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

日常法師 釋


中士道 - 十二緣起

(淺釋 第四冊 p169)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七

p. 181

※﹝第二、由十二緣起門中思惟分四:①支分差別,②支分略攝,③幾世圓滿,④此等攝義。今初﹞

緣起可以分內外兩種,內就是我們自身生死流轉的十二因緣;外是指外在的種種事物,比如稻苗,樹木等等,這些也是緣起的,我們只要注意觀察便能了解。這裡最主要是說明前者。十二緣起有的時候叫十二有支,有就是三有,我們會在三有當中輪轉,其中有重重無盡的因緣,大別可以分十二類來說明,所以叫十二有支。這裡分四點來說明:第一個叫支分差別,就是這十二支各別的內涵;支分略攝是把這十二支依照一定的次第,簡單扼要地歸納起來;第三幾世圓滿,是說明這十二有支從因到果需要多少時間;第四此等攝義,是把上面這三個項目沒有說清楚的補足。這部分諸位如果有興趣可以看《八十華嚴‧十地品》第三十七卷,(p170)那是講第六地的內涵,真正對般若智慧達到徹底認識的時候,看見性空緣起的真實相,就了解眾生在生死輪迴當中是如何流轉,又如何還滅的,也就是十二緣起的內涵。

【◎ 十二緣起支中,初無明者,如《俱舍》云:「無明如非親實等。」此亦如說怨敵虛誑,非唯遮無親友諦實,及異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

首先引《俱舍》的文,無明是什麼呢?就像非親、非實等等。「非親實」的「非」,不僅僅是遮止說不是親、不是友、不實在的,或者跟親實不相關的,而是與親、實正相反的。如果我們把周圍的人分類的話,大概不出三類,第一類是親友,另一類是怨家對頭,除此以外還有很多既不是怨家也不是親友的一類。照剛才的分法,除了親友以外,有怨家和不認識的二種,而這裡的非親實,「是說親友實語相違所對治品」,這個範圍就很確定了。怨家是來傷害我的,親友則是來幫忙我的,這兩個是正相反、針鋒相對的,非親所指的就是怨家,其他既不是怨家、也不是親友的這一類人不算。現在我們講的這個無明是什麼也要確定,否則破了一些不相干的東西以後,還是無法脫離輪迴。因為一切問題都是由無明產生,所以只要去除了無明,所有的問題就都能解決。

(p171)【如是無明亦非僅遮能對之明及明所餘,是明相違所對治品。此中能治明者,謂正明了補特伽羅無我之義,此相違者,謂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見。此乃法稱論師所許。無著論師兄弟,則許倒執實義、蒙昧實義二中後者,總謂邪解、未解二心之中,為未解心,然此相違能治上首,則同許為覺無我慧。】

現在所講的無明是跟明正相違的,明是明見,確確實實的,絲亳無差的,只要無明在,這個確實明見的狀態便消失掉了。反過來說,如果是這個明的狀態現起來,便可以整個把無明拿掉。「對治」就是確定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的,現在正對著無明能夠解決、克制它的就是明。這個明就是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補特伽羅就是每一個眾生,我們在這個五蘊身心上面以為有一個我、我所,然而實際上並沒有,對這件事情有正確的了解叫做明,這個能夠對治十二有支當中的無明。相反的,補特伽羅我執就是在這個五蘊身上面執著有一個我,它又叫做薩迦耶見。而印度當初各部派的說法不太一樣,這種說法是法稱論師所講的。   

無著論師兄弟就是無著和世親菩薩,他們跟法稱論師的說法不太一樣。他們認為無明就是看不清楚事實的真相,就像在天色昏暗時,看不清楚繩的實相,以為是一條蛇;由於看不清楚事實,所以在五蘊上面執著有我、我所,這叫做蒙昧(p172)實義,總的來說,就是不能了解真相的心。雖然解釋無明的行相不太一樣,但是二者都承許,要解決這個無明,最主要的對治就是這個明見無我的智慧,也就是了解這個補特伽羅上面沒有我們所執著的這個我在。

【又此愚蒙,《集論》中說略分二種,謂業果愚及真實義愚,初能招集墮惡趣行,後能招集往樂趣行。】

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的這個愚蒙的狀態,根據《集論》中的說法,可以分成兩點,一個叫業果愚,一個叫真實義愚。實際上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這可以分成二方面來講,諸法真實的狀態應該是性空,就是沒有自性,正因為沒有自性,就現出種種緣起的行相來,有了這樣的因,一定感這樣的果。對這個如是因感如是果的道理不認識叫業果愚,有的地方叫異熟愚。如果不了解正確的因果的話,就會造很多惡業。了解了業果,但是若不了解真實義,雖然能斷惡行善,還是在善趣當中輪迴。像「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他信得過由業感果的道理,但是並不了解真實義,所以還在生死輪迴當中。這裡所講的這個明,或者說覺知無我的智慧,是要把這兩點完全認識。   

這裡有一個問題,我簡單地說一下。為什麼預流、一來,不會造引生死的業?(p173)這從十二因緣看就很清楚。因為有無明的因緣,所以會造種種的業行。無明是一種「邪執」,在補特伽羅上面起薩迦耶見,或者說因為不了解事實的真相,才執著有我、我所,有我就有貪,有貪就造業,造業的當下會薰習我們的識種,那個留下的種子叫「引」,就是能引支的「引」字,如果沒有後面的愛取滋潤,它是不會感果的。愛取滋潤在十二因緣中叫做「能生」,我們以前造了無量無邊的業,等到見道以後,這個識種子就不會感果了,而預流、一來是見了道的聖者。附帶說明一點,煩惱有見道所斷、修道所斷;貪愛是修道所斷,而薩迦耶見是見道所斷的。真正修行是先見道,見了道以後還要修道,才能徹底地把問題整個解決。   

我們現在的見並不是見道,而是透過聞、思所得的見,大家聽聞、研討,如果不把這些文字,用在自己身心上觀照的話,這種見解跟外道一樣。真正的佛法是要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在對境的時候是依佛法、還是不依佛法;皈依三寶的弟子應該如法行,這個才是真正的正見。它是與聞思相應的,並且進一步還要照著它去做,這樣才能夠真正一步一步深入到正破無明,也就是見道。見道了以後再根據所見而修道,才能夠徹底地斷盡習氣。所以就現在的下手處來說,我們應該透過聞思去認識自己的煩惱,不過要注意,這是急不來的,通常當我們真正想(p174)去做的時候,就恨不得一天、兩天就做到了,那是要經過鍥而不捨、不斷地在身心上面去歷練的過程。真正能夠這樣去做,結果自然會出現。   以上是十二緣起支的第一支。緣起是諸法的總相,也就是生滅相,其中又分外、內二部分,現在我們講的是內緣起十二支,第一支無明,就是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而生起薩迦耶見我執,這在前面苦集門當中已經說過了,所以前面的內容都是學到後面必須要的條件。因為無明的因緣,所以會引發我們造業,這就是第二行支。

【◎ 行即是業,此有非福業能引惡趣,及能引善趣業。後復有二,謂能引欲界善趣之福業,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動業。】

業有兩種,有一種是會使我們墮落惡趣的非福業,還有一種是引生善趣的業,這其中又分福業跟不動業。造業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無明,其中又分業果愚和真實義愚;業果愚或者叫異熟愚,就是對如是因、如是果不太清楚。我們人人都希望快樂,如果清楚業果的必然性,就會去找正確的因,可是世間的人不了解,常從果上面去求,不知不覺當中為了自己而傷害別人,造作種種的惡業。以佛法上來說,不管你多能幹、多聰明,如果是為了別人,這是善業,反之,為了自己,(p175)那就是惡業。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要努力把自己的習氣拿掉,這個是要真功夫的,平常我們最不容易做的就是這一部份。進一步來說,這個業感果的道理為什麼是這樣呢?這裡就講到性空、第一義諦,一切法由於是緣起,所以是無自性,這部分後面會細講。   總結一下,就這個「行」的相狀、作用來說,有善、惡、不動業,無記業不感果所以不談。以「行」的本質來說,就是我們這個心體,真正造業的是思心所,或者說思、思已業,當造業的時候,自然而然它會薰習我們的心,會在心中留下一個影響力量,而且這個影響力量會繼續地增長,就像世間的種子一樣,所以說行下面就是識。

【◎ 識者,經說六識身,然此中主要,如許阿賴耶者,則為阿賴耶,如不許者,則為意識。此復若愚,從不善業起苦苦果,造作增長諸不善業,此業習氣所熏,現法之識者,是因位識。由依此識,未來世中於惡趣處結生之識者,是果位識。如是由於無我真實義愚增上力故,未如實知善趣真苦,妄執為樂,即便造集福不動業,爾時之識是因位識。由依於此遂於欲界上界善趣結生之識,是果位識。】

廣泛地說,眼、耳、鼻、舌、身、意六識身都是,這個地方是由無明、行所(p176)熏習的識的種子,那不是前五識,而是第六識。對於第六識,不但大小乘的認識不同,而且各個宗派也不同,有的人許阿賴耶識,有的人不許,那沒有關係,這裡主要的就是指這個「第六識」。下面這個「愚」是由於無明,相對的就是明見真實的智慧。前面說過這個愚分業果愚跟真實義愚兩種,由於不了解業果,造作種種不善業,它會在我們心識當中留下一個識種子,這叫做因位識,假定再有愛、取滋潤的話,它會感得下一生惡趣的果,這叫果位識。通常果位識就併到後面的名色一支當中。或者說這個果位識就是第十支的「有支」,後面會詳細講。同樣的,由於不認識世間的真相(無我真實義愚),以無明相應的行去造種種有漏的善業,會感得將來在善趣結生的果位識。   

下面的「名色」支實際上就是「生」支,像我們人的生命,很清楚就是依著名色、六入、觸、受……這樣的過程生長的,這個等到把這十二支的支分一一解釋清楚後再來講。

p. 182 (4)

【◎ 名色中名者,謂受想行識非色四蘊。色者若生無色,唯有色種而無實色,除此餘位羯羅藍等色,如應當知。】

「名色」支就是前面的因位識經過愛、取的滋潤以後,變成果位識而結生相(p177)續。在母胎結生的時候有兩樣東西,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色法是可以看得見的,有觸、有對的,而心法是看不見的,無形無色,只能用名字表達,所以稱為「名色」。這裡的名包含受、想、行跟識,就是心和心所,如果是生到色界、欲界是有色蘊的,如果生在無色界,就沒有色蘊。剛開始的這個「名色」,叫羯羅藍位。在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當中,身根就是以一個總的「名色」來稱呼,而在這個名色上,分別來講就是六根或是叫六處。另一方面在我們生長的次第當中,先是名色這個羯羅藍位,漸漸增長才會有六入,所以說名色緣六入或者叫六處。

【◎ 六處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識入精血,為羯羅藍,與名俱增,成眼等四處,身與意處,於羯羅藍位而有。若是化生,結生之時,諸根頓起,無此漸次。卵生濕生唯除住胎,餘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說。由是因緣,成就名色得身自體,成就六處成身差別,是為成就能受用者,五有色處者,於無色中無。】

最初我們這個識結生的時候叫羯羅藍位,只有一個心法跟色法互緣所成的小點,漸漸地慢慢增長,形成眼等四處,身處跟意處是羯羅藍位就有了,這是生命的本體,其他的是它的差別。如果是化生,一結生就現起六根,胎生則是漸漸現(p178)起的,至於卵生跟濕生,除了住胎以外,其他的過程都一樣。卵的生長需要暖氣,像雞、鴨等鳥類,或者像烏龜等都是卵生的,母親會孵那個卵使它成熟。有一次我看見學校生物系的人做實驗,他們用科學儀器控制溫度,也可以把卵孵出來,為的是去觀察它變化的過程。他們先把這個卵的上面很仔細地打一個洞,使裡面的膜不破,如果膜破了,卵液流出來就會死掉的。然後他們用顯微鏡觀察,剛開始的時候不會動,孵了幾天以後開始動起來,最早是看見心臟在收縮,再過幾天,就看得見頭、腳等肢體漸次生起來。經論上也說:識入胎以後,一開始是心臟先動起來,然後識所攝持的這個色法,由於業力,自然而然就慢慢地長出其他肢體。這是〈本地分〉上面講的。無色界天由於沒有色法,所以沒有前五處。   

有了六處以後,六識就託在這六處上面,而產生作用了,所以下面說「觸」。

【◎ 觸者,謂由根、境、識三種和合,取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說「六處緣」者,亦表境識。】

這個觸是由六處,也就是六根去緣境而生起六識,例如我們坐在這裡,也許不感覺到什麼,或者會感覺到凳子很硬,或者會覺得很舒服等等。所以只要這個識依六根去緣境,三種和合就會生起觸。這個境有三種:你喜歡的、不喜歡的、(p179)或者是說不上來的。由於六處的因緣,自然而然就有這個觸。這裡說「六處緣亦表境識」,就是對境界的認識作用。

【◎ 受者,謂觸取三境順生三受,謂苦樂捨。】

有了這個觸以後,自然而然就有「受」。當觸產生以後,內心上領納到的第一剎那叫「觸」,之後馬上就會有感受,苦受、樂受、還有捨受,也由此而產生「愛」。

【◎ 愛者,謂於樂受起不離愛,於諸苦惱起乖離愛。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其中三界有三種愛。】

對於樂受我們會不離、捨不得,永遠不能滿足,這種狀態,就是不離愛;對痛苦的事情我們會排斥它,這個排斥的心也是同樣會不知滿足地相續下去,叫乖離愛。所以不管是歡喜的、不歡喜的,這個心都會相續下去。不過「受」本身只是一種感受,不一定會生煩惱,要跟「無明」相應的「觸受」才會生「愛」,假定沒有無明的話,「愛」支不會生起,這樣才是流轉生死的因緣,這個無明是一直跟著我們走的。不過,前面一重因果是以「無明」支為主,後面一重因果則是以「愛」支為主,詳細的內容後面會一步一步解釋。從這個上面說觸是「境界受用」,就是(p180)一碰到境界馬上就生觸。受是「生受用」或者叫「異熟受用」,這是從我們領受它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圓滿的話叫「受用圓滿」。「異熟」就是指我們感得的整個的果報,我們會受用這個境界,而觸是碰到境界,自然而然就生起,這兩個不一樣。由於愛而執取不捨,不斷地加深、加強,那就是取。

p. 183 (2)

【◎ 取者,於四種境起四欲貪,謂欲著於色聲等欲塵,及除薩迦耶見餘諸惡見,惡見係屬惡戒、惡禁及薩迦耶見,是為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

「取」有四種,在不同的境之中生起貪愛,有欲取、見取、戒禁取和我語取。「欲取」是對於我們所觸的境界,如眼對色、耳對聲等,在這些欲塵上愛著不捨,不斷地增長。「見取」是一種見解,是指除了薩迦耶見以外的餘諸惡見;「戒禁取」是由惡見而來的惡戒、惡禁。通常說這個戒禁取是非因計因,特別是指外道執以為可以藉以得到涅槃果的那些軌則,實際上這絕對不是真實的樂因,他們卻非常堅持。以印度的斷見外道而言,他們覺得現世的快樂、享受就是涅槃了。或者我們不妨說:凡是執著只有這一生、沒有來生的,這就是「斷見」。他們只追求眼前的物質,以為唯有這樣才是得到快樂的因,對這個很執著,這就是「戒禁取」。現在科學上有很多的禁忌,例如說講究營養等等,一天到晚為了這個身體而忙,因(p181)為既然沒有來世,那這個身體是最現實的,實際上這都是對我們最有傷害的。   

我語取就是薩迦耶見,有了我,所有的煩惱都緊跟著來了。有了愛、取這樣強烈的執著,使得前面由無明、行而來的這個因位識的種子就慢慢地增長,造了以後增長的業那一定感果,實際上這個增長就是愛取的滋潤。《華嚴經》中的第六地對這一點說得非常清楚。因為這樣的增長,使得前面的因位識下一生一定會出生結果,這個叫做有支。

【◎ 有者,謂昔行於識,熏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前面由無明之行,不斷熏習我們的心識,這個時候是因位識。造了這個業以後再不斷地被愛、取滋潤,它的力量就越來越大,大到下一生一定會感果,這時候叫「有」支。實際上這是在因上假立果名,在《俱舍》上面講到十二有支中,九支是真實的,三支是假立的,這個有支就是假立的,它還是前面無明、行的這個識,不過這個識是一定會感果的,因為有這個愛取的滋潤。所以為什麼修學佛法的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的前二個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因為我們最執著的就是身,為了這個身的感受而忙,然而我們以為是快樂的,其實都是苦的。普(p182)通世間的人覺得苦就會發瞋心,我們現在了解了佛法所說的苦,就不會執著眼前,可以去掉貪瞋,這是很不一樣的。只要有支有了以後,當這一生的生命結束的時候,下面就會感「生」。

【◎ 生者,謂識於四生最初結生。】

實際上生支也可以說是假立的,也可以說總的,因為生出來的就是前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識是經過愛取滋潤以後的果位識,所以也可以說生支是假立的一個總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會變化,漸漸衰退,到最後結果壞滅,所以生下面就是老死。

實際上生支也可以說是假立的,也可以說總的,因為生出來的就是前面的識、名色、六入、觸、受。這個識是經過愛取滋潤以後的果位識,所以也可以說生支是假立的一個總相。一旦有了生,就一定會變化,漸漸衰退,到最後結果壞滅,所以生下面就是老死。

