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18講

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藥量換算

我們上一次主要討論了傷寒兼證的三個方證,葛根湯的適應症,大青龍湯的適應症,小青龍湯的適應症。

葛根湯的適應症,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我們《傷寒論》講義上沒有仔細描述過的,就是那個陽明經脈受邪的,陽明經表症。我們引用《醫宗金鑑-傷寒心法要決》中的一段歌訣,“葛根浮長表陽明,緣緣面赤額頭痛,發熱惡寒身無汗目痛鼻乾臥不寧。”這個證候是葛根湯的適應症之一。

葛根湯的適應症之二,那麼就是“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這是講的寒邪在太陽經脈,所以用葛根湯發熱散寒,疏通經脈,這是葛根湯的第二個適應症。可見葛根湯這個方子,即可以治療陽明經表受邪,也可以治療太陽經表受邪,太陽經氣不利,因此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療太陽和陽明合病。

太陽和陽明合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葛根湯治療呢?那就是太陽和陽明合病,必自下利。在《傷寒論》中,關於太陽和陽明合病,有兼見喘而汗出的,有兼見下利的。兼見喘而汗出的,我們用麻黃湯來治療,因為麻黃湯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如果太陽和陽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們用葛根湯來治療。一方面因為下利是中焦裡氣升降失調的表現,中焦裡氣升降失調,提示了陽明的陽氣抗邪於表,而不能布傅於裡的這個症狀比較突出,所以我們用葛根湯解陽明經表之邪為主。另一方面,葛根這個藥,又有升陽止瀉的作用。所以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的,我們當然要選用葛根湯了。當然,太陽與陽明合病,正氣抗邪於表,不能布傅於裡,出現胃氣上逆,不下利而嘔吐的,那我們就在葛根湯裡頭加半夏,來和胃降逆止嘔,這就是葛根加半夏湯。

以上是葛根湯的適應症,就是這三個方面,其中第一種情況,陽明經表受邪,是根據後世醫家的研究給它補充的。

關於大青龍湯的適應症,講得很清楚,就是寒邪閉表,陽鬱化熱,不汗出而煩燥,這是第38條的內容。至於第39條,我講的是濕邪鬱表,陽鬱化熱,鬱熱撓心。但是這兩種證候,無論是寒邪鬱表也罷、還是濕邪鬱表也罷,都有陽鬱化熱,鬱熱撓心的心煩,在外面都有不汗出而煩燥,都有不汗出這個症狀,這是大家應當需要注意的。

大青龍湯是《傷寒論》中發汗力量最強的一張方子。要用大青龍湯,它一定要有表症,沒有表症,不能夠用大青龍湯。所以在大青龍湯適應症的第38條,第39條,都提到了和少陰病相鑒別,為什麼?因為少陰病本身當真陽衰弱的時候,弱陽勉強和陰寒相爭,爭而不勝的時候,它可以有肢體燥動不寧的燥煩。而大青龍湯的適應症,它是煩燥。煩燥和躁煩在臨床上有時候症狀容易混淆。所以你千萬不要把一個真陽衰微躁煩症誤認為是陽鬱化熱的煩躁症。如果誤用大青龍湯,後果將是不甚設想的。當然,對大青龍湯適應症的第39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也有人把它解釋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種化熱的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而變成了身重,身重是熱邪壅塞氣機的表現。但是這種在表的寒邪有化熱的傾向,變成了由身痛而變成了身重,但是邪氣仍然在表閉鬱,所以仍然是無汗的。講義還有許多醫家就是這麼解釋的,這個觀點也是提供大家參考。

小青龍湯的適應證,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療寒邪閉表、裡有水飲、外寒飲入內陰,內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見到的咳喘。這種咳喘,我們上次課也談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為特徵,這才提示了是個水寒內盛,水飲犯肺,由於水飲之邪內盛,水飲之邪又是變動不拘的,所以他常常可以隨著三焦氣機的升降出入而隨處為患,因此小青龍湯的適應證有許多或見的症狀,就是有的人可以見到這樣的症狀,有的人可以見到那樣的症狀,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這都屬於水邪浸自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見症。

