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2005/09/29
一切所知不管是粗品的或細品的,我們都可以去緣念,然後生起奢摩他,同樣也可以生起毗缽舍那。然而這裡所說的主要是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緣念於佛像或瓶子等粗品的外境,可以成就投生到上界的因,也可以成就證得種種神通的因,可是,無法成為脫離輪迴的因。要成辦脫離輪迴的因一定要有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
我們為什麼要了解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呢?因為輪迴的根本是我執無明,為了要對治我執無明,我們就必須要去成就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既然輪迴的根本是我執,我們首先應該要對輪迴的根本有所認知,如果要引據大經大論來認知輪迴的根本,對我們初學者來說可能會變得非常深細難於了解。為了讓大家容易了解,簡單而言,輪迴的根本不外乎補特伽羅我執和法我執。
補特伽羅我執主要是緣念於補特伽羅之後所生起來的執著,是執補特伽羅為由自己方面存在的或諦實成立的,法我執主要是緣念於補特伽羅之外的法,比如手、腳等其他的法而執這些法為由自己方面存在或諦實存在的執著,這二我執的所緣雖然不同,可是,它們執持的方式是相同的,都是執為諦實存在的。
補特伽羅我執和法我執所執持的對境分別是補特伽羅和蘊等諸法,由於這二我執去執這兩種對境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緣故,對於所執的可愛對境加以增益,因而生起貪,對於不可愛對境加以增益,因而生起瞋,對於中庸的對境加以增益,因而處在痴的狀態當中。
由於生起貪瞋痴的關係,就會去造作種種善、不善業。如果是由無明發起而造作的善業,可能就會投生到天道或人道,可是,所投生之處絕對離不開輪迴,如果由三毒發起而造作惡業,依著所造惡業的大、中、小不同的程度,就會投生到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因此,只要是由無明發起的善業或惡業,這些業全部都是輪迴的因。
為了要解脫輪迴,雖然有滅掉暫時的痛苦或貪等煩惱的方法,可是,這些都無法成辦究竟的利益。因為輪迴的根本是我執無明,所以應該要斷除我執,如果能斷除我執無明,我們就能徹底脫離輪迴,得到究竟的安樂。要滅掉二我執的方式,並不是像醫生開刀或是將荊刺拔除一般,這些方式是無法滅掉二我執的,而是要生起與二我執正相違的真正的正慧才可滅除。
二我執最主要就是對它所執取的對境執為諦實存在而生起耽著,要斷除此種錯誤的實執,需要有與它正相反的正確見地,也就是需要有了悟對境是無實有的毗缽舍那,透過去修習補特伽羅無實有及蘊等諸法無實有的毗缽舍那,就可以將二我執斷除,如果能夠斷除二我執,其他的煩惱就不需要再去依止其他對治法來對治了,二我執一旦斷除,自然會消除其他的煩惱。
舉例來說,一般的煩惱就好像打仗的士兵,二我執就像打仗時的將領,如果擒拿了將領,士兵自然就會投降了。所以,要滅除二我執,最無上的方法就是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
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最初要如何生起呢?首先要去思惟正理,加上去聞思佛陀所宣說的經典,依著不斷聞思教、理,對空性先獲得了解。如果在前世曾經廣大聽聞過菩提心及空性正見的行者,此世再次學習時,會比較容易了解,而且在心相續當中比較容易生起菩提心和空性正見。
龍樹菩薩曾經講過生起菩提心的情況有三種,第一種是依於他人而生起;第二種是依於自己而生起;第三種是依於前世的串習力而生起。其中所謂依前世的串習力而生起,就是前世已經有廣大聽聞、修學菩提心的緣故,在自己的心相續當中已經種下濃厚的菩提心習氣了,這一世再次聽聞、學習,就很容易可以生起了。
