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論毗缽舍那一》

洛桑卻佩格西講授,法炬法師翻譯
2005/08/25


宗大師之著作共有十八部,其中抉擇正見的共有五部。《略論》的〈毗缽舍那〉也屬五部之一。抉擇正見的著作有哪五部? 一部為詮釋《根本慧論》,一部為詮釋《入中論 》的著作,另一部著作為《辨了義不了義》,另外兩部是《廣論》的〈毗缽舍那〉以及《略論》的〈毗缽舍那〉。就一個人的撰著而言,可分前半輩子和後半輩子的撰著,通常是以後半輩子的撰著為佳。而這一部《菩提道次第略論》是宗大師圓寂前的最後一部作品。宗大師於1357年出生,1415年撰寫《略論》,1419年圓寂。圓寂前的三、四年間,並未再出現任何撰述。

藏傳四個宗派的修持方法,是完全配合大乘法和密咒法顯密共修的。至於悲心、菩提心的修持法四大宗派就論著而言,是沒什麼差別的,四宗派主要的差別,在見解方面。四宗派在見解的命名上,有一些差別,事實上,如依著藏系四宗派所說見解而修,同樣可證得究竟佛果,果位是相同的。不過,因為四宗派傳承在名言安立及詮說方面,有各自之偏好,雖然略有不同,但是在空性的見解方面是沒有差別的,也就是這四個宗派在名言詮說及抉擇時,略有不同,但是實際上心的修持是相同的。

宗大師未降生雪域西藏之前,其他教派早已在藏地傳揚多年,而宗大師的教法傳揚至今才六百多年而已。當他撰寫《廣論》時,就行持分引了許多以前西藏古代祖師所寫之相關論著以及經典來作為詮釋行持這一分的依據。尤其在抉擇戒學方面,因為古來西藏祖師對戒學詮釋極佳,因此宗大師沒寫很多關於戒學方面論著,只有簡短的一些註解而已。另外,與內道兩個下部宗派,毗婆沙宗及經部宗相關的《俱舍論》注釋,古來西藏祖師已寫了許多相關論著,所以宗大師沒另外撰述。

格魯派學僧學習《毗奈耶》、《俱舍論》,都是依西藏祖師所寫的論著而學,考試也是依這些論著而舉出題目。但與《毗奈耶》、《俱舍論》相關的許多註解都是屬實薩迦派師長之著作,當今薩迦派學僧似乎不注重這些學習,反而是格魯派學僧比較注重。而宗大師所著作的抉擇正見五部論典中,都是抉擇應成派見解的,在決擇應成派見解時,他只引用佛陀經典及印度智者的論典作為依據,而不引用西藏祖師的論著當作依據。同樣的,在抉擇密法時,也不引用西藏這些祖師所寫的與密法有關的書籍,只引用世尊所說的密續以及印度成就者所寫的論著做為根據而已。偶而在抉擇實修方面,宗大師會引用阿底峽尊者的徒弟-噶當巴等這些祖師的論著,不過,在抉擇空性見解時,宗大師只引佛經或印度班智達所寫論著,尤其是龍樹菩薩、提婆論師、佛護、月稱論師等大師們所寫的論著而已。在我們接著要學的〈毘鉢舍那中〉,大家將會了解宗大師在抉擇正見時,只有引用佛經或印度班智達所寫之論著而已,而不引用西藏祖師所寫著。

宗大師所寫之十八部文集當中,大都數屬密法。而在抉擇密法時候,也只引用佛所宣說的密續經典,或印度大成就者所寫的論著而已。也因為宗大師寫了五部關於抉擇正見的論著,以及寫了很多有關於密法的論著,之後他的弟子才能因此成立格魯派。由於宗大師寫了很多相關於抉擇正見、相關於密法等論著,從前是宗大師上師的師長們,紛紛轉成為宗大師的弟子,例如:仁達瓦、拉瑪烏嘛巴,他倆本是宗大師主要的上師,後來也成為宗大師的弟子。而宗大師兩位主要弟子,克主傑、賈曹杰是薩迦派非常博學的大智者,也是見了宗大師之論著,而成為他的弟子,甚至達賴喇嘛第一世,原本是薩迦派大學者,也成為他的弟子。另外一位非常有名的上師霍札竹千南喀賈千(虛空幢),本來也是宗大師的上師,後來也成為宗大師的弟子。

