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2006/05/11
問題:我們講到亥二釋難,為什麼會有人興起這樣的問難呢?
回答:因為這個人搞不清楚《入中論》所講這一句話的意思。《入中論釋》說「無所見唯見真實」,其意思是,無所見就是真見,照理說,無所見是指沒有見到世俗諦的法,但可見到勝義諦的法。可是,當他看到這個詞句時,他認為無所見就是一無所見,也就是什麼都看不到。事實上,是有看到勝義諦的法,而他對於這一點卻搞不清楚,就興起了這樣的問難。
這個人以為未見就是一無所見。這裡所說的「未見即見」,表示雖然沒看到,就是有看到,所以,他以為未見就是一無所見。可是,在聖者的根本智當中的未見,是未見到世俗諦的法,但可見到世俗諦的真實,也就是他見到了勝義諦。
另外,這個人又在第二三三頁舉證說「真實義諦,超過一切智境」,他對這一句也是不了解。他認為勝義諦已經超越了如所有智的對境,因此,認為一切智應該不會見到勝義諦。他舉了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如何回答呢?勝義諦是佛智可了知、可見到的,這裡的真實義諦超越一切智境是指,後得位的狀況之下,一般人都會將對境和有境視為兩者是分離的,也就是一般人都會有二顯的顯現,二顯的顯現,並不是佛後得位的對境。對佛而言,境和有境已經不會現為分離的狀態了,不會有二顯了,因此,二顯的顯現是超越了佛的智慧狀態了。以佛而言,即使是在後得位的時候,也可以觀照到勝義諦,但在根本定當中,所見到的唯有勝義諦而已。佛在後得位時,他所見到的對境也不是分別心摻雜著義共相的顯現。
《入中論》所提到「在佛地中無心心所行」,就是無心或心所的行動或心所的遊走的意思。因此,他方就提出懷疑:為什麼在佛的智當中,已經沒有心或心所的動作了呢?最主要是對方只看到《入中論》的根本頌而已,因此覺得前後有矛盾,他沒有深入去看《入中論》的註解,就會覺得有矛盾。
請看第二三四頁倒數第二行,「言無心心所行者,是說證真實義時,無分別行,非說無心心所。」在佛的智慧當中,已經沒有心心所的行動、遊走。我們的心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心,譬如分別心或真正正確的心等等,這裡是指在佛的智慧當中已經沒有分別心的意思。這裡的「行」是有一點遊走的意思,就像我們的心思,會從頭到腳到處遊走一般。
之前已經解釋了何謂未見即見,真實義諦超越一切智境,現在也解釋了無心心所行。聖位聲聞、獨覺及菩薩入空性的根本定時,在那種狀況下只有現證空性而已,也就是只有現證空性的真實義現行而已,並沒有分別心的現行,因此才說無心心所行。可是,這意思並不是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就完全沒有心和心所了。
我們應該了解,入空性根本定的時候,了知空性的是心和心所,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時候,是用心和心所來現證的。所以,不可以說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沒有心和心所。
佛專注於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是完全不會有分別心的現行。可是,在有學位的聲聞、獨覺和菩薩眾中,當他們入空性根本定當中現證空性的時候,分別心是暫時不現行而已,之後分別心還是會再回來的,跟佛是不太一樣的。
有學位的聖者一心專注於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時,他的證空慧是非常強的,此時主要是積聚智慧資糧,不管在那裡面待了多久,之後總是要出定到後得位去積聚福德資糧,到他積聚福德資糧的時候,分別心就會生起來了,但,先前所證的空性並沒有退轉。
