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企求開悟之心,只管終身持續修行

淨空法師


不要急著解決所有的疑惑和問題;如上師們所說的:「緊急的事,要慢慢完成。」我常跟學生說,不要有太高的期望,因為心靈的成長是曠時費日的。光學好日文或成為醫生,就要花費數年時間,你怎能期待自己一下就能解開所有的問題,甚至在幾個禮拜之內開悟?

心靈之旅是不斷學習和淨化的過程。當你瞭解了這點,就會變得更謙遜。有句著名的西藏諺語說:「不要把瞭解當開悟;不要把開悟當解脫。」密勒日巴尊者也說:「不要期望開悟,只要終身修行。」

Don't be in too much of a hurry to solve all your doubts and problems. As the masters say: “Make haste slowly.” I always tell my students not to have unreasonable expectations, because it takes time for spiritual growth. It takes years to learn Japanese properly or to become a doctor. Can we really expect to have all the answers, let alone become enlightened, in a few weeks?


The spiritual journey is on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purification. When you know this, you become humble. There is a famous Tibetan saying: “Do not mistake understanding for realization, and do not mistake realization for liberation.” And Milarepa said: “Do not entertain hopes for realization, but [simply] practice all your life.


淨空法師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古人這兩句話,實在講是把我們從妄念的根本上拔除,「但求息妄,莫更覓真」。為什麼?你要是想真,又是個妄想,我們要除妄想,怎麼可以在妄想上再加妄想?譬如有人問我,我常常碰到,法師:我念佛幾時能得一心?他念念想得一心。我就老實告訴他:你沒指望,你這一生當中不會得一心。他說:為什麼?因為你有一個一心的妄念存在,你就得不到一心。想得一心這個念頭沒有了,你就是一心,還有一個求一心的念頭在,你怎麼能得一心?我說的都是老實話,沒指望,一定要曉得。
所以說「莫更覓真」,絕不求真,妄的去了就是真,妄的去了再想一個真,那就變成妄。上求佛道,不能有上求佛道這個念頭,有上求佛道的大願,不能有這個念頭,有這個念頭就求不到。所以告訴你實無所求、實無所度,把這個念頭息掉,只要去做,自自然然就圓滿成就;都是這個意思。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所謂除妄,實無可除。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這是我剛才講的比喻,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就這麼一回事情,妄心就是波動,它是一不是二。

「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的法界,就是你真心波動變成幻相。「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心開是開悟了,覺悟、明瞭了,不再迷惑;念息是分別、執著、妄想沒有了,這個時候「全妄即真」。那個妄在不在?在,在是真的,樣樣都是真的,曉得波就是水,不要再去找水了。雖然妄相在,《華嚴經》上說得好:「理事無礙」,理是真,事是妄,真妄不相妨礙。真妄不相妨礙,那個妄相妨不妨礙?也不妨礙,「事事無礙」,事跟事也沒有妨礙了,這真正得大自在。

我們今天事跟理有妨礙,事跟事更是妨礙,這是什麼道理?理沒有透徹,事實真相沒有搞清楚,所以才產生許多的誤會,造作一些冤枉的事情。本來統統沒有的,我們要說本來可以避免,這個話說得都太勉強了,根本就沒有的事,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多的事?都是理沒有搞清楚,事實真相不明白,不知道全妄即真。

「所謂除妄,實無可除。」佛法裡常講要斷妄、要求真,這些話都是佛的方便話,是佛對於初機同學所說的方便語。這個講法他好懂,叫他斷惡修善,慢慢的把他這個境界提升。對於老修行,那就不是這樣說法,為什麼?這一種說法、修法不能見性。因為他分別、執著沒離開,必須更進一步告訴他真實的,因為妄就是真,要是把妄除掉,真也沒有了。波就是水,波不要了,水也沒有了,你要了解波就是水。那要怎樣見到水?讓那個波平息下來,原來它就是的;不可以去了波,去得個水,得不到的。我們把妄斷掉了、滅掉了,去找個真,真也沒有了,哪有真!真就在妄中。