空性正見也是如此,如果你前世有種下了聽聞及修學空性正見的習氣,這一世就不需要一番的大努力,很輕易就能生起空性正見了。依此類推,如果你這一世有多作聽聞、禪思空性正見,即使這一世沒有生起真正的證悟,來世再聽到空性正見時,也會很容易了解,很快生起空性正見的。
所謂空性就是指萬法原本的實情。補特伽羅我執和法我執就是愚蒙於萬法原本實情,並執著為諦實存在,要破除它就需要有了解萬法實相的心,也就是需要有緣於空性的毗缽舍那。任何法都是依於某些因緣而生起的,有為法或無為法都是如此,既然如此,就表示它不由自己方面存在,這就是萬法的實情,也就是空性。
當我們遇到有為法時,乍看之下,這些有為法好像是由它自己方面存在的,如果仔細追究下去的話,就會發現所有我們認為是真實存在的法都僅僅是依於其他因緣而存在的,也就會發現這些法都是不可得的,也就表示所有法都是不由它自己方面存在的、無自性的、無自相存在的,這就是空性。
任何法都是一樣,對於那些讓我們覺得不需依於其他的因緣而能夠獨立存在的法,只要我們在它的安立之處去尋找,就會發現是不可得的。我們就要透過這種方式去了解何為空性,去了解諸法是如何依緣而生起的道理,在了解之後,我們對於空性的道理生起信解心,之後不斷再去思惟能夠成立的正理,也就是先透過比量的方式來了解何為空性。
我們為了要能夠真正了解空性,應該要對宣說空性的佛陀、龍樹菩薩和祖師們生起虔誠的信解心,而且要對他們禮敬、供養、積聚資糧或懺悔罪障。
當我們看到大海、山川等不清淨的世間時,不需要靠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就能見到這些不清淨的世間,可是,如果你想看到清淨的世間,就必須要靠自己去積聚廣大的福德資糧才能看到。另外,本尊的無量宮、佛的清淨剎土、細品的空性、細品的無常等等,也都要靠自己去積聚廣大無邊的福德資糧才能見到。
在宗喀巴大師還沒有寫《道次第論》之前,他雖然已經有了中觀自續派的見解,可是,對於中觀應成派的見解還不甚了解,因此,他就向文殊菩薩祈請,在見到文殊菩薩之後,他就請問文殊菩薩關於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文殊菩薩也對宗喀巴大師講了全部的中觀應成派的見解,可是,宗喀巴大師還是無法了悟中觀應成派的見解。文殊菩薩就說:「沒有關係!從現在開始,你應該認真虔誠的向本尊、上師來作祈請,同時要去作集資淨罪的工作。」
宗喀巴大師就遵照文殊菩薩的教導,帶了八位親近的弟子到窩喀卻林去作集資淨罪的工作,他在那裡作了十萬大禮拜、十萬曼達等。當宗喀巴大師在積聚十萬大禮拜的同時,他親眼見到三十五佛、大威德金剛,文殊菩薩更不用說了,他先前就已經親眼見到了,他跟文殊菩薩的關係就像好朋友一樣,雖然可以見到這些,可是,他還沒有得到究竟的中觀正見。雖然宗喀巴大師可以看到很多本尊或佛,可是,他的心中還是悶悶不樂,因為他還沒有得到究竟的中觀正見。
宗喀巴大師到窩喀卻林去集資淨罪,但是還沒有得到究竟的中觀正見。有一天,夜裡睡覺作了個夢,夢見龍樹菩薩、提婆論師、佛護論師、月稱菩薩、清辨論師等祖師在研討空性,在他們研討的過程中,佛護論師的身體忽然變得非常大,而且拿了一本書放在他的頭上,隔天早上醒來,他就去翻了一本佛護論師對《中論》所寫的解釋《佛護論》,再加上先前文殊菩薩跟他所說的空性正見所記下的筆記,兩者配合起來看時,突然間就在當下得到究竟空性正見,這就是他最初得到究竟空性正見的時刻。
在生起究竟空性正見時,宗喀巴大師心中無比歡喜,同時也對龍樹菩薩、提婆論師、佛護論師、月稱菩薩等祖師生起很強烈的信心,也對佛生起非常不可言喻的強烈依止的信心。因此,宗喀巴大師就寫了《緣起讚》,去稱揚世尊宣說性空緣起的道理。在《緣起讚》裡說:「能如實宣說性空緣起道理的,就只有佛陀您而已,無人能比。」
我們為了要無顛倒清淨地了解空性,光是依靠思維正理來了解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廣大無邊的福德資糧當靠山,因此,就必須要去做廣大的積聚資糧和懺悔罪障的工作,依著廣大的福德資糧為靠山,並透過思維正理也就是以比量的方式去了解何為空性,以比量通達空性之後,還要加以實際的禪修,才會獲得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當得到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時,就等於是進入大品資糧道的階段了。
