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法師 釋
下面我要引用我們漢地大家所熟悉的幾個宗派做為印證,說明《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書的特質,以及其重要性。第一個是律宗南山道宣律祖的書,因為這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其次就是淨土,這是對現在來說最應機,而且也含攝得最廣;再下面就是天台、賢首,也就是以《法華經》跟《華嚴經》來印證。在本論一開頭的時候曾經說過,我自己是因為念佛而入門,又特別偏重於持戒,可是真正對念佛跟持戒稍微有一點體驗,還是在學了《廣論》以後;乃至於雖然有機會接觸了一點點《法華》、《華嚴》的內涵,發現很多的矛盾都無法解決,一直等到接觸了本論,可以說大致上對於那個總相上的疑惑整個都解決了,自己覺得很歡喜,很高興。所以以後不管到哪裡,這本書總歸帶在身邊,凡是佛法上的問題,乃至於各宗各派彼此之間不能解決的矛盾,說得更明確一點,就是我們修學佛法過程
當中,不管是淨除障礙也好,集積資糧也好,都透過本論這個圓滿確實方法的指導以後才解決。
不過在這之前,我自己曾經碰見過一個困擾,我遇見的很多人,也都犯同樣的毛病,一看這個是密教的,下面就不談了。不過我比較幸運,總算很快能夠突破這一關。但是一直要等到我真正有了體驗以後,才發現本論之美。所以我要用我們中國律、淨、天台、賢首等這些大乘的內涵來介紹,並引經、論等等證成。目前也的確看見修密的人有很多地方很亂,要了解我們所看見的亂,並不能代表密教本身的錯誤。譬如有人冒了孔老夫子的招牌到處騙人,你說這是孔老夫子的錯嗎?當然不是。同樣的在佛法裡邊,他抬著觀世音菩薩,乃至於本師釋迦世尊、阿彌陀佛,卻不一定真正有這個內涵,我們唯一能判別是非的方法,是去了解它正確的內容,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以密教來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算是它前面的基礎,這些基礎,其實是修學佛法的任何一個人都需要的。從道前基礎開始,那是你還沒有走上這一條路之前所要作的準備。有了這個準備以後,就進入所謂的共下士道,而共下士道的內容,根本還談不到真正進入佛法,只是世間的一個量則,所謂人天乘法。太虛大師把整個佛教判成五乘,第一個就是人天乘,也就是在人間要怎麼過得快樂一點,乃至於將來希望能夠獲得增上生,到天上去!我們常常介紹的《了凡四訓》,乃至於《感應篇》這一類書,都是介紹這一個內涵。
更進一層所謂的共中士道,雖然你在世間能夠一步一步地改善增上,可是終究脫離不了六趣的輪迴,眼前就算你生到天上,壽命多少大劫,最後還要墮落。就整個的生死來說,從無始以前到無始以後,在這個無限長的時間當中,即使以八萬大劫和它相比,也幾乎等於零。生到了非想非非想天八萬大劫尚且如此,一旦福盡了,你還是要輪迴六趣當中,這個是不究竟的,所以進一步要徹底解決這個痛苦。如果只是想跳出輪迴,這並不是圓滿地解決了痛苦,以及圓滿所有應得的功德。在佛法裡這個叫做小乘,當中又分成兩類:有一種智慧比較鈍的,我們稱他為聲聞,如果依三乘教法來開的話,這個叫做小乘;那麼智慧比較利的叫緣覺,依三乘來開合的叫做中乘。本論當中說的共中士道,就包含了小、中這兩類。
再進一步的上士道,那才是真正的菩薩道,或者是一佛乘的內涵。先是介紹怎麼樣進入上士道,以及上士道所修的六度四攝,六度主要是成就自利圓滿,四攝是成就利他圓滿,最後又特別說明止、觀兩部分,即所謂的奢摩他和毘缽舍那。本論有六百多頁,到最後二頁才說到密乘,把前面這個共同的基礎都做好了以後,如果你要快速成佛的話,那就要進入金剛乘,也就是密乘,本論介紹密乘的部分總共只有二頁,當然不是以這兩頁就能進到金剛乘,那必須另外再學。所以這一本論的真正內容,完全是我們現在所應學的,真正密教的內容可以說一點都沒有碰到;但是反過來,也可以說它整個都在介紹密教,因為佛法一定有它圓滿的次第,就像念書一樣,想要徹底圓滿地學好,必須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碩士、博士,這樣一步一步地上去。前面的小學、中學、大學等等,你可以說它跟研究所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反過來說,你為了要真正究竟學習圓滿,前面這些東西是一點都不可以少的,所以也可以說,前面這些都是研究所的準備。同樣地,《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密教的位次來說,也正是這樣,是在前面基礎的共道。
不過因為本論是一位密教的大師寫的,由於我們對於密教的不了解,加上看見密教有一些流傳在世間的根本是錯誤的部分--究實說來,它根本不是密教,不幸的是你把錯誤的東西當做正確的,而排斥了那個正確的內容,這豈不是一個最大的損失嗎?所以為了讓很多同修真正容易接受和了解起見,我還是先不從本論真正的意趣來說明。假定能夠對本論的真實內涵漸漸地了解了,我相信凡是有心學佛的同修們,一定都會像我一樣,無條件地依循這本書,不管學哪一個法,你會高高興興地捧著它,老老實實地依照次第而修。可是因為我們先入為主的觀念,實際上這也是業力所感,我們所習慣接觸的並不是密教的內容,而是禪、淨、律等等,漢地所謂的大乘八宗,當然其中也有密教,但是中國的密教跟西藏的密教還是有一點距離的。
大乘的這八宗,除了密以外就是教下三家,包括天台、慈恩、賢首,戒律是南山一宗,然後是淨土宗和禪宗,還有一個三論宗。實際上這些已經包含了中國佛教的全部,三論宗到後來可以說跟天台大致都融在一起了。三論所宗的就是龍樹菩薩關於空性的三本論著,而本論的見解最主要也是根據這個。所以究實說來,也可以說本論把大乘這幾宗的內容都包含了,所以我下面要用這幾本經,也就是會通這幾家不同的學說,讓大家了解,本論真真實實地介紹了我們所要的東西。如果你有了這樣的認識,在任何一個角度上面,內心的障礙都可以除掉了!
首先介紹的是南山道宣律祖,為什麼先介紹他呢?因為戒是無上菩提本,不管是什麼宗派,乃至於小乘,沒有一個例外,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話,根本沒有佛法可言。在我們中國,南山道宣律祖對戒有特別精深的研究,實際上在佛法的修行當中,有很多人對戒宿生有特別的善根,所以他對開遮持犯清清楚楚。在印度當年,乃至於傳到了中國以後,並沒有人專門修習律宗,只是在各宗各派當中,大家行持的基礎是這個。大部分人在這個基礎大概穩固了以後,會求更深入的教法。因此在一般的行持上容或有很多地方不太清楚,通常在有懷疑的時候,就會去專門請教律師。
印度當年的小乘教,因為它本來所要修學的內涵比較少,所以這個問題並不太大。到後來眾生的根性慢慢成熟,大乘的教法漸漸地傳揚開來,修學的方法越來越深廣,在這種情況下,一定會有很多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世間方便接引,真正能修學的是已到勝解行地的那些眾生,在還沒有正式進入勝解行地之前的基礎位上,最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知見,所以他並不是把全部的精神擺在非常嚴謹的行持上面。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對基本的行持有不了解的地方,就會去請教專精律學的大師,通常稱為律師。這是大乘教法弘傳以後慢慢發展出的一種趨勢。就像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當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文明越來越發展的時候,分工就越來越細,剛開始的時候根本不需要的,到後來就非要如此深細地分開來不可。佛法(這裡特別是指大乘佛法)遠比世法來得深廣,所以同樣地,學律的人就有他在這整個分工合作的社會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到了中國,就有這樣專門的所謂律宗。
因為走的是深廣的路線,並且因為慢慢分工合作的關係,很多人在趣向大乘了以後,對於戒就慢慢地鬆懈下來。佛、高地菩薩當然絕對不會在戒上有所缺漏,跟他學的大地菩薩,原則上也不會;至於勝解行地的菩薩則難免有所偏;而前面剛開始結緣的,就會弄不清楚狀況而亂掉了。在南山道宣律祖的主要著作「南山三大部」(《刪繁補闕行事鈔》、《戒本疏》、《隨機羯磨疏》)當中就特別說明,有很多人誇言自己是大乘,結果就不要戒了,他引用很多不同的大經、大論來說明這是不可以的。這在一般人來說,是不大會注意這個問題的。
關於南山一宗,我也簡單介紹一下。在道宣律祖之後,到了北宋,有一位靈芝寺的元照律師,從他以後(就是南宋以後),律學慢慢地就衰退式微了。雖然明、清還有見月老人、蕅益大師兩位大德一心努力地振興律宗,可是因為祖師的很多著作(譬如南山道宣律祖以及元照律師的六大部)都失傳了,他沒有依據,再加上客觀環境使然,以致難以振興。一直到清末民初,南山三大部又從日本請回來了,再加上那個時候的幾位了不起的大德,譬如我們熟悉的弘一大師,經過他繼起重興以後,近代大家多少能跟這個相應,漸漸又開始重視起來了。現在我特別將他們三位的遺著當中最主要的摘錄出來,應該說是南山道宣律祖跟靈芝元照律師二位,而弘一大師則是根據他們的著作編輯摘錄,然後繼續弘廣,使我們認識戒的重要。
南山一宗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第一個就是說戒是三乘的共基,一般人往往以為它只是限在小乘的部分。譬如以現在來說,不管你最後完成的教育是什麼,一定從小學開始,而戒就等於小學的部分。可是因為一般人的根性不夠,所以侷限在小的地方,沒辦法體會到真正深遠的特質。後來經過南山道宣律祖以《法華》、《涅槃》真正的精義--所謂開權顯實--來融通律學以後,才使得整個漢地的戒基能夠穩固下來,使學的人了解原來戒是三乘共基。在南山的著作當中,對這一點有很重要的說明,而且引用許多經論,譬如佛說的《無量義經》、《勝鬘經》、《大集經》,乃至於祖師說的,像《大智度論》等等,來說明這個道理。這是南山一宗第一個殊勝之處。當初弘一大師剛開始學的時候,他廣學各部的律,發現說一切有部最完整,所以他很歡喜,一心想學。等到後來他見到了南山一宗真正殊勝之處以後,才深深感覺懺悔,所以後來也發願生生學習弘廣南山一宗。
另外一點就是正知見。一般說要以律來談律,就是以戒學來談戒學。戒學是特別重在行持的,總說毗尼一藏(毗尼就是律),不外乎是開遮持犯以及輕重因緣等等,而平常人往往只從形相上面來判斷它的持犯,忽視了義解的重要,卻不知道沒有義解根本就談不到律。真正說起來,完整的戒一定具足法、體、行、相,就是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在弘一大師輯錄道宣律祖跟元照律師的重要著作而成的《南山律在家備覽》中,一開頭就特別說明這一點,必定要先如理如量地了解所依的戒法,然後再授受。而授受必定要有夠條件的老師(所謂具相善知識)的授與及說明,同樣也要有經過如理如量的學習而且能夠如法行持的具相學者,依儀軌如法地受納於心,所受納的法體就叫做戒體。得了戒體以後要依體起護。所謂戒體就是防非止惡的這個心種,要謹慎地去保護它,才能夠依體起護,產生止惡修善的三業行為。這個善惡業行正是我們在生死當中將來感得上升、墮落的因。行一定有相,由於這樣的行而呈現於身口的相,這個才是戒相。
在南山《行事鈔資持記》當中特別強調,很多人說是學戒,實際上並不了解戒的內容,等到臨登壇的時候,老師就照著文唸一遍,學生也跟著唸一遍,到底說些什麼、受的戒是什麼,都不知道,往往一生就空過了。究實說來,對於自己為什麼要出家、為什麼要受戒、戒是什麼,一一應該很具體明白地了解。結果由於我們不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是雖然做了這個行相,卻得不到真正的好處,這個是很可惜的事情。
在《行事鈔》當中有一段話,這段話在《南山律在家備覽》一開始就引用了,它說:
「所以別解脫戒,人並受之。及論明識,止可三五。皆由先無通敏,不廣咨詢,致令正受多昏體相。盲夢心中,緣成而已。及論得否,渺同河漢。故於隨相之首,諸門示現。準知己身得戒成否,然後持犯方可修離。」
別解脫戒很多人去受,真正談到了解而認識所受的內涵,最多只是三、五個人而已!這都是因為事先並沒有真正如理地學,對於戒的內涵,也不廣泛地多方面去參訪諮詢,因此受的時候根本不曉得受些什麼,就像眼睛瞎了,或者在做夢一樣,只是結一點緣而已。至於是不是真正得到應有的戒體,他根本不曉得。所以真正說起來,在受戒前一定要多方面地學習,受戒的時候才曉得自己得到了戒體與否。得到了才能根據這個戒體去修持,這樣才談得上修戒、定、慧。我們說五年學戒,這個才是要學的內容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平常一般人根本不談,就算是有少數人也強調佛法一定要依照戒定慧的次序來學,可是往往也不明白這個重點,只是在戒相上面耽著。戒相不是不重要,但一定要先得戒體,而得戒體一定要先了解戒法,而戒法本身就是完整的佛法,這是所以要這樣依次第學習的根本原因。
佛說的法有一種特別的分類方法--所謂化教、制教。化教是一般的,制教是特別講律。化教是說明道理,懂得道理是因,懂得了道理以後,要如法行持,照著它的次第去做,那個就是制教。所以有它一定的次第,如果你對前面這個化教沒有正確的認識的話,後面的制教也就沒辦法真正完整地實踐。弘一大師在《含註戒本隨講別錄》當中,一開頭就特別指出正知見的重要,為了避免人家誤解,所以他自設問答,就是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來說明,遣除人家的不了解乃至於懷疑。
「問:常人皆謂學律者應偏重行持,未審然否?答: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義為尤要焉。若於律儀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見率爾行之,執非為是,謗是為非,他人不知,群起倣效,壞亂正法,其罪極大,古人謂惡紫奪朱即此意也。」
