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論 毗缽舍那 三十二》

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6/06/01


首先說到所知。所知分兩類,顯現法及隱蔽法。顯現法,不需要觀待正理及教理就可以直接了知的法;隱蔽法,是沒辦法親眼現前看到,必須要透過正理或教法才能夠了知。一般凡夫是見不到隱蔽法的,必須證得聖位的聖者才可以看到。

隱密法,分略隱蔽和極隱蔽兩種。略隱蔽法可以用正理了解;極隱蔽則無法用正理來了解,必須要透過教理(經典)才能夠了解。細品的無常、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細品的法無我以及解脫和遍智,都可以用正理加以了解,可是,造什麼業會得什麼異熟果,如,布施會得什麼異熟果,這些就無法用正理來了解了,必須要透過經教(經典)才能夠了解。

要了悟空性的正理非常多,當然,主要還是以正理王(緣起)為主,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的正理。比如,此法無諦實存在的理由,我們可以舉出很多理由來了解它,這些理由就是了悟空性的正理。

如何以正理來了解呢?比如要成立瓶子無實有,當我們說「瓶子無實有」的時候,它的原因就是緣起,也就是以緣起的正理來抉擇瓶子無實有。這裡說到苗芽無實有,我們作抉擇時,就可以以瓶子無實有的一和無實有的異這種一異的正理來成立起苗芽無實有。

雖然有上百種正理,可以用來抉擇剛才說的苗芽或瓶子無實有,但,這裡最主要是以無實有的一和無實有的異成立苗芽和瓶子無實有,用這個理由,最主要是要破除實有而成立起無實有。

遮止實有不再引出其他法的正理,屬於無遮;若另外還引出其他者,屬於非遮。我們說,以無抉擇無實有的正理,悟得無實有,若用這樣的了解,還會再引生出其他的了解,也就是悟得無實有的比量還有另外的了解,就如同進入了無實有的根本智中,還要再進入另一個根本智,去了解另外一個法一樣了。

像這裡說的,以無實有的一和異的理由,來了解苗芽無實有,所要成立的,僅僅只是了解苗芽無實有而已,並沒有再引出其他的了解,若再引生出其他了解的話,那就太過了。

請看第二三八頁最後一行最後二字,「其以離實有一異相,成立芽等無實相,於有無實有未斷疑之智者,不能成立彼義。於已斷疑者前,彼因亦不成正因。」雖以離實有的一和異的顯現,來成立苗芽等無實有的顯現,然而,苗芽有無實有這件事,對於未斷疑的智者(具有分別心的補特伽羅)而言,是無法成立如實的意義,也就是無法成立苗芽無實有這個意義。「於已斷疑者前,彼因亦不成正因。」

接著引用蓮華戒論師寫的《中觀明論》,請看文,「中觀明論說,離一異之因法,俱屬但遮。(但遮-僅遮但不表)說非一異及無一異,任以何作因皆同者,勿作非遮解,由彼論舉喻即可了知。」離一異的因(正理)和法(後陳)兩者都屬於遮。

遮,僅是否定的意思,只是將它否定掉、遮除掉而已,並不再另外成立其他法。舉例,苗芽是有「法」;無諦實,是「後陳」;離實有一,實有異故,這是「因」。在這裡,後陳是無諦實,這個後陳只讓我們了解它是遮除掉諦實而已,並不讓我們另外再去了解須要成立其他的東西。

《中觀明論》說「非一異及無一異,任以何作因皆同」,也就是不論成立起的是非一、非異或無一、無異,任何一個,所用的因都是一樣的。就像剛剛所舉的例子,「苗芽是有法,無諦實,無實有一,無實有異」,所用的理由都是一樣的,或者說「非實有一,非實有異」,所用的理由也都是一樣的,也就是它的所立法僅僅是無遮而已。