「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這是大乘佛法,我們常講高度的智慧,高度的善巧,真正是善巧達到了極處。心量愈小,波動就愈大,心要是拉寬,波就拉平了,再拉,拉到大的時候,自然波動就沒有了,這個法子很妙!譬如,我們看波動最大的瀑布,瀑布都是很窄小的,水流得很急,它才有這個現象,假如把口拉寬,它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我們那個心也是如此。心量愈是窄小,它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愈嚴重,波動就愈嚴重,心量愈來愈寬大,波動的幅度就愈來愈減少。大乘法用這個方法,大而化之。
所以我們的心量要大,起心動念不要想自己,不要想家庭。起心動念,佛教給我們要學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就是大而化之,大到無限大,這才好。所以起心動念,我們都想到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佛要度一切眾生,是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要生這樣的心,這個心是大心,這個心量就把煩惱、妄想轉移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不要斷,自然就沒有了。你真的要想去斷它,好困難,斷不掉!你不斷煩惱,好像煩惱還不起作用,愈想斷它愈多,愈想斷它好像它的力量愈大,這都是事實。所以大乘法方法巧妙,讓我們心量擴大,把它自自然然轉變,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轉變了。


古德說:但求息妄,莫更覓真。若一覓真,即成為妄。必妄心分分除,真心分分現。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若一覓真,即成為妄。」這在修行過程當中,是一句非常重要的開示。所以古人教人修行,就是說:你就一直去,不要回頭,不要猶豫,自然就成功了。

譬如叫你念佛,念佛會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你聽到了,認真念佛了。念佛求什麼?先求功夫成片,念了幾年,功夫還沒成片,再念幾年還不成片,念一輩子也不會成片。為什麼原因?因為你有一個功夫成片的妄念在當中夾雜著,所以它不能成片。你有一個求一心不亂這一個雜念在裡面,夾雜在裡頭,決定得不到一心不亂。

不能求真!妄去掉真就現前,你何必再求真?求真就是一個妄想。你要想證果、要想成佛,有一個念頭「我要成佛」,你就決定成不了佛,你有個念頭「我要證阿羅漢」,你算了,你這一輩子證不了阿羅漢。阿羅漢、菩薩、佛都是成就的正果,正果裡面沒有妄念、沒有妄想,你老是還有一個妄想、妄念存在心裡,你怎麼能成正果?所以這個要緊,「但求息妄,莫更覓真」,妄去了就是真。

「必妄心分分除,真心分分現。」像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從哪裡來的?就是那個妄一分一分的斷,妄斷一分,真就現一分。好像一面鏡子,這個鏡子蓋了很多灰塵,都不起作用了,我們去擦它,我們擦掉一塊髒的東西,那一塊就現前,它就起作用,就照了!再多擦一點,它那光明又多透一點,就是這麼個道理。只要除妄就行!妄一定是漸漸除,不可能一下就除乾淨,所以菩薩五十一個階級,就是這樣分的。愈是高位的菩薩,他那個妄就愈少,留得愈少;愈是位次低的,他那個妄還留得很多,就這麼個道理。所以妄心分分除,真心分分現。


等覺菩薩,尚有一分法執未破,必至佛果,方究竟捨。故佛法自始至終只一捨字。捨者,正是不住空、不住有。

這是為我們說明,大乘佛法的修學總綱領,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行於布施。行於布施要緊的是要不執著,也就是世尊所說的應無所住,這就是捨,空有兩邊都捨。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沒有別的,唯有「捨」而已。「捨」,也就是平常講的放下。

到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這是最微細的無明,也就是執著;因為這個執著沒破,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這個相現前,所以這品無明叫生相無明。

十法界這些現象從哪裡來的?人類的起源、宇宙的起源,怎麼發生出來的?怎麼樣發展變到現前這個境界?現在很多科學家、哲學家都不斷的在研究探討。而這個問題,大乘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就是一念生相無明;只要有這個存在,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就存在,這一點點執著沒有了,這個現象全都不存在,所以叫它做「生相無明」。生起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就是從這個一念生的;也有大乘經上說一念不覺,就是最初那個一念;都是指等覺菩薩最微細的這一分法執,他沒有破,破了之後就成佛。