有人問:普通人都說學律的人只要努力行持就好了,不必了解這些道理,是不是對呢?弘一大師回答:其實了解就像眼睛一樣,行持像腳一樣。眼睛如果看不見,怎麼走?所以行持固然重要(因為你不走的話,單單看見也沒用),但是要曉得,了解內涵是尤其重要啊!這一定要依師承如理地學習,否則單單憑條文,以自己的意見,所謂依文解義,妄加忖度,隨隨便便照著去做,由於沒有辨別清楚它真正的是非內涵,往往會產生執非為是(實際上它不一定對,你卻把它看成對的),乃至於謗是為非(它是對的,你看錯了,以為這個不對)。你是學律的人,你這樣做,別人不曉得也跟著你走,結果是壞亂正法,這個罪過非常大!所以孔老夫子有一句話:「惡紫之亂朱也」,別的顏色不能亂朱,紫色看起來好像跟紅色一樣,就以為它是紅色,實際上錯掉了。所以佛在世的時候也說:真正能損害佛法的,不是外道天魔,而是佛弟子說相似法。你說他不懂嘛,他好像很認真;你說他懂嘛,實際上是相似法,這個是非常不好的。
「若於律儀果能十分了解,雖行不足,亦可對眾宣揚,續佛慧命,以正知正見接引後學,彼雖不行,而其學者或能行也。」
弘一大師接著說:假定你對戒律的內涵意義能夠了解得十分清楚,只是你的行持不夠,在這種情況之下,你還是可以對大家講,而這樣宣說正法能夠續佛慧命,把佛法真正地弘揚開來。因為你以正知正見來接引後學,雖然自己不能做,但是學的人也許能行,這樣就能輾轉地弘傳開來。他下面又舉一個例子:鳩摩羅什大師是南北朝時很了不起的祖師。當時那些君王的出身不一定有很高的水準,像姚秦的王就對鳩摩羅大師說:「像你這麼聰明的人,要把種留下來。」所以強逼他要收很多美女。鳩摩羅什大師為了弘揚佛法,就接受了。每次講法之前,他都會說:「譬如污泥當中出蓮花,你們只要看蓮花,不要看污泥。要依法不依人哪!」就是這個意思。
「由是觀之,解義而行持不足,猶可弘護正法。雖行而解義未徹,不免誤入岐途,故曰解義為尤要也。」
由上面的說明跟例子來看,你能了解了正確的內涵,雖然自己的行持不夠,還是可以弘法的。反之,雖然看起來好像很認真地做,但是對意義內涵了解得不徹底的話,不免走到錯路上面,乃至於以盲引盲,這個很糟糕!所以弘一大師特別說解義尤其重要,這個是說明正知見的重要。不過我們也不要說:「那我得到正知見就夠了,行持不管了。」那完全錯了。正知見不容易得啊!本論前面一再強調說明,我這個地方只是以律言律,我們一定要把握住這個重心。有了正知見以後,照著去行持,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的話,自行化他等等才會產生正面的功效。
以上的內涵在《廣論》當中都有圓滿詳細的說明,我這裡也不多講。以我個人來說,當年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很認真學律,實際上真的了解嗎?說實在並不了解。我很早就得到這本《南山律在家備覽》,很認真地看,看了半天也不懂,一直等到後來對《廣論》有一個基礎大概的認識以後,回過頭來再去看《在家備覽》,就看得非常高興,它的妙義、真正的內涵一一都了解了。換句話說,你有了正知見,運用義解的話,要深就深,要淺就淺,在行持方面等等,都能夠把握住重心。所以學律的時候,如果能夠跟本論配合的話,那真是如虎添翼啊!上面所說的,或者是偏重於行持,或者是偏重於義解而忽視行持,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乃至於律典當中許多隔礙的地方,以及它的重要精神,你都能夠了解,因此就能夠如理行持,那個時候你所要求的是無往不利。不管要求得什麼東西,持戒都是最好的方法。要求人天,一定得到人天;學淨土的話,肯定往生。
我們也不妨用《十六觀經》上的一段話說一下。《十六觀經》開出往生淨土有所謂三輩九品。上品主要的是要發菩提心,發了心以後還要如理如量地行持。其次你只要持戒乃至於一日一夜,以這個功德去迴向,就可以得到中品中生。現在有這麼多人持戒,為什麼唸了半天,最後到底能不能去都不知道,還要人助念;而《觀經》上面卻說,只要持戒一日一夜,就能中品中生?這個道理就是上面說過的,我們根本沒有了解戒的特質,只是依樣畫葫蘆,老師唸一遍,我們在後面跟著也如此這般地學一遍,自己就以為得到了戒體,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真實的內涵。如果能配合《廣論》的道理,好好繼續學下去的話,這兩個問題都可以解決。以上這一部分就是特別說明本論跟律配合的這個內涵。
再下面我要特別說一下本論跟《法華》、《華嚴》的關係。一般來說,在我們中國所謂的大乘教法,經過歷代祖師們付出多少心血的弘傳以後,大概有一個共識:佛說了那麼多經典,乃至於菩薩祖師所造的論典,千差萬別,但是它有一個原則可循,就是隨順各個眾生不同的根性而說,或者是從剛開始的基礎,一步一步上來,經過中間不同的階段,達到最後圓滿的程度。所以或者是判三時,或者是判四教、五教。而目前一般採用的,也是流傳最廣的,莫過於天台、賢首。天台有藏、通、別、圓四教之分,賢首有小、始、終、頓、圓,它能夠把整個的佛法,根據不同的根性,依著層次分類,使得我們學的人了解這個內涵的次第,才不會疑惑到底佛要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有些經這樣說,而另一些經又那樣說。
就像學校一樣,雖然同樣是學校,可是針對不同程度的人來說,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乃至於研究所等等。正因為有這樣完完整整的次第,所以才能夠把一個小孩子從無知無識教育到最徹底圓滿豐富,而產生最大功效。佛法也是如此,教導凡夫從一無所知開始,一直到圓滿成佛。在所有的經典裡邊,有二部經非常重要,就是《法華》跟《華嚴》。而佛在《法華經》當中也一再地說,與我以往所說的經典比較起來,這一本經是最好。假定《法華》是佛在很早的時候說的,後面還繼續說了很多經,那個最好就不一定;而《法華》是佛臨涅槃才說的,所以《法華經》的確是包含了所有佛經的精要。
我們現在也不妨引用《法華》的內容來對照一下。平常我們說《法華》最好,純圓獨妙,它妙在哪裡呢?開權顯實。釋迦世尊前面四十九年說的種種都是權巧方便,由於各各根性的不同,以他們適應的內涵而說的;可是佛出世真正想要說明的完整的內容,卻始終沒有因緣說明。一直等到最後說《法華經》的時候才說出來:你們最後都會成佛的。不但是在場聽法的你們,將來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接觸到佛法,最後也都成佛。因為佛出世的中心目標就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
這裡我們沒辦法廣引,因為這兩本經典內容非常豐富。只是針對它重要的內涵,有一些地方把經文引出來,有些地方把它的內涵說一下。如果諸位真正有興趣的話,可以好好地看。實際上《法華》跟《華嚴》非常值得我們用心學,可以好好地趁此機會讀誦或者是學習一下。
說《法華經》之前,佛先說《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種種殊勝的光明,有無量無邊的菩薩以及聲聞、天龍八部等在場。大家看見這個光明裡邊有種種不可思議的殊勝現象。平常碰到的情況,即使人天大眾不知道它的內涵,小乘的聖者也不知道,可是大菩薩們都會知道的。可是那次放的光,乃至於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也不能究竟了解其中的因緣。不是說他完全不知道,只是這個究竟的因緣他不太清楚。所以他看見了這個光以後,心裡有一點懷疑,同時又看到下面那些人也不了解,都在看他,他也不了解,那怎麼辦呢?只有問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的確是了解一切,於是彌勒菩薩就問文殊師利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就說:「據我所知,佛這樣的情況,表示他要說一部最了不起的大乘經。這個因緣是在無量無邊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叫日月燈明佛,他出世成道了以後,就大轉法輪。剛開始是轉四諦法輪,其次是十二因緣法輪,然後普為那些上根利智的菩薩說大乘六波羅蜜法門。這一尊佛過去了,下面一尊佛也叫日月燈明,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總共有二萬尊佛。最後一尊日月燈明佛,在他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有八個王子,後來他出家,成了佛,也像前面的佛一樣轉種種的法輪,到最後也像現在一樣,先說《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就入無量義處三昧,同樣放這個光,放光以後就說了一部大乘經,叫《妙法蓮華》。現在我們釋迦世尊亦復如是,先說《無量義經》,說完了以後入無量義處三昧,放種種的光明。我以前看見的就是這樣,所以曉得現在佛要說一個殊勝的大法叫做《妙法蓮華經》。
日月燈明佛說完了《妙法蓮華經》後就涅槃了,佛涅槃了以後,有一位菩薩叫做妙光,專門弘揚《大乘妙法蓮華經》。他有八百個弟子,日月燈明佛出家前的八個王子也在其中,透過妙光菩薩的教導,現在都已經成佛了。最後成佛的那一位就是燃燈佛,也就是兩大阿僧祇又九十一劫以前授記我們本師釋迦世尊將圓滿成佛的那尊佛。除此以外,妙光菩薩所教的八百弟子當中,有一個人叫做求名,因為他對世俗的利養放不下,對真正重要的該學的東西常常學不好,所以叫做求名。他也將要成佛了,這位求名就是你彌勒,而妙光就是我文殊師利。以前的因緣是這樣的,所以我知道我們釋迦世尊也要說《妙法蓮華經》了。」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一下,我們不要看了這個經,便說彌勒菩薩是個求名啊!這個千千萬萬不可以!當年我自己就在這個上面犯了很大的錯誤。不管是對哪一位佛菩薩,都要無比地恭敬,我們必定要時時反照自己,才能避免學了佛法得不到好處,反而產生反效果。
在序分以後就是正文《方便品》。佛從無量義處三昧當中起來了以後,並不是直接就說法,而是先讚歎諸佛的甚深無量法門,他告訴大智舍利弗尊者:諸佛的智慧真了不起啊!勝妙無量,是任何人所沒辦法了解的啊!他一再地說:佛法勝妙到極點,很難宣說啊!舍利弗覺得奇怪,佛為什麼一再讚歎這個深奧的內容,又說佛陀的大法是這麼深奧難懂!另外在座的有人天百萬大眾,以及諸大弟子乃至於大菩薩眾,有很多大阿羅漢,譬如說像阿若憍陳如等一千二百位常隨眾,大家心裡面都想:世尊為什麼一再讚歎佛法的深奧微妙,就是說出來也沒人懂啊?我們不是一樣也了解了佛法,乃至於依著佛法得到了解脫,得到了涅槃嗎?這到底什麼意思呢?佛法並不是這麼難呀!
於是舍利弗尊者就一再向佛請問,但是佛回答他:「你不必問了,這樣深奧的法,說了也沒有用!」舍利弗尊者一再認真殷勤啟請,請了三趟,前面兩趟佛陀都說:「不,不!這個跟你們講也沒有用。」到第三次佛就說:「你已經一再殷勤地勸請,我也不能不說了!」前面說佛講的時候大家不懂,乃至於阿若憍陳如等大弟子也覺得「佛講的這個,我們不但懂而且也證得了,佛為什麼這樣說呢?」他們還只是懷疑,當佛要說的時候,有五千人就退席了,他們覺得佛說了這麼多,賣什麼關子?這個東西我們也懂啊!因此就退席了。佛就說:「這五千人退了也好,他們就是條件不夠,都是增上慢人,根本沒有得到,卻自以為得到了!現在留下來的都是條件具足的,可以跟你們講了。」這個裡邊有一個特別的關鍵在喔!在後面會說明,為什麼佛一再讚歎,而大家有這樣的反應。
於是佛就開始說了:「你們要曉得,佛出現在世間只有一個最最重要的目標。」所謂「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不單單是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只有這樣重大的因緣才出現在世間,就是所謂「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把成佛的完整的內容和盤托出,而且「但以一佛乘故,為眾生說法,無有餘乘若二若三。」只有一佛乘,根本沒有其它的二乘、三乘。所以在《方便品》上說:
「舍利弗,一切十方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過去諸佛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諸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未來諸佛當出於世,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舍利弗!現在十方無量百千萬億佛土中諸佛世尊,多所饒益、安樂眾生,是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總之,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以種種的方式為一切眾生說法,不管說什麼樣的內容,用種種的譬喻言辭、種種的因緣,他究竟的目標都是這個一佛乘。而那些眾生不管他聽見的是什麼,都從這個引導而究竟得到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佛說這麼多種不同的法,是因為知道眾生有種種的慾望(就是根性)、知見,而偏偏又非常執著,所以隨著個人的根性、好樂,先要配他的胃口,一步一步引導他上來,所以只是隨宜說法。《方便品》的偈頌中所謂: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十方三世一切佛,真正說起來,只有一乘大法,沒有什麼二乘、三乘,除了佛方便說法,為了接引不同眾生,隨宜所用的方法是有差別的,但是諸佛真正出現的目的,就是引導眾生成佛。下面又說: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眾,如我等無異。」
要曉得我所以成佛(成佛是果),是在因地當中發了大菩提願心。不但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菩提願心都是一樣的,若沒有菩提大願做為因,然後根據這個因而行菩薩的大行,則不可能感果。既然是由於這個菩提心而行菩薩行,現在滿願成就佛果了,怎麼可能不以這個圓滿的教法來教導眾生,使得眾生成佛呢?假如這樣的話,他怎麼算是佛呢?這個道理不是很明白、很清楚嗎?