證得空性有不同的方式,有一些人是先入道之後再證得空性,有些則在未入道前就證得空性了,大多數都是在未入道前就證得空性了。要入道必須生起無虛偽的出離心,無虛偽的出離心就是一顆非常強烈、不退轉的希求脫離輪迴的心,這種心生起來的程度必須像身處火宅當中一心想逃離的程度。另外一個比喻是像犯人在牢中被折磨、鞭打,他一定會生起很強烈想要脫離牢獄的心,欲脫離輪迴的心也要像這樣。
在生起了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之後,才能生起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不論這個行者是聲聞眾、獨覺眾或菩薩眾,在他生起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時,就進入了加行道的煖位,可是,此時他還沒有現證空性。持續不斷的去修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總有一天會現證到空性,此時就進入見道了,此時就可以將遍計所執的執實心完全斷除乾淨了,可是,還沒辦法斷除俱生我執的執實心。
俱生的執實又可以分為大、中、小等三品,每一品又各分為大、中、小等三品,所以,一共有九品。依次的修持緣念於空性的毗缽舍那,就可以依次將這九品俱生執實的心一個個斷除,在斷除之後,你的證悟就會一直往上提升,最後就會將小小品的俱生執實斷除了。在修行的整個過程,如果有以菩提心和大悲心輔助來修持的話,這個行者就會證得佛果,如果沒有菩提心和大悲心輔助的話,就會證得聲聞乘的羅漢果或獨覺乘的羅漢果。
請看第二○四頁第二段,「如眼等四根,皆依身而住,別無自境可住。」五根中的前四根(眼耳鼻舌)都依於身根而住,這四根若不依身根並沒有其他地方可住。身根可以說是遍布於全身,從足底到頭頂,都是身根所遍布的。可是,眼根、耳根、鼻根等卻不能遍布於我們的全身,它們必須要依於身根才能有所住。如果身根沒有了,這四根自然也就沒有了。
請看文,「如是餘一切煩惱,亦皆依俱生無明而轉,故說愚痴為主。」貪瞋慢疑等等煩惱都是依於俱生無明(痴)而有的,所以才說痴為最主要的。愚痴有時稱為無明,有時稱為執實。就像身根沒有了,其他根自然也就沒有了一樣,如果將無明滅了,其他煩惱也會一併被滅掉,。
請看文,「四百論釋解,如身根遍身,痴遍一切惑。」身根可以週遍我們全身,其他的根都要依於身根。同樣的,痴可以週遍一切的煩惱,其他一切煩惱都依於痴。《四百論》是作這樣的解釋,而《四百論釋》則作以下的解說。
請看文,「時云,貪等煩惱,唯於愚痴所遍計之諸法自性上,增益愛非愛等差別而轉,非離痴別轉。故亦即是依止愚痴,痴為主故。」貪等煩惱僅僅是依於愚痴所遍計(增益)的諸法自性上,去增益(虛構)何者為可愛及何者為不可愛等等差別,並非離痴而另外有。
既然貪瞋等煩惱都是依於痴增益諸法,而去虛構它的可愛和非可愛,所以貪瞋都是依於愚痴而轉,並不能離開痴而另外有。因為非離痴別轉的緣故,「亦即是依止愚痴,痴為主」,所以,這些煩惱可以說都是依於愚痴的,所以說痴是最主要的。
從「貪等煩惱」到「痴為主故」,這一段是《四百論釋》所說的,所以,這裡的「時」應該改為「釋」,「釋云,貪等煩惱,唯於愚痴所遍計之諸法自性上,增益愛非愛等差別而轉,非離痴別轉。故亦即是依止愚痴,痴為主故。」《四百論》是提婆菩薩所寫的,《四百論釋》則是月稱菩薩所寫的。
請看文,「由是當知愚痴於境執有自相。」這一段,是宗喀巴大師總結前兩部論的意義。這裏所說的痴就是指補特伽羅我執和法我執,並不是指其他的。至於自相存在(自相成立)、自性存在、諦實存在(真實存在)或由自己方面存在,這四個在藏文的字面上是不一樣的,中文應該在字面上也是不一樣的,不過,意思都是一樣的。愚痴就是二我執,境就是二我執所執的對境,也就是補特伽羅和蘊等對境,愚痴於這些對境執為自相存在。