【老死中老者,謂諸蘊成熟轉變餘相,死謂棄捨同分諸蘊。】

老跟死併在一支是因為老支不一定人人有,而有生則一定有死。這裡的生是指結生,所以在母胎當中就死的,還是有生有死。生了以後,在增長的過程當中,其實是剎那剎那在衰變,那就是老,所以經典中常講到剎那生滅。以上就是整個十二支的支分差別。   

現在再簡單地講一下整個十二支的內涵。有一張十二因緣圖,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總共有五圈,圈的最外面是閻羅王,表示只要在生死輪迴當中,就決定永(p183)遠在閻羅王的口中,他的力量非常的強大。這個圖外圈的兩邊,一邊是我們的世尊,另外一邊是度母,表示實際上佛菩薩一直在救護我們。(有的圖不大一樣,一邊是個太陽,一邊是個月亮。)佛永遠在為我們指出真實的道理,度母是行動來救我們。實際上,我們可以看到圖上六道當中,佛是無所不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所以俗語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最外圈依順時針方向,第一個圖是一個瞎子,前面有一個小孩子帶著路,我們無明就像這樣,對事實的真相看不見,不了解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因果緣起。這個緣起又分內外兩種,外在的比較簡單,例如只要有水有土,把種子種下去,慢慢就長出那個芽,乃至開花結果,這就是外面的因果。現在最主要所說的是內在的因果,也就是十二因緣。由於無明,看不見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因緣,執著有一個我,以為這個我是可以自主的。實際上,我也是緣起,是觀待種種因緣成就的,可是我們總覺得這個我是跟外面對立的,除了我以外,都叫做你或者他。然後我是永遠恆常不變的,就算死掉了,還有一個靈魂的我到下一世去。事實上根本沒有這個我,一切無非是由種種因緣而生。真正無明所指的內涵,前面已經說過了,後面還會更詳細地說。  

(p184)由於看不見這個事實的真相,執著有一個我,為了保護這個我,造作種種的業,這就是第二支「行」,所以第二個圖就是一個陶工在做陶器。作陶器需要幾個條件:要土、要人工,還要用一個轉盤;大概現在你們都沒看見過了,以前做陶器的,都要把土堆在轉盤上面轉,在轉的時候塑造出成品。譬如說製造圓的東西,像碗、瓶子,都是這樣才形成一個陶器,也就是你怎麼做,它就形成什麼樣子。所以因為我們無明,就有種種的造作,造了種種的業行以後,下面就有識。那個識在圖上以一隻猴子來表示,象徵我們的心識永遠是相續不停,像猴子一樣。   

再下面名色的圖是一艘船上載著兩個人,名就是心,心理作用,這是無法看得見的,色就是物質方面的,這兩個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由心執著父精母血這個色法,兩個互相為緣,從前一生經過中陰身到下一生。就像人要靠船渡過河去,而船要靠人指揮它,兩者是互依的,這個是名色支。下一個六處就像一間房子,有六個窗戶,我們也是透過六根去面對一切境界。再下面的觸支是以男女交合來代表,這在欲界中是最強烈的一種境界。   

受支則是畫成一個人眼睛中了一支箭,眼睛是最敏感的地方,以此象徵我們內心的感受。愛是對領受難分難解、永無厭足的相狀,圖上畫的是醇酒美人,一(p185)個人在喝酒,而旁邊有一個女人陪著,對於這個他是永遠不會厭足的,我們就是這種狀態。取是一隻猴子在摘樹上的桃子,我們也是一樣,看見歡喜的就想得到。也由於這樣而產生有支,圖上是一個孕婦,一旦懷了孕就會生,所以再下面就是出生的景象,最後是老死,畫的是一個人背上背了一個死屍,這兩個是永遠相隨的,只要有了生,這個老死就一直跟著你。   

現在看一下我們在六道當中流轉的相狀。最上面的是天,天的左邊是修羅。修羅和天之間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在天上的歡喜園當中,有一顆很大、很美的果樹,可是果樹的根是長在修羅的地方;就像說樹根長在鄰居家裡,而果實都掉在我們這個院子裡面,這完全是業力所感。修羅的福報很大,可是嫉妒心很強,一天到晚跟天戰爭。天的右邊是人道,再下半圈的左邊是畜牲,畜牲所處的世界跟人是共同的,有的在山上,有的在天空當中飛,也有在陸地上,而真正數量最多的是在水裡面。右方是餓鬼,最下面是地獄,都是非常痛苦。   

再內圈是中陰身,右半邊暗暗的代表向下墮,左半邊亮亮的就是向上昇。前面說過中陰身如果有福,是光明而且向上的,反之則黯淡而且是倒行的。最裡邊那一圈是指三毒--貪、瞋、癡,用雞、蛇、豬來表示,這三者是輾轉相生、不(p186)相捨離的。   

我現在把十二因緣怎麼從因感果的過程簡單說一下,了解了以後,我們再看下面的分支略攝、幾世圓滿就很清楚了。我們因為在無明當中,不了知事實上一切都是緣起而沒有我、我所的存在,由於執著這個錯誤顛倒的我,而起種種的虛妄分別,造種種的妄行。反之,當我們了解了以後,如理地去思惟叫正分別,由正分別而起的是正行。妄分別及妄行是輪迴生死的,正分別跟正行是從生死當中還滅的,這二者截然不同、背道而馳。   

妄行分三種,如果對於業果不了解,所造的是非福業,了解了業果而不了解真實義(也就是性空緣起,無我義),那這個時候所造的會是善業。不過我們在這裡應該要策勵自己,像袁了凡先生、俞淨意公這些人,他們僅僅了解業果,尚且肯去做種種善事。特別是俞淨意公,他起心動念都是為了別人,雖然別人看不見,但是他仍然會這樣去做,《了凡四訓》中所說的也是這樣。我們現在學了佛了,所了解的比他們更多,但請問我們平日內心當中,起心動念的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上面說由於妄分別,我們就造了種種的業,這些業都是與無明相應的行,包(p187)括惡業或者叫非福業,以及福業跟不動業。造了業以後,自然而然會薰染我們的內識,留下一個力量,這個力量叫識種,這是由無明薩迦耶見而來,如果繼續增長,就會感生死輪迴的果;但如果不增長它,就不會感果。它是怎麼增長的呢?當我們對境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對這個境界生起不同的感受,如果是跟捨受相應的,既不是不離愛,也不是乖離愛;換句話說,既不是貪,也不是瞋,這種業它不會增長。如果是很強烈的執取--不離愛,或者是瞋--乖離愛,而且讓它繼續地增長,越來越強,那就是取。這兩樣東西都是一種跟心相應的行,會使得前面的這個因位識不斷地增長而感果。所以在下士道我們曾經講過,業有定業跟不定業,定業就是作已增長的業,這個增長也就是經由愛取的滋潤而生的。   

理論上了解了,我們是不是能運用這個理論,對境的時候看看內心當中是不是老放不下這個貪心?比如說當我們跟人家辯論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很有道理,爭得面紅耳赤,心裡老放不下。拿世間來說,你很有道理,實際上拿佛法來說,在你內心當中的就是愛、取兩樣東西。雖然我們在凡夫位一定是會這樣,但並不是因為這樣就不去討論它、注意它;因此我們是希望一方面努力修學,一方面注意反觀自己內心,用種種辦法不令煩惱滋長,這是順便一提。   

(p188)經過愛取強烈地滋長以後,這一個識種就有非常強大的力量生起來了,原本的不定業就可能變成定業。定業又分順現受、順生受、順後受這幾種,假定這個業本身非常強(重業),或者是臨終的時候有人在旁邊提醒,使得它又現起(近業),那這個業一定會馬上感果。這個業一定感果的狀態就是有支。等到前一生的因緣結束,它自然就感得下一生結生相續。   

實際上這個生支是一個總相,是在名色、六入、觸、受這幾支當中所假立的。識結生相續的第一剎那開始就是名色,有了名色以後繼續增長,就有六入或者叫六處,有了六處,一對境觸、受就跟著生起了。生了以後會不斷變化,也就是老,到最後壞滅就是死。所以生跟老死整個的過程是一個總相,名色、六入、觸、受是它的別相。我們在輪迴當中生生死死都是依循著同樣的十二支來轉,所以只要把內因緣的十二支把握住了,整個生死流轉的總相就把握住了。這個特點就是,只要還困在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中,那就是在閻羅王的控制之下。   

無明所感得的是生死的總報;愛、取是感得生死的別報。因為無明所執的是我執、薩迦耶見,它的行相很細微,愛取是跟著它來的,所以在生死中無明本身(p189)永遠存在,其他所有的東西都會跟著來,這兩個不一樣。另外要說的是,在整個生死流轉中,我們由於無明,始終被這個閻羅王所控制,而佛一直在旁邊教導我們,兩邊所出現的日月有特別的意義,它代表真正的光明,遍照大地。而且佛不但是在理論上告訴我們,還以行動來救我們,可是我們執著難捨,所以不斷在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牲六道中輪迴。這個生死的過程當中,還要經過中有階段,上上下下輪轉不息,其中根本的原因無非是貪瞋痴三毒,整個十二緣起支的真正內涵就是如此。

【◎ 第二支分略攝者。如《集論》云:「云何支分略攝?謂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能引支者謂無明行識,所引支者謂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者謂愛取有,所生支者謂生老死。」】

接下來引《集論》把這十二支概略、簡化地歸納起來,分成「引」跟「生」兩重因果,能引跟能生是因,所引和所生是果,這樣就把十二支分成四支了。能引支包括無明、行、識三支,所引支是名色、六處、觸、受,能生支是愛、取、有,所生支是生、老死。能引支當中的識我們稱它為因位識,所以說是兩支半。這個識從因變成果位的時候,就變成所引支了,所以名色、六處、觸、受,加上(p190)果位識,應該說是四支半。

【若爾引生兩重因果,為顯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顯兩重耶?若如初者,則已生起果位之識,乃至於受,後生愛等不應道理。若如第二,則後重因果中缺無明行及因位識,前因果中缺愛取有。】

照前面這樣的說法,能引到所引是一重因果,能生到所生是一重因果,這十二有支就是我們一切有情輪迴生死輾轉相引的因果關係,從前世的因到這世的果,這一世造因再到下一世,在這上面說是兩重,實際上到底是一重還是兩重呢?假定是能引到所引說是一重因果的話,那只有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七支,愛等五支又變成另外一重因果,那就不需要十二支了,只要這七支就好了。假定是兩重因果受生的話,後面能生所生這重因果缺無明、行及因位識,這個是感生老死的因;能引到所引則缺愛取有,同樣地也有問題,這個內容等到我們,把整個三世兩重因果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了,再回過頭來看才會了解。而且並不是我講完了以後,諸位馬上就能夠清楚,除非你前面已經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這上面,那在我講完後大概會有一點基本的概念。我自己也是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研習,當然中間曾經停掉,並沒有把全部精神放進去,一直到上次講的時候,還(p191)是很模糊。但是我始終想要去認識,也不斷地去找相關的經論研究,後來真正得到善知識的引導,聽了好幾次以後,腦筋當中才比較清楚一點。所以我自己是經過了很長一段時候,才大概把精要的地方弄清楚。   

也許你們當中有天份很高的人,像六祖大師一樣,一聽一看就馬上開悟,這種人姑且不談,而以我們一般凡夫來說,沒有善知識的引導,是絕無可能了解的。佛的智慧叫無師智,這一世來的時候,他可以無師自通、了達一切,當然還有一種獨覺,他也可以自己開悟,一般凡夫一定要依靠善知識。但是這個善知識之所以為善知識,並不是單單看師長這方面,弟子也要有足夠的信心等種種條件,而且願意很恭敬謙卑的去希求,還要努力地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那個時候再去聽聞,就會比較容易懂。  

現在雖然我們很恭敬,也有信心,可是聽了以後不一定馬上能夠懂,所以還要不斷地祈求、淨罪集資。這個就是《廣論》上說過的三個要點:於師長、本尊或者佛菩薩殷重祈求;然後不斷地應用我們所學過的東西,多方面去淨罪集資;以及數數研閱無垢的經論。這樣做下去,自然很多比較深奧的道理,就能夠了解了。   

(p192)前面曾經提到《華嚴經》中所說第六地菩薩的內涵,因為目前大家普遍有個誤解,認為小乘聲聞講四諦,緣覺講十二因緣,而大乘講六度萬行,是不講前面這些的。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六地菩薩真正見到的就是十二緣起的道理。在漢地來說,我們尊重《華嚴》是最究竟圓滿的王中之王,現在經上這樣說,可見四諦十二緣起,其實是大小乘所共同要學習的。   

所以以下士道的角度去看業果,或者十二因緣,得到的就是下士,中士道的角度得到的就是中士,上士真正要了解的緣起性空,也還在這個裡頭,這是兩者的差別。前面的說明,諸位不必急著希望講過了馬上懂,但是重要的意趣應該把握住。關於這部分你們有時間、有興趣的話,我建議大家多花一點時間,好好地去觀察、討論以及思惟,這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答:無過。謂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於此立生老死故。】

說:沒什麼問題。這個地方真正要說的是有情受生的兩重因果--能引到所引是一重因果,能生到所生又是一重因果。實際上並不是這個能引支的因位識去感果,因位識到果位識,還必須要能生支的愛取去滋潤,滋潤了以後就有將來一定會感生的力量,這個力量還沒生起之前我們稱它為有支。這個有支是假立的-(p193)-於因上假立果名,也就是由無明而造的行業,透過愛取的滋潤以後就會感果,這個一定會感果的力量叫做「有」。所感的果就是前面名色、六入、觸、受這幾支,當這幾支生起的時候,我們總稱為「生」,這是總相。   

也就是能引因所引的法是名色、六入、觸、受,由能生這個因感得所生的果就是「生」,在生支裡面開出名色、六入、觸、受,因此它並沒有錯誤,也並不欠缺。反過來說,這個能生支當中的愛取本身,是去滋潤前面的能引因中,由無明而起的行業熏習的因位識才感果的。所以整個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為止,這裡面是兩重的因果關係。下面又問:

【若爾何為說兩重因果耶?答:為顯引果苦諦,與生果苦諦相各異故。前者於所引位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後者已生苦位現法即苦。又為說明果之受生有二種因:謂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說二重因果。】

這個疑問是怕我們不懂而問,經過本論作者就是宗大師自立問答以後,使得我們對於大師要說明的內容更清楚。前面從因到果必須經過這兩個次第,從能引因到所引果叫引果的苦諦,從能生因到所生果叫生果苦諦。「相各異故」,這兩樣東西不一樣的。前者能引、所引是個種子位,因是埋伏在裡頭了,可是還沒有真(p194)正顯現出來,自體未成所以是未來苦。就像把一個種子放在這裡,你看不出什麼樣子來的,一直到後來種子生起現形,它的內涵才充分的顯發。後者能生、所生就是接續前面那個種子,經過愛取的滋潤以後而感果了。就像我們把一個種子種在土裡,經過水、陽光、肥料等滋潤,它就會慢慢長出苗芽、枝葉、花朵等等,最後就結出果來了。所以前面在苦的因位當中時,不會感覺到苦,一直等到感果時,那個苦就呈現了。   

其次,在我們有情的生命當中,內因果的現起有二重因緣,一個是能引因,一個是能生因。那麼這個能引跟能生之間的關係是:能引因再要經過能生因這一道因果滋潤,才生出所引,所以說二重因果。大師下面引〈本地分〉說明,這些問答都是根據《瑜伽師地論》上〈本地分〉的內容。

p. 184

【如《本地分》云:「問:識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雜相,何故說為二種相耶?答:為顯苦相異故,及顯引生二差別故。」】

前面由無明、行所感得的識,再從識變成名色、六入、觸、受,乃至到後面的生、老死,這些是屬於雜相,雜相是對獨相說的,因為這裡面有幾重關係,所以我們稱它為雜相,不是單獨的。若是雜相,那又為什麼說二種相呢?「為顯苦(p195)相異故」,一個是引果的苦諦,一個是生果的苦諦;引果苦諦是未來苦而現在不苦,生果苦諦是現在就苦,所以這兩個苦相不太一樣。還有就是「引」跟「生」是二重因果,這也不一樣的。所以我們稱這種內容為雜相,就是說明這不是單純的一種行相,這裡邊還有細緻的內涵,這裡先不說。

【又云:「問:諸支中幾苦諦攝現法為苦?答:二謂生及老死。問:幾苦諦攝當來為苦?答:識乃至受諸種子性。」】

這個問題就是前面說的:十二支當中哪幾支是苦諦所攝,而現在就是苦的呢?答:生及老死就是苦諦所攝,現在就是苦,因為這是果位已經現起來了。又問:哪幾支是苦諦所攝,可是以後才苦,眼前不苦?答:這個認識作用,以及名色、六入、觸、受,這些是在種子位上,所以是苦諦所攝,但現在不苦,將來才苦。

【是故能生之愛與發愛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乃是餘重緣起果位。】

所以能生的愛與發愛的受是二重因果,一個是生,一個是引。前面這個能引的因必須要經由愛的滋潤才會生起,因此這個愛是能生的因,生出所引支中的四支半。但是愛又是由受而來的,所以能生的愛跟發愛的受這兩個非是一重緣起。發愛之受是前面一重因果關係中的所引支,所以說是餘重緣起的果位。   

