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論 毗缽舍那 三十八》

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7/20


總之,我們已經將《略論》中廣的意義講過了。總結來說,如果依三士夫之道(的修持次第),我們是可以成就遍智佛果的。

下士夫之道的法類已經講過了。下士夫可以分為唯下士夫和特別下士夫。唯下士夫,指不承許佛法或承許佛法,但不知如何修持的這些人,是不會想到有未來世。

特殊下士夫主要的修持之上,從依止善知識軌理開始,思惟暇滿人身難得義大,易壞,思惟三惡趣苦。若想遠離三惡趣及得到人天果報,就必須守護斷十惡業的戒。

中士夫修持是在原有的下士夫修持,再增加思惟總別輪迴痛苦,生起要脫離輪迴的求脫心,了解到輪迴的因源自於業和煩惱,生起想要斷除業和煩惱,因而去學習三增上學,另外還要嚴謹的守護所受的別解脫戒。

中士夫必須斷除業和煩惱。斷除業和煩惱的方法,就是學習三增上學。三增上學的戒增上學,包括了在家戒和出家戒,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等戒,另外還有菩薩戒和密咒戒,這些都涵蓋在戒增上學當中。

定增上學最主要的是奢摩他。定(三摩地)並不一定就是奢摩他。若以斷除煩惱為主,那麼,定增上學特別就特指奢摩他了,這個奢摩他是指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慧增上學就是毗缽舍那。中士夫當然以斷除煩惱為主,因此,中士夫的毗缽舍那就是指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

定增上學和慧增上學,是指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尤其是指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並非未證得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就沒有定和慧的增上學,也有未證空性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比如中士道的中士夫就是這樣,他們沒有證得空性的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但,他們也有定增上學和慧增上學。

修持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主要來修上士道者。以下士道和中士道為上士道的前行。修持時也不是驟然就去修上士道,而是從下士道、中士道,再往上登入上士道,道次第的修持就是應該這樣,這樣的修持方法是比較好的。

這裡說的共中士道,它的根本是以上士道為主,因為要登到上士道的關係,所以,也要修持下士道和中士道,所修的下士道就稱為共下士道;中士道就稱為共中士道。道次第的修持就是這樣,主要是以生起上士道為主,兼而去修下士道和中士道。

另一類是不想要追求解脫或遍智,只想遠離三惡趣苦及得到人天果報,這樣的修持就是唯下士道。如果是中士道的修持,並不會以上士道為他所追求的,只以他獨自一人能夠解脫輪迴為目標而修持,他所修的就成為唯中士道,也就是不共的中士道。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都一樣可以分為共和不共之道。

道次第基本上的修持也這樣。例如某人要蓋房子,心中會先現起房子的總義或義共相,也就是會先現出整個模型。道次第的修行也是一樣,以上士道為我們修行的目標,為了一切有情,想求證遍智、解脫的果報。心中想著,如果不從下士道開始修,就不可能得到遍智和解脫的果報,所以,必需從下士道如理的來修持,然是中士道,進而登到上士道。

請看文,「如是若將中士諸法類貫入其心,如自墮於海,有情諸母亦皆同爾,而為作意,修習慈悲為本之菩提心,如何能生,須當勵力。」貫入其心,就是善加修持。如自己墮於輪迴海當中,如母有情也都跟我們一樣,心中作出這樣的禪修,就是修持「願一切眾生具足樂」及「願一切眾生離苦」的慈悲為本的菩提心。

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口訣)可以分為兩種,一類是七重因果的口訣;另一類是自他相換的口訣。七重因果,是根據阿底峽尊者所寫的《道炬論》;自他相換,是根據寂天菩薩所寫的《入行論》。依這兩種口訣都可以生起菩提心的。自他相換的口訣比較難修,是極利根者在修的,七重因果比較容易,屬於比較鈍根所修的。

不管你是依於七重因果或自他相換,都可以生起菩提心,因此,我們應該依於這兩種當中的任一種生起菩提心。心中沒有生起菩提心,就是修六度或密咒中的生、 圓二次第,都如同無基而建樓閣一般。請看文,「此若無者,則六波羅密及二種次第等,皆如無基而建樓閣。」此,指菩提心。二種次第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沒有打地基就要蓋起樓上的建築,連樓下都沒有,怎麼可能將樓上建起來呢?