而實際上,每一尊佛到這個境界,他這一品生相無明都不破,保留著。他有沒有能力破?有!隨時都有能力破,但是他不破。為什麼不破?為了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他要一破了,他就完全走了,那還有什麼眾生好度?沒有了。

永嘉大師講「覺後空空無大千」,那個大千都空了,還有什麼眾生好度?度眾生實在講,佛經上講的比喻「夢中佛事」,很有道理。夢裡面覺悟了,夢裡面還有眾生在顛倒錯亂,自己曉得我是在作夢,不妨在夢中說法,幫助那些沒悟的眾生覺悟,幹這個事情。如果他一下醒過來,夢中境界就沒有了,夢裡面眾生就沒人度。這是真正慈悲到了極處!在佛法裡面,這叫留惑潤生。留著一品生相無明,其他的都不保留,統統放下了,唯獨這一品保留。因為保留這一品,他才能夠在十法界,像《普門品》裡面所說的,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能示現什麼身,這一品生相無明破了,那就全部都沒有了,所以他要留著一品。

我們看佛,佛也留一品,佛要不留一品,怎麼能到這個世間來示現?只要來示現的,都留一品,最後的一品生相無明都保留。但是我們要曉得,他不是沒有能力斷,有能力而不斷,這不斷是為一切眾生,這叫大慈大悲。所以到果地,方是究竟捨。

「不住於相,要在證性。」學佛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見性,不僅僅是禪宗標榜著明心見性,大小乘無論哪一個宗派,沒有例外的。若不見性,那就不是佛法。

什麼叫見性?自性是宇宙萬法的本體,見性的意思,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見到了,徹底明白了,究竟明瞭了,這就叫見性,這才能解決問題。

「執相即著有」,執著在現象上,就著了「有」,心裡頭有了;「不執即著空」,叫你一切不執著,不執著空了,什麼都沒有了,其實你已經執著空了;都在執著,不可能不執著,「是一切凡夫通病」。

「小乘與凡夫相反,了知身相是幻,證得偏空,而了生死、出三界。然又得一病,病在著空,此空仍是相。」六道凡夫著有,小乘人見思煩惱斷了,知道身是「緣生之法」,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這個身相,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了。

那個身不是我,是什麼?是我所,我所有的,不是我,是我所有的。我所有的,關係就比較疏了,譬如這衣服,我所有的衣服,把身體看跟衣服一樣,衣服髒了,你可以換一件新的,很容易換一件,身體壞了,馬上再換一個新的身體,就像換衣服一樣,沒有恐懼,沒有痛苦,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

而我們凡夫執著這個身就是我,所以你要叫他換個身體,那痛苦得不得了,死去活來,捨不得!執著了。這叫迷惑,執著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阿羅漢比我們凡夫高明,不執著這個身,他證得空。什麼叫「偏空」?偏是對圓講的,不圓滿,偏在一邊,執著空。執著空那也是錯,就是前面講的「執相即著有、不執即著空」,小乘人執著空。他比我們好一些,他出三界六道輪迴了。問題在哪裡?問題在他不能見性,前面講「要在證性」,他沒有辦法證得自性。原因在哪裡?因為他執著空,空還是一個相。世尊在《楞嚴經》裡面,講得很詳細,小乘人也是有病。


須知有體必有用,有性必有相。只須知相之虛妄即可。如又執著空,即墮於斷滅。性與相是不異,相即性之表現,性即相之根本。

性是相(現象)的本體。這一樁事情,說難似乎不難;說不難,好像也很不容易。原因在哪裡?

我們無量劫以來,在這個迷惑顛倒錯亂的境界裡面生活,已經養成習慣,佛雖然為我們說明,雖然為我們點破,可是離開佛堂之後,還是過的老樣子,還是在老習慣裡面生活,這個問題就麻煩了。

也就是說,大乘佛法真實的受用,你就很難在日常生活當中去兌現了。所以一定要再認識、再肯定,也就是像前面所講的:不斷的去重複、不斷的去肯定。使事實真相能逐漸為我們覺察,這就叫功夫。

首先認識事實真相的三方面|體、相、用。體是心性,本經裡面講性,有的時候也講心,體是心性,作用它就現相,有體必有用。如果體要不起作用,體毫無意義,也不能稱之為體。體必有用,起作用一定現相,現十法界依正莊嚴之相。

體能現,相所現,能現是一個,所現的無量無邊。能現的永遠不變,所現的千變萬化,這個一定要搞清楚。會變的我們就叫它虛妄,不變的就是真實。

說到這個地方,諸位要是略略能夠領略到一點,你就曉得佛為什麼要我們證性,證性就是不變。變裡面苦,生老病死苦,不變就不苦了。不變的話,我們世間人常講青春永駐,那多好、多自在!