(p196)現在講支分略攝,就是把十二緣起支彼此的因果關係加以說明。這十二支個別的講,前面每一支為因,會引發後面那一支的果,一重一重首尾相連永遠沒停。不過有個問題,這十二支從「無明」開始到「老死」不就完了,怎麼會相連不停呢?實際上現在的老死,就變成將來的生起,這個在苦集諦當中曾經講過,集諦的內涵是因、集、緣、生。這個因最主要的就是煩惱、惑,它會感得生死輪迴的果。但是單單這個因不會感果,還需要集,也就是說,當惑跟業增長到足以感果的時候,就一定會感得來生的這個果。   

這個集放在十二有支當中,就相當於愛取滋潤以後的「有」。換句話說,下一生一定是這個有支,也就是苦集所感的果。可是這個有支並不是馬上生起,必須要死了以後才會生起。而這個死是怎麼來的?一定是前面有個生,有生就有死,死下面緊跟著又生。這個輪迴就是這樣地死了以後又生,生了又死,不斷地流轉。或者說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這樣地流轉,再不然可以把它分成十二因緣每一支前後因果關係這樣地輪轉,所以它是無頭無尾的。   

假如簡單地用兩個字來表達的話,我們總是說「生死」,不說「死生」,因為生、死是我們看得見的,但從死到生的過程我們卻看不見,所以習慣性地就從這(p197)樣說。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真正能把握住的,也是從生到死這個階段,其中很多原因,這裡就不細談。所以,我們把它分成從因到果輾轉的相因;或者說由惑(煩惱)而造業,這是一個因果,造了業以後感果,這是另外一個因果。這個果就是我們眼前所領受的,而它又是引生煩惱的因,然後再造業、再感果,重重無盡。這個裡邊只把生死流轉從因到果最重要的一段把它取出來,就是這個十二支。   

十二緣起支中第一重因果從無明開始,這個無明是關鍵問題,由於我們對事實真相看不清楚,內心就起了執著,然後就會造種種的業。前面已經講過煩惱生起的次第,就是從無明開始。世間的真相是性空緣起的,性空的那部分我們現在先不談,一方面眼前不容易了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要了解性空,必定要從我們應該趣入的門漸次深入,這個入門就是緣起。因為緣起性空本來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我們只要從這個上面正確地一步一步走進去,一定會如理地了解性空的部分,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念。   

我們對於事實的真相看不見,也就是不了解性空緣起的道理,《華嚴‧十地品》中說:「斯因緣故集,無有集者。」就是說所有世間的一切,是有這樣的緣起輾轉(p198)相因,可是並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在裡面。我們現在總感覺有一個我,所有的問題都是從這上面引起的。「我」的細相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認識,但是由於「我」所衍生出來的種種問題,透過了佛法的薰習,我們大概有個正確的了解。所以照著佛法去努力,漸漸把這個影響力量減輕,之後才有機會進一步真正地把那個根本拿掉。   

舉一個比喻,譬如拔草,當然應該要把那個根拔掉,但現在有兩種狀況:有一種是小草,很簡單,一拔就拔掉了;還有一種是在山上,長得滿滿的都是草,又高又蓬鬆,根在哪裡你根本不知道,一定要先把很雜亂的枝葉拿掉,如果前面這些東西沒拿掉的話,是不可能找到它的根,連根拔起來的。所以戒經上說: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必須先依戒把粗猛的煩惱拿掉,真正要去破「我」的時候,還要靠止的力量。我們現在是被粗猛的煩惱所縛,換句話說,本來是要去拔掉草根的,但你一看見滿山遍野的草,就已經完全迷掉了,反而被它纏死,這就是平常要先從粗猛的地方慢慢把它拿掉的原因,也就是在緣起相上一步一步地漸次深入。 

由於無明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會生起我執,合我意的便貪,不稱心的便瞋,自己總是高高在上,不知不覺嫉妒、輕視人家,這是慢,然後由於這樣的薩迦耶(p199)見造種種業,也就是行。這行就是造作,它之所以存在,是由於前面因果緣起法則運作的結果,也就是我們的習性,這是一種力量,它自然會推動我們去做。我們覺得這裡邊有一個作者,稱它為「我」,實際上並沒有一個作者,然而卻有造作的能力,那是因為我們前面所習慣的力量,就是在無我當中執著一個我,所以要這個、要那個,這個力量會推著我們繼續向前走。平常我們根本不需要想我不我,看見好吃的東西就想去吃了,不會想到為「我」吃,可是它自然而然會推動我們,這個就是業習氣的力量。因此眼前有一個根本的問題,這個業習氣不外是希望我們能得到一些快樂;可是現在佛告訴我們,這樣去做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跟快樂遠離,受很大的痛苦,那我們當然不願意,所以當了解了佛法告訴我們的事實真相以後,自然就能夠逐漸轉過來。   

現在再解釋「無明故行」,因為做了這個行為以後,在內心上面就會留下一個影響力量,我們稱它為熏心,或者叫識種子,而這個識種子不一定馬上感果。譬如有個我很討厭的外號,人家這樣喊我,我就會發脾氣;或者我有一個缺陷,很討厭被人家揭發,每當人家談論這個缺陷時,我也會發脾氣。但是,當我這個外號第一次被人家提起時,我可能無所謂,只是覺得怪怪的:他怎麼給我取這個外(p200)號!通常都不會馬上就發脾氣。為什麼第一次不會發脾氣,後面再提到就會發脾氣?現在依十二緣起支的因果關係就知道:第一次是「無明、行、識」剛剛生起,我們會對沒有的東西樂著戲論,執著為有,這是無明的特徵,所以給人家取外號也好,被人家取外號也好,這都是無明的戲論,而在這個行為當中就有一個影響的力量,我們稱它為識,這個識是種子位,還沒生起現行。因此當你第一次聽到人家給你取的外號時,聽過了好像也無所謂,所以是在因位當中。但是這裡邊它有一種會滋長的力量,它如果經過愛取去滋潤的話,就會感果。   

在支分略攝這一科中提到,愛取滋潤叫做能生支;第一重因果中能引支的因已經有了,這個因要感果,就是所引支中果位識的半支,以及名色、六入、觸、受這四支,必須要經過第二重因果能生支的愛取滋潤以後才會感果。   

舉個比喻來說,種子裡有發芽、增長、最後結果的功能,可是還是需要加上一些外在的因緣才能夠發芽、增長、開花、結果。相對於現在所說的,這個種子發芽在經上稱為名色芽,名色就相當於我們有情在母胎中剛剛結生時,什麼形狀都沒有的一團東西;然後在芽增長的過程中,葉瓣會漸漸生起;在有情身上就是六處的漸次生起,六處生起後就有觸、受這些所引支當中所包含的四支半,不過(p201)這個時候是在因位當中,力量都處於潛在狀態,果位還沒有顯發。   

我們在這個地方會有疑問:既然是因位當中,力量是隱伏的話,照理說不會現起,不應該有機會去顯發才對呀!實際上前面說過:引果苦諦之所引位是唯有種子,自體未成,是未來苦的道理。因果是無窮無盡的,我們此生的報體就是前面因果關係當中生支的整個顯現,先有名色、後有六處、觸、受等。而我們一生都在這個受支當中,這是從它的作用上面來說的,受支所依的體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執的這個我,名色是它的本體,六處是它的各個支分。它本身就具有這個能力,如果再以愛取去滋潤它,則第一重因果--惑、業所感得的苦果,也就是後面生支當中的別相。當這個受的果報現起的時候,無明的力量永遠在,不過它顯出兩種力量,一種是細的執著「我」而已,另外粗的,就會由於執著這個永遠存在的「我」的關係,而產生強烈的愛取滋潤,經過愛取的滋潤的話,就有發作的力量,下面「生」就起來了。   

就剛才那個取外號的比喻來講,實際上取外號是一種嘲笑作用,因為覺得很有趣,所以給別人取外號。當第一次聽見的時候,通常只是傻傻的楞在那裡,大家有沒有這個經驗?因為那時無明、行、識剛剛生起;到後來又不斷地有人再來(p202)嘲笑你的時候,你心裡就不會像第一次那樣平穩,心想他怎麼又這樣說我!而且由於再嘲笑的時候,你內心當中的煩惱會增長,單單這個煩惱(就是愛)還不至於發作,但它繼續的跟隨著。這實際上都是內在的,所以它第一次聽過了也覺得不大對勁,第二次來的時候,這個心就不會像第一次那麼細,會呈現粗一點;如果是你歡喜的,就會執著它,比如說有人捧捧你、贊成你,你就很高興。如果你覺得那是不好的東西,心裡面就排拒。不管是貪或者是瞋,這兩個都是愛支。而這個愛的繼續增長叫取,就是你心裡越想越不對:「這個傢伙怎麼給我取外號,背面一定還在到處宣傳,跟我過不去……」當你這樣想的話,心裡面就覺得受不了了,下次他再說的時候,你就決定:「這個傢伙我要跟他吵一架,要向他報復!」不知不覺當中就有這種力量。這個就是「有」,它下面只要有因緣一現起,那就感果了。   

或者舉個更實在的事實,譬如我們上課時談論到一件不好的事情,在座的甲同學就指著乙同學說:「那就是他!」乙同學聽了會不大舒服。等一下又有因緣甲同學又提到乙同學的事,乙同學心裡面就會很不高興,但是他並沒有發作,等到下課一出教室他就跟甲大吵一架!你們想一想:為什麼上課不鬧起來,要下了課(p203)才鬧起來?因為上課沒有讓他鬧起來的緣。我們在講集諦時說到有四個行相--因、集、緣、生。如果因已經強到一定會感果了,這個叫集,但是這個集之所以生起,還要其他的條件,如果條件不具足,它不會現起。拿這個例子來說,你第一次給他取個外號或者說他壞話、當面嘲笑他,他聽的時候感受不太好,如果繼續不斷的嘲笑他,透過愛取的滋潤,他就無法忍受了,那個是「有」。前面是因,後面是集,但這個集的生起還要有一個緣,這個緣就是前面的結果,譬如說現在下課了,或者在生死當中,你造了感得下一世的因以後,要等你死掉了這個因才感果。當然也有很多因是順現受的,但通常是順後受,所以下課表示這一堂課結束了,對我們人的生命來說就是這一生結束了,下一世這個東西馬上又會現起。   

在前面講業的感果次第,是隨重、近、串習、先,如果對這個概念簡單了解以後,從所舉的比喻中,對於十二因緣的能引所引第一重因果,到能生所生第二重因果的基本概念,大概就瞭解了。所以你們先把十二有支,每支的特徵,以及前一支引發後面一支的因果關係弄清楚,再進一步了解支分略攝,把十二支前後的因果關係,簡單的分成二重因果--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然後再把這二重因果簡化成惑、業、苦的輾轉關係。第一重因果的苦就是能引支引出來的所引,就(p204)是從果位識到受這些都是苦;從苦又起惑,這個惑在十二支當中叫作愛,實際上這個愛是由無明乃至觸相應的受才有愛,所以無明在第二重因果中也有的。支分略攝前面問難說:二重因果當中前因果缺了什麼,後因果缺了什麼,現在就清楚了,並不缺!由苦起惑,由惑造業,就是說由愛取這個惑又造有支的業;而有支的業,就是能生因,再感得所生的「苦果」--生、老死,所以這裡就把引跟生四支再歸併為惑、業、苦。總之,永遠是這樣的一個因果關係,顯出來的行相簡單地說就是生死、死生……永遠沒頭沒尾的轉。  

以上是先把支分略攝的內容概要地講述一下。下面再看文。支分略攝當中,包含「四相」、「三相」,就是在引、生過程當中,怎麼從第一重因果到第二重因果輾轉的關係。

【◎ 四相當知能引所引︰一、何為所引,謂果位識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謂依無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

在能引所引這重因果當中,一共有四個輾轉的次第行相。第一個,什麼是所引?就是果位識、名色、六處、觸、受這四支半。前面所引的因就是能引,也就(p205)是無明、行。   

從能引的因到所引生的果是怎麼引法呢?因位識就是從無明、行所感得的半支,在這個因位識中熏業習氣。當我們去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所做的這個行為--業,有一種影響力量,它自然而然會存在我們的心識當中,我們稱它為熏;就好像點燃一支蠟燭,然後上面放一張紙,蠟燭的煙會把紙熏黃一樣,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的這個行為,在心裡留下影響力,這就叫在因位識中熏習業習氣。   

怎麼引法呢?能引因還要遇見能生,就是愛等滋潤,然後能引這個因位識的業習氣就感果了!以上就是能引、所引當中,有這樣四個輾轉的行相。   

再下面是能生所生這一重因果當中,只有三種狀態。我們先看文,再比較這兩者的差別。

【三相當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謂以愛緣取。二、何為所生,謂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謂由行於識,所熏業習潤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能生也可以說是拿什麼東西去生,就是愛、取,所生的就是生、老死。怎麼從能生到所生呢?就是由於前面無明之行,在識田當中熏習一個感生下一世的種子,稱為因位識,經過能生--愛取滋潤前面累積下來的業習氣,就會慢慢變成(p206)強而有力,到最後這股力量強到下一世一定會感果,這是從能生轉變到所生的過程。

現在我們看能引所引,跟能生所生的關係,二者都是從因到果的過程。在能引所引的四相中,「第三、如何而引,謂於因位識中熏業習氣之理,第四、所引之義,謂若遇愛等能生,堪能轉成如是諸果」,所以感生所引之果的條件是若遇愛等能生,可是在能引當中,還沒有愛等這些東西,它之所以能感果,還是要遇到能生的愛,而在能生所生當中,就是以愛取來生的。

關於四相、三相的差別,首先要了解兩重因果的整個過程,在這個之前又先要認識十二支當中各支所處的位置和內涵然後再將這兩個作對比,漸漸就能夠理解文字的內涵。或者從日常生活中舉一些例子,透過這兩個角度多去思惟觀察的話,我們就會確實地了解一切所生起的現象,無非是「如是因感如是果」。而且對於這個因轉變到這個果的整個過程和一定的次第,就會了解得清清楚楚。

【《緣起經釋》中,以生一支為所生支,老死則為彼等過患。】

經過能生滋潤以後,所生--生支起來了,一有了生,老死就跟著來。有很多人根本沒有經過老這一關,有的在胎裡面就死了、有的剛出生就死了,所以不(p207)立老為專門的一支。但是老的確是一般人都能看得見的,所以把老跟死連在一塊兒,有了生以後,馬上就有老死的過患。

【由是由愚業果無明起不善行,於識熏建惡業習氣,令其堪成三惡趣中果時之識乃至於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彼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惡趣之中感生老死。】

了解了整個的十二因緣怎麼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的流轉過程後,在這裡邊還是有差別的,雖然同樣的輪轉生死,有的人在惡道,有的人到善道,這是因為無明本身有兩種,一個是不了解由業感果這個因果緣起的必然道理,這叫「業果愚」;進一步,對於所有的萬事萬物的本質都是性空緣起不了解,也就是我們眼前的好壞、苦樂等,都是以前所造作的業因,在因緣具足時所感得的果,而實際上這一切都是自性空,對這個不了解叫做「真實義愚」。   

業果愚是由於對業果不了解,所以會造種種惡的事情。任何一個行為皆是由我們的心所推動,但是反過頭來,所造的業行也會在我們心裡留下一個影響,就是在心識當中熏成的一種習氣,也稱它為種子。這個熏惡業的習氣,就是將來會生在三惡趣中,感得三惡趣的識、名色、六處、觸、受的果。這個是未來會感果的力量,但是它還沒有感果。前面在共下士的時候講到,造的業有很多種,比如(p208)說:有一些業將來一定會感果,但什麼時候感果卻不知道,也就是這個果沒有正式現起來之前,是在因位當中,但它一定會有這個果。所以說,造了惡業以後,感得三惡趣當中的這個因就有了,如果再用愛取來滋潤它,使得前面造的業習氣--唯識中稱它為種子,產生一種勢力,這個勢力有力量感召後有,下一生一定會感果,所以當來世就再輪迴到惡道當中。

【又由愚無我真實義無明,起欲界攝戒等福行,及上界攝奢摩他等諸不動行,於識熏習妙業習氣,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識乃至其受。次以愛取數數潤發,令其業習漸有勢力,於當來世諸善趣中,生起生等。】

對真實義愚昧的眾生,知道有因果的必然關係,可是並不了解實際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性空、是不真實的,如果知道它不真實,他就會停止去追求欲界中的快樂,但因為不了解,所以還是要去追求,於是就造善業,就是這裡所指的「福行」。欲界所攝的是福行,而上界就是色界、無色界,所追求的是定樂,所以所造的是不動業。這道理跟造惡業時是一樣的,不同的是,以我們人道來看,一個是向下墮落到惡趣;一個是向上投生善趣。至於說怎麼從無明、行、識熏習到生起生支的輾轉輪迴,二者都一樣。

(p209)【如是十二有支,復於煩惱業苦三道,悉皆攝盡。如龍猛菩薩云:「初八九煩惱,二及十為業,餘七者是苦。」《稻稈經》說十二有支攝為四因,謂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潤以愛水,遂於母胎生名色芽。】

支分略攝也就是把十二支再簡單扼要地濃縮起來,上面是用能引、能生,所引、所生這四支兩重因果來簡略地含攝十二支;下面再另外以煩惱、業、苦三道把十二支總括起來,由於煩惱造業,造了業就感苦,當苦現起的時候,就是我們的這個果報體。當然,這是以佛法的角度來看;拿世間的標準來說,果報體也有樂在其中。所以惑業苦又稱為惑業報,就是造了業一定會感得報體,這個報體面對境界現起的時候,因為不了解無我真實義,所以又起煩惱,又造業,又感果,輾轉地輪迴下去,所以這三樣東西可以把十二緣起含攝無餘。   