以抉擇行持這一分而論,宗大師的上師還是他的上師,但在見解抉擇這一分而言,宗大師的上師轉變成他的弟子,除了兩三位以外,大多變成他的弟子。講這番話,不是偏愛自己的格魯派,而是事實,看宗大師的傳記,甚至克主傑、賈操杰及薩迦派祖師的傳記,都如此寫到,而宗大師的弟子大都是從薩迦派而來的。總之,由於宗大師寫了抉擇空性正見的論著之後,西藏佛教徒有百分七十變成格魯教派,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則為噶舉、寧瑪、薩迦、回教、苯教等派別。

《略論》所說的〈毘鉢舍那〉,在宗大師所寫的五部抉擇正見論著中,是最精簡的,其他的四部論著都是非常廣泛的宣說。或許有人會質疑宗大師是如何建立空性正見的?大家都應知道,不論在任何時刻,宗大師都可以親見文殊師利菩薩,依祂的教導抉擇應成派的空性正見。尤其〈毘鉢舍那〉是文殊師利菩薩勸請宗大師寫的,宗大師寫完《廣論》的奢摩他〈奢摩他〉以及《略論》奢摩他〈奢摩他〉時,心中曾想放下不寫毘鉢舍那,起了這一念時,文殊師利菩薩馬上現身勸請他一定要寫。以上不是格西臨時起意隨口說說的,而是格西看了相當多的論著以及他的師長長輩們不斷教導後而宣說的。各位如有質疑,可以再去請教其他師長,但不可隨便找人問,而是要請問有學問的師長,就可以知道格西這番話是真實的。而且格西在印度色拉寺教導徒弟,也是如此教導的,在寺院以及面對這麼多徒弟,更是不可自己隨便亂講。以上是就〈毘鉢舍那〉法源的概略說明。至於《道次第》之法源、師承,如何續流至今,這部分雪歌仁波切應該會提到,這裡不再說明。

所謂「毘鉢舍那」最主要的作用是抉擇正見,因為毘鉢舍那是指緣念於空性的毘鉢舍那,因此空性正見是主要的主題,毘鉢舍那所談的空性正見與《中觀寶鬘論》、《宗義寶鬘》的中觀應成的見解,都是相同的,所要學習的空性道理都一樣。廣、略論中的毘鉢舍那,只是多加引經據典而已,《中觀寶鬘論》與《略論》所說空性正見是相同,並非另外獨創。事實上,只要好好學通《中觀寶鬘論》或任何一部中觀論典的空性正見,《略論》的毘鉢舍那不需要另外再學,自己也都可以看得懂了。

宗大師五部抉擇正見的論典中,有一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三大寺僧眾要學四年,除此之外,並沒有安排學習廣論或略論的毘鉢舍那。在行持方面,三大寺以學習《現觀莊嚴論 》六年,之後,不會另外再學《道次第論》,因為有關行持部份,都已含攝在《現觀莊嚴論 》中,所以廣、略論都是靠自己自修的。而佛宣說的經典論著非常多,只要對其中幾部最主要的經典深入研究了解後,其它的自己看了就可以了解,我們不可能花很多時間一一學習八萬四千法。

請看略論第197頁「寅二:學觀法;科判分四--卯一:修觀資糧;卯二:修觀差別。卯三:修觀方法。卯四:成觀之量。」其中卯一:修觀資糧;在此會提到如何依止《毘鉢舍那》的種種資糧,以及抉擇空性正見,如果沒有止和觀,不可能投生上二界(色界、無色界),更不可能證得解脫或遍智果位。即使要投生色界、無色界,也需要止和觀,沒有止和觀是不可能投生色界或無色界的。而止觀並不是佛教不共的教法,連外道都有。外道不信佛法,但也會修止觀來成就先知神通變化,他們是緣念粗品外境而成就止和觀,這是不可能證得解脫或遍智佛果的。如果要證得解脫或遍智佛果的話,一定要具足止和觀,此處所指的止和觀,是指緣念於空性的止、緣念於空性的觀,這種緣念於空性的止和觀,只有佛教才有。

緣念於空性的止和觀,聲聞、獨覺和菩薩乘都有,既然要證得解脫或佛果必須要有緣念於空性的止和觀,在這之前就必須先認知空性,如果不認知何為空性,那就無法禪修緣念於空性的止和觀了,因此現在所講的修觀資糧科判中,一定要談空性見地的原因關鍵即在此。(也就是說一定要先了悟空性,才能修緣念於空性的止和觀)