空性的根本定當中,以佛而言,分別心已經沒有了,即使是出了後得位,也一樣完全沒有了。可是,有學位的聖者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分別心只是暫時沒有而已,出後得位時還是會有。
月稱菩薩所寫的《入中論》,引了經典來說明何為無心心所。《入中論》主要是偈頌,偈頌當中,可以看到這樣的詞句。另外,在《顯句論》也有講到。《顯句論》也是月稱菩薩所寫的,他說「分別即心行」,也就是說心的遊行就是分別心。《顯句論》說:「分別即心行,由離彼故。」也就是說我們離開了心行(分別心)。《顯句論》和《入中論》的作者是相同的。接著是「說真實義都無分別」,也就是現證空性的時候完全沒有分別心。
下面是《顯句論》引經說明,請看第二三四頁最後一行,「如經云:『云何勝義諦,謂都無心行,況諸文字。』此說無心行義,即無分別行。」無心行的意義是無分別行,即是無分別心之行,就是現前見到勝義諦的當下是無分別心的,不但沒有分別心,甚至連名字、文字、詞句、論著也都完全不會有。
在一心專注於空性的慧當中,就是在空性的根本定智當中,是完全沒有分別心的,這是指佛是完全沒有分別心的,甚至有學位的聖者也是完全沒有分別心。可是,在後得位時就有差別了,佛依然是沒有分別心,而有學位的聖者還是會有分別心的生起。
在空性根本智當下,就像我們睡著了一樣,耳朵聽不到什麼聲音,嘴巴也不會去講什麼話,那個當下就只有見到空性的識而已,其他通通都沒有,不會憶念起任何的東西,就只有憶念起空性而已,在空性的根本定智當中是這個樣子。有學位的聖者在出定後,必須再去積聚福德資糧,因此,他必須要出定,出定在後得位時,分別心就會生起來了。
那些處於有學位的聖菩薩眾,當他們專注於空性的禪定時,只有空性而已,心相續中是有悲心和菩提心的,可是,那時候的悲心和菩提心是處於隨眠的狀態,並不會現行,好像我們心相續當中都還有瞋恚,可是,當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瞋恚是處在隨眠的狀態,並不會起作用。
在隨眠狀態中的悲心或菩提心現行時,是怎麼樣的情形呢?以悲心而言,悲心現行,是透過思惟有情的痛苦而現行的,菩提心則是憶念圓滿菩提的利益才會現行的。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只有緣念到空性,其他都不會想到。因此,他不會去思惟有情的苦,也不會去憶念圓滿菩提的利益,所以,悲心和菩提心都不會現行。可是,在出了定之後,也就是遇到了悲心和菩提心生起來的緣之後,它們就可以馬上生起來了。
比如一位未斷除瞋恚的行者,當他在修行的時候,因為發起善心力量之故,所以,未斷除的瞋恚的力就變得非常小了,但,遇到一位可以讓他起瞋恚的人時,或者遇到某一個因緣時,本來在隨眠(潛伏)狀態的瞋恚馬上就會現行。
專注於根本定當中的菩提心和悲心,就像是這種潛伏的狀態。另外,空性的根本定當中,是完全沒有根識的,根識完全不起作用,可是,一旦出了空性的根本定,根識馬上就起作用,馬上就現行了。
請看第二三五頁,「又入中論釋說,於有學聖根本定時,非畢竟滅。要成佛時,乃畢竟滅。」有學位的聖者入空性根本定時,分別心並非完全沒有,等到成佛的時候,才能夠完全沒有。
有些人說「勝義諦非所知」,若照這種說法,空性就變成無。因此,月稱菩薩在《入中論釋》中講到下面一段。請看文,「彼釋又說,若無彼性,則諸菩薩為證彼故,修眾苦行,應成無用。」彼性,指空性或勝義諦,如果沒有空性,這些菩薩為了證得空性或勝義諦的緣故,去修成千上百的苦行,豈不是就成為無用了嗎?也就是:如果真的沒有空性的話,菩薩修這麼多苦行就沒有意義了。
請看文,「並引經證,如云:眼等本性為何?曰:謂不造作、不觀待他,是離無明翳慧所通達之本性。此性有耶,曰,誰云此無。」這裡的本性,指空性。這裡問到:那麼,它的空性到底是什麼呢?就是不造作,也就是不透過因緣而造作的,不觀待他,就是不觀待於自己之外的其他因緣。雖然空性是如此,可是,它已經斷了無明翳之慧所通達的本性。所以,可以肯定這樣的自性(空性)是有的,有哪個智者會說沒有呢?