但是佛為什麼一開頭的時候不說呢?那是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具、樂著小法。所以佛在菩提樹下證了果以後,覺得佛法深奧廣大,眾生這麼愚癡,又這麼執著,他們根本沒辦法了解啊!既然無從講起,佛就想入涅槃了。那時候大梵天王以及很多諸天就勸請說:「佛陀呀!您老人家無量無邊難行苦行,無非是因為發了要救渡眾生的大願,現在您成就了,正好救渡眾生,怎麼可以不說法呢?」經過了這個勸請以後,佛才開始說法。但是他曉得眾生的條件不足,不可能一口氣領受最圓滿的法,所以才一步一步地說三乘的教法,這個在經典上面交待得很明白。
佛所說的法,總括起來是三乘,實際上真正的內容是無量無邊。佛陀四十九年中不曉得講了多少經典,可是有一次佛曾經用指甲從地上挑一點土問阿難尊者:「你看我指甲上的土,比之於大地的土,哪一個多呀?」阿難尊者說:「世尊!指甲上那麼一點點的土,怎麼能跟大地比啊!」世尊就說:「我已經說的法,數量就像指甲上面的土那樣只有一點點,而還沒有講的,像大地這麼多!」換句話說,他有無量無邊的教法,適應種種不同的根性,對根器深的就告訴他深的;對根器淺的就告訴他淺的;乃至於只要以任何方式跟佛法結下一個緣了以後,最後終因這個因緣而成就。所以《方便品》上面說:「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乃至於像小孩子玩,在地上用沙做成一個塔,這樣一個因緣,他最後也成佛道。「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一舉手,或復小低頭。」這樣到最後也成佛道。還有平常我們最常運用的一個偈子,「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你到寺廟去,心裡面浮浮散散的,「阿彌陀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隨便這麼稱一下,這個因緣最後也成佛。
總之,佛陀以種種方便法門,依個人的根性而有次第地接引我們走上去。這樣做主要的原因,說來說去就是由於眾生的執著、根性的暗鈍、智慧的狹小。所以《方便品》上也有一個偈子說: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
因為一般人的根性不夠,智慧狹小,在形相上面執著,加上自己的憍慢之心,所以對深廣的大法沒辦法信,只好一點一點慢慢地引導。而經過了世尊四十九年說法教化,大家的善根條件成熟了,今天有機會把最究竟圓滿的說出來。所以我現在好歡喜啊!不再擔心他們條件不夠不能接受。在這些已經成熟的大眾當中,不再用委曲婉轉的方法,而是直接了當把我要說的內涵,如實地表達出來。這個內涵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秘要。
這個說明原來我們釋迦世尊真正要說的是圓滿一乘的大法,而前面的只是接引我們的方便。
那這一段文字跟《廣論》有什麼關係?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法華》的內容,無非是把剛才這個話再推展得更深廣,後來舍利弗也被授記成佛,其他聲聞也授記成佛。經過了佛陀這樣說明對答以後,舍利弗第一個了解了,心裡好歡喜,他說:「以前聽佛說法的時候,雖然我已經證了阿羅漢果,聽到佛講大乘法門,授記菩薩,心裡面總覺得不是滋味,為什麼佛不把這個最完整的法門教我們,而讓我們只證小果呢?其實不是佛不濟度我們,而是我們自己條件不夠,不能一步一步地等待佛說法的次第,急急地忙著去取證。我到今天才了解,原來我也是一樣能夠究竟成就佛道,回歸到這個無上法門當中去的。」佛就說:「一點都沒錯。你已經跟了我多生多劫了,長久以來我就教你這個法門,可是因為你的志趣就是這樣狹劣,又著急,又不能發廣大的心思,所以聽見了道理以後,總是急急忙忙地求證,求取滅度。現在我正式地告訴你,最後你也會成佛。你將來經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以後,最後具行菩薩道成佛,叫做華光如來。」並說出這尊佛的國土是什麼、說法的狀態又是如何,正法、像法的時間有多長,下面一尊佛又是誰。這樣為他授記以後,舍利弗高興得不得了。除了舍利弗尊者,其他的人也都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因為平常一向都是授記大乘行者,這一次居然一位小乘的羅漢得到了授記,大家有說不出來的高興。
舍利弗尊者就問佛:「我現在親自從佛得到授記,這是可以毫無懷疑的。可是跟佛學的還有很多聲聞弟子也跟我一樣,總覺得自己已經得到涅槃了,而現在佛又說不是,這個情況大家就懷疑了,希望佛陀您老人家給大家解釋一下吧!」佛陀就告訴他:以前因為怕你們不懂,跟你們說了很多因緣比喻,現在我仍舊以一個比喻來說明這件事情。譬如有一位大富長者,他非常有錢,財富無量,家裡有許多佣人,也有很多兒子。有一天,孩子都跑到一個朽敗的老宅裡邊去玩,玩得很痛快。後來房子著火了,那些小孩子也不知道,而偏偏那個大宅只有一個門。那位大富長者一看,不得了,他那些小孩都在這個火宅當中,於是跑去叫他們出來。可是那些小孩一看見父親來了很高興,以為父親是跟他們逗著玩的,一點都不曉得火的恐怖。儘管父親告訴他們:「房子著火了,你們趕快出去啊!」他們還是以為父親是跟他們開玩笑的,就是不出去。大富長者就著急起來了,心想:要是勉強弄的話,說不定會有人受傷,所以他靈機一動就跟那些孩子們說:「你們平常不是歡喜玩車嗎?譬如羊車啊、鹿車啊、牛車啊,現在我已經準備了很多各式各樣的車擺在門口,等著你們去玩,你們趕快去玩吧!」本來那些孩子都不肯出去的,一聽見父親說門外有車可玩,大家就爭先恐後奪門而出。結果,到外面一看,不是羊車、鹿車、牛車,只有一種車,叫大白牛車。
這個公案我們都耳熟能詳,這說明普通的人愛好執著,不曉得三界就像火宅一樣地可怕,儘管佛一再說明,大家仍然不一定真正能夠接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像這個故事當中的大富長者,疼愛我們就像疼愛自己最寶貝的兒子一樣,眼看著我們在三界中輪迴生死,被無常大火所燒,想要救我們,把最圓滿殊勝的一佛乘教給我們,可是我們就是不聽,佛只好權巧方便說三乘法,把我們引出來。這個比喻當中,真正要給我們的不是羊車、鹿車,而是大白牛車。羊車很小只能乘載一個人,鹿車大一點,只有牛車最高廣。以我們現在來說,當然最大最好的不是牛車,可是古代的交通工具中,最大的就是牛車。換句話說,是以最好、最快的方法來濟度一切眾生的。
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最先了解,又因為他的請求,佛這麼一說明,其他的人也都了解了。大迦葉尊者聽了好高興,就跑到佛前面說:「我現在親耳聽見了這些事情,先是看見舍利弗尊者得到授記,現在又聽見佛說明這個道理。以前我們因為年事較高,總是位居上座的大長老,自己覺得已經得到涅槃了。不管佛再怎麼說無上菩提,我們根本沒有興趣,只安住在自己證得的解脫法當中。今天聽見佛這麼一講才了解,我們也願意把自己的領解,在佛面前說一說。」於是就說了窮子喻這個公案。總之其他的聲聞弟子,佛也為他們一一授記。這是在《法華經》的《授記品》當中。第一個從舍利弗尊者開始,下面緊跟著再授記迦葉尊者、須菩提尊者、目犍連尊者,一一授記他們都將成佛。在授記迦葉尊者成佛的時候,佛說:「我這個弟子摩訶迦葉,將來還要繼續供養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廣修無量法門,然後才成佛。」須菩提也是一樣,要再奉覲供養三百萬億那由他諸佛,然後成佛。其他的雖然也都授記會成佛,但是都還要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行。 這裡要說明一件事情,雖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無非指向一個目標--令一切眾生都走上這條成佛之路,但是成佛時間的長短快慢,就有很大的差別了。比如在《法華經》上面從舍利弗尊者開始,然後大迦葉尊者、須菩提、大目犍連,以及佛最後授記的學人(還沒有證阿羅漢果的),乃至於隨便唸一聲佛的凡夫,最後都可以成佛,可是時間卻是很久遠。這是我們真正要決擇的重要關鍵,假如這麼久遠的時間中,你只要在那裡安心地等著,到時候佛果自然會掉在你的頭上,那倒好,問題是事實並非如此。有人覺得真正去修行是很辛苦的,那我就慢慢來吧!實際上你經過那麼長的時間,還是要很努力才有可能成佛。如果同樣是成佛,一種要經過那麼長的時間,另外一種可以很快速地成佛,當然我們一定會選擇快速的。
這就是佛在《華嚴》上面所說的最圓滿的教法,依此成佛不必像《法華經》上面所說的,要經過那麼長遠的時間,而是可以很快速地達到。唐譯的八十《華嚴》在最後《入法界品》當中,善財童子成佛的時候有一段話,諸位認真去看的話就會了解。不但比起聲聞來要快得多,而且善財童子最後成佛的時候,普賢菩薩告訴他:「你現在能夠以很快速的方式成佛,比之於極大部分的菩薩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修習善法而成就快太多了!現在你在短短的一生當中,就能夠圓滿地證得,所證的內涵跟那些菩薩無二無別,跟我也一樣,也就是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證得的相同。」所以《法華》、《華嚴》二經所說一樣是究竟的成佛,可是兩者的時間卻是天差地遠。
這個關鍵在哪裡?這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其實《法華》所說真的一定是這麼長遠嗎?實際上並不如此。就以《法華》來講,前面除了為很多聲聞弟子授記之外,還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們曉得提婆達多生生就是專門跟佛作對,專門要害佛的人,可是他最後也得到佛陀的授記。在《提婆達多品》當中,佛陀就說:「我以前要求大乘經典,有一位阿私陀仙(提婆達多的前身,即印度當年所謂的外道婆羅門),他教我《妙法蓮華經》,但並不是無條件的。必須用種種的方法恭敬供養他,他才傳給我。」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釋迦世尊就授記說:「因為提婆達多往昔是我的善知識,他使我成佛,所以我非常感激他。他將來也會成佛。」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段很有趣的公案--龍女成佛。龍女並沒有像羅漢那樣繞了一個大圈子才成佛,她是很快速地成佛的。這就說明,雖然佛出世最究竟的意趣是引導一切眾生成佛,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兩類:有一種要經過很長遠的時間;有一類卻是很快速的。善財、龍女是代表快速的,其它的則代表比較慢的一類。那個慢的程度不要說一個凡夫,即使佛的那些常隨眾當中,舍利弗尊者是智慧第一;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的;而大迦葉尊者,不但是頭陀第一,而且又是傳佛法藏的。他們每一位大尊者,都有這麼高的條件,可是舍利弗尊者還要供養無量無數佛,大迦葉尊者還要供養三百萬億佛,而須菩提尊者還要供養三百萬億恆河沙佛,這些這麼了不起的大聲聞,還要經過這麼長遠的時間才能成佛。這中間的關鍵單獨從《法華經》去看的話,我們不容易了解,假定能夠透過《廣論》的說明去體會的話,就容易懂得了。
佛說法都有一定的次第,一步一步接引我們走上去,假定我們一開頭就能夠體會佛陀真正的用意,從基礎上面按部就班地走上去的話,我們走的就是快速的路,否則就不一定了。這個道理在《廣論》的前面也簡單說過,先是共下士,中間經過共中士,最後進入上士;進入上士以後,如果你條件夠,把上士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想快速成佛還要進入密乘;如果你條件不夠,就到此為止。這些內涵前後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廣論》前面以七卷的文字把道前基礎、人天乘法的下士道、聲聞緣覺的中士道,依著佛所說的很多經典的內容,指出一個凡夫一步一步走上去必要的過程。
在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方式:一個是你已經對佛法整個的綱要圓滿地了解了,曉得從什麼地方一步一步上去;還有一種方式,你完全信得過善知識的引導,全心全意聽他的。在這兩種情況之下,一步一步深入,我們就可以很快地走上去,不會有很多的停滯。假定我們沒有這個認識的話,自然會碰到什麼就修什麼,走到哪裡就停在哪裡,這樣的方式走上去就比較辛苦,也比較慢了。
以前講《廣論》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個比喻:世間的人要找一個比較理想的職業,最後找到一個大的企業部門,進去了以後,漸漸做得得心應手時,就會越做越是停在那裡,你要叫他換一個工作,他實在是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可以在那一部分成為一個很專門的技術人員,但是他不可能把握到這個企業王國的全部。修學佛法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將來真正要達到的,不只是得到一點點小小的好處,而是要得到究竟圓滿的佛的報身報土,就相當於這個企業王國的全部。所以雖然你在一個部門當中做得很圓滿,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所要的不是這個,於是你重新再另外換一個地方,等到摸熟了以後,又被習性所使而停在那裡,這樣一步一步摸過來,不曉得要摸到什麼時候。如果是董事長的兒子,他一開始就曉得自己將來要繼承董事長的位置,掌管整個企業王國,對於各部門都應該有圓滿的了解,所以他進入的次第方式不會像前者一樣,他曉得整個事業的層級從哪裡開始,怎麼一層一層上來,他能夠對每一個部分的運作都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知道怎麼配合,很快地就跟在董事長身邊,等到董事長退下來,把事業交給他,他就可以接手了。
這兩種情況在解釋《廣論》時我特別說明過,《廣論》的究竟意趣在什麼地方?要引導我們走上最究竟圓滿的菩提道,中間要經過什麼樣的次第步驟?這個基本的概念,跟《法華》上面所說的是完全一樣的。我們應該從一個圓滿的立場去看,佛出世,從他證果以後在鹿野苑度五比丘開始,一直到最後臨涅槃,整個說法的過程,做一個完整的綱要,依深淺次第一步一步下來,到最後指出這個《法華》來。所以前面所講的那些道理,都完整地含攝在《法華》裡面。換句話說,佛說完了整個教法的內涵以後,才說出他的最終目的是要引導眾生成佛的。既然這樣,當然他前面講的所有的道理,無非都是引導我們成佛的方便。所以從鹿野苑為五比丘轉四諦法輪開始至臨涅槃為止,這樣一個廣博的內容,最後是指向《法華》。
如果單單從《法華》去看的話,會覺得前面那些道理好像沒有講。實際上從佛開始轉四諦法輪到最後圓滿,都含攝在《法華》裡頭,而《法華》本身只是提綱挈領地指出佛出世的究竟意趣。《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把整個三藏十二部教典,按照佛陀的真實意趣,將最重要的內涵決擇出來,分成幾個必然的次第步驟。從大綱來說,最前面的是最基礎的,就相當於幼稚園,先讓你對於上學這件事情產生好感,了解怎麼去學,有了這樣事先的準備,到學校裡去的時候,就能夠高高興興地學。如果前面沒有準備,一開始就到學校裡,他不曉得怎麼辦,說不定會哭鬧,儘管老師教他,他不一定能接受。這個準備就相當於道前基礎。接下來所謂的共下士,不妨比喻為小學;共中士是中學;然後上士就不共了,那是大學。大學的時候,才把真正修學的內涵告訴我們;大學裡邊如果你還要特別的,也有它更進一步不同的內涵。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把整個圓滿佛法的內涵分成這樣的次第,使得我們凡夫從第一步就有正確的認識,能夠很快地通過我們必須要走的次第。