請看文,「彼所執境,若順己意,即緣彼起貪。若違己意,即緣彼起瞋。若彼境與意俱非違順,中庸而住,雖緣彼境不起貪瞋,而生同類後念愚痴。」如果這個對境順於己意的話,就會緣念於那個對境而生起貪,如果違於己意的話,就緣彼起瞋,如果既非違逆也非隨順的話,則是屬於無記的狀態,之後還是會不斷的生起愚痴。
當我們遇到外境的時候,我們都會認為這些外境是不需要依於其他的因緣而存在的,有時我們會把這些外境視為悅意的,因而生起貪,有時又會視為不悅意的,就生起瞋,有時會視為既非悅意也非不悅意的,此時就會處在中庸的痴的狀態。
下面的《六十正理論》是龍樹菩薩所寫的,龍樹菩薩所寫的論著中,最出名的就是六理聚論,其中最大部的就是《中觀根本慧論》和《中觀寶鬘論》,再來就是《六十正理論》,另外還有《細研磨論》(又名《精鍊論》)、《迴諍論》、《七十空性論》。
請看文,「《六十正理論》云:『若心有所住,寧不生煩惱,若時平常住,亦被惑蛇噬。』」心有所住就是指愚痴,心如果是愚痴的,就會去執對境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這樣就會生煩惱,只要心去執對境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一定就會生起煩惱,如果心處於中庸的狀態,既沒有生起貪也沒有生起瞋,也會被愚痴的蛇所吞噬。簡而言之,即使心是處於沒有貪和瞋的狀態,也是會被無明所控制的。
請看文,「釋論即如上解。」這裡的釋論是指《六十正理論》的釋論,這裡的即就是亦的意思,也就是《六十正理論》的釋論也作了像《四百論釋》一樣的解說。
請看文,「又從執蘊實有,生薩迦耶見,亦是《寶鬘論》之意趣。」其次,從執蘊為實有生起薩迦耶見的講法也是《寶鬘論》的密意,除了《寶鬘論》這樣講之外,《入中論》、《六十正理論》也是說從執蘊為實有會生起薩迦耶見。《寶鬘論》說:「乃至有蘊執,彼時有我執。」也同樣是這個意思,如果執蘊為實有的話,只要還有這個執著在,就一定會生起薩迦耶見的我執。
請看文,「生餘煩惱之理,如中士道所說,即可比知。」至於其他的煩惱生起的道理,就如同在中士道所說的一樣,大家可以去推知。
接著提到的《釋量論》是法稱論師所寫的,法稱論師本身雖是唯識宗見的,可是,在學習「量」的時候,都會引用他的書。至於煩惱生起的次第及脫離輪迴的方法,以及斷除煩惱必須要有證悟無我慧等等的觀點,印度所有的祖師,不管是哪一派的,他們的見解通通都是一樣的。
煩惱可以分成粗細品,因為法稱論師本身是屬於唯識宗,他所說的煩惱,如果站在中觀應成派來看,是屬於粗品的煩惱。這裡為什麼要引用法稱論師所寫的《釋量論》呢?最主要是要讓我們知道煩惱生起來的次第,因而才去引述他的論著,而不是為了要去了解煩惱粗細品的緣故才去引述的。
請看文,「又如釋量論云:『若人見有我,即常貪著我,著故愛安樂,由愛蔽過失,見德而愛著,遂求我所有,若時貪有我,即流轉生死。』」如果見到我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就會生起貪著我,因為生起貪著我的執著,就會認為我需要安樂,也就是首先因為執我為由自己方面存在的,就會生起強烈的貪著的心,因此,也就會去追求我的快樂,為了讓自己快樂,就會去造作種種善、不善、無記等等的業,因為貪愛自己快樂的程度很強烈,所以遮蔽內心因而無法看到過失,甚至會把過失見為功德。
由於生起強烈的追求我的快樂,甚至會去造作殺害他人生命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就看不到殺害他人生命的過患,也就是殺害他人生命的過患被貪愛所遮蔽了,反而見到殺生可以帶給我快樂,因此把殺生見為功德,把殺生見為一件正確的事。
由於貪著我的快樂,就會去遮蔽掉過患,反而生起強烈的貪愛的心。因此,又會認為我的快樂是源自於我的所有,是源自於我的手、腳等我所有的一切,因此,對於我所也會生起強烈貪著的心。雖然我所有的這一些是為我的身語意三門所使用的,事實上,它只有帶來我的痛苦的因而已,可是,卻因為強烈的愛的關係,就遮蔽掉見到我所是苦因這一點,而把它的過患見為功德。因此說「若時貪有我,即流轉生死」,你會生起強烈的貪愛我,這就成為生死輪迴了。