請看文,「此若無者,諸菩薩眾,復為何義,修學波羅密多道。」如果空性是沒有的話,這些菩薩為什麼要修學波羅密多道呢?所修的豈不是變成沒有意義了嗎?
請看文,「然諸菩薩實為通達此法性故,如是勤行百千難行。」因為有這樣的空性,諸菩薩眾為了能夠證得空性的緣故,因此,他們精進的去行百千艱難行。
接下來引的是《入中論》的詞句。請看文,「又引經云:『善男子,若無勝義,則修梵行徒勞無益,諸佛出世亦無有益。由有勝義故諸佛菩薩名勝義善巧。』」接著是「此說若無勝義諦,則為證究竟涅槃之梵行而修諸行,應成無用。」無用就是無益,是宗喀巴大師所作的解釋,這是根據前面那一段《入中論》所引的經文而做的解釋。
請看文,「又引經云:『善男子,若無勝義,則修梵行徒勞無益,諸佛出世亦無有益。由有勝義故諸佛菩薩名勝義善巧。』」如果沒有空性的話,這些行者,修梵行將會變得沒有意義,這裡的梵行,就是指究竟的涅槃、解脫而言,一般的梵行是指出家眾為了證得涅槃、解脫所作的修行而言,可是,這邊所指的是究竟的涅槃。
得到解脫就是要脫離輪迴;要脫離輪迴,就是要斷除輪迴;要斷除輪迴,就是要斷除輪迴的根-執實,執實的正對治,就是證空慧,這就是智慧資糧。除了證空慧是智慧資糧外,其他我們的所做全部都是福德資糧。如果沒有空性可證的話,所有的行者那麼努力的去修種種梵行,豈不就變成沒有意義了嗎?因為根本就沒辦法解脫了嘛!
接著說「諸佛出世亦無有益」,諸佛的出世,也變得無意義了。我們知道佛是以應化身出世的,佛必須要先證得法身、色身,之後才能幻化為應化身出世到這個世間,要證得佛果得到法身,就必須要有空性的證悟。佛以應化身來這個世間做什麼呢?是為了要使得所有的有情能夠脫離生死輪迴海,讓他們都能證得佛果。如果佛來到這個世間為眾生說法,所說的法,若不能讓有情證得佛果的話,佛出世就變成沒有意義了。
我們知道醫生是要讓病人遠離疾病的,實際上,醫生是用藥品來讓病人遠離疾病的,如果只有醫生,沒有藥品,這個醫生也不能醫治病人。同樣的,佛來到這個世間是要讓有情能夠證得佛果,如果佛所說的法當中沒有空性,有情要怎麼證得佛果呢?那麼,佛出世就變成沒有意義了。
接著是「由有勝義故諸佛菩薩名勝義善巧」,因為有勝義諦(空性)之故,諸佛菩薩就名為善巧於勝義諦。如果沒有勝義諦的話,修道就變成沒有意義了,佛出世也變成沒有意義了。以上是解釋經典的詞句。
至於經典裡面詞句的意義,宗喀巴大師作了更進一步的解釋。請看文,「此說若無勝義諦,則為證究竟涅槃之梵行而修諸行,應成無用。」如果沒有勝義諦的話,為了能夠證得究竟涅槃、解脫的梵行都會變成無意義了。請看文,「眾生既不能證彼,則佛出世為令眾生證彼,亦成無用。」眾生就是指所化機,眾生既然不可能證得究竟涅槃,而佛出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證得究竟涅槃,也就同樣變成沒有意義了。請看文,「諸大菩薩亦應非善巧勝義諦。」如果沒有究竟涅槃可證、沒有空性的話,諸大菩薩眾也不能稱為是善巧於勝義諦的,他們就變成是非善巧於勝義諦了。
請看文,「此既引經成立有勝義諦,故有說此師宗說勝義諦非所知法,及說聖根本定,無證真實義智,唯是倒說。」在此已經引用經典的詞句來成立起有勝義諦,這裡的師宗是指大師之宗,也就是指月稱菩薩之宗,如果有人說月稱菩薩之宗是說勝義諦非所知,又說聖根本定無證真實義智,這樣講的人是顛倒說而已。原因在前面已經引經證明了,而且,在前面也已經很清楚明白解釋過了,有解釋到勝義諦並不是像他們所說的非所知,而且,聖者的根本定當中,在現證空性的時候並不是無心和心所行。
請看文,「入中論釋又云:『故由假名安立通達真實,實無少法能知少法,能知所知俱不生故。』」下面會解釋。
請看文,「其初句義,謂智與真實分成心境,立為通達真實者,唯就名言識前而成,非就彼智前而立。」智,指了知空性的智;真實,指空性,這兩者可以分為心和境,也就是有境和對境。心是有境;境是對境;智是有境;真實(空性)是對境。這兩者是根據名言識而作安立的,並不是根據現證空性智(彼智)而安立的。現證空性智,當下只有對境空性而已,其他什麼都沒有,他不會看到有境,就只有看到空性而已。所以,在現證空性智的當下,沒辦法去安立境和有境,因為他只有對境空性而已。