關於這個次第,前面我們已經有一個非常清楚的認識。譬如中士就是對已經有了下士基礎的人,進一步告訴他世間所得到的快樂,即使升了天,天福盡了還是要墮落,是不究竟的,所以必須求解脫。那麼想要解脫先要發出離心,出離心是三乘所共的,這個才是佛法最重要的起步。要得到出離的果,應該要學三無漏學--戒定慧,所以正規來說,中士的內容應該是戒定慧三學,可是本論只說了一個戒,而且只是大概的綱要,定慧沒有說,因為這是一個引導的過程,它真正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獲得聲聞果脫離生死就好了。要一步一步上去直至成佛;為了保持這樣的增上生,那麼戒是最重要的,所以特別把戒學說一下。如果不持戒的話,儘管你有很高的目標,但是行持不相應,到時候甚至會墮落,連人身都得不到,怎麼能修行呢?所以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原來《廣論》正是把《法華經》中佛出世引導我們的究竟圓滿的內涵,依照一步一步的次第說得清清楚楚。
如果單單看《法華經》是不大能夠了解的,儘管佛說眾生最後都成佛,可是怎麼成呢?這個道理可沒有交代,現在我們學了《廣論》,對整個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才發現原來《菩提道次第廣論》真正的內容,實實在在就是《法華》、《華嚴》的精神。
剛才我們引的是《法華》,至於引證《華嚴》的部分,我用《華嚴經‧入法界品》的內容來說明一下。《華嚴經》純粹是為大乘行者而說的,通常分為四大部分,所謂信、解、行、證,前面先說明道理啟發對它的信心,然後再了解它的內容,以及怎麼樣的修持等等,由於這樣照著它去行持,最後感果。這個證果部分的內容,就是在《入法界品》當中。佛說這個法是在舍衛國的給孤獨園的大莊嚴重閣。《華嚴》傳到中國來一共有三種譯本,分晉譯跟唐譯,晉譯就是《六十華嚴》,唐譯有兩部,一部是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華嚴》,到後來又有般若三藏所譯的《四十華嚴》,實際上《四十華嚴》就是實叉難陀譯的最後一品--《入法界品》詳細一點的譯法。
在《八十華嚴》的《入法界品》中說:佛陀在舍衛國給孤獨園的大莊嚴重閣之上,有五百位大菩薩,以普賢、文殊菩薩為上首,還有其他很多菩薩,以及五百位聲聞弟子,都是已經證得了涅槃的大阿羅漢,如經文所說:
「及與五百聲聞眾俱,悉覺真諦,皆證實際,深入法性,永出有海;依佛功德,離結使縛,住無礙處;其心寂靜猶如虛空,於諸佛所永斷疑惑,於佛智海深信趣入。」
除了聲聞以外,還有無量的世間主。那個時候所有的人都這麼想:如來的境界高妙深廣極了,世間任何人都沒有辦法了解的,除非靠著諸佛的加持威神力,以及自己的善根力量,還要善知識攝持的力量加起來才能夠跟佛相應。所以大眾一心地祈求世尊,希望世尊能夠隨順我們,顯示出如來的境界。佛了解大家的心念,所以就顯示神力,入獅子頻申三昧,開展顯露出不可思議的智慧神通,就在那小小的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把十方法界一切諸佛的整個境界全部顯現出來,單單描述這個境界之妙,就用了好大的篇幅。
其中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就是諸大菩薩乃至於很多世間主、天龍八部等等同樣都能感覺到、看到、聽到不可思議的威神,但是那些聲聞弟子,不要說普通的有學聲聞,就連最了不起的五百位上首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離婆多、須菩提等等,雖然同樣在那個地方,卻根本看不見佛到底在做什麼,不要說如來的一切境界、威神,就是那些菩薩的境界,他們同樣的也看不見,這因為善根不同。他們修行的時候不是修習佛道,也沒有修見佛自在的這種善根,也沒有像一切菩薩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廣集福智資糧。在生死流轉當中,他們汲汲地只求自己得解脫。菩薩們所行的菩薩道,是不與二乘共的。聲聞只走前面的共道,解決自己的生死,菩薩上士的不共道他們並沒有走,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儘管同樣坐在那個地方卻沒辦法見到。
經上還舉了很多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譬如在恆河邊有無量無邊的餓鬼,他們是苦不堪言,長劫以來乃至不聞漿水之名;明明恆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條河,那些餓鬼在河邊竟看不見,或者雖然看見河,跑過去,河水不是乾掉就是變成火。那是因為他們的業力所感。那些聲聞也一樣,儘管在諸佛的大法海當中,他就是看不見佛真正的大威神德。這裡的世間之主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在生死流轉當中正在行菩薩行的人,他以往就已發了菩提心,在生死當中積聚福智資糧,所以他們才能夠看得見。所以是因為資糧不同的關係,儘管佛現種種的神力,聲聞就是看不見。
後來文殊師利菩薩離開了逝多林,到另外一個叫福城的地方去弘揚大乘法門,那時還有舍利弗尊者跟著一起去。福城東邊有一個大塔廟,是以前諸佛行菩薩道的地方。有五百位長者、五百位優婆塞優婆夷,以及童男童女等等久種善根的人,都來聽文殊師利菩薩教授圓滿的教法。在這裡頭特別有位善財童子,以前已經種了很深厚的善根,也發了菩提心,文殊師利菩薩看見他就非常歡喜地讚歎他。善財童子也一心恭敬地跟他學習。文殊師利菩薩就對善財童子說:「好極了,你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能親近善知識,問菩薩該怎麼修,現在我就告訴你吧!」下面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指導善財童子的一段話,這在唐譯的《八十華嚴》第六十二卷《入法界品》當中: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善男子啊!你要親近、供養善知識,不只是一位,「諸」善知識你都要去親近、供養他,因為這是具足、圓滿一切智的第一步。一切智就是佛智,換句話說,您想要求佛道,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所以對這件事不可以疲厭,再麻煩再難也要努力去做。善財童子就說:「唯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云何學菩薩行?應云何修菩薩行?」請求您老人家詳細告訴我,修學菩薩的行者,應該怎麼去學,應該怎麼去行。下面這個問答非常重要,我大概地解說一下。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說此頌已,告善財童子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善男子!若有眾生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事為難;能發心已,求菩薩行,倍更為難。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
發菩提心是很難很難的哦!發心已經不容易了,發了心以後,還要求菩薩行更是加倍地困難。而最後這一句話就是整個的總綱:假定您想要成就無上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佛果位的話,決定應該要求「真善知識」。這個話都是很肯定的,沒有什麼模稜兩可的。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廣論》一開頭就特別說明善知識非常重要,最後把前面顯教基礎建立好了以後,真正決定要走金剛乘這條路時,善知識尤其重要,比前面還要重要,在這裡先提醒,回頭再作個比較。前面已經將總綱說出來,下面又說:
「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為勝樂……」
說了依善知識這四點,下面就告訴他:在南方勝樂國有座妙峰山,山上有一位比丘叫德雲,你應該去請教他。這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所參的大善知識的第一位。我們主要是看前面文殊菩薩如何指導善財童子,首先告訴他想要求一切智智,決定要求真善知識,這是一個總綱。但是求善知識不是容易的事情,要用種種的方式去找,不要覺得疲厭,這是還沒有見到的時候;見到了善知識以後跟他學,要「勿生厭足」,千萬不可以覺得厭煩,也不要得到了一點就感到滿足,這個內容我們也說過很多次了。
我們現在說起來真可憐,可以說因為是末法了,究實說來,是我們善根不夠,不要說叫我們千辛萬苦地去找善知識,就是善知識送上門來,我們還不一定願意,這個慢心是特別地強!對於接近善知識真正能夠勿生厭足的人很少,善知識隨便叫我們做一點就覺得麻煩得要命,聽懂了一點就覺得夠了夠了!既厭煩又容易得少為足。在修學佛法當中,前面這些障礙就算衝過了,還有一關很難突破的,叫「得少為足」。關於這點,《瑜伽師地論》上面,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特別告訴我們,修學佛法有五重障礙,前面幾重都是對世間放不下;縱然把世間放下了,還有一個障礙,就是得少為足,碰到一點點就覺得夠了。就像有些人學戒,聽到一點點就覺得戒就是這樣,乃至於很多人只要一經一論,實際上這樣不行,下面經文還會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對善知識不可以生厭足。
接近善知識的目的是要從他那裡得到圓滿的教法,所以「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應該認真照著善知識的教誡,從了解而去行持,一步一步上升,這是達到一切智智佛果必須要的條件。要曉得善知識一定是根據我們不同的根性,把我們引導上去,所以為了要淨除我們各別的障礙,幫助我們解除所有的問題,他有種種的善巧方便,那可不是我們能了解的,在我們看起來,說不定以為他有問題,那時候你千千萬萬不要覺得這是個過失。
善財童子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誡去找大善知識,一個接著一個,經過百城煙水,不曉得有多少辛苦。這個地方注意喔!經上在善財童子剛見到文殊師利菩薩的時候,就說他已經多生多劫積了無量無邊的福智資糧,障礙也已經完全淨除了,以我們所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來說,他的道前基礎、共下士、共中士、上士都已經圓滿具足。上士中入大乘之門第一要發菩提心,先是發菩提願心,有了一點樣子了,馬上要發行心,也就是開始受菩薩戒、學菩薩行,努力去廣行六波羅蜜,積聚資糧。
對於修行的位次,各宗各派有不同的判法,印度是判為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我們中國有不同的判法,圓教有所謂信、住、行、向、地,前面的資糧道、加行道,就相當於信位,而善財童子那個時候所處的地位叫十信滿心。這個不簡單喔,在我們中國的祖師當中,具足這個條件的沒有幾位,而他已經有了這個條件了,文殊師利菩薩還是告訴他,你真正要成佛的話,必須要親近善知識。我們不妨想一想,自己現在是什麼地位?什麼身份?假定我們具足了這個條件,會不會再低聲下氣、千辛萬苦地去找那些善知識?不要說達到那麼高,眼前一點樣子都沒有,叫我們去找善知識,恐怕都不行吧!這說明了我們為什麼不能上進的真正原因。這個地方只是簡單一提,我們繼續把《華嚴》的內容,先有一個綱要的認識,之後再介紹我們要學的東西。
善財童子經過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指導去求見大善知識,開始是德雲比丘,之後經過所謂百城煙水,五十幾位大善知識,真正說起來不止五十幾位,因為有很多地方有好幾個善知識同時出現,而在這裡邊的出家人很少:開始的三位是出家人,到最後彌勒菩薩是出家人,中間還有一位比丘尼,也是出家人,其他都是在家人。妙的是各式各樣的人物都有,不但世間一般的規規矩矩的人,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人,甚至很莫名其妙的人。例如有一位大暴君無厭足王,他專門殺人放火,善財童子去參訪他的時候,看見他殺了很多人,頭啊、腿啊到處都是;還有一位大外道勝熱婆羅門,相當於印度當年的苦行外道,他也在善知識之列;還有一位叫婆須蜜女,以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個綠燈戶的妓女。這裡就有問題了,在我們的概念上,修行人應該是道貌岸然才對,殺人的暴君和妓女是善知識,這怎麼可能呢?但是善財童子因為受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教誡,所以他照樣去參訪他們。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觀念,他可以去參我們可不行,不是你想要去參就可以,必須要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你要有能力去辨別他,假定你沒能力辨別的話,弄錯了就很糟糕。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說得很詳細,修習佛法不但要有好樂心,還要有正確的知見才行。
善財童子經過了五十三參,最後在入彌勒樓閣之前遇見德生童子和有德童女兩位善知識,他們把他自己所修證的內容一一教誡,乃至於加持善財童子,使他能如理地了解,以及如量地證得。這中間有一點很重要,他說:「像你這樣能夠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不計一切,經過這樣長遠努力,一步一步深入,實在是非常好……。」下面我引經文來說明。這是在唐譯《八十華嚴‧入法界品三十九》第七十七卷,善財童子參訪德生童子、有德童女的那一段。
「善男子!汝不應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生究竟想,不應以限量心行於六度、住於十地、淨佛國土、事善知識,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
這一大段是告訴他,不應該只是修很簡單的一善心、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等等就生究竟想。我們通常都是得少為足,證得聲聞果乃至於菩薩得了忍以後尚且都不可以停在那裡,菩薩應當無限量地在十方一切國土承事善知識,種下無量無邊的善根,積集無量無邊的菩提資糧。
「善男子!舉要言之,應普修一切菩薩行,應普化一切眾生界,應普入一切劫,應普生一切處,應普知一切世……」
這幾句話是總攝前面的道理,就綱要來看,所有菩薩應行的,統統要去學、要去行,沒有一點遺漏;然後沒有一個眾生遺漏的,你都要去化度;這樣學菩薩行、行菩薩道的時間是三世所有的時間;所到的地方要「普生一切處」;所對的境界是「普知一切世」。要想得到它,後面說應「普事一切善知識」,就是要做到前面這些,必須要普遍地承事所有的善知識。下面又說:
「善男子!汝求善知識不應疲倦;見善知識勿生厭足;請問善知識勿憚勞苦,親近善知識勿懷退轉;供養善知識不應休息;受善知識教不應倒錯;學善知識行不應疑惑;聞善知識演說出離門不應猶豫;見善知識隨煩惱行勿生嫌怪;於善知識所生深信尊敬心不應變改。何以故?善男子!菩薩因善知識聽聞一切菩薩諸行,成就一切菩薩功德……」