這樣的分類方法是龍猛菩薩講的,初是無明,八、九是愛、取,這三支都是煩惱,不過初--無明是能引支當中的,八、九是能生支所攝,二者不一樣;二跟十都是業,二是行,十就是有,分別在前後的兩重因果當中。「餘七者是苦」,在前面所引支當中的是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在所生支裡邊的是生、老死兩支,這其餘的七支都是苦。   

(p210)另外一種說法,根據專門講十二因緣的《稻稈經》中,把十二有支分成四個因。這四因中的第一個是無明,無明就像一個種者,一切都是從這地方開始的,假定沒有無明,所有的問題都沒有了,這是一個根本問題。就像種田一樣,如果沒有種的人,作物就不會產生。現在把種的人比作無明,因為我們對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誤以為有,才會產生下面重重無盡的問題。所以每一個人,因為無明的關係,而種下生死輪迴的種子。種在那裡?「於業田下識種子」,平常我們講識田,這地方講業田,我想大家不會有什麼疑問,文字就是用來表達我們要表達的東西,使得對方認識;或者透過文字認識它要表達的內涵,它是可以轉變的。我另外聽見一位藏系的老師講,以前藏地格魯派一個最有成就的前輩帕繃喀大師,他的講法就跟這裡不太一樣。   

我之所以講這段因緣,是因為諸位將來也會遇見類似的情況,一下把這個做為田、一下把那個做為田,到底那一個是田啊?你們不要從這上面去著眼,否則會弄糊塗的。我舉一個簡單的比喻讓大家比較容易了解。比如說在台灣我們用的制度有好幾種,有公制、台制、市制,還有英制。現在大家同樣講一尺,但所指的一尺很可能有差異,因為你講的一尺是台尺;我講的一尺是公尺;他講的一尺(p211)是英呎,這就麻煩了,同樣的一尺,代表的內涵不一樣。反過來說,同樣的內涵,使用的名詞也可能不一樣。了解了這一點,在這裡我們真正重要的是認識它的內涵。現在就是用不同的名詞,不同的表達方式,一下十二支;一下能、所兩重因果;一下又惑業苦三道;一下又四因,總是希望把這個因果緣起的運作法則,怎麼樣輾轉相應的關係充分說明,使得我們完全了解輪迴在生死當中真正的行相。   

我們再看「於業田中下識種子」的意思。關於識種的概念,小乘的看法在《俱舍》上說得最完整;而大乘唯識也是專門講這個內涵。根據唯識上的說法:種子有兩種,有一種叫名言種子,另一種叫業種子。從因感果的過程中,要靠種種的助緣,譬如親因緣、增上緣、俱有緣、等無間緣等等,從無明為因輾轉感果的過程中,真正最重要的是親因緣。舉一個實際的比喻來說,現在我們要在田裡邊種稻,它需要很多條件:稻種、水、土、陽光等等,這都是使得這個稻子發芽、增長的主要因緣。其中水、土、陽光等是共通的條件,只有一樣東西是不共的,那就是如果要得到稻子的話,種下去的種子一定要是稻種;如果你種麥的種子、蘋果的種子或紅蘿蔔的種子,它就長不出稻來了。所以我們稱這種子為親因緣,其他的都是增長的助緣。所以在十二因緣裡,無明所種下去的種子是識種,唯識稱(p212)這個識種為名言種子,這是真正感果的親因緣。   

在共下士道中曾經談過,當業感果的時候,有三種果相:異熟、等流、增上。在等流果當中,有一個叫領受等流,有一個叫造作等流,領受等流是假等流,造作等流是真等流。為什麼稱造作等流為真等流?因為當初造業的時候,就是以這種心理狀態造業的,現在感果的時候,這個心理狀態跟當初造業時一模一樣,這才是最真實的、實在的。所以現在說的名言種子就是真等流,也就是說,它是像它因地造業當中的狀態,感果的時候這種心態就會出現。不過,單單這個東西它不一定感果,雖然有種子,可是它本身沒有感果的力量,還要有外面的助緣,這個助緣我們稱它為業種子。名言種子通於善、惡、無記;業種只有善惡,沒有無記的,因為它這種強有力的力量,會推動名言種子感果。因此在這個過程當中,業本身是真正助成親因緣感果的一個條件,或者我們稱它為增上緣。   

也就是說這個稻種種在土裡以後,還要以水不斷地去灌溉滋潤,所以土和水是幫助它成長的一個助緣,這個助緣我們稱它為增上緣。同樣地,真正主要的是名言種子的親因緣,也就是識種子;而這個業種子是一個助成的力量。既然是助成的力量,所以這裡稱它為田,其實稱它是什麼沒有多大的關係,只要在業田中(p213)種下了識種,它一定會感果的。一定會感果是事實,但是不是馬上會感果,還需要一個用水來滋潤的條件;這個水在十二因緣當中所指的就是愛取,所以說「潤以愛水」。文中雖然只說「愛」,實際上「取」也包括在裡頭,因為取就是愛的不捨、加強。「遂於母胎生名色芽」,前面無明、業、識種、愛水,這四個因都具足後,下面就感得「生」這個果報。以上就是《稻稈經》所講十二有支中的四個因,以及感得果的因果關係。   

下面我們看幾世圓滿。在正講之前,我想先不要直接看文,直接看文大家可能會越弄越糊塗。一般來講,十二有支又叫做十二緣起,可分為四種,一種叫剎那緣起;另外一種叫分位緣起;第三個叫連縛緣起;還有一個叫遠續緣起,就是恆久、長遠地在連續著。我們一般常講的的是分位緣起,它出自《俱舍》,而《俱舍》主要是根據一切有部的說法。   

現在把分位緣起簡單地說一下,十二有支當中,無明、行是前世的,因為無明造了行以後感得了果,這是從這一生的識開始的,這個識就是指結生相續在投生時那一剎那的果位識開始;而識下面就是名色,也就是有情所得的身自體,六入就是這個自體上面的各個分位--眼、耳、鼻、舌、身、意等等。有了六入以(p214)後,就有觸、受。這是前面一重的緣起,從無明、行為因,到識、名色、六入、觸、受果位的現起。這個受也就是我們所對的境界,是從前面無明行等的煩惱造業感的果,當這個果也就是境界現起的時候,我們一樣的是依無明輾轉地相應,因為不了解事實真相就起煩惱,這個煩惱叫愛、取;因為不斷地執取,會使得以前所造無窮無盡無明行的這個識種,慢慢得到滋潤,而感生下一世的生命。所以我們眼前看得見的這一生,包括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八支,再到下一生就是生、老死。這就是十二緣起的分位緣起,在很多經論上面,就是用這樣的方式說明。

從分位緣起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來,個別之間有一定的位次存在,現在根據《俱舍》上的時間順序說明此間的位次關係。第一個是無明,由於看不見事實的真相,而造了各式各樣的業,這個業有福業、非福業、不動業,所以感得今生的果報。這個果報感果的時候,就相當於結胎時果位識的剎那出現。無明和行是前世的,識是這一世的,對這結生相續的一剎那我們叫做「生有」。下面名色就現起,名色就是在我們一入胎時所謂的羯羅藍位,什麼都還分不出來,時間大概是五個禮拜之內。經過了五個禮拜以後,眼、耳、鼻、舌、身慢慢地生長出來,這個時(p215)候叫六入或者叫六處。從第五個禮拜以後到出娘胎,乃至一直到二、三歲,這個時段叫觸。因為兩、三歲的小孩他眼睛看得見,耳朵也聽得見,你喊他,他會看你一下,這就是根、境、識三合和的相狀,但是他不像我們能辨別很多東西。   

從四、五歲以上到十四、五歲,接觸境界以後,會感覺到好、壞、或者不好不壞,這是「受」。可是在這個年齡的小孩,對男女的貪淫之愛還沒有現起,到了十六、七歲以後,自然而然對男女的貪愛就生起來,之後很多世間的慾望就跟著都來了,所以在種種境界上面,覺得好的就想要,因為這樣的愛,就產生一種非常強而有力的執取,這個叫取。整個的一生,因為不斷地由愛取滋潤以前留下來的識種子,又會感得未來的有支,死了以後就感得下一世的生、老死。以上就是一般較常見的十二緣起的解釋,這個分位是根據《俱舍》來講的。其實十二支中每一支都含有其他支的內涵,以這樣的分位來說明是因為在這個階段,這一支特別地強盛,譬如「觸」支,當然兩、三歲的小孩子還是有受的,可是小孩子對這個境界不大會真正地辨別。   

我們不妨這樣講,假如有一件事情是你從來沒接觸過的,往往在第一次接觸之時,也說不上來是好是壞。譬如有的人歡喜吃辣椒,有的人歡喜吃苦瓜,但辣(p216)椒對一個不歡喜吃辣椒的人來說,它辣得要命,一點也不好吃;苦瓜也很苦,第一次吃的時候不一定歡喜。或者另外有很多東西,吃下去根本沒什麼味道。他之所以不歡喜,還是因為以前的習氣。但不管是辣椒也好、苦瓜也好,乃至於毫無味道的東西,慢慢地吃久了,養成習慣、嗜好以後,就會對這個東西很歡喜,有沒有這個經驗?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有很多東西都是這樣子來的。這說明了我們所以對某個東西有成見,是從不斷地累積經驗來的。由於無明、行,你心目當中就有一個認識作用,可是這個認識作用本身不會有強烈的喜好,更不會有強烈的執取。可是如果不斷去接觸、薰習的話,到後來苦瓜你也會歡喜、辣椒你也會歡喜。現在很多人歡喜抽煙,我年輕的時候也試著抽過,一抽之下覺得它苦得要命,直嗆喉嚨,覺得這煙實在沒什麼好抽的。可是如果繼續抽下去的話,你也會上癮,太多的東西都是這樣。   

透過這些比喻,我們知道剛剛開始對到某個境界的時候,會有一種感觸,可是心裡並沒有好壞的感受,我要說明的就是這一點。如果仔細去觀察的話,觸就是自己的身體--身根碰到這個境界時候的心識狀態;受是後面來的,等到有了(p217)領受以後,覺得歡喜的就接納它,不歡喜的就排斥它,這種心理你可以馬上分得出來。在四、五歲以前的小孩,他對境界看起來是懵懵懂懂,而這個時候最強盛的是觸,但領受這個境界好壞的受則不明顯。然而小孩子也是會有他歡喜玩或吃的東西,可是使得我們在輪迴生死當中的這種強烈的貪愛,這時他還沒有。現在《俱舍》上說十五、六歲以後才會有,這也是大約,有的人早一點、有的人比較晚一點。   

所以這個分位緣起是說:無明、行是前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一直到愛、取、有是這一世的,生、老死是下一世的,這個跟前面我們說過的十二緣起又有些不同。我們提到由於無明、行而產生因位識,這個因位識經過愛取滋潤後就感果,感果的生支當中,總的叫做生,細的包括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然後有了生就有老死,好像全部從這一生中開始講起的,這兩個並沒有矛盾,因為從因感果會有幾種可能性,現在這裡所談的幾世圓滿,就是講怎麼種因,種了因怎麼感果,有可能是兩世,也有可能是三世才會成熟。

p. 185 (3)

【◎ 第三、幾世圓滿者,能引所引支之中間,容有無量劫所間隔,或於二世即能生起無餘世隔。其能生支與所生支二無間隔,速者二生即能圓滿。】

(p218)因果關係當中有兩重,一重是能引、所引,一重是能生、所生。從能引到所引中間從因感果的時間差別很大。有可能種了能引的因,要經過無量世以後才感得所引的果,也有可能下一世就感得所引的果。而下面能生、所生這一重因果當中沒有間隔,只要有能生,第二世所生一定出現。因為整個生死輪迴的過程當中不外這兩重因果,所以先說明兩者個別的時間間隔。

【如於現法新造天中順生受業,即於現法滿二支半,謂無明行及因位識,臨終以前圓滿愛取及有三支,於當來世圓滿所引四支及半,並圓所生二支分故。】

什麼是兩生圓滿?就是說前世造了這一個業,今生就感果,或今生造了這個業,下一生就感果,這就是兩世圓滿。如果這一生當中,造了天中順生受業,這個一定是從無明開始,而行、而因位識,就是「即於現法滿二支半」。這個業的種子,就是前面說的「無明種者,於業田中下識種子」。造了以後,在沒有死之前,又繼續不斷以愛取滋潤,引生一個極大的力量,將來一定會結生的,這個力量我們稱為有支,這一世死了,下面一世就是這個感果。感生的時候,所引跟所生是併在一起的,所生的這個生,實際上就是所引的果位識,乃至於名色、六入、觸、受,生了以後一定會死,這個是最快感果的情況。

(p219)【遲久亦定不過三生,謂其能生及二所生并三能引各須一生,諸所引支於所生支攝故,能引能生中間,縱為多世間隔,然是其餘緣起之世,非此緣起之世故。此未別算中有之壽。】

任何一因感果,最晚也不會超過三生。這裡有趣的問題來了,前面講:慢一點可以無量劫,現在說:最快兩生,最慢只有三生,不是有矛盾嗎?

我們來解釋一下這段文,就會知道為什麼說最慢還是三生。因為現在是說能生、所生、及能引各需要一生,所以一共要三生。剛剛講分位緣起的時候,無明、行是能引,是前一世的,經過愛取的滋潤以後,能引的因就會感生這一生,從果位識、名色、六入、觸、受,然後到愛、取、有,這是這一生的;再下面生、老死是第三生的。所以從因到果,快者兩生就圓滿,慢者三世圓滿,一定不出兩生跟三生。實際上能引能生中間可能會有很多世的間隔,這是因為中間被其他因緣岔開了,而原來的那個因沒有動,原來的因一定是在那一世又被觸發了以後才會感果,所以一定只有三世。   

不管是二世、三世,實際上從因感果是頭尾永遠相連的。而這裡面中有的壽沒有算入,因為中有現起的時候已經算在下一世當中去了。以前我們講過,這個(p220)結生的中有現起來,就已經是下一生的相續了,不必另外計算,所以因感果的時間不出兩生或三生。了解這個以後,下面這幾句話對我們就很重要了。

【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從十二緣起支當中的每一支來看,都是所現起的果相,這是前面的因所感得的。生死流轉的過程就是這樣因感果地輾轉,其中並以沒有實作業者,沒有誰去造作;而這個果現起的時候,也沒有誰去受,就是這樣緣起的因果關係而已!沒有我們覺得的「我」這個補特伽羅,有的只是因感果的過程當中所現起來的相狀,但是我們總是執著有一個我。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其實這個從因到果的關係,都只是一個緣起之法,但是因為我們凡夫不了解生死的特徵,愚癡無明妄執有一個我,然後為了我求得安樂,造作身口意的各種善業、惡業,於是流轉不息。   

或許有人會問,從因感果過程中,有沒有苦樂的感覺?如果說沒有那是騙人,我們學了佛以後會回答沒有,但這是書上的道理講的,如果問我的感受,我有呀!(p221)那這怎麼講呢?正是因為有這個苦樂的感覺,所以我要去解決它,要解決就要造正確的因,我們平常用「我」來解決是不能解決的!因為「我」本來就是虛假的,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當我們真正了解了這個道理,才有機會進一步解決苦樂問題;不但自己解決而且幫助一切人解決,佛法真正珍貴的地方就是如此。了解了這個概念,才能認同世間真正有價值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學佛,不但是為了自利,這是與小乘共的,大乘道推己及人、幫助別人,也都是靠這個。世間人說要報父母恩,這才是真正的報父母恩,否則那都是空話。這麼說是有它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因,各位要非常認真地去研討,先認識文字所指的內涵,然後不斷地去思惟觀察。

【故從三惑起二支業及從彼業出生七苦,復從七苦而起煩惱,又從煩惱如前而轉,故三有輪流轉不息。】

在惑、業、苦三道中,三惑是指初無明、八、九的愛、取,二支業是第二支的行,以及第十支的有,然後感得七苦,包括果位識的名色、六入、觸、受到生、老死。這個苦現起的時候,我們又起煩惱,起了煩惱又造業,由此流轉不息。所以說苦樂是有的,但是我們應該認識這個苦樂的因,不要被煩惱轉,煩惱的另一(p222)個名字是惑--對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如果能看清楚了如理去做,就能漸次出離。平常我一再強調,我們在這裡真正要學的就是這個。要是學了以後,大家還是增長煩惱,請問你要拿什麼東西來解決?沒有學時,至少還有一樣東西--佛法,來幫忙我們解決,學了佛以後,居然不拿佛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死症,再沒有東西可以救治我們了!所以佛菩薩都曾經告訴我們,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是弘法,而是在毀法,把唯一能救自己、救他人的方法用錯了,就像把唯一能救我們的藥用錯、毀掉了,那被救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是我們學佛的弟子應該要把握住最重要的根本。

【龍猛菩薩云:「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勝厭離方便。從無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業,異熟未出,對治未壞,今以愛取而為滋養,由此增上,則當漂流善趣惡趣。】