「言能知不生者,謂於自性不生之義,如水注水也。」這裡的能知,藏文是識。識,指前一行的智而言;下面的自性不生,指前面的真實(空性)而言。在現證空性的根本定當中,能知的識和所知的自性不生兩者就像水注入水一樣,體性是一的,不會另外再現出有境,因為它們兩個已經混在一起了,所以才說,在現證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只有空性這個對境而已。我們將智和真實安立為境和有境,這是根據名言識來安立的,並不是根據現證空性的根本智而安立的。
下面是《入中論釋》的詞句,請看文,「論云,由於此智真實義境,諸心心所畢竟不轉,故說唯身證者,意謂真實為所證之業,內智,謂能證之作用,受用身為證彼之作者。」「智」就是指現證空性的證空慧的智。真實義境,指空性這個對境。證空慧的智和空性當中,並沒有分別心的心心所,也就是分別心的心心所完全不入於這當中。轉,的藏文,是進入的意思,也就是分別心的心心所是無法進入證空慧智和空性當中的。
現證空性的智和真實義當中,是分別心的心心所沒有辦法趣入的,「故說唯身證者」,因此才說只有圓滿報身而已。聖位菩薩在專注於空性的根本定智中,分別心的心心所是完全不現行的,此時,他唯有證得報身而已,也可以說入於專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無分別心的心心所現行時和證得報身是同時的。
我們說成佛必須積聚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在積聚資糧的整個過程中,並不是透過身和語的積聚,而是透過我們的心,主要的是要好好修持菩提心、悲心、空性,只要資糧圓滿了,事實上,並不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圓滿資糧,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圓滿資糧。
比如,有一工作,原定一個月之內可以完成,如果這個人很認真賣命的去做,搞不好他十五天就可以完成了。所以,利根菩薩雖然需要積聚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遠的資糧,在那麼長的時間要積聚那麼多的資糧,可是,利根菩薩可以不需要花到三大阿僧祇劫那麼長的時間,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圓滿三大阿僧祇劫所要積聚的資糧。當積聚了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之後,在最初證悟成佛時,是以報身來成佛的。
接著講到報身,《入中論》的根本頌提過,「心滅身現行」,在分別心滅的時候,報身就同時現行了,也就是菩薩就在根本定當中,他並不需要出定,只要持續在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在分別心完全滅了的同時,報身就現行了,也就是他同時就現證報身了。任何一個有情最初成佛時,是要以報身來成佛的,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佛是沒有報身的。報身具有五個特色,如果要親見到報身的話,至少要大乘登地菩薩才有可能,聲聞、獨覺是見不到的。