一般而言,要了解空性, 論著的解說方式是先總說,然後才廣說,如果只是大概解說,學習幾次就想了解,是不可能的,而是必須依於許多經論和正理的學習,才能了解空性。如果了解何為空性,是不是就可以滿足了呢?不可以的,還要繼續不斷禪修空性慧,讓空性慧轉為緣念於空性的奢摩他體性。而且,就算生起緣空性的奢摩他也不可以滿足,還要持續修下去,將緣念空性的奢摩他體性轉為緣念空性的毘鉢舍那,然後再繼續不斷地修下去,直到現證空性為止。如生起現證空性慧時,此空性慧就成為煩惱的正對治,禪修的次第就是這樣。以煩惱的正對治將煩惱障斷盡時,就可獲得解脫。如果想獲得遍智佛果,只有以現證空性慧斷盡煩惱障是不夠的,還要配合菩提心、悲心才能獲得遍智果位。如果以緣念空性的毘鉢舍那及菩提心雙運而修的話,離佛果遍智就不遠了。上述為簡略解說,詳細的內容將於以下說明。

請看文「卯一:修觀資糧:分二,辰一: 總名修觀資糧。辰二:別名抉擇正見。」

「辰一: 總名修觀資糧。修次中篇說:依止善士、求聞正法、如理思惟,是毘鉢舍那三種資糧」。毘鉢舍那三種資糧是印度大學者--蓮花戒論師,在《修次中篇》所說。(一)、依止善士:修毘鉢舍那一定要依止一位無倒了知修持毘鉢舍那種種方法的善知識;(二)、求聞正法:依於這一位能無倒闡釋修持毘鉢舍那種種方法的善知識之後,在其座前求聞正法;(三)、如理思惟:聽聞修持毘鉢舍那義理後,應如理思惟。這三種資糧是蓮花戒論師提出來的毘鉢舍那三資糧。無論是修毘鉢舍那、奢摩他或是任何大善行,都應該先知道如何修持的方法,既然要知道如何修持的方法,首先,就要依止善知識,才會知道。求取佛法必須以此方式,如不以此方式求取佛法,可能會顛倒而行。譬如要吃藥,要先問懂得藥效的醫師,如果不問醫師而隨便吃藥的話,藥有可能成為毒藥。

比如先在下、中、上士三士道中學習、修心之後,再進入密乘,求取灌頂,這是修持的次第。一位行者若從未聽聞過下、中、上士,三士夫之道,卻直接進入密法修持,求取灌頂,此對自己要持守何種誓言毫無所知,因為不知道如何持守誓言,所修所學的密法雖然非常珍貴,但是卻變成了毒。同樣的,如果要修持佛法,必先尋找一位善知識,依於善知識聽聞正法,之後才有能力修持,世間法也是一樣的方式。所以,依止善識、求聞正法、如理思惟,是修持毘鉢舍那的三種資糧。

請看文「尤以親近無倒了達佛經宗要之智者,聽聞無垢經論,以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之正見,為毘鉢舍那不可少之資糧」至於依止善士,論著也講到,是指依止能無倒抉擇毘鉢舍那佛經宗要之智者;依止之後,要聽聞無垢經論。無垢經論,是指符合印度學智者的論著而言,這些論著是可追溯到佛經為其根源的論著。若是那些無法追溯佛經或印度學智者之論著的,既使是師長口訣或是教誡,只要不相隨順此理的話,都是不可採信的。

第三是如理思惟。一般的毘鉢舍那而言,不見得需要以聞思慧,引發通達真實義之正見。因為外道也有毘鉢舍那,他們也有觀,但他們沒有緣念於空性,而內道的觀,是要緣念空性的,必須是以聞慧、思慧通達空性的正見才可以的。這三者是為毘鉢舍那不可或缺的資糧。

「以無了解真實義之正見,必不能生通達如所有性之毘鉢舍那故」心中沒有生起了解何為空性,當然不會生起緣念空性的毘鉢舍那,要如何了解空性呢?下面就會講到。

要了解空性正見,必須依於古來學智者抉擇的空性論著而來了解,不可依其他論著而了解。既使要學ㄅㄆㄇㄈ也要依老師才能學會,何況是生起空性正見,更需要善知識的引導 。

「又此正見,要依了義經尋求,非依不了經。故當先知了義不了義之差別,而通達了義經義」如果論著所詮說的內容,是講一些外在的所知,或與業果有關的,此類論典,都稱為不了義。如果依不了義的經典或論著學習,要證空性是不可能的,因為裡面詮說的內容不是空性。了義經是直接闡釋空性的經典或論著,譬如廣、中、略三部《般若經》,所以要依了義經尋求空正見,而不是依不了義經尋求空正見。

