是一個補三消七的方劑,這是我們治療脾虛證的第一個方子,治療脾虛證的第二個方子,是小建中湯,小建中湯是桂枝湯加重芍藥的用量,增強了它的養血效果,再加飴糖,有益氣的作用。所以小建中湯是一張補氣養血,和裡緩急,溫中補虛的方子,儘管它是桂枝湯的加減,它和解肌祛風,調和營衛的作用似乎沒有什麼關係,小建中湯在這裡是溫中補虛,和裡緩急,氣血雙補的,它可以治療一個病人平素氣血兩虛。平常沒有什麼臨床表現,一旦得外感病以後,正氣抗邪於表,裡氣就更加不足,這時心臟失養的症狀,就表現出來了。心臟失養、氣血兩虛就出現了心悸,氣血兩虛,心神失養就出現了心煩,所以原文: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這是脾虛的第二個方證。
脾虛的第三個方證,就是剛剛談到的,桂枝人參湯證,桂枝人參湯是治療外有表證的發熱,裡有脾虛寒的下利,由於脾陽虛、脾氣虛,運化失司,寒濕內盛,寒濕下注,升降紊亂,就會出現下利不止,寒濕內盛阻滯中焦氣機,就會出現心下痞硬,這個證候雖然是虛人外感,裡虛兼表,但是這種虛僅僅是一個脾陽的虛,沒有涉及到腎陽虛那麼重的證候,所以我們仍然可以採取表裡同治,溫中解表的方法,用桂枝人參湯 (人參湯是理中湯的別名),桂枝人參湯是理中湯加桂枝所組成的,張仲景把它叫做“協熱下利”,後世醫家把葛根芩連湯的適應證,也叫做“協熱下利’。可見協熱利的這個協熱,是裡證伴隨著表證的發熱,協熱利可以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裡熱的下利兼表證,用葛根芩連湯;一種情況是裡虛寒下利兼有表證,用桂枝人參湯,關於脾虛的證候就講這麼多,下次講腎陽虛的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