任何一個有情見到報身時,此報身一定是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隨行好的,絕對沒有其他的。可是,當你見到佛的其他身時,不見得就會見到圓具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的樣子出來,有一些會見到三十二相;有一些會見到八十隨行好,有的人則通通都沒見到。即使是聲聞、獨覺的阿羅漢也見不到報身佛,像舍利子和目犍連都是阿羅漢,所以,他們也見不到報身佛。
剛剛說報身有五個特點,也就是他具有五個決定。
�摰伅”M定--乃至輪迴未空之前,他都會常住。因此,報身絕對沒有生、死。世尊是化身,他是依於父母而生,後來娶妻、成佛、般涅槃。報身就不會有這種情形了。
�瘝第搢M定--他的眷屬只有大乘聖位菩薩,並沒有其他者。
�蝒k決定--他所宣說的法只有大乘法。那麼,那些聲聞、獨覺眾等有情,是不是都不想來聽他的法或不想成為他的眷屬呢?事實上並不如此,其實他們也想,只因沒有那樣的福報和緣分。
�鞈B所決定--他唯住於密嚴剎土而已,絕對不會住在欲界或無色界。他住在色界的第四禪天,這第四禪天中,有一個叫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又分成兩個,其中一個就是密嚴剎土,他就只有住在那裡面而已。
�擉郃M定--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
所以,報身佛的身絕對是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祂所待的時間,乃至輪迴未空之前;祂的眷屬只有大乘聖位菩薩圍繞而已;祂所說的法唯說大乘法;祂所住的處所唯有密嚴剎土而已。
圓滿報身佛,會為小乘的弟子說法;為欲界、色界的有情說法,例如色界中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有情說法。圓滿報身,是住在密嚴剎土,當他要為欲界或色界眾生說法時,他就會化出很多不同的化身出來,這些不同化身包括勝化身、應化身(藏文是生化身)、技藝化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就是屬於勝化身,彌勒菩薩則是屬於應化身。
報身,好像是一個國家的國王;有情,像是這個國家的百姓。百姓是看不到國王的,必須透過國王底下的臣子來傳達訊息,才能夠知道國王的意願,國王也才能知道百姓的意願。同樣的,報身沒辦法直接對有情講經說法,因為有情沒有這樣的緣分和福報,所以,他就會化出很多的化身去對有情講經說法,告訴有情不可造惡、必須要行善、要修悲心和菩提心才能脫離輪迴。像這樣,透過這種方式,才說報身就像國王一樣。
接著講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可以分為三種:�慦嚆珣o者,剛登上十地的十地菩薩�璊@生得,再投生一次就證得佛果了,應該說一來比較好�蝟怮嶆釭漱Q地菩薩,已經到最後階段了,在下一剎那就要成佛了。最後有的十地菩薩也一樣會進入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可是,他不會出定,之前他都還會出定去積聚福德量,而在最後有的階段他一旦入了空性的根本定當中,就不會再出定了,就在定中將分別心完全對治掉了,將分別心完全滅掉了,當分別心完全滅掉的同時,他就證得報身了。
請看文,「論云,由於此智真實義境,諸心心所畢竟不轉,故說唯身證者,意謂真實為所證之業,內智,謂能證之作用,受用身為證彼之作者。」此智,指有境;真實義,指空性。證空性的根本智及空性的對境當中,所有分別心的心心所完全不會趣入,也就是完全都沒有分別心心心所,因此才說唯證身者,就是他只有證到報身而已,即空性(真實),就是他所證之所作(作用),內智(證空性的智)則是能證的作用,受用身(報身)為證悟的作者,這就是一般所說的三輪。比如你拿一把刀去砍樹,砍樹的人是你;所砍的是樹;使用的工具是刀子。同樣的,報身依於智現行空性,也同樣是三輪。