接著說「勿作非遮解」,前面說它的所立法是無遮,不要把它誤解為非遮。「由彼論舉喻即可了知」,由前面論著所舉的例子就可以了知。「故彼定非靜命父子與獅子賢論師所許也。」如果認為非遮,這絕對不是靜命論師、蓮華戒論師及獅子賢論師的論義。

請看文,「於所現事破戲論中,有遮表二義,任何大中觀師亦不許唯比量所量之表義,為勝義諦。」這裡的所現事,指所顯現的是世俗法。世俗的法上破除掉戲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遮;一種是表。遮,指否定,表,指肯定。分為否定和肯定這兩個意義。如果僅僅以比量所量的表義,就承許其為勝義諦,這樣的承許,是任何大中觀宗師所不允許的。

這是根據中觀自續派的論著來做的解說,並不是以應成派的論著。當自續派要成立起無實有的時候,也會用緣起的正理、離一異的正理或其他正理來成立。不管是用哪一個正理,他們所要破除的就是要破除實有,要成立的就是無實有。

前面所談的三點,�摮]芽無實有�甇]芽無實有的顯現�蝷騅q的所量義,即比量所衡量的對境。這三點皆不能成立起無實有的正理。

中觀宗分為自續和應成兩派。當他們要成立無實有時,所引用的正理,是不是指有所遮破而不成立呢?不是的,他們會成立的,就是成立起無實有。

請看文,「菩提道廣論中說,此等建立時,由此道理亦應詳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對於這一些的建立講得很詳細。我們知道有遮破和成立。遮可分為無遮和非遮。剛才都說要成立起無實有,無實有僅僅是無遮而已,它並不是非遮。

請看文,「二諦論自釋說,破生等為隨順勝義之後」,前面在《二諦論》的自釋當中,講到什麼叫隨順的勝義,在作這樣的解說之後,下面又延伸出其他的話來。

請看文,「又云:『由餘唯執真實。亦字即是攝義。若以正理觀察,則唯世俗。何以故?所遮若非有,遮亦真實無。』」

「餘」,指除了毗婆沙宗、經部宗和唯識宗之外的宗派而言。其餘的宗派僅僅是執實有,因為毗婆沙宗、唯識宗和經部宗,執一切實事都是實有的。《中觀真實論》說「事實上亦無」,這邊沒有引用,其中的「亦」就是這裡說的「亦」字,亦字就是指實事,也就是世俗上的實事也無實有的意思。

「若以正理觀察,則唯世俗。何以故?所遮若非有,遮亦真實無。」唯識宗承許實有的法非常多,比如房子、柱子等都是。我們以正理加以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他們所承許為實有的瓶子、柱子等眾多的法,事實上是非實有的,它們僅僅是唯世俗而已。為什麼呢?如果所遮是非有的話,同樣的,遮也就是完全無的。剛才說的「所遮若非有,遮亦真實無」。以藏文來看,因為所遮非有,因而,遮實有而顯現出無,跟這裡字面上的翻譯好像不太符合。

請看文,「此說餘唯識宗,於所遮事遮遣法我,計彼滅空為真實有。」一些其餘的唯識宗者,在他們所要破除的基礎上遮遣掉法我,遮遣掉法我之後的滅的空性,他們許為真實成立,也就是許為真實有、實有的意思,因為唯識宗是主張實有的。

請看文,「自宗則說由無所遮法我,故遮彼之滅亦非真實。」自續派說無所遮事。所遮事是法我,沒有要所破的法我,由此之故,遮除掉法我的空性也一樣是非實有的。應成派的觀點在第二三七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他們認為勝義諦分為十六空、四空或二空,而後面這一大段都是自續派的講法。

第二三七頁倒數第二行講到《二諦自釋與莊嚴論》。此《二諦自釋》是經部行中觀自續派的論著;《莊嚴論》是《中觀莊嚴論》為瑜伽行中觀自續派的論著。這兩部論說云:「亦說破勝義生名為世俗」。破除掉勝義生就是空性,他們說空性就是世俗。為了要解釋這一點,下面就講述了很多。