要生起造作菩提心或無虛偽菩提心,應該要先依著七重因果或自他相換中的任一種口訣來修,這樣才有可能生起。生起造作菩提心或無虛偽菩提心之前,先修三士夫之道,也就是先修特別的下士夫、特別的中士夫之道及上士夫之道,至少要學習如何生起造作的菩提心,這樣才能進入六波羅密多或密咒當中來行持,如此,你的能力才能夠生起來,否則,你若對七重因果發菩提心的方法一無所知,就直接求灌頂,將如同上面所舉的例子一樣,根本沒有地基就想蓋樓閣,也就是根本沒有東西能把這個樓閣支撐起來。

請看文,「若於彼稍生一二領受之行相,則以儀軌受戒,於其學處而為努力,以堅固願心,應聽聞諸廣大行,了知行止之諸界限,於彼而生希求。」彼,指菩提心。雖然沒有生起無虛偽的覺受,至少生起為利益一切有情而證佛果的這種造作菩提心的體悟,這種體驗生起來之後,就可以依著願心的儀軌受持願心。有一類是在有阿闍黎的狀況之下來受的;另一類則無阿闍黎的狀況之下來受的。依著願心儀軌受持之後,就該要努力於願心的學處,這樣才能使所發起的願心堅固。

接受儀軌受願心時,受戒的地方要灑掃乾淨,用薰香或甘露水薰、灑灑淨,因為我們要在受願心戒的地方迎請諸佛菩薩,所以,要先灑掃乾淨。灑掃乾淨後,擺上佛像、佛典、佛塔,再擺上菩提心王(阿底峽尊者),沒有的話,至少也要擺上本尊或上師的法照、擺上八供等供養。全部擺設好,先三頂禮,蹲下依著受願心儀軌念誦。很多地方都有受願心的儀軌,比如《六咒瑜伽》裡面也有,彼此之間的詞句可能有些差異,意義都是一樣的。不管用哪一種儀軌受願心,都要念三次。跟著師長來受的話,就隨著師長念誦,如果是自己受的,就自己照著儀軌念三次。

受完了願心戒,就要努力守護學處,這樣所發起的願心才能夠堅固。有些人對學處沒有很努力守護,所發起來的願心就容易退轉,如果你有好好守護學處的話,願心就不容易退轉。要守護學處之前,一定要先依著儀軌受願心戒才可以。

依著儀軌受願心,並不是受行心。依著儀軌受願心前,對於發菩提心必有一些覺受生起來,然後依著儀軌受了之後,縱然為性命,也絕不捨棄所發的願心,相反的,只有讓願心不斷的增長而已。

受了願心之後,依著儀軌來受持行心的,行心受戒後,應該守護,不要染犯十八根本墮及四十六惡作。如果早上染犯,晚上就要懺悔;晚上染犯,也不可以留置到隔天,就是不與墮罪共生存一晝夜的意思。即使是犯了小小的輕罪,也不與它共存。可是,我們有時候會因為一些違緣的關係而去染犯,早上染犯,晚上就要將它懺盡;晚上染犯,當下就要將它懺盡,不與它共存一晝夜。

「應聽聞諸廣大行,了知行止之諸界限,於彼而生希求。」受願心之後,應該讓所發的願心堅固,堅固之後,應該學習如何行持佛子的廣大行。欲行廣大行之前,要透過聽聞,不先聽聞,來了解行持的話,可能就不知道如何行持了。佛子的廣大行包括六度及四攝法,所以要先透過聽聞,才能了解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等六度及四攝法應該怎麼修。對於佛子的廣大行,我們必須要先透過聽聞才能了解如何行持。