在修心的偈頌或上師供養法當中,也有相同的這些詞句,比如「唯求自利是一切衰損門,利他則是一切安樂門」,佛陀唯行利他,我們則是唯行自利,唯行利他和唯行自利的利弊不需要引經據典就可以很清楚看出來了。
請看文,「此宗與前說安立二種我執之理,雖有不同,然生煩惱之次序,亦當依此論了知也。」此宗是指《釋量論》,《釋量論》所說的煩惱是很粗品的煩惱,所以,他們在安立二我執的正理和自宗應成派也會有所不同,然而,在生起煩惱的次第上則是相同的,所以,亦當依此論而了知。也就是煩惱生起的次第是一模一樣的,首先是以補特伽羅我執和法我執為根本,之後則生起貪瞋等煩惱,然後再造作善惡業,而在輪迴當中流轉。
從下面的「此謂」開始,則是宗喀巴大師所說的。請看文,「此謂初執我念所緣之我有自相,遂生我貪。」最初我們會去執我的思惟所緣念的我,會以所緣念的我為有自相存在的,因此而生起對我的貪著。
請看文,「由此便愛我之安樂,又見我之安樂,不待我所即不得有,故愛著我所。由此障蔽過失,見為功德。遂進求我所有以成辦我之安樂。由彼煩惱遂造眾業,由業故,復結生相續。」
因此便生起去愛著我的快樂,又看到我的一切快樂如果不觀待於我所則將不會有。比如我的快樂必須要觀待於去使用五蘊才能快樂,因此認為如果沒有我所(蘊)的話,我是不會有快樂的。
因為認為我的快樂是源自於我所,就會對我所產生愛著,愛著我所就會去愛我的手、我的腳等等,而生起貪著的心,因此會去障蔽過失,因此將過失見為功德。
為了成辦我的快樂,因此就更進一步去追求我所。由於貪愛我、我的快樂和我所,也就是所愛的對象有三個,由於貪愛這三種對象,因而隨著煩惱而造種種的善惡業,由煩惱而造的業,不管是善或惡,全部都是輪迴的業,就會再一次在輪迴中結生相續。
接著又引《七十空性論》,這也是龍樹菩薩所寫的一部論。請看文,「《七十空性論云》:『業以惑為因,由惑起諸行,身以業為因,三皆自性空。』」 業是依於惑而積聚的,所以業是以惑為因的,由煩惱就會造作種種的業,「身以業為因」,這裡的業是指有漏業,有漏業能引生苦之身,所以說身體以有漏業為因。業以煩惱為因,因為煩惱而會去造作種種的業,有漏業能引生有漏身。「三皆自性空」的三者指的是業、惑和身,這三者都是自性空的。如果這一切都是自性存在的話,就將毫無改造的餘地,可是,由於這一切都是自性不存在的,所以,我們就能夠去改造、轉變。
所謂自性不存在就是法是彼此相互依賴而存在的,所以,這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如果自性存在的話,則業因果報皆不合理,如果自性不存在的話,則業因果報皆合理。
請看文,「當於此生死流轉之次第,獲得決定了解。」我們應該對於如此的生死流轉的次第多去思惟,進而獲得決定解。
先前已經認知到兩個我執了,如果要斷除我執的話,就必須要去尋求無我見,因此就進入到「巳三欲斷我執當求無我見」的科判。這個科判又可以分為兩個科判,「午一須求無我見之理由」,需要去尋求無我正見的理由,「午二引生無我見之方法」。
請看文,「午一須求無我見之理由。由前所說,二種我執無明,既須斷除,亦欲斷除。」這裡的藏文不太好了解,藏文是說:雖然二種我執無明需要斷除,也想要斷除,但有些所化機卻僅停留在想斷除二我執而已。
請看文,「若僅欲斷,而不尋求了知我執為生死根本之理。」如果僅僅是欲斷除二我執,卻不去努力於尋求了知我執為生死根本的道理,那是極鈍根的。
請看文,「或雖了知,而不以了義教理破除我執之境,勤求引發無我淨見,實為極鈍根性。」或者雖然了知二我執是生死輪迴根本的道理,而不以了義的經典及正理來破除我執所執的對境,也不努力於引發無我清淨正見的話,那也是極為鈍根的。
這裡有兩點:第一、雖然想要斷除二我執,可是,如果不努力去尋求了知我執為生死輪迴根本的道理,這樣的人就是鈍根的。第二、雖然了知我執為生死輪迴根本的道理,如果不以了義的經典及正理來破除我執所執的對境而努力去尋求引發無我的清淨正見的話,那也是鈍根的。
請看文,「以已放棄能證解脫與一切種智道之命根,猶全不顧故。」「以」就是「因為」的意思,因為這兩者已經放棄或斷絕了能夠證得解脫和一切種智的道命,完全都不在意了。
◎問題:剛剛講到生起貪的對象有我、我的安樂和我所,這和我們講薩迦耶見中的我和我所是否相同呢?為什麼這裡要分成三個呢?