這個小青龍湯以溫化水飲為主大青龍湯以解表發汗為主。大青龍湯用到了石膏,小青龍湯在臨床上應用的時候,如果寒邪閉表,水飲內阻,陽氣鬱扼,兼有心煩的話,也可以在小青龍湯中加石膏,這就是後世所說的小青龍加石膏湯。小青龍這張方子,桂枝、麻黃、細辛,我上次說過還有乾薑等等並用,辛溫燥烈有餘,儘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藥這些養營,這些保護陰液的藥物,但是畢竟辛溫燥烈有餘,所以在臨床使用的時候,對於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發作,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發作緩解了,就不要繼續用了。因為這些辛溫燥烈的藥,有傷陰動血的弊病。其中的細辛,我上次說,細辛作散劑不過錢,也見於《本草綱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書》,那是作為散劑不過錢,因為如果量太大的話,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應。所以在臨床上,必要時,細辛也可以適當的用量大一些,10克20克,你看臨床報導,有用10克的,20克的,也有用30克的等等,治療寒飲射肺的咳喘,還有人治療心陽不足,心動過緩,西醫診斷為病毒綜合症的,這些都有報導。但是我應當補充強調的一點是,細辛含有黃樟醚,黃樟醚是一個已經公認的一種致癌的成分。所以用細辛的時候,必須確實是寒邪閉表,疼痛等等,你量可以超過錢,做湯劑,量可以超過錢,但是還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這是我們應當補充的。

我們涉及到許多經方,經方的藥量呢,是用的漢代的度量衡制,所以今天在臨床上,許多人用經方的時候,就不知道我們臨床上的用量,和漢代的《傷寒論》中的《金匱要略》的這些藥量之間,怎麼能夠聯繫起來,所以我們在這裡插一段小小的,另外一個題目,這就是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藥量的折算。

  1. 我們之所以講這個問題,是因為它在臨床上有重要的意義,掌握藥物劑量在臨床上有重要的意義,比方說,我們已經學過了桂枝湯,桂枝湯中桂枝和芍藥的劑量是各3兩,如果你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湯,它的作用呢,不是解肌驅風,調和營衛,而是溫補心陽,降逆平沖,治療心陽虛,下焦寒氣上沖的奔豚,如果桂枝湯裡頭,吧芍藥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藥湯,那麼它的作用呢,是治療太陰脾經受邪,太陰脾經氣血不和,而導致的腹滿時痛,你看劑量有沒有關係呀?我前一次課還曾經提到,麻黃湯中的麻黃、桂枝、甘草,這三個藥的劑量比例,應當是3:2:1,如果你把它調過來,麻黃、桂枝、甘草劑量比例,變成1:2:3的話,那這個方子就發不了汗,所以掌握劑量,掌握劑量之間的關係,在臨床療效上是很重要的,又比方說,五苓散這張方子,它是桂枝用量最少,澤瀉用量最多,豬苓、茯苓、白朮用量居中,如果按照這樣的劑量比例組成的散劑,給實驗動物來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這5 個藥等量的做成散劑,給相同的動物來吃呢,它的利尿效果明顯就差,因此我們掌握漢代的劑量,掌握經方的這種藥物劑量的比例,在臨床上有重要的意義,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問題。
  2. 第二個問題,張仲景,他是漢代的人,所以他所寫的書,他所引用的方劑,應當是漢代的劑量,漢代的度量衡制,這一點好像沒有人提出特殊的異議,所以我們就需要了解,漢代的度量衡制,其實考察這個問題,也是比較容易的,不太困難的一件事情,首先我們可以查史書,班固的《漢書.律歷志》,它記載說「千二百黍,重十二銖」,1200個黍米,這就是12銖這麼重,「兩之為兩」,也就是兩個12銖是1兩,那不就是24銖嗎?為什麼衡重單位中用這個「兩」呢?就是在制定這個衡重單位的過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單位是12銖算一個單位,兩個12銖就叫1兩,當然它就用這個「兩」字來做為衡重的一個單位了,「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班固《漢書.律歷志》的這段話,明確的指出了漢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計量單位和它們的進位關係,計量單位用了銖、兩、斤、鈞、石,它們的進位關係是兩個12銖是1兩,16兩是1斤,30斤為鈞,成語有一句話叫做「千鈞一髮」,那就是用1根頭髮,吊著1000鈞的東西,鈞是個衡重單位,30斤是1鈞的話,那麼千鈞就是30000斤,那當然是比喻相當危險,另外衡重單位還有一個石,4鈞為石,我們應當提醒大家的是,這個「石」字在後世,它是作為一個容量單位,它念[dan],但是在漢代,在這裡,它是作為衡重單位,它念[shi],那麼現在我們拿1200個黍米稱重,說這就是半兩,可以不可以啊?可以這麼做,但是我們拿什麼地方出產的黍米啊?是拿新生產的黍米呢?還是放了一年,陳的,已經比較乾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為一個標準的衡重單位來計量的話,是不是能夠大家都公認,這就是準確的計量呢?你是拿河南產的黍米呢?你還是拿北京產的黍米呢?所以這些都存在著問題,我們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來看,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歷史博物館藏著東漢司農銅權,這就是國家的一個農業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門,它所制定的這個標準的衡重器具,按照當時的衡重器具的系列來看,這是個12斤的權,那麼實際稱下來,漢代的1斤等於250克,漢代的一兩,除以16的話,那等於15.625克,我們為了計算方便起見,就把1兩說成是15克,差一點點,沒有關係,我們就把1兩說成是15克,是為了計算方便,好,關於衡重,我們就談這麼多了。