假定能夠如理、正確地思惟前面這個道理,了解我們永遠在生死當中漂流,這時就會對眼前的狀態生起極大的厭惡心。所以在正領受眼前的境界時,要觀受是苦,了解這是無明所感得的苦果,對此感覺極大的痛苦,生起極大的厭離。可是我們因為不了解,以及自己習氣的緣故所以貪愛難捨,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對治(p223)的。   

我們無量劫以來,不曉得造作了多少善業、不善業,這都是能引的業,只要能引的業造了,將來一定會感果,除非經過如法地對治。現在只是因為善惡業的「異熟未出」,果報還沒呈現,而我們不但沒有透過修習去破壞以前的業,反而還以愛取去滋潤,使得前面造的業繼續不斷地增長,於是感果而漂流生死,在善、惡趣中輪轉,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

p. 186

【諸阿羅漢昔異生時,雖造無數能引之業,然無煩惱解脫生死,若於是理獲決定解,則於煩惱執為怨敵,於滅煩惱能發精進。】

那麼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阿羅漢不會輪迴生死,他雖然以前造了很多能引的業,但是他已經把煩惱斷除了,因為感生死的俱有緣就是愛取,現在煩惱斷除了,所以他不再有生死。了解這個道理以後,才懂得真正的冤家是自己的煩惱。我們常常隨便看見人家一點過失,心裡總覺得他如何如何。我們曾談過所謂「貼標籤」的問題,其實人家貼標籤沒有什麼關係,真正麻煩的是自己的內心。反過來想想,你們哪一個能夠不貼人家標籤?你看人家是不是都有你的看法,這就是以前累積的。所以真正的冤家是我們的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無明,這才是我(p224)們要對治的。佛法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真正地指出這個東西來,使我們了解以後進一步對於滅除煩惱能發精進,更加努力地學習。

【此中樸窮瓦大善知識,專於十二緣起有支,淨修其心,思惟緣起流轉還滅,著道次第。此復是說,思惟惡趣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下士類。次進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為中士類。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門漂流生死發生慈悲,為利彼故,願當成佛,學習佛道為大士類。】

當年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以後,傳承下來的最主要的一個弟子就是噶當的大祖師敦巴尊者,敦巴尊者有三個最重要的弟子:博多瓦、慬哦瓦,還有一個就是樸窮瓦。這位樸窮瓦的修行是專門以十二有支去思惟。文中提到的十二緣起有支是廣義的,就是指這十二支的全部,並不是單指第十支的有支。在我們漢地習慣上會認為這十二有支是小乘當中利根(也就是緣覺)的思惟方法,實際上不是,整個佛法的中心主要就是講性空緣起。這個緣起是指我們有情生命在輪迴當中的相狀,既然是性空,又怎麼會產生生死流轉呢?就是由於緣起,這個緣就是無明、行、識以至老死等這樣十二有支的流轉,整個的佛法都在這上面講。   

通常我們會把佛法分類,或者分為三乘共法,或者分為五乘,再廣一點,就(p225)是大乘不共法,所有的分類裡邊,沒有那一部分少得了這十二緣起。如果單單以十二有支的道理去思惟惡趣的苦時,因為了解這是由於惡業感的果,而讓我們避免造惡業,那就不會墮落惡趣,這是下士類的修法。其次,雖然能夠得到人、天的果報,比起惡趣是高明,但實際上還沒有透脫出行苦,最終還是要墮落。更深一層去看,這個行苦本身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從這個角度上面推動去思惟十二有支流轉還滅的道理,就能夠解脫生死,這個是中士類。   

由於了解一切有情都在生死輪迴當中,推己及人,就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經為母有情」,而想到所有眾生都曾經做過我的父母親,怎麼可以單單自己解決,不幫人家呢?從思惟這個道理引發大慈悲心,要救一切人,而這只有成佛才能成辦。這還是經過思惟十二緣起,觀察生死輪迴當中,沒頭沒尾、永遠沉淪的痛苦,而策發自己想要出離,並且幫一切眾生解決這個問題,那是大菩提心,這就是上士類的。所以三士道真正的根本都是在十二有支當中。   

關於幾世圓滿的內涵,概要的說明一下,由於在生死輪迴中的凡夫都被無明所使,一天到晚造各式各樣的業,自然而然在我們識田當中就種下很多識種子,將來遇緣就會感果。主要的緣是就是愛取,愛取又分裡面和外面:裡面是並不了(p226)解這個煩惱的特點;外面是對境界的真相不了解,心對境時,內外兩個都在錯誤當中。因為貪愛就會執取,從而感果,由於有無量無邊的種子,所以會引發無量的生死。至於哪一個識種先感果,那要看有無愛取的滋潤,當這個識種沒有受到相應的、同一的愛取滋潤,而是別的先感得愛取的滋潤,這就是三世圓滿的狀況,感果的時間可能要多生多劫以後。如果是兩世圓滿,就是無明造了這個業以後,識種子當生就有愛取的滋潤,於是下一生馬上感果。   

這也就是在共下士的時候曾經提到的:「假令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合會時,果報還自受。」造了這個業,除非經過對治,它才不會感果,否則就算是百千萬劫,一旦遇緣一定會感果的。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方法是修行。   

再下面就是第四部分「此等攝義」。就是做一個總結,還有大師其他特別要告訴我們的內涵。

【◎ 第四、此等攝義者︰如前所說,由業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蘊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轉三有輪。於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習者,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

中士道分兩部分:一個是由苦集門輾轉的增上中,思惟生死流轉的痛苦;或是由十二緣起有支來思惟流轉生死的痛苦。由於透過正確的認識,而且更進一步(p227)如理思惟、修習的話,就能夠解決生死輪迴的痛苦。因為我們並不了解生死輪迴的真相,處在一種非常嚴重的愚癡當中,必須透過正確地思惟,才能把這個根本的錯誤破除,所以說「能壞一切衰損根本極重愚闇」,這一點對我們非常重要!   

有很多人腦筋很好,若是善巧利用、如理思惟的話,的確可以破除內心的「極重愚癡」,那才是真正的智慧。但是平常很多人由於並不了解這個真相,不能善巧運用自己伶俐的腦筋,學錯了反而自以為聰明,實際上就佛法來說,這並不是智慧。要想學佛的確需要好腦筋做為方便,腦筋靈也不是壞事,但是它並不是智慧,這是我們特別要注意的。所以腦筋好的同學不要生起憍慢,反過來說,腦筋不好的人也不必覺得不如人家,它只是策發智慧的一個方便而已,並不是智慧,這對我們都有很正面的策勵。

【除遣妄執內外諸行從無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見,增盛佛語寶藏珍財,如實了知生死體相,便能發起猛利厭離,於解脫道策發其意。是能醒覺諸先修者,能得聖位微妙習氣最勝方便。】

平常我們由於愚癡,並不了解事實的真相,以為眼前看見的一切是這樣或那樣來的,但都並不是正確的原因,所以說是「邪因」;乃至有的人根本認為是「無(p228)因」。印度當年的外道六師當中有一個「順世外道」,就是主張「無因生」。他說:烏鴉是黑的,孔雀是花的,這沒有什麼原因,就是自然來的,這叫「無因生」。「邪因生」則例如有很多人說世間一切是梵天創造的;印度有一派外道說人是天上的天人創造的,這些都是錯誤的見解。當錯誤的見解都能被破除掉,就能夠把佛告訴我們的最珍貴的正法寶藏好好地弘揚,進而真正了知生死輪迴的真相,曉得原來痛苦是有它的原因的,一般人不了解業感緣起的道理,都只歡喜求好的果,現在了解了以後,應該努力的是種正確的因;否則都會對眼前世間的好事情很貪愛,實際上這無非是增長生死輪迴。  

從十二緣起有支當中,我們曉得任何一個業要感果都是經過愛、取兩支的滋潤。那麼為什麼會愛取呢?我們在面對境界的時候會有感受,在感受上面又生起煩惱,事實上眼前一切的東西都是以前造了因所感得的果,在十二有支當中說為「受支」。當果報現起的時候,我們應該認識:以前由於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對世間種種起貪愛,因此一直沈淪生死苦海。我常比喻說這個是魚餌,誘惑我們、讓我們吞下去,而這件事情偏偏又是我們自作自受,了解後會對此生起非常強烈的厭惡。對世間的人來說,看到有害的事一定責備人家,現在我們應該反過來責備(p229)自己,這是絕端重要的。透過這樣生起猛利的厭離,要想真正的解脫,還是一定要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也就是解脫道。解脫道的修行次第,是由於苦,所以想要了解原因--集,進而為了證滅而要修道。證滅就是能夠滅除生死輪迴當中一切的痛苦之因,這一定要透過努力修學「正道」,才能真正離苦得樂,而不是忙著追求眼前錯誤的這種快樂。

以上所講就是能使我們從生死輪迴的無明大夢中覺醒過來最正確的方法。過去所有的祖師,乃至於佛菩薩都是這樣修習解脫道而成就的,沒有一個例外。它是一個殊勝的方便,透過這個正確的方法去修習,能夠得到佛菩薩、聖人的位次,就不再是在生死輪迴當中輾轉相應的凡夫。下面再引用經、論來證明。

【如是亦如《妙臂請問經》云:「於愚癡者,以緣起道。」《稻稈經》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

《妙臂請問經》說:很多人因為愚癡而不了解輪迴真相,那就告訴他緣起的道理。初修行的行者,通常先修學「五停心觀」,因為在凡夫位上一般來說,最重的毛病在於貪、瞋、癡、慢、疑。凡是貪心重的人,就叫他修不淨觀。貪是貪眼前的境界,覺得它美妙,透過不淨觀,看見它一無是處,貪心就息滅了,息滅了(p230)粗猛的貪心,修行才可以真正的深入。有很多人瞋心很重,那要修慈悲觀,拿掉粗猛的瞋心,才有機會深入佛法。又有很多人腦筋非常愚癡,這並不是指腦筋不伶俐,而是對錯誤的概念非常執著;這不管是在家、出家都會,往往有時候出家人還會執著得比在家人更厲害!這種愚癡的人,就要了解一切都有它正確的因果,不要在這個無關緊要的事上面去堅持。   

好比說我們現在出了家,有很多人對於戒律上的條文死死地執著,實際上戒是要戒除我們的煩惱,把握不住根本時,反而增長煩惱。倓虛大師在《影塵回憶錄》裡面提到一段公案。在他們念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吃飯時一定要用缽,如果沒有缽他絕不吃飯。這本來是佛在世就有的一個方便,如果現在沒有缽可用,難道就不能吃飯了嗎?反之,用缽吃了飯,就能得到羅漢果嗎?不用缽吃飯的人是不是修行都沒有用呢?我並不是說用缽不好,而是特別從這個故事當中,說明在家、出家都會有很奇怪的、錯誤的執著:非因計因、非果計果,這個是愚癡極重的行相。這時候應該告訴他緣起的道理,正確的因會感正確的果,而眼前這個果之所以這樣,一定要從因果的法則來了解當下的緣起,那麼這種愚癡的罪障就能破除掉了。   

(p231)《稻稈經》上說:「善見緣起,則能遮除緣前後際,及緣現在一切惡見。」如是因感如是果,這種前後因果的推衍,在任何緣起當中,有它一定的原因,我們不了解的話,會以為本來就是這樣,這即是惡見。廣義的來說,就是除了正知見以外的見解,像邊執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以及薩迦耶見都是屬於惡見,這是因為不了解緣起的結果。若能了解整個的緣起,這五種惡見全部會消除掉。

【龍猛菩薩云:「此緣起甚深,是佛語藏寶。」】

佛所講的真正最重要的法就是緣起!平常我們會覺得好像空性才是佛法最重要的部分,其實很多祖師都告訴我們,性空緣起是一件事情的兩面,性空不是那麼容易懂,但是如果你從緣起較淺的地方,一步一步地下手,就能究竟了解緣起的真相--性空,所以緣起跟性空是分不開的。真正講起來,緣起是非常甚深,我們不要從名相上面誤解,然後躐等而修,最後什麼都沒有學到。

【毘奈耶教中說第一雙(即舍利弗與目犍連)所有現行,謂時時中遊觀五趣,遊觀之後還贍部洲,為諸四眾宣說彼等所有眾苦。】

這是戒經上面告訴我們的故事。毗奈耶教就是戒;佛在世的時候,有很多實際的公案,第一雙就是舍利弗和目犍連,他們是佛最重要的兩位大弟子,一個是(p232)智慧第一,一個是神通第一。他們平常的現行,就是時時在五趣當中(也就是在生死輪迴當中)遊觀。這不是以我們凡夫的眼光來看,好像是去觀光、去遊玩,他們遊觀回來,就會對著四眾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佛法留傳在世界,主要是在四眾遊行的地方,就是靠這些人為主來弘揚的),把他們在六趣當中看見的告訴大家,真正重要的是「宣說彼等所有眾苦」,這一點對我們很重要!我們也會去遊玩、觀光,回來以後都是說樂,哪個地方多麼快樂、多麼好!人家本來好好地在這裡,聽見你講快樂的事,心裡會想:「我也要去看一看!」佛法卻完全不一樣,他們兩位上首弟子也去遊玩,回來以後就告訴大眾,所有世間一切的盛事是這樣的苦,千萬不要再忙這些!大家聽到這個,就會策勵自己:「不要再浪費時間,趕快好好地努力!」如果聽見以後了解了,能照著佛宣說的道理--宗、因,再加上第一雙,也就是兩位尊者所看見實際上的例子--喻,不斷思惟觀察的話,對我們會有很強大的策勵性。可是,有很多人還是做不到,怎麼辦呢?

【諸有共住近住弟子,不樂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雙,請為教誨。二人受已教誨彼等,得教授已,愛樂梵行便能證得殊勝上德。】

比較好的四眾弟子,經過了佛上首的兩位弟子,用種種實際上看見的譬喻教(p233)誡,他們就能很認真努力修行。可是另外還有一些「共住、近住弟子」,那個「共住」是指出家眾,「近住」是指在家居士,這個四眾實際上是包括七眾,最主要的當然還是以出家為主。他們聽見了上面的道理,還是有人「不樂梵行」,就是不喜歡去修行--淨化煩惱業的行為,於是就把他們交給兩位尊者,專門針對他們的問題給予最正確的教授教誡,使他們得到了教授以後能夠「愛樂梵行」,由於愛樂歡喜如法修行,就能夠證超越生死輪迴的殊勝「上德」。

大家還記得前面共下士中,有一段觀三惡道苦的公案。就是阿難尊者有兩個外甥,出了家以後不想修行,因為他們是富貴的王室家庭出生(阿難尊者是佛陀的堂弟),因為受了阿難尊者的影響而出了家,但生活卻還是像在家一樣,忘不了王宮舒適的生活,於是就交給目犍連尊者。尊者就帶他們先後去看了天堂和地獄,這一看完以後,他們發覺原來生死輪迴當中的真相是這樣,於是就拼命努力修行,最後證果了!

p. 187

【大師見此問阿難陀啟白其事,佛曰:一切時處,不能遍有如第一雙,應於門房畫生死輪,分為五分,周圍當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

大師是指佛,當然佛沒有什麼事不知道的,之所以明知故問,就是要啟發、(p234)利益我們。這個話怎麼講呢?本來有一些人出了家以後,馬馬虎虎、懶惰,又不好好修行,這些事情大家都看見了,當然佛陀也看見,而忽然之間,有這麼兩個人很快就修行成就了,原因是由於被舍利弗尊著、目犍連尊者引導的結果。但實際上,不可能在一切時處都有他們兩位尊者的親自引導,那怎麼辦呢?所以,佛故意透過跟阿難尊者的問答,來對大家做正確的指示。佛說他們兩位的確是很了不起,但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由他們帶,所以應該畫十二緣起、生死輪迴圖,貼在住處的門上。因為門口是天天要經過的,天天看見它,自然而然就會策發,所以雖然沒有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引導,但透過常常看見這張圖,就會幫助大家去思惟,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那麼這個圖怎麼畫呢?它分為五圈,最外一圈海闊天空,上面有佛陀和度母。有的版本畫得不一樣,上面兩個都是佛陀,有時候是一個佛、一個菩薩,他們指著天空,萬里晴空中有日、月懸掛著,它本來就是清淨、光明遍照。另外四圈就是被閻羅王用雙手雙腳抱著的這個生死輪迴,兩支大獠牙,眼睛瞪得很大,張開大口吞噬一切。除非我們了解佛陀的指示並照著去做,否則沒有可能跳出生死輪迴以外。第二圈就是被閻羅王控制的十二緣起--無明、行、識、名色、六入、(p235)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第三圈是六道流轉--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第四圈是中陰,在輪迴當中如果是上昇的,就是白的部分,是向上的;而向下墮落倒行的是黑的部分。最內一圈就是真正重要的根本--貪、瞋、癡。因為不了解性空緣起的道理,所以執著一個薩迦耶見,由此引發貪、瞋、癡而造業,這是輪迴的根本!所以說分為五分,周圍畫十二緣起流轉的相狀,而流轉反過來就變成還滅。「其次乃興畫生死輪」主要的就是講這個。

【又為仙道大王寄佛像時,於下繪寫十二緣起流轉還滅而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曉時,結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對面念,善觀緣起二種道理而證聖果。】

這是個故事,仙道大王是位國王,有人寄給他一張佛像,下面就畫這個十二緣起的流轉還滅,他看見了這個圖以後,就對著它結跏趺坐緣念直到天亮,因為他很認真地善巧思惟:這樣做是流轉,永遠沈淪苦海;這樣做則是還滅,能夠跳出生死輪迴。深刻地了解這個緣起的道理之後,他就證得出世的聖果,就是預流果見無我,乃至於證得羅漢果。   