世俗,指世俗有(名言有),但不是世俗諦。因為破勝義生是空性,空性是勝義而不是世俗。請續看第二三九頁,「故論說破勝義生等為世俗者,亦是世俗有義,非說是世俗諦。」這就是剛剛第二三七頁所說的意思。

請看文,「彼釋敘外難云:『如真實生等,有法現時即便不現,是倒世俗。則破真實生等,亦成倒世俗,以所遮有法現時,彼即不現也。』」

真實生,是勝義生。有法,在藏文之意應是實事,指苗芽等法。當苗芽等法顯現出來的時候,苗芽上的真實義是不會顯現的,也就是當苗芽的真實義(空性)顯現出來時,苗芽是不會顯現出來的。唯識宗以下認為,一切實事都是實有的,因此,有人就提出這樣的問難:如果苗芽等實事的空性顯現出來的時候,苗芽等法是不會顯現出來的,應是屬於倒世俗,即使破除掉真實生,這些法也一樣會成為倒世俗,當他所要破除的實事顯現時,生,這些法即不現起。

下面是回答,請看文,「次答云,非即不現,以與有法體無異故。」

前面說:破除掉了真實生,這些實事將不會顯現出來。這邊回答:「並不是不顯現出來,這些實事(法)還是會顯現出來的。可是,就實際上而言,它是不會顯現出來的」。這邊回答:「非即不現」,也就是說它會顯現出來。剛才說破真實生的法立為倒世俗。

「以與有法體無異故」,有法就是實事,也就是與有法的體性無異(也就是一)的意思。前面講到:破除掉真實生的話,所破的實事將不會顯現出來。回答:「並非不顯現。所謂的不顯現,其實是會顯現出來的,說它會顯現出來,是因為認為真實生和所破的實事兩者的體性是一的緣故。

請看文,「此說如青色現時,彼之實空亦顯現者,非說無實之但遮,眼等識亦能見,是約非遮而說。」當青色顯現時,青色的實有空也會顯現。這種說法,並不是說無實有,只是單純的否定而已,而是說眼識等也一樣可以看得到。眼識可看到青色,青色的實有空也會顯現出來,意思就是眼等識亦能見到青色的實空,所以,這裡是指非遮而言,並不是指但遮。但遮是指唯有否定掉的無遮而已。

請看文,「此雖實是世俗,其但遮實有之空性,為勝義諦,亦無相違也。」當青色在眼識中顯現出來時,不會顯現出無遮這一點,但會顯現非遮,這裡的非,遮就是無實有的實事,指眼識中現出無實有的實事。這些無實有的實事就是非遮,是真正的世俗。剛才說遮除實有的空性為勝義諦。「此雖實是世俗」,是剛才說非遮雖然是真正的世俗,它僅僅遮除(否定)實有的空性而已,否定實有的空性就是勝義諦,這樣的安立並不相違。

請看文,「中觀莊嚴論云:『雖遮勝義生等是正世俗,由與勝義相順,故名勝義。』」遮勝義生就是破除勝義生。可分為破除勝義生的心及所破除的勝義生的對境兩者。對境,指破除苗芽勝義生這一點,破除掉勝義生的心,是指比量,就是所破除的勝義生的有境。

《中觀莊嚴論》講的遮勝義生指的是境呢?還是有境呢?這須要從後面的詞句才能分辨出來。遮勝義生,指比量而言,也就是指有境而非對境。這裡說「雖遮勝義生等是正世俗」,就是破除掉勝義生等是屬於正世俗,「由與勝義相順,故名勝義」,因為與勝義相隨順的關係,故名為勝義。

請看文,「真勝義者,遍離有性無性等一切戲論網。」真正的勝義是完全遠離有性、無性(藏文是實事的有無)的一切戲論,這是指現證空性慧的心裡面遠離二顯的戲論。當我們心中現起真正勝義時,是遠離了所有分別心的戲論,遠離實事有無的戲論。

