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賢愚因緣經》

元魏沙門慧覺譯 釋圓照白話解


阿難總持緣品第六十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諸比丘。咸皆生疑。賢者阿難。本造何行。獲此總持。聞佛所說。一言不失。俱往佛所。而白佛言。賢者阿難。本興何福。而得如是無量總持[ 總持:1、指憶念所聞之法而不忘失的能力。2、總一切法和持一切義的意思,這也就是梵語陀羅尼的譯義。總持有四種:一、法總持,又名聞總持,即不忘失佛的教法;二、義總持,即能執持佛法的義理;三、咒總持,即菩薩依定起咒,解除眾生的苦厄;四、忍總持,即能如實的把握事實的真相。]。唯願世尊。當見開示。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時眾比丘都產生疑惑:賢者阿難,過去世究竟造了什麼功德而得到這樣的總持,聽到佛所說法一句也不會忘記?比丘們便來到佛前,請問佛陀:「賢者阿難以前作了什麼福德,而得到這樣的無量總持?懇請世尊為我們開示。」

佛告諸比丘。諦聽著心。斯之總持。皆由福德。乃往過去阿僧祇劫。爾時有一比丘。畜一沙彌。恆以嚴敕。教令誦經。日日課程。其經足者。便以歡喜。若其不足。苦切責之。

佛告訴比丘們:「諦聽,記在心中。這樣的總持,都是由福德所致。在過去阿僧祇劫以前,當時有一位比丘,帶著一個沙彌,經常對他嚴加管束,令他背誦經文,每天都有規定的功課。如果沙彌背夠了經文,比丘便十分歡喜,如果沒有完成,便嚴加斥責。

於是沙彌。常懷懊惱。誦經雖得。復無食具。若行乞食。疾得食時。誦經便足。乞食若遲。誦則不充。若經不足。當被切責。心懷愁悶。啼哭而行。

因此沙彌經常煩惱,因為有時雖然背足經,但又化不到緣。如果外出乞食,較快地得到食物,便可以背夠經文;如果乞食困難費時,便不能背完規定的經文,如果背不夠經,就會被斥責。因此沙彌常常憂愁煩悶,啼哭而行。

時有長者。見其啼哭。前呼問言。何以懊惱。沙彌答曰。長者當知。我師嚴難。敕我誦經。日日課限。若其足者。即以歡喜。若其不充。苦切見責。我行乞食。若疾得者。誦經即足。若乞遲得。誦便不充。若不得經。便被切責。以是事故。我用愁耳。

這時有一位長者,見到沙彌哭泣不止,便上前詢問道:『為什麼這樣痛苦呢?』小沙彌回答說:『長者應當知道,我師父要求嚴格,讓我背經,日日都有規定的數量。如果背夠,便十分歡喜;如果我沒有背夠,便痛加斥責。我外出乞食,如果很快地得到,便可背夠經文;如果乞食費時,便不能背足經文。而假如不能背夠,便被呵責。因為這個緣故,我才發愁。』

於時長者。即語沙彌。從今以往。常詣我家。當供飲食。令汝不憂。食已專心勤加誦經。爾時沙彌。聞是語已。即得專心勤加誦學。課限不減。日日常度。師徒於是。俱同歡喜。

此時長者便對沙彌說:『從今天開始,你就常來我家,我供給你飲食,讓你不再擔心。吃完後就專心勤奮背經。』沙彌聽後,得以專心勤奮誦學,規定的功課沒有減少,每日都是如此,師徒因此都十分歡喜。」

佛告比丘。爾時師者。定光佛[ 定光佛:即燃燈佛。]是。時沙彌者。今我身是。時大長者。供養食者。今阿難是。乃由過去造是行故。今得總持。無有忘失。爾時諸比丘。聞是說已。歡喜信受。頂戴奉行。

佛告訴比丘們:「當時的比丘師父,便是定光佛;當時的沙彌,便是現在的我;當時供給飲食的長者,便是現在的阿難。因他過去做了這樣的功德,故現在得以成就總持,不會忘失。」這時眾位比丘聽了這樣的講說,歡喜信受,恭敬地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