叫你證性,就是找到不變的。我們現在變的相裡頭有不變的性,你真能把這個性找到之後,說老實話,那個相也就不再變了,好處多!好處不可思議。曉得相是虛妄的,相不重要,性重要。相既然是虛妄的,不是重要的,你何必去執著它!可以用它,不要去執著它,這就對了。


吾人用功,須先觀照,久久方能照住,最後能照見。

這是講整個功夫過程的三個階段。初學的人要用觀照功夫,「觀照」就是我們前面所講的提高警覺,常常想著佛的教訓,想佛的教訓一句兩句就可以,不要太多,太多反而用不上,愈簡單愈好。《金剛經》上隨便那句經文都可以, 一兩 句,境界現前馬上就提起來,不要忘記。

念佛人就用一句阿彌陀佛,這個方法非常之妙,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遇到的時候,才起心動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把這個境界恢復到平靜。換句話說,時時處處、念念之中,要保持心地的清淨,心裡面不可以有一樣東西,真正做到心地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憂慮,沒有牽掛,常常保持。這個心裡面只許有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牽掛,什麼也不放在心裡,你就得大自在了。生活一切都隨緣,你就會快快樂樂,那是真的快樂。這是觀照功夫。

觀照久了就得定,也就是說我不要用這功夫,心都能保持清淨,這個心在一切境界裡頭,它不會為環境所轉,不會為外境所動,那這就叫得定,「照住」就是得定。到底要多長的時間?這是因人而異,每一個人不一定,我們的根性不相同,修行的環境不相同,功夫不一樣,有的人三年五年就得定,有的人要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得定,這個不一定的。

「照見」,這是到第三個階段。這個階段在大乘法裡面叫真正成就,得定不算是成就,照見是成就,照見就是開悟了,我們講的「明心見性」,這個見就是見性,就是前面講的證得本性。

這三個階段,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也不例外,但是名詞不一樣,淨土宗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是觀照,比這個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層叫「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照住,再提升叫「理一心不亂」,那就是照見。所以在階段上講完全相同,只是用的名字不相同而已。

但是淨土宗的方法,比一般大乘要巧妙太多了,它的方法簡單、容易,所以叫做「易行道」。任何一個人都可以修學,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句佛號你念六個字也可以,你念四個字也可以,都可以。你大聲念也可以,小聲念也可以,快念也可以,慢念也可以。怎樣念得才如法?不必問人,念得自己很歡喜、很快樂就如法,一句佛號念到底,自自然然念到不被外面環境所轉,功夫就成片了。心裡面沒有妄想,沒有雜念,念念都是佛號。還有在境界上有這個情形,確實我沒有念佛,心裡也沒有念頭,耳朵裡聽的有佛號,聲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不要害怕,這是正常現象,表示你的功夫得力了;你也不要歡喜,也不要傲慢,繼續念下去。雖然有這個境界,如果你要是三天不念,就沒有了,不會永遠保持的。可是你要是常常念,這個境界會常常現前,這是很平常的事情,一點都不稀奇。

念到妄念都不生了,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會起心動念,不會分別執著,那就得定,那就是事一心不亂。念到見本性、破無明,這是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照見」,大乘佛法裡面所講的止觀圓滿的境界。

各宗用的名詞不相同,其實它的境界,方法的層次,完全是一樣的,這也正是印證了佛菩薩常說的:「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這都是事實。然後我們對於自己修行這個法門,以及別人修行的法門,不會受到影響,不會讚歎自己,毀謗別人,不會有這個見解,自自然然自己會謙虛,會尊重別人,這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