現在是根據自續派的論著解釋勝義諦。當自續派在解釋勝義諦時,有不同的宣講方法,一個是配合有境;另一個是配合對境來說明。配合有境來說,又將勝義分為,真勝義和隨順的勝義;配合起對境來說,也分為真勝義和隨順的勝義。總共分為四個勝義。

以有境來說,有一個是真勝義,這是指專注於空性的聖者,根本定的根本智的狀態當中,所有的分別心完全不會現前,所有的分別心完全是滅的。尚未成佛的聖位菩薩,當他們在根本智當中,只是暫時不會現出分別心而已,並不是完全都不會現出分別心,他們的分別心仍然會再現起的,必需等到成佛之後,才會完全不現起。

所悟得空性的理智比量,此比量是分別心,它仍然會顯現出世俗諦的種種顯現,並且還會有二顯的顯現。比量能夠破除掉實有,因此,它被稱為隨順的勝義,並不是真正的勝義。

以對境來說,對境就是指空性,專注於空性的聖者根本智當中,是遠離了二顯的所有戲論的,因此,這個空性是真正的勝義。如果是在理智比量的心之前,雖然已經破除了實有,這個空性並不是真正的勝義,它只是隨順的而已。

如果只就對境來區分為真勝義和隨順勝義,可能會跟很多中觀自續派的論著意義相違背。但配合有境和對境來做區分,就不會跟它們有所相違了。

在自續派的一些論著當中,說破除勝義生是真勝義,是空性,有一些說破除勝義生是正世俗。如果說破除勝義生是真勝義的話,這是配合起對境而作解說的,說破除勝義生是正世俗的話,這是就理智比量(有境)而說的。

既然說真勝義是遠離一切戲論網,到底戲論網是什麼呢?下面就有解釋了。不管下面是怎麼解釋的,我們應該要了解戲論網就是指分別心(妄念)。

請看文,「此戲論網,如二諦論自釋云:『是故此非空、非不空、(非)有無、非生非不生,佛作如是說。』」經典講了很多類似這樣的詞句。比如,苗芽等諸法是非空、非不空、非有無、非生非不生。

不管經典裡的詞句怎麼講,我們首先要了解的就是「雖無勝義但名言有,雖無勝義生但名言生」。因為前面已經舉了很多的理由來做解釋了,主要解釋「雖無勝義但名言有」。

「二諦論自釋云:『是故此非空、非不空、(非)有無、非生非不生,佛作如是說。』」前面這一套所引的理由,指內外一切諸法非空,就是非名言上空,是名言上是有的;非不空,是非實有不空。

前面說內外諸法非名言上空,也就是指名言上有,非不空,就是指並非實有不空,也就是指實有空。

非有無,非有非無。非有,是非實有有;非無,指非名言無。

非不生,指非名言不生,非生,是非實有生。以上等等,佛在經典中都曾多方面的宣說過。

請看文,「又云:『何以故?此無戲論,以真實義遍離一切分別之網,此說分別網為戲論網。』」何謂戲論網?下面就解釋。真實義是遠離一切分別網。分別網就是指戲論網;戲論網就是指分別網。

請看文,「此於現證真實義之智前乃滅故此是真勝義。」分別網(戲論網),僅僅在現證空性之智前才能夠消滅掉,在比量理智前是無法消滅掉的。因為在現證空性之智前,所有的分別心、戲論都會滅掉,這才是真勝義。

請看文,「其未能如是之理智及境,則僅隨順前者,如前已說。」未能現證真實義之比量理智,以及比量理智所對的對境,這些都僅僅是隨順勝義而已,並不是真勝義。

請看文,「又破真實生等,有能破之理智,與彼所量之二事,說為正世俗攝之理,亦應於彼上了知。」剛才說,破真實生就是破勝義生。破勝義生等要配合有境和對境來說明。能破之理智,就是指有境。彼所量,指對境,就是配合有境和對境這二事來說明,為何是正世俗。當我們要講解何為正世俗時,應該配合有境來說,不是配合起對境。