佛在世的時候,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中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雖然分出很多小邦林立,但還有一個周朝是統一的中央政府,由周天子之下分封出許(p236)多諸侯。但印度當年不是這樣,在那個區域就是很多國家,其中有大有小,彼此間有時候互相戰爭、敵對;也有很多維持友善的關係,國與國家之間,常常禮尚往來,他們的習慣總要把最好的東西送給人家。其中就有一個國家的國王,送給另一個國王一份很好的禮物,而照他們的習慣,回禮的時候總希望送更好的東西。結果國王發現收到的這個禮物太好了,再怎麼找都找不到更好的回禮。可是如果不能用更好的去回報的話,這是很沒面子的事情,這是當時的人都很講究的禮節。大家正愁想不出辦法來時,一位有智慧的大臣說:「佛陀出世,他是真正的一切智人,所有的問題沒有不能解決的,何不去問他呢?」大家都覺得有道理,所以就去問佛陀,結果佛陀就教他們畫這個十二緣起的生死輪迴圖作為回禮,大家好高興,因為這是佛陀說的,再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禮物了。   

國王就依佛陀所教,畫了生死輪迴圖,派一位大臣和一位出家僧人一齊送去,還先通報另外那個國家的國王,特別說明這件禮物的珍貴,舉世無雙!對方的國王聽說了以後,覺得非常地歡喜,就像是迎接聖旨一樣,很慎重地去迎接,然後就很高興地要把它打開來。它包裝得非常好,因為這是佛陀指示的特別禮物。可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世間人想像中的好禮物,跟佛陀告訴我們的禮物是不一(p237)樣的。所以對方的國王絕對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張圖,他也不懂得這張圖是什麼意思,在他想像當中是高貴得不得了的東西,又包裝得這麼好,而且,送者還一再跟他強調說:「這個珍貴無比!珍貴無比!」結果打開來一看是一張圖,而且畫得怪怪的,因為有閻羅王的大牙,還有地獄等種種奇怪的東西。國王看了莫名其妙,他忽然生了一個惡念﹕「好傢伙!這個傢伙在作弄我、嘲笑我!我把最好的東西送給了他們,他們居然……」他自己往壞的一方面去想。   

我也曾經看見過作弄別人的一件小事情。譬如說有獎徵答或者是特別的活動,送給得獎人一個獎品,包裝得很好,然後叫他拆開來,結果一層一層地拆了很多,最後裡面是一句嘲笑的話,或者一個什麼無關緊要的東西;原來,他被作弄了!世間的確可能有這種事情。所以這個國王看見那張圖就大為憤怒地說﹕「我把這麼好的東西送給他,居然是這種結果,以前對他的友善都錯了!一定要去跟他打仗!」所以決定要跟對方打仗。大臣們也覺得非常地憤慨﹕「怎麼可以這樣!」正當那時候,就有一位有智慧的大臣起來說話﹕「大家再稍微想一想看,因為平常兩國一向來往蠻友善的,他們沒有理由來傷害我們,何況我們國力也比他們強,這是很明顯的事實,何不先去問問原因呢?」本來國王暴跳如雷,後來仔細想一(p238)想﹕「對啊!可能有其他理由。何不去問一下送來的大臣呢?」他們商量的結果,就是請那兩位護送十二緣起圖的大臣跟出家人來問﹕「這個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情啊?」那位大臣就說﹕「哦!這個非常珍貴,我也不懂,只有佛派來的這位出家聖者才了解,你們請他講吧!」然後這位出家人就非常慎重其事地告訴他們﹕「大家不能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否則這個圖對你沒有意義。它絕對不是世間的寶物,而是超越所有世間一切物品的這麼珍貴!」他們一聽,原來是這樣,知道先前的想法錯了,所以就懷著很懺悔、很虔誠的心情,聽他解釋圖上所示生死輪迴的真相。那位國王一聽﹕「原來這個東西真的這麼好!」當然他是非常有善根的人才會這樣,所以一整晚他就對這張圖很認真地去緣念及思惟,結果天沒亮他就證果了。這個圖的公案就是這樣來的。   

我們也一天到晚說故事、聽故事,但願這個故事講完了以後,同學們多多少少也能夠透過這樣的思惟,生起一點相應的覺受。實際上,這絕對可以做到的!前面這個故事,我自己還有一個體會﹕同樣的一張圖,同樣的一個人--國王,之前看見這張圖他會生起憤怒,之後因為轉變態度,卻可以使他超越生死成為聖者。我們常常講境沒有好壞,看你以什麼樣的見解去面對那個境。假定說隨順著(p239)無明習氣,再好的東西放在面前也沒有用,說不定還引發更強盛的貪、瞋、癡。反過來說,一張世間以為很普通的圖,如果能如理地拿佛菩薩的概念去觀察、思惟的話,就能夠跳出生死輪迴。所以真正重要的是在於我們自己能不能從內心反省決擇,觀察自己當下一念是隨順佛陀的正知見,還是隨順著世間的無明習氣,這才是真正重要的!   

最近,很多藏系的書一窩蜂地翻譯出來,我偶然看見這麼一本書,作者是位法國的知名之士,他告訴法王﹕「現在這個世界上充滿著種種問題,大的有國家之間的事情,小的是社會、家庭當中的問題,更大的則是整個地球的問題。譬如說由於臭氧層的破裂,產生了奇奇怪怪的反應,例如溫室效應等等,眼看著這樣下去,我們會毀掉我們自己的地球。照理說這個世界最重要的就是各國的政府官員,可是他們多數都是短視的政客,所以大家都充滿著失望及灰心。」他問法王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結果法王的回答,令我覺得他是位真正的聖者!他說﹕「充滿著無限希望!」   

諸位!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想?可能你會覺得﹕「唉!那都是講講而已。」因為很多政府官吏,他們都是說了一大堆話,也說無限希望什麼的,實際上還不(p240)都是騙人!現在這個人也不過是如此而已,你可能這樣想。但是我因為得到了三寶的加持,多多少少能夠體會到一點很膚淺的法味,就深深地感覺到,如果真正能夠如法去做的話,「希望無窮,無限希望」,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而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關鍵。拿世間來說,譬如大家想好好念書,希望以後能賺大錢、升高位、得到美滿的家庭,這是自己的利益;乃至於進一步說要造福社會,這種人也可以說是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及深遠的目標這樣去做的。實際上,這都不可靠!以世間來說,好像一切成果都可以靠自已努力得來,但是萬一戰爭來了、地震來了怎麼辦?就算你非常地努力,忽然之間天災人禍立刻就把你整個美夢毀掉了,有沒有這種可能?我們眼前看得見太多、太多這種情況。現在世界上大家都做這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你會覺得即使一個人努力,然而世界上幾十億人口大家這樣破壞,又有什麼作用?不管怎麼說無限希望,豈不是空話?因為有太多的因素完全無法控制,所謂的「無限希望」,那只是給自己一個美夢而已。   

但佛法並不是如此。佛法中最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所有好、壞的現象,都有一定的因果,如是因一定感如是果!小的來說是個人的別業,而實際上,這(p241)個別業是離不開共業的,我們大家一定有共同的因緣。然而不管是總或別,主要都是自己造的。如果不了解這點就叫做無明,造下來的結果自己卻無法控制,反而毀滅了自己。反過來,假定了解好壞的結果都是自己造的,當然沒有人願意毀滅自己,所以必須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做,如是因、如是果,你只要做一分,一定有這樣的結果出現。   

學完了十二緣起,應該了解無明之行這個識種,將來只要愛取滋潤,它一定會感惡的果。而無明的正對治是明,就是了解補特伽羅無我。平常我們一天到晚都是為了求自己的快樂,.現在終於了解了這個真相,原來是無我!由於明行,不再隨順無明之行,雖然還在苦集諦當中輪迴生死,可是因為這個行相是跟無明相反的正對治,朝這個方向去努力的話,也一定會留在識種當中,這是善淨的種子。   

以前惡的、染的種子是要愛取滋潤,現在善淨的種子要拿什麼東西滋潤它?善法欲--我要努力去修行!雖然這也可以說算是一種貪,它在內心作用的行相是一樣的,不過方向卻相反,一個是為我,一個是淨除我,還要幫助一切人淨除我。因著善法欲而不斷地努力就是勤精進,它的結果是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前面說過你雖然努力,可是有很多外在因素無法掌控,現在這個努力的因果等於(p242)完全控制在你自己手上,既然如此,當你認真去做的時候,會感覺到:「對!我做對了!」而不斷地增長希望,因為完全在你。何況我們現在很清楚一個事實﹕大師外支已成!佛那有不救我們、不加持我們的?只是我們不做!這個理論很清楚。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認真地去做,弄到後來你會覺得﹕「唉!天天都講這個東西,老生常談!完全只掛在嘴巴上的。」「老生常談」是好聽一點的說法,不好聽的則是八股、喊口號,就是說了半天,實際上的行為卻不符順,反正總拿這個口號來騙人。的確,如果你不去實踐,你會覺得天天喊一個口號,到最後疲掉了,誰都討厭這種事情。問題並不在於口號不口號,而是你內心當中是不是能夠如實地把握、如實地了知。其實道理認識了以後,去實踐也是一個問題。我自己覺得:前面的了解固然是相當困難,但更困難的是了解了以後,你要對境確實地去做。我們往往碰到很多小事情時,理論上曉得該怎麼做,可是習慣上心裡面就會隨順著煩惱而轉;這個時候就要不斷地策勵、提醒自己,不管你用什麼話,譬如說「境無好壞」等等,努力去遮止現行。當你真的把握住了,自己會感覺到﹕「對!希望無窮!」因為這個希望是完全在你內心上去控制的。當你真的去實踐的時候,內心會感覺到快樂,因為是透過你自己的努力,如法對治煩惱;而且,(p243)你會感覺得一次有一次對治的效果,漸漸這種善法的力量就會增長!   

在這裡,我也講一個小例子。昨天晚上我們回來時下雨,在高速公路上面車子很多,常常碰見大卡車--特別是砂石車,在經過的時候會濺起很大的水花。那時開車的是在我們這裡開車非常精彩的一個人:好的方面來說是膽大心細,壞的來說就是莽撞無比。昨天的情況是我們無法避免不讓砂石車經過,擋在前面,結果他也不管那個水花就衝了過去,當時我就感覺﹕「這個好危險啊!」要是以前我一定是在旁邊觀過,會這樣想:「這個傢伙膽大妄為!」現在雖然這種念頭還是有,可是漸漸地心情改過來以後,我覺得他真是一個很高明的人。就在這個同樣的境界上,前後兩個想法比較了以後,心裡面就會非常地高興、非常地舒服。他到底開得好不好是一回事,可是我選擇好的那一面去看,內心隨順著法在改善,我當下就很高興,就是這樣。   

之後我就閉上眼睛慢慢休息,一路上就一直這樣開,我心想這是讓我增長善法。你們好好去觀察,在很多時候,因為面對的境界力量非常強盛,如果你真正努力,心裡面會很清楚地感覺到自己是往哪個方向造業,內心就在這個地方作拔河比賽。如果你真正在任何一個境界上不斷地努力去做的話,一定會感覺到﹕「希(p244)望無窮!」我們眼前第一步去做的就是持戒。戒些什麼?就是當你心對境的時候,能夠覺得﹕我要隨順著正知見走,不要隨無明習氣走,這個才是戒!另外,因為我們是凡夫,所以不可能馬上跑到世間去就能把握得住。凡夫修行需要很多保護,尤其外在好的環境,對我們的修學而言,也是必要的條件。有了好的環境,內心中對無明的了解及改善才是真正重要的!   

所以,從這個十二緣起圖上,我們自己去反觀,就懂得怎麼去決擇,才不辜負大師在「此等攝義」中對我們的叮囑,但願每位同學在這地方自我策勵。


【以下為廣論錄音帶舊版第一百卷~一○二卷之部分內涵,由於與十二因緣有直接之關連,故節錄於此,助同學作總複習。】  

上一次有一個關於十二因緣的題目,現在溫習一下。本來十二因緣從能生支切斷,所謂受緣愛,因為受是前面一重因果;從能引到所引,能引的因會感果,是經過愛取有三支引發以後,才結生感得下一期的生死。所以一般來說,從愛斷起。我們真正修行重要的次第,從前面共下士一直到上士,雖然說上士的不共處在發菩提心,但是真正關於滅除生死的方便來說,重點還在這個地方,所以今天就關於這個道理補充說明一下。在一百八十五頁倒數第六行,這段談到幾世圓滿,(p245)從因感果最快兩世,最慢三世。最快兩世我們容易了解,但最慢怎會三世呢?實際上它是一個因擺在這裡,可能經過無量劫才感果。生死流轉是由於無明而行,當你有任何一個行的時候(行就是業),這個業(行)一定會薰「識」,也就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這個影響力量一定會落在我們的識田當中。比如說當你看到一樣東西,雖然事情過去了,或者又做了其他的事情,但這個印象已經留下了。這種情形的專門名詞叫「薰」。就好像點了一根香,然後在上面擺了一張紙,這香的煙就自然而然地薰在那張紙上一樣。所以任何一個身口的造作,或者動腦筋想了一下什麼,就有個影響力落在識田當中;可是這個影響力會不會很快感果,這要看之後我們是不是不斷地把它再加強。   

下一生是怎麼樣我們不知道,但是下一念如何我們人人感受得到。下一生跟下一念之間的差別在哪裡呢?每一念是剎那的生滅;前一念滅,後一念生,這個就是剎那的生滅。現在把剎那的生滅總結起來,到時候結一個總帳,就是一期的生滅。同樣地,從前一念到後一念擴大,也就是將剎那的生滅擴大到一期的生滅。譬如說,在這裡大家都正在上課、聽課,所以自然而然你會全神貫注在做這件事上面。但等到下了課,你下一步要做什麼事情呢?有的人聽完了課以後,雖然出(p246)去了,但他的心還是緣著上課的內容;有的人卻不是這樣,他聽完了課以後就去做另一件事情。這個情況我們很容易看得到,假定有一件對你來說非常重大的事情擺在那裡,你在做完了眼前這件事情以後,一定會馬上去忙那件事情。還有一種就是沒有什麼事情,到臨下課的時候你才想:「下面有什麼事情該做?」所以自然而然臨下課的時候,哪件事先現起來,你下了課就會去做那件事情。如果第二個條件也沒有的話,下了課以後,你平常習慣性地會去做什麼,你就會去做。如果連這個都沒有的話,就看下課後先碰到什麼事再說。   

前面引《俱舍論》說業在生死當中感發的次第是隨重、近、串習、先。在生死當中重業一定第一個最先引發;第二是近,就是你前一生臨終的時候,什麼在心識當中先現起來,那個業就先引發。如果這個都沒有,就看你的習慣,習慣性愈強的就愈先現起。如果這個也沒有,那就是先造的業先感發。一生固然如此,一件事情也是如此,我們若能體會到這一點,那就很清楚了。雖然我們還沒有死,也忘記前一生怎麼到這裡來,但是因為眼前的事情也同樣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就能明白,真正感果的就是這個業的力量。   

這點了解了以後,進一步我們再問為什麼是三世圓滿?上面告訴我們,當前(p247)一個因位識成就了以後,不一定馬上感果。譬如說我們承擔很多事情,下課以後,你也許忙這個、忙那個,但是一次只有做一樣事情而已。這一樣事就是你以前在因位識當中所種下的種子之一,也許就是上課這件事情本身,或者是在上課以前所種下的。如果上完課以後,你對這個課的印象很深,下了課以後,你繼續想著上課的事情,雖然課結束了,但這個心識還在繼續,所以上課時落下去的這個識,下了課馬上又接著繼續下去,這就好像第二生就結果了。   

另一種情況,你下面做的那件事情,不是上課當中聽的或者講的東西,而是上課以前就已經落在識田當中的因位識,於是就有一種特別的影響力量,這一堂課一結束,你馬上就會去做這件事情;其他次要的事情並沒有因緣去引發它,就沒有現起來。   

所以前面告訴我們,從因到果中間可能有無量世的間隔,那都是餘重因果。就是說原來這個因位識並沒有被薰發,只是落在那裡並沒有動。因位識要感果,一定還需要愛取的滋潤、薰發以後才會現起。在能生、所生的關係當中,一旦能生支薰發了以後,它下一期就一定會感果的。如果沒有感果,原因是被其他的因位識搶先在前。所以對原來這個因位識來說,它並沒有動,而其他的因位識被它(p248)相應的愛取滋潤先感果,所以對原來的因位識而言,這個不算是自己的因果,而是「餘重因果」,也因為這個理由而說原來的因位識是三世圓滿。   

雖然前一生到後一生,我們不一定把握得住;但是從前一剎那到後一剎那,從前一件事到後一件事,我們就很容易明白了。明白這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平常我們想努力去做的事情,就會一直繼續做下去,或者會去做下面一件事情,這個力量就是前面所說怎麼樣使得因感果的道理,完全是同樣的。