這裡特別注意!經過五十三參,參訪了這麼多大善知識,最後已經到了等覺菩薩了,要進入最後關頭的時候,那兩位大善知識又告訴他這麼多話,這裡邊有很特別的內涵在。除此以外又告訴我們,親近善知識還應該具足什麼條件呢?
「復次善男子!汝承事一切善知識,應發如大地心,負荷重任無疲倦故;應發如金剛心,志願堅固不可壞故;應發如鐵圍山心,一切諸苦無能動故……」
總共說了二十幾種心。在《廣論》上說過,一開始就需要善知識,到後面還是要靠善知識。親近善知識總括起來有九種心,四個條件,這些都是引自《華嚴經》的。實際上經上說得更詳細,一共有二十幾種心。另外,《廣論》上說:在我們親近善知識之前要作準備,先要曉得聞法的勝利,然後聽聞佛法時要斷器三過、具六種想,這個也都在《華嚴經》的這一段上面。
「善男子!汝應於自身生病苦想,於善知識生醫王想,於所說法生良藥想,於所修行生除病想,又應於自身生遠行想,於善知識生導師想……」
像這樣的想法,一共有四十幾種,而在《廣論》上面一共總攝為六種。不過在經上只是把這些想列出來,而《廣論》把為什麼要這樣想的內涵也加以說明,這是兩個的差別。
「我復略說一切菩薩行,一切菩薩波羅蜜等等。一切菩薩成就佛法,皆由善知識力,以善知識而為根本,依善知識生,依善知識出,依善知識長……」
從這個地方我們見到一個事實,善財童子之所以能夠快速成佛的原因,第一個就是由於他不隨順自己的習氣,能夠依善知識的引導而行,而且不自滿足,不斷地進步。最後聽了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兩位的指導以後,他就去見彌勒菩薩,到了名叫毗盧遮那莊嚴藏的大樓閣外,在還沒進去之前,彌勒菩薩就從別的地方來了,於是他也一樣至心懇切地請求。彌勒菩薩先給他一段開示,說明修學大乘佛法的基礎是菩提心,以及發菩提心是多麼地殊勝;單單敘述菩提心的好處就說了很多很多,大家有因緣可以好好地看一下。而濃縮起來的重點在《廣論》上面都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它雖然還引用了其他經論,但主要的都是引用《華嚴經》。發了菩提心以後還要行菩薩行,如果不行還是不對。應該怎樣行菩薩行的道理,彌勒菩薩就沒有仔細講,只是教他進到那個樓閣自己去看就曉得了,接著就彈指開彌勒樓閣讓他進去。
這個地方有幾個重點:善財童子在進去之前一再地反省,聽見了善知識這麼多的指導,回想自己從無量劫來無非都是錯的,對以前的錯誤深深地懺悔,然後對於善知識的引導生起大恭敬之心,殷勤策勵自己要努力照著去做。反省以後就進入彌勒樓閣,在裡邊又見到不曉得多少美好的東西。由於這樣的幾個內涵,善財童子把從彌勒菩薩學的所有內容(當然從前面每一位菩薩所學的,也是沒有例外的),都一一了知,乃至一一證得。離開了彌勒樓閣以後,彌勒菩薩還告訴他:「你要曉得所有前面的一切都是文殊師利菩薩指引、攝受、乃至示現的;所以總歸一句話,一切都是依靠著善知識。現在你應該再去見普賢菩薩。」所以最後他又再回過頭去找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也是把他所修證的內涵如理地教導,然後加持他。經文很長,我只把綱要說一下。
最後他所證得的跟普賢菩薩齊,也就是跟諸佛相等。普賢菩薩就告訴他:「善男子,你現在能夠證得這樣,要曉得這是何等不容易啊!十方一切諸大菩薩要達到你所修證的這個程度,要經過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而你卻在短短的一生之內就能夠圓滿地證得,你曉得這是什麼原因嗎?」實際上就是因為他一開頭的時候就能依止善知識,以善知識之見作為自己的見,然後努力照著善知識的教誡行持。就像前面所說的,每一位善知識告訴他的,他一點都不違逆,而且不惜一切乃至生命的代價全力以赴,所以他能夠很快地把一般修大乘的行者,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能夠圓滿成就的功德,在短短的時間內經過五十三參之後就圓滿了。最後再以十大願王把前面菩薩的所有無量行願,歸納總結成十個大項目,並以這十個大項目最後迴向導歸極樂。
前面《法華》上面說聲聞成佛的情況,和現在這個地方成佛的情況對比,兩個之間的差別有多麼地大。我們要找出為什麼一個是這麼快速,一個卻要經過這麼久遠?當然,佛法一定是講因、緣,這裡面一一細分就有很多,不過我們應該特別了解的關鍵就是善知識,而且要真善知識,稱為真善知識是因為他有最圓滿的指導。從《廣論》上我們已經很清楚地了解,問題不在於善知識的有無,而是在於我們是不是已經淨除了自己的障礙,能夠去接受善知識的指導。而在《法華經》上說:在因地發無上大菩提心,無非是要救度十方三世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幫助他們圓成無上佛道,現在既然成了佛,悲心、智慧圓滿,他曉得怎麼去解決眾生的問題,而且有無上的大威神力,有了這個能力,他會不救我們嗎?當然絕不可能!而且他必定一直都在忙這件事情,那為什麼我們偏偏還流落在生死之中?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問題還是在我們自己;尤其是經過《廣論》的說明更是清楚明白,這也可以說是《廣論》真正殊勝的地方。
我們常常覺得現在末法了,找不到善知識,也找不到圓滿的佛法了,對一個初機來說,如果你一開頭就告訴他,毛病都在你自己身上,說不定他會掉頭而去;我們現在由於能夠淨化了一些煩惱,把自己的執著多多少少拿掉一點,才能看清楚,問題是在我們自己!這個地方我們要好好地反省!這個重點先認得了,繼續行持下去時,要提醒自己:並不是一開頭就要我們做到,而最重要的是先認識,有了正知見,然後根據這個正知見漸漸地淨除罪障、積聚資糧,這樣一步一步走上去。
《法華經》和《華嚴經》上這兩段公案總集起來,說明佛雖然有這個悲心,但是因為我們眾生有種種樂著和根性的不同而不能了解佛的本懷。所以《法華》上舍利弗尊者的話非常重要,他說:「不是佛陀他老人家的錯誤呀!這個毛病都是在我自己,假定我能夠耐心地等待佛把他出世真正究竟的原因圓滿地告訴我們以後再去做的話,就不會急著取證了!」乃至於後面《信解品》中,大迦葉尊者了解了以後,說自己像是個得少為足的除糞人,這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問題的關鍵在這個上頭。
《法華經》中有一段沒有提到的,就是《化城喻品》。佛為弟子們一個個授記完了以後,又說:所有佛出世都是要把最圓滿教法的甘露法雨,普遍地濟度一切眾生,可是因為眾生根性不同,各有自己的想法及愛好。所以在《藥草喻品》當中說就像春天的時雨,如同甘霖,雖然平等普遍地滋潤一切,可是由於種類不同,小草小根就得到一點小的好處,中草就得到中等好處,大草的話就得到大好處,小樹得到小好處,大樹得到大好處;這「三草二木」是比喻由於不同的根性而所得不同。
接著佛又說明昔日的因緣。在無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尊佛出世叫大通智勝如來,他在沒出家之前是一位大國王,有十六個兒子,他出家以後證了佛果;這十六位王子曉得父親證了佛果,也懇求祖父讓他們出家,跟著大通智勝如來修學。在諸天等請轉法輪以後,大通智勝如來就和諸佛一般,先轉四諦法輪,後來轉十二因緣法輪,每一次轉法輪就有多少億的眾生證得了聖果,所謂聲聞果、緣覺果等等。實際上那時真正請法的上座就是這十六位王子,儘管前面已經四次轉四諦、十二因緣法輪,有多少億的人證了果,而這十六位王子卻始終沒有去學行這個法門。他們也了解,但是不取證,等到最後他們才請求佛陀(也是他們的父王)說:「您已經轉了那些法輪,現在還要請求您轉究竟無上的大法呀!」於是佛陀就為他們說《法華經》,十六王子聽了就專門修學這個,最後一一皆成了佛。這十六尊佛是哪些呢?佛說:「東方的阿卅鞞佛、西方的阿彌陀佛等等,最後東北方有兩位,一個是壞一切世間怖畏佛,還有一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而當時十六王子受了佛的教化,也廣弘佛法度化了很多人,就是現在你們在座的很多人……」
這裡邊有兩個重點,第一是儘管佛同樣地轉法輪,有很多人很快就取證了,就像舍利弗及很多大阿羅漢都是這樣,停在小乘當中。但也不是人人都如此,有很多人就一定要先了解究竟圓滿的道理,選取最好的路線,然後順理成章一步一步走上去。就行持上來說雖然慢一點,可是因為認識得正確,最後會慢行而先到。所以當時聽十六王子說法的眾生,有的證得聲聞果,乃至於有的還在凡夫地,而這十六王子都已成了佛了!這說明了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去除幾個障礙,就是憍慢之心、執著之心、自以為是之心。能夠把這些拿掉,一心聽從善知識的教誡,保證我們只佔便宜絕不吃虧!就像大通智勝如來座下的十六王子,他們不會像前面那些人急於取證,以致錯失大法。
後面還有另外一個特別的人,就是龍女,這個因緣我也簡單說一下。釋迦世尊為弟子一一授記,也說明了諸佛出世的究竟目的,正說的時候忽然從地涌出了一個大寶塔,大家都覺得非常奇怪,這麼莊嚴的大寶塔,是從哪裡來的呢?釋迦世尊就告訴大家:「這個是過去無量無邊劫以前,有一位久已滅度的多寶如來。他曾經發願:如果將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要說《法華經》,他即使涅槃了,他的塔也會出現在那地方證明,現在這個就是那位多寶如來的塔。
大家就請求世尊開塔,讓他們拜見這尊多寶如來的全身舍利。釋迦世尊就回答:「這必須要我在十方世界化度眾生的所有化身,都一齊聚集、同意了才可以。」由於大眾的請求,世尊就把在十方世界所有的化身佛一起請回來,那個數量是無量無邊的多,每一尊化身佛都帶了一位侍者,來了以後,一方面向釋迦世尊請安,一方面「與欲說」(就是同意開塔),於是世尊就開了寶塔。多寶如來還在裡面像入禪定一樣一動都沒動,還聽見他說:「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佛,你能說《法華經》真好,我就是為了聽這部經而來的。」那時候在法華會上的大眾看見了以後,讚歎得不得了,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居然這樣久遠前已滅度的佛還跑來聽法;其實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莫不皆然,都證成這個說法的次第內涵等。
和諸佛一起來的有一位智積菩薩,就對佛說:「現在已經證明完了,世尊,我們就回去吧!」我們釋迦世尊就對他說:「善男子,你稍微等一下,我們這裡有一位大菩薩叫文殊師利,你不妨跟他見見面,談談佛法再回去。」當時文殊師利菩薩不在會中,實際上,文殊師利菩薩跟佛一樣,沒有一個地方不在的,只不過是示現這個因緣罷了。世尊說完後文殊師利菩薩就從大海裡來了,坐著一朵大寶蓮花而出現;一來就先頭面頂禮,問訊世尊,再到智積菩薩那裡,互相請安慰問。智積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說:「尊駕在龍宮化度眾生,有多少數量呢?」文殊師利菩薩說:「喔!多極了,簡直沒有辦法以數目來稱量,乃至於沒有辦法用心所去思惟,等一下你自己看吧!」話還沒說完,就有無量無數的菩薩都坐著七寶蓮花從大海中出來,到世尊說法的靈鷲山虛空當中;這些大菩薩們都是文殊師利菩薩說法化度,如說修行而證得了菩薩位的。文殊師利菩薩就說:「我在大海教化眾生的成績就是這樣,我跟他們講的,就是《妙法蓮華經》。」
智積菩薩聽了就說:「這部經真是深奧微妙極了,是一切經中最難能稀有的,世尊也親口說它是經中之王。你教的這些眾生,是不是有很努力認真地去修行,乃至於很快就能成佛的呀?」文殊師利菩薩說:「有,有一位娑竭羅龍王的女兒,今年只有八歲,但她根性很利,智慧具足,知道種種眾生的行相和業,我所教示的,她都能夠如實地了達,很快地發菩提心,然後修菩薩行,很快就能證得佛果。」智積菩薩說:「我親自看見釋迦世尊無量劫以來難行苦行,積種種的福德資糧,捨生命、頭目腦髓,不計一切地行菩薩道,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才成佛。以這三千大千世界來說,你要想找到像芥子那麼小的一點地方,釋迦世尊沒有捨過頭目腦髓的都找不到。經過了這樣長的時候,修這樣難得珍貴的教法,行無量難行的菩薩道才成佛。現在這個龍女居然這樣就成佛了,這真叫人難以相信啊!」
正在說的時候,龍女就出現了,那時不但智積菩薩,連舍利弗尊者也覺得奇怪不解,就對龍女說:「剛才我聽文殊師利菩薩說,你發心這樣修行,很快就要證無上菩提了,這個聽起來真是令人難以相信。再者,佛說女身是五漏之身,不是法器;佛道是何等地難能可貴,怎麼可能由此身得?佛曾說,有五種殊勝,女身不能成就:第一個是梵王,第二個是帝釋,第三個是魔王,第四轉輪聖王,第五是佛身(梵是梵天主,帝釋是三十三天主,魔王就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轉輪聖王就是世間主,還有佛是大法王),這些是女人有障礙不能成就的。現在妳不但能成佛,而且這麼快速,這實在是無法想像!」結果龍女就把她身上一顆最值錢的寶珠拿出來供養給佛,佛也就納受下來。龍女說:「你看我把那顆寶珠供養佛快不快?」舍利弗說:「當然很快了。」龍女又說:「我要成佛比這個更快!」一說完,立刻就轉化成男身,到南方無垢世界成佛,就像我們釋迦世尊般圓滿具足。這下大家都親自看見,就沒有話說了。所以《法華》並不是只有說成佛要慢慢地來,它同樣也說明,真正如理如法的教化,就能夠這麼快成佛。所以問題不是佛所教的有偏差,而是以我們修學的人自己的條件來判別成佛的快慢,這是兩部經相同的一個特點。
有一點我們要了解,《法華經》上面儘管前前後後說了很多,我們也唸過很多遍,說這是經中之王等等;但是至於什麼是下手處,從發菩提心之前必須要具備的出離心,發了菩提心以後行菩薩行,最後如何真正地證實相慧,這個在《法華經》上沒講,但在《華嚴經》上面則有很完整的說明,雖然如此,可是以我們凡夫的心量,直接從《華嚴經》上根本還是找不到這個內涵。現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面,把成佛必要的次第步驟,一一都點得清清楚楚,它真正的美妙之處就在這個地方。儘管簡單扼要,可是,把我們從凡夫地到最後成就佛道應該走的所有重要關鍵都說得很明白。所以只要能夠在《廣論》上面有了一個完整的認識以後,再回過頭去看《法華》跟《華嚴》,那裡邊的內涵、意趣就一目瞭然。否則儘管這麼好、這麼高明,可是大家不易把握住它的內涵深意及下手處。時下很多人也說:只有《法華》最究竟、最圓滿,所以就只誦《法華經》,乃至於一字一拜,拜了半天,善根是積了,卻沒有辦法照《法華》要告訴我們的如理去行持證得。雖然累積了一點善根,還是必須慢慢的,一生一生再來,等到佛菩薩告訴我們這個完整的道理以後,再照著去行持。
此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事實:儘管《法華經》上佛說最後你們都成佛,但成佛的內容,他就沒有講。真正沒講嗎?講了。要曉得佛並不是單單在法華會上說《法華》,從佛陀出世到究竟圓滿的所有教法都包含在裡頭,但以我們凡夫的心量,實在沒有辦法了解。所以宗喀巴大師就把這整個的內涵總攝起來,把它的綱要按照必要的次第步驟一個一個列出來。這也不是宗喀巴大師獨創的,而是從阿底峽尊者傳來的。阿底峽尊者也是得自他的幾位老師,這些老師都是具有圓滿傳承,原原本本地把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包括小乘、大乘、性宗、相宗等所有傳承,一一集其精要凝聚起來,才濃縮成這個。所以對《廣論》的大概內容了解了以後,再回過頭去看《法華經》,乃至於《華嚴經》,就會一目瞭然,這是它真正殊勝的地方。