下面我們就談容量,班固的《漢書.律歷志》還是說「千二百黍實其龠」,1200個黍米,放到一個容器裡,這個容器叫什麼呢?叫龠,最小的容量單位叫龠,它能夠盛1200個黍米,「千二百黍實其龠」,「合龠」,把兩個龠合起來「為合」,就是把兩個龠扣起來,它這個容量就叫合,為什麼容量單位中用了一個「合作」的「合」字?因為最初的時候,它就把最基本的兩個龠合在一塊,這就叫1合,當然作為一個容量單位的時候,它就不讀[he]而讀[ge],因此,以這個「合」字,就作為了一個容量單位,「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這就是漢代班固《漢書.律歷志》所記載的容量的5個計量單位,它們的進位關係呢?龠到合之間是二進制,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間是十進制,龠、合、升、斗、斛,這是5個容量的計量單位,我們仍然是剛才的理由,拿黍米1200個,約約它的容積,不能夠被大家所公認,這就是漢代的標準的容量計量單位。

所以我們還是看文物,漢代出土的銅合、銅升、銅斗、銅斛,在北方的許多博物館裡頭都放著,你看故宮博物館就有許多小銅合,銅合小到我上次說的,沒有辦法用手直接拿著,所以要加一個長長的把,我們初去看的話,以為這是一個小勾呢!實際上它是個銅合,那麼銅升呢?就是這麼大一個升,因此我們從實際文物考察來看,1合等於10毫升,1升等於200毫升,1斗等於2000毫升,1斛當然等於20000 毫升了,山東博物館有一個大斛,拿去盛小米的話,就是20000毫升,我們北京的歷史博物館既有銅合,又有銅升,又有銅斗,這個銅斛我記不清楚了,因為那個銅斛很大很大,好像也是有一個的,我好像有這麼個印象,所以有文物存在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考察了,因此我們每次,你比方麻黃湯,每次吃8合,那就是 160毫升,那麼這個桂枝湯,每次吃1升,那就是吃200毫升,和我們今天的人喝藥量的多少,不就是差不多嗎?

麻杏石甘湯方後,麻杏石甘湯我們還沒有學,方後有一段話說,「溫服一升」,底下接著說了一句話,「本云黃耳杯」,所以後世有的醫家就說,這個話可能是衍文,說什麼叫黃耳杯呀?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就是整理《傷寒論》的人,也許不是不叔和了,還有人在整理和抄,所以他抄的時候呢?他照著另外一個本子抄,那個本子原來不是寫的「溫服一升」,而是「溫服一黃耳杯」,所以校勘的人呢,他改成「溫服一升」,但是他把原本上是什麼,「本云」嘛,原本說的是什麼呢?原本是說「溫服一黃耳杯」,把那個「黃耳杯」,他自己改了個「升」,這就流傳到我們今天說,「溫服一升」,實際上原本是「溫服一黃耳杯」,那麼「黃耳杯」是什麼呢?我們歷史博物館,有好多好多的黃耳杯,是古代的一種飲器,就是喝水的東西,它常常是雕漆的,木頭做的,雕漆的,常常有一個耳朵,這個耳朵呢?貴族家庭都鎦上金,所以就成了黃耳朵的杯,這個黃耳杯是個橢圓形的,為了喝東西方便呢,加一個耳朵,在這兒加一個耳朵,所以這個耳朵呢,是鎦金的,拿起來這麼端上,這麼一喝,這個黃耳杯盛多少,整整盛200毫升,就是1升,所以「本云黃耳杯」,就是說,原來是說服一黃耳杯,也就是200毫升,也就是1升,所以這就證實,1升就是200 毫升。