比如,心經是最殊勝最好的了義經,如要尋找空性正見,可依心經禪修。故應先了解了義與不了義之間差別,而通達何為了義經義,再接著依於了義經典去抉擇當中的意義。不了義經是指裡面詮說的法,是世俗諦的法,情器世間的法,或業果的法;抉擇這一類法的經典是不了義經。但如果這部經講的是諸法無諦實存在、不由自己方面存在的經典,這些主要是闡釋空性的經典就稱為了義經。

要了解空性正見,一定要依著了義經典來尋求,譬如廣、中、略三部《般若經》,顯教稱為大品、中品、小品般若經,或《般若十萬頌》、《般若兩萬頌》、《般若八千頌》,又如《心經》以及《如來藏經》等都是了義經。《如來藏經》所闡釋內容是所有有情心相續本具之如來藏,也就是空性,這部經也是了義經,因為這部經是抉擇心續上的空性,因此這部經稱為了義經。

如果要了解了義經中詮說空性的內容,必須依於具量祖師所寫的論著而加以抉擇,比如依於二大開轍師--龍樹、無著菩薩,二位開轍師所寫下的密義而加以抉擇空性意義。此二位是具量師,佛經裏多次授記的具量之師,依此二者所著作的論著去抉擇空性意義的話,才能正確了知佛所宣說的空性義理。

「又若不依堪為定量大論師解釋密義之論,則如生盲無引導者而往險處。」如果不依於具量大論師如龍樹、無著菩薩等所寫的解釋佛經密義之論而抉擇空性,如同天生沒有眼睛又缺導盲者,獨自跌跌撞撞,可能會掉落懸崖,無法抵達到目的地。不依著這些論著抉擇空性的話,可能會墮到增益邊(常邊)或損減邊(斷邊)的執著中。

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我們稱之為「開轍師」,為什麼稱為「開轍師」呢?有一典故,以前時代沒有汽車、飛機,國王至遠地出遊時,一定要搭馬車,如果沒有馬路,馬車不能行,於是國王會命令百姓去開路,此為開轍師的由來。

佛陀在世時講了八萬四千法,包括大乘法、小乘法、密續法,佛陀示現圓寂後,小乘教法廣大的宣揚而大乘教法衰危。大乘教法為何會衰退?因為佛當初講說大乘顯密教法是對特別所化機而宣說的,並不普傳,而且是只對最利根的所化機秘密傳授而已,不像第一轉法輪,轉動四諦法輪是在瓦納那西(鹿野苑)廣傳,也沒有像靈鷲山講般若經那樣廣傳,因此大乘教法很快就衰退了。尤其佛陀講大乘顯教經典的時候說:「入大乘道修行,應該要成就佛果位。」而要成就佛果一定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來集聚福德與智慧資糧才能成就佛果,而要成辦小乘解脫果位,三世就能成辦。與小乘三世能成辦解脫果位相比較,因大乘行者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的緣故,所以修持大乘法的人漸漸就越來越少了,因此大乘教法就衰沒了。

佛陀圓寂後約四百年,龍樹菩薩依著佛的授記出世,重新振興大乘佛法,並開啟大乘中觀宗,後人以古代稱開闢新路者為開轍師為喻,而稱龍樹菩薩為大乘中觀宗開轍師。大乘的見解主要分中觀見解及唯識見解。龍樹菩薩出世後,開啟中觀宗的見解,所以被稱為中觀開轍師。而唯識見解是在佛陀圓寂九百年後,無著菩薩來到這世間,從他以後唯識宗見解才振興起來,因此無著菩薩成為唯識宗的開轍師。這兩位開轍師我們要依止哪一位來抉擇空性的正見呢?要依止龍樹菩薩。

「故當依止無倒釋論。要依何論耶?曰:如佛世尊於無量經續中,明記龍猛菩薩,能離有無二邊,解釋佛經甚深心要,當依彼論而求通達空性之正見。」這裡所講的離有無二邊是指遠離「自性有、名言無」這兩邊,也就是諸法是無實有的,但名言有。而要對於兩位開轍師以及他們的論著有信心的話,必須對作者生平有一些了解,才容易生起信心,所以現在來介紹龍樹菩薩。