請看文,「知者,如是證時,即如前時全無心心所之分別行。」知者,指報身所依的空性智,當它如是去使空性現前的時候,就像前面所說的,完全沒有分別心的心心所遊行。
接著引《入中論釋》,請看文,「如釋論云:『若身現證此真實義,即說此身為寂滅性,由其永離心心所故。』」此身,指報身。報身現證此空性(真實義)時,「即說此身為寂滅性」,原因是「由其永離心心所故」,因為前面寂滅性的緣故,我們可以了解後面說的心心所是指分別心,因為分別心絕對沒有寂滅性,所以,從「此身為寂滅性」就可以了解後面的「心心所」是指分別心。
請看文,「若謂諸佛不見蘊等,則是謗佛盡所有智,及謗一切盡所有義,以有與佛不能知成相違故。」如果有人說諸佛不見蘊等,這就等於謗佛的兩種智中的盡所有智。佛的兩種智是如所有智和盡所有智。盡所有智,可以了知所有一切世俗諦的法,這樣的說法,就等於是謗佛能夠了知一切世俗諦法的盡所有智了,同時也是謗一切盡所有義,等於謗撥沒有世俗諦的法。如果說「佛不知業果」,這就等於在謗佛之外又謗業果了。「佛不知道一切所有」,意思是佛不知道世俗諦,就等於謗佛的盡所有智,同時也是謗世俗諦的法。
我們要如何成立「謗了佛的盡所有智的話就等於是謗了世俗諦的法」呢?因為沒有任何一個法是佛所不知的,佛所不知道的法絕對是沒有的,因此,謗佛的盡所有智,就是謗佛是不知道的,沒有佛所不知的法,也就是跟本沒有這種法,「以有與佛不能知成相違故」,因為「有」與「佛不能知」兩者是相矛盾的,沒有任何的有是佛所不知的。因此,凡是有,佛就必然會知道,如果是無的話,佛當然就不知了。這裡有人說「諸佛不見蘊等」,意思就是佛不知道有蘊,如果佛不知道有蘊的話,就等於蘊是沒有的。
請看文,「以是當知,盡所有智須觀盡所有義。」因此,盡所有智都必須顯現出盡所有義,盡所有義就是盡所有的所知,這裡的觀在藏文應該是顯現的意思。
請看文,「由無行相,而知非此宗意,故是現相而知。」當用盡所有智去了知一切盡所有義時,盡所有義並不是以無行相的方式被了知,一定是以有行相的方式被了知的。所以,這裡說:如果是無行相而知的話,就不是應成派的主張,主張無行相而知的是毗婆沙宗。此宗認為盡所有智去了知盡所有義時是以無行相的方式去了知的。可是,應成派則說:凡是盡所有智去了知盡所有義時,是以有行相去了知的,因此說「故是現相而知」,也就是它有顯現出行相而了知。
◎問:第二三五頁第三行講到「眼等本性為何,曰,謂不造作,不觀待他。」是眼的本性,就是它的空性,並不是透過因緣而造作,也不是觀待自己以外的他而造作的。這裡的意思是它是無諦實存在的意思嗎?
◎答:雖然本性指自性、空性,也可以配合起諦實不存在做解釋,可是,在這個階段並不配合這樣的解釋。這裡是要配合怎樣解釋呢?就是指空性並不是由因所造作的,也不是由緣所造作的,這裡的不造作是這樣的意思。不觀待,就是說空性本身是不觀待於其他的因緣而有的,它只是一個遠離了無明翳的智慧所通達的體性而已,這樣的空性是有的,有誰敢說它沒有的呢?
所謂的造作,比如當我們在禪修時,會思惟面前虛空中有一個寶座,寶座上面坐著佛,從佛身上降下甘露來淨化我們的罪障來加持我們。所有這些都是我們的心所造作出來的,由心去作這樣的觀修對我們是有利益的。可是,空性是諸法的實相,不能用你的心去造作像面前虛空中的寶座一般,因此,它是不造作,這裡的不造作也可以這樣解釋。
◎問:剛才說報身是心滅身現行,就是分別心滅的時候報身現行,那麼,有學聖者在根本定的時候所見到的報身是什麼呢?
◎答:即使是聖位的有學菩薩(學位的聖者菩薩)在根本定當中都看不到圓滿報身佛。在那個狀態中只看到空性而已,他連自己這個修空性的人(有境)也看不到。他用他有境的證空性的慧所看到的只有空性而已。因此,他不會看到有境,而只有看到對境,只有專注在空性的狀態當中,要等到他出了定之後,他才會看到圓滿報身佛。凡是這些聖者可以看到世俗諦法的時候,就表示他是處在後得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