關於度量,《傷寒論》中在藥物的劑量上,涉及到沒有涉及到度量呢?涉及到了,比方說,五苓散用「白飲和服方寸匕」,所謂方寸匕呢,是正方邊長為1寸的一個正方形的藥勺,這就叫方寸匕,「取散以不落為度」,把這個藥散抄起來,晃一晃,不再掉了,就是這麼多,那麼方寸匕,邊長到底1寸是多少?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這張方子裡頭,用了厚朴1尺,那麼1尺到底是多長?所以也用到了度量衡,還是班固《漢書.律歷志》裡頭,記載了這樣的話,一黍為分,不過原書沒有這個話,一黍為分,下面我加引號就是原書的,「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這是原話,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漢代關於長度的,也就是度量的5個計量單位,它們的進位關係非常規律,都是十進制,那麼1分是多少?1個黍米的直徑,所以1寸就是10個黍米的直徑,這就是1寸,可見度量衡制在古代,就是以人們最常用的,離不開的糧食,作為計量的一個基本單位,所以有句話叫做「民以食為天」,這是千真萬確的,非常有意思的事,那麼現在到底1寸是多少呢?也是從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收集了全國博物館所保存的,14把出土的漢代的,或者是銅尺,或者是鐵尺,或者是木頭的尺子,或者是竹子的尺子,有的是殘片,1寸、2寸,但是通過測量發現,1寸等於2.3厘米,1尺等於23厘米,漢代的五虎大將關羽,身高8尺,乘以23厘米的話,一米八四,和我們當代的女排郎平一樣高,作為這樣一個大將軍,才和郎平一樣高,我們不覺得太奇怪,所以這就可以考證出關羽,到底實際身高是多少?不過應當引起我們注意的是,出土的這14把尺子都沒有刻分,可見漢代在量長度的時候,不用特別精確,因此班固的《漢書.律歷志》裡頭,似乎也沒有說,沒有直接說「1黍為分」的這個話,這個話是從別的話中,它有這個意思,漢朝以後,就是晉朝,晉朝在衡重的兩和銖之間加了分,這是晉朝,晉朝在兩和銖之間加了分,6銖等於1分,4分等於1兩。

在《傷寒論》中,以分來作為衡重單位的,只有一個方子,那就是麻黃升麻湯,出現了分,那麼顯然張仲景那個時代,不會用分來作衡重單位的,因為那個時候在計量中,還沒這個分,因此麻黃升麻湯肯定是晉朝以後的人在抄寫的時候,把藥量給改了,在《金匱要略》裡,由於不少方子出現了以分作為衡重單位來計量的,那肯定是通過晉唐以後的人,在抄寫的過程中給折算的,給改的,所以這就使我們明確知道,這不是張仲景原來的東西,當然有的方劑,比方說三物白散,它說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貝母三分,那個分呢,它不是指的實際的衡重單位,而是指的藥物之間的劑量比例,也就是說,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貝母三份,還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實、芍藥、甘草各十分,那個分呢,也是指的劑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們在讀《傷寒論》的時候要注意劑量中的這個「分」字,除了麻黃升麻湯,它是具體的衡重單位之外,其他的這個「分」都是劑量比例。

可是在《金匱要略》裡就不同了,《金匱要略》裡有好幾個方子,用「分」作為衡重單位,那我們肯定就知道,這個《金匱要略》基本是晉唐以後的人在抄寫的過程中,他把劑量給改了,這是我們談到的漢代的度量衡制,接著我們還要說的一個問題,從晉朝到宋朝,中國的度量衡制,發生了特別明顯的劇烈的變化,變化到什麼程度呢?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這就是從晉朝到宋朝,1升從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你看上升了多少,擴大了5倍,那麼1尺呢,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這就是從晉朝到宋朝,也就是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的時間,為什麼度量衡制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劇烈變化,根據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他們的理解認為,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社會,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國家徵稅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這個斗就偷偷地給擴大了,那麼張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擴大了,所以張家地主也擴大,那麼王家地主看他們兩家都擴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擴大了,最後國家一看,你們的斗都那麼大呀,我重新製定一個標準吧,然後國家的重新規定的標準就又大了,所以當這個已經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後,其他的地主還想,哦,原來這個斗可以偷偷的擴大,那麼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又重新擴大,所以也就是600年,不到 800年之間,你看看度量衡制度,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隨著容器的擴大,那麼你說衡重能不擴大嗎?你說長度能不擴大嗎?