「了知行止之諸界限」,透過聽聞才能了解六度行止的界限。行,是持六度,行六度,就是入於六度的行持;止,要禁止或戒除的,包括慳吝、犯戒、瞋恚、渙散、劣慧等等都是。你要了解行和止的界限,那就必須要透過聽聞。

對於六度行,生起一心想要去行持的希求心之後,就要依著受行戒的儀軌來受戒。聽聞六度的行和止,並了解它的界限後,接著就要依著受行心的儀軌受行戒,受了行戒後,就可以實際去行持、修習六度及四攝法了。請看文,「彼若生者,即以儀軌而受行戒,於成熟自身之六度,及成熟他身之四攝等而修習之。」

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和奢摩他,事實上已經涵蓋在六度當中了,六度中的靜慮度就是指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慧度就是指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成熟自身的六度和成熟他身的四攝法是真正的菩薩行,我們可以做得到,也有能力可以做到,而且有機會去修的。

依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次第來修持,盡量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我們現在也只有造作的菩提心而已。受造作菩提心就是願心,我們要依著堪布或上師來受。

在師長面前受的話,師長大部分都會先解說,依次釋義,讓我們這些受戒的人依著次第性作思惟,接著隨師長受願心儀軌。受願心戒後,師長應該對弟子解說受願心戒之後的學處。告訴受戒者什麼是根本墮?什麼是惡作?並說明何者為根本墮和惡作的體性?何者該取何者該捨?何者應該入於行持和該禁止的界限在那?這些都是師長必須對弟子解說的。

有一些師長在傳戒時,只有照著儀軌講下去,弟子對於該守、該捨都搞不清楚,那就很容易犯根本墮或惡作了。所以,身為傳戒的師長應該要對弟子說明,如果你不說明,弟子就不知道。我們現在雖然只是發起造作菩提心,但也算得到願心的戒。

就應成派的角度來說,以悲心或菩提心攝持,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奢摩他)及智慧(毗缽舍那),都可以成為六度波羅密;自續派卻認為這樣不能成為六波羅密,算是六度的修持。離開了悲心和菩提心修布施,這樣的布施並不是布施度,也不是布施度的修持,只是一般凡夫的布施而已。我們以造作的悲心及造作的菩提心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只是隨順布施、持戒、忍辱而已,並不是真正的六度,也不是六度的修持。

布施和布施度是不一樣的。布施,是給予他人自己的身受用、善根、法等;布施度,則是以悲心和菩提心攝持施予他人身受用及法等。

請看文,「別於根本墮罪,當捨命守護,中下品纏及諸惡作,亦勵力而毋令染,設或有犯當於還淨而精勤焉。」別,是特別、尤其的意思。對於根本墮,尤其更應該要捨命守護。菩薩戒有十八根本墮、六十四惡作及四品纏,這些都要努力守護。密咒戒則有十四根本墮及八處墮,也都應該要捨命守護。

當我們努力防範不染犯根本墮的情況下,也可能發生死亡的情形,這時應該要歡喜而死,寧可捨命守護而不染犯根本墮。其實這只有真正的菩薩才做得到,我們就比較困難了。對於中下品纏及諸惡作,我們一般都很容易染犯的,一旦有染犯,就應該要迅速的努力於還淨。

請看文,「次於後二度特須修學,於修靜慮法善巧已,則修三摩地而於清淨之二無我見,當如何能於身心生起而得之,須知住於見上修習之規而為修習耳。」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學習奢摩他和毗缽舍那後面這二度呢?大乘的究竟所應證就是佛果,阻礙證得佛果的最主要的障礙是所知障,真正能與所知障對抗的就只有空性,因此,我們要在這一點多加努力。

靜慮度和智慧度,一樣的也須緣念於空性,同時要以悲心、菩提心為助伴,之後再以止觀雙運對治所知障,就是讓止觀雙運成為所知障的對治法。止觀雙運必須有悲心和菩提心為靠山,如果沒有悲心和菩提心為助力,那是無法斷除所知障的。像聲聞、獨覺也有止觀雙運,可是,他們沒有悲心和菩提心為助力,因而只能斷除煩惱障。