【如是已生諸果支時,然而全無實作業者,及受果者,補特伽羅之我。】

不管兩生也好、三生也好,在整個生死流轉過程當中,只是「如是因感如是果」。整個從因到果分十二支,三世兩重因果這樣輾轉。以感果的時間而言,快者兩世圓滿,慢者三世圓滿;但是以因果的先後來說,它一定是能引、所引,能生、所生。所以說是三個時段兩重因果。有這樣的原因,必然感得這樣的果,這裡邊實際上並沒有誰在主宰,當無明沒有消滅之前,只要和無明相應了,就會有行。無明就是惑,有了惑,自然而然就會造作種種身口意的業。造了業以後,就把識種子薰染在識田當中,有了識以後,下面就一支一支來了。   

譬如我們現在感受到痛苦,在感受痛苦之前一定先有個「觸」--就是根、(p249)境、識三者和合所生觸。例如我們眼睛看見顏色,會有一個認識作用;耳朵聽見、身體碰到也是如此。感果有兩種:一個是內在的叫異熟果,一個是外在的,就是增上果。平常內因果是純粹就我們自己內身上面來說,外因果就是器世間。造業的時候也一定是這樣有內有外,外包括了跟我相應的情、器世間,而內因果純粹是我;所以感果的時候,一定是內外因緣又重新配合起來呈現。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順著無明流轉生死的次第,當內外的因緣又碰在一起,因為無明緣生的觸,下面一定就是感受。如果以前造的是善業,現在所感得的是樂受,是你歡喜的,那就會生貪愛;如果造的是惡業,感受就是痛苦的,所生起的這個心,還是屬於愛支當中,叫乖離愛,這是你不願意的。如果說你造的業不是善也不是惡,是中庸性質的話,在受的時候說不上快樂不快樂,那叫捨受;這時內心不是強烈的貪或者強烈的瞋,而是與癡相應的。   

在不懂得十二因緣流轉生死的道理之前,我們必然如此。碰到苦的事情,你就是痛苦,覺得受不了,乃至因此會發脾氣,不能忍耐;同樣地,如果看見好的東西,自然就歡喜、貪著,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一點都沒有錯,就是很直接的感受。但是是誰在感受呢?是由於這樣的無明、行、識而感得名色、六入、觸、(p250)受,而受的後面一定是愛、取、有,接著繼續地流轉生死。所以這個受,並沒有真實的能受者,就僅僅是這個受而已。所以下面告訴我們:

【如前所說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由不了知生死道理,於彼愚蒙妄執有我,求我安樂,故造三門善不善業仍復流轉。】

只是前面有這樣的一個法作為因,例如之前造了無明、行、識等等因,然後感得名色、六入、觸、受的果,這個果也是個法。這裡面實際上並沒有「你」這個東西,所以你不必想「它痛了」,也不必想「是不是我在痛」,痛就是痛,快樂就是快樂。平常我們造業通常都是因為當感受到了以後,就執著「我」的這個感受而造種種業。了解這個道理以後,如果不願意痛苦,那就要把這個痛苦的因淨除,現在已經結了果的,那是無可奈何;但只要在因上面淨除它,那個果也就自然消除掉了。   

所以當你了解,這一切只是唯有法的因,而必然感得法的果;你不要受這個果,那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在因地當中淨除它,苦果自然沒有。當樂受現起的時候,你曉得這是前面的樂因所感得的;同時,當這個受現起時,你面對又會再造一個因,這是將來會感果的。所以前面一直告訴我們,所有的受都是苦的,樂受(p251)眼前雖然是樂的,但究竟來說還是苦的,而苦受當然也是苦的。當認識了這一點以後,對苦受就不會引發瞋,樂受不會引發貪,捨受也不會再像以前在癡當中。你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不會再為這個「我」而忙。否則人家打你一下,你就想:「這個傢伙為什麼打我啊?」就發脾氣了,處處都繞著「我」在轉。所以造一切業的真正問題都是因為在「我」上轉。現在你了解了所有的一切,無非都是「從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沒有你,也沒有我,而這個法之所以產生眼前這個情況,完全是如是因感如是果。面對這個法,透過如理聽聞、如理思惟、如理作意以後,還是順著這個緣起去還滅。找到它的根源之後,正知見就生起來了,進一步照著它去修持,智慧也生起來了;智慧生起,無明就破了。結果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下面整個統統滅掉了,生死的流轉也就切斷了。   

前面所說的非常重要,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上面深入觀察,就能了解生死流轉原來就是因為前面有了這樣的因,必然會感得這樣的結果。由於我們不了解,於是妄執有一個我,為了「我的」種種事情,也就是「我所」等等空忙,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合理的,這叫無明。正因為把握不住因果的本質,自然而然一直跟著「我」在轉,永遠跳不出來。了解十二有支的道理以後,煩惱就無從生起了。因(p252)為眼前之所以有種種苦樂等的感受,無非說明一個事情--這是以前造業感得的因果流轉,而且這個流轉是永遠這樣下去的,假定不了解這個道理,流轉就沒有停止的時候。這之中苦的當然是苦的,而快樂雖然眼前是快樂,但是它保持不住,到最後的結果它還是要壞、還是要受苦,這都能策發了你想切斷它的決心,同時你也了解,所以有生死流轉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不了解它必然的因果關係,妄執一個錯誤的概念,引發種種煩惱而造業。   

在中士道告訴我們,真正繫縛生死的是業跟煩惱,這二者中以煩惱為上首。如果沒有煩惱(惑),雖然有業,它不會感果;反之雖然沒有業,因為有惑、無明的關係,隨時就會造業,造了業就一定會感果,因此就要更進一步切斷惑(煩惱)。前面在煩惱生起的次第中也告訴我們,煩惱生起的中心在無明。因為我們不了解事情的真象,在明明沒有「我」的五取蘊上,執著有一個我,這就是煩惱的根本,拿掉它問題就解決了。現在十二因緣也告訴我們,本來流轉生死的過程當中,只有唯法因支感得唯法果支,並沒有「你」這個東西,也沒有「我」這個東西。我們所妄執的那個「我」,找了半天原來找不到,但偏偏生起煩惱的中心就在這裡。所以,當對十二因緣流轉次第能夠如理了解的話,會發現原來「我」(p253)找不到,換句話說,煩惱的根沒有了,生死當然到此為止。這個概念要清楚,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談到「有」支。先不談大乘,聲聞、緣覺二者修學的方法不同,聲聞乘一定是聽從他人的言教,就是依著佛陀所開示的教誡去做,所以叫聲聞。而通常這個教法一定是四聖諦--苦、集、滅、道的內涵,所以三十七道品的一開頭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也就是從這上面觀的。他先要強烈地感受到眼前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然後一心一意對於現世所有的東西都要排除掉;這個痛苦是從感受上來說的。   

佛陀為我們做種種開示,真正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我們去除貪愛。所以凡是貪愛強的人,佛陀就說「不淨觀」來正對治他的貪愛;瞋心強的人就要先修「慈悲觀」,正對治瞋心,先把粗猛的煩惱拿掉,然後進一步,就是直接從斷貪愛下手。平常我們講了半天的道理,講完了,這個貪愛就是拿不掉,因為沒有真實用過功。假定有非常強烈的意志,一心一意要求解脫,什麼東西都不管了,那時不會想走大乘的路,只想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非常強烈地感受到生死的痛苦,佛也告訴我們方法,只要照著這個方法努力去做,問題就解決了。這時候第一步一(p254)定是修「四念處」。四念處的第一個是「觀身不淨」,因為凡夫最難斷的是貪愛,而貪愛的中心就是薩迦耶見或稱我執、有身見、壞聚見。現在既然對於生死感到這麼可怕,有著強烈的厭惡,只要照著佛所指示正確的方法深入地去觀照,找找你的身體到底是些什麼,原來是一無是處,這樣地可厭!等到你對它產生強烈可厭的心情,強盛的貪就對治掉了;當貪徹底拿掉後,這惑也就沒有了,愛支斷了,問題就解決了。   

但是對於利根的緣覺,則不是用四諦法,而是用十二緣起。這不一定是經過佛陀的教示,緣覺行者自己能夠透過觀察世間的各種現象來斷生死。現在我們就談談「有」支的內涵,首先要把定義弄清楚。請看一百八十三頁第四行。

【有者,謂昔行於識,薰業習氣,次由愛取之所潤發,引生後有有大勢力,是於因上,假立果名。】

首先我們要認識「有」是什麼,有就是業,十二支當中行、有兩支是業。凡是我們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在造業,造業以後在識田當中一定會落下一個影子,所以說「行於識薰業習氣」。行了以後由於業的薰發,在識田當中就產生了影響的力量。雖然有影響卻不一定感果,所以前面的無明、行,只是產生一個因擺在(p255)識田裡。這個因是不是能感果,還要看有沒有繼續不斷地薰習,也就是滋潤它。如果又經由愛取不斷地滋潤,這個業的力量會愈來愈強大,到最後下一生一定會感果;換句話說,這個果下面就要跟著來了,所以叫「後有」。所以同樣是「業」,不叫「行」而叫「有」,因為這個由愛取而滋長的業,將來必然會感得下一生的果,所以叫做「有」支。   

業感果必須要經過增長廣大,像前面說過的造作已增長業,這種業將來一定會感果。所以當業剛開始造作的時候,它只是因位,不一定感果,要再經過增長它,也就是再造同樣的業;由於不斷地再做、再做,也就是愛、取的滋潤。如果這個地方不明白的話,只要把下士道業增長決定的道理再溫習一下就能了解了。在思總業果當中告訴我們有幾樣東西不會感果:夢裡所作、無心所作、不利不數所作等十種;乃至於雖然業增長了,假定經過懺悔或者對治損壞了以後,它也不會感果。除了這十種不增長以外,其他的都是會增長的;反過來說,業之所以會感果的原因是因為它增長了。這個增長在這裡不叫增長,而是用另外一個名詞表示--「次由愛取之所潤發」,潤是滋潤,讓它再發作起來,這個潤發就是增長。   

所以實際上「有」還是業。它經過了愛、取的滋潤或者增長以後,這個力量(p256)就很強、很有力,所以下面一定會感果;但是它現在還沒感果,還在因位當中,所以叫做因上假立果名。這裡把每一個定義都下得非常嚴密。那麼,它什麼時候感果呢?前面的一生結束之後,下一生來的一定是它。   

在十二因緣中講流轉生死時,是用以上的次第來說明,而在苦集滅道四諦當中,集諦就是講流轉生死的道理。集諦一共有四個行相:因、集、緣、生,現在這裡解釋一下。你們把這個概念弄清楚了,整個的生死流轉相就會非常清楚。   

「因」就是前面說的無明、行、識中的因位識。單是因位識不一定會感果,還需要有「集」,集就是增長,所以集一定包含惑、業兩樣,它會繼續不斷地把這個力量增加。有了集以後,也不是馬上就感果,下面還必須要有緣,就是前面這一生捨掉的這個「緣」;緊接著下面的一生就「生」了。   

因就是十二緣起當中由於無明、行而感得因位識,這是在因位當中,因此在集諦叫「因」。然後再不斷透過愛、取滋潤到有,這個就是集諦當中第二支「集」的行相。經過集了以後,它下面一定要感果,因為這個力量很大了。可是前面這一生還沒命終,所以這個緣不會來,要感果還需要前面一生的命捨掉的這個「緣」,然後就感得「生」。   

(p257)細說起來,這裡還有其他的內涵。比如說,當生命捨掉的時候,下面再繼續執取的是「心、色」這兩方面,我們一生無非是這兩樣東西,或者說名、色二者。色是指有色部分,也就是四大;前面的四大沒有捨,後面的四大就沒有來的機會。名的部分,在四緣當中有一個叫「等無間緣」,或者叫無間滅;也就是前面的一個心識消失的時候,那個位置讓開了,後面的識就生起來了。所以前面的四大捨掉的時候,後面新的四大跟著來,前一生的識捨掉時,後一生的識馬上來。前面的識捨掉叫等無間緣,無間滅已,後面的識就跟著來。在這裡我只是隨便提一下,等諸位真正深入的時候,每個地方都有非常細緻的行相,而現在講的這一點暫時不懂也沒關係。   

現在這裡真正要了解的是有支的內涵。凡是前面落在識田當中的因位識,經過愛取滋潤增長以後,產生一個強大的力量,等到前面這件事或前面這一生過去了,它一定會引發下面一生或下面一件事情。在生死流轉當中,從這一生到下一生我們感覺不到,但是眼前從這一件事情到下一件事情,卻是人人體會得到的。大家再回想一下剛才舉的譬喻,這堂課下課以後,你下面接著要做的事情是由誰來決定的?就是「有」。所以既然你現在想修行,當然你會選擇下面要往哪裡去,(p258)那就要看看決定你去的是什麼力量;所以如果你注意這件事情的話,就會發現原來這一生捨掉了,要到下一生去的關鍵就在「有」支。如果能夠認得,修行就把握在你手上了,所以要在這個上頭去觀察。   

這個理路清楚了,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去觀察。比如說我們常常在眼前的境界上,明明曉得不要貪,但就是擋不住,明曉得不要瞋,就是不靈光。這是因為前面已經造了業,這個業積在識田當中,經過愛取滋潤已經變成強而有力,所以當前面的事情捨掉時,這件事情必然跟著來,我們無可奈何。所以平常如果在很多事情上觀察、思惟的話,就會發現:這個「有」的力量是決定我們下一步的因素。   

為了讓大家容易了解,這裡再更深細地說明一下。假定我們現在上完課準備要睡覺了,偏偏下面還有事情不讓你去睡,你會覺得苦惱不堪;或者到了時候不讓你吃飯,你真受不了,心裡直嘀咕時間到了怎麼還不打板;或者打了板以後,居然今天的飯還沒燒好,那時你心裡面就瞋火大發。再不然,今天煮的這個東西非常好吃,你就非常高興,所以貪、瞋這種煩惱就一定都跟著來了。為什麼會是這樣呢?現在不妨從我們的心識上面檢查,這不是要講理論,理論的主要目的是在舉出我們心理的行相,我們學這理論的原因,也就是為了認得它,認得了之後(p259)才告訴你怎麼拿掉它,這就是修行。   

現在舉個喻來說明。例如有人拿一杯咖啡來給你,也許你覺得蠻好喝,也許你覺得苦苦的,但喝過就喝過了,不一定還想再喝,但是在識田當中已經落下去這個種子,下次是不是會再喝,那不一定。但如果後來不斷用愛、取滋潤,它會增長的。如果每天一到那時候你就去喝,明天到了時候,你就覺得應該要喝了。其他還有什麼因緣呢?本論也告訴我們,煩惱的生因有六種:第一是煩惱的隨眠,就是你內心當中的識種子。第二是所對的境界,這是總的,這當中分成四部分,第一個是人,第二是法。人就是你周圍有猥雜的朋友,這屬於惡知識。他對你還蠻好的,你見到他也很高興,如果他每天一到時間就說:「來來來,我們來喝一杯。」本來你喝過也就算了,第二天他又讓你再喝。再不然就是由於言教,你聽到有關喝咖啡對人體有什麼好處等等,或者你想睡覺的時候,它可讓你清醒一下腦筋,你就被這個概念所支配。當然還有串習,如果你習慣了,到那時候你一定要去喝它;還有一個是非理作意。總之,生起煩惱的因緣,不外乎這幾種,你碰上了,又會去做。第一次喝的時候,你也許只是認得它是咖啡而已;喝了一段時間,養成習慣以後,到了時候,你不喝咖啡就是不行;抽香煙同樣也是如此。   

(p260)大部分的人都有這個經驗,我們的嗜好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做任何事情,只要你不斷地去做,慢慢地串習,到時候自然它就現起來了。做這件事情是「業」,第二次再做,就增長了前面那個因位識。會增長之前一定有些條件:你歡喜它,覺得它蠻不錯;而所以策發你歡喜,當然還要有其他的原因配合起來。到這裡我們就了解到,把我們帶到下一步去的力量是「有」,可是這個「有」前面一定還有這些過程。既然現在想要切斷它,但又無法把握得住,所以就必須倒推回去找到它的原因何在。既然整個生死輪迴就是十二因緣在流轉,那就把十二因緣當中每一支的關係認得清清楚楚,認清楚了以後,就了解佛陀告訴我們的:「你要修道,這個道就是這樣的。我自己修道就是這樣修,告訴你們的也是這樣,照著這個次第去做,問題就解決了。」緣覺就是以修十二緣起來解脫生死,比前面的聲聞要利根,因為他是從根本上找到清清楚楚的原因,這是兩者的差別。以十二緣起的還滅而言,真正斷的時候,還是在愛支上面。對聲聞行者而言,是由於曉得了愛的結果是苦,所以在這上面斷掉它。緣覺則是真正對理路很清楚,了解了生死流轉的事實,經過這樣的思惟觀察而斷除,這是因為他的根機比較利。   

現在不管是四諦或十二因緣這兩種方法,如果都能完整的認識、了解,然後(p261)處處體會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易造惡業,這還是因為我們如理聽聞了正確的言教,然後如理思惟,曉得它前後的必然次第,以及如是因感得如是果的道理。如果因為無明不了解的話,那麼必然要感得引發生死流轉的果。智慧是無明的正對治,它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個就沒有另一個,所以聽聞了正法後,要能夠如理思惟,內心生起正知見,然後按次第修習;正智現前的時候,無明就破了。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了下面整個就沒有了,生死就斷了。   