可是到了宋朝以後,一直到了清代的庫平制,中國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穩定下來了,沒有那麼再隨意擴大,為什麼後來這1000年,就沒有那麼隨意的擴大呢?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流通的方式發生了變化,那麼國家徵稅、地主收租,不再單純收糧食,而靠貨幣的流通,你看過去的小說,你看都是拿銀子來支付,拿支票來支付,那個時候叫銀票,拿銀票來支付,這樣的話,還有糧食收進來,你還要賣出去,你總不能收進來是大斗,賣出去就是小斗吧,你沒有信譽的話,你還怎麼繼續做買賣,所以從宋朝以後,隨著商業的發達,隨著貨幣的流通,那麼度量衡制再發生什麼變化,就沒有實際的經濟意義,因此,度量衡制就穩定下來了,所以從中國歷史上來看,就是漢朝以後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發生了劇烈的變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穩定的,到晉朝、到唐朝、到宋,晉、唐到宋朝這一段時間,國家是怎麼規定的呢?你看從《晉書》就有說明,從唐代的史書上也有說明,說這個醫藥是人命關天的事情,天文是涉及到天象,天文是涉及到國家安危的問題,因為古代很重視天象,它認為天象是一個國家興亡的,國家衰亡、國家興盛的徵兆,所以說天文和醫藥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會上的一般的商業那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你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燾的《外台秘要》,它的藥物劑量仍然是保留的是漢制,宋朝以前的中藥書,它的劑量保留的都是漢制。

宋朝,國家在多方面進行了改革,包括中藥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藥的劑量,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藥物做成粗散,然後煮散,連藥渣子一塊兒吃,這是宋朝的獨特的服藥方法,如果連藥渣子一塊兒吃的話,那你藥量絕對要減少,你看宋朝書的藥量都是很小很小的,這樣藥量一減少呢,它就用了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宋朝當時的度量衡制,它從衡重的計量單位上,它用了哪些計量單位呢?它用了斤、兩、錢、分、厘,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中藥書上,有斤、兩,有錢、有分、有厘,斤、兩、錢、分、厘、毫,當我們看到中藥計量書上,是用這樣的計量單位來計量的時候,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就是宋朝以後的計量單位,由於宋到清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所以從宋代到清代中藥書,都是基本用的是宋代的這種度量衡制。

這樣的話,在中國歷史上,盡管度量衡制發生過許多許多錯綜復雜的變化,但是我們在考察中醫、中藥書籍中的藥量的時候,實際上非常簡單,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漢制,宋朝以後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我們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我們解放以後,對度量衡制進行了一些改革,當然把1斤變成了500克,為了換算方便,把1斤變成了500克,但實際上在中藥計量上變化不大,你比方說,過去我們老中醫大夫開3錢,我們今天呢,1錢就是3克,開3錢的話,今天我們就折合成9克就是了,折合9克,有時候藥房的師傅,嫌算這個價錢的時候,因為藥物的價錢,常常是以10克為單位來計算的,嫌算得不方便,你即使開9克,它也給你按10克算,所以我們的醫生乾脆把9克這個藥就都改成10克,所以在中藥計量上,宋朝以前的書是漢制,宋朝以後的書就等於是今制,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當然有個別的地方,它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時候,和我們大多數地方不一樣,你比方說黑龍江,我又提到了黑龍江,黑龍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時候,它就把1兩當作50克,1錢是按5克來算的,所以他看到我們關內的人開方,3克、6克、9克、12克,而他們那個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以5為單位來計量,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漢代的度量衡制,現在我們就具體地談談,經方藥量的折算。我們舉一個例子,舉麻黃湯的例子,麻黃湯,麻黃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粒,去皮尖,那麼3兩,1兩是15克,3兩就是45克,2兩是30克,1兩是15克,70枚杏仁,我們今天拿70枚杏仁去掉皮尖,具體稱一稱,我上次課說過,100枚杏仁稱完了是40克,那麼70枚杏仁稱完了是28克,這就是張仲景當時開的麻黃湯,這張方子的藥量,可是這麻黃湯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然後去上末,再煮其他藥,最後呢?煮取二升半,每次溫服八合,這個實際上是它的幾次治療量呢?三次治療量,這是它的三次量?如果吃上一次以後,吃一次藥以後,出了汗了,後面就不能再吃了,那它的一次治療量是多少,一次量,麻黃是15克,桂枝是10克,甘草是5克,杏仁是9克,和我們今天在一般情況下,開麻黃湯的劑量是一樣的,因為我們今天煮藥、服藥的方法,和古代不一樣,我們今天,一付藥煮兩次,張仲景不管是解表藥,還是補益藥,他就煮一次,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最近我看到一個報導說,可以提取出50%,過去我看到的試驗,經過測定,只能是提取它的有效成分至45%,言外之意,還有55%,或50%的有效成分在藥渣滓子裡頭,張仲景就把這個藥渣滓子就扔掉了。而我們今天呢,把藥渣子拿來再煮一次,最起碼還能提取出藥物的全部有效成分的百分之30到45,可以勉強作為一次治療量。