回答:這裡的我、我所和我的安樂所緣念的對境和薩迦耶見所緣念的對境都是一樣的,都是緣念於我,可是,執持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薩迦耶見所生起來的我執或我所執是執我或我所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但是,這裏只是貪愛的意思而已,而不是執它為由自己方面存在的,因此有點不一樣。
為什麼貪愛的對境要分為三個呢?一個是貪愛我,一個是貪愛我的安樂,又認為我的安樂是源自於我所,因此又會去貪愛我所。也可以說,愛著我、愛著我的安樂和愛著我所等三種貪愛是由薩迦耶見的我執和我所執,所引生出來的。
我們說薩迦耶見是執我、我所是由自己方面存在的,這邊的愛著我、我的安樂和我所,則是因為見到我是悅意的、我的安樂是悅意的、我所也是悅意的,因而生起愛的。
◎問題:剛剛一開始講到,如果有菩提心或悲心攝持的話,在斷完小小品的俱生我執時,就是成就佛果,如果沒有菩提心或悲心的話,就會得到聲聞或獨覺的果位。如此聽來,得到佛果跟聲聞、獨覺在修道位所斷的,同樣都只有九品嗎?如果這樣的話,聲聞、獨覺只要斷除煩惱障,也是分成九品,佛果位也是分成九品,不知應該如何搭配?
回答:斷除小小品之後只是說可以成就佛果的因而已,是將來可以成就佛果,而不是斷除小小品之後就馬上成就佛果。
◎問題:以八地到十地等三清淨地的菩薩來講,所知障會分成幾品來斷呢?
回答:從八地到十地,將所知障分為大、中、小三品,八地要登上九地時,必須要將大品的所知障斷除,九地登上十地時,要將中品的所知障斷除,十地登上佛果時,則必須將小品的所知障斷除。
要斷除這三品的所知障,如果沒有菩提心和大悲心為輔助的話,只靠證悟空性的毗缽舍那是無法證得佛果的。八地以下所應該要斷除的執實,聲聞、獨覺眾也可以斷除,只是聲聞、獨覺眾沒辦法斷除執實的習氣,執實的習氣就是安立為所知障,所知障又分為大、中、小三品,就分別由八地到十地來斷除。
◎問題:上次在地道論時有提到過,以有部、經部來講,加行道的世第一法只有一剎那就過去了,很快就馬上進入見道位。可是,之前曾提到,以自宗來講,世第一法又分成大、中、小三品。請問自宗(應成派)跟經部宗以下的說法是否完全都是不一樣的?
回答:如果站在應成派的角度看,大乘的加行道世第一法又可以分為大、中、小三品,小乘的加行道世第一法則不區分為三品。並不是只有應成派這樣認為,從毗婆沙宗到應成派全部都是持這樣的見解。
小乘世第一法的階位是一個剎那而已,那個剎那就稱為時邊際剎那,一位正常健康的人一彈指分為六十剎那,其中的一個剎那就稱為時邊際剎那,因為它很短,所以,世第一法在一剎那之後馬上就登上見道。時邊際剎那和細品的無常的長短是一樣的,只要你知道什麼是時邊際剎那,也就可以知道什麼是細品的無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