請看文,「上說離二諦戲論網之理,是多處所共需者也。」當講到世俗諦時,往往會配合起很多的戲論網一起作了解;講到勝義諦時,也少許是配合戲論網來做了解的。可是,在現證空性(勝義諦)時,就要完全遠離戲論網去作了解的。

這一大段,雖然依據自續派的論著談到離二諦戲論網的道理,事實上,並不是只有自續派需要來說離二諦戲論網的道理,其他的派別也都很需要宣說離二諦戲論網之理。因此,這裡說「是多處所共需者也」。

以上我們講了自續派的論著,提到的真勝義和隨順勝義等等,因為配合自續派的論著來做解說的,就顯得非常艱深難懂。應成派的論著中,根本就不提這一些。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將勝義諦和世俗諦講完了。一切所知除了勝義諦和世俗諦之外,並沒有第三諦,

接著說「酉二釋二諦數決定」。上面雖然配合起很多論著及正理做很廣泛的抉擇勝義諦和世俗諦。我們約攝起它的要點,是顯現和它的實情不相符合的,這個法就是虛假的,也就是世俗諦的法。就世俗諦而言,自續派又將它分為正世俗和倒世俗,應成派則不作這樣的區分。

應成派認為:觀待於世俗的人而言,是可以分為正世俗和倒世俗。世間凡夫如果知道是顛倒的,這個法就是倒世俗,如果他們不知道是顛倒的話,這個法就是正世俗。比如魔術師的變化、陽燄、鏡中臉龐或種種的幻化,世俗凡夫都知道這些是顛倒的,因此,這些都屬於倒世俗。另外,瓶子、柱子等無常的法(實事),世俗人並不知道這些法的顯現和實情不相符合,也就是他們不知道這些是顛倒的,因此,就將這些法立為正世俗。

就廣的角度來講勝義諦,可分為十八空、十六空、四空等。用約略的角度,可分為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專注於空性的現證空性慧當前,是現為不由自性相成立的,因此,它的顯現和實情是相符合的。不管任何的法,全部都可以攝於此二諦當中,除了二諦之外,並沒有第三諦。然而,我們雖也談四諦,四諦也是含攝在二諦當中。我們用這些道理來思惟,凡是屬於虛假的都是世俗諦的法,勝義諦則是無虛假、無虛妄的。

請看文,「酉二釋二諦數決定,若法決斷為虛妄欺誑,則必遮其為不欺誑。」凡是任何法已經被斷定、成立起是虛妄欺誑的,必然就遮遣掉它不欺誑這一點。

請看文,「故欺不欺誑,是互遣之相違。此復遍於一切所知互遣而轉,故亦更無第三類法。」至於它是欺誑或不欺誑,「是互遣之相違」。一切的所知都是互遣而週遍轉,因此,沒有第三者了。

請看文,「是故當於所知中二諦決定。」我們用種種正理成立起一切諸法都攝於二諦當中,因此,可以知道,在所知當中,二諦的數量是決定的。

下面,首先引出《父子相見經》。父親是淨飯王,是世尊的父親,子,是世尊。佛陀在成佛之後,初次返國晉見他的父王,於是有了這一番對話,因此有這一部經的出現。

請看文,「父子相見經云:『如是證知世俗勝義,所知亦唯世俗勝義二說。』」如來證知了世俗諦和勝義諦二者,所知也僅僅是世俗和勝義諦二者。這一句可以了解為:佛陀所了知的也不外乎是世俗和勝義二諦而已。從這裡可以了解成:如來所證知的及對所知所了解的,除了世俗和勝義二諦之外,並沒有第三諦。