所以我們今天開的這一付藥,煮兩回是兩次治療量,張仲景開的那一付藥,煮一回,它對於麻黃湯來說,它是三次治療量。既然是煮藥方法和服藥習慣的變化,我們今天開這一付藥,就是一次治療量的話,我們要嚴格折合的話,那麼就是看張仲景這張方子,它的實際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然後看他是幾次吃,我們除以幾,我們今天開藥的藥量,就應當是這樣。

我們再舉個桂枝湯的例子,桂枝湯,桂枝是3兩,芍藥是3兩,生薑是3兩,甘草是2兩,大棗是12枚,它也是3次治療量,所以它的一次量,桂枝是15克,芍藥是15克,生薑是15克,甘草是10克,大棗是4枚,由於有人說漢代的1兩,你今天大體用1錢就可以了,這只是說大體用1錢就可以了,它省略了中間的許多換算過程,結果有人呢,在開桂枝湯的時候,他記住了漢代的1兩,今天用1錢,那麼桂枝3兩,今天用桂枝3錢的話,就是9克,或者開成10克,桂枝10克,芍藥10 克,生薑10克,甘草開上6克,大棗他忘了,開12枚,大棗12枚,我說:「你怎麼這麼開藥啊?」他說:「我按照張仲景的方子量開的啊!」

你看,古代的1 兩等於今天的1錢,我今天這麼換算過來,實際上這中間省略了一個,三次吃和一次吃的問題,你把大棗還開12枚的話,你想想這個方子是不是在煮棗粥啊?所以大棗沒有折合,所以這是我們應當特別引起注意的,這樣來看,這個《傷寒論》中,有的方子吃3次,是3次量,有的方子還有吃2次的,那是2次治療量,有的方子就吃一次,像乾薑附子湯,還有桂枝甘草湯,是為了急救,急救的東西,你不能老吃啊,就是吃一次;還有的方子吃5次,像我們後面要提到的,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它是分作5次吃。

我們要搞這個藥量的換算的話,既要知道漢代的1兩,等於今天的多少克,還要知道記住這個方子要分幾次吃,那麼我們要記的東西太多了,所以這樣就很麻煩。所以在我講清楚漢代的度量衡制,漢代的服藥方法,和今天的度量衡制的關係,和今天的服藥習慣,煮藥習慣,這種不同之後,我們提出一個非常簡便的方法,經方藥量的折算,非常簡便的方法,什麼方法呢?就是說,你在一個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這個地方的,當地的醫生對於常用中藥的常用量,比方說,你是在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況下用10克,你是到黑龍江工作,你知道他那裡的桂枝,常用量就是15克,知道這麼個前提,你是在台灣工作的,台灣的常用的桂枝量就是6克,那你知道他那裡的習慣,韓國也是這樣,在漢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它是我們北京的、大陸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這個習慣以後,然後按照經方的劑量比例去套用,麻黃、桂枝、甘草,麻黃湯中劑量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話,在這個地方,麻黃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如果這個地方的桂枝常用量只是6克的話,那你麻黃用10克,甘草用上4克就可以了,這個方法是最簡便的,既符合經方的用藥習慣,也符合當地的人的實際情況,也符合當地醫生,多年來摸索出的經驗,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一種簡便的經方藥量折算方法,這個是最實用的方法。

所以你不用去記,這個經方到底吃了幾次,但是你一定知道,這個漢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間是什麼關係,在《傷寒論》中,以重量、以容量來計量的,你比方水,那麼我們今天還按容量來計量,但是有的藥呢,它是以容量來計量的,我們今天就不再習慣用容量計量了,你比方說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麼我們今天怎麼折算呢?可以折算為現代的容量然後再稱重,比方說有人稱粳米1升,現在用200毫升的粳米稱重,大概是180克,1升粳米是180克,粳米是什麼東西啊?粳米是旱稻子,旱地長的一種稻子,它和水稻是一個科的植物,但它是在旱地生長的,所以有人開白虎湯和白虎加人參湯的時候,藥房裡沒有粳米,他就隨意的說,那就抓上一把大米吧,實際上從理論上來說,大米不能代替粳米,這個白虎湯證,和白虎加人參湯證是熱盛傷津,津液不足的證候,那麼用粳米在這裡是養胃氣的,保胃氣的,你要用大米的話,它除了養胃氣,保胃氣的作用之外,它還有一點利尿的作用,我們上次不是講過嗎?它是水稻,水田裡長的東西,它還有一點利尿作用,對一個熱盛津傷的證候,嚴格的說來是不合適的,粳米1升稱重是180克,半夏半升,我們今天用100毫升的半夏,你看漢代在計量用升的時候,這些藥物都是顆粒狀的,粳米是顆粒狀的,半夏是顆粒狀的,那麼半升半夏,我們今天稱重大概是50克,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這個稱重呢,有的是我做的,有的是其他許多醫生做的,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麻子仁丸中所說的厚朴1尺,這1尺當然23厘米,23厘米是這麼長了,問題是它多寬多厚,古人沒有詳細的說,它也不可能寬,它也不可能太厚,所以《醫心方》和《小品方》都說,應當是厚3分,寬1寸半為準,我們今天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寬3.5厘米,長23 厘米,這就是厚朴1尺吧,稱重是15克,比較輕,那個五苓散一方寸匕,就是以邊長為1寸的,一個正方形的藥勺來取這個散,邊長是1寸的正方形的藥勺,來取這個散。