以前在印度佛法非常興盛時,那爛陀寺有500位班智達,大成就者有80位。後來大乘教法衰損,能將大乘教法重新振興,最大恩惠者就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所寫的抉擇空性中觀正見的論著有六部,稱為六理聚論。佛陀在眾多經典、密續當中,曾多次授記龍樹菩薩將會在祂涅槃四百年後出世。龍樹菩薩是佛陀在轉動法輪時親傳的弟子,是一位名叫勒扎記的童子,佛曾指著勒扎記童子親口說:「將來我涅槃之後四百年,他將會出世,重新振興大乘教法。」

龍樹菩薩出世後,當時印度許多大班智達,都成為龍樹菩薩的弟子,在眾多弟子當中,最主要者就是提婆論師(聖天菩薩)。提婆論師有位弟子叫佛護論師。本來中觀派只有一個傳承,到了佛護論師之後則出現兩派:自續派及應成派。佛護論師寫了一部論名為《佛護論》,它是詮釋龍樹菩薩的《中論》。《佛護論》當中提到龍樹菩薩的最究竟密意在應成當中。在此之後又出現清辨論師,他的見解是自續派的見解,他不贊同佛護論師的見解,於是寫了《般若灯論》來破斥佛護論師的見解,在《般若灯論》裏認為龍樹菩薩的究竟密意在自續宗。

佛護及清辨論師二位最主要的爭辯點就在破四生這一點上,他們都在解釋龍樹菩薩的《中論》,《中論》裏面有提到:自生、他生、共生(自他生)、無因生等四生,二人對此見解不同而出現激烈爭辯。四生當中,自生、共生、無因生,他們的見解是相同的,但在「他生」這一點上,佛護論師所破斥的,清辨論師就將之成立起來;清辨論師所破斥的,佛護論師就把將之成立起來,就在這一點上爭執不下。清辨論師破斥佛護論師後,佛護論師並沒有大力反駁。為什麼沒有反駁呢?因為清辨論師是名氣非常大的國王之子,而佛護論師只是貧窮子弟,所以不敢反駁。格西說,對「他生」這一點的見解,真正正確的是佛護論師。

之後,再出現月稱菩薩,他是應成派的,他是當時有勢力國王之子,不用怕清辨論師了。月稱菩薩將佛護論師的見解收錄在他的論著裏,而將清辨論師的見解一一破除。月稱菩薩把佛護論師所寫的論著見解以及龍樹菩薩所寫的《中論》的見解收錄在他的論著中,闡釋出中觀應成派的見地,並一一破除清辨論師的見解,月稱菩薩寫了《入中論》解釋《中論》的意義,也寫了《明顯句論》解釋《中論》的字義。當今學習中觀見解時應以《入中論》為根本依據。在西藏四教派中學習中觀見解時都是以《入中論》為依據而學。

宗大師根據月稱菩薩所寫,解釋《中論》義理的《入中論》,又寫了一本《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來詮釋《入中論》義理。現三大寺在學中觀時,以《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以及《入中論》為主要學習的論著,一共要學四年。至於龍樹菩薩《中論》相關註解或者《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及廣、略論毘鉢舍那,在三大寺師長是不教的,而是學生自己自修。月稱菩薩寫了《入中論》之後,自己又寫了《入中論釋》。

對於見解的傳承,是從龍樹菩薩一路傳承下來的。所以宗大師才說如果要抉擇空性,一定要依龍樹菩薩論著來尋求通達空性的正見。在藏系四宗派全部以月稱菩薩《入中論》來抉擇空性。寧瑪派的學習則配合寂天菩薩寫的《入行論》以及月稱的《入中論》一起學的。就見解而言,龍樹、聖天、佛護、月稱、寂天與阿底峽這幾位菩薩的見解是一模一樣的。

宗大師最初在抉擇空性時,還未透徹了解應成派見解,他是真心向文殊師利菩薩祈求,文殊菩薩對宗大師講了許多應成派的空性見解,可是當時他還是聽不懂文殊菩薩在說什麼,文殊菩薩就跟他說:「那你先去淨化你的罪障,集聚一些資糧,然後虔誠向與本尊無二無別的上師祈請,將來你就會聽得懂我在講什麼。」之後宗大師再向文殊菩薩請示,要抉擇空性正見,應向哪位上師學習呢?文殊菩薩告之:「可向仁達瓦學習,他是最好的,但你還是無法獲得最究竟的見地。」宗大師又問:「我要依哪一部論學習呢?」「主要依月稱菩薩的論著」文殊菩薩如此回答宗大師,又說:「依仁達瓦為主要師長,論著要以月稱菩薩為主,你精進地去淨化罪障、積聚資糧,將來有一天,會發現我給你的開示有很大幫助,將來你就可以了解我所說的意義了。」文殊菩薩對宗大師講解應成派空性見地時,雖然無法獲得證悟,但他很認真作筆記,又遵照文殊菩薩指示去依止仁達瓦上師學中觀見解,並以月稱菩薩的論著為主要學習的論典,之後修持大禮拜、獻曼達等積聚廣大資糧、淨除罪障,終於以文殊菩薩的開示為緣,在心中生起中觀應成的見地。而宗大師真正獲得空性正見,是在閱讀佛護論師所寫的《佛護論》時,心中才真正生起空性正見。