其次,在《法華經》當中,文殊菩薩教龍女很快地成佛;而文殊菩薩在海裡跟大眾講的是《法華經》,這就說明了《法華經》不僅僅限於我們現在眼前這個經文,而是就內涵來說,它是真正指向圓滿一佛乘的究竟教法,這個才真正是《法華經》的內涵;《華嚴》也一樣是佛陀所指出來的究竟內涵。在《法華》中的龍女,以及《華嚴》中的善財,真正指導他們的都是文殊菩薩;我們本師釋迦世尊在《法華》上面也說得清清楚楚,他在因地當中,日月燈明佛那時候,也是由妙光菩薩(就是文殊菩薩)的教化而成就;乃至於十六王子往昔也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在佛遺教當中教化出來的。所以究實說來,文殊師利菩薩是十方諸佛之母,在不同的經論上面都說明,把這個圓滿的教法教導給我們的總歸是他。現在在末法當中,也只有文殊師利菩薩才能夠把佛陀圓滿的教法,精煉而濃縮成這麼簡單扼要的這本《廣論》,適應我們現代的眾生,使我們能種下究竟圓滿一乘大法的種子,如果條件夠的話,就從這個上面一步一步地深入,可以很快成就。
這一次因為受限於時間,所以沒有辦法更深入、廣泛地說明《法華》、《華嚴》跟《廣論》間很多相關的地方,但是到目前為止,已經足夠讓我們了解了。現在根據前面對《法華》跟《華嚴》的說明,我們重新再回過頭來想一想:《廣論》的特點是什麼?第一個它先特別說明造者的殊勝,以及本論的殊勝,之後並不馬上告訴我們本文,而是說我們怎麼樣才能夠跟這個殊勝圓滿的教法相應,所以甲三的說、聽二種軌理很重要。現在經過了《法華》、《華嚴》這兩部圓教經典的證明以後,我們回過頭來反省思惟一下,前面一再說的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我們是不是做到了?剛開始我們條件不夠,一下就把很深刻的道理說出來的話,大家不一定能夠了解;現在經過了《廣論》概要的說明,我們重新再溫習一下斷三過、具六想。究實說來,這兩個有差別,斷三過還是共世間的,而具六想才是不共世間的。
斷三過就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來說,第一是不要被自己的憍慢、輕忽等等所遮障,一心一意使自己的內心轉向善知識的教誡。就像個容器,或者說茶杯、碗也好,你不能把它倒扣起來,一定要口向上,甘露才可以灌注進來。進一步,雖然能夠灌注到我們心裡面,但是如果沒有把我們心裡的成見去除乾淨的話,這個叫等起心有過失,是不可以的;第三是聽受了這個教法以後,要牢牢地記住,不要左耳進右耳出,雖然聽過了,卻不擺在心上,這個也不行。這樣的情況在世間一般來說也都有的。
至於具六想為什麼是不共世間的呢?六想當中第一個是病想,從無始以來,被貪瞋等三毒纏縛,總的來說叫無明大病。世間的人如果沒有病的話,他會說:「好端端的找什麼醫生,我忙得很。」再不然就說:「你觸我霉頭,跟我過不去啊!怎麼叫我去找醫生?」一旦真正發現有病的話,他就急急忙忙、拚命去找醫生。但是世間的醫生只是治身病,佛法卻是治心病,並不是我們神經失常,而是說我們的無明。這個無明心病只有佛陀才能夠指出來,不是世間一般人所能夠了解的,所以說這個是不共世間的。
假定我們在這一點上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平常我們會憍慢或者自以為是,乃至種種的執著、愛好等等,不管是哪一種狀態,總不外乎一個根本--無明。這個無明呈現出來的行相,粗猛的是貪、瞋、癡,貪、瞋比較容易了解,癡就是對事實的真相不了解,它包含的範圍很廣。假定我們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能夠了解自己在無明中,才會一心一意地仰仗善知識來淨除它。當然不可能一開頭就有正確的了解,現在經過了《廣論》詳細的說明,如果真正認真的去體會、學習的話,就會認識,原來我們平常起心動念,的確無非是在自己無始以來的無明知見當中轉,即使修學佛法了,仍舊陷在這個裡面透脫不出來。唯一的辦法,一定要依靠真善知識。所謂真善知識,他必定是徹底淨化了無明的人。不管我們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都在無明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佛、師長。但是這個佛、師長還要經過如理的決擇,因為佛說的法,還是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差別,所以我們要依靠善知識,還要了解所謂的人四依、法四依等等;人四依不是普通的人,一定是要具足某些條件,而法四依也不是普通的法。
一般來說,我們修學佛法要根據經論,經論本身是沒錯,可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程度不夠,難免依文解義,自以為懂了,但不一定了解文字所指的內涵。所以法四依中說「依義不依語」,你一定要了解經論的文字所指的內涵,它的真實意義是什麼,而不是單單從文字表面就自以為懂了;往往你所懂的並不是經裡面所要說明的道理,所以說「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所以一定要有一位真正有圓滿傳承的老師指導,你才能夠正確認識經文裡實在的內涵。雖然了解了內涵,但是佛說法是針對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不一定說得究竟圓滿。《法華》跟《華嚴》都指出:前面的都是方便說,是不了義的,所以在四依的標準當中,也告訴我們「要依了義,不要依不了義」,你要能分別得出哪個是了義經,哪個是不了義經。
此外你在依靠這位為你解釋經論的善知識時,不要只從他個人的那一面去看,這叫「依法不依人」。最後還有一個叫「依智不依識」,這個就比較高明了,不只是依你現在所認識的,還要有智慧。這一點對於我們就難了,真正的智慧要得到無分別智,這是登地菩薩的境界,那我們怎麼辦呢?不必害怕!要曉得登地菩薩比對佛果來說,還是在所謂的修道位當中,這是我們希望達到的一個過程,我們照著一定的步驟去走,只要現在下腳的因對了,將來自然可以得到這樣的果。要正確地達到佛菩薩的智慧,也有它一定的原則,我們通常說是聞、思、修,這三個都叫慧。不過佛菩薩的智慧是修相應慧,要想達到這個修相應慧,前面一定要有條件,也就是聞、思相應之慧。聞、思相應之慧跟修相應慧有什麼不同呢?修相應慧是現證的真現量;聞、思相應之慧是正確無誤的比量,我們在因地當中,只要照著有圓滿師承的真善知識的指授,經過必然的次第步驟,得到聞相應慧、思相應慧作為因,將來就能夠得到修相應慧的果。所以對我們來說,「依智不依識」就是這樣去做。
如果一開頭的時候就認為:菩薩的境界很高,我們是沒有份的!你就棄捨了真正感得這個果的因;眼前雖然積下了一點點善因,但是因為你一直這樣想,而忙別的事情,在十二因緣當中曾經說過,正確的種子感果與否,要看你下面的行持,如果你下面行持相應,它就會很快感果;否則會讓別的因先策發,這個因就擺在那裡,要經過無量無邊劫以後再感果,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容易很快成就的原因。這裡我也順便說一下:任何一個新種感果的時候,快則二生,慢則三生。這話怎麼講呢?如果你現在就策發它,下一世就會成就;否則雖然種了一個因種,卻由於其它的外緣感發了別的因種,使得這個因就擺在那裡沒動,不會感果,還要經過很久以後遇到外緣才能夠啟發它,等它真正成熟的時候,才會感得這一個果報。這就說明了如果你現在不努力策發的話,你想做的事情就一直不能成就。
所以應用十二因緣當中告訴我們的一個事實,識的種子是不是很快地感果,就看你這個助緣是不是相應,如果沒有後面相應的助緣去成熟這個因種,它是不會感果的。而且即使經過很久它才感果,一定還是有這個助緣才能成功。所以平常我們種一個善法種子,如果你不拿跟善法相應的正知見,不斷地如理行持去推動它的話,它永遠就停在這裡,乃至於無量無邊劫。雖然因種下去遲早會感果的,但是以後還是要相應的因緣啟發才能成就。這就是前面說的為什麼有的人慢,有的人快的原因。快的人是因為能夠聽從善知識正確的指導,而不照著自己無明相應的走。所以我們要依靠善知識,才能了解自己在無明大病當中,不再依靠自己的認識、主張及習慣,這樣才能夠修學佛法。這個是我們得到了圓滿的教法,在自己心理上應該有的準備。
我們把這個道理應用一下,舉剛才的幾個經論來證成:有的人很快成就,有些人很慢成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善知識!《法華經‧方便品》中提到:有些弟子覺得:「佛陀所證的法我們也得到了,可是為什麼佛還是這樣說呢?」這種心理在佛法上叫「增上慢」,就是自己以為得到了,實際上還不夠!由於這樣一個慢心存在,好的東西就再不能進入了。《廣論》前面曾經引過敦巴尊者的一句話,也是經上面說的:「我慢高山,法水不入」,只要慢心一起來,就像高山一樣,當佛法的甘露水落下來,蓄不住就流掉了,剛才引的《法華經》上不正是這種情況嗎?他心裡覺得已經得到了,自然而然就不願意再進一步學了。這正是《廣論》所說的器過。也不具六想,他並不覺得自己有病,反而覺得已經得到了,所以當然不願意再去找醫生了。
通常慢有兩種:一種是增上慢,還有一種叫卑劣慢,它的相狀是反過來,自己覺得太差了;說來說去,這個原因還是為了「我」,只要有「我」,與「我」相應的這個慢就會現起來,過分自大是增上慢,而過分萎縮叫卑劣慢,總歸會由於這樣的原因沒辦法契入。所以如果我們一開頭就了解自己在無明大病當中,自然而然會想把它依法徹底消除。如果又能一心一意接納善知識的引導的話,就可以像《法華》中的龍女以及《華嚴》上的善財一樣,以最快的方式達到最高的成就。實際上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它的確是可以省卻太多太多的冤枉路;但我們往往為了一點點的好處,結果不但得不到,反而遭到了大損害!
現在我把前面所有說過的道理再統攝起來,為大家復習一下。宗喀巴大師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就是《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他還把整個《廣論》最精要的修行步驟濃縮起來,集成三十八個偈頌,那就是我們下面要講的「總祈加持生諸功德」。由於它總攝一切修行綱要,而且每一個偈頌最後都是祈求加持,所以又叫「攝修求加持頌」。
現在我們看這個文義,先把它唸一遍,前三個偈頌是:
這是關於親近善知識部分的。下面是依著善知識修行的時候勸取心要:
這個就是道前基礎中的暇滿。有了道前基礎,正式進入修學,從共下士的念死開始:
這是由念死而推進到念惡趣苦。
這是由於畏懼受苦而尋求皈依之處,以及皈依以後應該學的學處。再下面
這個是從皈依佛到正皈依法,法最主要是說明業感緣起之理,這裡特別告訴我們要四力對治懺悔往昔所造之罪業,到此為止是共下士。再下去是共中士。
共中士最主要的是出離心,這是三乘的共基,是整個佛法下腳的第一步。沒有出離心就沒有佛法;不過這只是一個基礎,並不圓滿,我們要從這個出離心上進一步策發菩提心,下面就是講菩提心,也就是上士部分。
菩提心又分兩部分:一個是阿底峽尊者得自金洲大師的七因果法,還有一個是寂天菩薩所傳的自他相換法。先是七因果:
在修七因果之前要修平等捨,先要把對冤親的愛憎心調伏。正式進入,就從知母念恩開始:
就是從知母、念母恩、報恩一直到增上心,再由增上心而發成佛的這個願心,也就是大菩提心,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自他換,依寂天菩薩所傳的修菩提心法。
第四個偈頌是發了心以後,念念在增上菩提願心的行持,所以也通於上面二種發心法。
有了菩提願心以後,下面就進入行心,受菩薩戒。
受了菩薩戒以後,就要行六波羅蜜的菩薩行。下面七個偈頌,前六個是六度,自成熟的部分,第七頌是四攝,他成熟的部分。
這是布施波羅蜜。
這是持戒波羅蜜。再下面是忍辱波羅蜜:
再下面是精進波羅蜜:
再下面是禪定波羅蜜:
這一個偈頌已把整個奢摩他的重點說明了。不過這一次奢摩他的部分,是講《略論》的內容,這是因為我們還在建立基礎當中,基礎不穩固,要學《廣論》的止,可能不一定懂。真正學止的時候,最大的兩個毛病是掉舉及昏沉,要想淨除它最主要是靠正念、正知。再下面是「觀」:
這就是毘缽舍那。這一次講的也只是《略論》部分,詳細的內容,要等到我們將來完整的基礎建立穩固了以後再講。以上是六度,屬於自成熟的部分。下面就是成熟他的四攝,屬於饒益有情戒裡面的內涵。
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上面就是我們學大乘的行者所應該學的,再下面就進入金剛乘。
《廣論》對金剛乘並沒有詳說,只是說當你有了前面共道的基礎,能夠善加積聚資糧,調柔身心,如果想快速成就的話就走金剛乘。實際上下面這幾頌,也正是《法華》的龍女、《華嚴》的善財,為什麼能一生圓曠劫之因,真正內在的特質、密意。
這個共道分兩部分,一個是共下、共中,作為上士的共同基礎。還有一個是上士部分;雖然它對中、下來說是不共的,但上士有兩種走法,一種是顯教波羅蜜多大乘,還有一種是特別的金剛乘;不管是這兩類當中哪一個,從發菩提心到六度四攝這一段都要學。
《廣論》中也特別說明:假定你前面的共基修習成就,已經是個法器了,如果你想快速成佛的話,那要重新去求具德的阿闍黎,也就是善知識,這裡特別說要「具德」,是要具足圓滿德相的。真正要進入密法當中最秘密、殊勝的法門,必須先從阿闍黎求受四灌頂,這裡邊有深刻的內涵在。真正說起來,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最終都歸屬到金剛乘,這一點稍後會簡單說明。
那麼關於金剛乘有些什麼內涵呢?就是餘下來的這幾個偈頌。
在受灌頂之前一定要受三昧耶戒,任何一個金剛乘的特別法門都有它相關的戒,這個戒是非守不可的。如果你能夠很精細、善巧地守護的話,要成就是很容易的;反之,如果不能守的話,不但不得成就,而且一定墮金剛地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寧捨身命,一定要非常殷重、謹慎地保護持守;因為就算生命送掉了,最多只是喪失一生的生命,但是一墮地獄的話,那不得了,不要說修行沒有成就,而且要受無量無邊的大痛苦。如果有了護戒的功德,它能夠保護你下一世得到可以如理修學的暇滿人身,又可以得到善知識的攝持,差別如此之大,所以這一點特別重要。
把密戒持好了以後,從這個基礎上才可以修金剛乘特別的法--這個地方是指無上密。下面說:
在密教裡最高的是無上密,「肝心」是指它的中心部分;「二次第」就是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個內涵不特別介紹,因為我們條件不夠,只要先有一個常識就夠了。在正確地得到了灌頂,得到了這二次第重要的內涵後,要真正勇猛精進地努力修行,一天要修四座,在任何情況之下絕不間斷。這個不間斷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每天都要修四座,還有就是上座固然不可以馬虎,下座還要繼續用功。總之無時無刻不是努力精進地依照著師長、真善知識的教誡修行。
前面說善財童子去參善知識的時候,文殊菩薩告訴他,一定要依靠善知識的教誡,一點都不可以馬虎。現在我們就了解了,原來文殊師利菩薩在《華嚴經》當中教善財童子的這個特質,在《廣論》上到了這裡才圓滿地派上用場。前面的部分不是不要,絕對要!不過前面是作一個基礎,標準比較寬;現在究竟結果了,同樣的需要善知識,而且要求更嚴。《華嚴》上也說:一開頭的時候固然要善知識,到後來信解行證,要進入修證部分時仍然要善知識;他參訪的第一位善知識固然已為他說明了這些道理,最後在開彌勒樓閣之前,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又特別提醒他,對善知識要如何依止,這個地方有它特別的意義,所以我先簡單地說明。
下面是發願:
最後這個願妙極了!「願我生生遇明師」,我們整個的修行,必定要依靠大善知識,如果沒有大善知識,根本不可能成就。在《廣論》甲三的聽聞軌理中說,聽法之前要生六種想,當中病想就特別說明了我們在無明當中,唯一真正能夠引導我們的,一定是要得到智慧的明眼人。所以從一開頭就說「萬善根本從師出」,最後歸結的時候又這樣發願,我們要了解這個特質以及它的重要。以上是總攝《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綱要,最後有段話說:「此頌自『萬善根本從師出』至『速疾證得金剛持』共三十八頌,如能全誦,至誠請求加持,尤為圓滿,倘行者萬分不暇,亦聽其便。」這三十八頌是從法尊法師的文集裡邊引證出來的。
下面我再把這三十八頌略加說明,把它的內涵再回歸到前面所學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頭去。本論總共有三個綱要,第一個是出離心,就是從前面到共中士道為止。這在三十八頌中是從第一偈「萬善根本從師出」起,一直到第十三頌為止,這個部分最主要的中心就是學出離心。由出離心再推廣推深,就會策發菩提心。很多修學佛法的人,因為不了解,總覺得出離心跟菩提心是兩件事情,把它看成是大小兩乘各別不同,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發的是大乘菩提心,不要出離心的。學過《廣論》就了解,這種見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出離心是菩提心真正的綱架,沒有出離心就絕對沒有菩提心。儘管我們說是學大乘,也讀了《法華》、《華嚴》,但是卻沒有辦法真正地深入,如理如量地去修持能夠感得圓滿果報的因,就是由於對它真實的內容不了解。所以要從真正根本的出離心,再深廣推及法界一切眾生,也要幫助他們出離生死的大痛苦,這就叫做菩提心。
啟發菩提心以後,再行菩提行,從第十四頌開始,一直到二十一頌為止,是自金洲大師傳來的七因果教授;接下來的三頌是寂天菩薩傳的自他換。第二十五頌是為了堅固發心,所以仍舊是屬於發菩提心的部分,到這個地方為止,就是菩提的願心。從第二十六頌開始是行心,就是所謂成就菩提的資糧:依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後面這個偈頌,是得到真正的正知見,換句話說,能夠證入真如實相、空緣起;不同的派系用不同的名詞,可是內容是一樣的。整個佛法可分為這三部分:出離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見,所以三十三以後的幾個頌也包含在這個裡面,只是因為顯密二教去圓滿它的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別。這三十八個偈頌,只要一一對照著前面所學的《廣論》,就可以正確地了解了。
現在請大家翻開《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我要說明的是第十一頁第七行,「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這段話前面已經說過不止一次,在這個地方再提醒一次,因為我們已把本論從頭至尾學過,而且用《華嚴》、《法華》來證成,這個意義對我們就又不一樣了。前面只是膚淺的了解,而現在我們可以把它的深義決擇出來。這段話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分類,比如涅槃四因,就是在《涅槃經》上說:如果我們要證得圓滿的大般涅槃,需要具備幾個條件--第一個是親近善知識,從他聽聞正法,然後如理思惟,法隨法行。
《廣論》這段話是告訴我們要依靠善知識,對於他告訴我們的正確的道理,要生起確定不疑的見解。這個地方有它很重要的意義在,我們可以回憶《廣論》上,乃至於《妙法蓮華經》、《華嚴經》當中,快慢成就不同的原因,我們立刻可以得到一個很明顯的結論:就是如果在一開頭時,能夠把成佛所有圓滿的道理,依著善知識聽聞、了解了,然後按著這個次第一步一步去走的話,那是最快的直路,因為我們不會執著自己的看法,由於得少為足而停滯的現象,整個就消除掉了。起初雖然好像是走得慢一點,因為你得花很多時間認真去學這個東西,最後卻是佔了絕大的便宜,這個便宜絕對不是我們世間能夠想像的。
因此這段話對我們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在找到了善知識後,不要忙著馬上去修證,必定先要對最圓滿的內涵正確完整地認識,而且要生起定解。這部分是聞思相應的;聞是從善知識來的,儘管聽懂了,但你是不是能夠在內心中確定不疑,不為外面的任何事而動搖呢?這必須經過自己如理思惟。在道前基礎一開頭就說明了這個關鍵,如果條件夠的話,前面學的時候就能夠把握住重點;如果條件不夠,也沒關係,我們把整個內涵圓滿地認識以後,再回過頭來,仍舊可以走最快速的路。
那麼從哪裡下手呢?下面就是我們現在下手之處:「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往往說現在是末法了,修一個法門就好,其它的什麼都不要了。《廣論》告訴我們:現在能修的就要去修,不能修時也絕對不能排斥它,因為這個排斥的因種下去了以後,將來的惡果就是注定要走遠路。所以要有正確的認識,現在之所以不能修,正因為障礙未除,資糧未具,怎麼可以再排斥它,增加自己的障礙呢?我們修行無非是要淨除障礙、積聚資糧,當障礙除掉,資糧積聚了,慢慢地就能夠一步一步深入,眼前正是為一步一步增上做準備。所以說「諸現未能實進止者」,絕對不可以因為不能做而棄捨它,應該要在內心發願:我現在好好的努力,希望將來能夠去做。有了這樣的想法,在沒有做到之前,就已經積了這個因,有了因將來才能感得能夠做到的果。這個因就是積聚資糧,淨除罪障,廣發大願!能夠這樣努力的話,漸漸罪障就除掉了,資糧也積聚了,所以不要太久就會增長智慧的能力,到那時什麼都能學。由於你的願力在這個地方,所以很快地就能夠像龍女或善財童子這樣的成就。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一看才了解,原來《廣論》的的確確是說明《華嚴》、《法華》中最究竟圓滿的道理。
現在再看五百五十六頁第五行:「此復若能修習下下,漸於上上增欲得心,聽聞上上而於下下漸欲修行,是最切要。」這個以前講過了,現在我們整個《廣論》學過了,回過頭再來溫習,就會發現確是如此!以前聽人家講是人家的,如果我們聽了以後,自己如理思惟、觀察,而且隨分隨力去行持,那時再看這兩句話的內涵,感受就完全不一樣!所以這個次第是這麼重要。
下面接著說,「若於前者全無所有,專修心住專樂見解,難至宗要,故須對於圓滿道體引生定解。」這幾句話馬上派得上用場。剛才我們看的《法華經》、《華嚴經》,儘管佛也說這是經中之王,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等等,有很多人也天天唸誦,有沒有功德呀?當然有!但是這樣最多只是累積一些善根福報,而《法華》真正的用意是要你很快成佛,你有嗎?沒有!為什麼呢?問題就出在這裡!所以假定你不懂得這個必然的次第,不從前面的基礎一步一步地來,單單停在某個地方,或者修定,或者是學很多理論,這都是很難得到令你最快速成佛的這個心要。
以我來說,以前也是這樣。剛出家的時候,有一個人很認真,天天拜《法華經》,他對我說:這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當初我是一心一意念佛,可是心裡面的確會想:有機會我也這麼拜一下。乃至於看到有人拜《華嚴經》,我心裡面也這樣想。拜了的確會有感應,可是一直等到我學了《廣論》以後,才曉得《法華》、《華嚴》真正的重點,是要你以最快的方式成佛;以前我怎麼看,就是不懂。我自己還有一部《華嚴疏鈔》,一共十本非常厚,那是二十幾年前,因為我看了《華嚴》以後很感動、很想學,我師父他老人家就特別請來送我。現在看起來不稀奇,但在那個時候,請一部《華嚴疏鈔》好不簡單哪!我很珍重地去看,看了半天也看不出頭緒來,等到把《廣論》從頭至尾學過了,才曉得問題在哪裡。大家經過這樣層層學上來以後,我再重提這兩句話,就有很不同的內涵。我們就曉得應該怎麼聽聞,怎麼思惟,使得自己對這個圓滿的道體,產生決定不移的定解,有了這個定解以後,才真正談得上修。
我們繼續看《菩提道次第廣論》五百五十六頁的文:「修彼等時,亦當聰利令心平等,謂於引導修道知識,敬心微劣,則斷一切善法根本,故當勤修依師之法。」一直到五百五十七頁第二行,前面是簡單扼要地說明《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重點,也就是共道部分。
下面「第二特學金剛乘法」,這裡我要說明一下進入金剛乘的關鍵在哪裡。「如是善修顯密共道,其後無疑當入密咒,以彼密道較諸餘法最為希貴,速能圓滿二資糧故。若入彼者,如《道炬論》說,先以財敬奉教行等,令師歡喜。較前所說尤為過上,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前面的共道已經善巧地修學了,這時毫無疑問要進入金剛乘,金剛乘是所有的法當中最稀貴的,因為它有最快的方式能夠圓滿兩種資糧。我們心裡面總有這個懷疑--平常都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實際上,往往是無量阿僧祇劫;現在密乘這樣快速就圓滿,有可能嗎?透過《華嚴》、《法華》的印證發現它真實的內涵,也是教我們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妙法蓮華經》當中的龍女,和《華嚴經》當中的善財童子都是實例,尤其善財童子,有特別詳細的說明。
有人會懷疑,那個龍女到底她成了什麼佛?因為根據圓教所判,只要十住以上,或者別教的初地以上,都是可以八相成道,這個我們先不談。但以《華嚴經》來說,善財童子參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確實是百分之百達到等覺,乃至於成妙覺位。普賢菩薩親自跟善財童子說:「你現在經過了文殊師利菩薩大善知識的攝持以後,由於你自己發的願心,勇猛精進地行持,以及五十幾參,經過百城煙水,得到一一善知識的指授、加持,你現在所證得的內涵與我相等,與諸佛相等。這對一般修大乘的行者,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才能證得,你卻在一生當中證得了。」所以實際上顯教當中也完全說明了。我剛才說《法華經》、《華嚴經》上面沒有提如何行持,其實是有的,只是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整個的教授就歸納在密教當中。我們有了這個認識之後,才不會拿自己的知見來排斥它,因為凡夫的知見都是和無明相應的。所以得到了正知見,然後如理去決擇那就對。反過來如果說:「那我們不要聽自己的,總歸聽善知識的就好了。」你若沒有正確的知見,就沒辦法判別是不是善知識,萬一是惡知識而你跟了他,那又完了。
這個地方告訴我們,將來無疑地要進入密乘,因為密乘能夠最快速地圓滿兩種資糧,而那個時候,第一個還是要依靠善知識,善知識太重要了!下面又特別叮囑我們一句話,「然是對於能具咒說最下之德相者,乃如是行。」要依善知識沒錯,但是必定要依止具足德相的才可以。在《廣論》上面告訴我們是八分之一為下邊際,這個條件是針對前面的顯密共道;而現在這個地方必須要合於密教所說的最起碼的條件,這個條件就非常高了,這都是要具有證量相應的內涵。有了這樣的善知識,你再去依靠他,那就對了。
下面這段文,我把重要的地方再說一下:「其次先以清淨續部能熟灌頂,成熟身心。次當聽聞了知守護,爾時所受三昧耶律。」這個就是《三十八攝頌》當中的:「所受真言諸密戒,若善守護易成就,不守決當墮地獄,捨命珍護求加持。」「若為根本罪犯染著,雖可重受,然於相續,生道功德最為稽留,故當勇猛莫令染著。又當勵力莫犯粗罪,設有誤犯,亦當勤修還出方便,彼等皆是修道基礎,若無彼者,則如牆傾,諸危屋故。」戒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什麼都談不到,就像牆倒了,房屋一定會塌下來一樣。下面引證:「《曼殊室利根本教》云:『佛未說犯戒,能成就諸咒。』此說全無上中下品三等成就。」不管是什麼樣的成就,連最起碼的都不成功。
下面《無上瑜伽續》就是最高的無上密的經典,上面說:「若不守護諸三昧耶、下劣灌頂、不知真實,此三雖修終無成就。」修學密教需要三個條件:第一要能夠善巧守護三昧耶戒。密教的戒非常嚴格,我們在講阿底峽尊者的時候曾經提過。不要以為隨便灌了一個頂就可以了,如果不能善巧受持密戒的話,反而有害。而三昧耶戒的基礎是別解脫戒、菩薩戒,有很多人隨便去灌了頂,不知天高地厚,還覺得自己是學密教的。如果依《廣論》去衡量的話,我們怎麼夠資格!得不得三昧耶戒都不知道,前面的基礎我們就能得了嗎?實際上連菩薩戒都談不上,乃至別解脫戒也很難得到,這是值得我們停下來觀察一下的。
灌頂還要圓滿的灌頂,下劣的也不行!灌頂以後,所修的內涵你不知道還是不行,所以一定要具足三個條件:第一要守護三昧耶戒;第二,灌頂要圓滿;第三,對所修的內容要一點無誤地把握得住。沒有這三個條件,再怎麼修都沒有用。下面告訴我們,假定不能善巧守護三昧耶戒而自以為是修道的話,「是極漂轉咒理之外。」你根本連它真正的道理都不知道,完全是個外行!談修行,那不是開玩笑嗎?
我把關於學密教的特質略作說明,因為近代密教在這裡漸漸盛行起來,很多人不了解而排斥它,也有很多人不懂,卻莫名其妙地跟著它,隨便灌了個頂,就以為自己是密教的根性,在那裡學密了。這是很根本的錯誤,不要說不能快速成就,連慢都慢不起來,最多只是結個緣在外面空轉而已。我們學了《廣論》以後,能夠真正圓滿了解應該用什麼方式,如理如量、次第無誤地走上去,從基礎一步一步深入。
有了整體的概念以後,我們再把三十八攝頌扼要地說明一下,每一個偈頌都有它的特點,我們能夠相應的,就照著去修持。最好每天唸一遍,因為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從這地方步步上去,始終將這個圓滿的輪廓擺在腦筋裡不要忘記,遇到任何情況,只要那個大目標在,你就不會弄錯。這是很重要的,平常我們很容易就會跑到哪裡執到哪裡,這是無始以來的習氣,真正完全不執要圓滿成佛。以我們凡夫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以這個諸佛圓滿的教授為目標,隨時隨地警惕自己,策勵自己淨化內心的執著。
不管從《廣論》也好,用《法華》、《華嚴》來印證也好,都說明要學佛的話,善知識是最重要的,所以這三十八頌中單單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就佔了三頌,從「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到「殊勝供養作加持,唯令師喜求加持」。依止善知識,要先了解依止的殊勝利益以及不依止的種種過患;依止的時候,意樂要以華嚴九心,分四個項目去修,這一點我們再把它重新溫習一下。這對我們非常重要,因為修行開頭要善知識,中間要善知識,最後也要善知識,善財童子所以能夠那麼快成就,根本原因就是一直照著這個道理,沒有離開過善知識,乃至於最後證齊諸佛,還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因為還要依止善知識啊!而我們下腳第一步居然就不要善知識了,這就是我們怎麼弄也不行的原因。
請看《廣論》第二十四頁的科判:由是親近知識之理分六:一、所依善知識之相,二、能依學者之相,三、彼應如何依師之理,四、依止勝利,五、未依過患,六、攝彼等義。我們先看能依學者之相,在二十八頁上面告訴我們能依的學者需要幾個條件:正住、具慧、希求、恭敬。剛開始學的時候,不了解這個真實的內涵,現在雖然了解了,但是內心很難生起相應的量來,現在重新溫習,對我們有進一步的功效和價值。試問:我們正住了沒有?所謂正住是什麼樣的條件呢?是拿我們的想法去衡量嗎?一旦有了這個心,前面的器過根本都沒斷,還談得到正住嗎?除了正住,還要具慧,要能夠辨別正道善說或似道惡說,我們有這個本事嗎?就算具足這兩個條件,我們是不是一心希求佛法呢?如果希求心不夠,原因在哪裡?我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乃至於恭敬,我們不能恭敬的原因何在?