我在東直門醫院做住院醫生的時候,用一個邊長2.3厘米的正方形一個紙板,那個時候藥方有五苓散,我取完了之後,晃一晃不再掉了,然後稱重,實際稱重是5克,你弄得滿一點呢?也不到6克,就是5、6克,那我們就知道張仲景當時,每次給病人吃五苓散,也就是5克到6克的樣子,這個五苓散怎麼吃啊,白飲和服方寸匕,就是用白米湯,就是稻米湯來把這個藥末調和起來喝,為什麼要這樣喝,那個乾燥的藥末放在嘴裡頭,他拿水沖的話,是很難嚥下去的,常常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所以他預先拿米湯把它和起來,調成糊狀,便於吞嚥,以數量計量的藥物,我們今天還習慣用數量來計量的,比方說大棗,我們有時候習慣用數量計,那你就按數量來計,那麼桂枝湯裡頭大棗12枚,我們今天用它的一次量,那就是大棗你還寫4枚,烏梅,我們今天習慣,也有人習慣用數量的,你還是寫數量,瓜蔞,有人寫瓜蔞1個,你習慣用數量的,也可以用數量,但是,經常是,我們今天是以枚數來計量的這些藥物呢,都改成了習慣稱重了,比方說杏仁,我們不再數70粒杏仁,而稱重,所以有人稱得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多重呢?40克,桃仁100粒,稱重以後是30克,這個數字大家記下來,杏仁100粒40 克,桃仁100粒30克,枳實1枚18克,枳實1枚,選那個中等大小的,18克,附子1枚20克,大一點的附子,大附子1枚25克,野生的烏頭,烏頭個兒小,1枚5克。

還有個計量單位,叫「一錢匕」,我上次說過,對於這個錢匕的事情,說法很多,沒有考察清楚,在《傷寒論》中,大陷胸湯裡,用甘遂末,它說一錢匕,沖服甘遂末一錢匕,那麼甘遂是有毒的,所以這個東西是不能多用的,後世醫家根據實際情況呢,就是一錢匕大約等於1克左右,量是很小的,1克左右,也有的書呢,說1錢匕大概是1克到1.5克,所以這個只是供大家參考,以上我們談到的是漢代的度量衡制和經方的藥量換算,實際上在臨床應用的時候,無論是張仲景還是後世醫家,他們都是在因人、因時、因地,來隨時調整藥量的,以後我們學原文的時候提到,說「強人用大附子1枚」,那就是說身高比較高,體重比較多的人,用附子的話,要用大個的,一般的體質的人呢,用附子的話,那就用一般大小的,這不就是因人制宜嗎?因時制宜就包括了,因季節氣候的變化,因時代的變化,你比方說,漢代的時候,人們的醫藥條件比較差,又沒有那麼多的西醫、西藥,病常常得的很重,不能好的時候才找大夫,所以顯然仲景有些藥物的用量,就比我們今天要多一些,特別是一些辛溫的藥,而我們現在有些藥呢,可能就比張仲景的藥量用得多一些,比仲景的藥量用得大一些,比方說茵陳治療黃膽,我們今天用茵陳的量,顯然要比張仲景那個茵陳蒿湯那個量用得要多,這就是因為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經驗的不斷的更新,使藥物、藥量的運用發生了變化,還有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體質不一樣,氣候不一樣,水土不一樣,所以在藥量應用上,它也有差異。