「次於後二度特須修學,於修靜慮法善巧已,則修三摩地而於清淨之二無我見,當如何能於身心生起而得之,須知住於見上修習之規而為修習耳。」後二度,指禪定和智慧二度,這二度特別需要去修學。「於修靜慮法善巧已」,靜慮法就是指奢摩他。

請看文,「於如是之靜慮及慧,施設止觀之名,除於此二更無餘者,是受菩薩律儀已,從彼學處中而出也。」將靜慮度和智慧度安立一個名字,稱為止觀。止觀之外,就再沒有另外的靜慮和智慧度。止和觀,指的是菩薩心相續當中的止和觀,除此之外,在菩薩的心相續當中,就沒另外的靜慮和智慧度。從我們受菩薩戒起,就要開始學習六度。六度中涵蓋禪定度和智慧度,即涵蓋有止和觀了。

請看文,「此亦須修下下道時,於上道愈起欲得,若聽聞上時,於下愈起欲修也。」當我們越修資糧道,就越生起想要得到加行道的心,同理,修下下道就越生起想得到上上道的心。我們越是聽聞加行道的教授,應該要越生起想修資糧道的心,越聽聞上面道的教授,就會生起越想要修下道的心。

到這裡,已將整個道次第講完了。從一開頭依止善知識軌理,到結尾的毗缽舍那之間都講完了。《略論》最後還有一個科判,特別講到修金剛乘密咒法。因為有一些人會想要趣入密咒道修持,所以,《略論》又增加了這一部分。

就顯教而言,整個道次第是從依止善知識軌理到結尾的毗缽舍那,若涵蓋密咒,就是從開頭的依止善知識軌理到最後的金剛乘果位之間。目前,我們只講到顯教的部分。

請看文,「修彼等時,亦須斷除分別,使心平等,如是若於引道之善知識敬信微薄,是則斷善妙資糧之本,故於依止法須應努力。」彼等,指從一開頭的依止善知識軌理到結尾的毗缽舍那。修這些時,應該要斷除有的取修而有的捨修的分別心。當著重某一點來修,勢必將其他的捨掉,斷除這種不平等的修持心,就是對於每一個主題都要等分來修。

當我們要塑造一尊佛像也是一樣。從佛像的頭到腳,全身都要做得好。花了錢,若只將佛像的眼睛做得很美,手和腳則隨便做做,看起來會覺得很奇怪,這就是不平等。我們修道次第也是這樣,有些人只重在依止善知識軌理,其他部分輕忽了;有一些人著重在其他的品類,輕捨了依止善知識軌理,這樣的修持等於斷了道的根本,若斷了道的根本,是不可能生起證悟的。

「如是若於引道之善知識敬信微薄,是則斷善妙資糧之本,故於依止法須應努力。」要是對引導道次第的善知識,生起極少敬信心,可說是斷了善妙資糧的根本,所以,對於善知識的依止應該努力如理實踐。再者,如果只著重依止善知識軌理,將這一點修得很好,至於其他應該禪修的品類卻不努力,這樣也生不起證悟的,也應該在其他的暇滿人身難得、義大、易壞等道理去思惟。

請看文,「若於修行勇銳微弱,當修暇滿法類,倘於此世耽著若甚,當修無常及惡趣過患以為主要。」若只貪圖此世,根本就生不起希求來世的心,因此要多思惟死、無常、必定將死、迅速會死及死後可能會投生到三惡趣,然後思惟三惡趣的痛苦,利用這種思惟捨棄對此世耽著的心,這樣才能生起追求不墮入三惡趣的方法,有這樣的心,才有可能生起追求來世的心,才會努力於能得到人天果報的善巧方法,也就是行持十善業的心。

請看文,「若見於所受制之界限緩慢,則修業果為主。」受過別解脫戒、菩薩戒甚至密咒戒,受戒時做了很多承諾,承諾就必須守很多遮制、戒律。若對於應該要守護的遮制不在乎,也就是對學處不在乎的話,那就必須要修業果才能去除這樣的心。