我們常遇見一個問題,很多人聽見了《廣論》,的確很歡喜,然後認真地去懺悔,理論上他也曉得懺悔時要恭敬至誠,但是恭敬心就是生不起來。什麼原因呢?我也不妨告訴大家,如果真的能夠聽懂了照著去做,那恭敬心必然產生。我們希望「跟法相應」,所謂相應至少要聽懂,然後照著去做。懂不是懂得文字,要懂得文字所指的義理。我們凡夫都在無明當中,儘管道理好像認識了,但還是隨無明而轉,這個不算懂,要認識無明才算是真正的懂。
無明是很深細的,但是我們從它顯現出來的行相,認識這個是貪,這個是瞋,然後拿佛法來對治它,這才叫智慧。對治了以後,內心會產生跟法相應的喜樂,假定真正能夠如理如量生起這樣的內涵,你自己會覺得,內心不像以前一樣被煩惱轉了,由調伏了這個煩惱使內心得到清涼,解脫了煩惱的繫縛,這也就是戒的功效。所以一定要先得到正知見,然後如法去做,那時你心裡會很歡喜。這個法喜是誰給你的?佛陀。當你想到佛陀的恩德,不知不覺感恩的心情就起來了,有了感恩心,恭敬心就會隨著而來。
所以凡是內心能夠真正如理如量地生起這種跟法相應的狀態,沒有一個人例外的,都會有這種經驗:以前說要恭敬,說來說去就是做不到;一旦跟法相應了,叫你不恭敬也做不到,這的確不是空話。如果我們還沒有如理做到,就應該回過頭來,從《廣論》這部分去仔細反省,看看自己的缺點何在,這是說能依學者之相。
下面看二十九頁的科判「如是應知曾受法恩,特於圓滿教授,導心知識如何依止」,依止的方法分意樂、加行二部分。意樂又分三部分:一、總示親近意樂,二、特申修信以為根本,第三、隨念深恩應起敬重。先看第一個,《華嚴經》說以九種心親近善知識,這是善財童子參大善知識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時,這二位十地菩薩告訴他的。實際上《華嚴經》舉了二十一種,其中最主要的有九種,能含攝全部的意義。《廣論》上又把九種歸納成四大類,第一個叫「棄自自在,捨於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華嚴經》上面只是說「如孝子心」、「如金剛心」,並沒說明理由,我們看了也不知道如何修行;本論雖然簡單扼要,卻把這個內容說出來,讓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下手之處。所以《廣論》跟《華嚴經》一配合,真是如虎添翼,畫龍點睛一般。
現在我們看文,「如孝子心,謂如孝子自於所作,不自在轉,觀父容顏,隨父自在,依教而行」。要把自己想作的棄捨掉,跟隨著所尊重的善知識,就像孝子一樣,一天到晚看父親要的是什麼,想盡辦法討好父親,依父親的教誡去做。平常我們儘管道理懂,真正要去做的時候很不容易。往往覺得:他又不是佛,我跟他幹什麼?如果真的跟著佛我一定能夠做得到。這種想法都是不懂道理的,我們的煩惱重得不得了,即使真的佛來了,對我們一點用處都沒有;你連幼稚園都還沒有上,一開始就要讀大學、讀博士,有這個可能嗎?這是荒唐到極點的事情。
現在我把道理簡單地說一下,善知識之所以為善知識,他自己已經能夠圓滿地解決一切煩惱惑業,心心念念無非都是要解救一切眾生,使眾生究竟圓滿無上菩提,這不正是我們所期望的嗎?既然願望都是一樣的,為什麼要捨掉自己跟他學呢?因為雖然要求同樣的目的,可是要達到這個必須如理行持,要如理行持必須要有正確的認識,而我們現在完全在無明大愚癡當中,照著我們自己的想法行持的話,只有造惡業流轉生死,不要說成佛,就是要得個人天果都不可能。所以說要知病,要捨自自在,都是同一個理由。
以前我們不了解,沒有辦法衡量,現在學了以後就可以衡量出來,比如暇滿人身的難得可貴,我們真的懂嗎?要念死,要知苦,這種種行相我們了解嗎?要發菩提心,我們條件夠嗎?事實上沒有一樣具足。我們整個起心動念,都在貪瞋癡煩惱當中,了解了這一點,應該立刻策發警覺,不想修則已,如果想修,第一件事情就是千萬不能再讓自己的煩惱繼續現行,否則不要說救人,自身都難保。這種情況下,你不捨自己依善知識行嗎?正因為希望自己得到好處,必須把內心上累積的髒垢煩惱徹底拿掉,而唯一的辦法,只有依靠善知識。
道理是這樣,做起來卻很難,實際上往往是根本沒真的懂;就算懂得道理要去做的時候,由於自己無始以來的習氣,稍微碰見一點障礙就不行,很容易隨順著自己的情見(見就是知見,情是指貪瞋愛憎等等),所以依靠善知識還要有確定不動搖的心,就是第二個「如金剛心」。金剛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親近善知識也是如此,靠著善知識的力量,能夠摧伏一切煩惱,絕不為一切煩惱所動搖而離開善知識,所以說「誰亦不能離其親愛」。內心唯一最親近依靠的就是善知識,在任何情況之下,一定想盡辦法捨掉自己,就像孝子一樣地親近供養諸大善知識。不管遇見任何困難,乃至於人家說什麼,都不能破壞你親近善知識的心。「親睦無常,情面無常」,這是絕對不可以的。善知識不僅告訴你道理,還教你如法行持。如法行持沒有別的,只有兩件事: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這卻是要花很大的努力去做的,而善知識他自己所做的也是如此。
下面說「荷負尊重一切事業擔」,善知識的事業無非是教化眾生。你能夠擔起來,意思就是你要去教化一切眾生,這就是最好的積聚福德資糧。自己力量不夠,認識也不夠,做出來都是有錯的,雖然可能有一點功德,可是往往是得到三分功德,卻造了十分的過錯。現在如果能夠完全依靠善知識,做了一分就有一分功德,絕對沒有一點點過錯,所以要以孝子心去親近,要如金剛心堅固,然後要負擔起他所有的事業。負擔時的心要像大地一般無所不載,大地絕對不會說,我累了要休息一下。要以這種心情,沒有一點點懈怠。下面說:我們必定要有這個認識,有幸遇見真正的大善知識,這是我們最大的福報,絕對不要視為負擔,因為這是我們真正需要的。善財童子所以能夠一生取辦圓曠劫之因,其根本意趣就在這裡。此外負擔的時候應如輪圍山、如僕使、如除穢人、如乘、如犬,這個理由就很清楚明白了。
《三十八攝頌》中第一個是「萬善根本從師出」,因為一切的善法一定從正知見開始,而正知見非要老師指出來不可。他告訴你這個道理,再給你機會讓你去行持,就像良田一樣。無論古代或現在,最基礎、最根本的利益都從土地上來的,同樣的,師長就像良田一樣,所有一切世出世間的好處,都從這上面來的。既然如此,依止善知識就要很謹慎,一定要有正確的方法,如果弄錯了就會斷善根,萬一根本斷掉了,就絕不可能成就。所以我們修學佛法,第一件事要如理事師,乃至連承事善知識這件事情,還要祈求善知識來加持我們。能夠這樣去作的話,自然就得到好處,這是極端重要的一個概念。
我們重新把它看一遍,「萬善根本從師出,能生利樂如良田,依止違法善根斷,如理事師求加持」。如理跟違法二個詞很重要,佛經當中有一本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有一天阿難尊者問佛:「佛說一切都靠善知識,當然大部分人都是因為依靠了善知識而得到種種好處,那為什麼有一些人卻得不到呢?」佛陀告訴他:「沒錯呀,佛陀就像良田一樣,但是你要懂得怎麼去親近承事,如果你違法去親近的話,不但得不到好處,反而會有很大的壞處!」所以我們在根本上要認識一件事:自己是在無明當中,了解了這一點,不再信賴自己,一切照著佛陀的指示去做,那必定得到好處。反之,以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定得不到好處。在《廣論》一開頭,我就常常提醒大家:我們以為自己在學佛,實際上都在學我。自己看了很多經典,往往依文解義,結果是三世佛冤,儘管所講的好像是佛法的道理,也很努力修行,但沒有如法地依止善知識,善根根本斷掉了,還談什麼呢?這是第一件事情。
接著又特別告訴我們,「一切時處普攝護,諸善知識真佛身,但觀功德勿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這個要特別說明一下,尤其是「但觀功德勿尋過」,初行人往往很難做到,常常會說:他明明有過錯,這也要曉得呀!學過了《廣論》後,了解事情的好壞往往不能從事相上去判斷,你的認識不同或所站的角度不一樣,對這件事好壞的判斷就會不一樣。事實上我們所判斷的,往往是自己內心的認識透過這件事情而反應出來,換句話說,我們內心投射在這件事情上是這種狀態,並不是這件事情真的這樣。我們往往不曉得是自己的過錯而看成是別人的過錯,這是最大的一個問題。
現在我再以十二因緣來說,十二因緣是整個佛法的中心,如果有不了解的地方,一定要好好地辨別清楚。任何一個法,從它的因開始到感果,最快是二生,最慢三生,我們以前不懂,總覺得好像要無量無邊生。這是因為這個因並沒有俱有緣來助成它成熟,感果的是其他的因,這個因停在那裡,必須要等到有緣去成就它的時候才感果,所以就這個因來說,感果最慢是三生。這個在這裡怎麼用?不管他是怎麼樣,當你看他過失的時候,對你來說有什麼好處?就算你百分之百看對了,其實你是百分之百地錯了。這個道理以前講過,善知識有三種:尊長善知識、同行善知識、外護善知識。尊長善知識是把道理告訴你;同行善知識,是在切磋琢磨當中互相增上,外護善知識是護持你修行,如果能夠了解這一點,就會發現即使十惡不赦之徒,也是我們的善知識,因為只有這些人,才能成就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他是幫助你成佛的,怎麼不是善知識呢?
佛陀在因地當中,提婆達多專門害他,可是佛看他就是善知識,今天有這麼個大善知識送上門來要他的頭,他覺得是在成就他的布施波羅蜜,種種非理之事橫加己身的時候,他覺得這是來成就他的忍辱波羅蜜,這樣的橫逆都認為是善知識,而真實的善知識,你居然看成過失,能成就嗎?真正了解這個內涵以後,你必定會只從正面看他的功德,這樣做就對了。之所以能看他的功德,是因為你如理如量地認識,假定你不認識,就會看成過失。所以不管是哪一類的善知識,只要你如理如量去認識,照著去做的話,就不會只看見他的過錯,而會感覺到他對我們的確是有無量無邊的大恩的。如果我們對善知識,能夠「但觀功德勿尋過,並念大恩求加持」,下面就容易做了。
第三個偈頌:「殷重敬信為意樂,身命財物如教修,殊勝供養作加行,唯令師喜求加持」。真實了解以後,你知道原來一切都是靠善知識,那時候自然會至誠恭敬,而且滿心歡喜地去承事師長,所以說意樂就是這樣殷重的敬信。那時外面一切財產乃至生命一切都供養。這個殊勝供養最重要的是如法、如理的行持,不是說你行為上去侍候他,心裡卻不相應,而是要任何事情都以與法相應而無比歡喜、感恩的意樂去做。在《廣論》的六度中說過,任何情況之下都要記住我們的目的何在,總共有六種殊勝,最重要的一定不能忘記菩提心這個總意樂,這種情況是最殊勝的。
比如前面說到歸依以後要供養,事相上面怎麼做、意樂又要如何,而意樂是離不開事相的。供養時如果內心跟法相應就比較殊勝,而法又有高低不同,最徹底圓滿的意樂就是菩提心,至少也要「殷重淨信」,要以跟教法相應的心情去行持,這就是如理的供養。我們在開始就能夠把依止善知識做對的話,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其次我也把每一個偈頌都大概說一下,第四個偈頌說「八難既離十圓滿,小大顯密總能修」,這是道前基礎的暇滿部分,在《廣論》第五十九頁。依止了善知識以後,在進入下士之前,先要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修的時候,必定要照著廣論的次第,對每一個部分的內涵先有一個圓滿的認識。這要經過聽聞善知識的講說,了解他所說的內容,聽懂了以後還要自己思惟、稱量觀察,有疑問的地方再去諮詢、決擇,沒有疑問的地方,不斷地去思惟,讓內心當中產生如理如量的覺受。要達到隨便一提,這種心情就能現起來,有了這個再進一步深入,每一個部分都是如此。
找到了善知識,正式進入修行次第,在對有暇身勸取心要以後,正說攝取心要。共下士的第一步是念死,《廣論》在念死之前還有道次引導,請翻到第六十六頁,「一、於道總建立發決定解,二、正於彼道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二:一、三士道中總攝一切至言之理,二、顯示由三士門如次引導之因相」,這部分特別重提一下,根據《華嚴》、《法華》兩部經以及《廣論》上面告訴我們整個的道理,走得快或走得慢的真正最重要的原因是善知識,我們得不到是因為不了解善知識的重要。善知識的重要剛才已經大概說明了一些,現在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假定我們一開頭對整個佛道有一個正確圓滿的認識,照著次第一步一步走上去,那就千穩百當。如果碰到一點就趕快衝過去,這不一定好,就算你做對了,但是你並不了解整個次第架構,就會像前面的比喻一樣,到一個公司裡去工作,好不容易摸熟了一部分,又換一個地方重新摸索,不曉得要花多少時間,一直這樣換來換去。如果你了解了整個的情況,知道你不是來這裡作伙計,而是要接任董事長的,那時候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而能夠啟發這個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一定要先了解整個真實的內涵,目標何在,以及達到這個目標的次第何在。對我們而言,《廣論》的次第架構是絕端的重要!
阿底峽尊者一生有許多了不起的大善知識,都有極高的成就,而他卻視金洲大師為所有善知識當中最重要的一位,因為金洲大師給了他兩樣東西,第一個是整個的道次第,第二個是道次第的中心--菩提心。所以善知識是決定我們快速成就,至少是不停止的真正原因。平常我們往往只是在嘴巴上唸過去,而不能把握住這三十八個偈頌的整體架構,現在把這一點提出來,今後當我們再看三十八攝頌的時候,從那個圓滿的架構上,就看到圓滿的整體需要這樣,也能了解這三十八個偈頌每一部分都絕端重要。
譬如一棟完整的大樓,一定有下面的地基,然後一層一層上來,有大廳、會議室等等,你若能有整體的認識,就明白每一部分都是構成這棟大廈必不可少的,不會有支離破碎之感。同樣地,有了對道總的認識,下面就比較好辦了。以「念死」而言,不是停於害怕死亡,而是要把這個「死」作為修持的最大動力,使得我們不會懈怠墮落。念死以後接著是念苦,由於怖畏墮落,找到三寶是唯一可歸投之處,於是就求皈依,正皈依是皈依法,而「業」是佛法的中心。到第八個偈頌為止所包含的內容,列為共下士道,我們一定要很認真地把握住。這個根本建立起來,或者說這個基礎穩固了,絕對不可以停在這裡,一停你就慢了,所以要再繼續深入。現在還不是叫我們真正去修行,而是先讓我們有正確的認識。
第九個偈頌是說:懂得了前面的道理,不再作壞事,而且努力懺悔;雖然修了善淨之法,但是還在三界輪迴當中,尚未跳脫生死,所以緊跟著要進入中士。下面這五個偈頌,就是說明中士的內涵,後面我就不一一解釋了,《廣論》上面說得很清楚。從中士進入上士的關鍵是菩提心,菩提心是整個佛法的綱要,我們絕對不要輕易地隨便去修,要先在知見上弄清楚,然後由願心而進入行心,這個叫世俗菩提心;等到能與空正見相應的時候,才能夠從世俗菩提心提升到勝義菩提心。有了這些基礎以後,如果想要走快速的道路,那麼就應該進入密乘。這三十八個偈頌含攝了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而《菩提道次第廣論》又含攝整個三藏十二部教典,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究竟圓滿的心要。從這點來看,我們雖然生在末法之時,卻能遇見這樣究竟圓滿的無上大法,這是何等難得,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好好策勵自己珍惜。
有了這個圓滿的認識,可以自行化他,如果自己的力量夠就多做一點,力量不夠就少做一點。不管做多、做少,我們在因地當中,一定要正確種下究竟圓滿的種子,這個很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在心念上不斷這樣策勵自己,就算做不到,等到下一世再來,心裡面的種子一策發出來,很快就走上這條直路。反之,沒有這樣的認識,還沒做已經打了退堂鼓,心中這種萎縮的種子不斷地種下去,將來成熟的是什麼果?注定我們一定不可能走快速的路子,乃至於在輪迴中不曉得流轉到什麼地方去。最後再重說一次,不是一口氣要我們做到,最重要的是怎麼把正知見建立起來,有了正知見以後,依我們現有的能力,一步一步地走上去。
關於這三十八攝頌,應該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五百五十五頁第四行起,「道之總義」這一段配合著研習。各頌在論中的相關部分,可以作一個綱要,列在每個頌的頌文之下,當你唸那偈頌的時候,一面念,一面思惟觀察、修習,就能從這三十八個偈頌當中,把握住《廣論》整個的精要;依次第而上的整個道的總體脈絡,也就能把握住。
最後有一點我要說明一下,這次本論的止觀兩部分並沒有講,實際上這是本論的精華,但是因為這兩部分比較深奧,如果基礎沒有打好,縱然講了也不容易懂,反而失去它重大的利益。所以我們先把前面的基礎打好了,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學上去,慢慢的障礙淨除、資糧增長,到那時候再學。
這次我們把《廣論》的綱要,從頭至尾認真地學了一下,大家都感覺到:這部書的內容不單是說明某一部或某一系,實際上是包含了三藏十二部整個的精要。前面曾特別引用《華嚴》、《法華》這二部經來介紹、證成本論的特色,但是大部分的同學們對這兩部經不一定很熟悉,《法華》還比較容易,一共只有七卷,《華嚴》有那麼多,沒辦法很詳細地說明。而《華嚴》跟《法華》的基本精神,經過《廣論》的介紹以後,才充分顯發出來。像平常這樣去唸一下,儘管說這個是最上乘、最了不起的經典,但是對我們而言,就好像是人造衛星,覺得好,也羨慕得不得了,可是它在天上,你只有空羡慕而已,透過了《廣論》的介紹之後,你才發現原來這個是製造人造衛星的工廠,而你是這個公司老板的兒子,一方面固然可以欣賞人造衛星,換句話說,你能了解它有什麼精彩的特質,一方面也曉得怎麼照著它一步一步走上去,這是我在最後要特別跟大家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