我舉個在黑龍江的例子,那藥量用得都很大,我們在座的有一個同學,原來是黑龍江中醫學院畢業的,所以他在那裡講,說我們那裡都是5克、10克、15克、20克、25克、50克、100克、150克、200克,這樣來用,甚至有的人還用上500克,說:一來到這個,怎麼是3克、6克、10克,那就是因地制宜,同樣的道理,我第一次在韓國給人開方的時候,有一個攝影記者,她是神經衰弱,晚上睡不著覺,我看她舌紅,有時候他也有五心煩熱,我就用了養陰的、清熱的、鎮靜的、安眠的藥,拿了藥以後,過了幾天,他的丈夫是韓國外務部的一個大使,他會中文,他給我打電話說:「郝先生啊,你的藥有問題」,我說:「什麼問題啊?」他說:「我的妻子呢,原來晚上雖然睡不好覺,白天還能夠上班,吃了你的藥以後呢,晚上也睏,白天也睏,現在他不能上班了,這是什麼問題啊?」我說:「我這個藥有這麼好的效果嗎?」我說:「要有這麼好的效果的話,那失眠的人都該解決痛苦了。」我就說:「你的藥是你自己煮的呀,還是你在什麼地方煮的啊?」他說:「就在你工作的那個醫院煮的。」因為我剛到那個地方,對醫院的煮藥設備不怎麼了解,我到那個醫院一看,他煮藥是用一個密封的大罐子,現在我們國家也有這種東西了,煮完了藥以後,他把這個藥渣滓放到一個機器裡,既可以擠壓又可以離心,等於把那個藥渣滓拿出來之後呢,藥渣滓非常乾燥,直接放到焚燒爐就可以燃燒,所以它擠壓、離心之後的那個藥汁,也和這個藥湯混在一起,濃度高,另外韓國許多藥是進口的,從中國進口,它進口的時候,他都選最好的品種,因此他那個藥的含量,它選產地是道地的,選的藥的質量是最好的,所以它那個藥的質量好,煮藥的時候,提取的藥物的有效成分呢,濃度也高,所以呢,按照我們北京人的用量,再加上它那兒是個潮濕的氣候,人的皮膚腠理比較疏鬆,所以他對中藥的耐受量就不如北京人,因此,他按照北京人的用量,吃完藥之後,白天也睏,晚上也睏,我知道這種情況以後,就告訴他,你把原來的,給你煮的一盒藥,因為韓國煮的藥不是裝在塑料袋裡,而是裝在一個紙盒裡,就像我們牛奶的紙盒一樣,我說你把這一盒藥分成兩次吃,看看怎麼樣,分兩次吃以後,他就是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得很好,從此,我再給韓國人開方子的時候,我就按照北京人的二分之一量,像給小孩開方一樣,或者三分之二量來開,那麼我回到北京以後,還有不少韓國人來找我看病,我就問他:『你是剛從韓國回來,又馬上回韓國呀,還是在北京已經生活了好些年了?」只要這個人在北京生活三個月以上,你再給他按照韓國的那個劑量開,效果就很差,那你就給他按北京的劑量開就是了,所以只要他在北京生活三個月以上,你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這三個月,不知道他生理上就發生了什麼變化,你要還按照韓國人的那種量來開的話,他的療效就差,也許他是由於他在中國抓藥的緣故,這就叫因地制宜,好,關於這個小專題,我們就談到這裡,這一節課就到這裡,我們休息一會兒以後,接著講下面的原文。


下面是文中談到的度量衡與當今的關係。

漢代清代
1石(讀shi,在後來讀dan)=四鈞=29760克
1石=120斤=70800克
1鈞=三十斤=7440克1斤=16兩=590克
1斤=248克1兩=10錢=36.9克
1斤=16兩1錢=10分=3.69克
1斤=液體250毫升1分=0.37克
1兩=15.625克
1兩=24銖
1升=液體200毫升

1合(音ge)=20毫升

1圭=0.5克
1龠(yue)=10毫升

1撮=2克
1方寸匕=金石類2.74克
1方寸匕=藥末約2克
1方寸匕=草木類藥末約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錢匕=1.5克
一錢匕=1.5-1.8克
一銖=0.65克
一銖=100個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黃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吳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蟲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附子中者1枚=15克
強烏頭1枚小者=3克
強烏頭1枚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梔子10枚平均15克
瓜蔞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實1枚約14.4克
石膏雞蛋大1枚約40克
厚朴1尺約30克
竹葉一握約12克
1斛=10斗=20000毫升1石=2斛=100000毫升
1斗=10升=2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
1升=10合=200毫升1斗=10升=10000毫升
1合=2龠=2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
1龠=5撮=10毫升1合=100毫升
1撮=4圭=2毫升
1圭=0.5毫升
1引=10丈=2310釐米1丈=10尺=355釐米
1丈=10尺=231釐米1尺=10寸=35.5釐米
1尺=10寸=23.1釐米1寸=10分=3.55釐米
1寸=10分=2.31釐米
1分=0.231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