十二因緣的內涵在《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上面講得很清楚,不過我的經驗是在沒有經過老師指點以前,我看《瑜伽師地論》如同天書,怎麼看也看不懂;後來透過我的老師為我講解了一下,而我自己之前也看過,於是就能把握住重點,然後再回過頭去看,才知道一點都沒錯,它說得清清楚楚,流轉是怎樣流轉,還滅是如何還滅。今天我也只是把我所聽見的告訴你們,單單聽過了以後,如果不認真地思惟觀察,你對它的重點還是把握不住。所以一定要認真地先將文字弄懂,還要把文字所指的心理行相用在事相上面,到那時候就會處處地方感覺到,只要心裡起了一個念頭,下面所有的習慣就都來了,一一無不跟它相應的。可能大部分同學對這個概念還不大清楚,那沒關係,你們好好回過頭再把十二因緣看一遍。(p262)當然有的同修條件夠的話,在這裡就可以深入,力量不夠的可以先退回去,這在最前面已經告訴我們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依照這個教法的次第一步步學,凡是前面的東西都是後面的基礎,我們只要跟著這個次第上來,自然走每一步都有正確的認識。   

有同修問:「這個『愛』要如何斷法呢?我們現在斷不了啊!」對!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的教誡中,三十七道品真正最重要的就是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蕅益大師也說:「不明念處慧,徒誦木叉篇。」這個「念處慧」是指智慧,可以破除生死根本的就是智慧,如果這個不明白,那講持戒是沒有用的。「木叉篇」就是戒,戒的真正目的就是這個!現在之所以放不下,是因為覺得快樂所以會貪著;或因為怕苦所以生瞋,目的都是為了求樂。現在由於觀察到所有的「受」都是苦的,那貪著自然就生不起來,乃至對眼前的一切感受都會厭惡。   

會有這些執著,最主要的還是因為「有身見」,這個東西最難根除,觀身不淨就是要把這個身看得一無是處。它有一個完整的修持方法叫白骨觀,這是一種大不淨觀,真正觀起來的話,對身體會感到無比的厭惡,當然這裡面還要有非常善(p263)巧的方便。佛世時有個公案,就是有些人修大不淨觀觀起來了,結果不但對身體、飲食乃至於男女及所有的東西都無比討厭,弄得每個人實在都受不了,不知如何是好。所以策發大厭離心以後,那時愛自然沒有了,但是單單這樣還不夠,還要一層一層的深細觀下去,這有它特別的方法在。所以說正斷的時候,就從「愛」支斷起。   

更進一步去看,當歡喜的境界生起來的時候,叫你不貪也做不到;苦來的時候,不起瞋也很難,這二者不管是不離愛,或者乖離愛,都是會讓你感覺不寂靜的。現在懂得了道理以後,知道一切都是「唯法因支感得唯法果支」,也就是前面的法必然感得後面的果。既然現在這個情況是你不歡喜的,要斷的話,一定還要在因地當中去斷掉它。真正去追究它的因,結果發現原來放不掉的關鍵,就是總為了一個「我」,因為有一個「很實在的我」存在,所以就放不掉。現在就了解在十二因緣當中原來沒有一個「我」,如果真正去觀察的話,「我」就找不到了。比如人家打你、罵你,你就受不了,這是因為你覺得:「他在罵我」,現在我沒有了,罵由他罵。就像聽見路上幾個人在罵人,他罵他的,你最多只覺得很吵,不會發脾氣,這個道理很簡單。   

(p264)何況現在不僅如此,你了解問題的中心在執著這個「我」有自性,更進一步又從十二因緣當中確認沒有「我」,那根本拿掉了以後,問題就解決了。所以,真正的斷還是從「我」斷起的。平常所以會「愛」是因為有我在、我歡喜的,所以會瞋是因為我受到傷害。現在既然找不到我,能受的我就沒有了。其次是眼前所對的境界,曉得了這個法是這樣的因必然感得這樣的果,要拿掉它的話,就只要在因地當中努力就可以了。所以拿不掉是因為有一個我,既然我找不到,那問題就解決了,所以根本還在我執。   

整個問題的現起,都是由於因感果的必然關係,而它的關鍵就在這個我,當認識到我是無自性的,問題就能解決了。所以說無明的原因就是執取有這個我,由此後面這些東西都跟著來了。所感得的就是十二因緣的流轉。我們可以說是由前一支感得後一支,這是就一支一支的關係來說的,而實際上整個十二支的本質就是五蘊身,只要我執拿掉了,這個蘊的相續就斷掉了,也就沒有生死了。   

我們由於無明所使而產生了「因位識」,這個因位識無量劫來是無量無邊,根本沒辦法數。現在我們幸運地了解了,因位識之所以將來必然感果的原因就在愛、取、有三支上面,所以如果積極地要求解脫的話,必須趕快從這上面斷起。(p265)當我們真正體驗到了有支的力量以後,就發現下一生固然是這個力量引導我們去,就是眼前的任何一件事情,下一個步驟怎麼個作法,也都是這個力量在推動,所以叫「引生後有,有大勢力。」「後有」就是從現在向後去你的行為,它主要的就是有支的力量在推動。所以要避免苦,就要先找到苦因,現在把你推向苦的是這個﹔你要快樂,推你向樂的也是這個。當你觀察到有支這個力量的存在以後,對於為什麼會轉向流轉生死的這個方向,或者轉向還滅生死的方向,就了解它的因由:順著無明相應的愛取就流轉,順著正知見相應的精進、善法欲就還滅。當觀察到這些以後,對自己的起心動念等,就會看得非常清楚,就能在因地上防止它。所以我們對這整個的概念平常要多薰習,否則事情臨頭就沒有力量,也沒有辦法擋得住。   

昨天有一位同學離開這裡。走前他跟我說,自從來了以後,他非常歡喜,覺得非常好。還說聽了這《廣論》實在好。既然實在好,為什麼要走呢?因為在他沒來之前已經接觸了另外一個地方,那時他非常羨慕那裡,心心念念一直想去,但是後來有其他的因緣就岔開了。後來又有人告訴他這裡很好,他就來了,來了以後他也覺得很好,所以就決定留下來。偏偏他父親生病了,而且非常嚴重,他(p266)回去看了兩次。一般人對於自己的兒子出家,都是很難接受的。何況他家裡的人不信佛,所以就會很擔心。他是因為孝心所使而決定離開這裡的。雖然這裡有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他也未嘗不歡喜,但是最後就在他正徘徊不定的時候,前面這力量就來了,這就是「有」,很簡單、很明白。本來他心中就有非常強盛的力量一直想到那裡去,卻被其他的因緣岔到這裡來,等到又有其他的因緣影響他的時候,他就又回去了。這是一個很實際的例子。   

現在我們非常幸運的能夠遇見這圓滿的教法,也了解成佛的中心在什麼地方,自然而然會全部精神貫注在這裡頭。儘管如此,但是因為以前造很多業,這些力量會影響我們。所以要想辦法在這中心問題上面加強,這是集聚資糧﹔以前跟它不相應的障礙力量,想辦法把它消除,這叫做淨除業障。淨除業障的方法,前面告訴我們有二種,就是「悔所損」、「對治所損」,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懺悔的原因。即使世間法也不例外,像《了凡四訓》中也說「談積善之前,先要改過」,原因就在這裡。否則,可能一個因緣來打閒岔的話,就又輪迴去了。所以我們第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把這些教授的重點一再地串習。在講完了以後,大家應該多思惟、觀察﹔如果有時間,更應該多去看看經論,讓我們在心裡把這(p267)力量加強,這就是「業」,這就是「有」。   

啟發我們的正知見之後,由正知見策發正精進,就是所謂的善法欲,把這力量提得很強,把在沒有正確認識之前所犯的錯誤、習性等等改掉。習慣是很不容易改的,「習慣」實際上就是透過行為不斷薰習,在識田當中留下的影響。所以雖然是小地方,但真正修行的人,就應該從這些地方注意起。   

我們初修行的人,在很多關鍵上,往往有模稜兩可的困惑,應該不要讓這種模稜兩可的情況,空費了歲月。我們往往在不知取捨、不曉得怎麼辦當中,無可奈何的就停在那裡,一停短則幾天、幾年,長則多生多劫,就這樣浪費掉了。所以道之根本要先親近善知識,對於應取、應捨要認識,認識以後要照著它努力地如理思惟,使內心產生決定不疑的見解。   

如果我們有某種強有力的習性,那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這個習性的力量很強,你就被它牽著走了﹔還有一種是雖然眼前沒有被它牽走,萬一碰到其他的因緣,你又跟著那因緣跑掉了,剛才我說那位走掉的同學,就是這樣。雖然遇到了這麼殊勝的內涵,卻無法擁有它,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在這一點上把握住。

【〔(以上為十二因緣複習)﹞


p. 187 (5)

(p268)【◎ 第二、生此意樂之量者︰如是由於苦集二諦及其十二緣起支門,詳細了知生死體相,欲捨生死,欲彼寂滅及欲證得。雖纔生此,亦是出離意樂,然唯爾許猶非止足,如《六十正理論釋》云:「處於無常熾然大火三地之中,如入火宅決欲超出。」又云:「如囚欲脫獄」等。】

我們從苦集二諦或者十二緣起門當中去思惟,透過思惟才能了解生死輪迴的真實行相。這裡要注意一下,苦跟苦諦二者不太一樣,我們平常很容易誤解。苦跟苦諦有它共同的那一面,也有它截然不同的地方。對於很多事情的觀察,我們必須要從它們的同異二方面來做比較。苦是一種實際上的感受,身、心上一種苦迫的感覺,只是深淺程度的不一樣。但對生死所感一切為苦,這個真實不變的道理,平常一般人苦苦可以感受得到,但樂苦往往感受不到,當然行苦更感受不到了;好一點的人,樂苦或許還可以稍微感受得到,行苦根本感受不到,而實際上不論感受不感受得到都是苦諦。所以苦受和苦諦的差別我們一定要了解,佛法裡面告訴我們的是苦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本原則。   

會有苦諦的原因就是集諦,而十二因緣就是整個從因到果,圓滿地說明其中的差別。不但是認識理論,而且要去思惟,透過認真如理地思惟,感覺到在生死(p269)輪迴當中是這麼可怕,就會決心要捨棄生死,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厭離心。厭離以後我們會想求真正的解決,所以說「欲彼寂滅」,要求解脫就要有正確的方法,之後才能證得,這彼此間有一定的因果相連的必然關係。總之,苦跟苦諦的內涵不能弄錯;其次,整個次第不能弄錯。   

在經過如理思惟會生起想出離的感受,「纔生此」是指只要剛剛生起感受也算是,但是單單這個感受生起還不夠。那麼要到什麼程度呢?透過前面真正對苦諦認識以後,會感受到就好像身處在無常盛火中。這個平常我們一般凡夫不可能感受得到的,因為現在我們真正害怕的是苦,並不是苦諦;因為我們只怕苦,所以專門去求樂,結果是「以苦欲捨苦」。差一點的,就追求物質上的快樂,好一點的,則追求名聞上的快樂,內心當中都受了這個無始以來的錯誤習性所使,這才是根本問題,如果仔細去檢查,大家會檢查得到。   

我們雖然透過了理論了解到這是個問題,可是內心當中就是會保護自己,一碰到就會痛,因為這是習性,不經過嚴密地思惟,我們不會真正痛下決心願意去改,而且單單有心去改還不夠,要依循著正確的次第。就像我們為了治病,願意忍受動手術的痛苦,因為感覺到如果不痛下針砭來治它的話,是會送命的。這時(p270)候對於自己修行的痛苦,才有力量能擋得住,否則講了再多道理都沒有用。平常我們真正最大的缺點是講道理很容易,所以古人有句話﹕「吃得酒肉飽,來尋僧說禪。」大家坐在沙發椅上面,茶一喝,講道理可以頭頭是道,感覺輕飄飄的,但叫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就不靈光了。不要說別的,單說這幾天我們搭那個帳棚,就感覺弄得汗流浹背,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身心上是極重的負擔和痛苦。平常我們稱這是文人的習氣,致命傷就在這個地方,往往講講可以,真正去做的時候,做一做就油掉了。並不是方法不對,而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文人習氣,稍微去做一下就覺得不靈光了。   

我衡量衡量自己也是一樣,我常常說:「老了!老了!」假定我開始有一點老的跡象時,自己就以老是死因而努力策勵,不要給自己一點藉口,在漸漸老化過程當中,透過這個訓練不斷地提升,今天雖然老了,這個精神還在;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自己會總是給自己找一點藉口,久而久之,養成習性以後就來不及了,我們平常的死症就在這裡。所以我一直策勵自己,也但願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你們至少沒有我這個毛病,千萬不要遇到一點小小的問題馬上就找藉口,這就是我們的業習氣。當業習氣來的時候,你要抵擋它是會有痛苦的,但千萬不要給它找(p271)藉口,這是自己能否突破絕端重要的關鍵。但是也不是硬來,硬來沒有用,無益的苦行毫無價值,而是如理、正確的在我們該努力的地方用功,不要輕輕易易地找一個藉口來掩飾保護它,這樣就對了!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擋得住苦苦,要認得清楚樂苦,然後再深入了解,真正的苦是無常熾然苦。認識了以後,內心當中時時刻刻因為感受到無常的盛火永遠存在,必須達到「三地之中」不管在天上、地上、地下,都一心求出離的程度。這個三地有不同的解釋,像在地獄裡或其他有很多地方,根本沒有時間、沒有能力去思惟;在我們現在的人身狀態有能力去思惟;假定修行習氣很好的話,將來上了天或許還有機會能夠修行,否則上了天是絕對沒機會的。所以機會就是眼前,千萬不要浪費這個人身努力修行,必須就像身處火宅中一樣,心中一分一秒都無法忍受,這樣才是出離心的量;或者像死囚關在監牢裡面,一天到晚真正想的就是逃出去,做其他的事都沒有心,要像這樣。

【如前所引,謂如誤入熾然火宅及墮牢獄,不樂彼處,能生幾許欲脫之心,即當發生如彼心量,次後更須令漸增長。】

有了這個心以後還不夠,還要使得它不斷地增長,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夠擋得(p272)住無始的習氣。所以古人形容就像在急流當中,或者以世間俗語來說「為學如逆水行舟」,你這一篙子不用力的話,它就退下去了,我們必須每一篙子都不斷的接續下去,努力地用功。

【◎ 又此意樂如霞惹瓦說,若僅口面漂浮少許,如酸酒上所擲粉麵,則於集諦生死之因,見不可欲亦僅爾許。若如是者,則於滅除苦集之滅,求解脫心亦復同爾,故欲正修解脫道心,亦唯虛言。】

這裡引祖師的話。前面的這個理論,如果只是嘴巴上面講講,那沒有用,就像在酸酒上灑一點麵粉,通常我們也說像水面上浮一點油花,這是沒有用的。比如你要點燈就必須要全部都是油,或者要煮東西需要很多油,浮在水上的一點油花是沒有甚麼用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所說的集諦,是生死的根本因,既然要想脫離苦諦的話,一定要解決集諦的生死之因。集諦主要是「我」,以及由我而引生出來的貪、嗔、痴。我們現在的狀況,是對自己保護得很好,對所要的東西起貪嗔痴,不會感覺到這些東西不是我們該要的。因此必須如實地去思惟,不能只停在嘴巴上或文字上的認識,這樣才有希望。否則的話,沒有推動自己出離生死的力量,所謂的希求解脫也都是空話,為求解脫而修道當然也不要了,何況為了(p273)修道,要做很多苦的事情,那更是根本談不到。   

除了我們學《廣論》以外,時下漢地學佛最普遍的是,利一點根性的人參禪,其次的就是念佛法門;不管是什麼,若是真正為佛法而參禪、念佛的話,這個出離心都是必須要的。近代的印光大師非常強調,假定你沒有求解脫生死的心,隨便地念幾句佛是沒有什麼用場的,參禪更是如此。所以不管是佛門當中哪一個法門,如果你真正希望要解脫生死,出離心都是必須要的。同樣地,因為看見其他人也很痛苦,流落在生死輪迴的無常盛火之中,由於了解這個,才會推己及人,策發慈悲心要救人。現在自己對這件事情都不認識,卻樂此不疲,你說救人,到底救什麼?那不是空話嗎?所以沒有出離心,所謂救人的大乘,也是不切實際。

【見他有情漂流生死,所受眾苦不忍之悲,亦無從起,亦不能生有大勢力策發心意無上真菩提心,故云大乘,亦唯隨言知名而已。故當取此中士法類,以為教授之中心而善修習。】

所以,要自己感受到才能推己及人,因為看見別人有同樣的問題,於是一心一意要救自他一起跳出生死輪迴。要救自己要有正確的方法,同樣要救別人也要正確的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成就佛道,這才是菩提心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前(p274)面必須具備的出離心沒有的話,以佛法來講的自利、利他也都沒有了。在這種狀態下,所謂大乘都是講講空話,如此而已。我們現在真正犯的死症就在這個地方!最可惜的就是做佛弟子的人犯了這個毛病,由於別人不一定懂得佛法是什麼,就向學佛的佛弟子看齊,結果是大家一起走上這條路!所以學佛的佛弟子--特別是出家人,如果不能好好走的話,我們不是弘法,而是在毀法!因為他們看見了跟著我們學,以為佛法就是這樣,那佛法還有什麼希望?這一點是我們特別應該深深警惕的。但願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自己策勵,彼此互相勸勉,再把自己失敗的經驗,隨分隨力地告訴別人,希望大家互相勉勵提升,那我們將來是大有希望。   

最後是說這個中士法類不但要修習,而且還要善修習,把它當做教授的中心。前面是關於共中士道的第二大科,修習希求解脫之心,要到這樣的量。