事實上月稱菩薩的《入中論》與佛護論師的《佛護論》,這兩部論只是作者不同,內容是一模一樣的。大家都共稱宗大師得到空性正見是依於《佛護論》而得到的。既然我們來學毘鉢舍那見解,我們對空性見解的傳承由來應該要有所了解。

以上所說空正見的傳承次第與由來是沒有錯誤的。佛圓寂之後幾年,龍樹菩薩出世,再來提婆論師、佛護、月稱菩薩次第是沒有錯誤的。龍樹菩薩稱為中觀宗的開轍師,清辨論師稱為經部行中觀自續派開轍師。至於應成派開轍師,三大寺則有不同見解。哲蚌寺果芒學院認為應成派的開轍師是佛護論師,至於其他寺院則認為是月稱菩薩。

提婆菩薩又稱聖天菩薩,凡是中觀宗的追隨者,都視提婆菩薩等同龍樹菩薩一般。他也是當代頗富盛名的智者,但沒有右眼,緣由如下:提婆菩薩一開始是在北印度的那爛陀寺學習並成為大班智達,後來與他的上師龍樹菩薩一起住在南印度,而在北印的那爛陀寺,經常有外道來辯論,有一次有位外道非常厲害,到那爛陀寺辯論,當時的班智達們都無法招架,於是寫信向龍樹菩薩求救,提婆菩薩自告奮勇說:「我去。」因為他自告奮勇,龍樹菩薩就說:「你能不能贏外道呢?我們兩人先來辯論看看。」於是龍樹菩薩扮演外道與提婆菩薩辯論,辯到非常微細的關鍵時,提婆菩薩內心起了懷疑:「這龍樹菩薩到底是不是外道?」因為他對自己的上師起了懷疑心,因此造了很大惡業。一般在辯論時,如果答辨者回答的內容不正確的話,問的人會向答辨者說:「你頭昏了(藏文音是擴送)」。提婆菩薩跟龍樹菩薩在辯論時,因心中起疑龍樹菩薩是外道見,而拿起鞋子對龍樹菩薩說:「你頭昏了。」龍樹菩薩馬上說:「好了,就到此為止,我可以肯定你可以戰勝辯倒外道,可是你造了很大惡業,因為你懷疑我是不是外道,所以,你去那爛陀寺的路上將會遇到一些障礙。」後來提婆菩薩就在去那爛陀寺的路上失去右眼。

提婆菩薩也不是隨便失去右眼,而是在路上遇到一位乞丐一直要他的右眼,因為身為菩薩是要行佈施利生的,因此他就把右眼佈施給那位乞丐。他會失去右眼最主要的因是:第一、他對自己上師懷疑;第二、他拿鞋子在師長頭上繞三圈,這是現世報的惡業,因此失去右眼。後來提婆菩薩到達那爛陀寺,與外道辯論,最後終於折服外道,在當代有個規定,就是誰輸誰就歸服對方的宗教,因此那位非常厲害的外道,就歸入佛門中了,他就是馬鳴菩薩。

提婆是梵文,聖天是藏文義譯。請看文,「提婆菩薩為諸大中觀師如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共依為量,視同龍猛。故彼師徒,是餘中觀師之根源。西藏先覺稱彼二師為根本中觀師,稱餘為隨學中觀師。」所有中觀師都將提婆菩薩視為與龍樹菩薩一般,師是指龍樹菩薩,徒是指提婆菩薩,他們師徒二人是其他中觀師的根源,其他中觀師都是以他們師徒二人為根據,因此西藏諸祖師稱龍樹菩薩與提婆菩薩為根本中觀師,餘中觀師是指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這些論師有些執自續派,有些執應成派,故稱其他中觀師為隨學中觀師,隨學是中文,藏文原義是「偏執」,因此也可稱為偏執中觀師。今日講到此,因為時間太晚了,有問題下次可以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