請看文,「若於生死厭患微小,則求解脫惟成虛語,當思生死過患。」對生起厭離整個生死輪迴的心非常微小,就是生不起這個心,你說有求解脫的心也不過是口頭說說而已,此時就要去思惟輪迴的過患,這樣才有可能去除這種心。

請看文,「若任何所作於為利有情之心不猛,是斷大乘之根本,故須修習願心。」對於自己所做的任何善行,若無法生起因想利益一切有情,而作這些善行,可說是斷了大乘的根本,那麼就要再回頭修習願心,才能讓這個心猛利的生起。

請看文,「若受菩薩律儀,於行修學,其執相之繫縛若過堅利,宜用理智破壞執相之所緣,於如空如幻之空性而修習。」菩薩律儀指行心戒。修學菩薩行時,執實的繫縛過於牢固的話,就要用理智(悟得無我的比量、心或現證無我的慧)來破壞執實所緣,之後就於諸法如空如幻的空性上來修習。

請看文,「心若不住所緣,而作散亂之僕使,則當修心一境性而為主要,是諸前賢之所說。」修習時,心如果無法安住於所緣境上,就變成渙散的僕人了,也就無法安住在所緣境上。此時應當修心一境性,修住心時,心要專注於對境上,以這樣子為主要的修持,這是先前所引的祖師們所說的。

請看文,「由此為例,諸未說者,如應了知。」這邊的詞句非常簡短,其他還有很多沒有提及。我們也要從其他地方了解。

請看文,「總之莫成一品,須令身心於一切善品而能安住也。」總之,不要讓自己成為片面的,「須令身心於一切善品而能安住」。我們在修持和聞思時,都不要成為一個片面的修持者。

「莫成一品」就是不要成為片面的意思。比如布施、持戒修得很好,卻沒把忍辱修好,這樣將會發起瞋恚,一發起瞋恚,將布施或持戒的善根都破壞掉,等於你所修的布施和持戒都失壞了。如同在田裡很認真耕種,天空卻降下一大堆冰雹,把田裡的東西通通都打壞了。另外,即使你有好好修布施、持戒和忍辱,卻沒有靜慮和智慧,那也沒辦法成就解脫和遍智。所以,除了布施、持戒和忍辱之外,你還要修靜慮和智慧,當你修布施、持戒、忍辱和定慧時,也都必須要有精進。

一個懂得修行的人,即使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只要布施小小的東西,也可以積聚廣大的善根,原因就在於他懂得去配合悲心和菩提心來做布施。像我們沒辦法生起真正的悲心和菩提心做布施,至少也要生起造作的悲心和菩提心,這一點我們應該可以做到。此外,布施時,要生起願意施給的惠施心,以這種心,再加上真正的悲心和菩提心,我們所修的布施就會成為真正的布施度。沒有真正的悲心和菩提心,只有造作的菩提心,所修的也算是隨順的布施度。布施後,對自己所的布施生起隨喜心,那麼,善根就會增長兩倍、三倍以上,又將這善根迴向於廣大菩提,乃至我們未證得菩提之前,這個善根是永不失壞的,而且,所感的果是永不殆盡的。

這邊說不要使自己成為片面者。佛陀講了八萬四千法蘊,光是一個法蘊就涵蓋了很多,所以,不應該只滿足於某一個法門。對這個法門有所了解,就認為自己很懂並生起我慢,不應該這個樣子。如果生起我慢之外,還對佛所說的四部宗派的見解、四諦、三乘的法或八萬四千法門全部都採取輕視的態度,這樣的人真的就成為一位片面者了。

當我們聽聞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隨順佛的密意了。若想了解八萬四千法門,就必須依著具量的士夫所寫的論著加以了解。我們所依據的論著之中的道理,也應該不被正理及現前所危害,否則就成為損減佛的密意了。

用簡單幾句話說明《略論》和《道炬論》具有四殊勝及三特色。這一點《略論》的開頭有提到,《道炬論》具有四種殊勝和三種特色,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它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說佛是非常殊勝的,因為他具有三十二相和八十隨行好。說到四種殊勝和三種特色,都應該一個一個說明,而四殊勝和三特色已全部涵蓋在三士夫之道當中。