我們開始講到二諦時,講到世俗和勝義諦的區分處是所知,這裡可以看到所知可以分為世俗諦和勝義諦。請看文,「此說一切所知唯是二諦。見真實會亦云:『所謂世諦及勝義,離此更無第三法。』此中明說二諦決定也。」除了世俗諦和勝義諦之外沒有第三諦。

若對這裡面的意思不夠了解清楚,也沒有關係,反正這裡就引了很多的正理和經典來成立起所知,可分為二諦。下面就會講到了知二諦的利益和不了知二諦的過患。

請看文,「若能善知二諦差別,則於佛語不致愚迷。」如來所知不外乎是二諦,如來所說的一切法,也無任一法不為二諦所攝。如果對於二諦的差別能夠了解的話,則對於佛語將不至於愚蒙。

請看文,「設若未知,即不能解聖教真實。」對二諦不了解的話,將不能理解聖教的精華。真實,指它的精華,教法的精髓是如何證得解脫和遍智,欲證得解脫和遍智,不了解二諦的建立,即不了解空性正見,那是無法證得的。

請看文,「此復應如龍猛菩薩所抉擇者而善了知。」了解二諦的建立,對於佛語就不致愚蒙;不了解,就不能明白佛語的精華。想對二諦的差別有所了知,就應該如龍樹菩薩所抉擇者而了知,若不依著龍樹菩薩所抉擇者加以了知的話,可能就會誤入歧途。

請看文,「入中論云:『出離龍猛論師道,更無寂滅正方便,彼失世俗及真諦,失此不能得解脫。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不知分別此二諦,由邪分別入歧途。』」

離開了龍樹菩薩所抉擇的二諦建立之道者,也就是不能夠證得解脫的正方便,那是不可能解脫的。了知二諦的差別,對於佛所說的法將不致愚蒙,否則,無法了解所有教法的精髓所在。要了解二諦的差別,就一定要依著龍樹菩薩所抉擇之道來加以了解,如果離開了龍樹菩薩所抉擇之道,即使得到了解脫的方法,也非主要的解脫方法,就是沒有得到真正的空性正見。

唯識宗以下諸宗,有他們的解脫方法,如菩提心、悲心和入道。但,沒有主要的解脫方法,也就是他們並沒有空性正見;他們雖然有粗品的空性正見,卻沒有了悟諸法無自性的細品真正空性正見。

月稱菩薩寫的《入中論》,主要就是要破除唯識宗。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能獲得解脫的正方便,主要就是講這一點。接著說「彼失世俗及真諦,失此不能得解脫」,這裡的彼,指唯識宗,因為唯識宗不具足世俗諦和勝義諦的了解,因此不能證得解脫。

接著是「由名言諦為方便,勝義諦是方便生」,我們稱名言諦為方便,由方便可以生起勝義諦,因此才稱勝義諦是方便所生。對二諦的差別若不了解,也就是失去了二諦的正方便,是不可能獲得解脫的。

這裡的名言諦,指世俗諦。世俗諦和勝義諦兩者之間,先要了解世俗諦的差別,先了解世俗諦的顯現和實情是不相符合的,然後以世俗諦為方便,更進一步去了解,諸法本來是顯現和實情相符合的勝義諦,因此,稱勝義諦是方便生。

接著是「不知分別此二諦,由邪分別入歧途」。對二諦的差別無法區分的話,將會因為顛倒分別的關係而悟入歧途。我們說入道就是入解脫道。要入道就必須依了知二諦而入道,如果不了知二諦而說入道的話,所入之道可能是邪道。

請看文,「故求解脫者,善巧二諦最為切要。」凡是想要求解脫者,對於二諦的了解是很重要的,因為二諦是解脫的正方便。到此為止講完了毗缽舍那的資糧,第一九七頁的「卯一修觀資糧」,下面開始講毗缽舍那的差別。

一般都說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很困難,困難點是在於對空性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