依願心和行心兩儀軌,受願心戒和受行心戒之後,就要學習菩薩的六度學處,這些都指上士夫(大乘道)而言,就是,從生起為利益一切有情,到求證佛果之間所有的修道,都攝於大乘道當中。

生起菩提心的覺受,依願心的儀軌受持,再聽聞菩薩學處,了解菩薩行心戒的界限,就是行止的界限。生起想要修持菩薩廣大行的心後,就可以去受行心戒。受行心戒時,最好生起無虛偽的菩提心。不過,造作菩提心也一樣是可以受戒的,我們都是生起造作菩提心而受戒的。

受戒就是這樣。以受別解脫戒來說,可以在生起菩提心之前受,也可以在之後受;別解脫戒時,至少要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為因而受,並不一定要生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也不一定要有無虛偽的出離心,即使有造作的菩提心也可以,不一定要生起無虛偽的菩提心才可以受菩薩戒。

到這裡為止,都是講顯教的部分。事實上,佛最至高無上的密意還涵蓋有密咒乘。站在密咒乘的角度,要成就佛果務必在顯教的基礎之上增加密乘。

沒有進入密咒乘,只在顯教中修行,可以進登到十地,若想再往上走,沒有增加密咒道,可能就沒有辦法了。因為阻礙成就佛果的微細所知障還在,真正對治細品所知障的正對治法,證空慧或對境空性(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是一樣的。顯密之間證空慧的心卻有很大的差別,就顯教的證空慧是較屬於粗品的。

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才登到第十地,這是依著顯教的方式,因此,可以登到第十地。十地後,又增加了密咒的修持,因此才能成佛的。這也是一種修持的方法。有一類人依著下士、中士、上士道的修持方法,然後進入密咒乘修。由此可知,下士、中士和上士等三士道,不僅顯教要修持,密教也是必須修的。顯教須要有三士道的修持,到了密乘,也是須要的。因此這三士道是顯密的共道。

若只想進入密咒乘的人,也必須在下士、中士和上士道的修持上有一些體悟,再去求取灌頂,接著就是嚴格的守護誓言。

◎問:剛剛以布施為例,講到布施和布施度的差別,然後再講到斷煩惱障和所知障,是不是可以請格西以持戒為例,說明持戒和持戒度的不同之處,及斷煩惱障和斷所知障怎麼區分呢?

◎答:持戒是大家所知道的。以應成派來說,如果有菩提心攝持或有菩提心為助伴的話,所修的持戒就會成為持戒度。以自續派來說,他們認為「度」只有佛才有,菩薩的心相續當中並沒有「度」或「波羅密」。可是,應成派說:只要用菩提心來攝持,即使你只有持一個戒,也可以成為持戒波羅密。自續派說:即使你用菩提心攝持修持戒,也只能成為持戒度的修持而已,更不用說離開了菩提心來修持戒,這樣的修法僅僅成為人天果報的因而已。

以所知障和煩惱障來說,只要證空慧就能斷除煩惱障;斷除所知障,用智慧度。斷除煩惱障並不需要談到「度」,只要證空慧就可以了。斷除所知障就一定要有智慧度了,其他的幾度是沒有辦法斷除的,只有智慧度才可以。其他五度,只是智慧度的支分或助力而已。《入行論》第九品一開始就講到:其他的度都是智慧品的支分,能仁是這樣說的。

必須用智慧度斷除所知障。細分所知障有大、中、小等很多品類,要斷除這麼多品類的所知障,也不是很短暫的時間之內就能斷除的,必須要經過多生多世不斷的將它斷除,還必須在多生多世當中得到一個好的身軀。最好的身軀就是人身,所得到的,若是畜生的身軀,那是沒有辦法的。所以,為了要得到好的人身,就必須要持戒,持戒的重要性就在這個地方。因為要讓智慧度的果報能夠呈現出來,就必須靠一個好的身軀才行,要得到好的身軀就要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